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是毫無疑義的日本戀愛教主、愛稱「ユーミン」(Yumin)的松任谷由實、一位是今年慶祝出道40年的國民天團「南方之星」(サザンオールスターズ, 簡稱サザン)主唱桑田佳祐,兩人在舞台上搭肩歡唱。天王尬天后,這番景象可以說是所有愛好J-pop的朋友們,一生中必須珍藏的難得畫面。但光是這一幕,我們便有很多很多很多故事可說。
以サザン如今的地位,很難再回想他們也曾經走過將近十年的淒慘出道時光,1978年到1987年左右,サザン是作為一個搞笑演唱樂團的角色,可有可無地生存在舞台上。70年代仍是Pink lady風靡年輕人的時代,另一方面,偶像而優則演的多棲魅惑天王沢田研二,每次上台都要讓台下幾個少女活活聲嘶力竭致死。而サザン的首張出道單曲,也就是31日晚上在紅白表演的《任性的辛巴達》(勝手にシンドバッド),事實上就是把當時最紅的Pink lady與研二混合而成的怪異歌曲。乍看之下,什麼叫任性的辛巴達啊,事實上這首歌的歌名,是來自Pink lady的《海邊的辛巴達》,與研二獲得1977年唱片大賞的《隨心所欲》(勝手にしやがれ),新人的出道歌名把兩首最賣與得獎的歌名混在一起,心態上擺明就是要搭順風車,這個樂團的格調可見一斑。
Pink Lady的《海邊的辛巴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1Zz7qs0sIc
《隨心所欲》:沢田研二是最被台灣人遺忘的七零年代天王,你可以看到鳳飛飛是如何仿效他的、男女合體的中性氣質也是他開創的舞台風格、而不只是歌唱,他飾演過日本影史上最令人深刻的幾個詭美角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CN0iDPIwVI
不只歌名惡搞,在接受現場訪問時,主持人問了桑田想要達成什麼目標,他的回答是「想成為耀眼的諧星」。這實在太無言了,到底是要做諧星還是做歌手啊。サザン的出道之路其實沒那麼多歡笑,在那個電視於家家戶戶普及率越來越高的時代,他們想辦法要擠進小銀幕增加知名度,但上了以後人們卻只把他們當諧星看(而且只有桑田好笑一點點)。他們又發誓不上電視,每個月都密集推出單曲,要用歌曲的素質決勝負,但很悲哀的,對於沒名氣的藝人來說,沒上電視就沒有宣傳,沒有宣傳的狀況下,誰會來買單曲呢?就這樣,隨著成員原由子懷孕--當時她已經與桑田結婚--整個南方之星決定休息一年,成員各自發展。新手爸爸沒事做,於是決定來搞一些從來沒搞過的事情。
桑田佳祐成立了一個「桑田樂團」(Kuwata Band)--限定活動一年,老婆大人身體恢復就解散。以「譁眾取寵的搖滾風格」為主,完全忘記サザン那種吵鬧又內容低俗的歡樂風格。沒想到,出了三首單曲,每首都奪下排行榜第一名。這怎麼回事,故意劍走偏鋒卻插出柳橙汁。
有趣的是,這第三首單曲《Merry X'mas in Summer》,日後卻被另一位天后拿去重唱了,她就是出身台灣、卻已經沒有台灣人再懷念、可是到了2018年,日本人仍要年年在電視上懷念她、年輕歌手還要唱她的歌的那位天后,鄧麗君。
《Merry X'mas in Summer》
https://open.spotify.com/track/1D7Xtx7eIlFv0sW2iFP2xM…
這是台灣之光的諷刺,台灣人真正改變日本歌壇的三位偉大女子,如今卻已經沒有台灣人真正記得這些台灣之光。翁倩玉、歐陽菲菲、與鄧麗君,仍然以Judy、菲菲、Teresa的名字永遠留在日本電視節目中。諧星們最愛模仿翁倩玉的孔雀開屏造型、這個月還有綜藝節目製作懷念鄧麗君特輯、而女唱將們每個人都要挑戰一次歐陽菲菲的《Love is Over》。她們當然是日本人,她們當然是日本數十年來的群體記憶,而台灣人們早已將她們當作古早教科書上的一條欄目,而在我們現時生活中將其遺忘殆盡。
莫名其妙紅起來的桑田佳祐,1986年趁桑田樂團還在活動時,舉辦了一場電視演唱會。
這場演唱會很明顯地比剛剛結束的紅白歌合戰還要精采,這樣講不太公平,這場聖誕表演可能比每一次紅白都精采,它是日本歌壇最豪華的一次演出,而且已經無法再重現。
讓我念念陣容:山下達郎幕後製作、桑田佳祐企劃並找人、演出者包括了松任谷由實、安路易斯(アン・ルイス)、原由子、泉谷茂、BOØWY(包括了冰室京介與布袋寅泰)、中村雅俊、吉川晃司、方格子(チェッカーズ)的藤井郁彌、忌野清志郎、鈴木雅之、原由子;演奏者包括了松任谷正隆、Alfee、山下洋輔、武部聡志等等;主持人是明石家秋刀魚。
如果這個陣容不會讓你雙腿發抖跪下流淚讚嘆,很簡單,因為日本音樂並不是你喜歡的類型。而如果你知道這段節目為什麼夠偉大,那麼建議你盡快右鍵另存這段一個半小時的影片,我也不確定何時會消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6ZmiPK2H3w
而這場名為《Merry X'mas Show》的演出,開場第一首歌,就是桑田唱《Merry X'mas in Summer》。你可以看到他還邊唱邊搞笑,鄧麗君的版本很明顯地勝出許多。
你可以看到影片裡,桑田與yumin肩並肩合唱,人家那時已經是天后,她沒想到的是再過幾個月,她幫《帶我去滑雪》唱的兩條主題曲,還要讓她紅到更上層樓,最終乘著泡沫經濟的浪潮,成為全日本的戀愛天后。這次節目最後,大家一起合唱為了這次演出而特別製作的歌曲--Yumin作詞、桑田作曲--《Kissin' Christmas》,好不歡樂。
サザン能上紅白時,還被憤怒的電視觀眾抗議:「為什麼要讓這種團體破壞紅白嚴肅的認真精神」。是的,那個年代的紅白還是高貴無瑕的,就像維也納新年交響樂團演奏一般嚴肅。
但回到2018年,看看這一幕,再想想1986年的那個聖誕節。當年走在不紅邊緣的淘氣鬼,與歌壇天后曾經那樣歡樂過,這麼多年過去,他們在如今非要依賴他們才能有點話題的紅白歌合戰上,唱著那年那首亂七八糟的山寨拼湊歌,你怎麼能說人生不奇妙呢?
孔雀魚如何懷孕 在 鄭宗弦的美食與故事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下午茶時間,來篇配茶文)
一生有禮--生命禮俗在我家
一、我家開糕餅店
三個月前,趁暑假時我到高雄參加夏令營。
自我介紹時,我說:「大家好,我叫做鄭有禮,即將升上六年級,我住在嘉義縣的一個小鎮。我們家是一個大家庭,家裡有曾祖母、阿公、阿嬤、爸爸、媽媽、大伯、二伯、五叔、六叔、七叔、兩個姑姑,和十幾個小孩。我家是開餅店的………」
或許你會以為,大家對於我有那麼多的家人會感到興趣或好奇,但是你錯了,底下聽眾們關注的焦點並不是這個。
我話還沒說完,馬上有人眼睛發亮,流著口水說:「唉呀!好棒喔!我最喜歡吃歐斯麥的檸檬夾心餅,金黃色的外皮,薄薄的、脆脆的、裡面的奶油酸中帶甜,一股檸檬的清香,好好吃喔!你們家是歐斯麥嗎?還是可口奶滋的?孔雀香酥脆嗎?」
這下誤會大了,怎麼把我家的餅說得那麼「乾燥」。
我連連揮手說:「不是,不是,不是那種餅乾啦。」
我正要解釋,另一個學員搶著說:「啊!我知道了,是蔥油餅,對不對?蔥油餅也很好吃。」
我搖頭。
「不然,是烙餅?」
我又搖頭。
「抓餅?餡餅?牛肉捲餅?」
「胡椒餅?蛋餅?」
「不是,不是,都不是。」我急了,怎麼把我家的餅說得那麼油膩。 「我家賣的是那種結婚時候要吃的『喜餅』啦!」
「喔──」
底下的學員統統發出恍然大悟的驚嘆聲,帶隊的老師還說:「那是糕餅店啦!對不對?」
「沒錯!」我連忙回答。
不知是不是聽我說到「結婚」兩個字,不少人臉上露出靦腆的笑容,有些女生的眼中還發出幸福的光芒。
「哇!你好幸福喔!」
「真羨慕,有吃不完的零食。」
「對呀!對呀!」大家不約而同的點點頭。
被人家這麼一讚美,剛剛遭受誤會的尷尬瞬間消失,緊接著而來的,是一股濃濃的幸福感填滿心頭。
是啊!我家開糕餅店,我好幸福呢!
說起我家糕餅店「光大軒」,在我們小鎮方圓三十公里之內,那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你若是在街上隨便問個人說: 「請問一下,阿水伯……」立刻就會有人說:「你是說做糕餅的那個阿水伯嗎?」你如果問的是:「請問『光大軒糕餅店』在哪裡?」馬上會聚來一群人,熱心的比手劃腳跟你說:「菜市場走進去,最後面那一家老店就是啦!」
我說的一點也不誇張,只因為阿公做大餅做了六十多年,小鎮上的人遇上婚喪喜慶,都要到我們店裡走一遭。當然,不是來收紅包、白包,而是來買大餅的。尤其是要婚嫁的人,都是整箱整箱的買回去的。
我們的大餅種類繁多,有:滷肉餅、冬瓜餅、白豆沙餅、烏豆沙餅、綠豆沙餅、水晶餅、鳳梨餅、蓮蓉餅、棗泥蛋黃餅、五仁餅,每一種都香噴噴,甜滋滋,Q爹爹,綿綿綿,不管你要兩個裝一袋的,還是六個不同種類的裝成一大盒,隨便客人挑選。
而且我們家的餅不止在鎮上有名,還傳播到了外縣市呢!常常有人打電話來訂,不然就是不遠千里,開車來光顧。
記得有一回,大甲媽祖繞境進香經過鎮上,我們搭起臨時的鐵架子,將糕餅擺到路邊販賣。
一位胖胖的阿姨臨上遊覽車前,好奇的買了一塊滷肉餅邊走邊嚐,想不到雙腳還沒跨上車門,她又旋回來了。原來,一塊半斤的滷肉餅被她兩三口吃完了,覺得好吃,不過癮,還要再買一塊。
阿公對她說:「再買一塊怎麼夠,多買幾塊車上吃吧!」
她張開圓呼呼的大嘴說:「不行!一塊就好了,我正在減肥。」
結果,買好大餅,上了車,遊覽車開動。車子走沒二十公尺,忽然又停下來,打開車門。那一位胖胖的阿姨慌亂亂的衝下來,滿頭大汗的跑回我們店門口,苦著一張臉,氣喘喘的說:「我……我……我不管了……再給我包十塊滷肉餅………」
這是千真萬確的事,一點都不騙人的。
大餅是我家的主力商品,除此之外,我們平常也做發粿、紅龜粿、紅圓仔、紅壽桃、綠豆糕、白鹹糕……等,拜拜的供品和點心,也都受到大家熱烈喜愛。
我家生意這麼好,不只因為東西好吃,還有阿公博學多聞、待人親切的緣故。阿公會免費幫人「看日子」,也就是看「黃曆」,挑出適合婚喪喜慶的「好日子」,還會詳細講解婚喪喜慶的習俗和禮儀,讓客人有所依循,按部就班的完成該有的儀式。
你大概不知道,按照傳統禮俗,一場婚禮的手續是多麼繁雜,先是說媒、議婚,再來問名、換庚帖、合八字,接著小聘、小訂、大聘、大訂、完聘、送日頭、安床、謝天公,才是迎親的真正婚禮,最後是歸寧。每一個步驟裡面還有大大小小的規矩和需要準備的禮品,過程非常繁複。
現在是工商社會,為求簡便,有些程序都簡化了。而且在民主時代,每個人都可以表達意見,大家互相尊重,因此許多內容都隨著討論協調而變動。
就拿完聘來說,根據我爸抄寫阿公口頭敘述的那本筆記本,基本上就要準備婚書、聘金、六色糖兩盒、伴頭花一對、長輩頭花兩盒、紅絲巾、新娘花稻穗一對、香菸、檳榔、喜酒、禮香炮燭兩份、炮城兩份、喜餅六盒以上、六禮紅包、金飾一組……等,好多東西。
那只是男方喔,女方另外還要準備其他東西,例如:蓮蕉、芋頭、龍眼、五穀、木炭、鳳梨花、金玉滿堂盒、女婿財庫、香蕉、糕餅、戒指項鍊、女婿頭尾服飾。
台灣雖然不大,卻有來自各地不同的族群,而各地又有他們特殊的習俗,因此當大家彼此通婚,常會出現不同的需求和意見。如何協調不同的婚俗,讓雙方人馬都滿意,是一件非常不簡單的超級任務。
曾經有北部的人說要女方準備鹿茸、燕窩,南部人認為是過份的要求,南部人要求男方備好檳榔、香菸,北部人會譏笑對方粗俗無理。一場一場的討論會下來,總是讓人口沫橫飛,頭痛傷腦筋,有時還會臉紅脖子粗,吵架傷和氣,甚至有人憤而取消婚約呢!
不過,客人只要踏出我家糕餅店,包管都是笑瞇瞇的。
因為,客人剛進門時,阿公會先請雙方坐下,送上一盤切好的滷肉餅,再泡上一壺香濃的烏龍茶,讓客人沈浸在餅和茶的香味中,熄掉心中的燥火。
接著阿公會捋著他的白鬍鬚,慢慢的將婚俗中該準備的物品,該注意的事項,有條不紊的告訴客人。客人若是堅持自己族群的習俗,阿公就會勸雙方各讓一步,顧著雙方的顏面,協調出一場混合式的婚禮,讓雙方都滿意。
還有,客人想要拜天公、還願、謝平安、完墳……,從事各種民俗信仰活動而不清楚禮節的,也都會來請教阿公,他都會鉅細靡遺的為客人解說。
不只這樣,阿公的有名,還包括他做生意堅持的原則。
我家的門聯,用紅漆為底,金漆做字,每年過年是不換的,阿公說那是為了時時提醒,代代相傳。上聯寫的是:「酥透千心層層好味道」下聯是:「香傳萬里陣陣美名聲」橫幅是:「光輝基業規模宏大」。
阿公曾說:「大餅做得香酥是基本的功夫,生意要好靠的卻是真誠的服務。而想要一代一代的經營下去,靠的是真材實料,童叟無欺,光明正大,才能經得起顧客和時間的檢驗。」
哦!原來「光明正大」是我家糕餅店「光大軒」的創業精神,也是阿公的糕餅店能持續飄香六十年的真正原因。
阿公的觀念很傳統,他認為「多子多孫多福氣」,所以他和阿嬤生了九個子女,更擁有十六位內外孫。在這民國六、七十年代,這樣並不算多,我的同學,他的阿嬤生了十三個孩子,而且有許多人的家裡也是大家庭。
我們以前住在一個三合院裡面,後來人口越來越多,叔叔伯伯們漸漸搬到旁邊去蓋透天的新房子。在白天,我們每一戶的大門和後門都是不關的,大家進進出出,不分彼此,到親人家像是走自家灶腳(廚房)那麼熟絡頻繁。
我爸排行老三,克紹箕裘繼承了糕餅店的事業。阿公和阿嬤在店裡顧著,我爸另一處的工場裡負責領導師父們做餅。我媽是家庭主婦,三頭跑,工場忙時要幫忙做餅,店裡忙時要去幫忙顧店。
別看阿公商場得意,每每跟客人閒聊時他都會發發牢騷,煩惱兒孫哪個沒娶沒嫁的,哪個工作沒著落?誰要升學了,學費多少?要住校還是租房子?安全嗎?常常有人勸他「兒孫自有兒孫福」,但是他還是依舊「操煩」個不停。
就像三年前進門的六嬸,在兩個禮拜前證實懷孕了,阿公又警戒起來,下令全家總動員,所有五嬸懷孕時的禁令都必須展延一年,不可鬆懈。
還有,五嬸剛生了二堂弟,阿公也很忙碌。他給小寶寶排八字,在康熙字典裡找了半天,給他取了「鄭有平」的名字,接著就聽到阿嬤傳來消息,說五嬸不肯好好「作月子」(作月內),阿公又開始焦慮。
「這不行啊!少年未曉想,吃老毋成樣。『月內』若是沒做好,像你那樣,老來這裡痠那裡痛,後悔就來不及。」阿公對阿嬤說。「我做人大官(公公)的,不好去跟她講,你要好好的勸他。你先叫進福來找我……」
看來在這件事上,阿公只能透過阿嬤和五叔,間接的傳達他的「關切」,而由於無法直接去跟媳婦開口,他顯得更焦急了。
我相信你注意到了,說了半天,我完全沒有提到我的四叔。是的,其實我不這麼稱呼他,因為他是我的「契爸」(乾爹)。
有關他的故事比較複雜跟「詭異」,等我講到後面,再慢慢告訴你。
生命禮俗小百科
生命禮儀的用品
牲禮:五牲(豬、雞、鴨、魚、蝦)、三牲(豬、雞、魚)
菜碗:各種素菜,例如:海帶、豆干、麵筋、素雞、青菜、金針、香菇
供品:發粿(有發展、發達、發財等含意)
紅龜粿(象徵長壽)
紅壽桃(象徵長壽)
紅牽仔(象徵財富)
紅圓仔(象徵團圓、產婦奶水飽滿)
綠豆糕、白鹹糕(有高昇的含意)
雙連龜(象徵福祿壽,作壽時用)
麵豬麵羊(酬神、拜天公、謝平安用)
香:線香
紙錢:各種金紙(祭拜神明用)、銀紙(祭拜祖先、好兄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