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回顧//
很高興在1/16日下午和前來座談會的觀者分享一些這次展覽的創作脈絡
在將近兩小時的座談當中由朋丁主理人依秋做開場
由我和曉嶸用互問問題的方式來分享我們各自的創作歷程、風格養成以及這次展覽的構成
分享內容很多我也用文字和草圖整理出了其中討論到這次展覽我的創作的歷程分享給當天無法前來的觀者
以下長文
一年前朋丁邀約展覽時,剛好遇到我要準備生產的階段,因生完小孩後的恢復,加上育兒過程種種,讓所有創作時程延後。之後依秋再次詢問關於展覽的可能,當時關於生小孩過程已有一些感觸,想畫成作品,與朋丁和曉嶸多次討論關於展覽內容、創作想法、概念後,決定以『母親』這個主題為出發。
雖說『母親』是這次展覽的主軸,但我與曉嶸各自對該主題站在不同的透視點及感受,也不確定各自會以什麼角度出發和產出什麼樣的作品。
第一幅完成的創作是"Breast Feeding",這張初稿誕生的情境是當時的我剛餵完六個月的母乳,其中的感觸讓我寫下幾個關鍵字,並隨性畫了一塊鉛筆草稿。這件作品講述一個母親巨大的軀體必須提供另一個小生命所有養分,在一個一直被掏空的過程中表現一個空洞的狀態,慢慢遺失自我,與新生命相互枷鎖的過程。
確定以『母親』為展覽主題後,我先試著把這個概念的草圖再描述的明確一點,並配上顏色。這幅畫前前後後進行了三個月,過程當中覺得很陌生、也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為擔心自己是否能將餵母乳這個畫面以我的風格和美感取得一個平衡,再來是了解曉嶸的作品都以精緻渲染、寫實的風格創作,希望自己也能有這樣的元素與同展創作者做呼應,便開始嘗在畫面某處加上陰影和亮光。
進行第二幅畫之前,有兩幅草圖正在進行,一個是我對母親與寶寶彼此之間依附關係的想法,另一個則是”The Pregnant Woman"的草圖。前者想以聖母瑪麗抱嬰孩的神聖畫面為出發,而嬰孩與母親的身體則縫合成為一體;後者則是強調一位懷孕女性的身形、姿態和內在情緒為出發。
"The Pregnant Woman" 以水彩繪製完成,其實我已經很久沒有使用該媒材,但我希望這一幅所呈現的效果能比平常畫風再揉想、情緒化、有機一點,所以最後選擇在版畫紙上用水彩和不透明水彩繪畫。當後續依秋問我選擇其中一幅作為掛毯圖像,我就選擇了這幅,稍微低調但又有份量的畫面(加上一些印花)適合放大掛在牆上也適合像母性觸感依樣包覆在身上。為了美國廠商機器讀取顏色製作方便,我又用數位方式將該畫重新上色了一遍,才送往廠商製作,以機器編織成為一件大型展覽周邊商品。
“Ovulator"這幅的概念講述的是一個女子等待的過程,用我喜歡的靜態方式和平庸的情緒分別表現內在的心境。這個等待已經有一段時間,使得畫中女子已經不再緊繃也不再掙扎,覺得就算下一步不符合自己期待好像也已經無所謂。『排卵者』的障礙就是在一邊了解自己身體狀態的過程中也要一邊嘗試解決各種bug,過程當中無法保證什麼,即使對精子卵子結合的流程、期待胚胎成長後及其過程都瞭如指掌,卻不能控制它的發生。畫作背後的生育醫學海報為參考舊式德文醫學海報,海報上的女性構造也像是不斷地提醒著她該擁有的生理構造及目標。
"Ovulator"正是我在懷孕前一年多的心境。畫面當中希望用複雜多樣的印花成為周圍裝飾呼應女子的內心,也跟女子簡單、平庸單調的樣子成對比。
排卵、懷胎、及哺乳像是三篇完整的章節,經歷完這些階段,下一張我便前往了目前正在通過的育兒過程。Play Room(遊戲室)這個空間畫面一直在籌備這次展覽的過程當中出現,也許是因為每天我都在經歷白天凌亂的玩具空間和夜晚收納的過程,善用物體構成場景的我覺得也可以將此畫面構圖。於是我把自己為女兒設計和擺放的玩樂空間和玩具的圖片都拍下來,直接選用這個空間做為這幅圖的草稿。除此之外我還想加入一種神秘感,希望透過一份窺探的視角,去觀看畫面中所發生的事。畫面的左側加了窗簾,也讓觀眾產生一點模糊的印象,去探討主角應該是母親還是幼兒這樣的問題。而原本在草圖規劃要用迷幻抽象圖樣將四邊框著整個畫面,最後改成右邊及下面的L型抽象印花則是參考70年代迷幻抽象紋路和木頭紋路來加深觀看者在多個具象物體和抽象紋路之間的混亂感,也是我在育兒過程當中的視覺角度和精神狀態。
與"Breast Feeding"一樣,畫中我希望能加入一些物件上的光和影,去與曉嶸的寫實畫法做呼應,在兩幅畫繪製過程當中,為了在我原本的色塊繪畫方式與陰影渲染畫法做出一個平衡,研究了一些藝術家的創作,覺得自己怎麼畫好像都會畫出一種人造塑膠感,也許是壓克力顏料這個媒材給我的感覺吧,「那我為何不就這樣去發展呢?」遂形成畫中的另一種畫法。這幅“Happy Hour” 也成為這一列畫作當中的最後一幅。
關於三幅抽象畫作,是我一直想嘗試但卻一直沒有機會真正用顏料下去起筆的畫作。雖然草稿本上已有數張抽象的構圖,但覺得要如何完整的建構抽象形體和配色都是非常陌生。這次三幅畫為『母親』主題系列畫作的衍生,同樣也試著模擬和想像也許用嬰孩的角度看母親的世界是這些畫面。我選了三個非常簡單的女性及母親元素作為基底:乳房、子宮以及依附關係。運用這三個簡單的元素作為出發,用很單純、幻想、隨機的方式來構想我對這三種元素的視覺畫面,在繪製過程也以比較輕鬆、實驗性和好玩的態度,就像是老師給小朋友一個主題小朋友無需顧慮太多可盡情作畫的那種感覺進行而產出這三幅畫。
喜歡嘗試多種媒材的我,幾乎在每個展覽上都希望能有其他不同表現方式的作品產出。2015年接觸到馬賽克磚,製作家中的小傢俱,因此而對製作過程有深刻的印象。這次展覽又想到也許可以用這些繽紛的馬賽克磚作畫,然後產生一系列的立體作品。Cube #1-#5 靈感來自時常陪女兒玩的統感玩具——疊疊磚,而每個立方體磚可由大到小疊成一個高塔,也可從小到大收納成一體訓練嬰幼兒的物體大小、空間概念和手部肌肉,每個立體磚也附有號碼表示順序等等,是一組透過多項方式達到玩樂和訓練效果的玩具。
我設計的立方體各個有五個面,我用很簡單的元素為每個面設計圖案包含數字、印花、動物、表情等等。使用馬賽克磚過程必須習慣許多不確定性和意外,像是磚塊的位置擺放與形狀切裁等等,這些不確定因素更讓圖像和立體作品產生童趣感及對應育嬰的過程。這系列作品除了可真的堆疊、收納外,也可單個收藏作為居家裝飾和擺放盆栽使用。
謝謝這一段期間各界的支持與指教
希望往後能有更多從不同觀點和感受出發的作品與大家分享
嬰幼兒自我概念發展 在 恬兒職能治療師-醫學領域的兒童發展專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嬰幼兒學習力與情緒教養遊戲設計培訓班】文大推廣部X KidPro
#可申請托育人員6小時進修時數
課程🎊9折優惠🎊索取
👉 https://kid-pro.com/pccu.courses
-------------------------------
0-3歲孩子的情緒超難捉摸?
一下子只會哭😭 大一點又不要不要❌~
意見超多又不聽解釋 到底有甚麼方法可以解?
-
破解孩子情緒最重要的是 #找出原因
但這往往是最難的🤦♀️
這次的課程,將帶領學員
🌟用KidPro獨創的 ABRR行為分析架構🌟
讓大家有清楚的方向架構,來試著分析孩子的情緒行為
再分享各種解方🔐
-------------------------------
【嬰幼兒學習力與情緒教養遊戲設計培訓班】
詳細課程資訊
◾上課地點:台北市 文化大學推廣部 建國本部
◾上課時間:2021/1/16(六) 9:00~16:00
-
課程9折優惠索取
👉https://kid-pro.com/pccu.courses
(只需3分鐘即可完成喔)
-
課程報名連結
👉 https://kid-pro.com/pccu0116
-------------------------------
課程內容
🔸0-1歲寶寶
✅分離焦慮 ✅氣質人人大不同 ✅寶寶越來越有意見?談自我發展
✅因果關係、物體恆存、容器概念 發展理論+遊戲設計實作
🔸1-3歲幼兒
✅ABRR行為情緒分析 ✅我家小老闆的溝通術
✅分不分享?談物權發展 ✅延遲滿足
✅容器概念延伸、命名、指認、配對、建構 發展理論+遊戲設計實作
🔸1-3歲幼兒
✅正負增強 ✅高敏感兒 ✅高需求兒
✅點數、數量、形狀概念、顏色概念、視知覺、注意力 發展理論+遊戲設計實作
-----------0-6歲兒童發展系列課程-----------
🔺2021/01/23《兒童感統理論與動作活動設計培訓班》
https://kid-pro.com/pccu0123
🔺2021/01/30《嬰幼兒口語及口腔發展理論與實務應用班》
https://kid-pro.com/pccu0130
嬰幼兒自我概念發展 在 蜜亞麻-諮商心理師郭蕙寧。寧寧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明天下午開課的 #寶寶瑜伽 還有少數名額
歡迎大家私訊老師報名
讓寶寶不錯過 #0歲時期的關鍵發展期~
🌈🌈🌈🌈🌈🌈🌈🌈
「寶寶運動好重要」,在嬰幼兒時期,身體和心理是密不可分的。透過「動能知覺的運動」,促進寶寶,建構全方位的自我概念,促進神經元的連結,還能強化嬰幼兒的骨骼肌肉,促進身體健康及免疫力,對於自己的身體與肌肉越來越能掌握,並精準的完成動作。在心理上,能增加嬰幼兒的自主感與自信心!運動的身體,大腦會分泌「幸福酵素,多巴胺」🔆幫助寶寶穩定情緒,增加幸福感喔,因為親子一起運動,親子關係也會變得更親密🎄
寶寶瑜伽與寶寶手語都是上課學習之後,家長可持續在家與嬰幼兒互動,直到寶寶長大了,都還可以持續跟寶寶一起玩的親子活動,在教養上的CP值很高喔~
🚼寶寶運動瑜伽及親子遊戲課
10-11月。平日班。週二下午班
日期:10/27、11/3、11/10、11/17、11/24
時間:下午1530-1640(70分鐘)
12月。假日班。週六下午班(已額滿)
日期:12/12、12/19、12/26、1/9、1/16
時間:下午1500-1610(70分鐘)
【上課地點】
台北車站附近教室(確定報名之後加入上課群組,老師會通知確切地點)
【招生對象】
「0-3歲」寶寶,及照顧者1-2位(爸爸媽媽或其他親友)
(家庭其他幼兒要一起來上課,單堂課需支付500元,有需要者可私訊寧寧老師)
【招生名額】
每班6-7組家庭
費用:4000元(350分鐘)
兩人同行:3900/人
三人揪團:3800/人
【寧寧老師。課程兩大優勢】:
1.身為諮商心理師,在課堂中,寧寧老師融入許多新手爸媽最需要的「 #正向教養、#同理心教養 」,讓爸爸媽媽了解更多寶寶的心理與行為,與寶寶更貼近。
2.凡報名系列課程,即可加入寧寧老師所召集的 #親子共學群組,與寧寧老師及更多家庭互動、交流及育兒資訊分享,並享有老師的後續諮詢服務。
#線上付費一對一親職教養及問題諮詢,或其他問題,請私訊粉絲專頁
#諮商心理師寧寧老師 #同理心教養 #寶寶的課 #寶寶手語 #嬰兒手語 #BSS寶寶音樂手語認證講師 #TBEA臺灣嬰幼兒手語認證講師 #嬰幼兒手語溝通實務 #改善親子關係 #改善嬰兒哭鬧 #自律能力培養 #嬰幼兒情緒管理 #親子溝通有愛無礙 #DS全球嬰幼兒動能知覺瑜伽 #嬰兒瑜伽 #寶寶瑜伽 #寶寶運動 #嬰兒運動 #親子互動 #改善親子關係 #改善嬰兒哭鬧 #自律能力培養 #親職教養
相關問題可私訊詢問寧寧老師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abysignlanguage.babyyoga.babyart.babyEQ/
🔽老師經驗豐富~上課會溫柔地邀請「真人寶寶」當小助教,示範標準動作,寶寶們到老師手上都乖乖的~超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