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善哥聊天室》第52集,我們要再度回到【天文特輯】,這次,我們邀請到剛從台中科博館退休的孫維新館長,要帶大家透過 #電影,學習其中相關的天文知識。這次,我們要談的是麥特戴蒙主演的《 #絕地救援》,劇情講述在一次火星任務中,因意外而讓主角獨留在火星上,最後同僚協力救援他的驚險故事,其中也不乏許多有趣的求生橋段,不過既然是電影,難免讓人疑惑當中的劇情是否真的合理,今天,我們就要跟著孫館長獨到的見解,一起來進行一趟「 #火星任務」。
如果你也對今天的主題有興趣,歡迎按讚並分享出去,有什麼想法的話,請踴躍在底下留言讓我們知道,也邀請大家捐款給我們唷!
🥺我也想加入善科的LINE社群➡️ https://reurl.cc/j7Xq61
🧐我想follow「火星任務競賽」➡️ https://reurl.cc/XWe10R
⭐️本集節目資訊⭐️
主題:從經典電影看天文,孫維新帶你絕地救援
播出時間:2021.06.03 星期四 20:00
主持人:張善政(善科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來賓:孫維新(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喜歡影片的話,歡迎贊助我們⭐️
銀行:台北富邦(012)建國分行
帳號:724120005896
戶名:財團法人善科教育基金會
詳細捐款資訊:www.sancode.org.tw/how_to_donate.php
若有捐款請與本會聯繫
⭐️了解善科更多⭐️
YouTube|善科教育基金會 SanCode Foundation
https://reurl.cc/exV1Xm
Instagram|san_code
www.instagram.com/san_code
#絕地救援 #火星任務 #張善政 #孫維新 #善科 #善哥聊天室 #電影 #天文 #月球 #火星 #金星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9萬的網紅觀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唐湘龍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08:00-09:00 ◎節目內容大綱: ●「飛碟早餐 唐湘龍時間」,網路直播 ● 三大報頭版新聞導讀 ● 我們看到黑洞,也看到民進黨 ● 訪問: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孫維新《人類歷史首張黑洞照片曝光》 ----- 按讚【觀點】FB:https://ww...
孫維新館長 在 葉樹姍 Fan Club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4小時在台中
~挺好友 結好緣 看好戲 ~
參加#科博館孫維新館長榮退歡送會
為#人文推廣志工分享大愛台的使命
欣賞#明華園結合漫畫跨界創作「冥戰錄」
還可以在台中歌劇院從容晚餐後北返😋
孫維新館長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台灣科學節-五館連線,今天最後一天囉!
昨天晚上實現我和 #台中科博館 孫維新館長的承諾,特地撥空來到 台中戶外圓滿劇場,觀賞「星空的立法者- #克卜勒的一生」大型科學藝術舞台劇!
這次的舞台劇是由教育部和文化部共同舉辦,由台中科博館規劃執行,虹安身為 #教育文化委員會 的立法委員,自然不容錯過啦!隨著演員們豐富的言語和肢體表現,搭配清亮的歌聲,呈現 #克卜勒 在承襲丹麥天文學家 #第谷 的觀測數據、努力研究後,終於發現了行星軌道並非當時各界認定的圓形,而是橢圓形。這種 #勇於對抗當時教會勢力、#追求真相的科學精神,加上經歷戰爭,失去母親、妻子、孩子的坎坷人生,更加令人感受到一位偉大科學家的貢獻。
最令人驚喜的是,沒想到孫館長竟然也參與演出,甚至還可以唱一段!太驚豔了。
👉🏻 溫馨提醒:#今天晚上還有最後一場,有想要去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了 😄
#台中圓滿劇場又圓又滿
#現場小朋友們融入其中
孫維新館長 在 觀點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主持人:唐湘龍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08:00-09:00
◎節目內容大綱:
●「飛碟早餐 唐湘龍時間」,網路直播
● 三大報頭版新聞導讀
● 我們看到黑洞,也看到民進黨
● 訪問: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孫維新《人類歷史首張黑洞照片曝光》
-----
按讚【觀點】FB: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ewpoint
訂閱【觀點】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 飛碟聯播網Youtube頻道 http://bit.ly/2Pz4Qmo
▶ 飛碟早餐唐湘龍時間 https://www.facebook.com/ufobreakfast/
▶ 飛碟聯播網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ufonetwork921/
▶ 飛碟聯播網APP http://www.uforadio.com.tw/app
▶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
#飛碟聯播網 #飛碟早餐 #唐湘龍 #新聞評論 #觀點

孫維新館長 在 熱血阿傑黃仕傑Gallant M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科博館館長孫維新表示,「須臾化永恆─昆蟲標本的博物館旅程」特展,展示了昆蟲從野外到博物館成為標本的歷程,同時呈現已故昆蟲採集家林文信先生走過的路。「人的一生就像一篇文章,在乎內容,而不在乎長短。」林文信先生英年早逝,但是留下的昆蟲標本極為豐富,家屬慷慨捐贈給科博館,讓這些標本將須臾的生命化為永恆的展示,令人感佩。也讓林文信先生短短一生蒐集珍藏的昆蟲標本,將透過科博館的典藏讓更多人看見,這份奉獻的精神與情感,將永遠在大家心中!
促成林文信先生家屬捐贈標本給科博館的臺灣博物館副館長林華慶表示,林文信先生的標本整理得十分乾淨漂亮,未來在科博館的典藏之下,期盼能發揮更大的價值;生態攝影家黃仕傑指出,標本的蒐集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其實是傳遞大家環境保護的觀念,透過標本的研究,進一步理解整個自然生態,最終回到大自然的反思。
去年在觀霧山區探訪生態,也許是冥冥中的注定,走在林道上看到一隻鞘翅目的甲蟲飛下來停在腳邊,仔細觀察後發現是某種花天牛,馬上以手機拍攝傳給周文一博士(天牛專家),他說我發現的是「文信花天牛」,剛好是以 林文信的名字命名的天牛。
文信花天牛的生態照也在這次特展中呈現給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