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憂鬱症的二三事
在看完了 阿滴英文 勇敢的分享後,身為心理師,我立刻想要補充關於憂鬱症的二三事,希望能夠幫助正在經歷低潮,或者不夠了解憂鬱症的人,更貼近這個其實就在我們身邊的黑影。
——
1。#憂鬱症 是一種感受非常主觀的疾病
憂鬱症患者的感受對他本人而言,是百分百真實,而且很強烈的。也就是說,不可能靠著別人告訴他『你不要這樣想,沒有這麼嚴重』他就會改變。因為那是他主觀的認知,別人就算告訴他想開點,他的想法是無法輕易改變的。舉例來說,「辣」也是。如果你不怕辣,而你朋友比較怕辣。你們點了同一種餐點,裡面沒有加辣椒,但是有些胡椒粉,你拍胸跟朋友保證,絕對不辣!
結果朋友吃一口就辣到滿臉通紅,眼淚都噴出來了!他叫著:好辣好辣!你總不會告訴他:『你不要這樣想,就不會辣了!你想開一點,其實一點都不辣!』#你不會這樣說的,對吧?因為『辣是主觀的感受』是他的味覺告訴他的腦袋,讓他感受到辣的痛苦,而你的味覺和你的腦袋,是另一回事,那是你,不是他。所以,我們會想辦法,讓他喝水,讓他吃點別的,去沖淡味道,但我們絕不會跟他說:你不要這樣想,就不會辣了! 憂鬱症也是,請不要跟他說,你看開一點,就不會難過了!這樣是沒有用的,而且只會讓覺得快辣死的人,對你的反應覺得很受傷。
2。憂鬱症也會發生在光鮮亮麗的人身上
有些憂鬱症的誘發的確是有明確的事件,引發的後續負面反應。但這不代表看似一帆風順、人生勝利、光鮮亮麗的人,就不會得到憂鬱症。因為憂鬱是一種情緒,任何人都會有情緒,#和是否成功耀眼並沒有關係。事業成功、形象光彩、家財萬貫的人,也會感冒,也會被水嗆到,也有可能得到憂鬱症。但是越在鎂光燈下,或是越常被認為是無憂無慮的人,得到憂鬱症的時候,卻會在其中一個症狀『自我價值感低落』這件事情上,顯得更加無助且難以開口求救。因為太容易得到「你怎麼會憂鬱?#你有什麼好憂鬱的,」這種回應,反而會導致光鮮亮麗的人容易選擇壓抑和隱瞞,想要硬撐過去。 越想要和自己的情緒硬幹,越會 #不把自己當一回事,越容易把真實的自己孤立起來,病情反而嚴重。
3。憂鬱症多久會好?
憂鬱症沒有絕對的病程,沒有標準的SOP,沒有人可以確切告訴你多久後你會好起來。因為每個人的先天後天狀況都不一樣,面對憂鬱時的條件和支持系統也都不同。這就是生理、心理、社會各層的因素不同,同樣一波寒流來襲,有人會感冒,有人卻不會。而那些感冒的人,有人睡兩天就好了,有人卻要咳兩個月。好不容易好了,一個不小心下個月可能又中鏢了。 沒有絕對,請不要拿A跟B比較,也不要認為對A有用的方式,對B就一定會有用。不要用「多久會好」去強問自己或當事人,相信我,#他如果知道答案的話,他也不用這麼憂鬱了,他比你還想趕快好起來。
4。憂鬱症可能需要住院
聽起來很可怕!不就是情緒低落,有需要住院?是的!憂鬱症如果嚴重的話,建議住院,是為了你的安全健康著想。請想想看,通常我們什麼時候要住院?什麼病會讓我們不能只是在家靜養?答案很簡單,就是當『#你自己在家的設備和條件,#無法把你的狀況照顧好的時候,你就要住院』,例如,開刀,為什麼要住院?因為家裡沒有設備,開完後,如果是小刀,你可以回家自己換藥,就可以出院,但如果開完後的傷口,是你自己在家無法妥善照顧的,有可能發炎、有可能需要注射、有可能需要觀察,那你就需要住院。嬰兒一旦生病常常需要住院,為什麼?因為在家裡就是沒有那個環境和條件和設備來照顧好它,所以他需要住院。你感冒,不需要住院,但當你因為感冒發燒或是引發肺炎等等,在家已經沒有那個醫療設備和條件照顧的時候,你就需要住院。
憂鬱症也是,你在家若已經沒有那個條件,可以照顧的時候,會建議住院,讓醫療可以密切且近距離地給藥、調藥、治療、觀察,支持來確保安全。當你的憂鬱症會讓你有生命安全疑慮時,就會需要住院,妥善照顧你。
5。憂鬱症不是不能靠自己好起來,但較難預測
的確有些人靠著自己做很多努力,經過時間,憂鬱症減輕。但是在病程當中,如果發展不順利,或壓力源始終存在,甚至壓力加劇的話,不一定會減輕。就像已經感冒的人,若不看醫生不吃藥,好好休息,可能會好起來,可能會比較慢,但也有可能,如果持續被其他人傳染,持續睡眠不足營養不良等(就像是壓力源持續干擾),甚至可引發其他疾病或是發燒,導致更多身心的狀況發生,而超出「自身免疫能夠抵抗的範圍」,也就是超過單靠自己力量去好轉的範圍。因此,如果憂鬱症是一個你不熟悉的病症,#要保持警覺,當感覺 #超過自己能夠應付的範圍,就應該要求助專業。
6。憂鬱症的人可能不是天天都憂鬱
大多數憂鬱症的人的確每分每秒思緒都是負面,情緒都是低潮,#但他們的表現形態可能不是如此。因為他們大多會希望「看起來不是如此」,所以他們會努力在外顯上表現的接近平常的樣子,也有可能有時候好轉一點,但馬上又會低落下去。所以不要在你看到的時刻,去衡量一個人憂鬱的程度,#那是片面的。也不要因為看到片面的,就去否認自己或當事人的嚴重性,那可能會錯失幫助自己或當事人的重要時機,也可能會成為二次的壓力源。
7。憂鬱症的人可能無力感受,所以不要去激他
憂鬱症的其中一個症狀,#就是對人生對自己都感到沒有價值和希望,對自己曾經熱衷喜愛得事務,也都不再感到興致勃勃,甚至是熱愛的人也一樣,他們沒有動力也沒有氣力,去展現以往相同程度的在乎,嚴重者,甚至可拋下自己最珍貴的人事物,毫無眷戀。因此,不要對憂鬱症的人使用激將法,不要強迫他去在乎,#不要去測試他的在乎,因為在她沒有氣力的時候,#他想在乎都做不到,當他發現自己對於別人的激將也沒有反應的時候,他會更加無望,更加悲觀,適得其反。
——
希望這些分享,可以幫助到正在閱讀的每一位。
憂鬱症的可怕之處,就在於我們不夠了解他,反而可能做出沒有幫助的事情。
如果你身邊有人正在經歷這些,你可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認知:「我們不夠了解他的感受,不夠了解憂鬱症」開始。接著,你就會開始了解,而且,你可能會成為他可以信賴的那一個肩膀,對,#我是說肩膀,你不是藥物也不是醫師,但是在藥物和醫師之外,他也會需要一個肩膀,肩膀不會給意見、不會否定他的感受、不要叫他想開一點,#肩膀就是肩膀。
文:許嬰寧 鐵人心理師 這才是我啊
孤立系統舉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法客心法聊天室ep20 —從殺子案聊聊親職勞動的艱難
「在這種親殺子案件裡,有一半以上,是因為父母有精神、經濟、生活壓力...等弱勢的原因,而且絕大部分事前都有過多次求援,只是得不到回應,在沒有浮木的情況下,選擇了這種令人悲痛的方式。」
完整收聽請由此去: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k8tw67bfo4t084515soblcv/platforms
古今中外非常的多,且國外也有非常多從不同角度切入研究此現象的文章,並非台灣獨有的現象。
現在討論親殺子的案件,多是指父母親對於家中未成年的孩子(一般來說是10歲以下的孩子),進行系統性加害的行為。在臨床、司法心理學家專家的研究中,可以歸納出幾件事:
1. 過半加害者過去都曾有精神疾病、精神官能症的患者,尤其是bipolar, 重鬱症, 被害妄想
2. 加害者往往在社會經濟地位、支持系統上是陷於孤立無援的狀態
3. 加害者往往是先有跡象在對外求援,但求援無效一段時間之後,才會落入絕望的狀況,進而斬斷自己的後路
在親殺子的案例中,很多父母親會認為自己的行為對於孩子是慈悲的,本於善意地殺害動作。再強調一次,這是錯到不能再錯的,但是,他們這樣的思維是一個已經走投無路的扭曲思維,這個世界太可怕,我要走了,但我沒辦法把你留下來啊,誰能幫忙?你之後還要背負著什麼名號、被貼上什麼樣的標籤?我捨不得你,那我帶你一起走。
處罰加害者之餘,我們能做什麼?
世人往往會認為「虎毒尚且不食子」,很多人無法同理、想不到怎麼可以做出這麼令人髮指的事件,但同時我們可能也都無法體會沒有工作、下一餐沒有著落又沒有任何支援系統的滋味。
因此,在討論親殺子的案例中,如果希望社會進步的話,除了處罰加害者之外(法律沒有說不處罰,有加害就必定有處罰),也要思考的是,我們要如何在小孩子還未能保護自己的狀況下,如何透過努力了解這類型案件的脈絡,盡可能地降低這些遭遇絕境的爸爸媽媽,把他人生當中的挫折、絕望與憤怒轉而發洩到小孩身上。
舉例來說,在外看到有父母不當管教時,為了保護孩子,我會做的是在孩子也在場的情況下,溫和介入可能需要幫助的家庭,先表明自己亦身為家長的身份,詢問他需不需要聊聊。想想看,若是以正義魔人的方法介入,會發生什麼事?當在公共場合羞辱、教訓成人,他會先壓抑下來挫折感與絕望感,但回去之後會發洩在誰身上?都是你害爸爸媽媽在外面被人家罵,更恨。所以,如果我為了滿足自己一時的正義感,其實某種程度上是加害了那個孩子。
沒有任何一個父母有權利、有資格幫他人選擇解決生命,但當他的精神疾病已經主宰了他的思維方式的時候,他已經不能分辨對錯。所以在親弒子的案件中,民眾的憤怒很好,代表對於這些事件的在意,但是,能不能把這份憤怒延伸,去想如何來營造一個讓孩子生活中恐懼能降低的社會,如何用社會安全網來輔助他們,才能接住這些家庭,幫助弱勢家長能夠一心一意、不需要擔心的愛孩子;去想這樣的判決對於台灣的社會、對我們的下一代有幫助嗎?畢竟動不動就把爸媽拔掉、把孩子隔離,這些對於孩子都是一次的生命破毀,那有沒有任性可以生命重生?很難說。
親職教育:家長與小孩的不對等權力關係
另外,也有一個問題值得思考,大家在親殺子的案件這麼嚴格,那在體罰、羞辱、踐踏小孩時你也那麼嚴格嗎?在公共場合丟下孩子說我不要你了這樣的事情,標準一致嗎?這些也都是對小孩的人格的否定,那為什麼對於輕微的人格否定可以接受?
大人與孩子的不對等,包括了身材上不對等,經濟實力上不對等,以及情感優勢上不對等,這是很多大人是沒有意識到的。孩子是完全依附於你生活的一個人,但同時他又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大人最難的是要了解兩件事,第一個,我的義務是養育、指導、教育你,但我的權力當中並不包括羞辱你、貶低你、傷害你。
因為我們與孩子的不對等權力關係,因此,對孩子的教育以下三點很重要:
1. 蹲下來眼睛高度對著孩子的高度
2. 聲音放低
3. 不管你做錯什麼事我都聽你解釋,而且我絕對不會離開你/拋棄你
從兒童發展心理學來看,有時候你越吼孩子,他越空白,恐懼了就凍結了,不知道該如何反應,僵住、不回應、逃避的反應反而讓你更加生氣。因此,給予孩子安全感,他的前額葉才能發生功能。終極目標是要讓小孩聽話嘛,但吼他、威脅他、恐嚇他說不要他了,這樣做小孩很害怕,但是當人恐懼的時候,什麼話都聽不進去,那對小孩來說什麼做恐懼?你的小孩對於你不愛他、不要他了最恐懼。
除此之外,不要害怕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喜怒哀樂,但小孩不是你發洩情緒的對象,而是討論的對象。必須讓小孩了解大人也有脆弱、心情不好、失敗的時候,但這時候只要我能講給你聽,我就覺得好多了。那這樣的行為策略代表什麼呢?你當然也可以講給我聽啊!我要給小朋友一個概念是,天大的事件你都可以講出來。
從殺子案看刻板印象
男性跟女性性別刻板印象與偏差,父職和母職殺害孩子,在社會輿論上有很大的差異。在母親殺子的案例中,有許多議員、基金會、性別平權運動者出來說,法院對這個媽媽的判刑根本苛刻至極,你沒有能夠看到親職勞動者女性的困境,你這樣的判刑對他是另外一種基於性別、系統式歧視所為的審判。但是這些在父親殺子的案例中,全部這樣的聲音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都是攻擊:「宅男父親」、「人渣」、「吃軟飯的」,為什麼?我們不是鼓勵男性從事家務勞動嗎?我們不是鼓勵破除性別刻板印象嗎?為何薄責於此,厚責於彼?這是一個很值得警惕與思考的現象。
孤立系統舉例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面對慢性壓力的因應之道:
•每天撥出一點時間獨處
•讓意識歸於中心,覺知回到自己身上
•三不五時起身動一動
•做讓你感到開心的事
•和自己在乎的人互動
•必要時不如一走了之
取自《自體的療癒》
……………………………………………………………..
各位朋友,早安:
這本書的文字分享,在這篇要告一個段落了。在壓力這個議題結束,也不錯,這剛好是現代人也不陌生的觀念。但這本書不只如此,還有很多精要的概念,繼續延展開來。
尤其我著迷於身心交流之間的途徑,頭腦、心臟、免疫系統……,這些讓我耳目一新。心理治療不只實際讓人走出困厄,也可以對身體健康有相當的貢獻。
「所謂的醒覺,是重拾自由來選擇你所想要的,而不是過去經驗加強在你身上的。」
這本書除了集結我們所熟知的健康心理學知識,也帶入了正念的觀點,更重新探看自我的構成,自我因此更有可塑性。我們可以在慣性中昏睡,我們也可以藉著這本書,在清明中覺醒。
「你唯一能改變的是你自己,但往往那就已經足以改變一切。」
或許,接納在改變之前。接納了自己,也許就接納了世界。
祝願您,在忍不住覺得自己很糟糕的時候,依然能安心地跟自己在一起!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hotos/a.248192138530437/3789991287683820/
……………………………………………………………..
從全系統的觀點找處方
【文/ 狄帕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魯道夫・譚茲(Rudolph E. Tanzi)】
讀到這裡,如果我們告訴各位,全系統取向為上述問題提出的解決處方,是將自我覺察帶入其中,應該不會太出人意料才是。既然慢性壓力的負面效應最早都發生在神經與心理層面,解決之道也應該從這裡著手。前面說過,透過意志力勉強自己忍受壓力、適應壓力,並不是有效的因應策略。畢竟,就算腦袋認為我們已經能適應壓力了,身上的細胞不見得能辦到。輪值的夜班工作者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長期從事夜間工作,會干擾生物晝夜節律,最顯而易見的負面影響就是睡眠品質下降(人們早已知道這個事實),因為腦袋無法完全適應夜晚不睡覺的作息型態。不僅如此,後續的研究還發現,輪值的夜班工作者還面臨了七種健康風險:
▽ 更容易得糖尿病
▽ 更容易發胖(因為荷爾蒙失調會影響我們對飢餓與飽足的感受)
▽ 更容易得乳癌
▽ 代謝方面的負面改變會影響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 更容易心臟病發
▽ 更容易發生職業災害
▽ 更容易憂鬱
簡言之,由於晝夜節律關乎其他生物節律(譬如睡眠節律就和飢餓/飽足節律息息相關),因此只要某個生物節律受到嚴重干擾,就可能波及整個系統。也就是說,若已從事多年夜班工作,就算馬上辭職不幹,也可能於事無補,畢竟此種工作型態所造成的傷害可能已經無法逆轉。
說了這麼多,希望大家注意到:壓力源不是孤立事件,而是有脈絡可循的;也因為有脈絡可循,其牽涉範圍可能很廣。舉例來說,有一天你到機場準備搭飛機,卻發現航班臨時取消,但航空公司並沒有找其他業者救火,只告訴你必須再等五小時,改搭下一班飛機。面對這類狀況,許多人因為別無他法,只好乖乖配合,坐在機場裡癡癡等待,心裡感到擔憂、埋怨、悲觀等,但這些反應對自己都有弊無利。
•擔憂:擔憂其實就是焦慮,而且是自找的。這樣的反應無濟於事,反而會阻礙我們以更積極正面的態度去處理事情。
•埋怨:埋怨會引發憤怒,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劍拔弩張。它也是敵意的一種表現,可能會刺激另一方也惡言相向。
•悲觀:悲觀的態度會引發錯覺,讓人以為當下的情況已無法挽回。悲觀時,我們通常會預期事情往不好的方向發展,即使最後的結果不是如此。
當上述任一行為或態度出現在你身上時,你就應該意識到:你正在自欺欺人,以為自己正在適應壓力,但是從身體的反應來看,你自己也變成了壓力源。這是因為任何外在事件(譬如航班取消)一定要透過內在的解讀才可能引發壓力反應,但班機延誤不同於失業這類重大危機,比較像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現的慢性壓力。對於這類壓力,我們其實可以有意識地決定要如何加以因應。擔憂、埋怨和悲觀,都屬於無意識的心理反應。一個人要是被這些舊有的反應和習慣制約,就無法用客觀的心態去重新評估了。
面對航班臨時被取消,有些人就是比別人懂得如何因應。前面,我們曾針對新生兒誕生所帶來的急性壓力提出因應處方,在此則要針對候機這種日常的慢性壓力,介紹幾種解決之道。
▍如何因應慢性壓力?機場篇
•讓自己遠離壓力源:譬如找本書看,找地方獨處,都是不錯的方法。
•讓意識歸於中心:碰到這種狀況時,有些人會乾脆利用空檔在機場閉目養神、打坐靜心。
•別讓自己太閒:與其癱坐在椅子上苦等,不如在機場內四處逛逛。
•尋求正面的紓解管道:到免稅商店購物、找人按摩、到餐廳裡用餐,都是不錯的選擇。
•尋求情感上的支持: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打電話與親朋好友聊一聊。(若只是通知對方自己會延後抵達,講沒幾句就掛斷電話,並無法得到情感上的支持。要得到情感上的支持,應該找對自己有重大意義的朋友或家人聊天,而且通話時間不應少於半小時。)
•必要時不如一走了之:航空公司處理班機延誤的態度如果太差勁,還不如更改行程、打道回府,至少可以少受點氣。(但這樣做可能會造成額外的開銷,不見得實際。)
上面這些做法都是正面的,不像擔憂、埋怨和悲觀屬於負面的適應反應。與其消極地被迫接受,不如將自我覺察帶入情境中。要知道,認為自己「非忍受不可」的態度,背後其實隱藏著壓力。航班取消通常不是我們可以改變的,而且任何時候都可能無預警發生,因此符合壓力惡化的兩項要件:不可預期和無法控制。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可以選擇不把這類狀況解讀成運氣不佳,只把它看成是種無壓力的情境,所以在面對這類情境時,我們的對應方式是做平常會做的事,比方說打坐靜心、聯絡朋友、購物採買等。當我們愈來愈擅長如此轉念,就愈能在慢性壓力萌芽時就將它一刀斬斷。
這些方法現在其實就能派上用場。該策略的主要精神是要讓交感神經擺脫過度活躍的狀態,而這一點可以從生理層面來解釋。我們身上除了交感神經,還有一組完全獨立但作用相反的神經系統,稱為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會讓人緊張,副交感神經則會讓人放鬆。可以說,這兩組神經的作用之所以完全相反,正是大自然的精心設計。交感神經的運作通常是戲劇化的、暫時性的,副交感神經的活動則是持續的、有平衡作用的。
面對慢性壓力,交感神經系統會隨時處於警戒狀態,直到活躍程度超出正常範圍,導致整個神經系統開始失衡為止。與此同時,平時處於主宰地位、能帶來放鬆的副交感神經,其運作則會暫時停止或退居第二位。所以,要擺脫過度活躍狀態,就應設法提高副交感神經的活躍程度。沒有壓力干擾時,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能自我調節,自動交替運作;但壓力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實在太大,好比一個人將全身重量都靠在牆上,總有一天,這堵牆會不堪負荷而崩塌。
上面以航班取消為例所提出的因應之道,其實也可以用在日常生活裡,讓生活方式變得更有療癒力。
•讓自己遠離壓力源:每天撥出一點時間讓自己關機、獨處。
•讓意識歸於中心:靜坐是因應壓力的最佳策略,可以的話請練習看看。再不然,每天至少空出一點時間,找個安靜的地方閉目養神,做幾次深呼吸,直到自己感覺放鬆下來、覺知也回到自己身上為止。前面討論如何因應職場壓力時就曾經談到最好的呼吸法,方法是:吸氣時從一數到四,吐氣時從一數到六。
•別讓自己太閒:每天起床後到入睡前,三不五時都應該起身動一動,以刺激迷走神經──自律神經系統的主要幹道。瑜伽的效果更好,它能讓過度活躍的交感神經緩和下來,並提高副交感神經的活躍度。
•尋求正面的紓解管道:只要能讓你感到開心的事,都稱得上「正面」。事實上,這麼做對全系統取向而言是很重要的策略,只可惜聽起來太抽象。快樂有點石成金的力量,讓原本有壓力的情境變得能療傷止痛。從心理學的角度講,每一天都盡可能過得開開心心,就是創造美滿人生的最佳途徑。
•尋求情感上的支持:現代社會中,人與人的關係變得日益疏離,網路與電玩的盛行則讓這個情況雪上加霜。沒有任何東西能取代情感上的連結,而且以快樂或幸福為主題的研究幾乎都發現到同一件事,就是每天花至少一小時或更多時間和自己在乎的人互動的人(面對面和通電話都算),主觀感受到的幸福程度往往最高。
•必要時不如一走了之:對大多數人而言,要做出這樣的決定往往最困難,畢竟面對有壓力的情境,多數人往往一忍再忍,直到再也無法忍受並覺悟到一走了之確實是最好的方法時,才會出此下策。譬如說,面對家暴這種急性壓力,這樣做或許是最好的辦法。而生活中一些重大的改變,如離婚或轉業,則應該把許多因素都考量在內。至於面對每天都可能發生的一些壓力情境,如激烈的爭執、惡意的八卦詆毀、語氣魯莽的電子郵件、不斷抱怨的人、過度杞人憂天的人、動不動就公然指責你的人,我們都有權不予理會、一走了之。
總之,讓交感神經擺脫過度活躍狀態,或許是各位能做出的最重要人生抉擇;這樣一來,整個身心系統終身都能獲益。
.
以上文字取自
自體的療癒:後疫情時代的新健康提案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3612
一中心∣https://bit.ly/32mL9HB
一中心出版 1 Center LTD.
.
已額滿_板橋免費公益講座_你還在獨自生悶氣嗎?--示弱的勇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9616727062187/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