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感教育 | 影響數學表現的咒語?⧒
你相信「咒語」的存在嗎🔮
1999年,心理學家史東(J. Stone)曾在普林斯頓大學找了一群大學生打10洞高爾夫球。打球之前,他告訴其中某些白人學生:
「這是為了評量你們的運動天份。」
結果,比起其他沒被告知的學生,這群被「下咒」的白人學生表現比較差,平均多花3桿。有趣的是,這個咒語對黑人學生沒效,不管有沒有聽到,他們都能維持23桿左右,一般大學生打10洞的平均水準。
可是啊,如果今天咒語換成了:「這是為了評量你們的運動策略智能(sport intelligence)。」被影響的就是黑人學生,表現頓時落後,比白人同學差了4桿。
為什麼這樣的咒語會生效?它到底招換了什麼?
💡 你或許已經猜到答案了
#它喚醒刻板印象 #帶來無形心理壓力
-
日常生活中充斥著無數的刻板印象,黑人在運動場上比白人優異,白人的學業表現比黑人佳。不管它們是否正確(很可能完全不正確),許多研究已經證實,刻板印象有時候會倒因為果,變成「刻板印象威脅」,讓你感受到壓力,彷彿聽見只有一個聲音在質疑你:
「你不擅長的事來了,你,真的能做好嗎?」
於是,大腦得處理壓力帶來的各種情緒、思緒,連帶拖累你的表現,連原本該有的水準都發揮不出來。
-
💭 有哪些刻板印象與數學相關呢?
最常聽到的應該是「女生數學沒男生好」,我們來看看這副咒語會施加多少壓力給女學生吧。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安巴蒂(N. Ambady)在一場實驗中,找亞裔女大學生來考數學。亞裔女大學生是一群很特殊的族群,因為他們具有雙重身分:
①數學通常比較好的亞洲人
②數學通常比較不好的女性
這群亞裔女大生在考前會被要求填寫不同版本的問卷:
一個版本是在喚醒她們的性別身分
例如「你的宿舍是男女合宿嗎?」
另一個版本則是要強化他們的亞洲人背景
例如「你家是第幾代移民?」
📊結果真的如預期所想像的,填寫各版本的問卷後,亞裔女學生產生了截然不同的表現:
沒被提醒身分的女同學們,考試的答對率是49%;
被提醒是女性的女同學,答對率只有43%;
被提醒是亞裔的女同學,答對率達到54%。
數學好與數學不好的兩種刻板印象加深後,答對率竟然差到11%!如果放到台灣會考、學測、大考等,這樣的落差對升學絕對有相當大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差距的原因不是「懂多少數學」,而僅僅是面對數學的心理壓力造成。你可以想像,有多少時候,女同學因為這樣考不好,更加深了人們(以及她們自己)對「女生數學不好」的刻板印象。惡性循環下,多少女同學在學習路上放棄了數學。
-
我們的數學教育向來著重在知識面的傳授:證明畢氏定理、解方程式等等。這固然很重要,可是破除種種數學迷思,建立對數學的信心、興趣,其實也同樣重要。甚至可以說,當建立起正確的學習心態、學習方法後,反而更能事半功倍的學好數學!
讓數學好玩、好用、好學,是數感實驗室想推廣給大家的理念🤓
🚩 我們在8/1有一場素養工作坊:數感的超前部署
內容將根據現今會考數學出題趨勢做何謂 #素養導向 的分享,凡報名參加講座皆可 #獲得一份本團隊精心研發設計符合108課綱精神的數學素養學習教材
歡迎爸爸媽媽和家裡的國中學生一起參加喔!
報名傳送門👉
https://www.accupass.com/go/numeracyworkshop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