四月開始, 我又回歸病房, 繼續我的老人科工作。
今天早上, 我來到記憶科門診。接近一時, 終於輪到看最後一位病人。
一位婆婆走進來, 陪伴着她的兒子, 身穿襯衣西褲和皮鞋, 似乎是從事文職工作。
「婆婆你好, 坐坐先。」跟他們打個招呼, 我開始翻閲着婆婆的資料。
婆婆 75歲, 獨居, 因為記性差被轉介到記憶科門診。上次剛好也是由我應診, 她跟我説自己不開心, 因為兒子不經常回家探望她, 難得見面又經常因記性問題跟她爭拗, 令地她非常不快。
在老人科門診, 不時聽到老友記向我抱怨, 説兒女責罵他們, 不體貼他們。
我那天特别叫婆婆下次覆診請兒子一起來, 看看有什麼能幫忙解決。
「婆婆, 最近啲記性點呀? 」我問。
「唔好呀, 成日講完又唔記。」未待婆婆發言, 兒子率先搶答。
「都係咁上下啦, 有時記性麻麻囉。」婆婆跟着回應。
「咁心情點呀? 仲有無唔開心? 」
「都差唔多啦。」
「我可唔可以同呀仔講你上次講啲野? 」
「你咪講囉。」婆婆扁着嘴説。
「佢話你成日同佢因為記性問題鬧交, 好唔開心呀。」我轉身向兒子説。
「係呀, 頭先係出面先鬧完交。」兒子突然面色一變, 氣氛也緊張起來: 「 醫生你唔知㗎啦, 叫親佢做啲野都唔記得, 提佢一次唔記得, 好啦, 再提, 又唔記得, 第三次你點到火啦。」
「咁佢記性唔好, 有時真係會唔記得喎, 佢都唔想㗎喎, 無謂因為呢樣野影響你地關係呀?諗吓呢樣幫佢記得好啲咪仲好? 」我說。
「係, 呢個我知, 我好明白佢記性唔好佢都控制唔到。好啦, 記唔到, 我提你囉; 我最嬲係叫襯佢用啲方法記低啲嘢佢都唔做, 叫佢寫低啲覆診期係日曆, 係都唔寫, 話極都唔聽。好似頭先咁, 叫佢快啲寫番低下次做檢查個期, 佢又唔聽。你話係唔係好㷫呀。。。」兒子把他的不滿連珠爆發的告訴我。
「點講都係我啱, 道理佢點講都係講唔通㗎! 」説到這裏, 兒子生氣得連語氣都加重了!
記性差、又不聽人勸告, 更屢勸不改, 的確令照顧者既懊惱、又懨煩, 壓力大得不知如何是好。
「係。可能道理係哂你度, 你啱哂。但係鬧完交你媽媽唔開心喎。佢話好日都見唔到你, 一見你就要同你鬧交。講到尾你做咁多野都係想佢好, 想佢開心姐, 不如諗吓點解決個問題仲好。」
兒子望着我, 靜默了半刻, 好像在若有所思; 然後表情輕鬆起來, 笑着對我說:
「我明白啦。」
照顧腦退化症長者, 總是時刻充滿着壓力和挑戰。當期望不似如期是, 照顧者可能會失去分寸和不知所措, 以自己的標準作為唯一的標準。其實與家人相處, 又怎能時時刻分清對與錯。只要抱着愛與關懷, 才能解決種種難題。
當然, 作為醫護人員, 一定會在照顧者需要時作出建議和支援。
如何 照顧腦退化 病人 在 Fernando Chiu-hung Cheung 張超雄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本港的日間護理中心不足,而且不少人都難以負擔護理中心的收費,其位置亦欠方便。她認為日間護理中心其實可以帶來「雙贏」,一方面令病人家屬稍為鬆一口氣,另一方面亦有活動助病人減慢退化。她坦言在初期不知道如何可以助丈夫減慢退化速度,對此感到後悔。//
#腦退化症
「光纖之父」高錕的妻子高黃美芸,今日接受香港電台英文節目的訪問。高黃美芸批評,香港缺乏照顧腦退化症病人的日間護理中心,正面對一場腦退化症危險,更形容第一波海嘯已經襲來,並引數據顯示八成有腦退化症徵狀的人,都沒有獲診斷及照顧。
她又坦言,在支援不足下,初期不知道如何助丈夫減慢病情惡化,對此感到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