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roToHero】「殘奥」今日圓滿閉幕,香港運動員喜獲兩銀三銅,另一邊廂《媽媽的神奇小子》亦衝破20,000,000票房,電影呼籲政府及大家關注殘障人士、殘障運動員,希望有一天奧運運動員與殘奧運動員一樣被尊重及同工同酬。
感謝古天樂及君如出錢又出力,感謝導演尹志文的鍥而不捨,感謝蘇媽及蘇樺偉告訴我們何謂「永不放棄」,「我知我起步慢,但呢個就係點解我會要繼續去衝、繼續去追嘅原因,同我條命一樣,我就係要喺後面追上嚟!」每個神奇小子的背後,都有位神奇媽媽~望住媽,Get, Set, Go!
—————————————————————————
【#好文重温】永不放棄的神奇母子
蘇樺偉,出生時因黃疸入腦造成痙攣和弱聽,然而蘇媽從沒有想過放棄,多年來竭盡所能照顧偉仔,他總笑着說:「我仍然認為他是世上最好、最孝順的兒子,是值回票價。」而偉仔亦遺傳了母親永不放棄的精神,屢次打破世界紀錄。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蘇媽的愛少一點,就沒有值得香港人驕傲的蘇樺偉。
蘇樺偉 口述
鄧明儀 撰文
(2009年《世上無難事》訪問集)
在出生後不久,我被醫生診斷出患上黃膽病,造成痙攣與弱聽,小時候常要照燈、換血、打針。雖然在日常生活會遭到白眼,但母親並沒有因此而想過放棄我,仍堅持全心全意照顧好我,盡一切努力讓我好好的成長。在十歲前,我的身體仍十分孱弱,走路東歪西倒,媽媽卻不辭勞苦地背我上學,幸而在十歲後,我的身體漸漸強壯起來,不但走路沒有問題,而且到十二歲時,還開始參加就讀的特殊學校舉辦的運動會。每年媽媽也會到運動場為我打氣,輸了,她陪我哭;贏了,她為我鼓掌。
後來,我的天分被香港體育學院的教練發現了,希望我加入體院當精英運動員。當時媽媽怕我會很辛苦,我卻說不怕,我喜歡跑步、喜歡風,喜歡跑步時風吹過面頰的感覺。縱然在受訓期間,我的起跑和心肺功能不好,脾氣也不好,個性又固執,然而無論怎樣,媽媽對我仍是一樣的體諒與包容,仍然認為我是世界上最好、最孝順的孩子。許多時,我見她不開心,會關心問她:「你有甚麼事呀?你有甚麼事都可以跟我講啊!」但她總是笑著臉,從不在我面前怨過半句,總之自己擔擱一切困難。
1996年,我首次參加傷殘奧運會便獲金牌;2000年的殘奧,我更一口氣獲得三金一銅的成績,別人開始稱我做「香港阿甘」、「香港劉易斯」、「香港飛人」及「神奇小子」,父母都以我為榮,並支持我轉做全職運動員。可是在2003年,任職油漆工人的爸爸跌斷了腳,比我小八歲的弟弟仍在求學,媽媽又要全職照顧我,家裡的環境一度困窘,我曾經想過不做運動員出外工作賺錢養家。幸運地,劉德華知道我的情況後,竟然主動請我到他歌迷會任職文員,在不用比賽的日子,負責把圖片上載到電腦;在比賽期間,卻可請假而不扣薪水,讓我安心繼續比賽。
最難忘的一次,是在2004年雅典殘奧前的三周,我才獲悉贊助商取消以折扣價購買專業釘鞋的優惠,千多元的釘鞋對我們家來說實在昂貴得要命。於是媽媽與我走遍了香港旺角「波鞋街」,也找不到合適的釘鞋,況且就算找到新的釘鞋,也需一段磨合期才能發揮最佳狀態。最後,媽媽踏破鐵鞋找到了一間改鞋店,替我把舊的那雙釘鞋修補,我才能順利參與殘奧。那年,我得到一金二銀的成績。
雖然我的身體有殘障,但我有一位好媽媽,因此我可能是香港最幸福的殘障人士。2005年,我獲選為「十大傑出青年」,並獲香港政府頒授「榮譽勳章」;2009年,我又獲港協暨奧委會選為「星中之星傑出運動員」,這除了我的努力備受肯定,當中也包含著媽媽的辛酸與淚水。像在2008年備戰殘奧前夕,我一星期訓練五天,消耗很大的體力,媽媽會每天為我煲湯及煮營養餐。最初在100米賽事中,我因為聽不到起步槍聲,所以只得到銅牌,那時媽媽與劉德華還在終點等我,讓我不禁哭了。那夜,媽媽被安排到奧運村陪伴我,雖然她並沒說什麼,但我就是感到安慰及安全。六天後,我在200米決賽中,以24秒65的成績衛冕金牌,並創造新的世界紀錄,在衝過終點的那一刻,我用力揮了揮右臂,第一時間大喊:「媽媽,我贏了,還破了紀錄。」在最害怕或最開心的時刻,我第一個想到的總是媽媽。
我除了遺傳了媽媽年輕時愛跑步的細胞,也遺傳了她不易放棄的硬頸性格。我就是抱著這種「永不放棄」的精神,在四屆殘奧中共得六面金牌,以及屢次打破世界紀錄,就正如媽媽一直以來「永不放棄」我一樣。全靠媽媽的支持,我才有勇氣一直撐下去,我希望把一切的成就都獻給媽媽,這是我唯一能報答她的。剛才聽到她跟記者朋友說:「雖然生他養他好辛苦,但卻值回票價了。」而我可以說的,就只有感謝,還有,媽媽,妳知道我真的很愛妳嗎?
#鄧明儀 #親子故事 #殘奥 #蘇樺偉 #媽媽的神奇小子 
媽媽的神奇小子 弟弟 在 藝文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8月 電影訪問】
.
去年,Locker(林家熙)加入YouTube Channel試當真,成為固定幕前成員。影片中一句「Locker周圍都係」讓他一夕之間聲名大噪。這張臉孔在此之前或許僅在觀眾面前掠過數次,但事實上Locker早已以演員身分出道六年。加入試當真前的Locker,做過剪接拍攝等幕後崗位,甚至有段時間成為咖啡師,為的只是維持生計,於另一邊廂繼續演戲。為的只是有朝一日,或許能讓人看見,更多面貌的Locker。
問:成為演員的那些年,演出機會一直不算多,有沒有一刻覺得熱情消失,打算轉換軌道?
答:的確有一刻想過先做別的工作。早些年,我與朋友接了份工作,要到澳洲幫澳洲旅發局拍攝宣傳片。當時認識了當地旅發局的工作人員,他們叫我留下來當實習生,順道在澳洲Working Holiday一年。這對我來說很有趣,而這與我在香港做幕前工作沒有衝突,因為我覺得我幾多歲都能夠回來演戲。結果當我要下決定的時候,我就被通知得到了《媽媽的神奇小子》中的一個角色,也就是飾演蘇樺偉的弟弟蘇健偉。
問:你認為《媽媽的神奇小子》在這個時間點上映有什麼意義?
答:上映正值香港全城掀起關注運動員的熱潮。這件事離我們很近,支持運動員的聲音越來越多,這時候正正需要一部這樣的電影承接熱潮,讓人們進場放鬆欣賞,感受香港人一同團結、一同自豪的熱血感覺。
.
文/陳曉桐 @firmiana.ada
攝/Ken @klckin
Stylist/Chloe Mak @chloemakcm
Styling Assistant/LokLam @loklammm_ , Kate @kxtemxk
Makeup/Jovy Chai @jovyeechai
Hair/Peter Cheng @peter_cheng_hair
.
Blazer and Shirt/Alexander Mcqueen @farfetch
Top/Bottega Veneta @hbxhk
Pants/Marine Serre @hbxhk
Ring/Alexander Mcqueen @hbxhk
.
完整訪問將刊於11月號《藝文青》。
.
#媽媽的神奇小子 #林家熙 #藝文青 #asartisticasyou
媽媽的神奇小子 弟弟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長文慎入]
這是關於作為一個傷殘運動員的有感而發
可能因為最近奧運氣氛熱烈再加上睇完
《媽媽的神奇小子》所以有好多感受想記錄低
但我知道好多人都唔習慣睇咁多字
都係果句 有興趣了解我多啲就睇啦
好少會講到啲內心嘅陰暗面
文章原本寫離係放係八月Deluxe既網誌
但由於嗰邊都話會暫時停止運作
所以呢一篇將會係最後一篇
既然都寫左 咁唯有post係呢度啦
由於IG都唔俾我放一篇3680字嘅文章
所以唯有分開兩個post
辛苦你地要禁離禁去睇喇
《傷殘運動員也是運動員》 上篇🧷
奧運正式開幕,這個月以來奧運氣氛也非常熱切,整個香港也為運動員而喝采,熱血起來。
但除了奧運之外,最近受人關注的當然是《媽媽的神奇小子》這部電影,相信蘇樺偉的事蹟,香港人一點也不陌生。前殘奧金牌得主蘇樺偉。天生患上痙攣,從小由走路也有困難的他,卻一直跑到拿到奧運金牌。故事以真人真事改編,講述蘇樺偉作為香港殘奧運動員的辛酸史。可能自己也是一位傷殘運動員,看過電影後特別有感受,裏面多個情節和對白都使我非常感觸和共鳴,說出一個傷殘運動員的心聲。
當中的幾句對白到現在仍然歷歷在目,蘇樺偉在拿到奧運金牌後因家中經濟因素,選擇退役做速遞員並說道「我返去跑步嘅話,每個月政府津貼得三千蚊咋。」
回想起以往,每天忙着趕到球場訓練途中,經過樓下的餐廳,總會不經意地留意到門口貼着的招聘告示牌,全職洗碗工$10,000。不禁會有慨嘆,有時更會開始質疑自己為什麼這幾年每天努力去訓練,但收入也不及餐廳的洗碗工。亦會懷疑自己一直的努力是否正確。雖然現在已經不是蘇樺偉年代的$3000,但在2021年的今天,這個收入在香港要生活仍然是非常困難,但仍然一直未有改善。。
雖然我出生於平庸的家庭,但家人也從來沒有給予我壓力。當初放棄電影美術的工作選擇走到運動員,知道運動員沒有出路,沒有反對更非常支持我。小時候知道這是我和弟弟的興趣,每月節衣縮食也會預留一筆費用給我們去訓練。若然不是從18年前開始堅持「唔食都要打」的執着,其實不會有今天,至少還可以跟國際的選手有對抗的能力。想到這裏我會覺得很慚愧,供養了我多年學習羽毛球,也沒有什麼回報給他們。反而這個收入更會更令他們擔心自己。我會在想,自己是否太過任性、自私,為了自己的興趣和所謂的夢想,仍然要他們艱難地生活。其實我只想給他們一個安穩的家。
運動員在追求運動成就,或對運動的熱誠相信大家有目共睹。大家也知道在香港做運動員是非常艱難。每月的收入更不可能與他們付出的努力成正比。
運動員的生活就是跟著行程表去做。教練替你安排練習,分配休息的時間,營養師替你安排吃進肚的食物、治療師替你安排你需要的治療,總會替你安排可以從事的活動。基本上你的生活有一大部份都是交由其他人去決定。
比起一般的工作,運動員的自由度相對比較少一點。一般工作就算工時長,總會有假期。但運動員的假期都應該自律,把握時間做好恢復,為之後的訓練作好準備。所以訓練中的時間是工作時間,休息中的時間也是工作時間。亦是一份24小時嘅工作。沒有一定程度的熱情,也不會選擇每天過度地訓練。
但在追求運動成就之餘,仍有機會得到獎勵。例如平常的國際分站賽事中拿到獎牌仍然可以有獎金。在大賽的奧運會、亞運會獎金更是可觀。幸運的話可能還會受到運動品牌的賞識,每月有sponsor的收入和用品。還可能會有商業活動跟他們合作。這些都是他們可以維持生活的補貼和輔助。
相對上,傷殘運動員就連維持生活的輔助也沒有。我也明白,可能因為我們有肢體障礙的限制,賽事不及健全的可觀性高及刺激,自然不受大眾那樣關注,經濟收益不同,伴隨着的獎勵和資助就有分別。除了在全職的收入待遇不同之外,平常的國際賽事也沒有獎金的制度,只有四年一度的亞運會和奧運會才有一次「鼓勵式的獎勵」。就算幸運得到獎勵,獎勵也是不成正比地少。更沒有運動公司願意給我們每月的資助,即使是一些已經在世界排名數一數二的運動員,最多也只有得到運動用品的贊助。若然有商業活動。我們沒有任何決定權。每項運動都有該項運動的屬會來管理,但普遍負責管理殘疾運動員的屬會,一向都不鼓勵及批准運動員去從事任何商業活動,有的都是寥寥可數。健全運動員在練習以外的時間,會有較多的自由去做各式各樣嘅活動。殘疾運動員的自由度就相對地少,更加有限制。所以大眾都會發現他們的曝光率亦非常少。我們的底薪就真的只有底薪。
若果你不是出生於富裕的家庭,運動員靠着基本的底薪,的確不可能完成他們的夢想。是整個體制讓我們不可能當運動員來生活。在爭取成績的同時,健全運動員可以得到的獎勵亦遠遠高於殘疾嘅運動員。運動員已經很困難,但傷殘運動員更困難。我很想很想繼續打球,但現實間我真的沒有辦法可以繼續維持我的生計。
所以我亦明白為什麼蘇樺偉當刻下會作這樣的選擇。在電影中,蘇樺偉曾說「我現在不是運動員,是速遞員。」現實當下,我們都沒有辦法,也沒有選擇。
有時看到健全羽毛球運動員退役後都會發展做教練,開球會。但想到自己退役時,我腦裏一片空白。坦白說殘疾運動員比健全運動員水平一定有差,能力和限制也是一定存在。你可以選擇跟我學球,但老實說我不可以給你最完善的訓練,有些肢體平衡的動作連我自己都做不到,我不可能教你。比喻說輪椅運動員也不能教你走步法一樣。
「下篇請去另一post🧷」
媽媽的神奇小子 弟弟 在 《媽媽的神奇小子》:如實已經難能可貴| 903格| 好到 的推薦與評價
現實中,母愛再偉大,母子感情也總會存在矛盾。電影沒有避開媽媽因為出於補償而份外重視蘇樺偉冷落了蘇樺偉的弟弟,沒有避開媽媽一廂情願為兒子拉紅線卻 ... ... <看更多>
媽媽的神奇小子 弟弟 在 神奇小子蘇樺偉故事首登大銀幕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梁仲恆跟偉仔互不相識,巧合是二人同在一個屋邨成長。蘇樺偉天生患痙攣,出生在一個低收入家庭,與比他年小八年的 弟弟 ,一家... ... <看更多>
媽媽的神奇小子 弟弟 在 狂氏電影綜合症候群| 分享吓#媽媽的神奇小子真人真事二三事 的推薦與評價
分享吓#媽媽的神奇小子真人真事二三事,同埋戲入面一啲精選對白. ... 雖然媽媽擔心哥哥,但弟弟也是一個需要愛的個體啊~.. 感人故事加上動人配樂格外令人動容,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