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閱讀之2*** (有中文版)
蕭邦的小夜曲轉成DNA編碼,竟然神似DNA聚合酶的結構,難道生命的密碼是像編曲一樣譜出來的嗎?
如果想要對DNA,RNA,和基因有一些認識可是又擔心太多專有名詞的障礙,這本科普書籍會是非常好的選擇。作者其實是很有深度了解的科學作者,卻用幽默的筆觸和絕妙的比喻讓我邊讀邊笑。開宗明義他就說到自己和基因有一種特別的緣份,畢竟他的爸爸叫做 Gene ,媽媽叫做 Jean (兩個名字跟英文的“基因” 讀法一樣),所以去研究基因也是他的宿命吧!
書本的前半部,用生動有趣的故事說明基因與DNA的科學發展史。這當中真是各路人馬都有,只要有強烈的好奇心和不受主流影響的新觀點,加上追根究底的研究精神,就成就出許多科學發現的進展。當中除了正常的科學家,也有瘋狂的科學家 (會想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實驗,而當事人卻又著迷不已)。當中有不少斜槓科學家,如修道院中聚精會神種豌豆的孟德爾 (立刻想起國中生物,顯性隱性基因那一章),還有出道時被冠上男性名字,熱愛做實驗的美國修女。因著時代的背景,因著每個人顯明古怪的個性,也因著人性當中的爭競和忌妒,讓整個發展史顯得超級戲劇性。也讓人讚嘆這些時而合作,時而的敵對,時而在群組中互相攻擊的科學家們,不知不覺讓科學新發現一步一步的揭開來了。
另外,有許多的篇章在描述基因對人類的影響。不管是個人健康,個人的怪癖,群體的行為,文化藝術與歷史,甚至是人類在地球上為什麼能繼續生存,都一再看到這個生命的密碼所扮演的角色。書名所指的小提琴家就是帕格尼尼,他有著異於常人的大手,軟Q的關節和靈活的手指,讓他可以演奏出一些很變態的小提琴技巧。科學家們推測他的DNA所造成膠原蛋白不足,雖然給了他演奏上的優勢,卻讓他一生苦於各種疾病。當人們越來越明白DNA對我們的影響時,也開始有人對過去的名人DNA有興趣研究。不管是近代名人(愛因斯坦的大腦到底有什麼不同才會這麼聰明?)或是古代的木乃伊,幾乎都沒有逃過這樣的好奇心。甚至是一些虛構人物也被抓出來診斷 (研究者信誓旦旦的說福爾摩斯有亞斯伯格症,而黑武士應該是遺傳了邊緣人格障礙?)
當DNA被解碼出來之後,人們也發現這麼長一串編碼要怎麼解讀才是重點,這也是個持續在探索的謎。還有近年來關於表徵基因 (epigenetics, 外在因素造成的基因變化)的看法,好像看到人體雖然染色體數目少,但因著表徵基因給予不同的指令而如此多元 (有點像是類似的手機硬體,可以讓不同軟體定義的APP程式在上面做各種不同的事)。
讀完這本有趣的書,看見DNA的編碼,從我們還在母腹中就編織著關於我們這個人的特質,一直到成長之後的影響,深覺得每一個人的受造是如此奇妙可畏。不要小看你在這世上的獨一無二,也要好保守手這個獨一無二的身體健康喔!
全文與相關文章和中文版連結在部落格中👇👇
https://dushuyizhi.net/the-violinists-thumb/
#TheViolinistsThumb #SamKean #DNA #Genes #小提琴家的大拇指 #科普 #基因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呂冠緯 / 冠緯學長陪你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先備知識: 1.孟德爾與豌豆的特性。 影片重點: 1.單性雜交實驗流程如下: a.利用多次自花授粉產生純品系作為親代(P)。 b.親代利用「人工異花受粉」的方式產生子代,稱為雜交,並產生第一子代(F1)。 c.第一子代與第一子代自花授粉(自交)產生第二子代(F2)。 d.觀察統計第二子代表徵與個數...
孟德爾豌豆實驗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歡樂學習∽遺傳因子的顯隱性
【自然系列生物|遺傳學01:種豌豆種出遺傳學?】
(*免費、可自學、可親子共學)
你有沒有想過白兔跟黑兔交配後,會生出什麼顏色的兔寶寶?是灰兔嗎?
如果是這樣的話,不就越來越少小白兔了嗎!🐰
遺傳這回事在19世紀可是個大哉問。
因此孟德爾用豌豆做了無數次的實驗,
嘗試找出遺傳背後的秘密....
🚩 再繼續學習【自然系列生物|遺傳學02】
連遺傳背後的終極密碼(成對遺傳因子的分配與組合)
https://youtu.be/6mieqSq7SNY
📣 謝謝LIS這一群熱血年輕人為孩子們策畫這麼棒的學習影片
菊仙大力推荐您,加入LIS Lis情境科學教材
http://bit.ly/39HCwb9
—————————————————————————————
【LIS實驗室】教你做最狂的實驗:http://bit.ly/3275luG
【自然系列-化學】科學史影集:http://bit.ly/2kzM4kD
【自然系列-物理】科學史影集:http://bit.ly/2kckGco
【自然系列-地科】科學史影集:http://bit.ly/2OTs0G4
———————————————————————————————
【也來成為LIS的教育夥伴吧】
👉️ 支持LIS製作教材:http://bit.ly/2lDZFHY
#菊仙我自己也很喜歡看LIS的歡樂學習影片學習自然
#國中國小孩子都很適合輕鬆看輕鬆學
#這麼棒的學習影片歡迎分享給需要的親子喔
嚴天浩
孟德爾豌豆實驗 在 國家地理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家都知道的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
是從這一顆小小的豌豆研究中發現的!!??
因豌豆擁有可精確區別的穩定性狀,使實驗容易操作 。
遺傳學之父-孟德爾 (Gregor Mendel,1822-1884)
進行了8年的豌豆雜交實驗,發現了遺傳定律!
好奇、洞察、探索、讚嘆
科學,讓你的視野更廣濶
■《科學人》雜誌1年+《國家地理》雜誌1年,優惠價3,690元
■免費加贈5好禮:《科學人雜誌知識庫》中英對照版+科學人博學誌《愛因斯坦的時空》+《全球四季最佳旅遊攻略》特刊+《太空人揭密》特刊+「國家地理石虎魔術頭巾」(贈品總價值達4,298元)
了解更多
https://bit.ly/2DjfZmK
(Photo by Rachael Gorjestani on Unsplash)
孟德爾豌豆實驗 在 呂冠緯 / 冠緯學長陪你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先備知識:
1.孟德爾與豌豆的特性。
影片重點:
1.單性雜交實驗流程如下:
a.利用多次自花授粉產生純品系作為親代(P)。
b.親代利用「人工異花受粉」的方式產生子代,稱為雜交,並產生第一子代(F1)。
c.第一子代與第一子代自花授粉(自交)產生第二子代(F2)。
d.觀察統計第二子代表徵與個數。
2.單性雜交實驗結果如下:
a.第一子代皆為同一型表徵型。
b.第二子代兩種表徵型的數量比例皆為3:1。
更多教學影片在均一教育平台 http://www.junyiacademy.org/
孟德爾豌豆實驗 在 呂冠緯 / 冠緯學長陪你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先備知識:
1.染色體與細胞分裂。
影片重點:
1.性狀:個體表現出來的某個遺傳特性,如豌豆種子顏色、豌豆花色。
2.表徵:性狀的類型。比如豌豆種子顏色這種性狀有黃色、綠色兩種表徵。
3.孟德爾是遺傳學之父,但他於1866年提出豌豆雜交實驗的結果要至1900年其他三位生物學家重複相關實驗後才受到重視。
4.孟德爾挑選豌豆當作實驗對象的原因有a.豌豆為自體授粉,較好產生純品系 b.生長期短 c.產生子代的數量多 d.性狀的對比表徵明顯。
更多教學影片在均一教育平台 http://www.junyiacademy.org/
孟德爾豌豆實驗 在 生物甚至還是他的弱項。 孟德爾其實是#物理學家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孟德爾 在中學待了一陣子後,便回到修道院教書,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用下班時間斜槓種#豌豆。並用#數學統計的方式發現#遺傳定律。 其實碗豆實驗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