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十年做清官
歷史春秋網
作者:程步
秦國人的到來,不僅消除了魏國人亡國滅種的恐懼,還給魏國帶來了一陣清風,一股正氣。秦國的兵民樸實憨厚(其百姓朴)。下級官吏謙恭節儉,辦事認真,公平執法,不徇私情(其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忠信而不楛)。將軍高官生活簡單樸實,出家門入公門處理政務勤勉高效。出公門入家門閉門謝客,少有私下宴請娛樂,拉幫結派。皆公正廉潔(觀其士大夫,出於其門,入於公門;出於公門,歸於其家,無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黨,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故而秦國人行政廉潔高效,秦國人治理下的衙門、市場、社會、百業,都依法辦事,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形如沒有管理者卻能自行自為自治。社會安定,百業興旺(其朝閒,聽決百事不留,恬然如無治者,古之朝也。故曰:佚而治,約而詳,不煩而功,治之至也,秦類之矣)。
秦國人的到來,更給魏國帶來了制度的變革,並使百姓從制度變革中獲益,劉邦就是其中的一個。
戰國時期百姓都是子承父業(農之子恆為農),除此之外別無出路。國家的政權把持在貴族手裡,下層的官吏也都是貴族的門客捨人擔任,貧民百姓進階無門。秦國不同,自商鞅變法廢分封立郡縣之後,上自丞相,下至小吏,不論貴賤,唯才是舉。比如秦國的丞相,數出名來的秦穆公的百里奚,秦孝公的商鞅,秦惠王的張儀、樂池,秦武王的甘茂,秦昭王的薛文、樓緩、範雎、蔡澤,秦莊王的呂不韋,秦始皇的隗林、王綰、李斯,都不是嬴氏王族。下級官吏則是通過公開考試,擇優錄取。秦國的這套做法,給劉邦這樣的下層百姓開闢了就業晉陞的機會。劉邦少兒時期讀書認字派上了用場,當時讀書認字的人不多,故而劉邦一試通過,一腳就當上了沛縣泗水亭的亭長,相當於今天的派出所所長(及壯,試為吏,為泗水亭長)。
有句話叫環境造就人。秦國人帶來的清風正氣,激發出劉邦本性裡的正能量。原本效法偶像魏無忌「飲醇酒,多近婦女」遊手好閒在混在看的劉邦,一變欲要做清官、能吏、好丈夫。
說劉邦欲做清官有證據。劉邦身為派出所長,不是坐在辦公室裡指手畫腳,支使下屬零時工跑腿辦案,自己如過去般吃喝玩樂淫女人,事辦成了案子告破了,再去出頭露面匯報成績,邀功領賞。劉邦是身先士卒,不遠百里。楚地酷熱,下鄉辦案烈日難當,有個草帽可以遮陽。找個地面上轄區內擺攤的要一頂,沒人會駁亭長的面子。伸手就拿,定也沒人敢跟亭長較真。你要不給,治你個偷稅漏稅,說你有盜竊嫌疑關你三天,耽誤的買賣不抵一頂草帽?誰都算得明白這筆賬。劉邦沒這麼做,而是自己動手用竹皮編竹帽(高祖為亭長,乃以竹皮為冠)。一次去八十里以外的薛邑辦案,路途遙遠要走兩天,他便編了一頂戴上。自此以後經常戴著,直到當了皇帝還時常以此遮陽,故而被人稱為劉氏冠(令求盜之薛,治之,時時冠之。及貴常冠,所謂「劉氏冠」乃是也)。
不僅如此,劉邦還是個能吏和好丈夫。可就是這樣一個清官、能吏、好丈夫,卻突然落草造反了,就因為跑了幾個民工?不對。詭異嗎?太詭異了!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歷史 #中國歷史 #劉邦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阿湯趣歷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個酷愛歷史的UP主以獨特視角帶大家讀歷史,看奇聞。創作不易,感謝每一位朋友的支持,不要忘記點訂閱和小鈴鐺哦...
嬴 政 將軍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秦始皇如果多活十年,秦朝能早400年將匈奴趕到歐洲嗎?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秦始皇(前259年農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建立中央王朝。
通過北擊匈奴,南徵吳越,秦朝疆域達到了空前水平。
修建馳道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第二年(前220年),就下令修築以咸陽為中心的、通往全國各地的馳道。著名的馳道有9條,有出今高陵通上郡(陝北)的上郡道,過黃河通山西的臨晉道,出函谷關通河南、河北、山東的東方道。
秦直道又名直道,秦馳道之一,為秦朝修建的軍事交通工程,從秦始皇三十五年開始修築,歷時兩年半。從咸陽(起點為現咸陽淳化縣)到九原郡(現包頭附近)。全部用黃土夯實,全長736公里。秦始皇為了抗擊匈奴命蒙恬率領10萬工人修建。
北擊匈奴
為解除匈奴對秦的威脅,秦始皇命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秦始皇三十三年春(前214年),蒙恬統主力軍從上郡(郡治膚施,今陝西榆林市南)北出長城攻其東;楊翁子率偏師由肖關(寧夏固原東南)出長城攻其西。匈奴敗逃。秦遂取河南地(內蒙古烏加河以南及伊克昭盟地)。沿河置44縣,移民墾守。
因匈奴不斷來攻,次年秋,秦始皇覆命蒙恬軍又北渡黃河,取高闕(內蒙古狼山中部計蘭山口),攻佔陽山(內蒙古烏加河北的狼山、陰山)、北假(烏加河以南夾山帶河地區)。匈奴不敵,向北遷徙。為鞏固河南地區,秦置九原郡(郡治九原,內蒙古包頭市西北)。
為防止匈奴南下,蒙恬奉命徵發大量民工在燕、趙、秦長城基礎上,修築了西起臨洮(甘肅岷縣),東到遼東的萬里長城,對鞏固秦北部邊地發揮了重要作用。秦朝反擊匈奴的勝利,是對匈奴貴族侵擾勢力第一次最沉重的打擊。匈奴單于「頭曼不勝秦」,被迫「北徙」十餘年。
扶蘇和蒙恬
扶蘇是秦始皇長子,母羋氏。扶蘇是秦朝統治者中具有政治遠見的人物,秦始皇對其給予厚望。
嬴扶蘇認為天下初定,百姓未安,反對實行焚書坑儒等嚴峻政策,因而觸怒秦始皇,秦始皇便將其派到上郡監督蒙恬軍隊,協助蒙恬修築長城、抵禦匈奴。
蒙恬,秦朝著名將領。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為將軍,攻破齊國,拜為內史,深得秦始皇的尊寵,當時與其弟蒙毅號稱「忠信」。
秦統一後,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鄂爾多斯市一帶),率軍修了萬里長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國內交通閉塞的困境。蒙恬曾駐守九郡十餘年,威震匈奴,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
秦始皇意外之死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五次巡遊。這次出遊隨從人員主要有趙高、李斯、胡亥等人,上卿蒙毅也在隨行之列。蒙毅是蒙恬的親弟弟,扶蘇的親信,可是當秦始皇在途中病重時,蒙毅被遣返回邊關。
從突然的人事變動來看,這似乎是趙高等人的計謀。因為蒙恬領兵30萬隨公子扶蘇駐防上郡,從秦始皇的身邊遣走蒙毅,也就是去掉了扶蘇的耳目;加之趙高曾被蒙毅治罪而判死刑,後因秦始皇赦免,趙高才恢復官爵,趙高從此對蒙毅恨之入骨,發誓要滅掉蒙氏一族。趙高在秦始皇遣病重時遣走蒙毅,也為自己後來計謀的實施清掉了一塊絆腳石。
事後胡亥當上皇帝,就是秦二世,而扶蘇,蒙恬等人被逼自殺。
假如歷史重演
秦始皇死時才51歲,而且死因有些蹊蹺。死前秦始皇曾想下詔讓人召回扶蘇,顯然是想傳位給扶蘇,但是被趙高等人隱瞞。
如果秦始皇多活10年,公子扶蘇肯定即位做皇帝。以秦朝前期戰敗匈奴的經歷,以及秦朝修建長城,修建直通北部邊境的馳道來看,已經做好了戰爭準備。
蒙恬及蒙毅兄弟都是當世名將,打敗匈奴應該不成問題。匈奴只能選擇西逃。
而秦朝趙高胡亥等人的陰謀篡位,導致了秦朝很快走向滅亡。大澤鄉陳勝吳廣起義時候還打著公子扶蘇的名義,可見扶蘇在當時老百姓心裡的威望。
秦末戰爭導致了中原王朝國力衰敗,而匈奴趁機崛起,壓著漢朝打。漢朝集聚國力後,匈奴才被迫逃至歐洲,這時候距離秦朝已經500年了。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嬴 政 將軍 在 譚凱邦 Roy Ta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撐!
【義工招募】我地需要你 !
民主派初選,60多萬的香港人無懼國安法,無懼打壓,以投票方式,向世界呼喊,「香港人要民主!」的聲音,已傳遍海外,十分令人鼓舞。在9月的立法會選舉中,我們誓要與香港人奮戰到底,踢走保皇黨,取得最多議席,迫使政府回應5大訴求。
接下來既路,需要各位同行和幫忙,一起擺街站,宣揚我地既理念。
我范國威衷心希望你可以成為我團隊既一份子,一齊喺呢一場劃時代既選戰中奮戰到底,讓我們香港人共同成就未來,打破一切不可能。
我地要打好呢場選戰,一齊嬴!
我們會於7月26日,今個星期日,下午3點至6點,於將軍澳尚德邨向PopCorn商場行人天橋,擺設義工招募的街站,歡迎有意成為義工既你,前來報名登記,加入我地團隊!
另外,你亦可以填妥以下登記表格,或Whatsapp 5183 1558,我們的團隊會儘快與你聯絡。
https://docs.google.com/…/1FAIpQLSewvM3SdiH3jTj1m…/viewform…
 ̄ ̄ ̄ ̄ ̄ ̄ ̄ ̄ ̄ ̄ ̄ ̄ ̄ ̄ ̄ ̄ ̄ ̄ ̄
選舉廣告 自行製作 2020-7-26
 ̄ ̄ ̄ ̄ ̄ ̄ ̄ ̄ ̄ ̄ ̄ ̄ ̄ ̄ ̄ ̄ ̄ ̄ ̄
#亂世中並肩同行 #范國威 #新民主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