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肺炎疫情,全台灣本週三各級學校停止到校上課,許多公司則實施遠端工作,而台灣人宅在家救台灣,將迎來第一個週末。
今天陳時中則在記者會表示,希望民眾週末減少外出、避免聚會,週末兩天若能將人員流動降到最低,切斷傳染鏈,對防治疫情有相當幫助。
老實說,這五天都在家工作,導致對明後的週六、週日特別沒感覺(反正都是在家),而宅在家追劇、看片應該是本週末非常好的消遣活動。延續週二的舊文重推,這陣子會持續不定期在本版和大家聊聊我非常喜歡,且能在串流平台看到的電影,刷刷存在,提醒舊雨新知這些電影或重溫,或新看,都是非常好的選擇。
週二推薦《#婚姻故事》,今晚就推薦《#她們》。在評論《她們》之前,先簡單介紹這兩部作品的導演關係。
《婚姻故事》導演諾亞鮑姆巴赫、《她們》導演葛莉塔潔薇,目前處於穩定交往關係,育有一名孩子。這對佳偶於去年憑藉上述這兩部作品,雙雙入圍奧斯卡,是目前北美影壇最受矚目的情侶之一。
兩人在劇情長片的首次合作,應該要追溯到諾亞鮑姆巴赫 2010 年推出的《愛上草食男》,葛莉塔潔薇在片中演出「Florence Marr」一角。值得一提的是,《愛上草食男》是諾亞鮑姆巴赫和前妻珍妮佛傑森李共同編劇,珍妮佛傑森李同時是此片監製,也在其中演出。
到了 2012 年,葛莉塔潔薇則主演諾亞鮑姆巴赫的《紐約哈哈哈》,多數觀眾應該也是因為這部片認識這對組合,不過到了這時候,葛莉塔潔薇除了演出之外,也首度和諾亞鮑姆巴赫共同編劇,2015 年的《紐約新鮮人》同樣維持此模式。
2017 年,葛莉塔潔薇首次獨立執導劇情長片《淑女鳥》(她在 2008 年有聯合執導《Nights and Weekends》),大獲好評,隔年成為奧斯卡史上第 5 位提名最佳導演的女導演。2019 年便挾著強大卡司陣容,導出新版《Little Women》,以導演身份一舉躍入全球觀眾眼前。
同樣是 2017 年,諾亞鮑姆巴赫則有進軍坎城主競賽單元的《邁耶維茨家的故事》(那屆坎城還讓 Netflix 角逐金棕櫚),再來就是 2019 年,在威尼斯主競賽單元首映的《婚姻故事》,也收穫多數影迷的極佳評價。
至於兩人未來的作品計畫,則繼續互相幫忙。諾亞鮑姆巴赫執導的新片《White Noise》,將由葛莉塔潔薇主演(還有亞當崔佛);葛莉塔潔薇執導的新片《芭比》,將由諾亞鮑姆巴赫共同編劇。
綜觀諾亞鮑姆巴赫、葛莉塔潔薇這幾年的創作軌跡,會發現這對佳偶的愛情相輔相成,且能量豐沛,聲勢蒸蒸日上,作為這對才子佳人的影迷,只有無限祝福。
🎬以下為《她們》評論:
葛瑞塔潔薇揮別《淑女鳥》的初試啼聲後,獨立執導的第二部劇情長片的《她們》更顯自信,全片散發著迷人、雋永的古典魅力,葛瑞塔潔薇精雕細琢、巧奪天工的將馬區家四姊妹的成長歷程,裝訂成一本乘載著回憶的手工精裝書,精致、細微地幽幽道出愛情、家庭、女性、抱負、婚姻等等面向,雖然極富沈甸的厚重之感,卻溫暖地包裹人心。
葛瑞塔潔薇最大膽同時也是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剪接」。對比 94 年的版本,葛瑞塔潔薇捨棄了常見的線性敘事,以自由度極高的非線性敘事,將今日與往昔七年時光的差距重新拼貼組合,靈動地交錯對比,揮灑出前後對照的「雙時空」,此作法使得《她們》極具創造性,對比舊版的平鋪直敘,葛瑞塔潔薇在此注入一股鮮活的生命力,情緒更為飽滿,深富渲染性。
在今昔交錯的「雙時空」敘事下,葛瑞塔潔薇刻意將攝影機運動方向左右變換,精準地以好幾組工整的對稱剪輯,不斷明示這群小婦人遭遇的困境與心境,映襯出苦澀與美好。諸如喬初回老家,獨自在街上行走的沈重感(行李掛身的包袱),下一顆鏡頭馬上切換四姐妹在街上的歡笑,並呈現輕盈感;喬與病重的貝絲在海灘上談心,對比的是四姐妹與四公子的戲水;劇場俱樂部的嬉鬧收到羅禮的鑰匙,換來的是人去樓空獨自打開信箱的蒼涼。
更值得一提的是「生與死」的對比,貝絲兩次重病的結果,都是以喬熟睡時的臉龐特寫開展,喬夢醒、下樓,這兩場戲幾乎是同樣的分鏡與鏡位,不同的是喬的腳步從倉促化為沈穩,可看做角色成長的轉變,更能讀出貝絲生與死的結果,葛瑞塔潔薇細膩地呈現死亡降臨時的感受,蘿拉鄧恩飾演的母親一轉身,身後的貝絲已然缺席。
除此之外,葛瑞塔潔薇也對比了四姐妹在「選擇」後的生活樣貌,喬選擇獨自在紐約教書、梅格選擇與老師結婚後的貧窮、艾美選擇前往歐洲修習藝術活躍社交圈、貝絲因良善選擇照顧弱勢染上猩紅熱而後身體每況愈下,四姐妹都在自身特質的選擇下走向彼端的未來,沒有對錯,只有選擇,葛瑞塔潔薇做的只是交互剪輯,將「選擇」與「結果」的概念強而有力地具象化。
這些對比,都是葛瑞塔潔薇身為導演,更擅於利用影像說故事的醒覺,不過此等剪接方式,在一開始觀眾尚未入戲的狀況下,或許會將距離拉遠,使得需要耗費心神解讀時序,但葛瑞塔潔薇這次的大破大立,仍舊值得肯定。
除了剪接,葛瑞塔潔薇同樣懂得利用「色調」做出對比,七年後的現在是冷冽、灰色調,七年前則是溫順、暖色調,拆開檢視,葛瑞塔潔薇刻意為之的結果,便緩緩述說了韶光荏苒,成長的苦澀滋味,此種滋味,更是本片藏在女性主義大旗下的另一道鮮明主題,而喬的這句獨白:「我想念過往的一切。」,舉重若輕地點題,餘韻繚繞。
縱看《淑女鳥》和《她們》,即使年代不同,但主題核心都不脫青春少女的成長紀事。電影藝術往往是真實經驗的再造與複製,導出《淑女鳥》的半自傳作品後,不難發現葛瑞塔潔薇將自我投射進《她們》,不管是 19 世紀還是 21 世紀,加州、麻州還是紐約州,葛瑞塔潔薇都透過手中的筆,肩上的鏡頭,超越時空,直指當代,雜揉了女性的理性與感性、迷惘且自信、柔軟而堅毅的百種姿態。
這群小婦人也同樣活在潔薇編劇的《紐約哈哈哈》、《紐約新鮮人》中,宏觀地提煉出女性的真實樣貌。這正是幾百年來人們的共同經驗,葛瑞塔潔薇的《她們》也映照出處於成長階段與成熟時期的眾生相,極富普世性。
此外,葛瑞塔潔薇也透過蘿拉鄧恩與黑人女性的對話,進一步點出南北戰爭對美國感到羞恥的自省,外表是男性的戰爭,內在卻由女性承接,進一步寫出男女於戰爭中的位置,畫龍點睛般的論述,這是 94 年版本未見的。葛瑞塔潔薇也懂得嘲諷與幽默,在創作者與評論者間做出詼諧的互動關係(喬與教授的爭執),似乎大聲疾呼地「警告」這些自以為是的書(影)評人,更拿勃朗特三姐妹下手(知名英國文學三姐妹),這些都是葛瑞塔潔薇在沈重之餘的輕鬆之筆。
最後,當 94 年版和原著小說的結尾都是喬與教授結婚,在傘下相擁、熱吻的互訂終生作為圓滿結局,葛瑞塔潔薇的《她們》顯然不同意此走向,特地將這段結局做出巧妙改編,以虛構小說(Fiction)的意象與現實做出區隔,標新立異地讓喬在書中互許終身,自己則持續於現實生活獨走,此更動既滿足了書迷,同時充滿喬的人設風骨,更以原著作著露易莎・梅・奧爾科特終生未婚呼應喬的狀態。
而喬重返出版社,與主編攻防,這時的喬已無生澀與稚嫩,游刃有餘的在出版社將馬區家的故事完整收束,而片頭男性的權力支配,片尾女性的拍板叫陣,遙相呼應男女地位從絕對的「上與下」逐漸轉換成「平等周旋」,此時此刻的喬,在生命的積累中,已然長成屬於她的特有樣貌。
不管喬是否為了銷量同意主編將結尾修改成符合時代的「完美結局」(結婚),喬都已做出溫柔的妥協,當時喬在貝絲死亡後感受「渴望被愛」的那份「寂寞」,正是影片最後的反思,葛瑞塔潔薇並非一味執拗地否定「婚姻」(也利用姑姑、梅格的價值觀平衡了喬),經歷過「寂寞」、「被愛」、「愛人」的洗滌,反而能精確地知道箇中差異(正如同媽媽問喬是否愛羅禮),並做出選擇。可以想見喬的未來,對於愛情有了主見,不再只是附屬男性或隨波逐流於時代底下。
對於葛瑞塔潔薇而言,或許生活並非永遠只有愛情與婚姻、家庭和孩子,葛瑞塔潔薇橫跨幾世紀譜寫出心中的小婦人,不卑不亢地告訴女性能害怕、能退縮,但也請保持果敢與溫柔,抓住榮光與財富,無論童年或成年,不斷與自我對話、她人共處,希冀最終能走出一條屬於「她們」的康莊大道。
《她們》能在 #Netflix 、#myVideo 等串流平台觀賞。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XXY_Animal of Vis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歷史上的今天 1928-MAY-30 安妮華達出生 有法國新浪潮祖母之稱的安妮華達,在1928年5月30日出生於比利時,在1950年代開始創作的電影,被視為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先驅。她在日後的許多作品中,專注於現實主義與女性主義的議題,同時也創作了許多具有實驗風格的紀錄片,對全世界的電影圈有著相當重...
婚姻故事 核心 價值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上過幾堂劇本課之後,觀賞電影時便不自覺開始用課堂理論分析劇本,又在讀過這本劇本顧問、環球影業的故事分析師 Billy Mernit 的著作之後,瞬間對近年來愛情電影的舊瓶與新酒看得更透徹,到底這些年來好萊塢這些討論不墜的浪漫愛情喜劇是如何練成的,《#浪漫喜劇寫作大師班》會親自帶領讀者一窺這些俗套以及不落俗套,透過反應人們內心各種渴望的作品,更能看見社會變遷與主流價值觀不停變化的主要脈絡,對喜愛觀賞電影以及愛情片的觀眾而言一定會相當有趣。
⠀⠀⠀⠀⠀
▍博客來:https://bit.ly/3oGKMzB
⠀⠀⠀⠀⠀
先是點明浪漫喜劇必然有些共通之處,即使不是單純的愛情小品,也會以愛情做為一部分的情節轉折,作者舉了五花八門的例子,《西雅圖夜未眠》、《愛在心裡口難開》、《BJ 單身日記》、《雲端情人》、《冒牌情緣》、《王牌冤家》、《當哈利遇上莎莉》、《派特的幸福劇本》等,去引導我們梳理打造此類電影的基本概念,多數成功的作品設定不出:從內在與外在衝突推動故事,浪漫喜劇的主角通常情感上不完整,性不可以是男主角追求一段感情的唯一主因,金錢也不可以是女主角尋找伴侶的唯一理由,以共同恥辱當作笑點並拉近兩人距離,並讓兩個相對立的角色因相信愛情本質而化解衝突、戰勝現實、有所改變與成長,最後終成眷屬諸如此類。
⠀⠀⠀⠀⠀
《當哈利遇上莎莉》最後男主角細數莎莉那些讓他心動的特質時,「過去讓哈利對莎莉有所抱怨的那些事,現在成了讓他覺得最親最愛的特質」,愛情改變了人心,也讓他們接納了彼此的差異。
⠀⠀⠀⠀⠀
或者說《雲端情人》,最關鍵的一句台詞,「愛情是一種被社會認可的精神錯亂」帶出整部電影的獨特核心,不但認可了愛情的瘋狂,甚至凌駕小情小愛之上去分析、檢視世人眼裡的愛情,在漸趨難以想像的未來世界,從一段愛上人工智慧的畸戀中找到繼續前進的力量,「要學習去愛,就必須擺脫自己對改變的恐懼 ── 並承受自己的改變」。
⠀⠀⠀⠀⠀
《浪漫喜劇寫作大師班》出色之處更在深入淺出地談論浪漫喜劇的架構、歷史與要素,電影就是反應社會的一面鏡子,早期最大的分水嶺為第二次世界大戰,那「一個國家還沒開始厭惡自己之前的喜劇」不再,戰爭與大屠殺讓美國人經歷純真的失落、價值觀的崩毀,並徹底改變他們對女性的認知,接著五零年代面臨轉型,來到搖擺六零年代,性觀念開放、新浪潮影響,誕生《第凡內早餐》和奧黛莉赫本;隨後七零年代的現代時期,由伍迪艾倫領軍,以充滿文化、死亡、存在、孤寂、憤怒、傷感、神經質的情感關係為基礎,為這類型的作品開啟新篇章;不斷融合出新型態浪漫喜劇的八零年代,並走入無法被定義的九零年代,除了獲得票房的巨大成功以外,《麻雀變鳳凰》、《今天暫時停止》、《哈拉瑪莉》、青少年主題、珍奧斯汀時代劇大量改編等也闖出前所未有的巔峰,真正迎來了我們現在百花齊放的二十一世紀。
⠀⠀⠀⠀⠀
「大部分的當代電影人在處理浪漫喜劇時,都面對一個有趣的核心矛盾:我們現代人極力想要拆解神話,但我們想要的也正是神話。不過,如果要說《愛情昏迷中》這樣的電影,點出了現代電影什麼微妙卻普遍的轉變,那就是:在我們幻想、作夢的過程中,也希望能有更多的現實被承認。我們想要快樂的結局,但我們也希望它清楚表達苦澀的現實。」
⠀⠀⠀⠀⠀
現代愛情的主軸相當複雜,有死亡也有新生,有孤寂也有陪伴,細數同志愛情、科幻愛情、遲暮愛情、各國文化的愛情、悲劇收場的愛情,關乎離婚,關乎懷孕,關乎為人父母,關乎人與人之間所有無法被定義的羈絆,有人在愛裡成為跟蹤狂,有人在愛裡犯下罪刑,而今形形色色的故事帶領我們於浪漫之外面對更多的真實,所以有了《愛在午夜希臘時》,有了《婚姻故事》,有了《異星入境》,對這一代人而言,再天馬行空的電影也應該要貼近人生,折射現實。雖然終究會發覺這些電影不可能為我們的挫敗提供任何解答,然而就如前幾天映後所說,它們會給我們一股力量,撐住身軀的力量,面對困境的力量,因此可以說,無論哪個世紀都需要自己的浪漫喜劇,為不那麼美好的世界添上一些美麗色彩,謝謝《消失的情人節》在今年為我們扮演了這樣重要的角色。
婚姻故事 核心 價值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影評《戀愛倒帶中》Chambre 212 | ★★★★☆
愛的理由,愛的藉口,愛是什麼?
.
【好讀網頁版 - 方格子】
https://vocus.cc/@XXY2018/5fed8ea5fd897800011d38cd
法國民法典第212條:
「配偶雙方有互相尊敬、互相忠誠,還有互相愛護、和互相幫助的義務。」
《戀愛倒帶中》的出發點有趣,電影整體也散發一種難以言語的奇妙感受,融合荒謬喜劇和奇幻的影像風格,將原本嚴肅的法條,透過深陷婚姻危機的夫妻,做了一番有趣又特別的詮釋。
.
故事從一位法律系教授 - 瑪麗亞出發,她在結婚20餘年間不斷偷吃出軌,也對如此的速食愛情生活習以為常;就在和學生偷情的不倫關係東窗事發後,那一夜,瑪麗亞和丈夫理查分開。雖然僅僅相隔一條街,卻也各自遇見了不可思議的奇妙事件。瑪麗亞首先遇見了年輕的丈夫,又遇見了丈夫的初戀對象,甚至是過去偷吃過的對象們一一出現。難以解釋的奇妙之夜,就這樣逼著它思考這段婚姻的意義,到底為何?
.
電影在幕前幕後都相當精彩:劇中飾演女主角瑪麗亞的凱薩獎影后 - 齊雅拉馬斯楚安妮,與飾演男主角理查的班傑明畢歐雷,兩人都是在法國演藝圈知名的資深藝人。班傑明畢歐雷甚至是在法國演歌雙棲的創作才子,曾創作出許多膾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也因位在2002年的音樂合作上和齊雅拉馬斯楚安妮擦出愛火,並在同年閃電結婚,卻也在五年後宣告離婚。兩人雖然在離婚後仍保持友誼關係,也多次在演藝工作上合作,但《戀愛倒帶中》則是他們離婚12年後,第一次共同在大銀幕上合作的作品。
.
兩人在劇中的遭遇,多少也反映了法國人對愛情或婚姻的價值觀;若要說《婚姻故事》是藉由愛情的毀滅,說明愛情的內涵、感情的更迭、人與人相處的微妙關係,那麼《戀愛倒帶中》則是更加犀利切入這個浪漫族群對於愛情的生與死,更深刻的描寫。畢竟,交由這對原本愛得濃烈的離婚夫妻,詮釋感情衝突、深陷情緒風暴的男女來說,是再適合不過了。
.
《戀愛倒帶中》不忌諱在電影中說明男女對「性」的渴望,也不避談「性」帶給人們生活的美好:從性的討論,再到男女兩人的感情相處,收斂回到法國民法第212條的內容:「尊敬」、「忠誠」、「愛護」以及「幫助」,講得曖昧、講得模糊;每個人的見解不同,行為反應也會有所不同,那麼為什麼還需要有這麼一條法律存在呢?
.
法律是人定的,感情的態度、行為舉止、相處方式也是人賦予意義的,沒有一個絕對標準。電影也在如此沒有絕對的前提下展開辯論,答案也隨著劇情發展而越辯越明,留給觀眾思考的空間,也在結局處留下無限的想像。
.
而它的中文片名或是英語片名「A Magical Night」,似乎都無法如原文「212號房」的取名來得有韻味;從法國民法對配偶的定義出發,探討夫妻之間履行的義務,以及人們對於愛情的價值觀,我認為它兼具了理性與感性的對話,是我喜愛本片的地方;因為「愛」真的是一種非常奇妙的東西,看似有理由地發生,也有時候沒有理由地結束;電影劇本透過一連串女主角的偷吃過往,揉合進男主角的初戀感情,兩相對比表面上看來女主角可惡,男主角純情,但感情真的可以這樣二元論做結嗎?誰也說不準。
.
一堆不能解釋的奇遇,都在這一夜裡發生;電影的場面調度,劇本的編排、鏡位、場景、攝影運鏡等設計都充滿巧思。我喜歡它變化多端的運鏡方式,流暢的俯角視覺設計,將原本狹小、單調的房間場景顯得夢幻迷人。電影劇情的節奏上,也在輕快、精準的剪輯中,讓人享受在整部電影所營造的情緒起承轉合。
.
透過兩人的衝突發生,到最後各自挖掘回憶,與不真實的對象對話,電影的核心價值,正是告訴了我們「溝通」是感情世界中,重要而且關鍵的元素。唯有互相了解對方的想法、痛苦、迷惘、甚至是慾望,才能夠放下而互相理解、諒解,最終找到適合彼此的相處之道,哪怕是妥協、遷就、甚至是分開。
.
電影回歸到人類對愛情的大哉問:愛是什麼?愛情不需要理由,分開後什麼都是理由;這句話說得老掉牙,卻還是讓人深陷其中,甚至痛苦不已。因為它沒有絕對的答案,正如同電影最終兩人在經過一夜沉澱之後的再次相遇。給予彼此空間,讓彼此能夠喘息,有所成長,正是這部電影所帶給我們的啟發。
.
.
《戀愛倒帶中》Chambre 212
台灣上映日期:2020-04-17
光年映畫 Light Year Images
.
.
.
#戀愛倒帶中 #chambre212 #amagicalnight
#christophehonoré #chiaramastroianni #benjaminbiolay
#movie #review #critics #film #影評 #點評 #電影
#XXY
婚姻故事 核心 價值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歷史上的今天 1928-MAY-30 安妮華達出生
有法國新浪潮祖母之稱的安妮華達,在1928年5月30日出生於比利時,在1950年代開始創作的電影,被視為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先驅。她在日後的許多作品中,專注於現實主義與女性主義的議題,同時也創作了許多具有實驗風格的紀錄片,對全世界的電影圈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力。
▶ PODCAST收聽: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atma56ua26q087346bzfp9l
安妮華達出生於帶有希臘血統的法國移民家庭,二戰後的安妮華達進入索邦神學院攻讀文學和心理學學士,但也因為對於神學課程毫無興趣的關係,轉至法國沃吉哈攝影學校研讀攝影,並在法國美術學院學習藝術史及攝影,讓她開始在攝影以及影像創作上展露頭角。
她首先透過攝影展開自己的藝術創作事業,在家庭、婚禮或是一般商業攝影上取得了不錯成績,並在友人的推薦下進入了新聞攝影圈;而她在從事新聞攝影工作期間,啟發了他不少對於這個現實世界的創作想法,並開始著手她的第一部電影導演作品《短角情事》的創作。
《短角情事》的故事描述了在法國南部城市賽特,一對夫妻面臨婚姻危機,並針對婚姻與愛情等議題做了相當深刻的探討;縱使是安妮華達的導演處女作品,卻展現了驚人的敘事與攝影技巧,被許多電影評論家視為是法國新浪潮的先驅之作。就在1955年推出《短角情事》之後,安妮華達到2019年去世之間,不間斷的創作也足以看得出這位對電影充滿熱情的藝術家,其人生和藝術的態度。
若對於安妮華達的電影有興趣,但對黑白電影較難入門的朋友,不妨參考2017年安妮華達與影像創作家JR的共同作品《最酷的旅伴》,是一部相當平易近人、溫馨可愛、且輕鬆幽默的紀錄片;電影記錄了安妮華達與JR兩人遊歷法國各地,並透過一輛具有大型輸出功能的卡車,在鄉間各地透過影像創作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片中除了看到人們對於藝術作品的互動,同時也能夠看到兩位忘年之交對於藝術創作的態度,以及對於藝術本質的探討;這或許正式我們每一個藝術創作者在追求精進、不斷追求更炫、更吸睛的創作形式同時,可能會迷失或是缺少的靈魂。
《最酷的旅伴》在2018年的奧斯卡金像獎上,入圍了最佳紀錄長片的獎項;雖然最終沒有得獎,但安妮華達以高齡89歲的年紀,成為該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最年長的入圍者。
2019年3月29日,安妮華達因為乳癌在家中過世,享年90歲;坎城影展更以她在拍攝《短角情事》的照片,作為影展主視覺,以紀念她為這個世界的貢獻。她精彩的一生,對於藝術創作的執著,對藝術創作的核心價值,都是值得我們這些電影愛好者學習和反思的地方。
看完這則「歷史上的今天」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討論唷!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實體聚會與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ointmovieclub/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PODCAST - Firstory APP
📣 XX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 What A MAXX!:https://open.firstory.me/user/whatamaxx
別忘了按讚追蹤XXY視覺動物
📣 XXY視覺動物 YouTube頻道 http://pcse.pw/9ZNYT
📣 XXY @Yahoo頁面 https://tw.tv.yahoo.com/xxy/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電影 #歷史 #點評 #影評 #知識 #解析 #movie #history #歷史上的今天 #法國 #新浪潮 #安妮華達 #短角情事 #最酷的旅伴 #visagesvillages #agnesvarda
婚姻故事 核心 價值 在 Alina鄭茵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訂閱Alina鄭茵聲:https://alina.pse.is/MLHAR
❤數位收聽&實體專輯購買:https://Alina.lnk.to/Happiness
不好意思要害你幸福了!
#鄭茵聲 Alina Cheng 首張專輯《#預告幸福》
用音樂重新打開鄭茵聲
茵式幸福視角好歌陪我們探索精采人生
《稻草/陽光燦爛的原因/預告幸福》夢想三部曲 魯蛇少女創造幸福奮鬥記
《暗戀萬歲/特別存在》茵聲歌詞創作力爆發 浪漫內在+幽默天性完全釋放
《特別存在_茵木花道版》「這群人-木星」助陣合唱 預告襲捲閨密歌排行榜
《你對我好好》寵物視角幸福心聲 茵聲愛犬「安餒歐」主題曲
茵聲聯手這群金牌製作人「柯貴民/張簡君偉/黃建為/劉穎嶸/蔡志忠/廖偉傑」
以及億萬神曲小幸運作詞人「徐世珍」、金曲詞王「葛大為」等多位創作好手
精心籌備超過一年 打造真性情指數超標專輯
情歌舞曲都好聽 每一首都讓你幸福
8/6 聽茵聲唱歌
專輯同名感動情歌《預告幸福》
追尋夢想的路上,總有許多懷疑的聲音,來自他人或是自己疲累的心。
曾經的魯蛇少女,一步步、一幕幕,用行動證明自己。
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茵聲可以,你一定也可以!
偶像劇「月村歡迎你」插曲《預告幸福》
當夢想化為泡沫、理想變成砲灰,兩個失戀、失業、失去所有的人,因為一場葬禮,回到曾經千方百計逃離的家鄉「月村」;為了荒謬的遺願,決定結婚360天。
購物台銷售女王「南月禮」與青梅竹馬「畢國建」,為了家鄉的鹽田成為契約夫妻,這段「有效期限」的愛情,會否修成正果變成一場「假戲真做」的幸福婚姻?
由「坤達、林思宇」主演的愛情喜劇「月村歡迎你」,探討家庭意義的價值,同時深究傳統鹽田文化的精神,家的溫度與傳承是全劇的主要核心,透過故事中青年北漂返鄉的實踐,刻畫出這片土地上動人又美好的故事。
也藉由茵聲的感動情歌《預告幸福》,帶領觀眾走進小禮和阿建的內心,見證他們的愛情,一起迎向幸福!
【預告幸福 Happiness Awaits】
詞|盧宛芬 曲|侯藴涵/吳周爍
有的追尋 傻得可以 少了些實際
總有人質疑這種決定
有些決定 只為證明 自己還是可以
你從不懷疑我有什麼不行
一路的跌宕和崎嶇 收藏多少紀念品
化作勇氣陪我飛行
一幕幕 每當我迷路 你是黑暗中的光束
用每道祝福 寫下了備忘錄
提醒我哭過會是幸福
一步步 走向這日出 我們會越來越清楚
用堅定腳步 踏出了地圖
沿途淚滴都在預告幸福
有些決定 只為證明 自己有勇氣
只有你關心我的委屈
有些任性 會是年輕 最美麗的回憶
只有你懂我和自己的約定
一路的甜蜜和哭泣 裝滿各自的行李
化作勇氣伴我遠行
一幕幕 我們的最初 是我心深處最在乎
我用決心把荒蕪踏成地圖
哭過的辛苦會是幸福
一步步 走到了日出 有你我不怕冤枉路
從每個錯誤 我學會了領悟
沿途淚滴都在預告幸福
疲憊的心中 一直有個夢 不曾搖動
一幕幕 我們的最初 是我心深處最在乎
我用決心把荒蕪踏成地圖
哭過的辛苦會是幸福
一步步 走到了日出 有你我不怕冤枉路
從每個錯誤 我學會了領悟
沿途淚滴都在預告幸福
幸福的追逐 是有你同步
製作人:張簡君偉
編曲:生命樹_小王子
吉他:陳昭宇/生命樹_小王子
Bass:生命樹_小王子
鼓:陳柏州
和聲編寫/和聲:陳思函
錄音工程師:劉阿洛/葉育軒
錄音室:強力錄音室
混音工程師:王俊傑(小K)
混音錄音室:強力錄音室
___
❤茵聲來唱歌:https://alina.pse.is/L6C4Q
更多的Alina鄭茵聲
➯Facebook:https://alina.pse.is/L6C4Q
➯Instagram:https://alina.pse.is/MMT3U
➯合作邀約:
任何網路商案 戲劇主持
eugina020202@gmail.com✉️
經紀人:于晴姐 0932212678
———————————————
音樂活動出席 品牌代言電視廣告
洽索尼音樂✉️
[email protected]
經紀人:阿貴姐 0932030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