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雙重標準
文:薯伯伯
看電影《讓子彈飛》,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鵝城惡霸黃四郎(周潤發飾)倒台那一段。眾人礙於黃四郎的霸氣,受盡欺壓,卻是龜縮不言。後來張麻子(姜文飾)找了一個樣子長得像黃四郎的人來,打倒了假的黃四郎。之前礙於黃四郎氣燄而一直不敢表態的鵝城人,見到假的惡霸失勢,居然一個個義憤填膺,手執長棍,搖身成了正義先鋒,個個爭著走到隊伍的前頭。
有些人會驚訝,為甚麼在八九年學運時鼎力支持學生抗爭的藝人,到了現在,反而會為了打壓學生的人而助威納喊呢?但回顧當年,八九年支持學生運動的藝人當中,大致分了兩批人,一批是真心支持學生的理念,相信民主救國之道。他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縱然鎂光燈早就消散,依然默默付出及奉獻。
至於另一批藝人嘛,一九八九年,他們站在跑馬地的台上,唱著愛國的歌曲,顯得熱血沸騰,義不容辭。你以為他們滿有熱誠嗎?但按當時情勢,依仗政權不單沒有利益可撈,樹倒猢猻散,政權本身似要失勢,他們多踩一腳,又有何妨?這些藝人,視政權就有如《讓子彈飛》的黃四郎一角,反正黃四郎似要倒台,本來畏首畏尾的蟻民,現在多踹一腿,將來還可以在兒孫面前,吹噓自己曾經是個英雄好漢。在一九八九年,你又怎麼能夠判別,哪個人是真心,哪個人是假意?還不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現在風頭早就轉向,原本看起來岌岌可危的政權,一下子變成財經金主。撐建制的藝人口口聲聲說自己「不談政治」,殊不知滿嘴滿身都是政治汗臭。他們三十年前站在「民主歌聲獻中華」的舞台上,三十年後站在撐警集會現場。他們三十年前批判鎮壓學生的軍人,他們三十年後卻又支持濫用公權暴打學生的黑警一方。別人說他們是雙重標準,其實不然,因為他們一直以來的標準,就是腳打弱勢的人。
當政權弱勢時,他們永遠站在人民那邊。
當人民弱勢時,他們永遠站在政權那邊。
他們沒有雙重標準,他們的標準,根本就是趨炎附勢。
現在坊間輿論,經常把親中親共的人稱為建制派,其實不甚準確。中共失勢之時就加入共黨陣營,以及在中共得勢後才加入親共陣營的舐共人,還是有天淵之別。像曾鈺成、葉國謙、楊光等人,即使我不認同他們的立場及觀點,但平心而論,他們跟容海恩、何君堯、梁美芬等,還是差天共地。我有時忍不住想,像曾鈺成般的人物,看到與何君堯同樣被歸類為建制派,到底有何感想?
* * *
當八十年代紅極一時的藝人相繼轉軚,忽然親建制,有人不禁會問,如果梅姐梅艷芳還在,她又會如何取態?這個問題沒有人能代她去回答,但始終可以說一些客觀的事實。民主派元老級人物華叔司徒華過身後,其回憶錄《大江東去》出版,第 26 章〈「黃雀行動」的秘密〉提及梅姐,司徒華是這樣形容被稱為「香港女兒」的歌手:
「梅艷芳也同樣有情有義,出錢出力。當年,我們曾打算在美加,再舉辦類似香港的『民主歌聲獻中華』,為海外民運團體籌款,支援流亡在海外的民運人士。籌備過程中,梅一口答應到美加義演,分文不取。雖然海外義演最終搞不成。但為了抗議六四鎮壓,她多次拒絕應邀到內地演唱。以她那時的高身價,在眾人的心目中,正是返內地掘金的黃金機會。梅雖然自小在娛樂圈捱大,讀書不多,但深明大義,不為這些名利所動,真是難能可貴。可惜天妒紅顏,我們也痛失一位難得的戰友。」(見《大江東去:司徒華回憶錄》,牛津大學出版社,2011 年版,第 341 頁)
當傳媒的聚焦逐漸消失,當年在「民主歌聲獻中華」的舞台上流過汗的、打電話來支持的人,有多少會像梅姐那樣,繼續默默參與後續的黃雀行動。當幾近倒台的政權,忽然變成搖錢樹時,梅艷芳卻為抗議六四鎮壓,除了辭演《阮玲玉》,亦多次拒絕應邀到內地演唱。
這些事情,尤其涉及「黃雀行動」的細節,以前無人知曉,梅姐更沒借機博取掌聲或光環,她只是默默地把應該做的都做了。到了華叔可以毫無顧忌地在其遺作中公開讚揚梅艷芳這位演藝圈中的良心人物,梅姐也早已作古八年。說起來,怎麼又不令人唏噓?
如果有人問,梅姐若然在生,今時今日,到底會持甚麼立場。我只能說,一個在沒有利益時依然為了自己所追求的理念而付出的人,一個在充滿利益的大前景前卻毅然卻步的人,縱然到了現今,也許會不避嫌在大陸登台,也許會選擇在政事上低調處理,但打死我也絕不能相信,她會自甘墮落,走上支持嚴苛暴政,用武力打壓弱勢一方的舞台。
———
照片:2019年6月4日攝於維園。
* * *
請訂閱 Patreon 頻道,支持不受干預的獨立分析及評論。
http://patreon.com/pazu
「姜文政治立場」的推薦目錄:
- 關於姜文政治立場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姜文政治立場 在 時尚編輯的真心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姜文政治立場 在 柳俊江 Lauyeah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姜文政治立場 在 Re: [新聞] 不會演戲的編劇不是好導演- 姜文- 看板Scenarist 的評價
- 關於姜文政治立場 在 姜文反共、讓子彈飛、讓子彈飛3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姜文政治立場 在 姜文反共、讓子彈飛、讓子彈飛3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姜文政治立場 在 [問卦] 姜文怎麼沒被封殺? PTT推薦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姜文政治立場 在 《讓子彈飛》中有一句台詞: 姜文:“明白了,誰贏他們跟誰。”... 的評價
- 關於姜文政治立場 在 Gossiping - [問卦] 姜文怎麼沒被封殺?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姜文政治立場 在 時尚編輯的真心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很多人都說他們愛我,可是一碰到麻煩事就都逃得遠遠的。」
今天是個混搭的日子,一邊張羅拍攝專題,一邊追著金馬相關的新聞,還要注意颱風動態。看到香港電影也退縮的事情,感受很差。不過這一切的一切最讓我無法接受不是中國的制裁、也不是眾位影人的懦弱,而是那些一口一句數落金馬獎的言論,這些言論除了來自中國,更令人沮喪的是有不少來自台灣內部。
「看吧!這下子沒有大明星要來了吧!金馬自己自嗨吧!」我不懂,到底要講多少次?金馬獎從來都不是靠中國電影得到今日華語電影獎項最崇高地位的封號!這些將金馬的成就胡亂歸功中國、操著幸災樂禍的言語數落著金馬的人你怎麼對得起楊德昌、侯孝賢、王童這些曾經創造無數經典好片的導演?怎麼對得起1996年把最大獎全部給了姜文的評審團。我真的好生氣好難過。
今年金曲獎過後,有篇文章在探討台灣現今獨立音樂人的崛起,當中這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如果產業環境始終沒有讓真正的獨立藝術家崛起,台灣的藝人或許永遠不會有勇於表達自身立場的那一天,尤其是政治立場。」同理,如果金馬因為需要所謂的大明星參與,而必須要犧牲掉其他與會者的言論甚至是思想自由,那這樣的大明星我真的寧可不要。
何況這些大明星,有不少都跟台灣有著深厚的淵源,但面對中國擺明違反人類基本自由的限令,他們卻選擇同流合汙。
「為什麼這樣不公平,我又沒做什麼壞事,為什麼這個世界和我們想的不一樣?」台灣人,你真的沒有做錯任何事,錯的是這個助紂為虐的世界。
姜文政治立場 在 柳俊江 Lauyeah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日久見人心
不存在雙重標準
文:薯伯伯
看電影《讓子彈飛》,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鵝城惡霸黃四郎(周潤發飾)倒台那一段。眾人礙於黃四郎的霸氣,受盡欺壓,卻是龜縮不言。後來張麻子(姜文飾)找了一個樣子長得像黃四郎的人來,打倒了假的黃四郎。之前礙於黃四郎氣燄而一直不敢表態的鵝城人,見到假的惡霸失勢,居然一個個義憤填膺,手執長棍,搖身成了正義先鋒,個個爭著走到隊伍的前頭。
有些人會驚訝,為甚麼在八九年學運時鼎力支持學生抗爭的藝人,到了現在,反而會為了打壓學生的人而助威納喊呢?但回顧當年,八九年支持學生運動的藝人當中,大致分了兩批人,一批是真心支持學生的理念,相信民主救國之道。他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縱然鎂光燈早就消散,依然默默付出及奉獻。
至於另一批藝人嘛,一九八九年,他們站在跑馬地的台上,唱著愛國的歌曲,顯得熱血沸騰,義不容辭。你以為他們滿有熱誠嗎?但按當時情勢,依仗政權不單沒有利益可撈,樹倒猢猻散,政權本身似要失勢,他們多踩一腳,又有何妨?這些藝人,視政權就有如《讓子彈飛》的黃四郎一角,反正黃四郎似要倒台,本來畏首畏尾的蟻民,現在多踹一腿,將來還可以在兒孫面前,吹噓自己曾經是個英雄好漢。在一九八九年,你又怎麼能夠判別,哪個人是真心,哪個人是假意?還不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現在風頭早就轉向,原本看起來岌岌可危的政權,一下子變成財經金主。撐建制的藝人口口聲聲說自己「不談政治」,殊不知滿嘴滿身都是政治汗臭。他們三十年前站在「民主歌聲獻中華」的舞台上,三十年後站在撐警集會現場。他們三十年前批判鎮壓學生的軍人,他們三十年後卻又支持濫用公權暴打學生的黑警一方。別人說他們是雙重標準,其實不然,因為他們一直以來的標準,就是腳打弱勢的人。
當政權弱勢時,他們永遠站在人民那邊。
當人民弱勢時,他們永遠站在政權那邊。
他們沒有雙重標準,他們的標準,根本就是趨炎附勢。
現在坊間輿論,經常把親中親共的人稱為建制派,其實不甚準確。中共失勢之時就加入共黨陣營,以及在中共得勢後才加入親共陣營的舐共人,還是有天淵之別。像曾鈺成、葉國謙、楊光等人,即使我不認同他們的立場及觀點,但平心而論,他們跟容海恩、何君堯、梁美芬等,還是差天共地。我有時忍不住想,像曾鈺成般的人物,看到與何君堯同樣被歸類為建制派,到底有何感想?
* * *
當八十年代紅極一時的藝人相繼轉軚,忽然親建制,有人不禁會問,如果梅姐梅艷芳還在,她又會如何取態?這個問題沒有人能代她去回答,但始終可以說一些客觀的事實。民主派元老級人物華叔司徒華過身後,其回憶錄《大江東去》出版,第 26 章〈「黃雀行動」的秘密〉提及梅姐,司徒華是這樣形容被稱為「香港女兒」的歌手:
「梅艷芳也同樣有情有義,出錢出力。當年,我們曾打算在美加,再舉辦類似香港的『民主歌聲獻中華』,為海外民運團體籌款,支援流亡在海外的民運人士。籌備過程中,梅一口答應到美加義演,分文不取。雖然海外義演最終搞不成。但為了抗議六四鎮壓,她多次拒絕應邀到內地演唱。以她那時的高身價,在眾人的心目中,正是返內地掘金的黃金機會。梅雖然自小在娛樂圈捱大,讀書不多,但深明大義,不為這些名利所動,真是難能可貴。可惜天妒紅顏,我們也痛失一位難得的戰友。」(見《大江東去:司徒華回憶錄》,牛津大學出版社,2011 年版,第 341 頁)
當傳媒的聚焦逐漸消失,當年在「民主歌聲獻中華」的舞台上流過汗的、打電話來支持的人,有多少會像梅姐那樣,繼續默默參與後續的黃雀行動。當幾近倒台的政權,忽然變成搖錢樹時,梅艷芳卻為抗議六四鎮壓,除了辭演《阮玲玉》,亦多次拒絕應邀到內地演唱。
這些事情,尤其涉及「黃雀行動」的細節,以前無人知曉,梅姐更沒借機博取掌聲或光環,她只是默默地把應該做的都做了。到了華叔可以毫無顧忌地在其遺作中公開讚揚梅艷芳這位演藝圈中的良心人物,梅姐也早已作古八年。說起來,怎麼又不令人唏噓?
如果有人問,梅姐若然在生,今時今日,到底會持甚麼立場。我只能說,一個在沒有利益時依然為了自己所追求的理念而付出的人,一個在充滿利益的大前景前卻毅然卻步的人,縱然到了現今,也許會不避嫌在大陸登台,也許會選擇在政事上低調處理,但打死我也絕不能相信,她會自甘墮落,走上支持嚴苛暴政,用武力打壓弱勢一方的舞台。
———
照片:立法會外圍,近中信的天橋上,攝於 2019 年 7 月 1 日,22:28,警方清場前一個半小時。
———
* 想追看薯伯伯的文章,請設定本 Page 為「搶先看 / See First」*
Instagram 🥑🥭🍉🍌: pazu
新博客:http://pazu.com/blog
* 另外還要提一提大家:
【新書速報】Pazu 薯伯伯《不正常旅行研究所》(白卷出版社)——從西藏拉薩到神州大地;由亞洲各國至中東地區。非常人般玩轉奇異世界、紀錄精彩故事文化習俗。
2019 年五月上旬,在旺角序言、北角森記、誠品書店及各大書店,均有代售!
* 想追看薯伯伯的文章,請設定本 Page 為「搶先看 / See First」*
Instagram 🥑🥭🍉🍌: pazu
新博客:http://pazu.com/blog
另外還要提一提大家:
【新書速報】Pazu 薯伯伯《不正常旅行研究所》(白卷出版社)——從西藏拉薩到神州大地;由亞洲各國至中東地區。非常人般玩轉奇異世界、紀錄精彩故事文化習俗。
2019 年五月上旬,在旺角序言、北角森記、誠品書店及各大書店,均有代售!
姜文政治立場 在 姜文反共、讓子彈飛、讓子彈飛3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因為姜文總是用嘲諷的方式,來看中國社會和政治,其實他並沒有特意要"ㄎㄠ... 員,曾被判了死刑的緩刑,所以媽媽總是用很嘲諷的方式反共,還相信棒下 ... ... <看更多>
姜文政治立場 在 姜文反共、讓子彈飛、讓子彈飛3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因為姜文總是用嘲諷的方式,來看中國社會和政治,其實他並沒有特意要"ㄎㄠ... 員,曾被判了死刑的緩刑,所以媽媽總是用很嘲諷的方式反共,還相信棒下 ... ... <看更多>
姜文政治立場 在 Re: [新聞] 不會演戲的編劇不是好導演- 姜文- 看板Scenarist 的推薦與評價
姜文︰有的電影不容易懂,容易懂的不一定好,有的時候不容易懂的電影才是好電影。
https://news.backchina.com/viewnews-117881-big5.html
訪談:姜文談《鬼子來了》
https://www.wretch.cc/blog/ltk0228/24359865
這之前姜文都有明確政治意圖,包含《陽光燦爛的日子》。而到《鬼子來了》受查禁︰電
影沒有表現出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百姓對侵略者的仇恨和反抗,被認為「立場有問題」。
(上述是官方理由,實際是國民黨為投降日軍唯一合法接收者,以及官民立場隱喻犯忌。)
之後《太陽照常升起》開始走向"魔幻"風格,卻票房失利。
https://chowgong913.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815132
https://chowgong913.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815143
https://chowgong913.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815152
姜文澄清《讓子彈飛》隱喻說︰整個世界存在于誤讀中
https://news.backchina.com/viewnews-161680-big5.html
姜文強調,在拍攝《讓子彈飛》之前,整個創作團隊其實已經想到會有很多議論...
姜文︰事到如今其實你沒必要問我怎麼想。
https://ppt.cc/7Yi9
11個月磨劇本,要求我的電影只有一個標準,能看懂。
https://big5.china.com.cn/info/movies/2010-12/27/content_21620324.htm
受限大陸政治壓迫與投資者商業要求兩者束縛,《讓子彈飛》姜文就不再明講。
以"藝術高于政治""荒誕"文人推搪避開,但文本寓意躍於紙上,明眼人比對看。
姜文出書:不討好「看不懂」的人
https://info.wenweipo.com/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48308
2011年8月,姜文一次出兩本書《騎驢找馬》和《長天過大雲》。展現姜文的創作理念及
幕後故事,不僅回顧了自己的藝術路程,還把自己銀幕經驗也融入到這兩部「電影自傳」
中。談及未來中國電影的發展,他勸告電影同業者不要急著賺錢,他說賺錢只是一個生存
標準,並不是一個高標準。只有在不驕不躁的心態下做電影,才能真正推動文化的進步。
--
李安︰我總覺得要"文以載道",我成長的文化裡面,去娛樂別人不是一個很高尚的事情。
https://culture.people.com.cn/BIG5/22219/6718212.html
https://sz.zh114.cn/commercehtm/2008-05-26/20080526160018.htm
楊雅吉吉︰「如果我的作品沒有傳達出深刻意義,我會良心不安。」
https://ppt.cc/pqIS
10+10裡最受好評短片「潛規則」講述兩岸政治包袱,寓意不言中https://ppt.cc/LT7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有謂:姜文不文,姜武不武。
姜文本人性格就像《讓子彈飛》盜匪張麻子一樣傲然霸氣,事有過一定嗆回來。
凡特殊人、在特殊場合、做特別事、說特別話,必定事有奚翹!
"容易懂的好電影"
"容易懂的爛電影"
"不容易懂的好電影"
"不容易懂的爛電影"
這四種每個人都知的簡單道理,姜文怎還需在這盛大隆重首映禮說白呢?
套句《讓子彈飛》張麻子說:
「我聽出來了,這麼明顯的事,一個師爺看不出來,很反常,心理一定有鬼!」
前部大投資作品《太陽照常升起》在市場不討好,令得姜文心裡有氣。
我幫翻譯姜文"有的電影不容易懂..."這段內心話:
「你們這些俗人竟然看不懂我的好電影,那我就拍個讓你們看得懂的電影教育你們!」
受限政治與商業制肘,才出現計算精準的《讓子彈飛》。
要不是有評論(我懷疑這是製作方內部流出),馬拉列車散了(馬列主義云云)...
誰知道有這些東西藏在裡面?
這更可能是姜文劇組內部宣傳策略:
讓隱喻寓意,透過小道方式、網路宣傳帶起討論,讓人知道這片內藏的"鬼"。
姜文頭一部《陽光燦爛的日子》改編自小說,是類自傳作品。
把青春期浮躁不安、對未來美好想像,對比文革躁動,是明白講的敘事化電影。
裡面文藝腔自溺醉人,但沒什麼藏,最多是開鎖、爬煙囪等有關性啟蒙暗示都很淺。
不像之後《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玩得凶~
《讓子彈飛》因商業要求,需熱鬧精采表面讓人看懂故事、也虛晃避開政治審查。
但姜文骨子都是為作"不容易懂的電影才是好電影",簡單講就是一般所謂"藝術電影"。
而懶得理看不懂的人,又何必出書去解釋?
分明是「我電影深度,要讓你們都知道,你們看不懂的好電影是啥!」此地無銀三百兩~
姜文、蔡明亮初始都規矩"說故事",之後人生歷練深,逐漸玩起電影語言。
把更多東西,不用"說"的方式,點滴隱藏入自己作品,且透過宣傳解釋、讓人解讀。
不是只講故事...
「眼光決定一切」 姜文在台北論壇暢談創作
https://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4846
「活在這個時代要敢於知道『不知道』。我不懂生活,但我用自己的眼耳去感受,用我自
己的方式透過電影呈現出來。」大陸知名演員與導演姜文如是說。
應龍應台文化基金會之邀,導演姜文於7月9日在台北中山堂與主持人暨知名作家龍應台展
開了一場以「時代 / 眼光」為題的精彩對談。姜文也特別邀請曾與他合作過三部電影的
編劇及製片人一同參加他的座談會。現場吸引了近六百名的聽眾,其中更有遠自香港和大
陸慕名而來參加的學生。
演而優則導的姜文早年以《芙蓉鎮》、《紅高粱》等片奠定實力派演員的地位,1993年首
度編導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改編自王朔的小說〈動物兇猛〉,加入自己的成長經驗,
從年輕人的觀點刻畫大陸文革時期少被注意的另一面,獨到的觀點與後現代的形式,初試
導演啼聲就受到矚目。
此次座談放映了兩部姜文導演的作品:《太陽照常升起》和《讓子彈飛》,一是以描述中
國近代社會的壓抑與解放的藝術電影,一是笑點十足創下中國票房七億奇蹟的娛樂電影。
對於這兩部風格各異的作品,姜文解釋說:「因為太多人說看不懂《太陽照常升起》,所
以我乾脆就拍一個『簡單』的《讓子彈飛》。」姜文特別指出,「我並不想拍『懂』的電
影,因為我不喜歡生活原原本本的呈現,我想拍的是我所認識的生活,像生活本質的電影
。」
姜文透露,《太陽照常升起》中母子關係的原型其實就是他與自己的母親。「我的母親對
我的影響很深,雖然她經常打我,但她也用她的幽默教我如何看待生活中荒謬。」殘酷與
溫柔的完美揉合,讓《太陽照常升起》格外感人。
母親的幽默與對生活的嘲諷不只深刻的留在姜文導演的成長經驗裡,也在其創作的品味上
呈現。「當你親身去感受,你會發現這個世界是荒誕的。生活中嚴肅的事很少,陰錯陽差
的事卻很多。很多觀眾看了我的電影而發笑,我想就是這麼回事。」不過姜文也表示有些
東西是他絕對不嘲諷的,「宗教、藝術和藝術家所描述的東西。」
姜文導演的作品量不多,且曾有長達7年的時間沒有執導電影,對此,龍應台問道是否有
在藝術創作上的核心與堅持,「沒有!我沒有把電影當成是我的工作,我可以隨時不拍。
我只有在我腦子裡有畫面,我有強烈的導戲慾望時才拍。我們無法改變過去和未來,但電
影可以辦到,它可以洗清,甚至償還一些東西。」
「『時代 / 眼光』它是一個分子與分母的關係,也就是說眼光決定了一切,眼光才是最
重要的。」這是姜文對自己創作核心的說明。「我不建議任何人給任何人忠告,也不主張
從電影中學電影,如果想成為導演,那就繼續過你的生活,等你哪一天有想拍的東西,你
就會知道這是很容易的。」
此次暌違18年的再度訪台,姜文允諾,「我人生還有幾個18年,之後我會經常來的。」
姜文:語言文字說不清的才是電影
https://big5.china.com.cn/culture/txt/2007-07/16/content_8530673.htm
蟄伏七年,姜文終於揭開他自編自導自演的新片《太陽照常升起》的面紗。之前圍繞這部
電影的內容一直眾說紛紜,房祖名說是動作片,黃秋生說是“狂野的情色”電影,陳沖說
是她的“羅馬假日”,周韻則稱是魔幻愛情大片。昨日,就連導演姜文自己也無法形容電
影的內容,陳沖笑稱他把電影拍“醉”了。
■這是個發生在中國的可能屬於全世界的故事
姜文稱這部電影的創作源泉來自女作家葉彌的短篇小說《天鵝絨》,但電影已經完全擺脫
了小說的時空局限。事實上,姜文稱自己想講一個“發生在中國的可能屬於全世界的故事
”,他說:“我在作品中想表現人性的豐富,我抓住了一個特定時代中具有永恒意義的東
西,就是人的慾望和命運。”整部作品用四個既獨立成篇又互為懸念的故事,製造了一個
超越地域和時間的謎題,姜文表示:“我認為有一種導演是優秀的—生活中很多感受
或狀態,我們無法用語言和文字去形容,但他卻能用電影這種形式準確地表現出來,並觸
動人的心靈。”
■想表現縈繞心中二十多年的那個“旋律”
提到這部電影的緣起,姜文稱:“這個靈感已有二十年了,那時我和一個新疆的朋友住在
一個宿舍,我記得夏天天氣太熱,他就在外面的空場唱歌彈琴到很晚,當時他唱的一首歌
旋律特別觸動我,直到二十年後我依然無法忘記,但只記得前面一小段。我特想表達這段
音樂給我的感覺,卻找不到合適的形式,直到看到葉彌的小說才覺得原來這就是這段音樂
的內容。”這部電影在音樂上下了很大工夫,姜文為了能夠準確地把他夢中的這段旋律表
達出來,請了很多音樂人加以演繹,但都沒有續上好的旋律,只好用莫扎特的作品代替。
最終日本電影配樂大師、宮崎峻及北野武的長期合作者久石讓,在觀看了《太陽》的樣片
後,被影片瑰麗的夢幻色彩和浪漫的氣質所打動,用了數月的時間傾力投入,創作了長達
數小時令人迷醉的電影原聲音樂。
■“票房問題與我的專業不對口”
這部電影的放映時間安排在9月,對於票房姜文很坦率地表示:“哪個導演不希望自己的
影片多賣錢,但票房這事與我的專業並不對口。”對於這部電影重於自我感受的呈現是否
會影響觀眾的理解,姜文認為:“想看《變形金剛》這類電影的觀眾趕緊看,一定不能耽
誤了,我也特愛看《變形金剛》這類故事簡單的作品,但我想就像吃飯,青菜白薯都得搭
配著,人總不能只吃一樣吧,當然有人就喜歡吃白薯,我也不攔著。”
■沒因為周韻懷孕隨意改劇本,最後一個鏡頭裏有姜文的孩子
在採訪中,姜文面對的最敏感話題,自然是電影拍攝過程中他與周韻的戀情。有傳聞稱因
為周韻的意外懷孕,姜文為了女主演在影片中加入了女主演生子的情節,姜文否認了這種
說法:“一開始電影劇本就是這麼創作的,周韻飾演的角色做了母親。而周韻的懷孕也並
不是為了這部電影。”對於最後一個鏡頭,躺在開滿鮮花的鐵路上的嬰兒,姜文承認那是
自己的孩子,他說:“當時情況很緊急,冬天室外很冷,我又要找個嬰兒躺在鐵路上,這
事不好辦,很多家長可能捨不得,我一想只好勞我孩子的大駕,幫我解決一下難題。”對
於自己的孩子以後會否“子承父業”,姜文笑著說:“還沒想過這事呢。”
對話:姜文的"前世今生"(多圖)
https://ent.sina.com.cn/r/2002-06-17/87700.html
所以,我說一個導演拍東西越主觀越好。什麼是客觀存在?一切都是主觀的,客觀存在於
主觀裏面。
馬小軍的前世今生(不短)
https://group.mtime.com/jiangwen/discussion/1297931/
你強調的客觀其實是你主觀認同和接受了的客觀,然後你要表現它,你表現出來的東西就
必然是一個主觀選擇,這他媽是一個沒辦法的事兒。
我們所接觸到的好的藝術家,都是在講自己。
我內文沒「好電影要怎樣標準」這般話
提的是 李安 姜文 陳沖 蔡明亮 陳英雄 楊雅吉吉 鄭有傑等人 不只是說故事而已
表達還有超過故事以外更深的"訊息" 他們確實這樣說 這樣做
論「好」的標準 是你天外飛來的自說自話
我完全沒有說...(笑)
※ 編輯: tptt 來自: 111.240.9.31 (07/18 12:1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