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眾神:Stephen Fry 和他的 Twitter 宇宙】#葉郎電影徵信社
英國女王的丈夫菲利普親王過世的新聞再度引發一波關於「現代英國人是否真的需要一個世襲君主制」的討論。有趣的是泰晤士報隨後刊登了一個民調新聞,向英國人調查「如果世襲君主制立刻取消,你會選哪一個英國人出來擔任國家元首」一題。調查結果扣除掉回答「我」的人之外,最多人選的前五個答案中威廉王子和現任女王分別居一、三名,而第一順位繼承人查爾斯王子則落在前五名之外。
這個民調結果除了顯示英國人仍然很願意讓女王的溫莎家族代表自己的國家之外,更引人注目的是衝進排行榜前五名的兩位影視名人——他們分別是BBC科普節目主持人 David Attenborough 以及另外一名喜劇演員 Stephen Fry。
Attenborough 的權威與睿智還容易理解。我們心中的最大疑問是「為什麼是 Stephen Fry?」,或者對於其實根本不熟悉這個喜劇演員的人來說則是「誰是 Stephen Fry?」
▉ 威利汪卡的金彩券
Stephen Fry 是台灣觀眾多半見過但不一定叫得出名字的英國演員。他在電影《V for Vendetta V怪客》中扮演收容 Natalie Portman 的未出櫃電視台主管,也曾因為1997年的《Wilde 王爾德和他的情人》中同性戀詩人王爾德的角色入圍金球獎最佳男主角。同時他也擔任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有聲書說書人,成為小朋友最熟悉的聲音。
在比電影事業更活躍的電視表演生涯之外,Stephen Fry 真正征服英國人(並讓英國人甘願選他擔任國家元首)的事業是寫作。他的散文、小說還有粉絲數量驚人的 Twitter 寫作是他無遠弗屆的影響力真正源頭。
最好的例子是 2012年 Stephen Fry 只是在 Twitter 上轉貼了一名英國吉他樂手 Jon Gomm 的演出影片,並加上簡短的"WOW"一詞作為評論,就瞬間替該 YouTube 帳號帶來超過200萬人次的流量。樂手因而得到了無數電視節目和表演場館的要約,並隨即開始巡迴各國演出,一躍成為全球知名表演者。
「這真的太瘋狂了」Jon Gomm 後來受訪時回顧這個神奇的經驗。
對 Stephen Fry 來說這樣的影響力也像奇蹟一樣難以置信。他曾在訪談中被 CNN 記者問到如果小時候的自己被提前告知未來會變成這麼有影響力的明星會有什麼感想。小時候曾被多所學校退學甚至一度入獄的他說當時的自己絕對不會相信這種預言:
「這就好像有人告訴一個孩子說他獲得了和巧克力大王 Willy Wonka 威利汪卡見面的機會,他心裡一定會想『這話一定是騙人的吧,其實是我快死掉了(才會這麼跟我說)吧!』」
▉ 被表演擔誤的作家
改變 Stephen Fry 年少荒唐歲月的轉折點是他成功考取劍橋大學,並在劍橋校園裡頭加入了一個名聲顯赫的學生喜劇社團——Cambride Footlights。
雖說名聲顯赫,大家大概不一定聽過這個社團的名字。不過你肯定看過該社團社員們的表演作品:他們包含了奧斯卡得主 Emma Thompson、豆豆先生 Rowan Atkinson、《House, M.D. 怪醫豪斯》的 Hugh Laurie 和《The Crown 王冠》的 Olivia Colman。
Stephen Fry 的表演事業就是和他的大學社團好友 Hugh Laurie 搭配演出的電視節目起家,兩人很快就變成英國家喻戶曉的喜劇人物。雖然某種程度上來說喜劇表演耽誤了他取得劍橋英國文學學位之後可能的文學生涯,但他的影視名氣很快就替他扳回一城,創造了無數寫作出版的機會,讓他的筆終於得以一展身手。
Stephen Fry 的個人魅力來自於他那種繼承老派英國紳士的風度,可是又比老派紳士再往前進一點的信仰。他出身名校,出口成章。淵博的學識既反應在他的演出上,同時也反應在他的寫作之中。他一方面是個支持工黨的酷兒,另一方面卻又是個跟王室關係非常友善的保皇派(深信君主制在現代社會仍扮演某些作用)。種種矛盾身份讓他成為現代英國人的一種集體背景噪音,因為每個人身上都貢獻了一點 Stephen Fry 元素在這個巨背景噪音裡頭。
這就是為什麼無論他寫什麼題材,英國人全都買單的理由。
除了自傳和小說創作之外,Stephen Fry 出過關於英詩、古典樂和希臘羅馬神話等等領域的書,而且每一本都廣受歡迎。 他妙語如珠的寫作風格為他搏得了有如「 David Attenborough 之於生態專業」的權威地位,成為讀者在各門知識的當然引路人。
然而他寫作生涯最重要的轉折點,還是2008年10月9日他在網路社群平台 Twitter 上發出的第一則貼文:
"Hello Twitters."
▉ 人肉 DOS 阻斷服務攻擊
Stephen Fry 是著名的 Technophile 戀科者,並且長年批判各政府機關因為患有 Technophobe 恐科症,寧願假裝沒有看到這些新科技工具,任其自由發展並衍生各種危害。
這種對於新科技大膽嘗試、想新求證的精神,使他成為網路社群史上第一個網紅。
他2008年才註冊的 Twitter 帳號花不到一年就成為整個平台上最早突破10萬追蹤者的帳號,並一度和美國總統歐巴馬成為整個 Twitter 宇宙中最多人追蹤的兩個帳號。前文提到那個英國人票選國家元首人選的名單裡頭,也擠進前五名的現任英國首相 Boris Johnson 目前在網路上的聲量是343萬人追蹤,而英國王室的官方 Twitter 帳號則有452萬人追蹤。然而廣受喜愛的 Stephen Fry 此時此刻竟有遠遠超前王室和首相的 1263 萬粉絲,扮演網路輿論市場上的真正國家元首。
Stephen Fry 借助 Twitter 獲得的網路影響力不僅超出 Twitter 經營者的想像,還衍生了各種專門用在 Fry 身上的新單字,比如:Twitterverse(推特宇宙)、Twillionaire (百萬推戶)和 Twitticide (推特自殺)。
他的發文每秒可以觸及數千人,並動輒引來潮水一般擋都擋不住的轉貼討論熱潮。瞬間流量之高,讓媒體戲稱為「人肉版 DOS 阻斷服務攻擊」。然而在社群網路上有如神明一般的存在也使 Stephen Fry 遭受到極大的精神壓力,並成為很可能第一個網路霸凌受害者。
原本就有躁鬱症的 Stephen Fry 兩度在網友圍攻聲浪中怒而刪除自己的帳號(即所謂「Twitticide 推特自殺」),但每次都隔幾個月就會復活。其中一次是他發文嘲弄自己的設計師好友出席頒獎典禮的服裝有如乞丐,被嘲弄者本人不以為意,反而是成千上萬鄉民高舉火把來圍攻 Stephen Fry。弄得他每次打開任何刊載有自己的貼文或寫作內容的網頁都變得小心翼翼,生怕一個失手滑過頭就會到文章底下的留言評論。
於是這個網路大神其實更可能像是希臘神話中那些帶有世俗情緒來回擺盪的數位眾神。心思細膩、多愁善感的他這一秒嘲弄庶民的同時,下一秒很可能隨即墮入憂鬱或是憤怒的地獄中。
美妙的是幾年後 Stephen Fry 終於以神明般的慧黠神通,想到了一個對付口不擇言的鄉民的錦囊妙計:開分身。
一個名為 Mrs. Stephen Fry 的 Twitter 帳號在2011年前後現身,並且號稱自己是(公開出櫃多年的)喜劇演員 Stephen Fry 的妻子,同時還是他五、六(有時候是七)個孩子的媽。Stephen Fry 太太稍後還出版了好幾本書,並持續在 Twitter 少提供火力不輸給丈夫的各種知時事評論、冷僻知識和生活偏方。如果有任何人發言膽敢質疑 Stephen Fry 太太是丈夫假扮的(雖然她的帳號大頭貼確實用上了先前因節目需求戴上假髮扮成女性的 Stephen Fry 的照片),驍勇好戰 Fry 太太就會立刻發動自己的粉絲高舉火把包圍,甚至逼得英國電報 Telegraph 為此發出更正啟事並公開道歉。
Stephen Fry 的迷人之處就在於此:他就像我們或是每個網路鄉民一樣迷戀口舌之快,總有一肚子想說的話,任誰也攔不住。他因此曾說如果自己有一天離開人世,他的遺願就是希望大家替他挖兩個墓穴,一個是普通尺寸,另一個是特大號。然後墓誌銘上必須要記載:
「我,和我的超級大嘴巴」。
————————————————————
【工商服務】
#麻瓜也通的詳細解說×#神也開口的戲劇技巧×#冷到發噱的英式幽默
#一套宇宙誕生以來最吵雜、#最歡樂、#最性感的希臘神話故事!
《#眾神的遊戲:#喜劇大師寫給現代人的希臘神話故事(卷一)》
聯 經|https://linkingunitas.com/L184643
博客來|https://linkingunitas.com/B184643
誠 品|https://linkingunitas.com/E184643
金石堂|https://linkingunitas.com/K184643
「妙語說書人宇宙」的推薦目錄:
- 關於妙語說書人宇宙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妙語說書人宇宙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妙語說書人宇宙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妙語說書人宇宙 在 [規則] 追星人-Stella(說書人系列)規則- 看板BoardGame 的評價
- 關於妙語說書人宇宙 在 【桌遊規則】追星人-Stella(說書人系列) 中文規則| 派對小品 的評價
- 關於妙語說書人宇宙 在 可多人同玩。 🎤出題人背面打出一張手中抽象藝術系的卡牌 的評價
- 關於妙語說書人宇宙 在 [規則] 追星人-Stella(說書人系列)規則- 桌遊- Board Games 的評價
- 關於妙語說書人宇宙 在 [規則] 追星人-Stella(說書人系列)規則 的評價
- 關於妙語說書人宇宙 在 [規則] 追星人-Stella(說書人系列)規則PTT推薦- BoardGame 的評價
- 關於妙語說書人宇宙 在 說書人ptt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評價
- 關於妙語說書人宇宙 在 說書人ptt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評價
- 關於妙語說書人宇宙 在 妙語說書人奧德賽差別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妙語說書人宇宙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電影冷知識全餐:阿拉丁是怎麼練成的】
1.《阿拉丁》是 Howard Ashman 被冷凍多年的失敗提案
《The Little Mermaid 小美人魚》的作詞家 Howard Ashman 早在1987年就寫好了四十頁的《阿拉丁》大綱,準備用1930年代風格的音樂劇來呈現這個經典故事。過去沒有做過外國題材動畫電影的 Disney 有些猶豫,於是將該案冷凍了好幾年。
直到《小美人魚》的導演 Ron Clements 和 John Musker 必須從 Disney 給他們的三個企劃中挑出一個當成他們的下一部電影,結果兩人出乎意料地跳過天鵝湖和森林之王兩個經典故事,選了Ashman 的《阿拉丁》企劃當成下一部 Disney 動畫大片。遺憾的是在他們正式向 Disney 動畫最高決策者 Disney Studio 主席 Jeffrey Katzenberg 提案的前一個月,Ashman 就因病過世,無緣親眼見證他的構想被實現。
2. 作詞家 Tim Rice 是在對的時間路過的路人甲
過去和音樂劇大師 Andrew Lloyd Webber 長期合作的英國作詞家 Time Rice 正好這一陣子很常出入 Disney,理由是他當年正努力想要把他和 Webber 的音樂劇作品《Evita 艾維塔》變成一部 Disney 電影。這個製作同樣遭到 Disney 冷凍,因為 Disney Studio 主席 Jeffrey Katzenberg 不喜歡他們看上的主角人選——Madonna。
音樂劇《艾維塔》還要等幾年後 Katzenberg 離開 Disney 時才得以拍成電影,而《阿拉丁》則突然插播進來成為 Tim Rice 的支線任務。Tim Rice 經常半開玩笑地說這個機緣真的是純粹巧合,只因為 Howard Ashman 不幸病逝的當時他正好經常在 Disney 鬼混,才會被選上成為替補選手。
3. 被星艦企業號擔誤的 Jafar
Disney 的動畫部門特別鍾愛莎劇出身的演員Patrick Stewart。《The Little Mermaid 小美人魚》、《Beauty and the Beast 美女與野獸》、《The Lion King 獅子王》、《Pocahontas 風中奇緣》、《Hercules 大力士》等等劇組都曾鎖定 Patrick Stewart 擔綱演出。其中 Stewart 本人說過他人生最後悔不已的決定就是回絕《阿拉丁》中的 Jafar。
而當年不得不婉拒的理由是:他得把檔期留給他長達七年的星艦迷航。
4. 用脫口秀音軌製作 Demo
事實上從劇本寫作開始,神燈精靈就一直以Robin Williams本人的形象為藍本。但當時 Disney Studio 主席 Jeffrey Katzenberg 對這個選角還有疑慮,所以他們另外考慮過了 Steve Martin、Eddie Murphy 和 John Goodman 等等替代人選。導演 John Musker 和 Ron Clements 後來想到了一個奇招說服片廠老闆——他們讓動畫師拿 Robin Williams 的脫口秀演出錄音來製作精靈的Demo影片。
這段葷素不忌、生龍活虎的Demo影片不僅僅說服了 Katzenberg,連本來已經退回劇本打算婉拒配音的 Robin Williams 都被影片說服了。
5. 血汗(夢)工廠之黑色星期五事件
多年後會因為執行長寶座接班不成、惱羞成怒而自創夢工廠動畫的Jeffrey Katzenberg,這時候正是他在 Disney 最風光的時刻。因為他的改造有功,傳統的動畫公司 Disney 正在脫胎換骨成為和其他片廠平起平坐的主流片廠。美國動畫界著名的黑色星期五事件,正是 Katzenberg 在《阿拉丁》製作期間一手主導:
他在距離電影上映只剩十多個月的某個星期五,向整個劇組宣佈這部片行不通,過去幾個月完成的片段必須完全放棄,整個從零開始重做,而且上映日期沒有要延後。Katzenberg 大刀砍掉了許多他覺得沒有效果的角色(因而讓神燈精靈變得更吃重),同時砍掉 Alan Menken 已經寫好的14首歌中的8首(因而讓神燈精靈有更多耍嘴皮的時間)。最重要的異動是他認為《小美人魚》和《美女與野獸》的兒童取向風格已經行不通,《阿拉丁》必須進化成更適合成人觀眾、更尖酸的幽默。
歷史證明他是對的。風格異迥異於 Disney 前作的《阿拉丁》在上映之後,迅速成為美國史上第一部北美票房破兩億美元的動畫電影。
兩年後的另一個星期五,還沒有被 Steve Jobs 賣給 Disney 的 Pixar 也在 Disney 辦公室內經歷了另一個類似的黑色星期五事件:他們已經製作了三年的長片處女作《Toy Story 玩具總動員》同樣被 Disney 宣佈行不通,必須從零開始再來一次。 種種歷史告訴我們動畫真不是人幹的活。
6. 畫到最後一分鐘的血汗動畫師
因為黑色星期五事件導致的時程壓縮,《阿拉丁》整部電影是在連夜趕工的緊張時程下完成。
許多動畫師一邊在製作《阿拉丁》的同時,一邊還要投入下兩部 Disney 動畫電影《獅子王》和《風中奇緣》的前製工作。負責 Jafar 角色的動畫師 Andreas Deja 回顧到電影完成的那一刻他團隊裡幾乎每一個人都已經病倒,甚至有一個有孕在身的動畫師在完成她的最後一個畫面之後羊水正好破了。
7. 老闆質疑:為什麼觀眾沒有鼓掌
Disney Studio 主席 Jeffrey Katzenberg 對《阿拉丁》的寄望甚高,甚至要求電影必須好看到讓觀眾會鼓掌歡呼。劇組原本認為 Robbin Willams 顛覆迪士尼歌舞傳統的〈Friend Like me〉橋段會是讓大家鼓掌的好時機。但試片的時候居然遇上了滿場太過含蓄的觀眾,現場沒有人鼓掌。
狡猾的動畫師決定乾脆回去增加一個「Applause 請鼓掌」的告示牌畫在精靈頭上,想說這樣你們總該知道鼓掌了吧。下一次放映,腦波弱的觀眾果然按照指示群起鼓掌,這個天外飛來的提示於是就被留在電影裡。
8.Robin Williams 錄製了30小時的即興演出
江湖謠傳 Robin Williams 正是讓《阿拉丁》失去奧斯卡最佳劇本入圍資格的禍首,因為他在整部電影中的演出沒有任何一句來自劇本上事先寫好的台詞。
導演 John Musker 這麼形容失控的錄音過程。一說這四天錄了十六個小時的素材,也有一說可能錄下了高達三十個小時的即興演出。 以電影開場那個叫賣小販(其實就是神燈精靈扮的)的片段為例,正好來探班的老闆 Jeffrey Katzenberg 提議直接用箱子裝了一整籃 Robin Williams 事前完全不知道的物品,然後讓他每一個 Take 隨機拿出一件來自由發揮叫賣。果真籃子裡裝了多少東西,Robin Williams 就能掰出多少哏。
「比例上每一個出現在電影裡的橋段,大約就會有二三十個我們沒用上的素材被刪掉。他玩得太過開心,以至於根本沒辦法關掉他的天馬行空的創意開關.....我想我此生從未遇過這種配音演員會讓人覺得『夠了夠了,我們的素材已經太滿了』」Musker說。
9. 知名影評人 Roger Ebert 差點出現在阿拉丁宇宙
劇情中阿拉丁遇見王子的市場橋段,有兩名看起來有點嚴肅的路人甲跟路人乙。導演 John Musker 和 Ron Clements 原本打算用這兩個路人角色來捉弄當時一起主持節目的兩位美國影評人 Roger Ebert 和 Gene Siskel 的玩笑。
這個點子最終作罷的理由,一說是影評人本人否決了這個構想。然而導演 John Musker 的說法則是麻煩出在Roger Ebert 臉上那個形同註冊商標一樣的膠框眼鏡形象:
「我想我們絕對沒有辦法在不畫眼鏡的情況下將 Roger Ebert 的形象卡通化。問題是我們也不可能在這個電影裡畫出眼鏡,因為那時候根本沒有眼鏡這種東西。」因此最後那兩個路人甲和路人乙只好改成以兩位導演本人的形象出現。
10. Robin Williams 為了神燈精靈跟 Disney 反目
未取得影評人本人同意就不敢將他畫進故事裡頭的謹慎態度是有道理的。神燈精靈本人 Robin Williams 正式因為類似的理由和 Disney 反目成仇。
Robin Williams 以遠低於演出行情(約1000萬美元)的10萬低價為《阿拉丁》獻聲,唯一開出的條件是希望 Disney 不要拿他的名字和形象來大肆宣傳當成賣點——他要求精靈角色在海報的篇幅不得超過四分之一,也不准用他配音的精靈角色來賣任何周邊商品。
但電影大賣之後,Disney 完全忘了這回事,隨即開始大肆以精靈為主角宣傳電影和叫賣周邊商品。過去與 Disney 合作多年的 Robin Williams 因此在《阿拉丁》之後對 Disney 大為光火,只要收到來自 Disney 的劇本都會不客氣地回封不動退回寄件人,並附上紙條寫明:「不好意思,我個人對這家公司很有意見!」
11. 神燈精靈的真實身份可能更接近《大法師》中的惡魔
《阿拉丁》的故事其實是300年前《一千零一夜》這本書被翻譯成法文引進西方世界時時才被譯者加進去的新故事,來源則是譯者從敘利亞說書人那兒聽到的民間故事。
敘利亞說書人的故事中神燈精靈的真正身份是一種在古蘭經中經常被提及的生物 Jinn。就像基督宗教信徒真心相信這世界上還有天使存在一樣,伊斯蘭教信徒也相信 Jinn 迄今還是無所不在。許多家長仍會用這個傳說中的生物來恐嚇不聽話的小孩,說居住在荒郊野外的水邊、山上、樹上甚至埋伏雲霧之間的 Jinn 會出來誘拐小孩或是綁架路人。學者認為 Jinn 的起源還早於伊斯蘭教,而源自美索不達米亞傳說中的惡魔。而電影《The Exorcist 大法師》中附身在小女孩身上的美索不達米亞惡魔 Pazuzu 很可能就是一種 Jinn。
不過《一千零一夜》的法語譯者可能被這些美索不達米亞和伊斯蘭文化給搞得頭昏腦脹,索性拿法文單字 Génie 來套用在他的「超譯」裡頭。法文字 Génie 比較接近今日我們熟悉的「精靈」概念,該字源自於拉丁文的 Genius,羅馬人用這個字來指「被指派來守護特定人或是特定場所的守護精靈」。雖然同樣沒有提供三個願望的許願機能,但提供一週大事、天氣提醒或是星座運勢的功能,大約就是今日的 Siri 語音助理或是哈利波特小說中的家事小精靈多比(Dobby)之類的居家好物。《阿拉丁》電影中熱情友善、助人為樂的精靈形象正是由此而生。
12. 神燈精靈的搞笑專線服務
導演 Steven Spielberg 和 Robin Williams 這時候剛剛完成 1991 年的奇幻冒險電影《Hook 虎克船長》。Williams 隨後投入《阿拉丁》的錄音工作,而 Spielberg 則移師到歐洲拍攝他的二戰史詩電影《Schindler's List 辛德勒的名單》。
因為《辛德勒的名單》題材使然,劇組常常處於一種陰鬱的氣氛。Steven Spielberg 三不五時會打電話給正在錄音的 Robin Williams,用擴音的方式讓他對全劇組講笑話提振精神。事實上《辛德勒的名單》劇組人員聽到的笑點很多都是來自於《阿拉丁》劇情的哏,使他們搶先全世界觀眾欣賞了神燈精靈的脫口秀演出。
13. 「砍掉你的耳朵」這句歌詞引發抗議
《阿拉丁》是第一部發生在異國文化中的 Disney 動畫電影,也替日後廣受西方觀眾歡迎的另一部 Disney 動畫電影《Mulan 花木蘭》鋪路。但第一次終究也有失手之處。Robin Williams 那段精采絕倫的開場中出現了「如果他們不喜歡你的臉就會砍掉你的耳朵」這句被認為醜化阿拉伯人的歌詞,引來美國的阿拉伯裔民眾的強烈抗議。Disney 也被迫在稍後修掉這句引發爭議的歌詞。
「《阿拉丁》絕對不是那些影評人說的充滿娛樂元素的一千零一夜阿拉伯奇幻電影,而是對於全美300萬阿拉伯後裔以及全世界3億阿拉伯人無比痛苦的警訊,提醒我們令人憤怒的阿拉伯刻板印象就跟神燈精靈一樣神出鬼沒、無所不在。」主導抗議行動的美國民族學者 Jack Shaheen 當年氣憤地說。
14. 虛構的國度居然變成美國人的仇外對象
原來的劇本設定故事發生在巴格達。然而在 Disney 籌拍當時正好遇上了美國介入的伊拉克戰爭,為了避免電影涉入正在發生中的國際關係衝突,於是上映前臨時將巴格達改成了無中生有了一個城市叫做Agrabah。
奇妙的是,幾年前有個網站試圖誤導讀者,故意在民意調查中詢問美國兩黨支持者是否支持政府轟炸Agrabah這個不存在的城市。這個惡搞民調意外證明了《阿拉丁》這部20年前的動畫電影仍然有令人心驚膽跳的實質影響力:
在共和黨支持者中有30%贊成轟炸,在民主黨支持者中也有19%贊成。最怵目驚心的是在美國總統 Donald Trump 支持者中不明究理地贊成給它炸下去的比例高達41%。
——————————
myVideo現在可以欣賞到迪士尼的經典動畫囉:https://pse.is/3b25ep
上myVideo看電影還能抽迪士尼周邊!
妙語說書人宇宙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小徑分岔的花園:通往未來的多種可能性】
這是推薦的短篇小說,會有一點燒腦,出自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
他在這部〈小徑分岔的花園〉的短篇中,用了類似於量子力學的概念,探討關於「時間」的奧秘。
而對很多作家來說,故事裡出現太多「巧合」會是一大敗筆,但在這部短篇中,這些巧合反倒成為一種特別的隱喻。
一起來看看這部頗有深意的文學作品吧。
-
小徑分岔的花園 / 博爾赫斯
獻給維多利亞·奧坎波
利德爾·哈特寫的《歐洲戰爭史》第二百四十二頁有段記載,說是十三個英國師(有一千四百門大炮支援)對塞爾-蒙托邦防線的進攻原定於1916年7月24日發動,後來推遲到29日上午。利德爾·哈特上尉解釋說延期的原因是滂沱大雨,當然並無出奇之處。青島大學前英語教師余准博士的證言,經過記錄、複述、由本人簽名核實,卻對這一事件提供了始料不及的說明。證言記錄缺了前兩頁。
……我掛上電話聽筒。我隨即辨出那個用德語接電話的聲音。是理查·馬登的聲音。馬登在維克托·魯納伯格的住處,這意味著我們的全部辛勞付諸東流,我們的生命也到了盡頭——但是這一點是次要的,至少在我看來如此。這就是說,魯納伯格已經被捕,或者被殺。在那天日落之前,我也會遭到同樣的命運。馬登毫不留情。說得更確切一些,他非心狠手辣不可。作為一個聽命於英國的愛爾蘭人,他有辦事不熱心甚至叛賣的嫌疑,如今有機會挖出日爾曼帝國的兩名間諜,拘捕或者打死他們,他怎麼會不抓住這個天賜良機,感激不盡呢?我上樓進了自己的房間,可笑地鎖上門,仰面躺在小鐵床上。窗外還是慣常的房頂和下午六點鐘被雲遮掩的太陽。這一天既無預感又無徵兆,成了我大劫難逃的死日,簡直難以置信。雖然我父親已經去世,雖然我小時候在海豐一個對稱的花園裡待過,難道我現在也得死去?隨後我想,所有的事情不早不晚偏偏在目前都落到我頭上了。多少年來平平靜靜,現在卻出了事;天空、陸地和海洋人數千千萬萬,真出事的時候出在我頭上……馬登那張叫人難以容忍的馬臉在我眼前浮現,驅散了我的胡思亂想。我又恨又怕(我已經騙過了理查·馬登,只等上絞刑架,承認自己害怕也無所謂了),心想那個把事情搞得一團糟、自鳴得意的武夫肯定知道我掌握秘密。準備轟擊昂克萊的英國炮隊所在地的名字。一隻鳥掠過窗外灰色的天空,我在想像中把它化為一架飛機,再把這架飛機化成許多架,在法國的天空精確地投下炸彈,摧毀了炮隊。我的嘴巴在被一顆槍彈打爛之前能喊出那個地名,讓德國那邊聽到就好了……我血肉之軀所能發的聲音太微弱了。怎麼才能讓它傳到頭頭的耳朵?那個病懨懨的討厭的人,只知道魯納伯格和我在斯塔福德郡,在柏林閉塞的辦公室裡望眼欲穿等我們的消息,沒完沒了地翻閱報紙……我得逃跑,我大聲說。我毫無必要地悄悄起來,仿佛馬登已經在窺探我。我不由自主地檢查一下口袋裡的物品,也許僅僅是為了證實自己毫無辦法。我找到的都是意料之中的東西。那只美國掛表,鎳制錶鏈和那枚四角形的硬幣,拴著魯納伯格住所鑰匙的鏈子,現在已經沒有用處但是能構成證據,一個筆記本,一封我看後決定立即銷毀但是沒有銷毀的信,假護照,一枚五先令的硬幣,兩個先令和幾個便士,一枝紅藍鉛筆,一塊手帕和裝有一顆子彈的左輪手槍。我可笑地拿起槍,在手裡掂掂,替自己壯膽。我模糊地想,槍聲可以傳得很遠。不出十分鐘,我的計畫已考慮成熟。電話號碼簿給了我一個人的名字,唯有他才能替我把情報傳出去:他住在芬頓郊區,不到半小時的火車路程。
我是個怯懦的人。我現在不妨說出來,因為我已經實現了一個誰都不會說是冒險的計畫。我知道實施過程很可怕。不,我不是為德國幹的。我才不關心一個使我墮落成為間諜的野蠻的國家呢。此外,我認識一個英國人——一個謙遜的人——對我來說並不低於歌德。我同他談話的時間不到一小時,但是在那一小時中間他就像是歌德……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我覺得頭頭瞧不起我這個種族的人——瞧不起在我身上彙集的無數先輩。我要向他證明一個黃種人能夠拯救他的軍隊。此外,我要逃出上尉的掌心。他隨時都可能敲我的門,叫我的名字。我悄悄地穿好衣服,對著鏡子裡的我說了再見,下了樓,打量一下靜寂的街道,出去了。火車站離此不遠,但我認為還是坐馬車妥當。理由是減少被人認出的危險;事實是在闃無一人的街上,我覺得特別顯眼,特別不安全。我記得我吩咐馬車夫不到車站入口處就停下來。我磨磨蹭蹭下了車,我要去的地點是阿什格羅夫村,但買了一張再過一站下的車票。這趟車馬上就開:八點五十分。我得趕緊,下一趟九點半開車。月臺上幾乎沒有人。我在幾個車廂看看:有幾個農民,一個服喪的婦女,一個專心致志在看塔西倫的《編年史》的青年,一個顯得很高興的士兵。列車終於開動。我認識的一個男人匆匆跑來,一直追到月臺盡頭,可是晚了一步。是理查·馬登上尉。我垂頭喪氣、忐忑不安,躲開可怕的視窗,縮在座位角落裡。我從垂頭喪氣變成自我解嘲的得意。心想我的決鬥已經開始,即使全憑僥倖搶先了四十分鐘,躲過了對手的攻擊,我也贏得了第一個回合。我想這一小小的勝利預先展示了徹底成功。我想勝利不能算小,如果沒有火車時刻表給我寶貴的搶先一著,我早就給關進監獄或者給打死了。我不無詭辯地想,我怯懦的順利證明我能完成冒險事業。我從怯懦中汲取了在關鍵時刻沒有拋棄我的力量。我預料人們越來越屈從於窮凶極惡的事情;要不了多久世界上全是清一色的武夫和強盜了;我要奉勸他們的是:做窮凶極惡的事情的人應當假想那件事情已經完成,應當把將來當成過去那樣無法挽回。我就是那樣做的,我把自己當成已經死去的人,冷眼觀看那一天,也許是最後一天的逝去和夜晚的降臨。列車在兩旁的梣樹中徐徐行駛。在荒涼得像是曠野的地方停下。沒有人報站名。是阿什格羅夫嗎?我問月臺上幾個小孩。阿什格羅夫,他們回答說。我便下了車。
月臺上有一盞燈光照明,但是小孩們的臉在陰影中。有一個小孩問我:您是不是要去斯蒂芬·亞伯特博士家?另一個小孩也不等我回答,說道:他家離這兒很遠,不過您走左邊那條路,每逢交叉路口就往左拐,不會找不到的。我給了他們一枚錢幣(我身上最後的一枚),下了幾級石階,走上那條僻靜的路。路緩緩下坡。是一條泥土路,兩旁都是樹,枝丫在上空相接,低而圓的月亮仿佛在陪伴我走。
有一陣子我想理查·馬登用某種辦法已經瞭解到我鋌而走險的計畫。但我立即又明白那是不可能的。小孩叫我老是往左拐,使我想起那就是找到某些迷宮的中心院子的慣常做法。我對迷宮有所瞭解:我不愧是彭㝡的曾孫,彭㝡是雲南總督,他辭去了高官厚祿,一心想寫一部比《紅樓夢》人物更多的小說,建造一個誰都走不出來的迷宮。他在這些龐雜的工作上花了十三年工夫,但是一個外來的人刺殺了他,他的小說像部天書,他的迷宮也無人發現。我在英國的樹下思索著那個失落的迷宮:我想像它在一個秘密的山峰上原封未動,被稻田埋沒或者淹在水下,我想像它廣闊無比,不僅是一些八角涼亭和通幽曲徑,而是由河川、省份和王國組成……我想像出一個由迷宮組成的迷宮,一個錯綜複雜、生生不息的迷宮,包羅過去和將來,在某種意義上甚至牽涉到別的星球。我沉浸在這種虛幻的想像中,忘掉了自己被追捕的處境。在一段不明確的時間裡,我覺得自己抽象地領悟了這個世界。模糊而生機勃勃的田野、月亮、傍晚的時光,以及輕鬆的下坡路,這一切使我百感叢生。傍晚顯得親切、無限。道路繼續下傾,在模糊的草地裡岔開兩支。一陣清悅的樂聲抑揚頓挫,隨風飄蕩,或近或遠,穿透葉叢和距離。我心想,一個人可以成為別人的仇敵,成為別人一個時期的仇敵,但不能成為一個地區、螢火蟲、字句、花園、水流和風的仇敵。我這麼想著,來到一扇生銹的大鐵門前。從欄杆裡,可以望見一條林陰道和一座涼亭似的建築。我突然明白了兩件事,第一件微不足道,第二件難以置信;樂聲來自涼亭,是中國音樂。正因為如此,我並不用心傾聽就全盤接受了。我不記得門上是不是有鈴,還是我擊掌叫門。像火花迸濺似的樂聲沒有停止。
然而,一盞燈籠從深處房屋出來,逐漸走近:一盞月白色的鼓形燈籠,有時被樹幹擋住。提燈籠的是個高個子。由於光線耀眼,我看不清他的臉。他打開鐵門,慢條斯理地用中文對我說:「看來彭熙情意眷眷,不讓我寂寞。您准也是想參觀花園吧?」
我聽出他說的是我們一個領事的姓名,我莫名其妙地接著說:「花園?」
「小徑分岔的花園。」
我心潮起伏,難以理解地肯定說:「那是我曾祖彭㝡的花園。」
「您的曾祖?您德高望重的曾祖?請進,請進。」
潮濕的小徑彎彎曲曲,同我兒時的記憶一樣。我們來到一間藏著東方和西方書籍的書房。我認出幾卷用黃絹裝訂的手抄本,那是從未付印的明朝第三個皇帝下詔編纂的《永樂大典》的逸卷。留聲機上的唱片還在旋轉,旁邊有一隻青銅鳳凰。我記得有一隻紅瓷花瓶,還有一隻早幾百年的藍瓷,那是我們的工匠模仿波斯陶器工人的作品……斯蒂芬·亞伯特微笑著打量著我。我剛才說過,他身材很高,輪廓分明,灰眼睛,灰鬍子。他的神情有點像神甫,又有點像水手;後來他告訴我,「在想當漢學家之前」,他在天津當過傳教士。
我們落了座;我坐在一張低矮的長沙發上,他背朝著視窗和一個落地圓座鐘。我估計一小時之內追捕我的理查·馬登到不了這裡。我的不可挽回的決定可以等待。
「彭㝡的一生真令人驚異,」斯蒂芬·亞伯特說。「他當上家鄉省份的總督,精通天文、星占、經典詮估、棋藝,又是著名的詩人和書法家:他拋棄了這一切,去寫書、蓋迷宮。他拋棄了炙手可熱的官爵地位、嬌妻美妾、盛席瓊筵,甚至拋棄了治學,在明虛齋閉戶不出十三年。他死後,繼承人只找到一些雜亂無章的手稿。您也許知道,他家裡的人要把手稿燒掉;但是遺囑執行人——一個道士或和尚——堅持要刊行。」
「彭㝡的後人,」我插嘴說,「至今還在責怪那個道士。刊行是毫無道理的。那本書是一堆自相矛盾的草稿的彙編。我看過一次:主人公在第三回裡死了,第四回裡又活了過來。至於彭㝡的另一項工作,那座迷宮……」
「那就是迷宮,」他指著一個高高的漆櫃說。
「一個象牙雕刻的迷宮!」我失聲喊道。「一座微雕迷宮……」
「一座象徵的迷宮,」他糾正我說。「一座時間的無形迷宮。我這個英國蠻子有幸悟出了明顯的奧秘。經過一百多年之後,細節已無從查考,但不難猜測當時的情景。彭㝡有一次說:我引退後要寫一部小說。另一次說:我引退後要蓋一座迷宮。人們都以為是兩件事;誰都沒有想到書和迷宮是一件東西。明虛齋固然建在一個可以說是相當錯綜的花園的中央;這一事實使人們聯想起一座實實在在的迷宮。彭㝡死了;在他廣闊的地產中間,誰都沒有找到迷宮。兩個情況使我直截了當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一是關於彭㝡打算蓋一座絕對無邊無際的迷宮的奇怪的傳說。二是我找到的一封信的片斷。」
亞伯特站起來。他打開那個已經泛黑的金色櫃子,背朝著我有幾秒鐘之久。他轉身時手裡拿著一張有方格的薄紙,原先的大紅已經退成粉紅色。彭㝡一手好字名不虛傳。我熱切然而不甚了了地看著我一個先輩用蠅頭小楷寫的字:我將小徑分岔的花園留諸若干後世(並非所有後世)。我默默把那張紙還給亞伯特。他接著說:「在發現這封信之前,我曾自問:在什麼情況下一部書才能成為無限。我認為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迴圈不已、周而復始。書的最後一頁要和第一頁雷同,才有可能沒完沒了地連續下去。我還想起一千零一夜正中間的那一夜,山魯佐德王后(由於抄寫員神秘的疏忽)開始一字不差地敘說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這一來有可能又回到她講述的那一夜,從而變得無休無止。我又想到口頭文學作品,父子口授,代代相傳,每一個新的說書人加上新的章回或者虔敬地修改先輩的章節。我潛心琢磨這些假設;但是同彭㝡自相矛盾的章回怎麼也對不上號。正在我困惑的時候,牛津給我寄來您見到的手稿。很自然,我注意到這句話:我將小徑分岔的花園留諸若干後世(並非所有後世)。我幾乎當場就恍然大悟;小徑分岔的花園就是那部雜亂無章的小說;若干後世(並非所有後世)這句話向我揭示的形象是時間而非空間的分岔。我把那部作品再流覽一遍,證實了這一理論。在所有的虛構小說中,每逢一個人面臨幾個不同的選擇時,總是選擇一種可能,排除其他;在彭㝡的錯綜複雜的小說中,主人公卻選擇了所有的可能性。這一來,就產生了許多不同的後世,許多不同的時間,衍生不已,枝葉紛披。小說的矛盾就由此而起。比如說,方君有個秘密;一個陌生人找上門來;方君決心殺掉他。很自然,有幾個可能的結局:方君可能殺死不速之客,可能被他殺死,兩人可能都安然無恙,也可能都死,等等。在彭㝡的作品裡,各種結局都有;每一種結局是另一些分岔的起點。有時候,迷宮的小徑匯合了:比如說,您來到這裡,但是某一個可能的過去,您是我的敵人,在另一個過去的時期,您又是我的朋友。如果您能忍受我糟糕透頂的發音,咱們不妨念幾頁。」
在明快的燈光下,他的臉龐無疑是一張老人的臉,但有某種堅定不移的、甚至是不朽的神情。他緩慢而精確地朗讀同一章的兩種寫法。其一,一支軍隊翻越荒山投入戰鬥;困苦萬狀的山地行軍使他們不惜生命,因而輕而易舉地打了勝仗;其二,同一支軍隊穿過一座正在歡宴的宮殿,興高采烈的戰鬥像是宴會的繼續,他們也奪得了勝利。我帶著崇敬的心情聽著這些古老的故事,更使我驚異的是想出故事的人是我的祖先,為我把故事恢復原狀的是一個遙遠帝國的人,時間在一場孤注一擲的冒險過程之中,地點是一個西方島國。我還記得最後的語句,像神秘的戒律一樣在每種寫法中加以重複:英雄們就這樣戰鬥,可敬的心胸無畏無懼,手中的銅劍凌厲無比,只求殺死對手或者沙場捐軀。
從那一刻開始,我覺得周圍和我身體深處有一種看不見的、不可觸摸的躁動。不是那些分道揚鑣的、並行不悖的、最終匯合的軍隊的躁動,而是一種更難掌握、更隱秘的、已由那些軍隊預先展示的激動。斯蒂芬·亞伯特接著說:「我不信您顯赫的祖先會徒勞無益地玩弄不同的寫法。我認為他不可能把十三年光陰用於無休無止的修辭實驗。在您的國家,小說是次要的文學體裁;那時候被認為不登大雅。彭㝡是個天才的小說家,但也是一個文學家,他絕不會認為自己只是個寫小說的。和他同時代的人公認他對玄學和神秘主義的偏愛,他的一生也充分證實了這一點。哲學探討佔據他小說的許多篇幅。我知道,深不可測的時間問題是他最關心、最專注的問題。可是《花園》手稿中唯獨沒有出現這個問題。甚至連『時間』這個詞都沒有用過。您對這種故意迴避怎麼解釋呢?」
我提出幾種看法;都不足以解答。我們爭論不休;斯蒂芬·亞伯特最後說:「設一個謎底是『棋』的謎語時,謎面唯一不准用的字是什麼?」我想一會兒後說:「『棋』字。」
「一點不錯,」亞伯特說。「小徑分岔的花園是一個龐大的謎語,或者是寓言故事,謎底是時間;這一隱秘的原因不允許手稿中出現『時間』這個詞。自始至終刪掉一個詞,採用笨拙的隱喻、明顯的迂迴,也許是挑明謎語的最好辦法。彭㝡在他孜孜不倦創作的小說裡,每有轉折就用迂迴的手法。我核對了幾百頁手稿,勘正了抄寫員的疏漏錯誤,猜出雜亂的用意,恢復、或者我認為恢復了原來的順序,翻譯了整個作品;但從未發現有什麼地方用過『時間』這個詞。顯而易見,小徑分岔的花園是彭㝡心目中宇宙的不完整然而絕非虛假的形象。您的祖先和牛頓、叔本華不同的地方是他認為時間沒有同一性和絕對性。他認為時間有無數系列,背離的、匯合的和平行的時間織成一張不斷增長、錯綜複雜的網。由互相靠攏、分歧、交錯,或者永遠互不干擾的時間織成的網路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在大部分時間裡,我們並不存在;在某些時間,有你而沒有我;在另一些時間,有我而沒有你;再有一些時間,你我都存在。目前這個時刻,偶然的機會使您光臨舍間;在另一個時刻,您穿過花園,發現我已死去;再在另一個時刻,我說著目前所說的話,不過我是個錯誤,是個幽靈。」
「在所有的時刻,」我微微一震說,「我始終感謝並且欽佩你重新創造了彭㝡的花園。」
「不可能在所有的時刻,」他一笑說。「因為時間永遠分岔,通向無數的將來。在將來的某個時刻,我可以成為您的敵人。」
我又感到剛才說過的躁動。我覺得房屋四周潮濕的花園充斥著無數看不見的人。那些人是亞伯特和我,隱蔽在時間的其他維度之中,忙忙碌碌,形形色色。我再抬起眼睛時,那層夢魘似的薄霧消散了。黃黑二色的花園裡只有一個人,但是那個人像塑像似的強大,在小徑上走來,他就是理查·馬登上尉。
「將來已經是眼前的事實,」我說。「不過我是您的朋友。我能再看看那封信嗎?」
亞伯特站起身。他身材高大,打開了那個高高櫃子的抽屜;有幾秒鐘工夫,他背朝著我。我已經握好手槍。我特別小心地扣下扳機:亞伯特當即倒了下去,哼都沒有哼一聲。我肯定他是立刻喪命的,是猝死。
其餘的事情微不足道,仿佛一場夢。馬登闖了進來,逮捕了我。我被判絞刑。我很糟糕地取得了勝利:我把那個應該攻擊的城市的保密名字通知了柏林。昨天他們進行轟炸;我是在報上看到的。報上還有一條消息說著名漢學家斯蒂芬·亞伯特被一個名叫余准的陌生人暗殺身死,暗殺動機不明,給英國出了一個謎。柏林的頭頭破了這個謎。他知道在戰火紛飛的時候我難以通報那個叫亞伯特的城市的名稱,除了殺掉一個叫那名字的人之外,找不出別的辦法。他不知道(誰都不可能知道)我的無限悔恨和厭倦。
妙語說書人宇宙 在 【桌遊規則】追星人-Stella(說書人系列) 中文規則| 派對小品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桌遊規則】追星人-Stella(說書人系列) 中文規則| 派對小品|美術好看|BGA GAME ... 逸馬的桌遊小教室-妙語說書人Dixit-桌遊教學試玩#12. 逸馬的桌遊小教室 ... ... <看更多>
妙語說書人宇宙 在 可多人同玩。 🎤出題人背面打出一張手中抽象藝術系的卡牌 的推薦與評價
妙語說書人 Dixit* 妙語說書人是一款「看圖說話」的派對遊戲,可多人同玩。 ... "宇宙"也有推出相似機制、可共用卡牌的另款桌遊「追星人」。和孩子一起玩,他們的 ... ... <看更多>
妙語說書人宇宙 在 [規則] 追星人-Stella(說書人系列)規則- 看板BoardGame 的推薦與評價
追星者!探索天空,為你的世界帶來一些光明。
Stella是Dixit宇宙中的一款競技遊戲。
在每一輪中,玩家在收到一個共同的線索詞後解釋板上的Dixit牌
每個玩家觀察並秘密地將這些牌與線索詞聯繫起來
選擇與其他玩家相同的牌可以讓您獲得更多積分
相反,選擇一張沒有其他人選擇的牌可能會讓你付出高昂的代價
在第四輪結束時,每個玩家計算他們的總分
得分最多的人獲勝 承擔經過計算的風險,但要小心跌倒。
教學
https://youtu.be/rA0IhLSL8JQ
機制☆☆☆☆
時間☆☆☆☆☆
體驗☆☆☆
30MIN !很棒的遊戲
--------------------------------------------
野FUN空間->新開的頻道 請訂閱起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92.14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ardGame/M.1647279756.A.40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