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律是需要練習的 】
帶⭕️⭕️出門玩的回程捷運上,疲累的媽咪已經沒力氣陪玩玩到捨不得回家的亢奮小娃兒,於是請出卡通大神,媽咪得空小休息片刻;路人大姐在旁瞄了又瞄,可以感覺到她蠢蠢欲動想建議點什麼,我盤算著該如何應對⋯。
捷運到站了,小娃兒手機定時也剛巧到了,⭕️⭕️慣性的順手繳回手機,與此同時,母女開始再日常不過的對話⋯
⭕️:「媽咪!影片沒有了!」
我:「時間到了,是嗎?」
⭕️:「嗯!」
我:「謝謝你把手機還給我,你眼睛會覺得酸酸的嗎?要不要閉上眼睛,讓眼睛休息一下?」
( ⭕️⭕️閉眼照做 )
路人大姐終於忍不住停在我們面前開口了:「她幾歲啊?怎麼可以這麼自律?」
我:「圈圈~你想跟阿姨說說你幾歲了嗎?」
⭕️:「⋯2歲半⋯」
路人大姐:「這麼小就可以控制自己看手機的時間呀?」
我:「嗯⋯她知道時間到了要休息。」
⭕️:「時間到了就不能再看了!不然眼睛會壞掉!」
路上大姐:「對啊!小朋友不要看那麼多卡通⋯#%^*+=(繼續唸3分鐘)」
-
⭕️⭕️的人類圖設計裡,有幾個需要修煉的課題就是關於「限制」。
如何面對?如何處理?如何接受?
身為小娃兒來到地球上的第一個嚮導,我很願意陪著她一起修煉這個課題。
我們一起找答案。
我會試著解釋⋯
限制在哪裡?為什麼有限制?可以怎麼做?有沒有替代方案?
我們一起練習。
而且我們真的練習很多遍~
跟年紀無關,關鍵在於孩子知不知道、有沒有準備好、需要有人陪著一起練習。
所以,不到三歲的小娃兒⋯
✅可以戴口罩搭車上課
✅回到家會甘願洗手/消毒手換衣服
✅生病了會願意配合看醫生吃藥吸鼻涕
✅可以看卡通也知道時間到了要休息
我在忙著整理家務,不能陪小娃兒玩的時候,⭕️⭕️也能幫忙拎著掛好衣服的衣架到曬衣服的陽台,也能幫忙拖著浴室裝著髒衣服的洗衣籃來給我,也能幫忙折小毛巾❤️
遊走在「我要自己來」與「我還想要你陪我」的2歲尾巴,脾氣很大的⭕️⭕️,常常也是一秒融化我的心😍
必須好好記錄下來❤️
#不管是誰在生氣的時候也還是很愛彼此❤️
#習以為常的日常小事都是最美的風景❤️
#圈圈2y8m2d
(影片當然有快轉3倍)
-
🟢想找到更適合的親子互動方式
我想邀請你來參加 #人類圖玩親子教養研習所-六月份[類型]專場(14:30-16:30,線上)
🔺週二-顯示者小孩
🔺週三-投射者小孩
🔺週四-生產者小孩
🔺週五-4類型綜合場
這裡報名 https://forms.gle/fBC4ukAE1T7WB2yu5
🟢 #人類圖玩親子教養分享會
5月份~每天陪你聊一小時~
全職媽媽也能戴上耳機就能開聊😍
這裡報名 https://forms.gle/9tuSFCR5qCeuvqwZ7
5/10(一)10:00-11:00 我的投射者小孩
5/12(三)10:00-11:00 我的顯示者小孩
5/13(四)10:00-11:00 我的反映者小孩
5/17(一)10:00-11:00 該如何邀請投射?
5/19(三)10:00-11:00 顯示者的清楚告知
5/20(四)10:00-11:00 看見反映者變動中的不變
5/26(三)10:00-11:00 人類圖聊親子情緒
5/27(四)10:00-11:00 活力滿滿的是誰?
5/31(一)10:00-11:00 人生角色大不同
*本活動採用線上軟體ZOOM,請事先自行下載ZOOM視訊軟體(手機/電腦通用)
-
🔴想知道自己的人類圖到底有什麼樣的主題,準備好要好好認識自己及理解孩子⋯
我想邀請你預約 #人類圖專業個人解讀
🔸私心當然也推薦自己☺️
(但全職媽咪很忙碌,而且需要花時間很認真做功課,不接急件)
自我介紹在這裡👉 https://www.facebook.com/692100044492395/posts/1235903450112049/
🟢人類圖解讀
*個人解讀 內容包括:整張圖的基礎介紹(類型、內在權威、人生角色、策略、通道的解說),生活應用分享。
*關係合圖解讀(親子/伴侶) 內容包括:藉由合圖認識彼此的同異之處、相互吸引或相互糾結的點,一起討論出個舒服的相處互動方式。
-
☘️取得自己的人類圖可以利用下列網站:
中文繁體 https://humandesignasia.org/
中文簡體 https://humandesign.org.cn/
英文 https://www.jovianarchive.com/Get_Your_Chart
-
🟢人類圖是關於察覺,而非控制。
🟢等待,是主動察覺的過程。
🟢人類圖提供方法,你唯一要做的是不斷的練習,練習在每一個當下做回自己。
By 達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
威 利 在哪裡 線上 玩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作自己:孩子理想的樣貌】
今天開學。
全國的孩子們,要去上學了。全職的媽媽,可以利用孩子上學的片刻,小小的喘息休息一會兒,也可以檢視一下孩子在放假期間的生活樣貌,有什麼樣值得我們牢記與學習的細節。
過年其間,我帶著孩子回到孩子們的爺爺奶奶家,短暫的相處一星期後,爺爺奶奶對孩子有了新的認識與評價。
長輩們說,三三內斂成穩,有大姊的風範,不管坐在哪兒,就有其威嚴,弟弟妹妹都會刻意繞路玩耍。而老二川川撒潑調皮任性,愛玩又愛哭,脾氣和性子不小。至於老么一一,生性雖然較為害羞溫和,卻能和二姐玩的瘋狂。
三三川川一一,在同一個家庭長大,卻因為先天的個性,加上出生序位的排序不同,衍生出來的表現也如此的不同,因此過年回爺爺奶奶家,每一個片刻,都能顯現孩子們性格的一面。
光是坐在客廳看電視,就能呈現上述性格的展現。
三三坐在沙發上,盯著電視專注的看節目。
二姐川川也坐在沙發上,扭動著身子,一會兒看電視,一會兒玩著手上的玩具。
弟弟一一則抱著桌遊,時不時的央求二姐:「陪我玩桌遊,好不好?」
川川有時說:「等一等,先去幫我拿東西,我就答應你。」
有時川川也會說:「我不想玩桌遊,我們來玩包壽司遊戲,我就跟你一起玩。」
一一用力點頭,滿口答應。
三個孩子各自和諧,展現出來的性格就是「弟弟妹妹愛玩坐不住,而姊姊三三很有大姊的威嚴,坐在哪裡,哪裡就是禁區,弟弟妹妹都不敢去打擾姊姊。」
姊姊的個性與展現出來的行為,並非天生獨具,天生的性格,只是種籽,行為的展現,是靠環境、土壤的肥沃、爭取到的日光多寡,以及後天的框架(規範),一點一滴建構而來。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樣貌,即便生長在同一個家庭下,也會因各種變動的因素,形成變化。
而川川的性格,所需承擔的後果就是,每一年長輩看見她撒潑的性格,以及不受約束的情緒,甚至面對奶奶善意嘮叨的叮嚀(天冷要穿衣),都鬧脾氣時,奶奶總是會找個安靜的時刻,囑咐我:不要對孩子太好,你太寵孩子,孩子都無法無天,你該像XX學習,她對孩子在小的時候管教非常嚴厲,你看,現在人家的孩子長大了,表現得那麼聰明又那麼的乖巧懂事,所以,是時候該動手教育川川了。
每一年,川川的情緒表現,都會帶給婆婆無止盡的擔憂,憂心孩子就要以此樣貌繼續長大,長成一個沒有規矩野蠻撒潑的孩子。
我的婆婆是個純樸善良的人,我很喜歡她。她的純樸善良與體貼,在我生下早產的一一時,顯現出最大的關懷。
當時,一一早產,肺葉不開,無法自主呼吸,鎮日插管輸送氧氣治療,住在兒童加護病房加壓保溫箱19天,我日日從家裡到醫院奔波,終日往返醫院與家裡,只為探望一一兩次。婆婆有一天打電話給我,得知我在醫院看孩子,她操著台語,哽咽的說:「儀婷阿,阿母去廟裡問過,孩子應該會沒事,但為什麼一直沒有好,一直住院,阿母也不知道為什麼。看你這樣衝來衝去的看孩子,阿母捨不得你這樣勞累,坐月子的人不能好好坐月子,這樣子跑,身體要壞了。孩子住院,你讓他爸爸去看吧,你多休息坐月子,你這樣阿母很替你操心,真的辛苦你了。」
聽著話筒婆婆的聲音,我內在溫暖的記住了婆婆的善良與體貼,眼眶也紅出暖意。
我記住婆婆的這一刻。這是婆婆心底的樣貌。
因此,無論是第幾次,當婆婆建議我,是時候該動手打孩子教育孩子時,我始終知道,婆婆是體貼善良純樸的,她只是想為我盡一份心力,提供我另一種她覺得也許有用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只是那個方法我認為不適合我而已。
因此,每每聽見我的婆婆,川川的奶奶說出的意見,我只是笑著看著她,明白她的心底是疼惜我這個身為母親的媳婦,我無須和她辯駁,只需善意的接下她的訊息,回應她「好,我會努力教會川川掌握她的脾氣」,卻無須按照她期望的方式過生活。
一如婆婆的體貼與善良,川川亦是如此。
川川的情緒雖然起伏甚大,但川川卻是全家公認內在最柔軟體貼的人。她的柔軟,一如婆婆,展現在每個人需要的時刻。只要三三姊姊有要求,川川總是奮不顧身的將自己心愛的物品挪出來與姊姊共享,甚至贈送給三三。
情緒的課題,是川川目前需要學習的,但不管情緒如何起伏,都不能改變在我心裡,對川川的認知,因為川川內在的善良與柔軟,一直都存在著。
我期待孩子能永遠作回她自己,那便是我心中,理想孩子的樣貌。
=================
學習活動:「你送書,我送線上學習」
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有機會在更好的教養中,正向的快樂長大,讓教養共融,進而影響每一個家庭,現在只要你買《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送給好朋友,無論你身處何方,我送你一場線上講座。
活動內容:
1. 講座時間:3/26早上11:00(僅有一檔時間,請斟酌自己的時間參與之)
2. 購書日期:需於1/29─3/20購書(憑購書憑證、發票、下單收據等能證明即可)
3. 數量:需一次購足3本《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
4. 名額:50人
步驟:
Step1:購3本書《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
Step2:將購書憑證私訊給粉專小編
Step3:3/26上線參與講座
♬線上學習:
① 親子對話示範(上)考試篇:https://reurl.cc/E2Xldv
② 親子對話示範(下)同儕篇:https://reurl.cc/R6OGMZ
③ 李儀婷vs.賴佩霞:https://reurl.cc/l0o88A
④ 李儀婷vs.陳品皓:https://reurl.cc/KxbVrj
⑤ 夏韻芬專訪李儀婷:https://reurl.cc/a5Nyk9
♥新書座談:
⑥ 3/7高雄誠品大遠百 https://reurl.cc/7y9NG9
⑦ 3/13 台中金石堂秀泰站前店 https://reurl.cc/6yVM6V
🔥 2021父母最好的教養手冊《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
博客來:https://reurl.cc/A8Vj8p
MOMO:https://reurl.cc/3NNM10
威 利 在哪裡 線上 玩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河邊一隻鴨 ◎kurohitomi
呱呱呱呱哌.我是河邊.一隻鴨
呱呱.河邊一隻.鴨
明天.我是知道的呱
快樂.我是知道的呱
我是喝水的吃魚的.呱呱呱
去年我的愛人被吃了.呱呱
寂寞.我是知道的呱
天長地久.我不知道的呱
女孩.來餵我我知道的.呱呱呱
告訴男孩不要傷心.呱呱
雖然他是矮了點.呱呱
明天.我知道.我要被吃了呱
呱呱.我可以去見愛人了呱
呱呱.我要被吃了呱呱
我的語言就是呱呱呱
聽不懂我知道的呱呱呱
也只能呱呱
呱他呱媽呱的呱呱呱
我會變一盤烤鴨.我知道的呱
見的到愛人嗎.我也不知道呱
我見的到嗎.呱呱呱 我甩甩頭呱
我搖搖尾呱 我明天要被吃了呱
不恨的不恨的呱呱
我也是吃魚的呱呱
只想見愛人呦呱呱
呱呱呱.我是一隻鴨.呱呱呱
呱。
--
◎小編宇軒賞析
相較於評價這首詩「荒謬」或質疑「這不是詩」,小編傾向認為這首詩是「悲傷」的。去除掉所有的「呱」,本詩其實給出了很多的情節;雖然看似斷裂且破碎,但我們還是得以透過其中的線索,去推敲出這隻鴨子想表達的事物。
全詩分為七節。在第一節的現身/獻聲後,鴨子自陳自己對於快樂、寂寞等情緒是「知道」的(但也僅止於知道);而在時間上,鴨子只知道明天而無法知道天長地久,顯示出牠只能/只需要短暫的時間,天長地久對牠來說是不可能/不需要的。
除了時間觀與世界觀,鴨子更提到了自己被吃掉的愛人,這個伏筆也延續到第三節「女孩與男孩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兩個軸線上的愛情都是不成功的:鴨子的愛人去年被吃了、女孩拒絕了矮男孩。對鴨子來說,雙重的失敗並不是最悲哀的事,不成功的不只是愛情,牠連生活也將在明天毀滅。
「我要被吃了呱呱」一句看似可愛,卻藏有深深的悲哀。同理可證,「我的語言就是呱呱呱」一句看似無厘頭,但其實是因為我們只能讀到這些淺顯的敘述,其他深層的心裡情緒都成為了詩中的「呱」——主角鴨子吃魚,而牠的愛人被吃,甚至接下來就要換自己被吃。牠自知「我也是吃魚的」而因此不恨,可見這「只能呱呱呱」的背後,其實是藏有對循環與命定的服從與感悟;在詩末最後的「呱。」以單字的呱配上句號,也讓整首詩的結束顯得悲傷而令人感慨。
對於這首充滿呱呱呱的詩作,我們可以從兩個視角來思考:對鴨來說,究竟是只能「呱」,還是選擇只「呱」?對我們來說,究竟是只能讀出「呱」,還是只願意讀出「呱」?
另一個問題在全詩的第一行,作者寫「呱呱呱呱哌」而非「呱呱呱呱呱」。「哌」為「呱」的俗字,作者如此書寫的原因為何呢?是想用字形指涉鴨子尾巴的毛分岔來象徵悲慘的結局,還是表達鴨子呱呱呱太久了聲音沙啞?是作者突然想和我們玩「威利在哪裡」,抑或只是單純打錯字?
配合這首詩,我們可以延伸看熟悉的童謠《醜小鴨》:「呱,呱,呱呱呱。醜小鴨,醜小鴨。腿兒短短腳掌大,長長脖子扁嘴巴。走起路來搖搖搖,愛到河裡去玩耍。喉嚨雖小聲音大,可是只會呱呱呱。」
從童謠重新回顧這首詩時,可以發現詩中的鴨子其實是很悲傷的。雖然「只會呱呱呱」,但作者透過情節與語言把「呱」的深度給拓展得更深,除了探討愛情關係,更用不一樣的觀點去質問生存危機和語言溝通等議題。詩中的鴨子以第一人稱視角不斷自述「我是一隻鴨」,在讀這首詩的我們是不是也能回頭去省思「我是誰」呢?。在一年的最後一天,讓我們用這首悲傷的詩,一起告別過去。
--
美術設計: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圖片來源:Nysus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kurohitomi #河邊一隻鴨 #呱呱呱 #好餓 #呱他呱媽呱的呱呱呱 #我會變成一盤烤鴨 #PTT #詩板 #BBS #詩版詩作聯展 #詩卡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12/20201231.html
威 利 在哪裡 線上 玩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在一年的中間,許多學生畢業的季節,來跟大家來聊一聊「生涯」跟「職場」,似乎是很應景的話題。
但你放心喔,我要跟你聊的不是如何找工作、面試,這一類比較技術性的問題;而是在這個動盪、快速變化的時代中,我們要怎麼樣「安身立命」?
所以呢,我們企劃了三集「過好人生」的專題,要來跟大家分享,如何駕馭那未知的未來?我想不管你是剛畢業的菜鳥,或是已經在江湖上走跳的老手,都會覺得很有幫助。
而在「過好人生」系列的第一集,我要開門見山的,來幫你破解一個思考、一個問題。
那就是喔:「不管你現在幾歲,有工作還是沒有工作、薪水高還是薪水低?你對未來都會有一種淡淡的焦慮,不確定是否繼續往下走,是對的選擇嗎?」
你是不是也感受到,那些過去覺得顛撲不破的保證,全部都一點一滴的在瓦解中呢?
你的焦慮並非空穴來風,在我分享「如何面對這些焦慮」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幾個客觀的數據。
首先喔,根據「行政院國發會」最新出爐的一個報告裡,它載明喔,在不遠的未來,大概就是民國150年,我們台灣的人口會比今天少了679萬,只剩下1660萬,回到民國65年的狀態。
這意思是說,我們現在剛好站在一個分界點,接下來每往前走一步,我們的人口數據就會往後退一格;但是不同的是,這次的1660萬的人口結構,會跟以前很不一樣。
首先呢,65歲以上的人口,會從當年的60萬膨脹到730萬,是當年的12倍;但是出生的人口,卻從42.5萬降低到5.6萬,比當年的七分之一還要弱。
聽到這些數字可能沒有感覺,我直接講白話文;現在全台灣有2600多所小學,如果都沒有關門,每間學校就平均只會有25個學生。
你想想看,這樣的狀況底下,有多少教育人員要被淘汰?而周邊有多少的產業會跟著萎縮?
好!就算你不從事教職,也不想生小孩,那個時候每年能繳稅的人,只剩下810萬人,是現在1730萬納稅人口的一半。
但是卻要支應730萬人的退休年金、長照費用和醫療支出;從現在5到6個人,養一個退休人口,到1比1的cover,我們只有40年的時間。
如果講到這裡,你還是沒有感覺,我就直接告訴你,只要你現在小於58歲,你有很大的可能會領不到勞保,甚至於呢,你要繼續工作到75到80歲都是正常的。
當然你也可以說喔,晚點退休沒什麼不好,反正壽命那麼長,繼續工作當練身體。那我再告訴你一些產業的實況,你可以想一想。
所謂的「工作」,你那種覺得想要做一輩子的,它會不會存在?就算你想做,還有公司會要你嗎?
我們來舉幾個例子喔,大家都知道台灣過去一直以來是機車王國,隨便走在馬路上,你都能夠看到不管是綠牌、白牌、黃牌、紅牌…這種各式的機車,滿街趴趴走。
而這樣子高密度的機車使用,就造就了上個世紀的八零年代,台灣機車行隨便開,隨便賺錢。不過同樣的情況到了二十一世紀之後,開始了有重大的轉變。
由於電動機車的技術愈來愈成熟,無論是更時尚的外型,更便利的充電站、加上環保政策的助攻、實際價格的補貼跟補助;它都相較於傳統機車有更好的吸引力對於消費者,它帶動了近年來電動機車的換車潮。
而電動機車就像3C產品一樣,在維修的時候,不管是哪裡出問題,只要把整台電動車接上電腦,就能夠很快的診斷出故障的位置,直接換掉零件。
不再需要那種傳統機車行,老師傅的維修經驗,而且維修價格更透明、更低。在這樣的風潮底下喔,傳統機車行如果不轉型,你想想看生意還能維持幾年?你可以自己想一下。
如果你覺得機車行是「黑手」,是屬於「藍領」的產業,跟身為「白領」的你無關,那你一定不能錯過我接下來要說的例子。
「大數據」的運用,在這幾年來已經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你可曾想過所有使用習慣、生活方式、健康數據,都會透過電子化的大數據被記錄之後,所有的產業都能夠針這些數據,去鎖定他要的族群,去設計出更受歡迎的產品。
你想想看,假設你這輩子會得到什麼病,都可以透過「大數據」推算出來;汽、機車全部自動駕駛,大幅降低車禍的機率,你還需要現在包山包海的醫療保險、意外保險嗎?
還是保險公司其實只要針對你所需要、買得起又適合的保單,直接推播到你的手機裡,方便你完成購買這樣就好啦。那麼這個時候,眼下全台灣21萬的保險從業人員,又該何去何從呢?
我們都知道打敗計程車的,不是另外一家更大的計程車行,而是叫車軟體Uber、滴滴打車;而打敗出版業的,不是哪一個強大的作者或者是書商,而是沒出過任何一本實體書的「臉書」啊。
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讓口香糖的銷售量急劇下滑的,不是另一外款零食,而是「社交軟體」。因為當人不用直接互動的時候,口氣清新的需求,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在未來,你根本不知道你的敵人會在哪裡?也不知道你的公司還能活多久?就算它現在看起來很大。更何況喔,在台灣的大企業是相對少的,絕大多數都是中小企業。
而中小企業只有七年的平均壽命,它關店的比率非常非常的高;以每個人平均45年的工作時期,你至少要換7到8次的工作,這都是很正常的。
所以談到這邊,你是不是覺得心中那種隱隱約約的不安,其實是很合理的。如果你沒有這樣的焦慮,我還比較擔心你勒!
那麼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該怎麼思考?首先,你要知道的是喔,如果你的想法還停留在,找到一個工作安分守己的做下去,只要穩定就好;那恭喜你,你註定被淘汰。
為什麼呢?其實我們有很多人的生涯概念,是來自於20世紀,但卻要應付急劇成長的21世紀。不知道你還有沒有印象,在上個世紀,我們對生涯規畫的理解都很單純,而且單純得很絕對!
就像是讀了醫學院就當醫生,讀了師範學院就當老師,要是你不想讀書就當工人,這種「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概念。
但你有沒有發現喔,在我們渡過了千禧年,進入了二十一世紀之後,這種精確分工、結果確定的事情,其實早就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每三到五年之間,就會有不同的熱門新工作誕生。
特別是近幾年來,最熱門的工作像是YOUTUBER、網路小編、電競選手、居家整理師…這些等等的,都已經不是各大專院校裡,找得到相關的科系的新工作、新職業啊!
而這樣子的「實際產業」,跟「學術」之間的斷層,也老早讓生涯的議題,脫離了「精確分工、確定結果」這樣的途徑。
而更弔詭的是,有一個關於「知識更新速度」的統計數據顯示,現在的大學生,進學校第一年所學的知識,在他升大二的同時,去年所學的就已經過時,形同作廢啊!
這更說明了,要現在的學生從學校畢業之後,帶著所學的專業,去找到一個長期穩定、能夠做一輩子的工作,那幾乎已經是「神話」了!
再加上喔,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是工業革命以來,人口和科技發展最快速,而且達到高峰的階段。現代的人一天的資訊量,已經是18世紀的平凡人一輩子的資訊量。
也就是說喔,雖然我們懂得比二百年前的人,還要多很多;但尷尬的是,我們大部份的思考方式,卻沒有進步多少,還停留在工業時代那種「找個能夠做一輩子的工作」這樣的思考框架裡。
在這裡我邀請你想一想喔,要是你的思想沒有適時的,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一起前進,你又偏偏生活在變動這麼快速,對於「未來」是前不著村、又後不著店的狀況裡,那麼怎麼樣會讓人不焦慮呢?
如果你不想要繼續焦慮下去,那麼關於未來生涯的因應策略,就是你最急迫、最需要學習的部份。
但是在開始學習之前,我來說個故事,讓你對於這樣的學習,先有個正確的理解。IBM大型電腦之父「佛瑞德・布魯克斯」。
他在1986年的都柏林IFIP的研討會上,曾經發表過一個關於軟體工程的經典論文。論文名稱叫做《沒有銀彈》,之所以把論文的名稱取得這麼特別,是因為佛瑞德使用了一個隱喻。
在歐美的傳統故事裡,傳說喔可以用銀製的子彈,就可以殺死吸血鬼、狼人或者是任何怪獸;所以呢「銀製的子彈」就會被引申成「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方法。
而佛瑞德把論文取名成「沒有銀彈」,就是在強調軟體複雜的本質,並沒有任何一個技術或方法,可以像是殺死狼人的「必殺技」,並沒有那種一招斃命,一用就靈的這種途徑。
而事實上,像軟體工程這樣的挑戰,就跟現代人的生涯規劃是同樣的複雜。過去所有行業的權威,和牢不可破的真理,都在此刻會被推翻,沒有任何的「保證」可言。
因此呢,我們未來將面對的問題、還有解決這些問題的資源跟方法,都會是「史無前例」的,都必須由我們自己親手去開創。
而真正「解決問題」的高手,就像佛瑞德這樣的人,他們老早就參透了「一勞永逸」的方法其實根本不存在。
可以追求的是鍛練自己的「思考能力」,把自己打造成為能夠「靈活應變」,去適應各種的變化,而不斷的更新、持續升級的系統。
如果你還是聽不懂,非得要一個答案,那我只能說,現代生涯唯一的不變的,是「一直在變」啊!唯一的解答就是「沒有絕對」!
而你的腦袋裡那些一成不變、不動如山,企圖想要找一個工作、一個專業,就做一輩子的「舊思維」;如果再不移除,那就會像是當大家都在用智慧型手機的時候,你還堅持使用「call機」,這是一件很荒謬的事喔!
更可怕的是,這些過時的思想如果不即時更新,當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之後,它會變成一種毒素,變成一種「思想的遺毒」。
不知不覺會腐化你的心靈,讓你對生命感覺到絕望,成為自我發展的最大阻礙,這會是你要的嗎?你可以想一下。
所以在下一集的節目裡,我會一一說明,這些「思想遺毒」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及它是在什麼時候,植入你的腦袋裡?
面對「思想」這種無形的對手,你必須先認出它、標定它;才能進一步的打敗它、超越它。
要是你希望自己能夠與時俱進,不讓未知的新科技,消滅你熟悉的工作跟生活方式,那你就一定要鎖定我們的頻道。
除此之外呢,如果你想要更精確的,認出在自己的人生裡,無論是面對工作,還是自我發展的迷思或現象。
並且透過學習掌握具體的方法、找到明確的自我定位,有效的去適應這多變的未來,那麼千萬不要錯過,我們推出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
如果你曾經在生命的任何時刻當中,問過自己:「這輩子,只能這樣嗎?」那這門課就是為你所準備的!【過好人生學】會陪伴你過出自己想要的好人生!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跟你分享的【過好人生學】,期待你的加入;詳細的課程內容在我們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讓我們一起邁向一個更好的人生,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