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不Blue 💙
本週第一個上班日
來看看波波改編的歌吧~
(她很大方說要放在粉絲團給大家欣賞)
(我的學生都放很開🤪😘)
—————————————
✨學貓叫簡單版鋼琴譜:
https://shopee.tw/product/26961261/5903307986?smtt=0.0.9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DOMusicOnline 熱朱力新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heet Music / Website:http://music.coms.asia Subscribe:http://subscribe.coms.asia #鋼琴教學 #琴譜 #SheetMusic #鋼琴 #Piano #Tutorial #Synthesia...
學貓叫琴譜 在 林柏希Willia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當年我住在英國,上兒歌網花了我不少金錢,因當時56K上網是逐秒收錢,但也是非常美好的回憶,感謝!
韋然是非常好的人,其實鄭國江老師等兒歌創作人也非常nice,我不知道我可以幫到D乜,但作為兒歌愛好者,的確希望可以為保育兒歌而出一分力,如有需要,請隨時找我。
P.S. 那位律師……我笑了。
Pazu 薯伯伯 Pazu 兒歌網
兒歌網被告
文:薯伯伯
我的第一個網站,叫《Pazu 兒歌網》(http://www.Pazu.com/),把七十至九十年代的兒歌放上網,最初只有文字,後來加上聲檔,不是目前流行的 mp3,而是聲音質量更為一般的 RealAudio,選用它的原因,因其壓縮比例甚高,檔案較細,容易傳送及下載。當然,把歌曲放到網上,是完全沒有顧及版權問題,那時是 1996 年,香港整體的版權意識甚為薄弱。
《Pazu 兒歌網》越做越出名,我記得當年無線的兒童節目主持人(叫子健哥哥)還會發電郵給我,說些鼓勵的話,也有熊熊兒童合唱團的陳老總(其樂團作品包括《小老鼠與大花貓》,《大書包》等)主動把歌曲傳送給我,說可以讓我放到網上。當然還有收到不少網友的來信,又或是移民外國的香港人寄來錄音帶,說是自己珍藏的兒歌片段,但不知如何放上網跟人分享。其中包括一些坊間絕版的音樂,包括《八寶叮噹》等失傳的經典名著。
《八寶叮噹》的歌詞內容,見證著叮噹與香港的結合回憶。現在叮噹不再叮噹,香港也越來越陌生,聽著歌詞,尤覺唏噓。這首歌的開始是這樣的,叮噹和大雄飛到香港,說香港島遠看像青蛙,大雄驚訝 1984 年的香港如此先進,有很多高樓大廈,而他們即將降落之地,就是康樂大廈。記得早幾年,坐的士時,我的表姐跟司機說要去康樂大廈,司機一呆,問:「是不是怡和大廈啊?」似乎誰能說出康樂大廈的名字,即時就會暴露年齡。
《八寶叮噹》的聲帶裡轉個頭,就有記者說,他們來到康樂大廈,報道叮噹來到香港的盛況,背景傳來群眾歡呼之聲,然後就唱歌。旋律最為熟悉,大家可以跟著一起唱。「人人祈望飛機 / 眨眨眼就到遠地 / 遠望大海碧波翻起 / 彷似青蛙沉在海中。/ 兒童期望叮噹 / 已經到達香港 / 人人圍繞叮噹歡笑 / 叮噹高興樣子美。 / 天真活潑的你 /微笑又和氣。 / 你睇:「叮噹嚟啦!」/ 叮噹啊,人人都喜歡你 /請即快落黎!」(注)
不過後來我收到無綫電視台的警告信電郵,內容大概是說我的網站侵犯了他們的版權,要求我把整個網站馬上立刻即時關閉,語氣很急,嚇我一跳。不過據我所知,兒歌版權屬於唱片公司,無綫電視台又有甚麼版權可言?我回信問他們,有哪首歌是他們的版權,我猜他們的團隊漁翁撒網式去發信,大概也不知道我到底侵犯了他們甚麼版權,過了好久才回信,原來有五首歌曲當中,我把 MV 上載,而 MV 是他們的版權。當年 RealAudio 推出 RealVideo 格式,可以用較小的頻寬傳送視頻,屬新鮮科技,我好奇嘗試,沒想到卻會惹來無綫的不滿。既然有五首歌曲侵犯了他們版權,我就立即刪除吧。
* * *
往後一段長時間,相安無事,網站受到大量媒體報道,以流量而言,應該是當期香港最流行的個人網站之一(另一個很流行的個人網站,是方志剛的《地下天文台》https://www.weather.org.hk/)。至今仍然會有人說:「我細細個就睇過你個網站。」而說這些話的人,有些看起來像細叔伯 ,我心中雖然很懷疑他們說「細細個」只是沉醉於自己的快樂幻想,但《兒歌網》確實把快樂傳送過給不少網民。有些人說,當年在外國留學,找到《兒歌網》時,激動得徹夜未睡,只是不停翻唱兒時記憶。
不過呢,一兩年後,我就把整個網站的音樂下載功能停止了。為甚麼呢?因為我後來收到律師信。
我人生第一次收到律師信,居然不是小丑人物以個人名義所發的電郵警告信,而是真正由律師行發出的律師信。他們代表一方,不是一家唱片公司,而是數個音樂集團。這件事沒有上到任何法律訴訟程序,因為我真的嚇了一跳,心想維持網站實在不易,而且因為下載流量極大,本身為了尋找儲存空間而到處奔波。記得有熱心網民曾經義助提供網上空間讓我放置歌曲,但只用了一天,他就很抱歉地說沒想到流量負荷如此誇張,已經影響到其公司的正常運作,只好停止借出空間。
維持網站本身已經不容易,現在還要收到律師信。這封律師信是有效果的,因為我收到信後,就完全停止了歌曲下載的服務。《Pazu 兒歌網》仍然存在,但已經多年沒有更新,就像是公開的封塵回憶。
這件事本來已告一段落,我在網上也沒有說明發律師信的機構屬誰,沒想到事件過了大概八年,有次在一個旅遊論壇討論別的話題時,當中有些火花,其中一名參與討論的網民是事務律師 A 小姐,她忽然提起此事,還清楚說出律師信的部份內容及客戶機構的名字,A 小姐洋洋自得地說是她的律師行代表 IFPI 發律師信給我。
我之前沒有跟人提及此事,也沒有說過是 IFPI 發信,只是把網站下載功能直接關閉而已,所以她這樣一說,我就知道是她確實是知道內情的。
不過她身為事務律師,可不可以在網上公開她客戶的律師信內容呢?有沒有違反操守?我不熟情況,但我猜她應該不能也不應這樣做,因為我當時這樣一問,A 小姐就嚇得立即要求該論壇的一名男性管理員相識好友,幫忙把她在論壇上過去數年的所有留言全面洗板清理,鬼鬼崇崇地從此消聲匿迹,做律師做得像老鼠一樣。
* * *
我後來收到一名兒歌寫作人韋然的來信,韋然的名字,未必所有人都知道,但他的作品膾炙人口, 每個懂粵語的香港人,不論世代,都肯定聽過,當中包括:《氹氹轉》、《排排坐》、《何家公雞何家猜》,當然少不了《小明上廣州》。
韋然在我的網站受到律師信衝擊之後,主動發電郵給我。他問我停止下載服務,是不是因為版權問題,然後他說:「我的歌曲的版權都屬於我,你可以隨便放上網啊。」我對這件事的印象特別深刻,當年版權之爭越來越盛,不少音樂製作人開始討論如何加強版權保護,韋然卻直接叫我把歌曲上網。
事隔多年,我的姐姐說想出一些兒歌琴譜,裡面會印刷韋然作品的曲譜,我代家姐問韋然版權收費問題。他回信大概介紹了出版界的版權收費行規後,最後卻說:「不過出書不太賺錢,你家姐賺到錢才分給我吧。」
我跟韋然見過兩次面,一次是在我新書《北韓迷宮》的演講會上,另一次就是在西藏我所經營的咖啡館。韋然談起歌曲的版權問題,說:「其實現在沒有辦法禁了,到處都是,想禁也禁不了。」當年韋然從小孩子堆中蒐集及整理一些兒歌碎片,作為創作藍圖,再配上新詞和新曲,賦與不少幾近失傳的民謠新的生命。由他整理及創作的歌曲流傳極廣,聽他說有次在廣州的唱片店,每隻兒歌 CD 裡,都有他的歌曲,而且都沒有註明出處。
我問他被侵權會否不高興呢?他說:「當初沒有太計較版權,現在到處都有我的歌,在正式的渠道播放,CASH(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每年還是會分版稅給我,都幾好㗎。」說時就忍不住笑了起來。
創作人在平衡版權及傳播,中間的界線很模糊,版權當然很重要,但如果當初韋然很執著版權,估計不少歌曲,早就失傳了。
注:居然在網上看到有個《八寶叮噹》的聲音版本,可惜沒有最精彩的讀白: https://goo.gl/KbmA1V
———
照片:一些媒體的介紹《Pazu 兒歌網》,不過大部份媒體都倒閉了,那時我又怎麼會想得到,自己的網站,比這些媒體都長命。
———
多謝閱讀此文!
如果喜歡我寫的文章,請踴躍按 Share 跟人分享,讓更多人看到故事,把想法分享出去,同時誠邀各位留言分享意見!
更多文章,請看薯伯伯的博客: http://pazu.me/
更多照片,請看薯伯伯的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pazu
學貓叫琴譜 在 作家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就是明天王盛弘上作家事
週日晚上九點,我們請來王盛弘談他的新書《花都開好了》
真是心中小花一朵朵,眼裡冒出小星星
請各位大小花朵花痴花心人們九點一起來開花!
今天先分享一下柏青怎麼看這本書:
#週日晚九點作家事請來王盛弘開花
盛唐詩的境界是,羚羊挂角,無跡可求。盛弘散文集《花都開好了》的樂趣倒在於,鹿蹄留痕,有跡可尋。
他的散文很有事,當然不是那種故事型的散文,濃縮一個戲劇元素走起承轉合,然後豁然得一悟。王先生的散文是鹿一樣的少年還是少年一樣的鹿幫他引路,地上分明是鹿的腳所留下濕濕的蹄痕。還是幫雪原上帶狐狸帽的孩子拍照,卻發現孩子帶狐狸帽子不是想變成狐狸,而是他本來就長著狐狸耳朵,只是想把它自己遮掩成人。散文裡時不跑出這種段落,忽然之間的置換,魔幻之旅,疑真乍幻,另闢蹊徑,我覺得這裡頭隱然有事,有一種什麼時候忽然會發生什麼的期待感,就是這種有跡,雪上留痕,卻走進神隱少女的世界,萬物有了別的模樣,到底無形。於是讓他的散文多了一種別樣的故事性。像是誤闖。
所以王盛弘是節度使,都在通西域。旅程有很多奇遇。在日本,鹿與狐狸留下腳印。暗夜紐約街頭,拉丁男孩帶他走,走去誰的地方?英國行,路人遞來相機,好喔可以拍,對方開始脫衣服。都是這些,遇見一瞬,脫的乾淨。回頭一眼,牽絲掛縷。
王盛弘是節度使,「散文的節度」,注意看他怎麼剪。也怎麼減,都是必要的資訊,是飛鳥掠過玻璃窗倒影一樣的審美,不贅,但也不太緊。不是勒進的腰身,太過工,就覺得促了。工藝高是高,讀了卻覺得重。也無法承受。在他的散文裡,再精省,不促,反而有點促咪,有節度,在調,隔段落,多了幾個層次的思索,高高低低,遠遠近近,就有隙。更少,又繁,不到煩,讓人思凡,便是人間好風景。那是散文的藝術所在。很享受。所以王盛弘的旅行都要走兩次,一次看他怎麼走,一次自己在他文字裡走。有兩張地圖,他的記憶和他的技藝,他每天在臉書訊息抱怨不寫了很痛苦啊膜一整天沒一個字,但筆下輸出卻舒舒緩緩,很像我的房間,台北市景美區垃圾推,推開門,光鮮亮麗走出景美濱崎步。
當然作為王先生的忠實讀者,也看他改了什麼。2012年在報紙上發表的〈夜躑躅〉刊登時寫的是「九重葛棚架底浮滑少年打打鬧鬧囂聲攘攘。蓮霧樹結的果子叫蓮霧,楊桃樹結的果子叫楊桃,最後的兒子和最後的兒子結的?不了,不結了」
而2017書中收錄的〈夜躑躅〉是:「九重葛棚架底浮滑少年打打鬧鬧囂聲攘攘。蓮霧樹結的果子叫蓮霧,楊桃樹結的果子叫楊桃,最後的兒子和最後的兒子結的?--誰能管我們結不結,但誰也不能叫我們不能結。」
從文章變成書,從「不結了」到「誰也不能叫我們不能結」,時間從2012到2017。我們知道這中間經過什麼。他的文章幫我們見證。
書裡好多場旅行。都在移動,可以為王勝弘畫個地圖,像是精神分析圖。他的家,「位於三樓....裡物外一個陽台,等邊直角三角形,斜邊密封一格格玻璃窗,臨窗百一張小書桌,一盞立燈,一支情譜架。」他居高臨下,坐窗讀書,讀累了,站起來,書放琴譜,「站著毫不費力的閱讀」。他的散文,好幾篇,從高窗上往下看,看棚架上的死貓,看樓下的人一波又一潑來偷花。「他們沒有想到,在他們的後腦杓上方,有個人攝影機般將他們一舉一動都看在眼裡」真的是攝影機眼,卻是把世界放在譜架上,寂寞的人坐著看花,躺著說話不腰疼,精準是精準了,但眼光太利,多少覺得無情,是畫外的人,雖然他也警醒,「又有誰,在我身後居高鳥瞰」,但也只是懼。
但他不是那種在家的人。這也不是一本站在窗後的書。整本書,看看走走,都在往外推,去京都,去東京,去清邁,去倫敦,那種遠,也是真遠,卻是走進去了。一路看下來,看他走越遠,有另一種無情:
「有人死掉,我們不要隨便同情,那是對死者的不敬。」
「不明就裡的同情帶著居高齡下的姿態,反倒是對被同情者的褻瀆。」
諸如此,但大概人有了空間,多走了些時間,有了經驗,很多參與,就會學著心硬。其實心軟。以為無情,其實有容。只是含蕊其內,橫苞於外。
(圖說:花都開好了(誤))
學貓叫琴譜 在 DOMusicOnline 熱朱力新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Sheet Music / Website:http://music.coms.asia
Subscribe:http://subscribe.coms.asia
#鋼琴教學 #琴譜 #SheetMusic #鋼琴 #Piano #Tutorial #Synthesia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emFC7fJBg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