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問題了,國家被當成企業來經營,老闆,就是英九,主管們例如小江江、小池池,盡責的解決各種問題,對於沒辦法解決問題的小鴻鴻,就認份的摸摸鼻子,乖乖走吧,在神父看來,這一整坨,都是英九呢,他們團結,堅定,努力的解決,英九問題.
他們都很相像,同質性非常的高,認同他們的,其實也長的差不多.
我們的企業又是什麼情況?他們是一種被拖累的情況,他們的努力的開疆闢土,在遊戲規則當中取得優勢,他們充滿著競爭力,恨不得再有更多的競爭,更多的籌碼,去成就,台灣,這個寶島.
這個規則,就是數字的提升、包裝的完美度、成長的迅速程度,他們需要排除,排除品質,排除文化,排除更多的意見,排除真相.
所以有一種專家,重要性相對的提升了,善於說服的專家,善於包裝的專家,善於提供各種美好數字的專家,英九身旁,充斥著各種值得信任的專家.
他們要的是季芬財,把劣等的東西打造成u質品,就是轉換這個環境,讓大家更感到飢餓,這樣,連一顆發霉的馬鈴薯,都會變成美味可口的珍品,對於那些想把馬鈴薯種的更好吃、更u質的專家來說,這無疑讓他們自己顯得不切實際.
這是個很難懂的道理,但是也很簡單,你只要把現在,塑造成世界末日.
然後丟根白色的蜘蛛絲,就會有人拼命的爬上來.
在這個思維下面,服貿什麼的,真的算不上什麼,那只是其中一根,蜘蛛絲,其他還有「努力就能賺錢」蜘蛛絲,「付出必然得到回報」蜘蛛絲,「累積經驗,下一個就是你」蜘蛛絲.
有了這樣的蜘蛛絲,你就可以不用顧慮薪水、工時、創意、發想與同伴,「遍地都是資源」,而且員工們,還擁有「夢想」,然後還可以避掉「風險」.
「加油,你可以做的到.」
「做不到,就去死.」
真相,只有一個.
當所有的答案都被蓋掉以後.
--
小故事小故事小故事~
「季芬財馬鈴薯」的推薦目錄:
- 關於季芬財馬鈴薯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季芬財馬鈴薯 在 [轉錄]西洋經濟史的趣味24-馬鈴薯是季芬財嗎? - 看板NCCU05_PF ... 的評價
- 關於季芬財馬鈴薯 在 「季芬財」馬鈴薯導致的愛爾蘭大饑荒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季芬財馬鈴薯 在 季芬財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PTT、DCARD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季芬財馬鈴薯 在 季芬財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PTT、DCARD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季芬財馬鈴薯 在 季芬財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PTT、DCARD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季芬財馬鈴薯 在 [請益] 價格下降等於所得提高嗎~ - 看板Economics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季芬財馬鈴薯 在 Economics in Brief - Free Fallin' 的評價
- 關於季芬財馬鈴薯 在 協尋馬鈴薯! - 有趣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季芬財馬鈴薯 在 重點二十六:季芬財 - YouTube 的評價
季芬財馬鈴薯 在 「季芬財」馬鈴薯導致的愛爾蘭大饑荒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馬鈴薯 具有季芬財的特性,讓大饑荒爆發時愛爾蘭市面上的馬鈴薯迅速變成有行無市。同時只盯著「市價」的英國政府官員,也沒有發現愛爾蘭的馬鈴薯已經是「有價無量」, ... ... <看更多>
季芬財馬鈴薯 在 [請益] 價格下降等於所得提高嗎~ - 看板Economics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季芬財 是「價格提高買得多」, 所以季芬財是「所得降低」也買得多囉? 請高手指點.... 謝謝. ... 格提高,導致馬鈴薯的支出占總支出的比例變很大,那. 05/12 22:07, 7 F ... ... <看更多>
季芬財馬鈴薯 在 [轉錄]西洋經濟史的趣味24-馬鈴薯是季芬財嗎? - 看板NCCU05_PF ...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hitachil 信箱]
作者: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標題: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24-馬鈴薯是季芬財嗎?
時間: Sat Dec 16 12:17:09 2006
作者: farewellwen (當你遠颺不再回頭望) 看板: AAAAAAAA
標題: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24-馬鈴薯是季芬財嗎?
時間: Fri Dec 15 15:11:12 2006
※ [本文轉錄自某隱形看板]
作者: farewellwen (當你遠颺不再回頭望) 看板: (某隱形看板)
標題: [轉錄]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24)
時間: Tue Dec 12 01:11:03 2006
馬鈴薯是季芬財嗎?
作者賴建誠([email protected], www.nthu.edu.tw),1952年生,巴黎高等社會科學
研究院博士。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專攻經濟史、經濟思想史。
大一經濟學原理教科書內,依商品(財貨)的性質,區分出幾種類別。(1)正常財:例如
電腦、房子,當所得增加時,會增加對這類產品的消費;當價格提高時,會減少對這類產
品的消費;當價格減少時,會增加對這類產品的消費。正常財內分兩種:(a)必需品:所
得增加時,消費會增加,但消費的增加比例,會小於所得的增加比例,例如米飯、肉類。
(b)奢侈品:所得增加時,消費會增加,而且消費增加的比例,會大於所得增加的比例,
例如名牌皮包、鑽石。
(2)炫耀財,又稱為Veblen財:價格越高,需求越大,需求曲線變成奇怪的正斜率。(3)
劣等財:所得增加時,消費反而減少(例如泡麵);或是價格下跌時,購買量反而減少。
(4)季芬財(Giffen goods),這是英國統計學者Sir Robert Giffen(1837-1910)觀察
到的怪異現象: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線是負斜率(價格愈低,需求愈高,反之亦然);但是
馬鈴薯價格上升時,窮人對馬鈴薯的需求反而上升,需求曲線變成奇怪的正斜率,就算馬
鈴薯是最便宜的食物(劣等財),也是如此。
如果馬鈴薯是劣等財、是季芬財,那你為什麼還會去麥當勞排隊買薯條?Donald Walker
在最權威的The New Palgrave: A Dictionary of Economics卷2頁523-4,寫了一篇回顧
季芬財的文章。他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項研究,運用家戶行為的資料,證明個人的
消費曲線,是季芬財的形式;在市場需求上,也找不到這種曲線。能找到市場需求曲線是
季芬財形式的機率非常低,季芬財這項觀念是難以理解的(elusive)。
季芬財是難以理解的?那麼注重實證內容的馬歇爾(Alfred Marshall, 1842-1924),
怎麼會在他那本影響幾十年的《經濟學原理》(1890)內,鄭重其事地介紹這個觀念?另
一項事實是:1890年之後的一百年間,經濟學界一直無法證明季芬財的存在,現在有些大
一經濟原理教科書,已不再提這個觀念,直接把馬鈴薯視為一種劣等財(所得增加時需求
減少)。
芝加哥大學出版的重量級期刊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4年(102卷第3期)刊
出John Davies的論文,才讓我們明白季芬財不是抽象的觀念,早在1845-48年愛爾蘭大飢
荒之前就存在了。為什麼經濟學界普遍認為,季芬財只是理論性的觀念呢?因為經濟學界
在分析季芬財時,都沒有理解到兩項重要的前提。
(1)季芬財必須在所得逼近生存底線時才會出現;(2)必須在沒有其他食物可選擇替代時,
馬鈴薯才會成為季芬財。也就是說,經濟學家在正常的社會裡,不可能找到季芬財,季芬
財只有在被迫求生時(survival imperative),被生存的壓力驅迫時,才會出現的消費
行為(subsistence-driven behavior)。經濟學界找不到季芬財,因為他們總是用「效
用極大化」的觀點,來分析價格變動時,消費者會如何改變消費方式。
他們從未考慮過:是在哪種環境下,才會逼迫消費者做出季芬財的行為。換句話說,經濟
學界太注重正常環境下的consequence分析(價格變動後,消費選擇的變動),忽略了在
環境極端惡劣時的「怪異」行為。富裕時期的經濟學者,把季芬財視為一種理論上的玩具
(有趣但不存在);19世紀的經濟學家,在當時的背景下能了解食物壓力,比較能接受季
芬財的觀念。
以一位低收入的勞動者為例,在社會條件穩定時,他有能力買必需品(馬鈴薯)和奢侈
品(肉類)。如果馬鈴薯的價格上漲,他就被迫放棄肉類,來購買更多的馬鈴薯,才能維
持基本的卡洛里數量。假設這位工人:(1)每天需要3,000卡的熱量;(2)每磅馬鈴薯能產
生300卡,每磅肉可產生1,500卡;(3)每天只有5元可購買食物;(4)肉類價格每磅3.5元;
(5)馬鈴薯每磅0.25元。他的5元預算,可買1磅肉和6磅馬鈴薯,總共提供3,300卡的熱量
。
如果馬鈴薯價格漲到每磅0.5元,而他又不願放棄1磅的肉類消費,那就只能買到3磅馬鈴
薯和1磅肉類,每天只能轉換為2,400卡洛里,無法維持生命。若要活命,就必須把所有的
錢(每天5元),都拿來買馬鈴薯(10磅),才能攝取維持生命的3,000卡。也就是說,劣
等財(馬鈴薯)漲價後,這位工人在生存的壓力下,被迫提高對劣等財的消費量。這顯示
季芬財的主要特性:這是只有在危及生存時,才會出現的反常消費行為;如果沒有生存的
壓力,就不會發生。
對讀過大一經濟學原理的讀者,我們可以用術語來解釋:(1)季芬財出現時,消費者的需
求曲線,不是交切在他的「預算線」上,而交切在他的「基本生存線上」。(2)基本生存
線的位置,必然低於預算線。(3)無異曲線(即可以自由選擇馬鈴薯與肉類的搭配組合)
,只可能出現在預算線上,不可能出現在基本生存線上。(4)季芬財出現時,消費者在生
存的壓力下,被迫只能選擇一種食物(馬鈴薯),他的選擇點必然落在X軸或Y軸上,而不
是在第一象限內,稱為角隅解(corner solution)。(5)消費者的所得效果,此時會大於
(馬鈴薯和肉類的)替代效果。(6)季芬財必然是劣等財。
談過理論架構後,現在來看愛爾蘭的實際狀況。馬鈴薯的原產地在南美洲,人類已有1萬
3千年的種植經驗,大約在1585年傳入愛爾蘭。此時的食物組合以燕麥麵包為主,搭配肉
類與各項蔬果,還有奶製品。馬鈴薯剛引進歐洲時,主要是當作餵豬的飼料。17世紀時逐
漸成為主要食物,18世紀時,和牛奶攪拌後,成為農民階級的唯一食物。19世紀時狀況更
嚴重,連牛奶都沒有了,馬鈴薯的攝取量愈來愈多。
這種糧食逐漸單一化的傾向,就是飢荒的前兆:90%的人口只靠馬鈴薯維生,成年人每天
要吃8到14磅的馬鈴薯。要吃多久呢?1月1日到12月31日,年復一年,不吃就餓死。如果
你還是搞不懂什麼是季芬財,那很簡單,只要三餐都吃馬鈴薯,連吃三天你就終身難忘了
。
這樣吃下來,不會營養失調嗎?不會,因為馬鈴薯的營養相當均衡。如果你每天吃10磅
,所攝取的卡洛里是身體需求的132%,蛋白質是身體需求的167%,維他命C是1,485%,唯
他命B6是534%,鐵質是344%,鋅質是119%;唯一不夠的是鈣質,只有40.5%。也就是說,
馬鈴薯吃不死人,只是會難受死了。
為什麼愛爾蘭人會陷入這種慘狀?原因很簡單:馬鈴薯引入後,原本存在糧食的壓力舒
解了,人口因而大增。17世紀中葉時,全國約有1.1百萬人,兩百年後19世紀中葉飢荒發
生時,人口已爆增到9百萬。增加最多的時期是1779-1841年間,人口增加率約172%,也有
專家說不止此數。以人口密度來說,已經超過當時的中國,名列世界第一。簡言之,愛爾
蘭掉進了馬爾薩斯的陷阱,無法逃脫人口與食物之間的嚴重不平衡。愛爾蘭變成歐洲最窮
的地區,物質上的匱乏程度,和當時澳洲的原住民相當。
人口爆增而耕地不變的情況下,每戶的平均耕地就被壓縮到只剩1英畝。假設一戶農家有
兩個大人和四個小孩(4至18歲),這六個人每人每天平均各需2,500卡洛里,一天就要
1.5萬卡(等於43磅馬鈴薯),一年共要1.5萬卡 x 365 = 547.5萬卡 = 15,695磅馬鈴薯
。這1英畝的地,如果全部拿來養牛,每年能「種出」6百磅的肉類,連兩個人都養不活。
若全部用來種馬鈴薯,就可以生產15,680磅,剛好維持一家6口的基本熱量需求。
結論很簡單:對一般人來說,速食店賣的馬鈴薯是正常財;對窮人來說,馬鈴薯是能不
吃就不吃的劣等財。如果我的耕地有限,上有老母下有妻兒,被逼得只能傾全力種馬鈴薯
維生,其他食物都沒得想,年頭到年尾只能吃馬鈴薯,年復一年,不吃就只有死路一條,
這時的馬鈴薯就是季芬財。
參考文獻
Davies, John (1994): "Giffen goods, the survival imperative, and the Irish
potato cultur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2(3):547-65.
Walker, Donald (1987): "Giffen's paradox", The New Palgrave: A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2:523-4.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140.114.195.14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140.114.195.14
※ whiterose: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5:26
※ Ambuscade:轉錄至看板 Confiance 12/15 15:27
※ ohmylife: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5:34
※ antiknocking:轉錄至看板 Voiceofwind 12/15 15:39
※ ilovecloud: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5:44
※ cremecaramel:轉錄至看板 cremecaramel 12/15 15:45
※ wingman: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5:46
※ ericmary:轉錄至看板 ericmary 12/15 15:46
※ dreamerala:轉錄至看板 dreamerala 12/15 16:03
※ illusion07:轉錄至看板 Fiorentina 12/15 16:07
※ leadwade: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6:12
※ sanga:轉錄至看板 Littlethings 12/15 16:12
※ iriswang: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6:15
※ oneladyowner: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6:19
※ eliec: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6:21
※ alan7406: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6:29
※ bingowe: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6:42
※ Darren: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6:46
※ WINC: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7:00
※ mugwump: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7:04
※ pica: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7:05
※ zheng:轉錄至看板 Tophot 12/15 17:10
※ kidkidkidkid:轉錄至看板 kidkidkidkid 12/15 17:12
※ changdiran: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7:14
※ Moranda: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7:18
※ slugshino: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7:25
※ FAFAYEN: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7:26
※ estelle003: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7:30
※ stlinalice: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7:32
※ enjoyboyo:轉錄至看板 enjoy 12/15 17:36
※ farbe: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7:39
※ alive: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7:40
※ Librafred:轉錄至看板 bibliophobia 12/15 17:42
※ dachen: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7:46
※ switchoff: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7:51
※ Ayao: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7:54
※ kranjcar:轉錄至看板 couleurs 12/15 17:59
※ hsien: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7:59
※ dianthus: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8:03
※ viewstar:轉錄至看板 viewstar 12/15 18:04
※ Ayao: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8:05
※ exyamap: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8:11
※ smartken:轉錄至看板 smartken 12/15 18:13
※ AtpRyan: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8:20
※ SharonL: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8:26
※ JusticeForce:轉錄至看板 BlueSky 12/15 18:27
※ benknight: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8:33
※ tronbome:轉錄至看板 pcwang 12/15 18:38
※ riverman2:轉錄至看板 toughening 12/15 18:44
※ inertia: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8:48
※ LauraNiu:轉錄至看板 Shinystar 12/15 19:13
※ herbage: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9:32
※ BlueApex: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9:37
※ soniakou:轉錄至看板 soniakou 12/15 19:42
※ catnip: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9:42
※ zxcvb5: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9:50
※ cshadow: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9:53
※ llchru: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19:58
※ DragonSummer:轉錄至看板 PageDown 12/15 20:07
※ angelmoomin:轉錄至看板 angelmoomin 12/15 20:08
※ Jasb: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20:32
※ chisy: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20:44
※ frogolivia: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21:24
※ torlasta:轉錄至看板 Torlasta 12/15 21:42
※ viajo: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21:57
※ JasonLai: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22:07
※ yeso: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22:10
※ monstar: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22:12
※ barkleyc:轉錄至看板 barkleyc 12/15 22:17
※ asacifer: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22:22
※ sunfish20xx:轉錄至看板 HUNEGG 12/15 22:25
※ fairyring: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22:26
※ papala1985: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22:31
※ qqq7689:轉錄至看板 PlatysYialos 12/15 22:38
※ aynah: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22:44
※ zoy: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22:49
※ vialine: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22:49
※ smartallen:轉錄至看板 smartallen 12/15 22:53
※ yangyang:轉錄至看板 yangyang 12/15 22:54
※ bestrick: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22:55
※ well421: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22:55
※ vialeila:轉錄至看板 lateas 12/15 23:03
※ wock:轉錄至看板 wock 12/15 23:11
※ powerpointxp: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23:19
※ answer012103: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23:20
※ anneju: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23:22
※ net11:轉錄至看板 DBcat 12/15 23:23
※ minioni: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23:25
※ vendredi:轉錄至看板 VENDREDI 12/15 23:26
※ littlebowl: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23:30
※ ccred: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23:38
※ meatus: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23:39
※ witch:轉錄至看板 Dreaminsky 12/15 23:40
※ ajack: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23:43
※ rejection:轉錄至看板 NineTail 12/15 23:43
※ littlega: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5 23:53
※ JeffreyS: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6 00:05
※ JEERO: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6 00:09
※ HsuX:轉錄至看板 Lovemyname 12/16 00:24
※ rye:轉錄至看板 Lacestaerye 12/16 00:25
※ browallia:轉錄至看板 TeddyWalker 12/16 00:30
※ waynefox:轉錄至看板 FoxCloud 12/16 00:32
※ Knifer:轉錄至看板 LaVieBoheme 12/16 00:35
※ leedayhow:轉錄至看板 Dayhow 12/16 00:44
※ cooljojo:轉錄至看板 Cooljo 12/16 00:51
※ knewwindy:轉錄至看板 Gracemark 12/16 00:58
※ euchre: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6 00:59
※ miraclekiwi:轉錄至看板 miraclekiwi 12/16 01:08
※ flytears: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6 01:42
※ PinC: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6 02:40
※ acikubm: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6 03:31
※ Jackliu2619: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6 03:46
※ freesoul: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6 04:43
※ Palpatine: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6 04:55
※ Tanis: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6 05:58
※ shadowsnow:轉錄至看板 freeforever 12/16 07:09
※ zizing: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12/16 11:1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5.92.4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