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7/28(午)
昨天在台北市立美術館
看見很多家庭是一個媽媽帶著一個小孩來參觀(我想應該也會有爸爸帶小孩單獨來,或是其實他有來,但他去休息,XD)
有女兒也有兒子
看見她們的互動其實蠻可愛的
有些是小孩一直提問題
媽媽細心的解釋
也有媽媽很認真看
小孩完全神遊的
到了一個展覽室
看見小男孩很躁動地跟媽媽要手機
拿到手機之後準備往外奔跑
我心理想
可能是這個小男孩覺得美術館太無聊了吧?
就在我想完這件事情之後
他突然轉身跪地幫媽媽拍照
喔~~
原來他是很興奮、開心的要幫媽媽拍照
(你看,我如果沒有看到後面,是不是就誤會這個小孩了)
喜歡這些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帶著他們看這個世界
愛運動的從小被帶著跑步、爬山、衝浪
愛藝文的一直在逛美術館、博物館、看表演
也有從小聽古典音樂、流行音樂長大的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不同的嗜好(培養)
這些是比較容易看見的事情
那些關於個性、習慣、做人處世
也是不知不覺的就『複製』到我們身上
大部分人們的成長都來自於『陪練』
在遇見事情的時候聽見大人們的討論
然後聽他們怎麼跟你解釋前因後果
接著這個處理方式(價值觀)就會被我們放在心中
當我們更大了之後
開始脫離這些原生給予的養分
用自己的判斷去決定要過怎樣的生活
卻沒有發現
這其實是另外一個更重要的時期
因為接下來的選擇就不太能怪原生家庭了
你很努力的考上A學校
就會遇見A學校所延伸的所有事情
很不幸的只能考上B學校
就只能遇見跟B相關的人事物
這其實不是緣份
是你努力了多少
你選擇讓自己的未來遇見怎樣的人
讓怎樣的人事物影響著自己的一切
有些時候需要遇見了才知道自己非常喜歡
有更多時候是遇見了、相處了才知道自己真的不愛
這跟買東西、試用是一樣的邏輯
只是人生很多時候不能試用、也無法重來
大部分的快樂來自於自己
更大部分的快樂來自於自己選擇後一切
所以在什麼時候必須斷捨離
就是人們一直在撞牆的事情
我只能說一個很難的結論
有時候我們的不快樂並不是我們身處在怎樣的環境裡
是我們把沒有好好面對自己該處理的一切
怪罪在這些其他比較容易見到的不舒服上面
簡單舉例:
我的個性很糟(先設定這是事實)
我覺得沒有人懂我很不舒服
但我其實不是因為跟了一個不能體諒我個性糟糕的人而不舒服(當然有時候真的是對方的問題,這是另外一件事情,今兒不討論)
是我不管跟誰在一起生活
我都需要好好修正和面對這件問題
不然跟誰在一起答案和結果都一樣
而且願意體諒我的人更容易造成我看不見事情的真相
所以糟糕的事情只是用糟糕的手法來提醒
它們並沒有全錯
永遠記得
每一個選擇都會影響著自己和別人
請不要小看這些小事
所以有時候當你遇見很糟糕的人(環境)時
早一點離開是對的
跟一個只願意吸毒的人說吸毒是不對的
可能比登天還難
如果你沒有十足的把握陪他
就還是讓他去跟吸毒的好朋友待在一起吧!
他快樂你也快樂
#照片是我順手偷拍的
#因為很遠不清楚我就不把臉塗掉了
#如果當事人覺得不舒服請跟我說
#我再來處理
#感恩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
如果當事人覺得不舒服請跟我說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更新,結合心理學跟生活的真實運用,陪伴你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你也想要每天都有所進步的話,那就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我常常會覺得一個人手握方向盤的時候、的樣子,就凸顯了這一個人的修養跟情緒,我們開車在路上的時候,對於其他的駕駛的自私啊或魯莽的行為啊,常常常會感覺到憤怒,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在你自己開車的經驗,你對於他人的惡劣駕駛這樣的憤怒情緒,它是很理性的,按照每一次你被冒犯的程度,而你發相對應的火還是那個火氣,那個憤怒是會累積的呢?
在我自己的經驗裡面,比起我遇到的第1個或第2個危險駕駛,或惡意超車的人,我會對你超我車的第5個,跟第6個人更生氣,儘管這第5個、第6個可能只是他開車的方法,不順我心,如此而已,
那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回到客觀理性來看,不管這幾個人他們做了什麼事,他們都只對我做了「一次」壞事嘛,一次讓我不舒服的事情,
可是我的主觀感受,就會覺得後面的那些駕駛,好像都是同一個一而再、再而三惹惱我的那個人,
其實呢,這在心理上顯然是一種錯誤的歸因,而錯誤歸因的效果,可能是發生在我們最近經驗到的事情,那樣的感受仍然殘留在我們的潛意識裡,繼續的影響我們,
曾經有研究者就研究過這樣的現象哦,他們呢找了一些男生去踩健身的腳踏車,先踩90秒,接著研究人員就複製了,很有名的米爾格倫的服從實驗,讓這些騎完車的受試者,立刻扮演老師的角色,
而另外一部分呢,是踩完腳踏車之後,過一會再去扮演這個老師的角色,在這邊補充一下,米爾格倫的服從實驗是這樣哦,就是呢,所有的受試者他們要扮演老師的角色,還要問學生題目,他們看不到學生,他們可能只是聽到學生的聲音,
然而這個學生,其實是實驗者的共謀,也就是說這個學生並不是真的學生,而是一個配合演出的人,
當每一次這個老師問學生問題的時候,這個學生呢都會故意答錯,然而在每一次答錯的時候,就要對這個學生施予電擊,以每15伏特為往上加的單位,
也就是說,剛開始電他十五伏特,慢慢的往上變三十福特一路往上加,一直加到450伏特,那你想想看噢,我們平常被110的電電到都已經哇哇叫了,更不要說450伏特,
而這個實驗之所以經典,就是在於,當我們在面對權威者的時候,我們會保有我們自己的人性適可而止,還是我們會配合權威者一路電到慘無人道的450伏特,這個實驗非常的經典哦,有興趣的朋友都可以在網路上查詢,
然而回到今天所說的錯誤歸因的研究,他們複製了米爾格倫的實驗,只是呢,他們改變了原始米爾格倫的實驗程序,
他們讓學生有機會先來電擊老師,而不是老師電擊學生,所以呢,學生要先問老師12個有點爭議性的看法,只要學生不贊同老師的看法,就可以先電老師就對了,
所以呢,實驗者事先安排了讓老師會被電9次,那你可想而知哦,經過了9次的電擊之後,這些扮演老師的受試者,對於學生已經是蠻火大了,
然而接下來角色互換就輪到老師來電學生了,而且老師可以調整電擊的強度,這強度從1~10就分別是溫和的,到蠻痛苦的,至於要選擇哪一種等級,這就看老師自己的感受,老師想電學生墊到哪一個等級,就是哪一個等級,
然而研究的結果發現哦,如果這些扮演老師的人,他們在運動之後,立即開始電擊教育,這個運動對於老師給予的電擊強度,就沒有顯著的影響,
可是如果在運動之後,過一會才進行這個實驗,那麼這個老師就會比平常更氣這個學生,她替學生的每一個錯誤答案,而給予他們更強力的電擊強度,
這樣的實驗結果告訴我們,當這些受試者運動完之後,過了一會才進行這個實驗,於是呢,他們就會覺得自己的身心反應,就是因為學生騙了自己9次之後產生的憤怒,所以呢,就給學生更高的電擊強度作為懲罰,
而比照於那些運動之後馬上進入實驗,然後被電9次的,他們心裡就會覺得,是啊,這個學生電我9次蠻可惡的,可是我會有這些身心反應,也是因為我剛運動完,
所以你看我回到今天開頭所分享的例子,如果你開車在路上突然有連續好幾個人,用很危險的方式讓你很生氣,你生氣的感受,跟這些人都一樣發生,但是他們中間有時間的區隔,你會發現噢,第2個,當中間有時間的區隔的時候,你反而會更生氣,更暴露,你會覺得這一整天都不順,
比照前面呢你只會覺得,只是這一小段時間運氣不好、不順而已,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平常會說一句話叫做「麥掃到颱風尾」呀,而這個「颱風尾」跟我們平常的直覺還不一樣呢,
你當一個人剛生完氣很暴怒的時候,你去惹到他,跟他暴怒完之後,過一小段時間再去惹怒他,其實後者的威力會更大,
因為對當事人來說,他可能還會覺得自己本來就在生氣了,所以你可能沒有那麼可惡,可是對於後面的那個人來說,他可能在主觀上已經覺得自己事過境遷,可是他的心跳仍然很快,他的血壓仍然很高,這個時候你再說些不中聽的話,他就會在主觀上覺得就是你這傢伙很可惡啊,
所以我們回到人性心理的本質吧,儘管這些事不合邏輯又沒有理性,但是呢,錯誤歸因往往就會不斷的影響我們,跟我們的生活,有了這層瞭解之後,我都會告訴自己,如果哪一天遇到了幾個鳥事,那麼如果沒有必要,我那一天就不要做任何重要的決定,因為我有很高的可能,會讓自己錯誤歸因,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請你務必一定要訂閱我們,並且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
我們需要你用行動來支持我們,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推出的線上課程叫做【自信表達力】,
這一門課結合我這麼多年的表達經驗,無論是1對1,還是1對多,無論是透過線上還是線下,我會不嘗試的把我所有的心法跟技術,都在這門課裡跟你做分享,你加入了嗎?
如果還沒加入的話,期待你的加入,相關的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希望我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如果當事人覺得不舒服請跟我說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6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在專屬於你的天地裡,持續陪伴著你~
啟點x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前幾天我跟嘉玲在聊天的時候,我們談到關於到底什麼是「戲劇性」這個話題。會開啓這個話題的原因,是因為他最近跟朋友,一起做了劇本方面的創作。
這個劇本哦,我自己都很期待,如果它有一天能夠被拍成影視作品,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那會是一件很棒的事。
當然我在這邊沒有辦法跟你做劇透,簡單來說,這個故事說的是有兩個身份背景、性格,都差異很大的人,因緣際會的被湊在一起;而且要完成彼此生命當中,一個有一點尷尬但是又必須完成的任務。
在這個交錯的過程當中呢,原本看不對盤,而且彼此討厭的兩個人,慢慢的去理解到,什麼叫做「愛與付出」的真諦?
這故事簡單來說就是這樣子。像這樣的故事類型當中,「戲劇性」往往會著墨在彼此的誤會、衝突,和如何化解。
你想想看喔,在我們的真實人生當中,我們可能曾經跟某些,我們自己真正很在乎,在那個時間點底下的那些人,有了一些誤會。
但是這些在你生命當中,真實發生的誤會,你真的有機會去跟對方說清楚;而且在因緣巧合底下,能夠得到真正的諒解嗎?
我想喔,我們有一定的成熟度,你一定就能夠知道這件事~「戲劇畢竟只是戲劇。」
在我們真實生活當中,有太多時候,我們自己說錯一句話,就像是潑出去的水一樣,我們根本沒有機會再重新做解釋。
而跟我們對應的,那個產生誤會的當事人,他可能從此以後,就消失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我們再也遇不到他。
反過來說也是一樣啊,可能你也離開了很多人的生命裡。而離開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可能讓你不舒服、讓你不爽、讓你不開心。
而你從來不可能回頭,跟那個當事人說,他到底怎麼了?而你不開心的點,到底在哪裡?這就是真實生命,跟戲劇最大的一個差別。
所以,當我們討論到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就跟她講了這樣的想法。講完之後,我們靜默了大概好幾分鐘,在那邊有一點惆悵、有一點感概…。
可能是因為我們都有一點歷練,所以都知道的確真實人生就是這樣;它不會像戲劇一樣,有這麼多的機會跟橋段,能夠得到最後圓滿的結局。
可是呢,就在靜默幾分鐘之後,嘉玲用她一貫輕柔的語氣,慢慢的跟我說:「凱宇~你不覺得正是因為我們真實人生當中,有太多這種遺憾跟惆悵,我們需要戲劇來幫我們做一些展演跟示範嗎?」
「如果沒有這些展演跟示範,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原來在我們感覺不舒服,在我們決定要離開一個人的同時,有沒有別的可能性?可能是我誤會了,也可能是對方有苦衷。」
其實戲劇給我們最大價值,就在於用一個相對短的時間,用一個相對低的成本,讓我們知道真實人生有很多層面,不是你我「以為」的那樣。
於是呢,好的戲劇之於我們的人生,或許可以教會我們,讓我去體會到什麼叫做包容、什麼叫做溫柔、什麼叫做不要太快的轉頭就走。
或者呢,當有人在我們的生命當中,轉頭離去的時候;我們可以把指責別人的力量,收回來一些些,把那個力量化成我們問自己,到底怎麼了?
有沒有一些是我們可以好好的認識自己,或者是好好的去反思、反芻?如果生命還有下次的相遇,我們會做什麼?我們會說什麼呢?
所以,當我們聊到這裡,我們心中都有一個感觸;那就是的確真實的生命,它不會像戲劇一樣,有這麼多的轉折跟機會。
它可能讓我們跟某人的緣分說再見,就是再見了。可是呢,戲劇卻可以為我們在真實人生的相遇裡面,做了很多很多的示範。
這個示範,可能會讓我們即將要對別人惡言相向的時候,緩慢下我們衝動的嘴巴。這個示範,也可能是在我們面對某些關係,就即將要放棄的時候,我們會願意多做一些努力。
或許我們永遠不會活得跟戲劇一樣,真實的生命也沒有那麼多的戲劇性。正因為真實生命當中,有太多的不可挽回,或者是無法回頭。
所以,在那一切發生之前,我們需要有更多更多的經驗跟資料,用真實的生命跟時間,去換取那些經驗成本太高,而戲劇它卻是一個相對成本低,但是我們卻可以有學習的機會。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我們近期的課程,5月3號的『人際回應力』名額已經在倒數了。
這一門課,可以幫助你在真實人生裡,跟他人的連結跟互動,有了更多的材料,跟更好的示範;讓你跟他人創造出更美好的連結。
所以我很期待,能夠在5月3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收聽,我們再會。
如果當事人覺得不舒服請跟我說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如果你平常是一個比較玻璃心、比較容易糾結在很多事情的人哦,那麼今天所分享的內容,可能你就要稍微留意思考一下喔!
在分享這個內容的時候,我先問你一個問題。這問題就是,假設你家附近住了一個,名聲不是很好、手腳不是太乾淨的慣竊。
最近你聽說他外出的時候,他自己的家也被小偷入侵,也遭了小偷。在這樣的情況底下,你心中第一時間浮現的感覺是什麼?
第一種感覺是「太好了~善有善報,惡就會有惡報。」還是呢,第二種感覺是「他真的蠻倒霉的!」純粹只是就事論事的感覺。
因為任何小偷要偷你家,還是偷那個慣竊家,它基本上是一樣的幾率。所以,每一個人的家裡,都可能遇到這樣的狀況。只是今天輪到他比較倒霉,就這樣子。
我想對多數比較容易糾結的人來說,可能十有八九,都會選擇「太好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樣的想法。這樣的想法呢,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名詞,叫「公平世界假說」。
這個假說是認為,人們多半會認為自己生活在一個公平的世界裡;好人就會遇到好事,而壞人也會遇到壞事。所以反過來,如果有人遇到不好的事情,那就表示這一個人一定是不好的人。
可是我們回到真實世界的運作,有時候就像遭小偷這種事,它是沒什麼道理可言的。就算你沒有做錯任何事,你家還是可能遭小偷,不是嗎?
可是我們的大腦,習慣在認知事情的時候,並不是用這種理性客觀的角度;我們都很喜歡自己去創造一些「因果報應」的概念。
像是你出去玩的時候,如果天氣很好,就是因為自己平常做人還不錯。如果你要找車位的時候,就馬上找得到車位,就表示你是一個好人。那相反的,你就是一個壞人囉?是這樣子嗎?
再不然哦,如果發生了車禍,就是認為自己在大年初一的時候,沒有去拜拜。那我請問一下,如果你每年都有去拜拜,就代表那一年都不會出車禍囉?
所以我們經常在生活當中,無論遇到的大、小事,好事還是壞事;我們都會用自己的角度,或自己的習慣去做一些歸因。
如果是「好事」,就會歸因成自己是一個很好的人;但是如果是「壞事」,就會歸成自己可能有一點問題。最可怕的是,我們也會用這樣的一個方式,投射到別人身上。
就好像是我們會去責怪一個受害者;最典型的就是,如果某個人被性騷擾,你可能就會認為這一定是他自己不檢點,或者是誰叫他衣服要穿得這麼暴露。可是這樣對嗎?你怎麼可以去責怪一個受害者呢?
那這樣的一個想法,如果呼應到今天開頭所提的,如果你生命當中,經常會糾結於一些事情,或者是常常覺得自己玻璃心碎了一地。那麼很有可能,就是因為這樣的想法,讓你活的這麼辛苦。
比如說吧,你可能糾結於你的一個朋友,在某一次聚會裡面的時候,講話的口氣,對你好像不是太好。然後呢,你在想是不是你得罪他了?或者是,是不是他不喜歡我了?到底你們中間發生了什麼事?
你可能會花很多、很長的時間,一直在想這件事。然後一直到自己的玻璃心碎一地,然後讓自己很難受;甚至於從此以後,再遇到同樣一位朋友,你就是沒有辦法自然的表現你自己。
然而這個讓你這麼困擾、這麼糾結的事情,你究竟有沒有跟這一位當事人,好好的「核對」?
或許你可以這樣問他:「那一天,我跟你相處的時候,我發現你的臉色,還有語氣不是太好;我想說大家朋友一場,關心你一下,你還好嗎?」這也是一個問題,這也是一個核對呀!
當你有這樣的「核對」習慣的時候,不管面對任何事情,你就比較不會一直糾結在自己的想法裡。因為,畢竟如果你的想法、你習慣性看待事物的方式,會讓你更自在、會讓你活得更好,你現在已經很自在、活得很好了,不是嗎?
是不是就因為自己習慣看待事情的方法,自己習慣的「歸因模式」,才會讓自己這麼累?所以今天喔,我想要跟你分享的,倒不是說我們怎麼調整自己的歸因。
因為凡事哦,如果你沒有「回歸事實」,你沒有跟相關的人、相關的事情,去進行「核對」的話;你的所有的歸因,基本上都會讓你過得更不舒服而已。
所以我常常在教學裡面,會提醒很多朋友,如果你今天遇到一件你不開心、不舒服的事情。記得一件事,去跟相關的人、去跟當事人「核對」;而不是去猜想他的動機。
因為你的猜想,不一定是他的真實;然而你的猜想,有可能會讓事情變得更糟而已。就像是我談到的例子,如果你的朋友在某一次聚會,對你的語氣不是太好的話,很可能的事實是他那一天身體不舒服。
然而,你不知道他是因為身體不舒服,你先當做是他不喜歡你,於是你跟他的互動開始疏遠了。那請問一下,你是不是因此失去了一個朋友?
所以,無論面對人生、還是人際,再次提醒,請去「核對」而不是去猜想。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推出了一門線上課程;這一門線上課程,叫『時間駕訓班』。
我們會讓你回到,我們的大腦認知運作的核心跟根本,並且搭配一些有效、好用的工具;幫助你在未來的人生裡面,有效的掌握自己的時間,讓自己提升效率,完成所有你想完成的任務。
『時間駕訓班』這一門課推出到現在,受到很多朋友的支持跟歡迎,也幫助了很多朋友,創造了更好的人生效率。歡迎你的加入,期待在線上跟你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