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景,央行正常應「放水」,卻因為全球供應鏈斷裂令物價上漲,使央行反其道「收水」遏止通脹,這就是我一年多前已講「後疫情時代」下將面臨的「滯脹風險」。對央行而言,這是個「向左走向右走」的難題。特別是對於已有28萬億美元國債的美國,滯脹就是「美元遊戲」的死門。
大家有時間可重溫我這兩年疫情前後所寫的文章,值得大家重溫。局勢正按照劇本一步步的進行,大家要及早部署,然後繫好安全帶,準備坐上大時代的過山車。
———————————————
向左走 向右走的大時代
全球各國央行為應對新冠肺炎的疫情,均紛紛減息,重啟大規模量化寬鬆(QE)救市。部份經濟學家以傳統的貨幣經濟理論分析,均認為「無上限量寬」即將會帶來全球史無前例的惡性通脹(hyperinflation)。然而,全球經濟不景氣,加上新冠肺炎等不明朗因素將導致全球需求大幅萎縮,按此推斷理應會出現通縮。那麼,全球物價的走向應該會是向左走(通脹/滯脹)還是向右走(通縮)?這是一個複雜而有趣的議題。
要解題,首先要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所有經濟理論都不外乎「供求理論」(即DSE同學仔都會的demand & supply),關鍵是將「供求理論」放在哪一個市場進行分析,而得出綜合的結論。今時今日,我們面對變化最大的主要有兩個市場,一是貨物市場,二是貨幣市場。
大家印象中應該還記得,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新增了數以萬億計的貨幣供應,不少經濟學家都認為會引發全球通惡性通脹。然而,惡性通脹最後並沒有到來。原因之一是全球化導致的產能過剩。全球化供應鏈使生產鏈由先進國轉移集中佈局在中國、越南、柬埔寨和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大幅增加全球產能的同時,其低廉的生產成本及關稅的下調大幅降低了物價成本。在全球化供應鏈下,一個國家的物價水平已並非由單一國家的國內的供求所決定,而是以全球產能反映的總供應與全球性需求的角力。
另一方面,量寬新增的貨幣供應沒能有效地流入實體經濟,反而增加了投資/投機性需求,資金追逐高息及風險資產,最後只推升資產價格,要知道資產價格並不會計入消費物價指數(CPI)去衡量通脹水平。這是為何海嘯後的十年,儘管大規模QE,全球的通脹率仍然維持低水平,箇中的原因是全球產能過盛和資金流向資產市場的兩大主因。
以上是08年金融海嘯後十年的情況。然而,今次情況將會比當年有所不同,而且將會更複雜。首先,今次黑天鵝的主角是新冠肺炎,而新冠肺炎的傳播性使人人都不敢外出消費,一切都好像回歸基本,人人都只會搶購日用品,對於非必要的奢侈品需求一下子完全消失,消費意欲預期都會維持低沉相當一段時間。更重要的是,各國的封城封關使經濟完全停頓,全球供應鏈斷裂。正所謂飛得越高,跌得越痛。近年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得越來越成熟,當發展中國家集中生產,已發展國家加強科技的發展和消費,生產要素成本大幅下降,關稅下調,國際貿易效率一日比一日提高。萬萬想不到的是,一個看似完美的「全球供應鏈模式」,竟然被一隻黑天鵝切斷了,還要是完美地解體,一個完美的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正在發生,各國即時走向供應鏈本地化(localization)。從此,產能不再過剩。
另一方面,正如前文《「對症下藥」還是「落錯藥」?》所講,量化寬鬆手段能夠即時解決的並非實體經濟的問題,要量寬能夠解決經濟問題,其關鍵在於資金流向是否能夠有效流入實體經濟,但事實證明,大部份資金最終只會流向投資/投機,資金追逐資產,最終使資產價格不停上升,情況如08年金融海嘯後十年一樣。因此,要真正救經濟,一定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雙管齊下。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裡,錢從何來?同一個題,2016年特朗普上場時我也問過,當時我寫了一篇名為《特朗普上場 (二) - 錢從何來與加息的邏輯》的文章。大家有時間可以參考一下。
有關「錢從何來」的問題,一般的財政政策項下的政府支出(Government Expenditure)是從政府的財政儲備而來。正如我們香港政府昨天剛公佈的1375億港元大規模抗疫救市措施,號稱是史無前例,但要知道香港政府目前的財政儲備有1.1萬億,而「全副身家」(即計及外匯基金的總資產高達4萬億港元),是次的大規模救市的支出對比副「身家」依然是九牛一毛,可以說全民退休好幾年也沒有問題。這是為何我經常說香港的金融系統和基礎是非常穩健,即管是當年金融海嘯,香港的金融系統依然穩健。
另一方面,根據美國財政部2月12日公布的數據,美國預算赤字達到1.06萬億美元,而國家債務總額達到了23.3萬億美元,這是天文數字。當數字去到一定水平後,其實已經再沒意思,天文數字的債務不是債務,因為根本償還不了,再增個一兩萬億美元,影響不大,美元依然是「美元遊戲」棋盤下的唯一「代幣」,各個遊戲參與者只能相信美元,不信者大可離場。至於如何離場,我目前還未想得到。或者說,如果連我都想得出來,我想大部份國家應該一早已經離場。
巨額財政赤字下,美國如何支付即將推出的「2萬億美元救市計劃」?答案只有一個,就是直接向聯儲局借貸,那聯儲局的錢從何而來?那當然又是「憑空印出來」,原理跟QE一樣。說白了,就是美國財政部借聯儲局的手印鈔,因為美國政府很難還清這筆錢,或者亦沒有打算還錢。因此,對美國來說,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雙管齊下」實際上是「雙QE」。
如今,美國政府的債務負擔已經超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0%,以美國財政年年赤字的作風,這筆負債只會越來越多。因此,美國政府的負債相當於美元的永久性超發。在世界上存在的美元只會越來越多,全球的財富在美國「印鈔」的過程中被稀釋,世界各國再一次被美國政府「收割」。當然,在全球都面臨嚴重經濟危機的時候,美元超發的危害並不明顯,反而能提高市場流動性。但是,經濟危機過後,金融槓桿會迅速放大美元超發的危害,形成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
事實上新冠肺炎疫情只是引發美國金融危機的導火線,美股及債券價格之所以會迅速下跌,是因為長期貨幣超發導致金融體系中積累了大量泡沫。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經濟體長期採取量化寬鬆政策刺激經濟,導致債務槓桿高企、資產價格高估。疫情對本身疲弱的實體經濟的衝擊刺破了債券、股票等金融底層資產的泡沫,導致相關的衍生金融產品定價體系瞬間崩塌。而為了解決金融市場的問題,聯儲局選擇了QE,繼續向金融體系中注水,繼續「培育」資產泡沫,同時拉闊貧富懸殊,然後當下一個黑天鵝來臨時又再推QE。這個情況,在未來會繼續重演,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世界各國的財富將不停被收割。
可是,這次與之前不同的是,在今次的「雙QE」中,除了無限量QE的貨幣政策外,美國財政部借聯儲局的手印鈔推出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會直接將資金注入經濟實體。另一方面,世界各國開始發現孤注一擲全球化的風險,如以單一國家如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風險,同時亦揭示了全球各國對全球化的隱憂,即使疫情過後,全球化再次啟動時各國之間的互信也大不如前。最後各國只會「各家自掃門前雪」,在表面上呼喊著「全球化口號」的同時,開始建立自己本地的供應鏈,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化也就只成為一個「口號」。未來世界很大可能會走回頭路,「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會令生產要素成本提升,慢慢回復至全球化之前的水平,過去全球化所導至的產能過盛不再。當兩大壓抑通脹的因素不再存在,當經濟回復正常時,全球或產生流動性過剩,而最終導致通脹的來臨,到時美聯儲不得不加息控制通脹,但在疲弱的經濟下加息會剌破經濟/資產泡沫,形成「向左走向右走」的兩難局面,而滯脹(Stagflation)就是「美元遊戲」的死門。這一天可能是「美元遊戲」的終結,同時也可能是世界經濟的嚴重崩潰。
我曾說過,最好解決泡沫的方法不是去延長泡沫爆破的時間,而是讓泡沫直接爆破。
Starman
2020.4.10
原文:
http://starnman84.blogspot.com/2020/04/blog-post_10.html?m=1
#舊文重溫系列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旅記:世界裂痕處 等你」介紹 訪問作者:Nero 黃恭敏 內容簡介: 故事之所以在這世代存在,是為了填補人們心中的裂痕。 死並不是唯一的悲劇,活著也不會是喜劇。 這份裂痕就在那。因為如此真實,於是如此孤獨…… 由於難以適應台灣的教育體制,困惑人與人之間界線存在的意義,這世界...
孤城劇本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書推薦:《#傳奇之人》短評]
「永生」究竟是恩典,還是詛咒?
《傳奇之人》就像一部文字化的影集,不僅融合神諭、歷史、宗教及超自然等多元題材,更是同時兼具神秘感及戲劇張力的科幻巨作,且透過「傳奇之人」威爾所經歷的孤寂與痛苦、所見證的世代交替與王國興衰,重新審視「永生」的不同意義。
畢竟是榮獲數項大獎的大師級編劇肯尼斯強森的著作,敘事方式宛如劇本,相當生動且非常有畫面,光是開場便足以感受到強烈的氣勢,推薦給熱愛科幻影劇和小說的朋友。
【書籍簡介】
「他」數百年來出現於各種史料中,足跡遍布全世界,每當有人感到迷惘、需要幫助時,此人就會適時出現、伸出援手……
在跨向二○○一年的新年週末,整個紐約市處於新時代的喜悅中。一位野心勃勃的年輕記者吉莉安,無意間卻碰到了費解的謎團——三張橫跨八十五年歷史的照片中,戰爭英雄尤利西斯.格蘭特、總統老羅斯福、印度聖雄甘地的身邊都出現了同一個年紀不變的男人?
城裡另一區,威爾正以期盼又不安的心情等待新年到來。他的身世成謎,外表年輕,卻擁有超齡的魅力及才智。他穿越無數未載於史冊的歷史,在宗教極權的隱晦長廊中拚命躲藏,更有個危險的陌生人時刻如影隨形。同時他也發現,自己即將被來自梵蒂岡的敵人追上……
接下來的四十八小時,一場災難事件即將發生,數十世紀以來的國際陰謀和一道古老詛咒,已然開始倒數計時……你我,都是見證者!
如果一個人必須永無止境活下去,那麼,要做什麼才能得到救贖?
本書猶如深具啟發和高度娛樂性的西方文明簡史,讓人重新思考善惡之別;這場虛實交錯、毫無冷場的旅程,也將喚起每個人對生命的良善,以及內心深處的光明。
【購書連結】
🔸博客來|https://is.gd/FIOYzU
🔸金石堂|https://is.gd/SWwl5Q
🔸城邦|https://is.gd/19wcXc
🔸誠品|https://is.gd/Ehl6wD
-
奇幻基地
------------------------------------------
➡️有興趣也可以追蹤我的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ittle_reading_monster/
➡️部落格不定期會更新影評、書評、電影新聞、佳句相關文章:
https://amesily1936.pixnet.net/blog
孤城劇本 在 財團法人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鴻梅推藝文 ► 臺北【方體演算—林育正個展】
下樓抵達福利社展場,是此起彼落地嘎嘎作響,會動的鋼絲刷、絨毛尾巴、隨風飄的羊毛氈、食品模具等; 還有一些都市的遺骸— 磚頭、磁磚、門把、螺絲起子、齒輪、機油、水溝蓋,這些寄生在後工業生活的日常「五金」和「材料」,從廢鐵廠、倉庫、路邊紛紛爬出準備進行一個大型的「群聚」—這是藝術家林育正在福利社展出的「方體演算」個展現場,一個從藝術家身份逃脫又歸來後,為期十年的回顧盛宴。
曾經在創作上出走的林育正(人稱大發、水泥毛毛哥),歸來後著手進行「城市雜碎的物語」,在工業時代流轉的碎屑、五金、零件,都僅只是「他者」的結構之一,然而,在林育正故事設定集中,卻成為了自有性格的角色,不免讓人聯想起日本卡通「角落生物」(Sumikko Gurashi)中「無用」、卻又「舒適」的邊緣哲學。他開始狂熱地對翻模有了執念,喜餅、飲料罐、路邊的零件,邊緣之物在他的角色中都有劇本,比如藏身在水泥蓋各處「尾巴」軍團,依據尾巴的大小,分別有「小小毛」(尾巴小的)、「大毛」(尾巴大的),小小毛喜歡群聚,大毛喜歡耍孤僻,展場中大小錯落的鷹架體成為了戲台,佈滿福利社的空間。一顆「四面佛頭」的翻模複製物散落在某個鷹架戲台上,成為無人問津的背景人物,轉身在另一個戲台上化身為白髮魔女,戴上白色羊毛氈製成的頭髮,在齒輪自動運轉的模板上,成為另一個故事的主角,宛如成為一尊「覺醒的」自動機械。
這讓一切之於我來說,極為古典。在機器人發明之前,自動機械早已在中世紀的教會中出現,因為其靈感來自對宇宙運轉系統的想像,這些想像因而具象化,成為了一種臨摹世界樣態的模型,機械鐘台和自動機械修道士,都是其中一種展現信仰的方式,
機械遂作為一種「規律」的示範。在林育正的十年創作中,那些寄生在水泥世界的五金,在他的故事設定集裡有了各自的生命,遂成了故事的造物主,在動力裝置的演算部署下,具體了他的世界模型。
推薦者
賴志婷|第八屆鴻梅新人獎藝評組得獎者、2021鴻梅年度特約藝評人
【方體演算—林育正個展】
展覽日期|2021.07.24- 2021.08.21
展覽地點|福利社
展覽地址|台灣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82號B1
展覽時間|週二 - 週六 11:00 – 19:00
展覽網址|http://www.frees-art-space.com/
孤城劇本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旅記:世界裂痕處 等你」介紹
訪問作者:Nero 黃恭敏
內容簡介:
故事之所以在這世代存在,是為了填補人們心中的裂痕。
死並不是唯一的悲劇,活著也不會是喜劇。
這份裂痕就在那。因為如此真實,於是如此孤獨……
由於難以適應台灣的教育體制,困惑人與人之間界線存在的意義,這世界在Nero心中出現一道裂痕,高中畢業後他開始一個人背包旅行,年紀輕輕就已浪跡天涯。這本收錄他攝影美麗圖片的書籍,不只是想促使人啟程去旅行,而是想請你尋找真實,以自己的雙眼重新認識這世界。
〈不遠處的夏天〉裡,他前往城崎看花火時邂逅了日本少女,兩人感情隨著季節變化浮沉;十八歲那年他去紐約讀大學,跟隨兩位音樂系女孩開始學〈琴〉,以為自己會陪她們追尋樂章裡不曾結尾的情感,最終只能離散成命運交響曲中的小小音符。為了寫實一齣劇本靈感,踏查歌舞伎町尋訪〈野性之華〉而被中國幫派痛扁,又被黑人老大驚險拯救;一直困於過去惡夢與亞洲環境裡謊言與夢想的他,最後卻寧可選擇燃盡命運吹奏一首〈霧之曲〉。上一幕作者的人生電影上演到旅途凝望波蘭的天空,想起幾十年前〈這世界〉某處的裂痕,下一幕他便拉著當時尚未交往的女友的手逃離倫敦恐攻,在擠滿避難者的餐廳內和死神擦身而過……
作者為了尋找愛與自由,踏上時而和自我與生死交戰的孤獨之旅。在德國的青年旅館,未能阻止離旅館不遠的科隆大教堂前發生的大規模性侵事件;在中南美洲旅店,遇上有名同樣來自美國的遊客被當地一名青年捅死──充滿動蕩徬徨的旅途像小說、似電影,卻比報導真實的發生在我們的世界。他寫下自己生命的掙扎與荒蕪,把一路成長的累累傷痕攤開和縫合。這繽紛的世界並不溫柔,我們是彼此相遇離別的過客,也有各自傷心的故事等著被理解,但在世界的裂痕處有人等你…
作者簡介:Nero 黃恭敏
過去停過台北、美國東岸。過去曾得台灣自由時報文學獎。過去畢業倫敦大學瑪莉皇后學院電影學系。此刻以英國傑出文學新秀人才身份在倫敦待。
這本書寫於2019春夏秋、台北京都倫敦,我24歲。
1994年生。寫作、演戲。
可以活下去。
如果想了解。
作者粉絲頁: Nero Huang 黃恭敏
出版社粉絲頁: 九歌文學國度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ep8bPX-s3c/hqdefault.jpg)
孤城劇本 在 部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感謝正成集團提供收音設備🎉
麥克風:Sennheiser MK4 電容式麥克風
https://www.chengseng.com/products-view.php?id=1683
錄音介面:Rode Caster Pro
https://www.chengseng.com/products-view.php?id=1731
🔽部長十萬紀念TSHIRT訂購連結🔽
http://bit.ly/bujoT
製播:CAPSULE
主持:部長、太空小姐
特別來賓:@E!Studio藝鏡到底 鄭偉柏
💰贊助部長: https://goo.gl/IvPFMS
00:00 準備開播
01:48 直播開始
02:00 來賓介紹-偉柏哥
08:54 上周票房冠軍-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編
15:15 本週上映新片推薦-尋找DOREMI
17:51 《黑豹2》將於明年7月在亞特蘭大開拍!
18:56《湯瑪士小火車》將翻拍真人版~
22:21《陰屍路》康妮確定加入漫威《永恆族》
24:06 迪士尼影業電影檔期表
26:30 金馬57完整得獎名單!
58:05 金馬57賽後討論
1:03:20 最佳劇情長片
1:08:50 最佳導演
1:10:55 最佳男主角
1:13:44 最佳女主角
1:16:58 最佳男配角
1:20:41 最佳女配角
1:21:35 最佳新演員
1:23:10 最佳新導演
1:24:52 最佳原著劇本&最佳改編劇本
1:25:10 最佳劇情短片
1:26:12 最佳紀錄片&最佳動畫短片
1:26:17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1:26:20 最佳動作設計
1:26:27 最佳視覺效果
1:27:00 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造型設計
1:27:28 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音效
1:27:37 年度臺灣傑出電影工作者
1:31:21 終身成就獎
🎙️電影酷拉部 Podcast🎙️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08Jgvy
Spotify:https://spoti.fi/2ZtNFdv
SoundOn:https://sndn.link/bujomovieclub
Firstory:https://bit.ly/2WtVgXr
▌部長。主頻道 (Main Channel)
☞http://bit.ly/SubBujo
▌太空小姐。IG
☞ outerspace_movies
▌部長。遊戲頻道 (Gaming Channel)
☞https://goo.gl/ouZUDA
▌FB 粉絲專頁
☞https://goo.gl/Q4tPg7
▌Telegram (新聞外電、日常討論、抽獎活動、限定內部討論)
☞http://bit.ly/bujoTelegram
▌INSTAGRAM
☞bujo1104
直播配備推薦:
▶️ 擷取卡 Cam Link 4K
- 可以將單眼數位相機變成視訊使用,大幅提高直播中人像的畫質以及觀影體驗
- 超簡單隨插即用!
DSLR相機相容表格https://www.elgato.com/en/gaming/cam-link/camera-check)
- 支援4K超清晰畫質
- 商城連結: https://reurl.cc/31VyW9
▶️ K70Low Profile 機械式鍵盤
-新款機械軸鍵軸高度調整成 11.9mm,比一般 CHERRY MX 機械軸的 18.5mm 降低約 35%,至於鍵程從 4mm 降低至 3.2mm,鍵帽厚度僅 1mm
-加入 SMD LED 元件,可精準呈現 1,680 萬色的 RGB 光譜。
- 商城連結: https://reurl.cc/Oqgo7R
▶️ 無線藍芽耳機 Virtuoso
- RGB燈效可自由調整、超耐用金屬框體
- 無線、USB、3.5mm 三種模式
- 獨家Slipstream無線傳輸技術,更穩更快更遠
- 16+小時電池容量
- 語音清晰、可拆卸、指向性麥克風
- 7.1環繞、50mm音效驅動
- 商城連結: https://reurl.cc/qDeaeq
#電影酷拉部 #金馬獎 #GoldenHors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YW5EkSRrJI/hqdefault.jpg)
孤城劇本 在 張語噥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KKBOX ➡️ https://kkbox.fm/xa5e3m
🎧 Spotify ➡️ https://spoti.fi/32WjNZ6
🎧 All Platforms ➡️ https://www.soundscape.net/a/12164
張語噥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sammymimi3/
張語噥 FB ➡️ https://www.facebook.com/loveyunung/
耗資億萬的跨國製作,近四千顆動畫鏡頭打造出的奇幻世界
《腦波小姐》於9/12周六晚八點,中天綜合台播出,愛奇藝台灣站跟播
歐陽妮妮首挑大樑,影評一致讚譽
張書豪一人分飾多角,精彩可期
還有豆花妹、張捷、狄志杰、劉修甫、楊麗音、黃仲崑、陳孝萱、夏靖庭、湯志偉與韓瑜
一起演出這榮獲文化部長篇劇本首獎劇本
【我們】是一首量身定做的片尾曲。兩個人從「你」、「我」變成「我們」,這樣的關係,到底是朋友、戀人還是仇人?!也許有一種關係是無法被歸類的,「我們」也許就是這樣獨一無二的關係。
張語噥以細膩中帶著暖度的嗓音,唱著這段撲朔迷離的「我們」,令人感到隱隱心疼,卻也回想起自己生命中,彷彿也曾有過這樣的一個人,無法被定義、被歸類的關係的「我們」。
我們 Us
詞曲 Composers:許芸齊
製作人 Producer :Victor Lau 劉偉德
編曲 Arranger:Elisa Lin 林依霖/Victor Lau 劉偉德
吉他 Guitarist: Victor Lau 劉偉德
和聲 Backing Vocal : 張語噥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r:Victor Lau 劉偉德
錄音/混音 Engineer/Mixer : Victor劉偉德 @ Downtown Music
我常常會想 如果有一天你消失在我身旁
那這個世界 再怎麼運轉也轉不出完整的模樣
我們的立場從不一樣 總是鍋碗瓢盆什麼都能吵
就因為這樣我才不能想像 你不在的時候我有多孤單
我們不像戀人 不是敵人 不做朋友
是什麼 只是曾經手勾過手
說好活到八十歲的時候 你要揹著我去環繞地球
我們不像戀人 不是敵人 不做朋友
沒什麼 不能歸類獨一無二的感受
有彼此以後 才找到出發的點
去畫更多更遠更美的圓周
我們的立場從不一樣 總是鍋碗瓢盆什麼都能吵
就因為這樣我才不能想像 你不在的時候我有多孤單
我們不像戀人 不是敵人 不做朋友
是什麼 只是曾經手勾過手
說好活到八十歲的時候 你要揹著我去環繞地球
我們不像戀人 不是敵人 不做朋友
沒什麼 不能歸類獨一無二的感受
有彼此以後 才找到那塊遺失的
深深烙印在角落
【MV製作 Music Video Credit List】
導演 Director:李洹宇 Sean Li
攝影師 DOP:古曜華
剪接 Editor : 李洹宇
【工作人員名單 Staff List】
上城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Uptown Entertainment Co., Ltd.
團隊統籌 & 音樂總監 Team Supervisor & Music Supervisor:劉偉德 Victor Lau
藝人經紀 & 宣傳統籌 & 行政統籌 Artist Manager & Publicity Planning & Administrative Support:柯斈霖 Mollie Ke
宣傳執行 Publicity Execution:陳心瑀 Arielle Chen
妝髮 Make up & Hair: 平平 Naomi
#張語噥 #我們 #腦波小姐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A8nk83xum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