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薑炒雙味
#子薑炒肉絲VS子薑炒干片
#子薑是夏天的禮物
自從幾個月前做了春餅後我愛上了黃豆干,它的口感介於豆干和豆腐之間,有豆腐的嫩沒豆干的硬,組織孔洞也比兩者更能吸附味道,要不是擔心色素問題一定三不五時買來炒,所以只在超級想吃時才允許自己買。
上週買黃豆干,豆腐西施姨告訴我趁現在有嫩薑跟黃豆干一起炒很好吃喔,特別強調薑要下多一點!回家迫不急待馬上炒來嚐嚐~原本就特愛它的口感,加上嫩薑提味,讓單純的好吃更好吃呀~
古時平民百姓吃不起肉,豆腐豆干是蛋白質的來源,如同西方中世紀貴族才有肉吃,農奴們便依靠乳酪彌補無肉的飲食。
當我愛上黃豆干後,覺得它像嫩肉片,甚至比肉還好吃,因為我們家的公主嗜肉,如果端出一盤炒干片,包準會給我臉色看,所以就來鬥陣囉~看看是子薑肉絲好吃還是子薑干片厲害?!
子薑炒牛肉絲、豬肉絲是常見的菜,有一次我炒波隆那肉醬突然想來點辣就加了墨西哥泡椒~媽媽咪呀~滋味三級跳!所以看到上海人炒肉絲加入泡椒,很能懂那畫龍點睛的妙處,為了讓咱家公主不要看貶那肉絲(因為被我養壞了,認為肉絲不是肉,要大塊才叫肉),於是這次嫩薑炒肉絲也加了墨西哥泡椒,果然那酸辣真讓人有股爽勁。
這兩道菜小孩的結論~好吃,可是很平常啊。對,我就是想吃那單純的好吃,不需昂貴的食材,不需繁複的作法,單純可以好吃,才是真的好吃。
附記:
我最近重拾西洋書法,有學生想看「L」的歌德花體,我寫了破百張的A4紙,沒有一張滿意,才明白~複雜的字型才容易寫,筆畫複雜花俏可以掩蓋功力的拙劣;相形下簡單的字型,筆畫就那橫豎兩筆,怎麼橫,怎麼豎,一眼就可以看到底子。
能懂「簡單」其實不簡單,或許和黃豆干一樣,軟多一分就是豆腐,硬多一毫就是豆干,軟硬拿捏恰當才可以是黃豆干。
這次的鬥陣拼盤,問公主哪個好吃?她說「豆干」,無肉不歡的她說出這樣的評比~她的味覺說了真話,果然有良心。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