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潛:如何正確地「煉字」?】
我們都知道,在文學創作時,任何詞彙的更動、語句順序的調整,都可能影響整體的意思與感受。因而,如何根據需求字斟句酌,就顯得特別重要。
關於「煉字」,小編很喜歡朱光潛的這篇文章。他從古典文學中舉例,告訴我們該如何斟酌用字,讓詞彙和情感能相呼應。同時也提到「避免陳腔濫調」的說法。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文學大家的說法吧。
-
咬文嚼字 / 朱光潛
郭沫若先生的劇本《屈原》裡嬋娟罵宋玉說:「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上演時他自己在台下聽,嫌這話不夠味,想在「沒有骨氣的」下面加「無恥的」三個字。一位演員提醒他把「是」改為「這」,「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就夠味了。他覺得這字改得很恰當。他研究這兩種語法的強弱不同,「你是什麼」只是單純的敘述語,沒有更多的意義,有時或許竟會「不是」;「你這什麼」便是堅決的判斷,而且還必須有附帶語省略去了。根據這種見解,他把另一文裡「你有革命家的風度」一句話改為「你這革命家的風度」。
這是煉字的好例,我們不妨借此把煉字的道理研究一番。那位演員把「是」改為「這」,確實改的好,不過郭先生如果記得《水滸》,就會明白一般民眾罵人,都用「你這什麼」式的語法。石秀罵梁中書說:「你這與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楊雄醉罵潘巧雲說:「你這賤人!你這淫婦!你這你這大蟲口裡流涎!你這你這——」一口氣就罵了六個「你這」。看看這些實例,「你這什麼」倒不僅是「堅決的判斷」,而是帶有極端憎惡的驚歎語,表現著強烈的情感。「你是什麼」便只是不帶情感的判斷。縱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見出來。不過它也不一定就是「單純的敘述語,沒有更多的含義」。《紅樓夢》裡茗煙罵金榮說:「你是個好小子出來動一動你茗大爺!」這裡「你是」含有假定語氣,也帶「你不是」一點譏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對了。從此可知「你這」式語法並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語法都來得更有力。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風度」 改為「你這革命家的風度」,似乎改得並不很妥。「你這」式語法大半表示深惡痛嫉,在讚美時便不適宜。「是」在邏輯上是連接詞,相當於等號。「有」的性質完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風度」一句中,風度是動詞的賓詞。在「你這革命家的風度」中,風度便變成主詞和「你(的)」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話。
這番話不免囉嗦,但是我們原在咬文嚼字,非這樣錙銖必較不可。咬文嚼字有時是一個壞習慣,所以這個成語的含義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學,無論閱讀或寫作,我們必須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文學藉文字表現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顯得思想還沒有透徹,情感還沒有凝煉。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實際上就是調整思想和情感。從來沒有一句話換一個說法而意味仍完全不變。例如《史記》李廣射虎一段:
「李廣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更復射,終不能入石矣」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虛在《史記辨惑》裡說它「凡多三石字」,當改為「以為虎而射之,沒鏃,既知其為石,因更復射,終不能入」。或改為「嘗見草中有虎,射之,沒鏃,視之,石也」。在表面上似乎改得簡潔些,卻實在遠不如原文,見「草中石,以為虎」並非「見草中有虎」原文「視之,石也」,有發現錯誤而驚訝的意味,改為「既知其為石」便失去這意味。原文「終不能復入石矣」有失望而放棄得很斬截的意味,改為「終不能入」便覺索然無味。這種分別,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細心玩索一番,自會明白。
一般人根本不瞭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關係,以為更改一兩個字不過是要文字順暢些或是漂亮些。其實更動了文字就同時更動了思想情感,內容和形式是相隨而變的。姑舉一個人人皆知的實例,韓愈在月夜裡聽見賈島吟詩,有「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兩句,勸他把「推」字改為「敲」字。這段文字因緣古今傳為美談,於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說得好聽一點,都說「推敲」。古今人也都讚賞「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實這不僅是文字上的分別同時也是意境上的分別。「推」固然顯得魯莽一點,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歸寺門原來是他自己掩的,於今他推。他須自掩自推,足見寺裡只有他孤零零的一個和尚。在這冷寂的場合,他有興致出來步月,興盡而返,獨往獨來,自在無礙。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氣度。「敲」就顯得他拘禮些,也就顯得寺裡有人應門。
他仿佛是乘月夜訪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裡假如不是熱鬧場合,至少也有一些溫暖的人情。比較起來,「敲」的空氣沒有「推」的那麼冷寂。就上句「鳥宿池邊樹」看來,「推」似乎比「敲」要調和些。「推」可以無聲,「敲」就不免剝啄有聲。驚起了宿鳥,打破了沉寂,也似乎頻添了攪擾。所以我很懷疑韓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稱賞的那麼妥當。究竟哪一種意境是賈島當時在心裡玩索而要表現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認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問題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個比較恰當,而在哪一種境界是他當時所要說、且與全詩調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裡實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無論是閱讀或是寫作,字的難處在意義的確定與控制。字有直指的意義,有聯想的意義。比如說「煙」,它的直指的意義見過燃燒體冒煙的人都會明白。只是它的聯想的意義遠離不易捉摸,它可以聯想到燃燒彈,鴉片煙榻,廟裡焚香,「一川煙水」「楊柳萬條煙」「煙光凝而暮山紫」「藍田日暖玉生煙」——種種境界。直指的意義載在字典,有如月輪,明顯而確實
聯想的意義是文字在歷史過程上所累積的種種關係。有如輪外月暈,暈外霞光。其濃淡大小隨人隨時隨地而各各不同,變化莫測。科學的文字越限於直指的意義就越精確,文學的文字有時卻必須顧到聯想的意義,尤其是在詩方面。直指的意義易用,聯想的意義卻難用,因為前者是固定的,後者是游離的,前者偏於類型,後者偏於個性。既是游離的個別的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蘊豐富,也可以使意義含糊甚至支離。比如說蘇東坡的「惠山烹小龍團」詩裡三四兩句「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天上小團月」是由「小龍團」茶聯想起來的,如果你不知道這個關聯,原文就簡直不通。如果你不瞭解明月照著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裡,那一點共同的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處。這兩句詩的妙處就在不即不離、若隱若約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龍團茶」一句話來得較豐富,也來得較含混有蘊藉。難處就在於含混中顯得豐富,由「獨攜小龍團,來試惠山泉」變成「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這是點鐵成金,文學之所以為文學,就在這一點生發上面。
這是一個善用聯想意義的例子,聯想意義也是最易誤用而生流弊。聯想起於習慣,習慣老是喜歡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誘性最大,一人走過人人就都跟著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濫。沒有一點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濫也是如此。從前作詩文的人都依「文料觸機」,「幼學瓊林」「事類統編」之類書籍。要找詞藻典故,都到那裡去乞靈。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嬙西施」,才子都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談風景必是「春花秋月」,敘離別不外「柳岸灞橋」,做買賣都有「端木遺風」,到用鉛字排印數籍還是「付梓」「殺青」。像這樣例子舉不勝舉。他們是從前人所謂「套語」,我們所謂「濫調」。一件事物發生時,立即使你聯想到一些套語濫調,而你也就安於套語濫調,毫不斟酌地使用它們,並且自鳴得意。這就是近代文藝心理學家所說的「套版反應」。一個人的心理習慣如果老是傾向於套板反應,他就根本與文藝無緣。因為就作者說,「套版反應」和創造的動機是仇敵;就讀者說,它引不起新鮮而真切的情趣。一個作者在用字用詞上離不掉「套版反應」,在運思佈局上面,甚至在整個人生態度方面也就難免如此。不過習慣力量的深度常非我們的意料所及。沿著習慣去做總比新創更省力,人生來有惰性。常使我們不知不覺的一滑就滑到「套板反應」裡去。你如果隨便在報章雜誌或是尺牘宣言裡面挑一段文章來分析,你就會發現那裡面的思想情感和語言大半都由「套板反應」起來的。韓愈談他自己做古文「惟陳言之務去」。這是一句最緊要的教訓。語言跟著思維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濫的語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濫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會朝深一層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真正是「作」出來的,不致落入下乘。
以上只是隨便舉實例說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例子舉不盡道理也說不完。我希望讀者從這粗枝大葉的討論中,可以領略運用文字所應有的謹嚴精神。本著這個精神,他隨處留心玩索,無論是閱讀或寫作,就會逐漸養成創作和欣賞都必須的好習慣。它不能懶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時興會所生的幻覺迷惑而輕易自滿。文學是艱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勵推陳翻新,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文的精煉與吻合,他才會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進行「教師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審查,林佳龍委員提出「教師法第十八條之一」修正動議,有關校園發生性侵害、性騷擾或霸凌案件,進入法律程序後,教師若願以其職務所知悉,並出庭作證者,應給予公假,以突顯教師出席作證的公益性,或能藉此遏止相關案件的發生率。該項動議獲得在場委員的一致通過。 ...
學富五車 員 林 在 葉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
這周末我們一家參加了幼兒園家長糾團的活動,
大夥兒一起出門去宜蘭玩。
這是我第一次跟只有小孩彼此認識,
我自己不太認識別的大人們一起出遊,
常常聽別人說,
這是一個成為父母之後才會踏足的新的領域,
就是跟學校裡的其他的家長一起出去玩。
我本來有點緊張,
但事後,
我發現這簡直是很快樂的事情,
往後應該多多參與才對。
因為以前我跟羅比過周末,
感覺就像仙杜瑞拉的故事,
繼母跟灰姑娘,
根本就是天天單挑一對一,
頂尖對決壓力山大,
但參加這種學校的共遊聚會,
小孩會一起玩一起吃飯一起崩潰,
我站在旁邊就跟企鵝觀察員一樣,
偶而丟一些魚出去,
就算經常發呆企鵝好像也不太會發現的樣子。
2.
講到這個我就想說一下,
羅比那天自己創作了一首很像詩的東西,
他看我坐在椅子上一動也不動,
就自行朗誦起來:
我的媽媽,她是一張椅子,
她從早到晚,也是坐著。
但是,椅子偶而會站起來,
說她想吃雪花牛,
為什麼呢?
為什麼動也不動還要吃那麼營養呢?
#總裁心之俳句
3.
而且宜蘭有蠟筆城堡這種景點,
不當家長恐怕誰也不會知道吧?
畢竟彼得看到蠟筆城堡這項行程的時候,
還以為是展示蠟筆小新咧。
其實蠟筆城堡是讓小朋友參觀蠟筆製造的過程,
然後自己也可以DIY蠟筆的地方,
感覺有點像去泰國會有蛇作的酒的那種地方,
不過沒有人會強迫我們買蠟筆就是了。
一開始,
還有負責的人會作簡報報告蠟筆製成的方法,
然後開始有獎徵答,
題目有點困難,
要記得蠟筆的原料跟製造時間,
答案都在影片中。
羅比被問到的題目是:
蠟筆在還沒有裝上包裝紙之前,
名稱叫做什麼呢?
答案是"裸筆",
沒錯就是這麼剛好,
抽到總裁回答這一題。
羅比當然不知道對方在問什麼,
但旁邊的人都紛紛跟他提示了答案。
請問,
蠟筆在還沒有裝上包裝紙之前,
名稱叫做什麼呢?
當羅比自己懷疑地講出答案"裸~筆~"時,
簡報的人大聲鼓勵了他還送他小禮物,
總裁當下那個臉超級莫名其妙的,
非常好笑。
4.
蠟筆城堡還有幾個關卡可以闖關,
第一關是用顏料作一個類似立體紙燈籠的東西,
大家都好認真塗色,
我偷懶只畫了一個郝柏村,
跟我同桌的小朋友很不賞臉說那是誰。
#前國防部長啊
5.
然後有一關是試畫人體彩繪,
我看到大部分都是爸爸在幫忙小孩畫,
彼得也很高興地畫著羅比的臉。
結果,
別的家長都給小男生畫了蜘蛛人,
或是給小女生畫了小白兔,
彼得卻把羅比畫成小殭屍。
彼得還說唉好想念林正英喔真是的。
我能說什麼呢,
畢竟我上一關也畫了郝柏村,
偷懶這種事就是家族之風啊。
#其他家長立刻說哇羅比變得好可愛喔
#又再度認證了家長共遊團大家都是超正面的人
6.
這次出遊我也就近觀察了羅比跟琪琪的互動,
感覺就是沒戲,
熱臉貼冷屁股的慘劇大概一天可以演十次。
"琪琪要不要一起玩?"
"不要。"
"琪琪要不要一起坐?
"不要。"
總裁情場受創,
我都在暗暗偷笑,
但也有一點同情他,
後來連羅比自己都放棄了,
小朋友一起在玩的時候,
他就自行跑去跟情敵廷廷的媽媽聊天。
他又再次說了一次:
廷廷的媽媽,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
#廷廷媽媽一臉尷尬
7.
從宜蘭回台北時,
遇見了超級大塞車,
旁邊有專用的大客車道,都沒有車。
彼得感概地說:
唉,這時候就希望我們可以變成蜥蜴人......
我: 變成蜥蜴人要幹嘛?
彼得:
妳不知道嗎?
要是我是蜥蜴人就可以影響人類的腦波啊。
我: 你為何突然想要影響人類的腦波?
彼得: 因為我想要大家都以為我是大客車!!!
#我還以為你有什麼雄心壯志
#原來只是小龐討厭塞車
8.
回家以後,我累得要命,
又立刻變成了一張椅子動也不想動,
後來懶懶地去洗了個澡,
走回客廳時赫然發現,
彼得不知道從哪裡找來的星球大小比較影片,
正在放映給羅比看。
他學富五車地在解釋,
木星有多大海王星又有多大這類的事情,
那個外星人感真的好強,
我又默默地退回臥室去休息。
彼得留在地球上,到底有什麼使命呢?
我一邊想,
一邊翻閱著羅比小殭屍的照片,
然後我又聽到彼得在客廳,
對著羅比說了上次曾經說過的話:
好了,
明天要上學,
睡覺之前還有很多事要做,
爸爸是不是說過,
這時候光是一箭雙鵰是不夠的!!
羅比,
你現在就來練習,自動自發鵰!!!
#接著我聽到羅比在廁所自言自語著
#尿尿鵰沖馬桶鵰刷牙鵰洗手鵰
#神啊這孩子要怎麼戀愛成功我是覺得機率很低啊
學富五車 員 林 在 李懂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哪個笨蛋會做主席?》
上月13號,我寫了一篇《逆天而行 自取滅亡》的文章,最尾結論如下:「只聞樓梯響嘅獨立檢討委員會,本來話過年後宣佈主席人選,探子來報,呢個候任主席極大可能(想為子孫積番啲陰德)打退堂鼓。」
今早林鄭月娥出席行會前,回答記者相關提問說,「目前專注抗疫不會回應其他工作」,間接證明我的消息準確,原本拉雜成軍的委員會宣告流產。
如果因為抗逆政府便什麼也暫停,為什麼警察仍會四出侮辱市民、一群防暴像爛仔用粗口「盤」青年、以胡椒噴霧傷害無辜路人、推跌記者令記者受傷?
林鄭月娥對以上指控這樣狡辯:「警方一向文明執法,最近警方多次發現爆炸品,所以咁咁咁.......希望市民包容。」
原來香港特首真的思覺失調,胡言亂語問非所答。
我一向文明有禮書香世代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但道指跌2000點我也承受很大壓力,是否可以(無意地)推跌警察令他受傷而要求警方包容?
李懂媽
學富五車 員 林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進行「教師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審查,林佳龍委員提出「教師法第十八條之一」修正動議,有關校園發生性侵害、性騷擾或霸凌案件,進入法律程序後,教師若願以其職務所知悉,並出庭作證者,應給予公假,以突顯教師出席作證的公益性,或能藉此遏止相關案件的發生率。該項動議獲得在場委員的一致通過。
有關台灣學生以中國台灣省名義參與第1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林佳龍委員質詢教育部長蔣偉寧對此事之態度,蔣部長直言不合適,迫於國際現實,勉強能接受的底線為奧會模式,即中華台北名義。林佳龍要求蔣部長必須正視此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國際組織立意固然良善,但國籍欄大可空白或填上台灣,而非被迫,甚至自我扭曲或矮化成中國的一省,教育部應透過溝通的方式,協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國家觀念,避免讓此一案例淪為固定模式。
針對教育部公告「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乙事,林佳龍笑稱此舉宛如開立「正音班」,蔣部長表示審訂表於一年半後才會定案,未來將按學理或務實層面進行修訂。林佳龍以「車」字為例,不論從字源或字形字義分析,原來的讀音有其意涵,似不宜任意更改「學富五車」的讀音,況教育部國語會視察對此所持的理由竟是「現代化」,且更動後應不會造成溝通障礙,著實令人啼笑皆非。蔣部長則承諾將會周延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