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安瓶
#安瓶是什麼? #我一定要用嗎?
#用了有效嗎? #為什麼要用??
「安瓶」這個名詞
對於有在保養的人可能都不陌生,它其實就是一種 #濃縮型 的精華液,分裝在小瓶裡面方便使用也較新鮮
是一種開封需要 #即時用完的產品
不過以功效來說又分為:補水、保濕、調理、控油、使妝感服貼
但這些功效都不一定需要透過 #安瓶 才能達到!使用常規的保養品、正確的手法、適合肌膚的產品才是真正需要的
那為什麼都會被推銷安瓶??
老實說,在十幾年前,我們開始知道了安瓶這個東西就已經是個高利潤的輔助賺錢的工具,就我而言,我是完全沒有銷售過新娘買服務以外的產品!
我覺得一個好的彩妝、新秘服務,就要包含了優質的妝前保養,才能讓我的妝感透亮無瑕!
有給我上妝過的 #新娘 都會跟我分享他們的心情,有些人因為怕外拍造型師畫不好所以跟她買安瓶,有些人是根本不懂安瓶,好像新娘一定要用,甚至新娘兩瓶、新郎一瓶、婆婆媽媽各一瓶這樣,一次就是賣整盒,價值$1000-2000不等
我覺得如果是造型師要提升自己的服務品質,可以加在自己的服務內容裡面這樣很好,可是如果要額外賺取暴利我就沒辦法接受😅
但是這也已經是這個產業的常態模式了,有些人就是靠這樣的產品來增加額外收入,但是作為一名婚禮造型師的我,可以跟你分享的是, #不一定要使用它 !你日常保養、妝前保養都有做好的話,其實妝感也是可以很美很精緻的!!
不信的話你來找我😂😂
今天分享的照片是4年前的作品,我沒有上安瓶,也沒有額外擦很多提兩液,只有好好做保養+上妝,配上燈光一樣可以讓妝感維持的那麼美麗☺️
前面幾張都是攝影師拍的,最後一張是我拍的~
你們還想看哪些老實話或婚禮系列主題,歡迎在下面留言告訴我喲~
#安瓶精華 #金色三麥 #保養觀念 #妝前保養 #誠實豆沙包 #老實說系列 #老實說 #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
#理智派 #新娘秘書 #婚禮造型師 #新秘 #花嫁美妝師 #花嫁 #婚禮 #婚禮現場 #悄悄話 #小眼攝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20的網紅艾蛙媽 VS. 達樂哥Aiwa H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1新竹在地專業攝影】zD&A視覺整合行。商品攝影。人像攝影。網紅影片行銷。KOL創造話題影片企劃與執行。專業商品攝影。美食攝影。婚禮攝影。活動攝影。廣告影片。中小企業採訪 - #新竹專業攝影 #商品攝影 #美食攝影 - 新竹專業攝影,可以依照客戶預算,提供客製化的優質服務。 可到新竹公...
「婚禮攝影師收入」的推薦目錄:
- 關於婚禮攝影師收入 在 Mako Makeup & Hair Artist 美妝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婚禮攝影師收入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婚禮攝影師收入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婚禮攝影師收入 在 艾蛙媽 VS. 達樂哥Aiwa H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婚禮攝影師收入 在 Re: [閒聊] 無經驗想進入婚攝職場- 看板DSLR 的評價
- 關於婚禮攝影師收入 在 請問從事攝影工作的行情價大概多少?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婚禮攝影師收入 在 當上活動攝影師的收入多少?拍攝內容?拍攝流程?【ATAN】 的評價
- 關於婚禮攝影師收入 在 有攝影專長的人,如何月收入10萬? - 工作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婚禮攝影師收入 在 Audi /自助婚紗/婚禮紀錄/創作攝影/整體造型 - Facebook 的評價
婚禮攝影師收入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長文慎入)
新作《致:看香港電影長大的我們》的前言,原文其實寫於2019年2月左右,為了那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特刊而寫。
還記得那天一邊寫,眼淚一邊流過不停。
兩年後回看,邊看邊微笑。成長,就是這麼的一回事吧。
//我曾經離開過電影圈接近十年的時間,幸運是,香港電影還是給了我一個回來的機會。
我2000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的電影電視學院,主修編劇。畢業後,我趕上了香港電影高峰的尾班車,拉著師父馬偉豪導演的手成為一位電影編劇。托馬導演的支持,半學半寫的情況下, 我在《新紮師妹》、《下一站…天后》等等十多齣票房很好的電影上,算是留下了名字。
在那段日子當中,大概2004年左右,某日我於柴灣Cinedigit休息室的窗口,看見一班男人在柴灣碼頭練龍舟。那個畫面很有型,我又想起好像香港這麼多年來都未拍過龍舟,於是我向馬導演提議,想寫一個關於龍舟的劇本給他拍。那時我是一名月薪的編劇,即是劇本拍不拍,開不開得成都有人工。馬導演很好,我在繼續受薪的情況下創作了一個自己很想寫,但又不知甚麼時候才會開拍的劇本。
終於,這個故事一直都未有機緣開拍;終於,又過了一兩年,我自覺是時候獨立了;又終於,遇上合拍片的浪潮,風高浪急之間,我跌了出大海,失業了。
有段時間,我沒有收入,連屋租都要靠太太去支付。我試過向不同的中學發傳真廣告,說有人寫過電影劇本,可以到學校教寫作班,但最後一個回覆都沒有;試過明明不熟攝影機操作,卻替人頂腳去當婚禮攝影師的助手,最後竟然拍不到新人合巹交杯的一刻(現補祝他們白頭到老,永結同心…)。
後來,可能上天知我都窮到一個點了,於是安排了我入職香港賽馬會,從事賽馬節目的監製工作。我要完全離開電影世界了。還記得見工成功後,穿著西裝離開馬會總部的一刻,腦海突然響起了一句:「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哪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那時我才明白,《海闊天空》從來都不是一首勵志歌。
馬會真的是我的恩人,那時候的我突然由一個窮人變成薪高糧準的西裝友,還有很好的晉升機會。我有一刻相信過我已經放下了電影,我刻意迴避所有電影圈的人,還暗笑過一些還在圈中打滾的人根本是戇居,我努力在馬會構思了一些新的賽馬節目,找沒人想過會與賽馬有關的柳俊江來當主持,甚至打算一不做二不休,認真研究賽馬,狠狠地讓自己成為一位馬評人。
然而就在我把自己埋藏在約翰摩亞的馬海戰術與告東尼的見習騎師減磅戰略之中時,我在娛樂版中看見曾經並肩作戰的鄭保瑞導演宣佈開拍四億的《大鬧天宫》,我差點思覺失調。我很羨慕,我真的很羨慕。
在某個盛大的賽馬日中,我以馬會職員身份負責拍攝到馬會廂房領獎的嘉賓楊千嬅。我掙扎了好久,我究竟應否上前打招呼?至少八年沒見,而我那些年也只是一個小小的編劇,她未必會記得我吧。她的新助手很有禮貌,但看著我這個冒昧上前的馬會職員也露出面有難色的樣子,怎料這時千嬅看見我,在座位彈了起來,親切地問:「陳詠燊(他從來都喜歡叫我的全名),點解你喺度嘅?」
多謝楊千嬅,那一刻其實我感動到想哭。之後我們談了一輪湊仔經(都成為父母的年紀了),最後不知怎的,我突然說了一句:「我…總有一天會回來拍戲的。」她以招牌笑容笑著答:「你咪講到咁咩咁啦!」
其實「咩」係「咩」?我不知道,她都應該不知道,但其實很多事,都不是真的很「咩」而已。要做,總會做到。
之後,鄭保瑞的《大鬧天宮》拍了很多年,而剛巧在她終於上映的那一年,我也終於找到了機緣,離開了馬圈,在減了部份人工的情況下,到了一間電影學院,一邊教書,一邊重拾一些電影劇本的工作。
又過了幾年後,與摯友《樹大招風》編劇龍文康的一次聚頭中,他提我:「不如你開戲啦,你有冇劇本好想拍。」我想了想,答道:「有。」
《逆流大叔》是一個關於在困局之中,重新去找清楚自己方向,從而再去面對困難的故事。多謝馬導演,多謝我自己。原來《逆流大叔》的劇本,是2004年的我,穿越時空14年,送給2016年的我的禮物。
首映當天,因為拍照的原因調了位,巧合地坐了在柳俊江的旁邊。柳爺笑著問:「我在馬會認識你的時候,你有想過會有今天這個情境嗎?」我忘記我當下怎樣答了,大概意思應該是──世事難料。
柳爺之後在他的專欄提到這一幕,他說我自己根本就是「逆流大叔」,我初時也浪漫得對號入座了好一會兒,然而之後越來越發現,其實我的人生,未算逆流過。失業時,有太太支持;轉了行,其實都有準時出糧,同事也對我很好──我其實也只不過是跟著水流轉了個彎,看了十年其他的風景,之後回到自己最應該到的地方,與大家重遇而已。
戲中有很多對白都是我自己的心聲,其中一句是:「在直路衝前很容易,要扔到一個靚嘅急彎,先至最考功夫。」
人生又好,香港電影又好,香港也好,其實現在未必是逆流,而是在彎位衝前中。我們要做的,是好好地了解自己,從而找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方去,去轉好這個彎。如果在馬會工作真的算是我的低潮期,以下這一個道理,正正就是我在馬場學懂的──走在急彎,你才有機會搶進内檔,反超前。
多謝馬偉豪導演,多謝江玉儀小姐,多謝鄭保瑞先生,多謝楊千嬅小姐,多謝馬會的陳王靜敏女士,多謝精英大師,多謝龍文康先生,多謝吳煒倫先生,多謝柳俊江先生,多謝HKDI,多謝香港演藝學院;
多謝古天樂先生,多謝鄧維弼先生,多謝廖婉虹小姐,多謝吳鎮宇先生;
多謝媽媽,多謝爸爸,多謝佳叔,多謝我太太。
多謝香港電影。
我們一起轉好這個彎。共勉。//
與每一位電影人、香港人共勉。
原文刊於《第三十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特刊》內之「新晉導演筆記」
現收錄於《致:看香港電影長大的我們》
八折優惠網購連結:https://www.signer.com.hk/product-category/%e9%99%b3%e8%a9%a0%e7%87%8a/
同時亦於各大書店有售。
亮光文化 Enlighten & Fish
照片:攝於電影《我家有一隻河東獅》(2002)拍攝現場,馬偉豪導演與我。
那年我25歲。
婚禮攝影師收入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是楊德昌導演逝世十四週年,對於他,已無須談論太多,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去看那些電影,去看他鏡頭下的臺灣,以及臺灣的種種具象的、抽象的、冰冷的、紛亂的人事物,推一本書《再見楊德昌》,然後,推他所有的作品 ——「我們何其幸運地生長在這個不幸的時代。(We are luckily unlucky.)」
⠀⠀⠀⠀⠀
⠀⠀⠀⠀⠀
以下非建議順序,單純列出幾部,先來看《#青梅竹馬》。
⠀⠀⠀⠀⠀
吳念真說:「其實楊德昌有一核心主題:時代變革中,人在其中的生存到底適不適合?孝賢扮演的角色是在迪化街賣布的,正尋求一種轉變,思索要不要到國外做生意,但受限於個人認知或本身的性格,註定會受到挫折。有一場在 Pub 的戲,那些知識份子在講些無聊的笑話,對方聽到他是賣布的,不屑的態度溢於言表。阿欽也是被時代所犧牲,他年輕時候是打少棒的,後來少棒沒了,他也就完了。
⠀⠀⠀⠀⠀
有一天,我去天水路找朋友,看到一個傢伙在賣甘蔗汁,他竟把攤子整個推到路上來賣,警察前來驅逐,他不肯挪動,警察無計可施便走了。那個攤子上掛了三張照片,都是他跟蔣經國握手的畫面。出於編劇本能,我就去跟他聊天。他說,他從中學時代就被抓去練拳擊,成為國手,有一年,準備赴加拿大參加奧運,但那年加拿大已經和中國建交了,竟拒絕台灣代表團入境。台灣大隊人馬在日本等簽證,等到最後仍然沒能參加。回來後,他就去當兵了,退伍之後,什麼都不會。他說:『我要生活啊!我為了國家這樣練拳擊,練到最後也沒有機會!』那張照片就是他參賽前受蔣經國召見所拍下的。他覺得國家沒有照顧他,他這一輩子都毀了。
⠀⠀⠀⠀⠀
我把這個故事講給楊德昌聽,他覺得很有意思,後來還很高興打電話給我,說:『我們應該把這個弄出來,我已經想到題目了!』他常這樣,劇本還沒想之前,想題目、想海報、想工作人員要穿的 T 恤想得很高興,像小孩子一樣。他講了一個題目我覺得很棒 ───《業餘生命》。亦即三十歲之後的生命全是業餘的,因為生命在此之前已經過完了。以演藝界的人為例,可能三十歲之前所有掌聲就已經得光了。《青梅竹馬》裡,阿欽那個開計程車的角色基本上就是業餘生命,是一個挫敗的人。
⠀⠀⠀⠀⠀
你吞不吞的下那口氣?會否覺得自己被虧待?」
⠀⠀⠀⠀⠀
⠀⠀⠀⠀⠀
接著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
楊德昌導演刻劃著純真的失落、道德的崩毀與理想主義者的殞逝,那時候的人們極其壓抑絕望、迷惘挫敗,無力改變現狀的父母將一切希望放在孩子們身上,用功讀書成為唯一一條出路,不安瀰漫的社會氛圍似乎一觸即發,族群對立,械鬥滋事,然而始終沒有人死的像個英雄,只能活著見證自己變成一個惡人,變成一個被大時代殺死的恐怖份子。
⠀⠀⠀⠀⠀
因此在一則撼動社會的情殺案件背後,不只關注著 1960 年代的日常生活,同時掀開存在於社會新聞裡的人之價值,透過鏡頭探問著究竟是什麼樣的環境、是什麼樣的因素,導致一個毫無前科的高中生成為滿身血污的殺人兇手?帶有史詩氣勢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英文喚作「A Brighter Summer Day」,重點就在「Brighter」,有比明亮更明亮之處,周遭就有比黑暗更黑暗之處,手電筒光線所及成為光明與希望,也因太過刺眼只能看見一半的真相,其他陰影滿布的地方則彷彿更加混沌不清,潛伏一旁的暴力蠢蠢欲動,價值觀不停偏斜擺盪,無論大人或是孩子都難以在顛沛流離中想像未來的自己的樣貌。
⠀⠀⠀⠀⠀
小四澄澈而直接的雙眼於卡奇色制服堆裡顯得格外與眾不同,比起同齡的朋友他略顯沉默壓抑,臉上讀不出任何情緒,沒辦法真正融入不良少年的幫派核心,也沒辦法過著完全遠離紛擾的學生生活,不上不下的成績只能考上建中夜校,就如生於公務員外省家庭的狀況。張家的父母無可挑剔,媽媽勤儉持家,爸爸有自己不容動搖的原則,不但適時傾聽孩子的想法,為孩子據理力爭,也身體力行教導下一代做人必須光明磊落問心無愧,自己的未來要憑著自己的雙手決定。
⠀⠀⠀⠀⠀
直到警備總部的人登門將父親帶走的那一天,直到白色恐怖真正在張家掀起驚濤駭浪的那一天,一顆又一顆的大型冰塊靜置走廊,一疊又一疊的空白稿紙擺在眼前,以失去時間感的精神壓力呈現人們漸漸產生斷裂的過程,原來國家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我們的人生,原來個體的命運從來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原來過去深信不疑的公理正義都是滿紙荒唐言,比起貧窮,絕望才會真正讓人變得滄桑、憔悴、黯淡與不堪,只見他茫然盯著桌上的食物,卑微請求老師網開一面,再也抬不起頭面對如此踐踏人性的國家與社會。
⠀⠀⠀⠀⠀
舉凡善良、公平、正義等擲地有聲的名詞,並非有錢人的餘裕或底層者的嘲諷,也不是崇高空泛的道德標準,那些拚命守護的,就是為了下一代的目光與希望,往往等到事情發生了,才會知道父母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有多麼深遠。Honey 不惜代價對抗、維繫小四最後一線理智的,都是小明,是純真與救贖的象徵,然而一句當頭棒喝「我和這個世界都是一樣不可改變的」,意志的斷裂巨大到再也無法挽回,不可以被人瞧不起,不可以被世界的醜陋吞噬,那一把短刀殺死了愛,殺死了過去的小四,也殺死了一切理想中的美好期許,時代將青春、信念摔得粉身碎骨,只留下了選擇在風中搖擺的草,殘破地隨波逐流。
⠀⠀⠀⠀⠀
⠀⠀⠀⠀⠀
而後看《#恐怖份子》。
⠀⠀⠀⠀⠀⠀⠀⠀⠀⠀
不安、疏離、壓抑、暴力、無解,交疊在楊德昌質樸且暖色調的台北日常恐怖之中,鏡頭下這群人困在無限循環、一成不變的日子裡,他們以為人生應該要有另外一種模樣,不缺物質的執意追求虛幻的精神生活,手頭不寬裕的以為擁有金錢便能迎來新的起點,是每位理想主義者不偏不倚走向憤世嫉俗,也就是恐怖份子的過渡期。
⠀⠀⠀⠀⠀
「在他鏡頭下的台北是一個很雜亂的、拼湊的城市,沒有統一的建築與美學。楊德昌有句名言:『我們何其幸運地生長在這個不幸的時代。』身為戰後這一代,我們經歷過台灣非常破落而貧窮的階段,早期又面臨戒嚴,必須反抗威權、反抗貧窮、反抗這個破敗的城市,由此給我們帶來力量。」
⠀⠀⠀⠀⠀
吳念真認為,臺灣最好的電影有兩部,一是楊德昌《恐怖份子》,二是侯孝賢《童年往事》。
⠀⠀⠀⠀⠀
在看似平靜的舊時台北,參差不齊的老舊公寓比鄰錯落,以槍聲劃破天際,也以槍聲劃下句點,三條故事線有條不紊地穿插、糾纏,慢慢收攏成一個故事,巧妙透過後設手法導向亦真亦假的結局。李立中和周郁芬一對中產階級夫妻,有潔癖的先生雖然收入足以餬口,但自私自利的他職場始終不順遂;婚後求子不得,足不出戶的妻子專注於撰寫小說,卻因生活百無聊賴而坐困愁城,無法突破寫作瓶頸,一日,一通匿名來電,讓她下定決心為自己的生活做出改變。來電的就是位混血少女,也是楊德昌開始構思《恐怖份子》的契機,如實反應台灣當年美軍駐紮的時代背景,母親活在逝去的西洋老歌之中,年紀輕輕的淑安則與不良少年為伍,為了金錢成為行竊慣犯,長期遊走在法律邊緣。因一條故事線再衍生另一條故事線,又因另一條故事線而發展出另一個完整的世界,家庭寬裕的少年攝影師小強愛上內心虛構的神秘少女形象,拼拼湊湊出看似合理的故事,每個人看見了部分的真相,每個人也同時被蒙在鼓裡。
⠀⠀⠀⠀⠀
「什麼是虛構?什麼是真實?風一吹,照片中的人就變得零碎,彷彿她是拼湊而來的。整個城市也是一樣,這是一個拼湊的世界,每個人看到的都只是一部分,並非真實的全貌。」
⠀⠀⠀⠀⠀
女孩凝視著自己的照片,照片裡的眼神斜斜盯著男孩的位置,男孩從那處望向了女孩,三個畫面在短短幾秒的剎那建構出抽象而立體的空間,似乎時而行走於夢境,恍惚置身於現實,台北就宛若一個庸俗沉悶、乏善可陳的夢,彼時是,現在仍是,人人嚮往自由,人人求而不得,無論你腳踏實地過日子,或是企圖與眼前困境對峙,都無可避免一步一步靠近背後的深淵。
⠀⠀⠀⠀⠀
「片中,大台北瓦斯球代表的是一個快要爆炸的東西,暗示著危險,楊德昌鏡頭下的城市好像都走在邊緣上,隨時會發生狀況,跟他的個性很像,因為他事一個很敏感、細膩的人,看什麼事情都覺得不太對勁。就像《一一》裡頭,洋洋喜愛拍人家背部,這其實貫穿了他所有創作,楊德昌在看人的時候,總看到別人沒看到的面向。」
⠀⠀⠀⠀⠀
⠀⠀⠀⠀⠀
最後,我們看的是《#一一》,最喜歡的一部。
⠀⠀⠀⠀⠀
以婚禮開始,以葬禮作結,這些都是平凡無奇隨處可見的生活,也會發生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事,卻以溫柔的電影語言交織成文化背景之下的共同回憶與課題,在多年後依舊發人深省。簡家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撐起台灣經濟奇蹟的代表性族群之一,也就是中產階級與中小企業,無須終日為錢勞心傷神,但人生不會因此而少些煩惱。爸爸 NJ 和幾名同儕合夥開創一間電腦公司,妻子敏敏是標準的家庭事業兩頭燒的職業婦女,兩夫妻膝下育有正在就讀北一女的女兒婷婷,和八歲的兒子洋洋,這一家人面對小舅阿弟的婚禮的同時也面臨長輩的腦溢血昏迷,NJ 甚至在圓山飯店巧遇了初戀情人阿瑞。
⠀⠀⠀⠀⠀
這個壓抑的中年男子,幾乎可以說是吳念真的化身,NJ 的父親形象,也可於李安「父親三部曲」中清楚察覺,傳統定義中一家之主的特質,如此衝突而缺乏溝通的家庭樣貌,從不同時代、不同年齡層都能窺見父親威權角色與早期家庭結構的瓦解。努力撐起一個家的背後,也有我們未曾發覺的浪漫餘暉,是不是人總有一天都需要在現實生活與理想愛情之間擇一呢?
⠀⠀⠀⠀⠀
在 NJ 與阿瑞的日本、婷婷與胖子的台北交織成了愛情詩篇,此端是自己久別重逢的年輕歲月,彼端則是女兒摸索愛情的未知期待,彷彿換了一個時空,婷婷也經歷了爸爸曾經走過的路,只是可能在愛與不愛之間就這麼毫不留情地一分為二。生活在台北,任誰都曾去西門町看電影,任誰都曾踏過無數次的武昌街,任誰都曾獨自佇立在車燈閃爍的路邊拼湊破碎的心,任誰都曾在吵雜壅擠的世界裡備感孤獨。
⠀⠀⠀⠀⠀
《一一》是時代的縮影,從街道、天橋、紅綠燈平凡的日常畫面裡我們看到光陰流逝的證據,也感受著台北獨特的城市韻味。《一一》更是社會的縮影,每個角色在我們生活中都不陌生,有先上車後補票,也有發乎情止乎禮,有看似美滿的家庭,也有複雜紊亂的鄰居,有為求利益不擇手段的嘴臉,也有盼以真誠待人的無奈。
⠀⠀⠀⠀⠀
「誠意可以裝,老實可以裝,交朋友可以裝,做生意可以裝,那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是真的?」短視近利、投機取巧,許多企業奉行利益擺第一的宗旨,公司需要賺錢是天經地義,卻非以長久經營的角度思考,於現在的食安危機、黑心食品、詐騙猖獗、缺乏國際競爭力等層出不窮的問題上浮現,畢竟有所得的同時都必須付出代價,這些代價都將落在下一輩的肩頭上。NJ 憤而掛上電話,拒絕接觸公司決策,也許惱怒的不只其他人的反反覆覆,而是此類罔顧未來和台灣商譽行為,如此成就經濟起飛錢淹腳目的共業,之後則必須由洋洋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慢慢償還。
⠀⠀⠀⠀⠀
耐人尋味的名稱「一一 A One And A Two」,無論指的是兩個人、人與人,還是存在於每個角落的二元對立,也就是洋洋始終想捕捉的「後腦勺/看不見的後面」,都給人異常豐富的留白與思考空間,好與壞、對與錯、愛與不愛、真誠與偽裝、年輕與遺憾、喜宴與喪禮、送往與迎來,從楊德昌的鏡頭之下感受到的,是每個人看似互動密切又形影疏離的灰色地帶,更隱約透露出了一種反璞歸真的成熟心境。
⠀⠀⠀⠀⠀
⠀⠀⠀⠀⠀
(本文引述的文字除電影台詞外皆出自王昀燕《#再見楊德昌》一書。)
婚禮攝影師收入 在 艾蛙媽 VS. 達樂哥Aiwa H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新竹在地專業攝影】zD&A視覺整合行。商品攝影。人像攝影。網紅影片行銷。KOL創造話題影片企劃與執行。專業商品攝影。美食攝影。婚禮攝影。活動攝影。廣告影片。中小企業採訪
-
#新竹專業攝影 #商品攝影 #美食攝影
-
新竹專業攝影,可以依照客戶預算,提供客製化的優質服務。
可到新竹公司實際拍攝,有效率完成完美作品!
歡迎洽詢zD&A視覺整合行銷
-
zD&A視覺整合行銷
官網:https://www.zdnax.com/
zD&A FB: https://www.facebook.com/246551105371...
-
服務項目:
攝影:
廣告影片、影片企劃製作、活動攝影、婚禮攝影、求婚紀錄、商品照、Google 360攝影、360商品攝影、形象照、形象影片、訪談影片
各式視覺設計:
LOGO設計、名片設計、DM設計、海報設計、廣告設計、企業識別CIS、Banner設計、插圖、菜單、型錄、招牌、桃太郎旗、各式平面設計、客製化商品印刷、LINE貼圖設計
舉辦活動:活動企劃、春酒、尾牙、開幕、各式活動、主持人、活動表演
網路行銷:
官網設計、FB行銷、IG行銷、Blog行銷、網紅KOL行銷
婚禮攝影師收入 在 請問從事攝影工作的行情價大概多少?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薪水也是高低不一,有月收入10幾萬,也有4萬多,最可悲的是婚紗攝影師白天要拍照晚上要充當銷售人員賣照片,推銷自己的產品,當然銷售能力較佳的就能多 ... ... <看更多>
婚禮攝影師收入 在 當上活動攝影師的收入多少?拍攝內容?拍攝流程?【ATAN】 的推薦與評價
加入會員支持我做更多分享知識的影片: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GCdGiGtN73KyrMUzjBlgQ/join▷【關於合作】Mail ... ... <看更多>
婚禮攝影師收入 在 Re: [閒聊] 無經驗想進入婚攝職場- 看板DSLR 的推薦與評價
突然想起前幾天臉書有人敲我問了助理的事,應該不是你吧
前陣子太忙了訊息山積還沒有仔細看(哭
無論如何,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想法,一部分針對推文版友的想法延伸
一部分針對你的問題,這篇文可能會稍微長一點,
這個業界變動的速度很快,雖然過去在板上我也寫過關於婚攝的分享文
但每 2~3 年,整個產業的模式就有很多變化,所以針對這兩年的狀況
再做一次更新的分享,呱吉 youtube 經濟學每季都有變化,婚攝相對來說
沒那麼刺激,但也不會輸太多了。
我很喜歡 Leo王的「長大十八歲」,可能我的觀念比較不同
我覺得在原文底下很多版有的推文都很實際,以現在的風氣大家都大學畢業
我自己唸到博士班,跑出來做婚攝,一晃眼全職也六、七年的時間,
加上兼職的時期,真的也不短了,現在叫我回去業界
其實也不太可能,即便有碩博士學歷,離開了五六年以上,那又已經是陌生的領域
如果吃了秤砣鐵了心,一邊做,一邊得不停地觀察市場
自己的夢想自己負責,失敗了鼻子摸摸趕快站起來,不要自暴自棄就好。
我們回到婚攝的現況,先針對你的問題來聊,你說你丟了很多履歷都石沈大海
基本上這是正常的,PT 還有機會,如果需要一個正直的缺,是很困難的
原因就是婚攝根本沒必要,也養不起一個全職的助理,除非你投的是大團隊
例如像鯊魚、向詠這樣團隊人數破十人,大規模的團隊,才會有助理的需求
但,這些團隊的助理招募也永遠都是爆滿,要擠進去也是一件困難的事
另外一種就是工作室,像是 sosi 這樣以婚紗為主的工作室,可以等他們開缺
然後應徵看看。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對婚攝來說,主要工作時間只有週末(不拍婚紗的前提),
你覺得婚攝會願意花多少錢養一個全職助理,一個月只上班也許六天,多一點的八天
開 22k 的話,代表一場我要消耗 三千多塊四千的費用給你
你的工作可能只是顧個燈,拿個包包,如果你會開車可能更好一點
但這樣的事情,我請打工一天 800 的就可以了,因為沒有技術成本。
更何況,像我這樣其實不太帶助理的攝影師越來越多,在婚禮紀錄這塊上
助理的需求越來越少,而且大多人都已經有固定配合的助理了
而這些助理,多半都是「有正職工作」,假日出來「散心」拿點紅包錢
助理缺最好找的時間點其實已經過了,大概三年前,各種團隊大興其道的時期
那時候大家都瘋狂的在找助理
但隨著這兩年普遍攝影師案量下滑,同時也壓縮到了攝影師的預算
以及助理生存的空間。
所以就助理缺的部分,我的建議是要去找「以婚紗為主的工作室」
或是以「婚紗/孕寫為主的獨立攝影師」,當然還有「婚紗公司」
但那裡你會用到的技能會跟「婚禮紀錄」基本上沒太大關係
只是多少有機會可以接觸到這個產業,也能幫助你能認識這個環境
畢竟在門外一定比不上在門內的人。
-
第二個部分我們說「大二」適不適合投入做這行,其實我這兩年來遇到
來應徵助理的人,大概都是大二~大三的居多,
不誇張的說,甚至有人已經有十幾場的拍攝經驗
從親戚、靠介紹,無論有錢或沒錢,主攝或副攝,已經累積了許多實力
而因為沒有待過團隊,完全自學,很多人拍攝的成品
反而讓我感到耳目一新,很有自己的想法
這時候他們只缺一點推銷自己的方式,就可以接的到案子了
如果找不到助理的缺,你有用盡方式找到場可以拍攝嗎?
我總是認為供需是公平的,有沒有經驗的攝影師
也會有不在意照片,只想省錢的客人
網路時代只要知道怎麼經營自己,靠著兩本、三本作品
其實就可以開始接案了,當然接不接的到是個人造化
我自己現在熟識的攝影師中,也有許多與我年齡相仿,
但當年也是大二大三就開始拍攝婚禮,雖然同齡,但他的拍攝年資
卻足足是我的兩倍,而這些人,有的已經是婚紗工作室老闆
有的在業界也是赫赫有名,也有賺飽了轉投資,每年都在歐洲爽爽玩
當然,也有還是收著便宜的價格,每週每週扛著相機出門的
成功不是必然,但如果下定決心要走這條路,大二的年齡不是問題,
最近也認識一個拍攝樂團的攝影師,也差不多大一、大二的年齡
現在一線的獨立樂團演唱會很常可以看到他,也許錢不多
但累積下去,成功指日可待。
如果你問我,這個時間就不念書跳下來做有什麼壞處,其中一個是人脈
求學生涯累積的人脈是很重要的,因為你會認識各樣的人,
而這些人以後會成為各領域的工作者,對你的人生會很有幫助
-
第三個部分聊一下這兩年婚禮紀錄的近況
首先,北中南的市場不太相同,不能一蓋而論,我主要的觀點會來自於北部的狀態
從民國百年到現在,婚禮市場是一路下滑,去年來到一個很大的跌幅
今年有沒有反彈不好說,但隨著少子化,結婚率低,總體一定是下滑的
而最妙的是,在這樣的狀況下,婚攝的總數應該還是持續上升
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每個攝影師都有自己要面對的困境
前幾年許多知名攝影師開了許多職訓班,培養了很多年輕的攝影師
婚紗店因為受到大型工作室的影響,攝影師大量也利用週末拍攝婚禮紀錄
經營不下去的小型工作室解散後,攝影師也轉型成為婚禮紀錄的攝影師
可能也還有其他因素,但就我自己看到的狀況,
以一個收費 16000 ~ 24000 的攝影師來說,很多人在這兩年
一年的案子數量大概就在 20 ~ 30 場之間,
也就是收入大概會落在 30 ~ 70 / 年 之間,所以想也知道不可能
去娉用一位全職的助理,可能一半以上的薪水給助手都還不夠
有沒有更少的?當然有
有沒有更多的?當然也有,以獨立攝影師來說,年收 200 ~ 300 的也不少
但如何能夠持續累積知名度以及作品成熟度
來達到這個程度,就不是今天要討論的部分,畢竟總體數量還是比較少
所以你可以想像,你現在開始,也許三年後累積了足夠的作品,脫離了入門
一場幾千塊的時期後,可能就會有一段時期卡在上面這個階段
而這還是一切都順利的前提,並且我要強調,婚攝的市場,每三年就會有
一波蠻大的震盪,三年後的市場如何,就要等三年後我才有辦法分享了
-
器材的部分,其實現在婚攝器材需要的費用應該是歷年來最低
當年 5d2 新機要破十萬,現在只要不到六萬就有 a7m3
canon, nikon 都也要陸續推出價格平實的新相機
入門需要的費用,早就壓在十萬以下,我想這也是促使更多人跳下來的原因
因為門檻看起來低了,但要反思的是,在這樣門檻看起來低的狀況
要做得好的門檻其實是不斷在提升
古早會用底片相機就是一個巨大的門檻了,拍婚紗還要拿中片幅來拍攝
光操作相機就刷掉了 95% 以上的人
DSLR 時代初期,婚攝蓬勃發展,花得起二三十萬的器材,變成了一個基礎門檻
而現在的基礎門檻極低,導致要脫穎而出的條件變得更高
做之前,想一下自己的定位是什麼然後要使勁全力地往前跑。
想一下,當你今年只有三個人跟你預約拍攝時,你有沒有足夠的本撐下去
就像原文下面有個版友說的,你有什麼值得讓新人選擇你的理由
-
剛剛講過,現在就跳下來做這行,第一個可惜的地方是少了人脈的累積
第二個是生命厚度的累積,我很喜歡呱吉在某次直撥裡講過一句話
當你要開始消耗你的人生的時候,你事前累積的人生就很重要了
談話型的 youtuber,如果才二十歲,他就只有二十年的事情可以說嘴
一個四十幾歲的老人家,比你多了整整一倍的人生可以嘴,就是比較強
我不敢說自己懂很多,但我在開始從事這行之前,經過了幾年補習班老師的工作
包含一些產業界的工作,其實我也累積很多看起來跟攝影無關的東西
但在跟客人聊天時,我可以給他們更好的信賴感,我能夠呈現的氛圍
是跟許多人不同的,我可以聊的話題很廣,這些看起來好像不重要的東西
其實才是重要的。
-
關於婚攝這條路,我沒有辦法告訴你可以走到什麼時候,因為最老的婚攝
都還在線上,四、五十歲,依然精神奕奕地扛著相機在拍照
我們都說,等著你們退休,我們才知道婚攝退休後是什麼樣子
但他們總是說,還行,眼睛看不太清楚,但憑著直覺還是可以拍下去
我想說的是,踏進來後你就會發現,這是一個非常不穩定的產業
你只能看到半年後的市場,沒人可以預測隔一年、兩年後是什麼光景
如果你喜歡安定,我認為婚攝絕對不是好選擇
如果充滿了能量,覺得自己可以在巨大的洪流中逆流而行
那繼續投履歷吧,一定會有適合你的地方
同時,也開始想辦法找到案子拍攝吧,問問親友,把你能消耗的人脈消耗一下
很難,因為你的朋友群都還不到適婚年齡,會很辛苦
但還是老話,夢想這種東西一點都不浪漫,痛苦得要死
即便痛苦得要死還想做,原來這就是夢想啊
※ 引述《cqy0731 (cqy0731)》之銘言:
: 目前大二休學因為想以婚攝為職業,但高中讀普通科大學是化工完全不相關,從高中玩攝影到現在大多都是拍學校社團活動,目前投的履歷都沒回應,希望有經驗的前輩可以分享一下該怎麼做比較好,目前的想法是先找個工作來養活自己,再不行的話只好轉學到相關科系,但實際不想浪費學費了,本身對攝影真的非常熱愛也下定決心要以攝影為業,手機排版傷心謝謝大家看完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5.110.19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551744073.A.5A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