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台灣人要跑到上海生活?
這也同樣發生在香港
[這整件事太血淋淋了,我深刻地了解:情勢大過人,不管你這輩子再怎麼努力,念了最好的學校,投資自己再多,當大環境是這樣,你永遠都不可能贏!]
海外工作, 是一條回不了台灣的路? 請給我一條回台灣的路!
20多年前台灣西進把資金、管理、市埸, 枝術根植中國,今天花開果結滿樹,看到了、大家都看到了!種豆得豆, 今天種什麼秋後就收什麼、怪誰?怪以前的改策!今天的政策呢?有所謂嗎?
她,原本從沒想過離開台灣,卻被迫在職涯的第十年出走上海。
她,原本只想在海外工作三、五年就回台灣,現在覺悟,這是一條沒有選擇的不歸路。
台灣為何留不住只想在家園安穩過活的年輕人?十年後,我們有能力給她一條回家的路嗎?
三十三歲的楊麗玉已經工作十一年。這十一年恰巧是台灣薪資凍漲,房價物價卻節節高漲的失落年代。不過,積極樂觀的楊麗玉從來不認為自己會被環境打敗。
她努力自我投資,留職停薪去念全程都是英文授課的交大GMBA(全球企業管理碩士),同時去北大交換學生一年。念書時還曾與同學組隊,到上海交大參加「海峽兩岸MBA創業競賽」得到冠軍。
國際化的語言能力,創新的專業能力,積極認真的態度,每一樣都小心翼翼、腳踏實地準備。但是,如她這樣的人卻在台灣找不到滿意工作。
二○一一年,她被迫離開台灣,隻身到上海去。
「我的家人、朋友都在台灣,台灣生活環境也比上海好,誰想離鄉背井?」訪問中,不時有這樣感傷時刻。不是每個外移人都只想著高兩倍、四倍薪水,更多人是因為台灣沒有他們發揮的舞台才出走。
楊麗玉就是這種環境下無奈的出走者。以下是她接受本刊訪問,述說她離開台灣的心情:我2004年進入華航當空服員,其實華航工作還算不錯,薪水有六、七萬元。但我想證明自己不是一個只能端茶送水的空姐而已,為了轉職,我在2008年去交大念MBA,然後努力找管理方面工作。
22K,讓我決定離開台灣2009年找工作的這一年,讓我覺得在台灣找工作真的是太難、太難、太辛苦了!
我訂的條件是,只要工作有potential(潛力),薪水不要低於五萬元就可以。我丟了幾乎上百封履歷,丟完後三天內會打電話去確認人事部門是否有看到。大部分公司總機就回絕了,少部分真的會轉到人事部,有幾家會直接叫我去面試。
我去了KMP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英特爾等等面試,都算是一線公司,但最後都沒上。可能大部分是我不夠好,但像英特爾本來已經很有機會,結果也不了了之。
我在英特爾面試了三關,老師和同學都很看好我,沒想到最後公司要做決定時,政府剛好推出一項政策,叫作22K。22K一出來,英特爾告訴我,他們不要我了。
跟我上同一門課的學妹,她完全沒有工作經驗,馬上被英特爾找去面試而且錄取,她那個工作就是我本來要做的。
我應徵的是行銷經理,原本開出來的薪水是七萬元。學妹告訴我,她真的就只拿22K,還與其他台大、政大學生共同做這個工作。所以英特爾很可能是用二、三個22K來取代我本來那個位置。
我聽了真的很傷心很傷心。因為鎖定外商就是覺得他們會沿用母公司的政策,福利會比台商好,但沒想到連外商都淪陷了。這不該怪英特爾,商人一定跟著政策改變,這其實是政府政策的問題。
這整件事太血淋淋了,我深刻地了解:情勢大過人,不管你這輩子再怎麼努力,念了最好的學校,投資自己再多,當大環境是這樣,你永遠都不可能贏!我告訴自己:楊麗玉你要發光發亮,就只能自己想辦法找出路。
台灣都只想要便宜勞力
後來,我投了很多海外工作,包括東京、新加坡,最後在一一年來到大陸,只因為剛好這裡有機會,而且我不像很多台灣人那麼排斥大陸。
我現在年薪比以前高,希望盡快可以達到二百萬新台幣,我不是想炫耀:「哦!我來到大陸才一年,就把自己看這麼高。」說實在,二百萬元在這裡很普通,我只是想對大家說,台灣整個薪資環境太糟糕了。
國家幫你訂了一個畢業生就只值22K的政策,商人又不是白癡,當22K已經是標準,難道他們會主動幫你調高?一年後,商人就被寵壞了,他們覺得什麼東西都只要22K,政府最好無限制地扶植。
台灣真的太短視近利,當企業覺得背後有個媽,自己也不會求上進。大陸不同,你想要二一一(編按:大陸進入二十一世紀,國家重點支持的一百所大學)?那就得多付二千元(人民幣),要北大清華,就要再多二千元。企業的HR(人資部門)都很清楚,你給不了,人就不會來。
大陸這裡常說,二十一世紀什麼最貴?人才最貴!大家都在搶最好的人。我在交大念書時,曾經到北大交換學生一年。北大大四學生就有很多實習機會,世界五百強的公司,像LV、嬌生、路透……都來學校辦宣講會,爭取學生去實習。
這些大公司必須上網填資料,聽從學校安排,時間到了才可以來。我參加過五場,感慨很深。舉例來說,路透培育一位人才,所投資的三年計畫非常清楚。第一個前半年帶你去新加坡,後半年帶你去雪梨看他們的新聞中心,同時輔導你考CFA(特許財務分析師)證照,錢都是公司出,還給你宿舍和薪水。
海外工作,是一條回不了家的路第二年帶你去紐約與倫敦,目的是要把你訓練成可以做財經新聞的人。他們還有系統可以做交易,你不想做新聞,想轉到財務領域也可以。第三年,你可以選擇一個定點工作,他們會根據你的專才分派。一個人經過這三年,就算本來是蠢才,也會被train(培訓)成人才!
但在台灣,學校要請企業來宣講,公司姿態都很高。他們會想,來學校做宣講,不但要花錢,還可能只招募到一、二個人,划算嗎?而且他們開出來的package(條件),那叫package嗎?根本只想免費得到人力而已。
我去hTC(宏達電)面試過,一個月薪水五萬元,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在大陸是不加班的,大陸人也不喜歡別人加班,真要加班一定有加班費。或許大陸有很多問題,但是他們真的很保護勞工,這裡的勞工輕鬆很多。不過,我在上海付出的代價也很大。上海的空氣和水……就不用講了,我可以去買很貴的機器來濾淨水,但是我不能帶空氣濾清器到處走來走去。
在台灣,有爸媽有朋友,還有乾淨的環境,比較沒有毒的食物,如果不是因為22K讓我了解到形勢比人強,我真的也不想出來。剛來上海的前三個月,人家問我:「你會在上海多久?」我都說:「三、五年後就要回去了。」現在,你再問同樣問題,我不會回答你什麼,但是我的心都在流淚,因為這不是一個我能選擇的問題。
一年前,做這個決定時(指到大陸工作),並不知道我會回不了家。現在只有一個情況可以回家,那就是要賺到足夠的錢,要退休了……(啜泣),這是一條不歸路。
我在華航的同學飛了九年,現在還是經濟艙空服員。大陸空服員飛一年就當座艙長。當然他們座艙長很資淺,台灣座艙長超強,什麼地方沒飛過,什麼倒楣事沒碰過,什麼客人沒接待過。我們很強沒錯,但這就是問題,這是一個怎樣……怎樣不流動的環境。
如果我現在回台灣,一定還是經濟艙服務員,說不定還是最小的,被人呼來喚去。然後想的事情就是,「咦,我今天應該從第幾排開始送餐比較好?先送麵包還是後送麵包好?」想事情都很小。我現在想事情至少都要想華東區,就是以上海為基準,旁邊山東、南京、江蘇、杭州都要考慮進去。
我剛進上海這家公司就可以參加很多大事。公司買飛機,就去瑞士參加接機,看飛機從組裝好到內裝,最後整個產權交接。我合作的對象有中國人、美國人、法國人,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把這整件事弄好,最後把飛機飛回上海。如果我還在台灣做,到退休都不可能參加接機,而這裡半年就讓我做這些事,完全是不一樣的待遇,不一樣的眼界。
希望政府可以重視,然後去做點什麼人的想像力受大環境影響很多。我第一份工作在奧美廣告,薪水二萬八千元,那時候想,如果一個月賺四萬元,一定可以過得很爽。我到華航第一個月,薪水還花不完,那時候想,怎麼六萬元這麼多,未來一定是很好的生活。現在,我一個月賺得比以前多,但會想:哎呀,如果一個月再多賺一倍才算好吧!(笑) 這真的很可怕,這不是好事;但另一方面,你會永遠有往上的動力。
回首看事情都是兩面的,看到台灣畢業生拿到三萬元薪水,就說自己是精英中的精英,公司超讚超好,心裡感覺實在……。台灣人沒有野心了,不敢有野心。
我從淡江畢業起薪是二萬八千元,現在台大畢業生出去也才二萬八千元。但是,我已經畢業十一年了!這十一年就像報導說的,薪資都沒有漲,這應該不是一件正確的事情吧!這不是合理的事情吧!
我真的希望政府可以重視這件事情,然後去做點什麼。老實說,現在做都已經太晚了,但開始做總好過什麼都不做。我願意接受採訪,也是私心想,希望台灣可以變成一個比較好的地方,十年後讓我有回家的路。希望你們可以幫我們把這條路找回來。
楊麗玉 出生:1979年
現職:(上海)法商達索航空首席空服員chief flight attendant 經歷:奧美廣告、中華航空公司服務員
學歷:交大GMBA(全球企管碩士)、淡江英文系
「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薪水」的推薦目錄:
- 關於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薪水 在 記者陳曉蕾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薪水 在 17度c的黑夜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薪水 在 Pepper‧立蓁‧小辣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薪水 在 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員三年資歷分享- 看板CareerPlan 的評價
- 關於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薪水 在 會計師事務所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薪水 在 kpmg加班費、安侯薪水ptt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薪水 在 kpmg加班費、安侯薪水ptt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薪水 在 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薪水的情報與評價,PTT、CNYES 的評價
- 關於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薪水 在 阿里巴巴來台挖人才!PTT徵畢業生「年薪最高638萬」 網酸 的評價
- 關於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薪水 在 靠北會計圈- #靠北會計師2965...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薪水 在 kpmg薪水 :: 藥局地圖 的評價
- 關於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薪水 在 [心得] 面試過後的心情<<安侯建業>> - salary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薪水 在 EP09. 台灣與荷蘭四大會計師事務所Auditor起薪與經驗談 的評價
- 關於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薪水 在 kpmg薪水ptt – 科技業業務薪水ptt - Silicorantst 的評價
- 關於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薪水 在 kpmg 薪水ptt 的評價
- 關於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薪水 在 [請益] 第一銀行櫃員與小型會計師事務所- finance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薪水 在 [請益] 台南安永或是安侯PTT 問答 - 紫山藥全聯 的評價
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薪水 在 17度c的黑夜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以前,東南亞,覺得台灣是很好掏金的地方。
或許,那只是勞力工作而已。
現在,很多人會覺得大陸是很好掏金的地方。
先不管是不是投資,就算是去工作。
也是看朋友前仆後繼的往大陸前進。
海外工作, 是一條回不了台灣的路? 請給我一條回台灣的路!
20多年前台灣西進把資金、管理、市埸, 枝術根植中國,今天花開果結滿樹,看到了、大家都看到了!種豆得豆, 今天種什麼秋後就收什麼、怪誰?怪以前的改策!今天的政策呢?有所謂嗎?
她,原本從沒想過離開台灣,卻被迫在職涯的第十年出走上海。
她,原本只想在海外工作三、五年就回台灣,現在覺悟,這是一條沒有選擇的不歸路。
台灣為何留不住只想在家園安穩過活的年輕人?十年後,我們有能力給她一條回家的路嗎?
三十三歲的楊麗玉已經工作十一年。這十一年恰巧是台灣薪資凍漲,房價物價卻節節高漲的失落年代。不過,積極樂觀的楊麗玉從來不認為自己會被環境打敗。
她努力自我投資,留職停薪去念全程都是英文授課的交大GMBA(全球企業管理碩士),同時去北大交換學生一年。念書時還曾與同學組隊,到上海交大參加「海峽兩岸MBA創業競賽」得到冠軍。
國際化的語言能力,創新的專業能力,積極認真的態度,每一樣都小心翼翼、腳踏實地準備。但是,如她這樣的人卻在台灣找不到滿意工作。
二○一一年,她被迫離開台灣,隻身到上海去。
「我的家人、朋友都在台灣,台灣生活環境也比上海好,誰想離鄉背井?」訪問中,不時有這樣感傷時刻。不是每個外移人都只想著高兩倍、四倍薪水,更多人是因為台灣沒有他們發揮的舞台才出走。
楊麗玉就是這種環境下無奈的出走者。以下是她接受本刊訪問,述說她離開台灣的心情:我2004年進入華航當空服員,其實華航工作還算不錯,薪水有六、七萬元。但我想證明自己不是一個只能端茶送水的空姐而已,為了轉職,我在2008年去交大念MBA,然後努力找管理方面工作。
22K,讓我決定離開台灣2009年找工作的這一年,讓我覺得在台灣找工作真的是太難、太難、太辛苦了!
我訂的條件是,只要工作有potential(潛力),薪水不要低於五萬元就可以。我丟了幾乎上百封履歷,丟完後三天內會打電話去確認人事部門是否有看到。大部分公司總機就回絕了,少部分真的會轉到人事部,有幾家會直接叫我去面試。
我去了KMP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英特爾等等面試,都算是一線公司,但最後都沒上。可能大部分是我不夠好,但像英特爾本來已經很有機會,結果也不了了之。
我在英特爾面試了三關,老師和同學都很看好我,沒想到最後公司要做決定時,政府剛好推出一項政策,叫作22K。22K一出來,英特爾告訴我,他們不要我了。
跟我上同一門課的學妹,她完全沒有工作經驗,馬上被英特爾找去面試而且錄取,她那個工作就是我本來要做的。
我應徵的是行銷經理,原本開出來的薪水是七萬元。學妹告訴我,她真的就只拿22K,還與其他台大、政大學生共同做這個工作。所以英特爾很可能是用二、三個22K來取代我本來那個位置。
我聽了真的很傷心很傷心。因為鎖定外商就是覺得他們會沿用母公司的政策,福利會比台商好,但沒想到連外商都淪陷了。這不該怪英特爾,商人一定跟著政策改變,這其實是政府政策的問題。
這整件事太血淋淋了,我深刻地了解:情勢大過人,不管你這輩子再怎麼努力,念了最好的學校,投資自己再多,當大環境是這樣,你永遠都不可能贏!我告訴自己:楊麗玉你要發光發亮,就只能自己想辦法找出路。
台灣都只想要便宜勞力
後來,我投了很多海外工作,包括東京、新加坡,最後在一一年來到大陸,只因為剛好這裡有機會,而且我不像很多台灣人那麼排斥大陸。
我現在年薪比以前高,希望盡快可以達到二百萬新台幣,我不是想炫耀:「哦!我來到大陸才一年,就把自己看這麼高。」說實在,二百萬元在這裡很普通,我只是想對大家說,台灣整個薪資環境太糟糕了。
國家幫你訂了一個畢業生就只值22K的政策,商人又不是白癡,當22K已經是標準,難道他們會主動幫你調高?一年後,商人就被寵壞了,他們覺得什麼東西都只要22K,政府最好無限制地扶植。
台灣真的太短視近利,當企業覺得背後有個媽,自己也不會求上進。大陸不同,你想要二一一(編按:大陸進入二十一世紀,國家重點支持的一百所大學)?那就得多付二千元(人民幣),要北大清華,就要再多二千元。企業的HR(人資部門)都很清楚,你給不了,人就不會來。
大陸這裡常說,二十一世紀什麼最貴?人才最貴!大家都在搶最好的人。我在交大念書時,曾經到北大交換學生一年。北大大四學生就有很多實習機會,世界五百強的公司,像LV、嬌生、路透……都來學校辦宣講會,爭取學生去實習。
這些大公司必須上網填資料,聽從學校安排,時間到了才可以來。我參加過五場,感慨很深。舉例來說,路透培育一位人才,所投資的三年計畫非常清楚。第一個前半年帶你去新加坡,後半年帶你去雪梨看他們的新聞中心,同時輔導你考CFA(特許財務分析師)證照,錢都是公司出,還給你宿舍和薪水。
海外工作,是一條回不了家的路第二年帶你去紐約與倫敦,目的是要把你訓練成可以做財經新聞的人。他們還有系統可以做交易,你不想做新聞,想轉到財務領域也可以。第三年,你可以選擇一個定點工作,他們會根據你的專才分派。一個人經過這三年,就算本來是蠢才,也會被train(培訓)成人才!
但在台灣,學校要請企業來宣講,公司姿態都很高。他們會想,來學校做宣講,不但要花錢,還可能只招募到一、二個人,划算嗎?而且他們開出來的package(條件),那叫package嗎?根本只想免費得到人力而已。
我去hTC(宏達電)面試過,一個月薪水五萬元,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在大陸是不加班的,大陸人也不喜歡別人加班,真要加班一定有加班費。或許大陸有很多問題,但是他們真的很保護勞工,這裡的勞工輕鬆很多。不過,我在上海付出的代價也很大。上海的空氣和水……就不用講了,我可以去買很貴的機器來濾淨水,但是我不能帶空氣濾清器到處走來走去。
在台灣,有爸媽有朋友,還有乾淨的環境,比較沒有毒的食物,如果不是因為22K讓我了解到形勢比人強,我真的也不想出來。剛來上海的前三個月,人家問我:「你會在上海多久?」我都說:「三、五年後就要回去了。」現在,你再問同樣問題,我不會回答你什麼,但是我的心都在流淚,因為這不是一個我能選擇的問題。
一年前,做這個決定時(指到大陸工作),並不知道我會回不了家。現在只有一個情況可以回家,那就是要賺到足夠的錢,要退休了……(啜泣),這是一條不歸路。
我在華航的同學飛了九年,現在還是經濟艙空服員。大陸空服員飛一年就當座艙長。當然他們座艙長很資淺,台灣座艙長超強,什麼地方沒飛過,什麼倒楣事沒碰過,什麼客人沒接待過。我們很強沒錯,但這就是問題,這是一個怎樣……怎樣不流動的環境。
如果我現在回台灣,一定還是經濟艙服務員,說不定還是最小的,被人呼來喚去。然後想的事情就是,「咦,我今天應該從第幾排開始送餐比較好?先送麵包還是後送麵包好?」想事情都很小。我現在想事情至少都要想華東區,就是以上海為基準,旁邊山東、南京、江蘇、杭州都要考慮進去。
我剛進上海這家公司就可以參加很多大事。公司買飛機,就去瑞士參加接機,看飛機從組裝好到內裝,最後整個產權交接。我合作的對象有中國人、美國人、法國人,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把這整件事弄好,最後把飛機飛回上海。如果我還在台灣做,到退休都不可能參加接機,而這裡半年就讓我做這些事,完全是不一樣的待遇,不一樣的眼界。
希望政府可以重視,然後去做點什麼人的想像力受大環境影響很多。我第一份工作在奧美廣告,薪水二萬八千元,那時候想,如果一個月賺四萬元,一定可以過得很爽。我到華航第一個月,薪水還花不完,那時候想,怎麼六萬元這麼多,未來一定是很好的生活。現在,我一個月賺得比以前多,但會想:哎呀,如果一個月再多賺一倍才算好吧!(笑) 這真的很可怕,這不是好事;但另一方面,你會永遠有往上的動力。
回首看事情都是兩面的,看到台灣畢業生拿到三萬元薪水,就說自己是精英中的精英,公司超讚超好,心裡感覺實在……。台灣人沒有野心了,不敢有野心。
我從淡江畢業起薪是二萬八千元,現在台大畢業生出去也才二萬八千元。但是,我已經畢業十一年了!這十一年就像報導說的,薪資都沒有漲,這應該不是一件正確的事情吧!這不是合理的事情吧!
我真的希望政府可以重視這件事情,然後去做點什麼。老實說,現在做都已經太晚了,但開始做總好過什麼都不做。我願意接受採訪,也是私心想,希望台灣可以變成一個比較好的地方,十年後讓我有回家的路。希望你們可以幫我們把這條路找回來。
楊麗玉 出生:1979年
現職:(上海)法商達索航空首席空服員chief flight attendant 經歷:奧美廣告、中華航空公司服務員
學歷:交大GMBA(全球企管碩士)、淡江英文系
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薪水 在 Pepper‧立蓁‧小辣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海外工作, 是一條回不了台灣的路? 請給我一條回台灣的路!
20多年前台灣西進把資金、管理、市埸, 枝術根植中國,今天花開果結滿樹,看到了、大家都看到了!種豆得豆, 今天種什麼秋後就收什麼、怪誰?怪以前的改策!今天的政策呢?有所謂嗎?
她,原本從沒想過離開台灣,卻被迫在職涯的第十年出走上海。
她,原本只想在海外工作三、五年就回台灣,現在覺悟,這是一條沒有選擇的不歸路。
台灣為何留不住只想在家園安穩過活的年輕人?十年後,我們有能力給她一條回家的路嗎?
三十三歲的楊麗玉已經工作十一年。這十一年恰巧是台灣薪資凍漲,房價物價卻節節高漲的失落年代。不過,積極樂觀的楊麗玉從來不認為自己會被環境打敗。
她努力自我投資,留職停薪去念全程都是英文授課的交大GMBA(全球企業管理碩士),同時去北大交換學生一年。念書時還曾與同學組隊,到上海交大參加「海峽兩岸MBA創業競賽」得到冠軍。
國際化的語言能力,創新的專業能力,積極認真的態度,每一樣都小心翼翼、腳踏實地準備。但是,如她這樣的人卻在台灣找不到滿意工作。
二○一一年,她被迫離開台灣,隻身到上海去。
「我的家人、朋友都在台灣,台灣生活環境也比上海好,誰想離鄉背井?」訪問中,不時有這樣感傷時刻。不是每個外移人都只想著高兩倍、四倍薪水,更多人是因為台灣沒有他們發揮的舞台才出走。
楊麗玉就是這種環境下無奈的出走者。以下是她接受本刊訪問,述說她離開台灣的心情:我2004年進入華航當空服員,其實華航工作還算不錯,薪水有六、七萬元。但我想證明自己不是一個只能端茶送水的空姐而已,為了轉職,我在2008年去交大念MBA,然後努力找管理方面工作。
22K,讓我決定離開台灣2009年找工作的這一年,讓我覺得在台灣找工作真的是太難、太難、太辛苦了!
我訂的條件是,只要工作有potential(潛力),薪水不要低於五萬元就可以。我丟了幾乎上百封履歷,丟完後三天內會打電話去確認人事部門是否有看到。大部分公司總機就回絕了,少部分真的會轉到人事部,有幾家會直接叫我去面試。
我去了KMP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英特爾等等面試,都算是一線公司,但最後都沒上。可能大部分是我不夠好,但像英特爾本來已經很有機會,結果也不了了之。
我在英特爾面試了三關,老師和同學都很看好我,沒想到最後公司要做決定時,政府剛好推出一項政策,叫作22K。22K一出來,英特爾告訴我,他們不要我了。
跟我上同一門課的學妹,她完全沒有工作經驗,馬上被英特爾找去面試而且錄取,她那個工作就是我本來要做的。
我應徵的是行銷經理,原本開出來的薪水是七萬元。學妹告訴我,她真的就只拿22K,還與其他台大、政大學生共同做這個工作。所以英特爾很可能是用二、三個22K來取代我本來那個位置。
我聽了真的很傷心很傷心。因為鎖定外商就是覺得他們會沿用母公司的政策,福利會比台商好,但沒想到連外商都淪陷了。這不該怪英特爾,商人一定跟著政策改變,這其實是政府政策的問題。
這整件事太血淋淋了,我深刻地了解:情勢大過人,不管你這輩子再怎麼努力,念了最好的學校,投資自己再多,當大環境是這樣,你永遠都不可能贏!我告訴自己:楊麗玉你要發光發亮,就只能自己想辦法找出路。
台灣都只想要便宜勞力
後來,我投了很多海外工作,包括東京、新加坡,最後在一一年來到大陸,只因為剛好這裡有機會,而且我不像很多台灣人那麼排斥大陸。
我現在年薪比以前高,希望盡快可以達到二百萬新台幣,我不是想炫耀:「哦!我來到大陸才一年,就把自己看這麼高。」說實在,二百萬元在這裡很普通,我只是想對大家說,台灣整個薪資環境太糟糕了。
國家幫你訂了一個畢業生就只值22K的政策,商人又不是白癡,當22K已經是標準,難道他們會主動幫你調高?一年後,商人就被寵壞了,他們覺得什麼東西都只要22K,政府最好無限制地扶植。
台灣真的太短視近利,當企業覺得背後有個媽,自己也不會求上進。大陸不同,你想要二一一(編按:大陸進入二十一世紀,國家重點支持的一百所大學)?那就得多付二千元(人民幣),要北大清華,就要再多二千元。企業的HR(人資部門)都很清楚,你給不了,人就不會來。
大陸這裡常說,二十一世紀什麼最貴?人才最貴!大家都在搶最好的人。我在交大念書時,曾經到北大交換學生一年。北大大四學生就有很多實習機會,世界五百強的公司,像LV、嬌生、路透……都來學校辦宣講會,爭取學生去實習。
這些大公司必須上網填資料,聽從學校安排,時間到了才可以來。我參加過五場,感慨很深。舉例來說,路透培育一位人才,所投資的三年計畫非常清楚。第一個前半年帶你去新加坡,後半年帶你去雪梨看他們的新聞中心,同時輔導你考CFA(特許財務分析師)證照,錢都是公司出,還給你宿舍和薪水。
海外工作,是一條回不了家的路第二年帶你去紐約與倫敦,目的是要把你訓練成可以做財經新聞的人。他們還有系統可以做交易,你不想做新聞,想轉到財務領域也可以。第三年,你可以選擇一個定點工作,他們會根據你的專才分派。一個人經過這三年,就算本來是蠢才,也會被train(培訓)成人才!
但在台灣,學校要請企業來宣講,公司姿態都很高。他們會想,來學校做宣講,不但要花錢,還可能只招募到一、二個人,划算嗎?而且他們開出來的package(條件),那叫package嗎?根本只想免費得到人力而已。
我去hTC(宏達電)面試過,一個月薪水五萬元,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在大陸是不加班的,大陸人也不喜歡別人加班,真要加班一定有加班費。或許大陸有很多問題,但是他們真的很保護勞工,這裡的勞工輕鬆很多。不過,我在上海付出的代價也很大。上海的空氣和水……就不用講了,我可以去買很貴的機器來濾淨水,但是我不能帶空氣濾清器到處走來走去。
在台灣,有爸媽有朋友,還有乾淨的環境,比較沒有毒的食物,如果不是因為22K讓我了解到形勢比人強,我真的也不想出來。剛來上海的前三個月,人家問我:「你會在上海多久?」我都說:「三、五年後就要回去了。」現在,你再問同樣問題,我不會回答你什麼,但是我的心都在流淚,因為這不是一個我能選擇的問題。
一年前,做這個決定時(指到大陸工作),並不知道我會回不了家。現在只有一個情況可以回家,那就是要賺到足夠的錢,要退休了……(啜泣),這是一條不歸路。
我在華航的同學飛了九年,現在還是經濟艙空服員。大陸空服員飛一年就當座艙長。當然他們座艙長很資淺,台灣座艙長超強,什麼地方沒飛過,什麼倒楣事沒碰過,什麼客人沒接待過。我們很強沒錯,但這就是問題,這是一個怎樣……怎樣不流動的環境。
如果我現在回台灣,一定還是經濟艙服務員,說不定還是最小的,被人呼來喚去。然後想的事情就是,「咦,我今天應該從第幾排開始送餐比較好?先送麵包還是後送麵包好?」想事情都很小。我現在想事情至少都要想華東區,就是以上海為基準,旁邊山東、南京、江蘇、杭州都要考慮進去。
我剛進上海這家公司就可以參加很多大事。公司買飛機,就去瑞士參加接機,看飛機從組裝好到內裝,最後整個產權交接。我合作的對象有中國人、美國人、法國人,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把這整件事弄好,最後把飛機飛回上海。如果我還在台灣做,到退休都不可能參加接機,而這裡半年就讓我做這些事,完全是不一樣的待遇,不一樣的眼界。
希望政府可以重視,然後去做點什麼人的想像力受大環境影響很多。我第一份工作在奧美廣告,薪水二萬八千元,那時候想,如果一個月賺四萬元,一定可以過得很爽。我到華航第一個月,薪水還花不完,那時候想,怎麼六萬元這麼多,未來一定是很好的生活。現在,我一個月賺得比以前多,但會想:哎呀,如果一個月再多賺一倍才算好吧!(笑) 這真的很可怕,這不是好事;但另一方面,你會永遠有往上的動力。
回首看事情都是兩面的,看到台灣畢業生拿到三萬元薪水,就說自己是精英中的精英,公司超讚超好,心裡感覺實在……。台灣人沒有野心了,不敢有野心。
我從淡江畢業起薪是二萬八千元,現在台大畢業生出去也才二萬八千元。但是,我已經畢業十一年了!這十一年就像報導說的,薪資都沒有漲,這應該不是一件正確的事情吧!這不是合理的事情吧!
我真的希望政府可以重視這件事情,然後去做點什麼。老實說,現在做都已經太晚了,但開始做總好過什麼都不做。我願意接受採訪,也是私心想,希望台灣可以變成一個比較好的地方,十年後讓我有回家的路。希望你們可以幫我們把這條路找回來。
楊麗玉 出生:1979年
現職:(上海)法商達索航空首席空服員chief flight attendant 經歷:奧美廣告、中華航空公司服務員
學歷:交大GMBA(全球企管碩士)、淡江英文系
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薪水 在 會計師事務所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剛入職,第一週剛好是月底,結果八月收到薪資卻是這樣薪水. ... 簡單介紹,勤業、資誠、安侯、安永,是台灣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大小排名與其他國家脫勾,基本上可以說 ... ... <看更多>
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薪水 在 kpmg加班費、安侯薪水ptt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KPMG_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薪水、年終獎金、公司福利等精彩內容都在比薪水。最新薪水:中級審計員薪水、審計員薪水、財務重整顧問師薪水. ... <看更多>
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薪水 在 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員三年資歷分享- 看板CareerPlan 的推薦與評價
有經過粉絲團版主同意轉貼
避免有廣告嫌疑,不貼出名字
有興趣再過去看
網址:
https://ppt.cc/h-Ew
++++++++++++++++++++++++++
1.當初為什麼會選擇這份工作?
本身是會計系畢業,從大學時期就聽家中長輩或是學長姐說畢業一定要進事務所磨個幾年,之後跳產業能直接應徵小主管領高薪,所以就算明知事務所會很辛苦,但為了長期的職涯發展,毫不猶豫就進入會計師事務所。
2.可否跟讀者詳細介紹具體的工作內容?
以一年為一個周期,1~3月查所有大小公司的年度財務報告、4月查上市櫃公司第一季財報、5月撰寫所有大小公司的稅報、7~8月查上市櫃及公開發行公司的半年報、10月份查上市櫃公司第三季季報、11~12月通常就是跟客戶敲定明年度的外勤時間、做所有公司的內控循環,6月跟9月則是淡季,通常就是整理忙季的工作底稿、員工旅遊和請假玩樂。
工作內容:
通常周一出外勤,看客戶公司離事務所遠近會有不同的集合時間。最遠有到高雄出外勤,永遠記得那天是跟組員約6:30在台北高鐵站集合。
第一年主要負責查核比較簡單、風險較低的科目,如:現金、預付費用、薪資、固定資產、應付帳款…等視每個客戶產業不同而異,收外勤就開始寫報告。
第二年主要查收入、成本、存貨、應收帳款、應付費用、關係人對帳及長投編製,收外勤除了寫報告外,還要編合併報表。
第三年主要是應付客戶的各種會計稅務上的疑難雜症、計算公司所得稅費用、將客戶的產業做一年(季)度的經營管理分析、覆核Staff的工作底稿及覆核報告。
3.在從事前跟從事後覺得落差最大的地方?
原本以為查帳就是站在檢核的角度、很專業並很有尊嚴的糾正客戶帳務上的問題。但實際上客戶幾乎都是事務所出身的,每個都比事務所的查帳員還專業還有經驗,好一點的客戶會教、爛一點的客戶就是飆,所以就算發現客戶的問題…基本上還是會很孬的拜託、暗示客戶再確認,不能讓客戶沒面子。
4.在這份工作、這個領域,有什麼事是你覺得如果早知道會更好的?
通常會念會計系的人,要不是誤打誤撞、就是喜歡數字不喜歡文字。不喜歡文字的人通常外語能力就不會太好。學生時代我從沒想過會計/審計的工作需要接觸大量英文,直到進事務所後才發現很多客戶的海外公司都是需要用全英文查帳(有些海外公司沒有找台籍幹部,是直接聘任當地人),英文好的查帳員會有更多機會被安排到美國、加拿大…等先進國家出差,英文不好的就只能去大陸出差。真的建議莘莘學子們不要以為念了會計系就可以不跟英文當好朋友,因為會計只是一個技能、但英文好絕對是加分!
5.這份工作的黑暗面…
查帳員不是人,大家都把查帳員當成機器人。查帳員的壓力是跟時間賽跑,客戶有準備董事會的壓力,因此常常壓縮查帳員的工作時間。
例如:客戶表定第一季法說會/董事會時間是4月25日,會要求查帳員4月18就要給財報以便客戶進行法說會/董事會的資料準備。查核期間是1.1~3.31,客戶4/10才能結完三月份的帳、4/11才能準備好給事務所的查帳資料。查帳員4/12開始核閱外勤,三天拼完底稿,4/15開始邊合併寫財報,4/16財報給經理覆核、4/17給會計師覆核,4/18交給客戶。等於一家上市公司的核閱包含寫財報只有7天,這7天的前三天,工作時間大概9:00~24:00,後三天編合併寫財報工作時間9:00~隔天凌晨3、4點。但雖然過程很辛苦,只要能如期完成客戶的要求、滿足客戶的需求,其實就是查帳員最大
的成就感了!
6.這份工作的職涯發展?
事務所繼續待的話,大學生大約五年升副理、七年升經理,研究生大約四年升副理、6年升經理,副理階級年薪約100萬、經理階級年薪約120萬~150萬。
事務所三年轉職,依每個人生涯規劃不同會有下列出路:公司會計、公司內部稽核、公司外派幹部、券商承銷人員、考公職…。跳離事務所,除了券商底薪能維持事務所水準外,公司職員的底薪多半會打8、9折,而且事務所磨幾年跳到公司當小主管已經變成神話了!現在每年從事務所出來的人那麼多,就像現在的大學生滿街跑一樣,一點都不稀奇,除非願意外派,不然基本上還是得從基層會計做起。
7.給想從事這份工作的新鮮人的一段話。
以前學長姐說過「會計師事務所待到最後會變成業務」,這句話只對一半,經過三年的體悟,我認為這句話應該要改成「查帳員應該要把自己當成業務」。
通常會念會計系最後又走會計/審計這條路的人,基本上就是不想面對人群當業務、做服務業。學長姐說過的話只對一半,會計師事務所升到經理後,維護客戶之間關係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升到會計師之後則要開始拉業務。但我認為就算是基層的查帳員,還是要把自己當成是業務,問客戶問題要有技巧掩飾自己對實務運作的懵懂、記性要夠好能記住自己問過的問題及客戶的好惡、專業知識夠強回答客戶問題又不會讓客戶沒面子...等,讓客戶把自己當成朋友後,絕對能讓自己查帳過程事半功倍。
附錄:
薪資
大學生底薪32,000,研究生37,000,加班費依加班時數多寡及事務所別、組別能否核報加班而異。
調薪,依個人能力、事務所別、組別而異,大致落在下列區間
滿一年調薪大學生約3~5千,研究生約2~4千,滿兩年不論大學生或研究生皆調薪5千~1萬。
一天的時間安排
9:00到客戶那
9:00~24:00檢查PBC(Prepared by Client)有沒有缺、瘋狂做底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0.50.17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eerPlan/M.1410959588.A.E4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