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很沉痛的宣導文
#一支掃把可以救好多條貓狗生命
#觀念不正確的人就拜託別再餵了
這是最近我跟志工們聊的話題,很感慨,
宣導 #安全餵食 #乾淨餵食 順手很難嗎?
但很多人說不聽,間接害死一堆流浪貓狗,
今天會提出來,因為我們善後太多案件了....
我們協助誘捕結紮救援,還要兼清潔人員....
發現有很多人,餵食環境非常惡臭骯髒,
食物上爬滿螞蟻、蝸牛.....你自己敢吃嗎?
知道蝸牛帶有大量寄生蟲嗎?
「如果喜歡貓狗,請不要幫牠們樹敵。」
今天來說,關於餵食流浪動物的問題,所謂人以群分,有喜歡的自然就會有討厭的人,對於喜好我都支持尊重,畢竟這是每個人的選擇,所以我們雙方都要建立在,符合法規的層面來看待事情。
先來說說,我個人討厭的幾種餵食人~
問題(1)餵貓狗卻製造髒亂,常常看到有些人,廚餘啊什麼的,整個全部倒在馬路或別人家門前,結果沒吃完甚至經過時間發酵,造成環境惡臭甚至吸引蒼蠅螞蟻滋生,將心比心,如果我每天倒在你家門口,以愛心為名製造惡臭髒亂,你們喜歡嗎?甚至那些討厭流浪動物的人,是不是又會怪到這些孩子身上?還有倒一堆骨頭給貓貓啃的,說什麼貓本來就會吃魚,挑骨頭沒問題?不是每隻貓狗都有辦法啃食,看過貓被魚刺刺到,感染嘴巴脖子爛掉,更看過狗不啃直接餓到吞骨頭,滿肚子卡滿骨頭胃出血死掉的.......甚至刺在嘴巴上感染,整顆頭腫起來....知道腦部最脆弱嗎?會致死。
解決辦法:請使用容器,餵食完就收走,避免製造環境髒亂,並且在不影響居民以及安全的位置餵食,因為我就看過有白癡倒在馬路上,流浪狗肚子餓,面臨隨時被往來車輛輾壓的危險,只為了吃一口飯,甚至我們曾經善後過一具貓屍體,旁邊有被壓扁的雞肉,這孩子只為了吃一餐果腹被車撞死....貓跟狗善後不知道多少隻了.........
問題(2)餵貓狗卻放任牠們繁殖的人,我贊同路上巧遇流浪貓狗,給牠們一碗水或一餐溫飽,但如果是在固定區域,長期餵食牠們,那就要有責任替牠們結紮,對!貓狗吃飽了,牠們不用煩惱肚子餓,但定居下來發情開始一直生繁殖,一代兩代三代,發情期狂叫吵居民還是小事,貓狗在固定區域數量增加後,產生更多打架搶地盤維護的狀況,絕對是吵整晚的,居民鄰居被吵到不爽,結果絕對是整群一起被爭對,別給那些討厭流浪動物的人,有藉口傷害牠們!別讓本來不討厭流浪貓狗的人,對牠們開始反感!所以要餵食,請替牠們結紮。
解決辦法:網絡世界發達,現在很多貓狗社團,可以拍照紀錄數量、活動地區、出沒時段,讓願意幫忙與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一同幫助牠們,或者有在做貓狗TNR的單位與協會,都可以去聯絡,當然最好的辦法,就是本身在餵食的人誘捕,如果貓狗很親人,可以直接帶去醫院做節育手術,如果貓狗不親人,很多醫院或者單位協會,都很樂意出借誘捕籠幫忙,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發上網來都是多一份機會,別給自己太多藉口,我們都是這樣過來的,沒有人要開始什麼都會,都是從零開始,只要你/妳願意。
請以認養代替購買、結紮代替撲殺,
你可以不喜歡貓狗,但你/妳沒資格傷害牠們,
一起浪愛傳遞下去,正確的觀念需要分享傳遞!
別再跟我找一堆理由!
說什麼這樣做是為了貓狗好!
錯誤的方式只會間接害死牠們!
別為了滿足自己餵食慾望卻害了毛小孩。
關於結紮對貓狗的好處範例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437511289604293&id=100000363060092
#浪愛傳遞 救援團隊
#支持認養善待流浪動物
#乾淨餵食非常重要
#安全餵食更是重要
#如果觀念不正確拜託別再餵了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1月一個陽光普照的早上,雖不像盛夏般炎熱,但陽光直射下,還是會汗流浹背。兩個身影就蹲在一片草地中辛勤的收割野草,普通人或許會以為他們是園丁,但其實他們是分文不收的牛義工,在為巡查大嶼南的牛群作準備。 「有嘢食放喺度,佢哋(牛隻)就會『企定定』畀我哋記錄同埋檢查。」帶着義工工作的何來解釋說。何來是...
安全餵食更是重要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1月一個陽光普照的早上,雖不像盛夏般炎熱,但陽光直射下,還是會汗流浹背。兩個身影就蹲在一片草地中辛勤的收割野草,普通人或許會以為他們是園丁,但其實他們是分文不收的牛義工,在為巡查大嶼南的牛群作準備。
「有嘢食放喺度,佢哋(牛隻)就會『企定定』畀我哋記錄同埋檢查。」帶着義工工作的何來解釋說。何來是大嶼山愛護水牛協會超過10年主席,她不只愛水牛,也愛黃牛,也不只關注大嶼山的牛隻,香港其他地方的也會照料,就如缺糧得可憐的塔門牛,協會也會安排義工帶草前往餵食,而較幸運的大嶼山牛,由於糧草尚算可自給自足,放草也只是為了檢查。
何來不諱言指工作最辛苦是割草和搬草,但由於希望牛隻可食回是本地的原生植物,「要保留佢哋自然嘅本性,改變咗佢哋嘅習性就唔係保育」,所以辛苦也要堅持做,然而現時大嶼南牛隻的棲息地愈來愈少,協會也要講買牧草混合使用,「天冷無鮮草就靠呢啲,起碼佢哋有back up(補給),所以熱天都要少量保持繼續有,唔好天冷無嗰陣時唔識吃。」
糧草收集得擠滿一輛七人車,何來與義工就駕車前往牛隻的棲息地。來到有牛隻出沒的地方,何來就會使出好的本領,疾聲高呼,稍候片刻,牛群就會現身,「我去到就叫,佢哋就認得我」,何來笑着說,也指自己我與牛群的關係較似朋友,見到朋友也份外高興,「最enjoy(享受)係去到牛棲息地,牛仍然好開心,同埋見到環境係因為佢哋存在而好靚。」
何來叫朋友出來也不只是見牠們一面,指做巡查要記錄到牛隻的健康狀況,若能力許可,能幫忙的就盡量幫。何來會趁牛隻進食時拍下牠們,以了解不同族群的生活情況,見到受傷的會替牠曬藥粉,有需要的會尋求獸醫協助,「有啲牛嘅角係亂生嘅,係會生到插自己個頭,呢啲牛就要通知獸醫幫佢鋸,所以唔檢查係唔得。」
在人類生活不斷擴張下,牛的棲息地愈來愈少,巡查當中也見到不少牛隻在馬路邊行走,更有些在鑽放在垃圾站邊的垃圾袋,然而置於垃圾站的大型有蓋的垃圾桶是空的,何來批評那些胡亂丟垃圾的人,「佢哋(牛隻)搵唔夠嘢食就會鑽嗰啲垃圾袋,所以令啲牛很容易吃到垃圾。」
「牛畀咗我一個好好嘅教學,令我用牛嘅眼去睇呢個世界時,就會睇到環境同人之間嘅關係係決裂到點。」她指在鄉郊生活,牛就是我們每日見到、必須要跟牠共存的一個物種,認為人類「享受」大自然、習慣被服侍的觀念是錯的,
「去到鄉郊就係去到物種屋企,我哋去到人哋屋企,就要尊重人哋居住嘅地方。」
何來呼籲市民不要觸摸及餵牛隻,所有垃圾要帶離郊區,不要用郊區的垃圾桶,避免牛隻翻垃圾吃。她同意市民近年的環保意識愈來愈高,「睇到人嘅改變,以前我去到邊都被人用粗口問候,而家好多人都會話支持我做嘅嘢,呢個改變令我覺得欣慰」,然而負責決定政策的政府依然未變。
她指牛不是有吃的就安全,「政府將動物當環境問題管理,唔當佢哋係生命,或者係環境保育議題。」牠舉例指水牛是「濕地天使」,因為牠可締造漂亮的沼澤環境,而沼澤有很多微生物、小蟲繁殖,從而令雀鳥可以覓食,是保育上很重要的東西,但仍不斷有很多圍欄、堆填或是違法的商業行為一直在侵蝕牛的棲息地,「呢個係規劃同地政嘅範疇。」
何來認為要保護牛物種,政府要有新的主導方法去保護牠們在大自然的存活的可持續性,「我最大嘅心願係牛物種會成為香港正式保護環境政策嘅開始,呢個政策可以令香港人同香港將來可以有牛物種嘅永續。」
安全餵食更是重要 在 謝稀如 Michelle Ts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觀迎來到【療癒過去,圓滿重生】的第一天,探訪內在小孩,療癒過去模式,今天我會先講講解一下內在小孩是甚麼,如何影響成年的我們,然後我會在另一段影片帶領一個療癒內在小孩的靜心練習,記得每一天的靜心練習是這個課程很重要的部分,不要跳過靜心練習啊!
其實內在小孩就是我們的潛意識,我們的信念跟原生家庭、父母、社會文化有很大的關係,童年的經歷塑造了我們,有些未被療癒的傷口,就成了我們受傷的內在小孩,內在小孩一直都在我們心裡,內在某些未被滿足的需要,在成年後的關係互動裡,很容易勾動我們強烈的情緒。如果我們小時候覺得不被愛,我們需要獲得被認同的話,我們就可能會在跟伴侶關係,或跟上司下屬的關係中,去找這份被愛的感覺、被認同的感覺。過去,我們的內在小孩就是這樣不斷被外界的限制性信念餵食、並被告知你不能哭、不能有情緒、不能犯錯、你不能違抗命令、你要為家庭犧牲、你怎樣做都不夠好、你的鄰居比你好得多,等等,然後我們會壓抑自己,會討好父母、長輩,並不自覺地成為了一個我所不是的人。
例如如果我是一個女生,生在重男輕女的社會或家庭,我的內在小孩就會無意識地故意要比男生更強,或者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要比兄弟更乖巧更成功才能被愛,愛是有條件的;又例如如果父母經常吵架,甚至把自己交給祖父母或朋友帶,我們的內在小孩就總覺得是自己做錯事、做得不夠好,所以父母才吵架,把自己交給別人,不喜歡自己,就算我們長大後明白父母迫不得已,但內在小孩並不了解,所以我們要去跟內在小孩會面,親自療癒他,讓他做回真正的自己。
剛剛說的是對自己的內在評價,其實我們還從原生家庭與社會下載了金錢、親密關係、人際關係、疾病或健康的信念,如果內在小孩相信了別人告訴你「買樓才是成功,沒有樓就是失敗者」、「有名有利才證明你的價值」、「有錢人都不是好人」、「不辛苦怎得世間財」、「年紀大機器壞」等等,我們就會按著這些信念行事,可是事實上,沒有一個信念是百分百真實的,我們要告訴內在小孩價值不是別人賦予的,為甚麼要用父母與社會的標準去衡量自己?現在的你可成為自己最慈悲的父母,帶著理解去療癒內在小孩,讓內在小孩知道自己無論好的壞的,他也是無條件被愛的,現在的你會去陪伴他,讓他不再孤單,並可帶著安全感及無條件的愛成長,讓內在小孩成長為最好版本的自己,甚至反過來為現在的我給予提醒。
最後,我們要了解父母跟我們一樣受到他們的父母與社會的影響,他們的成長可能令他們無法感受到愛,不是他們不想給你愛,而是他們根本不懂得愛人與愛自己,所以也自然無法給你愛,然後我們慢慢可寬恕父母,並寬恕自己。
整個世界都是象徵,其實我們跟父母的關係就象徵著跟神或宇宙的關係,父母給予我們生命,是我們「身體的創造者」,跟父母的關係其實只是象徵著我們跟「心靈的創造者」——神的關係,跟這源頭、真我的關係。
當我們在母親子宮裡出生為人,就象徵著我們從宇宙的一體意識中分裂成個體的意識(若現在不明白也沒關係,我們第三四天會再講多些),所以若跟父母修和其實不單是跟父母修和,而是跟整個宇宙,甚至所有人修和。
舉個例:當你跟易憤怒的父親修和後,現在看到易憤怒的人,你也會較有同理心慈悲心,你自然會越過他們的表相,看到他們看似不好的特質,其實只是他未被療癒的傷口,這樣我們就比較容易寬恕與放下,人際關係會更好,活得更輕鬆喜悅。
一會後,我會在另一段影片帶領一個「療癒內在小孩」的靜心,這個靜心你可以重複去做,尤其當你感到恐懼不安的時候,任何時間都可跟內在小孩連結,了解他的需要,然後給內在小孩愛,滋養他成長。
#請分享 #內在小孩
活動詳情:http://www.hypnohealinghk.com/rebirth0/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nowmichelle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michelletse
安全餵食更是重要 在 bulbul愛回家之日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幼鳥尋親教學
請不要綁架孩子 7天之外都可以試試
影片中,現場我準備了一個1CM支距的籠子,
如沒有籠子可找個紙盒+洗衣袋,前一天把幼鳥叫聲錄下,用充好電的手機一直播放,我等了3個小時,當親鳥一到,他便發出警告聲,這是保護幼鳥的証明之一,也遲遲不肯離開,有時候會飛走可能是通知其他同伴,也有可能是找食物給幼鳥,你可在籠邊放食物看看鳥會不會餵食孩子,如果有餵食動作你就可把幼鳥放出來回到媽媽身邊了。
籠子的重要性
過程中會有很多不關事的花生鳥路過和八卦,所以籠子是十分重要,也有機會有肉食鳥攻擊幼鳥,也有可能飛到你抓不到的地方,萬一找不到親鳥籠子就可防止幼鳥飛失。
注意:
清晨人車聲少較好找
用外出籠裝著幼鳥,事先預錄好的叫聲,然後到現場播放出來,
有成鳥聽到靠近,想隔籠/盒子餵食幼鳥的就是親鳥。
1.先確定鳥不親人、不是很弱弱不精神的烏
2.幼烏可以飛到1米以上,活潑,有力跟得到親鳥
3.先格著盒子/籠子,觀察
4.等待,慢慢確定是不是親鳥,因過程中會有好多路過的鳥
會阻礙尋找親鳥的機會
X 互動不能太多
X 不能有眼睛對視
X 不能摸/用手抱太多幼鳥
X 要確定有以下動作才放幼鳥跟媽媽團聚:
準備:
1.找個清晨,沒太多人打擾比較容易成功
2.錄下bb叫聲,一直播放
3.準備盒子/籠子
親鳥定義?
-會留30-45分鐘以上
-你/人/其他鳥接近會用發出警告聲音
-會打走別的鳥保護孩子
-會餵食孩子 (看到了大家可安心離開了)
就可以把幼鳥從籠內放到樹枝上,讓親鳥去照顧他。
如果幼鳥一直再掉落地面,親鳥會用叫聲鼓勵幼鳥往上飛,
你可以在一旁觀察幼鳥能不能順利慢慢跳飛上去安全的高處。
觀察一下子,確認無須擔心,你就可以放心離開。
如果真的無法順利找到親鳥,
到時候確定要收養照顧幼鳥一輩子或找領養人,
謝謝救援幫助幼鳥的你
更多資料:
WEB:https://sites.google.com/view/redbulbul/
facebook groups: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81005822576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