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過度飲食心理學
#過度飲食心理學 #斷食 #斷捨離
消費文化的崛起讓我們誤以為消費是一種社會意識型態:建立階級差別,以物質商品來決定持有者的社會地位和聲望。我們的身分地位往往無關於我們生產了什麼,而是和我們消費了什麼更有關係。
存在主義心理學家相信,心理壓力源自於存在的既定事實相關的衝突,像是道德、自由和本真性。
菲爾.庫什曼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為什麼自我是空虛的。』,他認為:在16世紀現代紀元開始指出,西方世界開始有了轉變,從宗教性轉變為科學性的生產架構,並從鄉村生活轉變為城市生活,從社群主體轉為個人主體。人對自己的看法已經改變,開始只認識完整而且獨立的個體、擁有自由意志、能夠主宰整個環境。
換句話說,西方社會對於自我的概念改變了,個人需求和慾望被極大化了,而正是這樣歷史性的轉變奠定的基礎,讓象徵賦予時代的食物和物質的消耗大幅升高。同時這個轉變,也是『消費主義』逐漸發展成道德教條的關鍵元素,此後消費者的選擇和取得,變成了個人自由、快樂、權力的載體。
正如庫什曼的主張:『受到地形影響的自我,感受不到社群、傳統、共同意義(shared meaning)。這些社會層面的欠缺,正導致我們感受不到個人信念和價值;具體的顯現出來的,就是一種慢性、無差別、情緒性的飢渴。二戰後的自我渴望獲得和消耗,潛意識裡想要藉此補償自己所失去的一切。這是一種空虛感。』
我們所經歷的這些文化疾病,包括喪失社群和共同意義,還有焦慮或沮喪等個人缺陷,都是助長過度消費廣為蔓延的先決條件。我們越來越相信,所有的問題包括各種臨床上的病症,到更加普遍的空虛感,都源自於這個受限制的自我,於是轉而藉由消耗藥物、生活消費品、食物等等個人消費,來治療上述種種的疾病。
科林.坎貝爾社會心理學家提出『想像力豐富的享樂主義』,他認為現代的慾望享樂主義就存在於新奇商品所提供的幻想中。媒體和廣告呈現各種消費商品的影像和敘述,人也依次建構出心中的幻想;然而等到真正購買了這些產品時,卻發現他們根本滿足不了自己的想像慾望,因此感到失望。
換句話說,消費文化運用被理想化的形象和旁白,讓消費者在心中產生不足感,而廣吿中的產品正是解藥。這些沒有被滿足的慾望,必然導致更多渴望與更多消耗以滿足期待。也就是說,以消費主義處理心理上的需求,正是過度消費和過度飲食的成因。
同時,社會心理學家Briers與Laporte也發現當人對自己的相對財富感到不安的時候,往往會想攝取更多的熱量。這些關於食物和物質不安感的平行發現,等於提供了兩個線索,顯示有形物質方面的過度消耗和食物上的過度消耗,都是有某些相同的心理機制所產生的現象。
在整個欲求、獲得、失望的循環之中,最陰險的一點應該是,在有問題的社會意識形態影響下,我們根本體會不到消費主義的心理後果。我們反而認為問題出在自己身上,是自己一直不夠堅定、缺乏紀律,或者神經化學出了問題,因此轉而以更多消費作為解決方案, 於是產生對更多產品的需求,成為一個沒有終點的消費主義循環。
社會學家齊格蒙.鮑曼認為:在消費主義文化之下所處的全貧窮狀態,和歷史上所謂的貧窮,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從前因貧窮而產生的飢餓、疾病、流落街頭無家可歸,是對生存的直接威脅;現在在消費文化中所謂的相對貧窮,是一種社會狀態和心理狀態。消費文化下的窮人,與所謂的快樂人生是絕緣的。
他進一步描述:『在消費社會中,身為消費者,「不足感」比什麼都嚴重,那將導致降級與「自我放逐」的後果。只是因為不足感,無力履行身為消費者的義務,就得忍受種種痛苦,例如被忽略、被剝奪、被降級,眼睜睜看著別人獲准進門參加一場社會盛宴,而自己卻被俳句在門外。唯一的補救方法,也是逃離屈辱難堪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克服這種消費者的不足感。』
以上文字皆取自於「過度飲食心理學」一書
在過去我接觸到『斷食』這個概念的時候,我意外發現原來人們一天下來需要的熱量其實真的不多,前幾天我正好看到盧廣仲參加木曜的下班吃什麼的節目,他也提到他一次用餐的份量就是現代成人的1/3,因為他的家族也習慣這麼飲食了,所以他出社會之後才發現原來他們家的飲食份量是比一般人小很多。我想到我家長壽的爺爺,一餐粗茶淡飯加點魚肉也可以吃飽,而且活到壽終正寢,離世的時候身體幾乎沒什麼病痛。
過去接觸減重的訊息,我感到很困惑為何我們要吃了東西感到罪惡感,然後再去健身房消耗這些熱量?如果我們一天下來只要攝取少數的熱量就能夠生存,那為何不好好控管自己的飲食即可?我們到底是怎麼改變了自己的飲食習慣與消費行為?
這本「過度飲食心理學」如上述的引文,作者用了很多研究舉證在過程發生了什麼事情。書中也有提到大量的案例讓我們知道如今的廣告與法令是如何一步步影響我們的消費行為,洗腦著我們消費越多越能夠代表著我們是有經濟能力與社會地位的人。
作者進一步主張,目前的道德教條、政治意識形態、經濟意識形態、社會意識形態的消費主義,已經擊敗了社會運動的消費主義,最終會危害人民的心理健康。這些衝動、自戀、慢性且不斷擴張的情緒飢渴,已經造成了「空虛的自我」。我們把這種空洞的感覺視為個人的失敗,而不是文化的病態,因此轉而消費藥品、商品、食品,來「犒賞」自己。
當然,我們沒有辦法很直接地改變廣告商或是法令的嚴謹性,但我們可以更有意識地消費,例如將把錢花在「體驗」而非物質,例如上舞蹈課、加入運動社團、到農夫市集買東西,都是讓錢回到經濟循環體系的好辦法。除此之外,在保持正面態度的心理學領域中,有研究顯示把錢花在買經驗,而不是購買奢華物質,對心理帶來的正面影響會更持久(Haidt,2006)。
過去在唸FIRE等提倡財務自由的書籍時,裡頭也提到我們可以透過減少不必要的消費增進自己儲蓄的能力,包含換個簡便、小而美且物價指數較低的地區居住。「過度飲食心理學」的作者也鼓勵慢活、簡單生活、慢食、住小房子等,對於尋求社群支持和簡單生活實踐方法的人,這些都是很好的資源。
過去在學習正念相關的心理諮商時(netflix中正念冥想指南也是一個很好入門正念的參考),我們也學習著專注享用當下的食物,感受它的味道、口感、牙齒在咀嚼時口腔裡的感受等等,專注在每個當下會發現我們本就擁有得以豐富體驗這個世界的感官,透過體驗與這個世界的存在有所連結,食物確實是最快的方式,但若能夠更緩慢與專注地感受,我們也得以與此時此刻的自己的在一起。理解到自我的真實所需原來是這麼單純。
如何讓「空虛的自我」不再空虛?不再讓自己投入在過度消費與飲食的惡性循環當中?我想,就先從了解自己、與內在的自己與這個世界的原生豐富性產生連結也是一個選擇。
***#寶瓶時代 #心理學 #習慣力
最近看的「習慣力」與「過度飲食」這兩本書,其實都在談論我們在這個世代常常接收到的訊息是,如果我沒有成功就是代表我不夠努力或意志力不夠堅定,導致我們對自我感覺越來越差,能量多半用在自我批判與自我否認,然後面對生活的變化又更加消極地應對。如此形成了惡性循環。
這樣的論點是源自於缺乏我們所經歷的時代與接收到的訊息、環境脈絡下的論調。
是的,留意自己的所作所為確實也是一部分的責任,但書中也提到有些食品標榜著「天然」卻一點也不天然,還添加了一堆讓人上癮的物質(例如糖)那麼,這又該算是誰的責任?
最主要是因為工業革命之後,人們就像是罐頭一樣,沒有思想地渡過每一天。我曾經也有個案對我說,每天加班到很晚,到家都累了,只想追劇洗洗睡,那還會有什麼力氣經營所謂的斜槓人生?
在書中提及我們因為生活型態的轉變與工業化的思維,早已失去了以前農業社會中滿滿的凝聚力與共同為了生活打拼的連接性,過度強調個人的結果,反而讓我們更難以理解自己在群體中的角色。
畢竟人終究是群體生活,找不到定位,也找不到意義感,內心的空虛自然會想要往最方便的事物索取、探尋,卻越發空虛。
而想要擺脫生活的空虛感得先找回自己在群體中的位置與歸屬感、與群體的意義感(還蠻符合寶瓶時代的)而不是瘋狂消費填補內心的空缺。
存在主義心理學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貓心小語
曾經有一位心理學家,統計了37761個樣本,結果發現,要預估一對情侶在多久之後會分手的機率,其實是有公式可以算出來的:分手率 = .079(R)−.101(T) + 37.529。
.
只要你在R填入交往週數,T填入你想知道幾周後會分手的機率,那麼就可以算出你在T周後分手的機率有多少。
.
海苔熊非常貼心地為大家把「情侶半年後分手的機率」給算出來了:交往一年的情侶,有37%的機率會在交往滿一年半前分手,交往滿一年半的情侶,則是有39%的機率會在交往滿兩年前分手。
.
如果依序推下去,交往兩年、兩年半、三年、三年半、四年、四年半的情侶,再過半年的分手率分別是41%、43%、45%、46%、48%、50%。
.
而該名心理學家,也直接點明了來參加他實驗的情侶,有42%在半年內就分手了。有興趣的可以讀一讀海苔熊的文章:〈在七夕之後:不存在的情人〉。
.
我以前在讀這篇文章的時候,其實是非常悲觀的,想說反正最後都會分手,那為什麼我們還要談戀愛?
.
但其實這個問題就很像「我們都會死,為什麼我們還要活下去」一樣。
.
余德慧老師曾經說過,儘管是將死之人,在嚥下最後一口氣之前,他都還是想著要活的,儘管是癌症末期,他依然需要活下去的希望感。
.
存在主義心理學家說:人類被拋擲在這個虛無的世界裡,但卻亟需意義,於是我們都不斷地在這世間尋找意義。
.
是啊!儘管會分手,那也是以後的事情了。我們活在此時此刻,正在戀愛的此刻、正在追求的此刻、正在療傷的此刻,都是在此刻為生命奮鬥著啊!
.
即使大部分的人都只能陪我們走過一小段路,但並不代表說我們的眼前沒有路。
.
我們,每一天都在胼手胝足地,開鑿自己的道路。
.
我想,我並不是要告訴大家:「請好好珍惜現在」這種雞湯式的屁話,而是希冀能告訴大家:「無論你現在處在什麼樣的處境,你,都還是你,都還是那個在為生命走下去的你,儘管是被逼著走的,那也依然是你,是沒有人能夠代替你去經驗你的經驗的你。」
.
大部分的人出現在你我的經驗中,都只能陪伴彼此走過一小段路,但你,永遠都是那個在經驗生命的主體。
.
圖片素材繪製:咪果的繪畫天地OwO///
圖片素材後製:貓心本人
存在主義心理學家 在 My Plus 一起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死亡與愛密不可分。存在主義心理學家羅洛.梅(Rollo May)在談到希臘神話時,描述宙斯之所以可愛,就在於他下凡,和凡間女子之間有了卸下神性,降生為人性的親密關係。即使短暫,死亡的畫像讓宙斯在人們的心目中,淡化不朽的宇宙主宰形象,而顯得有血有肉。
羅洛.梅在《愛與意志》(Love & Will)形容道:「不免一死的意識,不僅豐富了愛,而且建構了愛。」
#讀者信箱:service@myplus.com.tw
#myplUs加分誌:http://www.myplus.com.tw/
存在主義心理學家 在 當時無法說出口》書摘及心得分享】 最近對於存在主義心理 ... 的推薦與評價
能夠如何協助他人也找回自己的力量? 剛剛好出版社寄了一本跟存在心理治療有關的新書給我, 這本書的作者師承心理學家法蘭克 ... ... <看更多>
存在主義心理學家 在 人生無意義?看「存在主義大師」怎麼活出意義?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心理學 大師的生平和影響# 心理學存在主義 #哲學與 心理學 的 存在主義 思想00:00:00 「 存在主義 」前情提要00:03:27 維克托·法蘭克(Viktor Frankl)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