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抱歉,我消失了一陣子。
首先,在此為罹難者默哀,救難人員辛苦了。
大家連假過的如何?我昨天也開始放復活節假期了。其實過去幾個月,我陸續有想在這個平台分享文章,包括學業相關、畢業論文相關、碩士申請相關,我甚至想寫最近吃什麼的食譜(剛好有人在我的臉書留言。)
今天這篇文可能沒有什麼邏輯性,也可能充滿不客觀的個人情緒。對,這就是為什麼我停更了好幾個月的原因,我陷入即將畢業的迷惘期,以及畢業留學生會面對到的困境。我知道我未來藍圖是什麼,我也想大聲的告訴大家,但當理想離現實有點遠,我還有資格去談論嗎?我怕一切最終成為「幹話」。
成立這個粉專的初衷,是想要替與我有一樣有到國外追求藝術夢的人解惑,提供資訊,減少迷惘,可是,如今我如同走在迷宮中,我到底還能寫什麼?
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平台,是一個我在插畫領域道路上的研究過程,將生活經歷轉為文字,加上反思與批判、跟大家互動的實務研究。換句話說,我覺得這個平台是一個持續進行中的插畫創作。Illustration譯為「插畫」,但其實這個字還有其他解釋,包括,圖解、例證、實例、說明、闡明、以及演示,比起插畫,以我的角度來看,其他翻譯更為恰當。
扯遠了,來談談迷惘。前幾天我聽到一個有趣的比喻完全適用在留學生身上。如果把台灣的藝術設計教育模式以及產業模式比喻為PC電腦,而英國的想像為Apple電腦(這裡沒有要戰品牌的意思喔),留學生從PC經歷了操作系統的改變漸漸的適應了Apple,使用了三四年的Apple一步一步成為忠實用戶後,想回歸PC,好像很難。(光把檔案全部備份移到PC還有可能不相容就很麻煩了。)
「不相容」是我會遇到的瓶頸。為什麼台灣的藝術設計教育長那樣?因為產業模式就是那樣。但我學了三年英國的教育系統。昨天我問了在台灣創意產業打拼多年,現為全職接案插畫家,曾經在Kingston的同班同學Lichen:「為什麼台灣沒有插畫系?台灣有必要成立插畫系嗎?還是以台灣的就業市場以及需求,美術、視傳、商設、設計系就綽綽有餘,供過於求了?」Lichen說:「其實設計也是需要分工的!像你說的那些科系都各有專長,但職場上的長官,只要看你會美感的東西,就要你全部包辦,以為有關設計的事情都是你該會的。說實在一點的就是他們根本不了解我們的專業。再來可以從薪資來看待台灣社會對設計的態度,都比一般工業科技業還要低。台灣社會對設計專業的價值就是那麼低。(但設計工作其實很燒腦。)其實台灣需要插畫系!但我認真覺得沒有教師會教,他們會從傳統藝術的,或是會畫畫的人直接拿過去當插畫系的老師。我只能說,台灣人很多教師不知道插畫的定義是什麼,也常常跟一般美術、藝術混在一起。基本上,從教育這個層面來看,沒有插畫系,代表教育上的認知對這一塊就是薄弱。」(Lichen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lichen_tarotart/)
「設計是需要分工的,插畫、動畫也是。」大三這年,系上安排了很多“Studio visit” 什麼是Studio?可以解釋為工作室,那什麼是工作室?是個別接案、也可以是專門接案或接受資金贊助製片的插畫動畫公司,還有很多是台灣比較少的插畫經紀公司,這些Studio都有一個特點,他們各自有自己的風格,分工的很細,像是要製作一部動畫,分鏡、製偶、剪輯、音樂,都有各自的角色。插畫經紀公司內的插畫家也有分,有的主攻童書,有的接報章雜誌、有的專接商業插畫,基本上插畫家能保有自己的風格和接受適合自己的案件。
「那我就接英國的插畫案就好了啊?是在徬徨啥?」因為我想走學術,我想改變台灣的高等藝術設計教育,但,我理想中的教育模式就是對的嗎?孔子云,因材施教,有的人就是適合台灣以技法為主的教學模式,就像在英國班上也有不少人反對Kingston的教育方法一樣。如果,台灣真的有插畫系,而且使用了我理想中的教學方法(後現代:新學科本位藝術教育,以後有機會來分享),會不會根本不合適?還是,只有教育改變了,產業才有可能有所成長?
我沒有社會經驗,所以一切只是空談。我在往理想的道路上努力著,踩著家人撒的錢,所以慚愧,所以無助。
來點開心的照片,這是我跟同學合作的project~有空再來分享!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光臨臺灣吧 #動畫世界史 一說到 #五四運動 你可能會想到 #白話文運動 #德先生 #賽先生 但其實 #打破家庭的制度 追求個人自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許多知識分子像是 #傅斯年 #陳獨秀 也紛紛抨擊傳統家庭制度 將孝道視為垃圾 #好叛逆啊 _ 但另一方面當時中國的國際局勢 也...
「孔子傳動畫」的推薦目錄:
- 關於孔子傳動畫 在 去倫敦上插畫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孔子傳動畫 在 奶媽 Naim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孔子傳動畫 在 找愛4人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孔子傳動畫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孔子傳動畫 在 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 A Laowai's View of China & Taiwan | 郝毅博 Ben Hedge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孔子傳動畫 在 孔子傳1 - 中文 的評價
- 關於孔子傳動畫 在 孔子傳1 的評價
- 關於孔子傳動畫 在 孔子第012集宋女 的評價
- 關於孔子傳動畫 在 除了傳達孔子影響後世甚鉅的儒家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孔子傳動畫 在 孔子傳動畫、孔子傳2、孔子傳記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孔子傳動畫 在 孔子傳動畫、孔子傳2、孔子傳記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孔子傳動畫 在 孔子傳線上看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孔子傳動畫 在 孔子傳線上看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孔子傳動畫 在 成語歷史q版可愛的孔子, 卡通手繪, 孔子, 自由地圖素材圖案 的評價
- 關於孔子傳動畫 在 孔子傳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孔子傳動畫 在 孔子傳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孔子傳動畫 在 48.孔子傳顏回死(中文字幕全50集) - YouTube 的評價
孔子傳動畫 在 奶媽 Naim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鬼滅之刃》:不要輕易說出你「善良」,因為你沒有】
《#鬼滅之刃》是一部討論「什麼是善良」的動畫,看完之後你會發現,其實你一點都不善良,甚至,你還「誤解」了善良。
作品以男主角竈門炭治郎的視角出發,他的家人被妖怪殺害,唯一倖存的妹妹禰豆子變成妖怪。
為了不讓妖魔禍害人間,炭治郎經過艱苦鍛鍊成為「鬼殺隊」一員,尋找能讓妹妹禰豆子變回人類的方法。
動畫主題曲《紅蓮華》歌詞提到:「水面之下盤根錯節的善與惡,『偽善』將降下天罰。」
一曲以敝之,作者吾峠呼世晴向觀眾拋出一連串有關「善」的拷問:何謂善良?如何定義?善良裡頭包含什麼?
/
善與惡,這是古往今來藝術家和哲學家最鍾愛的話題。
很可惜地,太多人對「善良」的定義往往僅限於「理解他人」,心想我能夠同理惡人行為、能夠共感他人悲傷,那麼我這樣就是善良的吧?
搞半天,善良變成清談玄學,反正聚在一起感嘆別人生命經歷,大家都好善良好棒棒了。
事實上,我不認為一個人懂得感同身受就能夠被稱作善良。
如果是這樣,簡直太看輕「善」的廣袤和偉大。
/
善良有多難?即便天真可愛的孩童,我發現他們也需要做「善良」的練習,且父母必須擁有高度覺察力。
某天我在校園散步,看到一個幼稚園小孩追逐前方鴿子,小朋友大吼大叫,鴿子們被嚇得雞飛狗跳。
乍看你覺得畫面很可愛,我轉頭,見到孩子家長在後方緩步聊天,沒人覺得這有什麼。
站在鴿子角度,這對牠們來說就是一個恐怖到不行的經歷,有些人認為動物沒有情緒,但我個人相信是「有」的,對於驚慌跟危機,牠們有一定程度的感知。
小孩子把動物驚嚇的反應當有趣,他們沒有惡意,甚至是「喜歡小動物」的表現。
在我的定義裡,這個動作就不能被稱作是「善良」,這是「無知」所導致的不懂節制和不知同理。
小孩子的單純可愛,是源於他們的無知,不是善良。
正因小孩子無知,如何引導就成為大人的責任。
/
人常道儒家說「人性本善」,根本上理解錯誤,這是荀子曲解孔孟的本意。
如果孔孟倡導人性本善,那他們為什麼又會說出「養心莫善於寡欲」、「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種重視教育的名言?
因此,我覺得人性並無本善與本惡,而是一張無知的白紙,人性本空,需要後天教化與本身的自控力。
我看《鬼滅之刃》時經常被男主角竈門炭治郎觸動,他完整實踐我心目中對「善良」的想像,而這同樣是作者吾峠呼世晴的嚮往。
她透過這部作品試圖為「善」正名。
竈門炭治郎會告訴鬼:你們有很可憐的原生家庭與悲傷過往,但你們終究是傷害無辜的人類,你們將負能量無限延伸,試圖為己身行為開脫,這是不對的。
我理解你,不代表你沒錯;我可以用最溫柔的方式了結你,但你必須為你的行爲懺悔。
/
放下屠刀,不會馬上立地成佛,端取決你有沒有足夠誠意認錯,事後做出實質行動彌補。
購買贖罪劵、找神父懺悔,如果還是做出傷害別人的言行,你只是在賄賂神明,這就是《紅蓮華》裡頭高唱的「偽善」。
若神明因為你時常禱告燒香就原諒你,讓你繼續做出壓迫他人的事實,這種神祇完全沒有信奉的必要。
竈門炭治郎做到的不光是「理解」,他會在蜘蛛山面對下弦之伍的威脅,依然不願屈服地痛罵他「虛偽」;他經常向虎山前行,縱使內心害怕,雖千萬人吾往矣。
見到無法自我肯定的夥伴我妻善逸,以及過度相信自己以致自大的嘴平伊之助,竈門炭治郎總能溫柔相待,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不過,當兩個夥伴對老婆婆、傳信烏鴉做出沒禮貌的舉動時,竈門炭治郎還是會對他們揮拳猛 K,告訴他們控制情緒、不給他人造成困擾的重要性。
看出來了嗎?
善良,是在「真誠」的前提下做出的某種「行動」。
/
已故作家林奕含有段訪問,她自問:「難道創作者真的會巧言令色嘛?」
這句直擊靈魂的叩問讓我思考很久,我認為很多藝術家之所以是渣男渣女,在於他們只達到「理解」這塊,於是容易導向「惡人也有他們可憐的地方」,反而忽略「惡人傷害別人」的事實。
他們試圖用七情六慾為動物性開脫,忘記人類價值其實是如何控制自己的動物性,變成一個尼采口中的「超人」。
以前我也是「凡是無對錯論者」,但這個想法在一年前改變。
我覺得會在那邊說「任何事情沒對錯」的人,才是完全搞不清楚狀況的人。
若能逐步理解世界的究竟真相,我相信你將會得到和培根、雨果、蘇格拉底等人相似結論:我們活在世界上,就是在練習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
畢竟自甘墮落、偷懶行事,遠比奮力成長還容易太多。
/
善良不是本性,它是一個「方向」,它是選擇出來的,至於我們為什麼要選擇善良?龕門炭治郎給過答案:「我們會為自己感到自豪。」
追求善良不是為了要得到什麼,而是當你臨死之前,你會感恩你沒有白來走一遭,算是修煉成功,一生坦蕩。
我常常會要我朋友稍微幻想,假設現在全世界的人都能擁有「五分鐘的善良」,那麼真的是會迎來五分鐘天堂,戰爭與歧視瞬間停止。
通常朋友陪我一起幻想時,確實有這種感受。
善良,是真心想幫助別人,並且做出行動;善良,是你勇敢出聲捍衛正道,不怕受傷謾罵;善良,就是你有朝一日成為強者,能用強者力量去保護弱者。
蘇格拉底說,善良是人生最高的目的,首要先從「節制」開始;孔子鼓勵大家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現在重新問你自己:你善良嗎?
不管答案是什麼,我都想告訴你,這是一個值得追求與努力的方向,一起向竈門炭治郎學習吧!
原文刊載至:Aday Magazine
https://www.adaymag.com/2020/11/09/kimetsu-no-yaiba-why-should-we-be-a-good-person.html
MUSE木棉花
孔子傳動畫 在 找愛4人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們如何跟孩子講述生死議題呢?
亡可以是結束,或是靈魂旅程的開始!
—《禮物,給我愛的你》的另類思考
高雄市張啓華文化藝術基金會 執行長 許禮安 醫師
張啓華文化藝術基金會連續七期製作「本土生命繪本」,感謝高雄市文化局的補助。接續《阿公打暗號》、《今生與來世之間》、《再見,環環!》、《紅豆牛奶冰棒》、《生之鑰》和《山魂》,這本《禮物,給我愛的你》是「本土生命繪本」系列第七集,作者是官孟穎,2011年第三屆「本土生命繪本暨動畫創作徵選」繪本銀獎。張啓華基金會「本土生命繪本」系列到此暫時告一段落,期待未來因緣具足,可以繼續把許多精采的得獎繪本製作成書。
有人說:華人不談死,都是因為孔子不談死,然後半吊子的舉例: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這是很多人不讀論語、不認識孔子,就隨便給孔子貼標籤。其實孔子「因材施教」,因為「問死」的弟子太好高騖遠、不切實際,才提醒他要先「問生」。再者古文「互文換義」,用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多的意義,所以同樣也在說「未知死,焉知生」。意思是:不知道如何善生,就不會知道怎樣善終;不知道死到臨頭,就不會好好認真的活著。而且,論語裡面就有:「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儒家不論生和死,都是以禮相待。
故事一開始的問答,就展現大人習慣給孩子的「白色謊言」!大人們為什麼不願意「誠實最為上策」:不知道就說不知道,並不丟臉;不知道卻不肯承認,還要「編故事」來「自圓其說」,就需要用更多的謊言,來圓最開始的謊言,這是很糟糕的示範!我認為:如果大人一直認為孩子不懂事,不肯對孩子「從實招來」,孩子一直不能懂事就只是理所當然,這樣才符合大人給他們的設定與期望。我們應該要把孩子當成可以懂事,好好教育和溝通。孩子才有可能慢慢懂事。
我們應該讓孩子知道:連大人都會有情緒,孩子當然一樣可以有情緒;悲傷不是不好的事,而是遭遇生離死別的必然情緒;悲傷可以表達,情緒需要適當的宣洩。不然,等孩子長大變成新一代的大人,就會強迫別人和親人不能悲傷,繼續壓抑悲傷而形成情緒暴衝,以及只敢在大眾面前假笑,不敢在別人面前真哭!我的恩師余德慧教授說:其實「家破人亡」是人生的定局,但是因為我們把「家破人亡」想得太悲慘,所以我們的結局都會是悲慘的。
過去,大人們用「十八層地獄圖」恐嚇壞人,卻同時也嚇壞孩子。孩子可能會懷疑:難道爺爺是壞人,爺爺要去地獄嗎?問題是大人常會說:「囝仔人有耳沒嘴(台語)」,不准孩子「亂」講話,更不可以「亂」問問題。這樣除了扼殺孩子的好奇心,也讓孩子誤以為:死亡是可怕至極的事情,是連講都不能講的黑暗世界。其實,正如故事中「爺爺說過:每個人最後都會自己去旅行,我們不知道那趟旅行出發的時間,所以我們要珍惜和大家相處的時間。」因此我說:「死亡可以是結束,或是靈魂旅程的開始!」
媽媽說的「歡送會」,其實就是「葬禮」。假如真的像大人說的:「旅行是件快樂的事」,就不應該用可怕的「十八層地獄圖」,至少要是可愛版的貼圖,這樣鄰居的孩子們才敢進來參加。因此,假如「葬禮」真的是「歡送會」,就應該辦成一場「歡樂派對」,讓每個人都敢在場同樂也同悲、笑著流淚說再見。最後,這個孩子想到要送什麼禮物給爺爺,故事中沒有用文字描述這個禮物,卻是直接用圖像傳達。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圖說故事,那是用很多張彩圖組合而成的「家人同樂會」,可能連在天上的爺爺看了都會很開心。
許禮安108-09-28(六)教師節/亥時/高雄安居
孔子傳動畫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歡迎光臨臺灣吧 #動畫世界史
一說到 #五四運動 你可能會想到
#白話文運動 #德先生 #賽先生
但其實 #打破家庭的制度
追求個人自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許多知識分子像是 #傅斯年 #陳獨秀
也紛紛抨擊傳統家庭制度
將孝道視為垃圾 #好叛逆啊
_
但另一方面當時中國的國際局勢
也讓知識分子們有著滿滿的 #亡國感 😟
希望透過 #革命
改變國家民族的問題
追求自由的聲音愈來愈薄弱
甚至出現 #革命優先於戀愛❣️
「做愛無罪,戀愛去死🚫」這樣的想法
#這樣我要怎麼教小孩💢💢💢
_
但是標榜著 #主義至上
追求真理的 #中心思想
真的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嗎?🤔
#酒保堅持半糖主義 (這樣是不是不小心暴露年紀)
#當一隻無知的豬真的比較開心嗎🐷
#這集又有新角色🐣
#動畫世界史中國篇 #完成一半啦
_
#2021 黑啤好粒曆
陪你過一天,也陪你過一年
不只可愛還有許多貼心小設計
👉 https://lihi1.com/HFxm9
_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王汎森,〈「煩悶」的本質是什麼──近代中國的私人領域與「主義」的崛起〉,收錄於氏著,《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臺北:聯經,2017),頁113-164。
▎王汎森,〈「主義時代」的來臨──中國近代思想史的一個關鍵發展〉,收錄於氏著,《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頁165-250。
▎呂芳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八年至十八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第2章第3節,〈學界的新舊衝突:浙江一師風潮〉,頁112-154。
▎呂芳上,〈從「救救孩子」到「救救老人」:「五四」百年來家庭制度的變遷〉,《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34(臺北,2019),頁197-217。
▎呂芳上,〈革命與戀愛——一九二0年代中國知識分子情愛問題的抉擇與討論〉,收錄於氏著,《民國史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冊上,頁396-435。
▎趙妍杰,〈為了人生幸福:五四時期家庭革命的個體訴求〉,《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58:1(武漢,2019),頁128-141。
▎柯惠鈴,〈五四後中國「家庭」變遷的思考──從施存統的「非孝」 談起〉,收錄於黃克武主編,《重估傳統‧再造文明:知識分子與五四新文化運動》,臺北,秀威資訊,2019,頁325-357。
▎楊華麗,〈「五四」新文化思潮中的《非孝》事件考論〉,《中國現代文學論叢》,13:2(南京,2018),頁116-129。
▎馬楠,〈「道學學生」一變而為「新青年」?——「五四」時期單不庵門生施存統的精神世界與《非孝》的製造〉,《思想與文化》,2016年第1期(上海,2016),頁208-230。
▎林明德,〈「三一運動」與「五四運動」的關連〉,收錄於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冊22(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頁441-457。
🎼 版權音樂:
Hidden Agenda
Fun in a Bottle
Flighty Theme
Scheming Weasel faster
Circus Tent
Simple Music to Frighten Small Children By
Laconic Granny
Monkeys Spinning Monkeys
Cartoon Pizzicato
Bumbly March
Run Amok
Comic Hero
Comedic Juggernaut
The Builder
_
🍺 想了解 #臺灣吧 多一點點
訂閱YouTube頻道,新片不漏追| https://lihi.cc/0SEYv
瞧瞧Facebook,會有YT沒有的貼文和影片|https://lihi1.com/KUtvp
追蹤Instagram,限動看個夠|https://lihi1.com/OD9Bb
🍺 想了解 #黑啤 多一點點
Facebook 很可愛|https://www.facebook.com/beeru.official/
Instagram 必追|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同時也是 YouTubear|https://lihi1.com/gXg6U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孔子傳動畫 在 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 A Laowai's View of China & Taiwan | 郝毅博 Ben Hedge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喜羊羊與灰太狼」與「熊出沒」這兩部中國動畫,日前在央視新聞聯播中被點名「暴力、粗俗」的新聞,引發網友熱議,簡簡單單一個電視尺度的問題為何會在中國引起如此大的爭議?請看新唐人電視台《老外看中國》英國主持人郝毅博的最新分析。
按讚加入主持人郝毅博Facebook,一起討論中港台時事新聞!
https://www.facebook.com/benhedgesntd
訂閱《老外看中國》頻道,觀賞最新精采有趣影片!
http://www.youtube.com/Laowaikanzhongguo
哈囉!各位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老外看中國,我是郝毅博。前陣子中共的官方媒體發佈了一則可能讓中國的小朋友們不太開心的新聞,就是央視在新聞報導裡指出,有20家動畫機構倡議不製播含有暴力、低俗、危險和粗俗語言的動畫。同時央視也特別點出「喜羊羊與灰太狼」還有「熊出沒」這兩部動畫存在著暴力和語言粗俗的問題,正在修改。
這個消息一出馬上引發了大陸網友們的熱烈討論,「熊出沒」我們就不談了,基本上就是裡面有個看起來滿神經質的小光頭會拿著電鋸衝來衝去。
「喜羊羊」被點名就讓大家比較吃驚了,因為如果這個動畫主角不是小羊,是個叫「草泥馬」的動物,那大家可能會覺得確實存在語言粗俗的問題,那這個可愛的小羊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我看到網路上有個數據說,灰太狼被平底鍋砸過快1萬次、喜羊羊被煮過8百多次、被電過1千7百多次。
我知道台灣的鄉民、網友們有「鍵盤柯南」這個名詞,不過我說大陸的網友更厲害,根本是「鍵盤劉伯溫」,未卜先知,大家看看幾年前網友找到這張有點像六四坦克人的照片,還說喜羊羊會被和諧掉,現在真的應驗了!
不過據媒體報導,現實生活中確實也因為喜羊羊而發生了一起不幸的事件,有小朋友因為模仿灰太狼「烤羊」的橋段,把對方綁在樹上點火,結果兩個人都嚴重燒傷。發生了這件事,中國以外的朋友們可能就會想,都發生了這樣的事了,聽起來好像整頓一下也是挺合理的,為什麼大陸網友們會有這麼多反對的聲音?我想其實主要還是來自於人民對於政府的不信任。
因為在經過了中共這麼多年來,這種很高壓、很畸形的洗腦統治手段,年輕人透過翻牆也好,透過對各種不公事件的不滿也好,對於公共事務的思辨能力,其實都是越來越高的。換句話說,他們不相信央視的這個批判是真正出自於對人民的關懷。
另外也有網友提到,可以效法國外的電視分級制度,舉例來說,大家看到這個 The Simpsons 的卡通,左上角有個PG的符號,意思是Parental guidance,建議在家長指引下觀看,因為裡面可能有少量暴力等等的不適當行為,那這個框框的邊緣是楓葉,代表是加拿大的分級制度。
另外滿有意思的是,有些日本動畫到了美國等西方國家,也有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而做出修改,比如說抽菸、流血或是太暴露的畫面、還有可能會引起種族歧視的劇情,對,所以他們把這個小黑人漂白了。文化差異也可能造成修改,大家注意到嗎?日本的飯糰到了美國變成像熱狗麵包的東西。
那對於這件事情我的看法是什麼?其實我覺得分級制度是個不錯的方法,畢竟不是每個卡通都可以帶給小朋友比較良善的訊息,比如說這個天子傳奇的漫畫,打人打到像胸口碎大石這樣,可能就不一定適合年紀太小的小朋友看了。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要推行分級制度,大家真的可以相信曾經連孔子、岳飛曾經都被打成限制級的政府嗎?薄熙來今天這麼壞,難道是因為他小時候看了喜羊羊嗎?肯定不是。所以說,有些媒體認為這是中共政府要進一步做思想箝制、控制媒體的一種手段,大家對比一下這個最近的新聞,中國記者明年換證要考馬克思主義,感覺起來是不是這種說法也有他的道理。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我最近看了「進擊的巨人」以後的感想,雖然故事的整個架構是完全不同的,不過裡面的人物們裝著動力裝置飛越高牆,還要一邊抵抗巨人的劇情,總是讓我想到大陸翻牆的網友們,然後裡面的有一種膜拜高牆的宗教也讓我想起了支持中共封鎖網路的5毛、或是被洗腦太深的民眾。我覺得有句話說得很有道理:「幸福的秘密是自由,而自由的秘密是勇氣」!希望大家都能像艾倫和Mikasa他們一樣,帶著勇氣,乘著自由的風,追尋屬於自己的幸福!我是不是有點太宅了?好的,今天就到這裡,我們下次,再見!

孔子傳動畫 在 孔子傳1 的推薦與評價

孔子傳 1. 32,164 views Jan 29, 2013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Ag... … ... ... 台灣生命電視台製作-【佛教卡通 動畫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 <看更多>
孔子傳動畫 在 孔子第012集宋女 的推薦與評價

孔子 第012集宋女. 13,940 views13K views. Mar 12, 2014. 39. Dislike. Share. Save. 人生真善美. 人生真善美. 21.4K subscribers. Subscribe. ... <看更多>
孔子傳動畫 在 孔子傳1 - 中文 的推薦與評價
孔子傳 1 - 中文 ... 從人文主義談四大哲人- 蘇格拉底、佛陀、 孔子 、耶穌 ... 周易《易經》 動畫 Episode 6 孔子 篇第01集: 孔子 作傳篇. jolenetpo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