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求世 37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以弗所(2015)
魔戒有三部曲,寫時事求世到現在也第一次出現三部曲,因為艾菲索斯這個地方太豐富了,一篇寫不完,只好分成三篇從不同面向切入介紹給大家。
古代世界七大奇蹟是西元前2世紀希臘人費羅(Philo),描述當時在世界的七個偉大建築,分別是「埃及金字塔」、「巴比倫空中花園」、「奧林匹亞宙斯神像」、「以弗所阿特密斯神殿」、「哈利卡納蘇斯的摩索拉斯王陵墓」、「羅得島太陽神巨像」以及「亞歷山大港燈塔」,雖然號稱「世界」,但仔細看其實都集中於地中海區域,主要是由於當時對世界的認知有限,而全世界最大的陸間海:地中海,瀕臨歐、亞、非三洲,涵蓋了埃及、希臘、兩河文明,透過航行其間的繁盛海上貿易,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只不過七大奇蹟中除了金字塔完整保存下來,其他要不是完全消失,不然就是僅存斷垣殘壁。
土耳其的艾菲索斯,古稱「以弗所」,是極其精彩的一座歷史文化城市,除了羅馬人留下的城市外,還有聖母瑪利亞晚年居住住所,七大奇蹟中的阿特密斯(Artemis)神殿也在這裡,阿特密斯是希臘神話中的狩獵與生育女神,大自然的象徵,到羅馬時期改名為黛安娜(Diana),無論甚麼名字,人們在那樣的年代崇拜祂,都是希望帶來豐饒。
阿特密斯神殿在西元前550年,由來自於克里特島的建築師設計興建,幾乎全是用大理石建成,建築面積長115公尺、寬55公尺,用127根高19公尺的列柱支撐起屋頂,柱頭則是柔美的愛奧尼式。鄰近的希臘城邦呂底亞(Lydia)著名的國王克羅索斯攻打以弗所,還獻給神廟一組有浮雕的柱頭,刻上他的名字,目前在大英博物館,呂底亞大約在公元前660年開始鑄幣,可能是最早使用純金和純銀鑄幣的國家,非常富有,英語有句「As rich as Croesus」,意思就是像克羅索斯富甲一方,有錢就是任性,捐錢當然不忘留名,就跟台灣各建築也都喜歡題字紀念相同,可能平民百姓無法捐錢,難怪爭先恐後喜歡在古蹟上刻字。也許你去過艾菲索斯,但不見得來過這邊,這都是歷史記載外加想像,如今的神殿僅剩一根柱子,不勝唏噓,帶客人來看一根柱子,很容易被客訴的。
西元前356年,一位名叫黑若斯達特斯的年輕人,想要做一件讓後人記得可以名列青史的事情,於是放火燒掉神廟,這比劉文聰還厲害,沒有不爽也要送你一支番仔火,重修時剛好亞歷山大大帝經過,感佩以弗所人的付出,願意負擔所有費用,不過一樣要求題字在上面,被委婉地拒絕,「因為神不用幫另一個神蓋房子」,多麼有技巧的回答啊!西元262年以弗所遭哥德人攻擊,神廟又受到破壞,至4世紀因基督教興起,多神信仰被取代而遭荒棄。
阿特密斯在希臘神話多是以窈窕女性樣貌出現,但在土耳其阿特密斯樣貌非常特殊,全身像長滿瘤一樣,還有許多動物,其實那是象徵一顆顆孕育生命的乳房,給與大地無盡的滋養。1961年土耳其出土一尊土偶,被認為是西元前6000年新石器時代安納托利亞的大地之母Cebela,從祂外觀來看,身材豐滿圓潤,乳房充滿奶水,坐在兩邊鑲有可能是豹或母獅雕刻的椅子上,胯下有嬰兒頭探出,是古代人類生產的姿勢,也是代表豐收生育的豐饒女神,當後來希臘人移民小亞細亞後,信仰文化碰撞結合,希臘的阿特密斯與小亞細亞的大地之母又產生寓意相同,但形態迥異的神祇樣貌,十分有趣。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嚴以敬(1933年8月8日-2018年8月12日[1]),筆名阿虫,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香港漫畫家。2018年8月11日因突發性的心臟衰竭於美國洛杉磯家中離世,享年85歲。嚴以敬在廣州出生並讀小學,後移居香港,全家人就住深水埗一個牀位,由於生活貧困,讀了兩年中學就開始出來做工,曾做過學徒、小販和礦工...
安娜 英語 第 三 集 在 丹眼看電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多倫多影展 完整片單公布】
第 45 屆 #多倫多影展(#TIFF)日前公布本屆官方片單,除了喜見台灣電影《#逃出立法院》入選,整體片單也不乏亮點。
受疫情影響,本屆多倫多影展的規模縮編為放映 50 部作品(往年皆放映約 300 部電影)。這些作品中有高達 46% 為女性執導作品(去年 36%),整體片單的類型/地區/族裔/原住民族代表性也非常多元(包含11部紀錄片和3部影集作品),這正是多倫多影展引以為傲的特色之一。
本屆開幕片為史派克李(Spike Lee)於百老匯執導拍攝的舞台劇作品——“David Byrne’s American Utopia",閉幕則是 BBC 與 Netflix 共同出品、由印度裔導演 Mira Nair 執導的六集迷你劇集 “A Suitable Boy”。今年片單中也可看到三位知名演員「演而優則導」的首部執導作品,包含荷莉貝瑞、維果莫天森,與瑞吉納金。
往年各影展都會互相競爭各電影的全球首映,然而在今年各影展縮編或取消、電影製作阻礙重重的狀態下,便會看到許多影展重複選片的狀況。多倫多影展就選入了不少今年坎城影展的片子(這部分比威尼斯大方的多),像是河瀨直美的《朝が来る》、歐容的 "Summer of 85",以及再度集結《謊言的烙印》導演 Thomas Vinterberg 和男星麥斯米克森(Mads Mikkelsen)的 “Another Round" 等。
而《春光之境》導演 Francis Lee 的新片 “Ammonite" 也同時入選坎城和多倫多。該片由瑟夏羅南與凱特溫絲蕾聯合演出一齣令人醉心的女女之戀,被多倫多影展的藝術總監譽為是他所看過「凱特溫絲蕾最傑出的表演」。凱特同時也獲選為本屆多倫多影展傑出演員特別獎得主(TIFF Tribute Actor Award)。
另一方面,與威尼斯影展重疊的片則包含由王晶執導、賈樟柯監製的《不止不休》、由趙婷執導、法蘭西絲麥朵曼主演的 "Nomadland"、《忠犬追殺令》匈牙利導演 Kornél Mundruczó 的第一部英語長片 "Pieces of a Woman" (凡內莎克比&西亞李畢福主演)等。
本屆多倫多影展將於 9/10-19 舉行。囿於加拿大邊境管制,今年大部分的實體活動皆取消,包含紅毯首映會等影人出席活動。除了少數幾場開放給當地影迷的汽車電影院放映會和其他採取安全措施的實體活動之外,其他的放映場次、記者會、映後座談等都會在線上舉行。
「今年的片單正好反映了今年的變動時局——你所熟悉的影人紛紛嘗試新的東西,而同時也有令人興奮的一批新秀正等著你去發掘。」—— 共同主席/藝術總監卡麥隆貝利(Cameron Bailey)
「2020的特別版多倫多影展正好象徵了當合作、巧思和熱情匯聚,就可以誕生新的可能性。而較小而美的片單也讓每一部片可以得到更多關注,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在其中找到所愛。」—— 共同主席/執行總監喬安娜文森特(Joana Vincente)
第 45 屆多倫多影展官方片單如下:
【開幕片】“David Byrne’s American Utopia"(紀錄片)
Spike Lee|美國
【閉幕片】“A Suitable Boy"(迷你劇集)
Mira Nair|英國/印度
“The Third Day"(影集)
Felix Barrett, Dennis Kelly|英國
同時入選坎城影展
“Trickster"(影集)
Michelle Latimer|加拿大
“76 Days"(紀錄片)
Hao Wu, Anonymous, Weixi Chen|美國
“City Hall"(紀錄片)
Frederick Wiseman|美國
同時入選威尼斯影展
“Enemies of the State"(紀錄片)
Sonia Kennebeck|美國
“Fireball: Visitors from Darker Worlds"(紀錄片)
Werner Herzog, Clive Oppenheimer|英國/美國
“Inconvenient Indian"(紀錄片)
Michelle Latimer|加拿大
“Lift Like a Girl (Ashya Captain)"(紀錄片)
Mayye Zayed|埃及/德國/丹麥
“MLK/FBI"(紀錄片)
Sam Pollard|美國
“The New Corporation: An Unfortunately Necessary Sequel"(紀錄片)
Joel Bakan; Jennifer Abbott|加拿大
“No Ordinary Man"(紀錄片)
Aisling Chin-Yee, Chase Joynt|加拿大
“Notturno"(紀錄片)
Gianfranco Rosi|義大利/法國/德國
同時入選威尼斯影展影展
“180 Degree Rule”
Farnoosh Samadi|伊朗
“Ammonite"
Francis Lee|英國
同時入選坎城影展、多維爾美國電影節
“Another Round (Druk)"
Thomas Vinterberg|丹麥
同時入選坎城影展、聖賽巴斯汀影展
“Bandar Band"
Manijeh Hekmat|伊朗/德國
“Beans"
Tracey Deer|加拿大
“Beginning (Dasatskisi)"
Dea Kulumbegashvili|喬治亞/法國
同時入選坎城影展
《不止不休》(The Best is Yet to Come)
王晶|中國
同時入選威尼斯影展
“Bruised"
Halle Berry|美國
荷莉貝瑞首部執導長片
“Concrete Cowboy"
Ricky Staub|美國
“The Disciple"
Chaitanya Tamhane(艾方索柯朗監製)|印度
“Falling"
Viggo Mortensen|加拿大/英國
同時入選日舞影展、坎城影展
維果莫天森首部執導長片
“The Father"
Florian Zeller|英國/法國
同時入選日舞影展
“Fauna"
Nicolás Pereda|墨西哥/加拿大
“Gazamonamour"
Tarzan Nasser, Arab Nasser|法國/德國/葡萄牙/巴勒斯坦/卡達
《逃出立法院》(Get the Hell Out)
王逸帆|台灣
“Good Joe Bell"
Reinaldo Marcus Green|美國
“I Care A Lot"
J Blakeson|英國
“The Inheritance"
Ephraim Asili|美國
“Limbo"
Ben Sharrock|英國
同時入選坎城影展
“Memory House (Casade Antiguidades)"
João Paulo, Miranda Maria|巴西/法國
同時入選坎城影展
“New Order (Nuevo orden)"
Michel Franco|墨西哥
同時入選威尼斯影展
“Night of the Kings (La Nuit des rois)"
Philippe Lacôte|象牙海岸/法國/加拿大/塞內加爾
“Nomadland"
趙婷 Chloé Zhao|美國
同時入選威尼斯影展、紐約影展、特柳賴德影展特別放映
“One Night in Miami"
Regina King|美國
瑞吉娜金首部執導作品
“Penguin Bloom"
Glendyn Ivin|澳洲/美國
“Pieces of a Woman"
Kornél Mundruczó|美國/加拿大/匈牙利
同時入選威尼斯影展
“Preparations to Be Together For an Unknown Period of Time"
Lili Horvát|匈牙利
“Quo Vadis, Aïda?"
Jasmila Žbanic|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挪威/尼德蘭/奧地利/羅馬尼亞/法國/德國/波蘭/土耳其
同時入選威尼斯影展
“Shadow In The Cloud"
Roseanne Liang|美國/紐西蘭
“Shiva Baby"
Emma Seligman|美國/加拿大
同時入選西南偏南影展
“Spring Blossom (16 Printemps)"
Suzanne Lindon|法國
同時入選坎城影展
“Summer of 85 (Été 85)"
François Ozon|法國
同時入選坎城影展
《朝が来る》(True Mothers)
河瀨直美 Naomi Kawase|日本
同時入選坎城影展
《すばらしき世界》(Under the Open Sky)
西川美和 Miwa Nishikawa|日本
“Violation"
Madeleine Sims-Fewer|Dusty Mancinelli|加拿大
“Wildfire"
Cathy Brady|英國/愛爾蘭
安娜 英語 第 三 集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為了活下去:脫北女孩朴研美》是一位脫北者與家人為了逃離北韓,跨越冰凍的鴨綠江,逃出掮客和黑幫的魔掌,走進戈壁沙漠抵達蒙古,再飛往南韓的真實回憶錄。
🦋就像一隻飛蛾,追隨那個燈火。這是一段奔向自由的地獄之路。
🔗圖文好讀版:https://readingoutpost.com/in-order-to-live/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為了活下去:脫北女孩朴研美》的作者是朴研美 (Yeonmi Park),她是一位脫北者,同時也是人權鬥士。她的故事,讓人得以一窺究竟,北韓的鐵幕政權背後,普通人民的生活樣貌。這是一段她與家人為了逃離北韓,跨越冰凍的鴨綠江,逃出掮客和黑幫的魔掌,走進戈壁沙漠抵達蒙古,再飛往南韓的脫北故事。
這本書的寫作過程,是研美透過英語口述的方式,與代筆作家瑪麗揚安娜·福拉斯(Maryanne Vollers)攜手合作,然後完成英文版本的原作。也許是因為,作者採用非母語口述的關係,代筆作家忠實紀錄呈現之後,反而顯得格外真誠,且不造作。
書中的字裡行間,讓人感覺平淡自然,沒有特別華麗的文藻。雖然,這種平鋪直敘的敘事手法,本身看似缺乏情緒渲染力,但我在閱讀過程中,心裡的震撼與傷感,卻從來不曾少過。我讀完這本書後,再接著找到這段,她在青年峰會的演說,眼眶又濕了一次。回顧這段脫北之路,滿是人性的險惡與哀傷。
-
【這就是地獄的樣子】
-
北韓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地方?研美回憶起自己的小時候:「9歲的時候,我親眼目睹我朋友的母親被公開處決,只因為她看了一部好萊塢電影…」在獨裁的金式政權之下,北韓人民無論是看外國影劇、穿牛仔褲、甚至吃牛肉,都會被判處刑罰,重則處死。
母親自小就告誡她,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隨便亂說話,因為「小鳥和老鼠也聽得到你在竊竊私語」。任何批評與懷疑金式領袖的言論,都逃不過政府佈下的眼線,也就是人民自己的互相舉報機制。除了思想受到箝制之外,人民連基本的溫飽也成了大問題。
研美經歷了北韓大饑荒,期間24~350萬人因為飢餓或營養不良而病死(數字差異甚大是因為官方封閉了大部分消息)。讓我想起了令人難過的一句話:「一個人的死是悲劇,一百萬個人的死是統計。」然而,北韓的人民的生命,竟然連統計的準確也不配擁有。
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被世界遗忘。面對殘酷的時期,研美的家庭很幸運地能勉強餬口,她嘆息道:「街上有太多絕望的人們,哭喊著需要幫忙,但你必須關起心房,因為那種痛苦太難承受。一陣子後,你就不再關心了。這就是地獄的樣子。」
-
就算妳以為旁邊沒人,小鳥和老鼠也聽得到你在竊竊私語。
Even when you think you’re alone, the birds and mice can hear you whisper.
-
【非不得已與魔鬼的一筆交易】
-
住在惠山的研美一家人,隔著鴨綠江就能看到對岸中國熱鬧的燈火,甚至還聞的到飄香過江的食物味道。被對岸燈火吸引的研美日後回憶道:「就像一隻飛蛾。追隨那個燈火,不知道日後要賠上多少的純真和人性。」
等到母女倆為了尋找先一步脫北的姊姊,起身逃離北韓時,進入中國的第一天,研美卻被迫目睹蛇頭(幫助脫北的中國人)當著面玷汙自己的母親。蛇頭原本看上只有13歲的研美,但母親為了保護她,犧牲了自己來代替。研美在日後的演說含淚感謝母親,引用了北韓俗諺:「女人雖弱,為母則強。」
然後,在母親接著被賣掉,又與父親和姊姊失散的人生低谷時刻,掮客弘偉卻向研美提出了一筆魔鬼的交易:「妳當我小老婆。媽媽來,爸爸來,姐姐來。」原本她寧死也不願忍受被強暴的屈辱,但是這個念頭讓她落入天人交戰:「自私地尋死,還是救我的家人?」最後,她別無選擇…
雖然研美對這段經歷的著墨不深,僅用兩三段文字就帶過當下的難受,但這種身不由己的煎熬,令人感到十分鼻酸。然而,研美是個相對的幸運兒,被掮客留在身邊,因為有更多的脫北者,都是被賤價出售,是無數個境遇悽慘且不為人知的故事。
-
女人雖弱,為母則強。
Women are weak, but mothers are strong.
-
【人原來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的命運】
-
研美回想到小時候,看電影《鐵達尼號》時受到的強烈衝擊,裡面的角色竟然願意為了愛,犧牲自己生命。不像北韓人民終生被灌輸的,要把生命奉獻給國家和領袖,原來「人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的命運」,這個想法深深地撼動了她。
她好不容易脫北之後,才發現在自由的世界裡,小孩的夢想是長大之後要做什麼。而她的夢想是吃飽。在南韓上學後,她最怕的就是被問到自己的嗜好?最喜歡的電影明星?以後想做什麼?北韓沒有「我」,只有「我們」,這種自由選擇的練習讓她又彆扭又沮喪。
當她跟著南韓志工團第一次飛往美國的時候,自幼深信多年的北韓謊言徹底破滅。在「敵人」的領土上,沒有邪惡的美國大兵,環顧周圍的是牽著小孩的父母、吃著薯條的路人、穿著球衫的青少年。北韓灌輸的恐懼消失無蹤,她感嘆道:「讓我驚訝的是,謊言在真相面前,竟然那麼快就失去了力量。」
想到出身於台灣的自己,實在是太過幸運。求學過程是黨國教育的尾聲,是第一波接觸到網路世代的開放多元,然後認識到廣泛閱讀的重要性與美好。雖然難以想像失去思想自由的感覺是怎麼回事,但從研美的心路歷程裡,讓人學會無比珍惜和更加重視,眼前這得來不易的自由與民主。
-
讓我驚訝的是,謊言在真相面前,竟然那麼快就失去了力量。
It amazed me how quickly a lie loses its power in the face of truth.
-
【終於能思考吃飽與活命以外的事情】
-
進入南韓的社會生活之後,研美讓我非常驚訝的在於她的學習速度。大約15歲開始就學的她,學識程度只有小學二年級不到,卻在2年期間瘋狂讀書,從高中順利畢業,第3年考上大學的刑事司法學系,而且保持不錯的成績。她調侃自己:「終於能夠思考吃飽與活命以外的事情。」
我覺得,她如果真的寫一本「如何學習」的書,我大概也會馬上買來看。她的努力與拚勁,一部份來自於要在南韓社會生存的壓力,她說:「我吸收書本的知識,就像人們呼吸氧氣一樣。我不只是為了求知或好玩而讀,我是為了生存而讀。」
她藉由讀書填滿自己的腦袋,將過去的悲慘回憶擋在門外。另一部分,則來自於對於閱讀的真心喜愛。從閱讀之中,她豐富了自己的字彙與詞藻,懂得用更多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開拓自己的認知:「我彷彿真的感覺到腦袋逐漸甦醒,過去漆黑荒蕪的地方如今出現了新的路徑。閱讀教了我活著的意義,以及身為人的價值。」
很有趣的是,她尤其愛讀傳記,她說可以從偉人如何克服難關或偏見,最後出人頭地的故事,學到這件事:「即使沒人相信我,甚至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時候,還是能克服困難。」書讀得越多,思想就越深,眼界也更寬,連感情都不再那麼淺薄。
-
我彷彿真的感覺到腦袋逐漸甦醒,過去漆黑荒蕪的地方如今出現了新的路徑。閱讀教了我活著的意義,以及身為人的價值。
I could literally feel my brain coming to life, as if new pathways were firing up in places that had been dark and barren. Reading was teaching me what it meant to be alive, to be human.
-
【每個人都有自己要橫越的沙漠】
-
研美與母親從中國越境到蒙古,與偷渡團隊一起橫越戈壁沙漠的時候,她們一度失去希望與方向,她的內心當下呼喊著:「比起死亡,我更害怕被遺忘。」最後幸運被蒙古士兵收容,輾轉被引渡回南韓,展開新的人生旅程。
若談成功脫北的要素,研美除了本身的美貌帶來的優勢之外,還有諸多的運氣與僥倖成分,但最重要的,是她在逆境中總是「不屈不撓」的驚人意志力。在這段脫北的地獄之路途中,研美總是選擇以正面的態度迎擊挑戰,無論是尋求脫北管道、在掮客與黑幫之間求生存、再到南韓的求學經歷,再再顯示了她堅強的心智。
研美的故事讓我想起,經歷二戰納粹集中營的心理醫生弗蘭克在《活出意義來》說的:「外在條件再怎樣不受自己控制,人的內心卻仍可保有『人類終極的自由』——選擇如何回應生命意義的自由。」即使在不自由的極權國度長大,她卻擁有一顆「懂得選擇回應生命挑戰的自由的心」。
然而,投入自由的南韓並非這個故事的終點。研美反而藉由幫助別人,發現自己一直有慈悲之心。她開始向人述說自己的故事,揭露越來越多的往日瘡疤,但也因為她勇於暴露自己的脆弱,反而能帶給聽者更大的勇氣。她學到:「如果我能同情別人,或許我也可以學會同情自己。我心裡的傷痕終於開始癒合。」
-
每個人都有自己要橫越的沙漠,別人或許跟我的不同,但我們都得橫越沙漠,才能找到此生的意義,得到自由。
We all have our own deserts. They may not be the same as my desert, but we all have to cross them to find a purpose in life and be free.
-
【後記:為了活下去,然後呢?】
-
《為了活下去:脫北女孩朴研美》用簡潔直接的文字,譜出了脫北者研美堅強又動人的故事。讀完之後讓我再次濕紅眼眶的,是研美在青年峰會的演說,開頭她說:「北韓是一個令人難以想像的國家…」,然後以淚洗面完成了這次演說,全場為之起立鼓掌數分鐘之久。
她在演說的末段,說了這句令我重複聽了好幾次的話:「當我穿越戈壁沙漠的時候,就在瀕死的邊緣,我覺得世界上根本沒人關心我們,只有夜空的星星與我同在。但你們聽了我的故事,你們關心了我,謝謝你們。」多麼孤寂的感觸,只有夜空的星星……
最後,在研美演說的內容裡,聽者除了給予同情的情緒之外,她提了三件事情是聽者具體幫得上忙的:
1. 教育你自己,提升意識去關注北韓正在發生的人權危機。
2. 幫助或支援任何想逃脫北韓邁入民主社會的難民。
3. 向中國請願,停止將北韓難民遣送回北韓。
如果這篇文章增進了你對於脫北者的認識、以及對北韓人權的重視,也歡迎分享這篇文章,只要註明出處即可。「就像高掛在夜空的星星一樣,我們必須在黑暗的地方分享我們的光明。」
-
#為了活下去 #脫北者
安娜 英語 第 三 集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嚴以敬(1933年8月8日-2018年8月12日[1]),筆名阿虫,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香港漫畫家。2018年8月11日因突發性的心臟衰竭於美國洛杉磯家中離世,享年85歲。嚴以敬在廣州出生並讀小學,後移居香港,全家人就住深水埗一個牀位,由於生活貧困,讀了兩年中學就開始出來做工,曾做過學徒、小販和礦工。他無聊時便拿起紙筆畫下來,漸漸培養出繪畫的興趣。到19歲時開始習畫,原為政治漫畫家,自1984年起他對政治漫畫感到厭倦,移民美國後改以阿虫為名發表畫作,創作一系列的生活水墨畫小品,作品刊載於《快報》及《天天日報》;自嘲「不能成龍,只好成虫」。2002年,嚴以敬曾於中環閣麟街某大廈的地下經營畫室,佔地600平方呎,到2008年因無法負擔租金而結業。
將軍澳廣場(英語:Tseung Kwan O Plaza),當地居民簡稱作將廣,是香港將軍澳市中心的一項物業,鄰近港鐵將軍澳站。全屋苑分為8座(第4座改稱第3A座),每座45層共2880個單位。設有會所、商場及街市,由南豐集團旗下萬寶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苑管理工作。物業由南豐發展興建,於2003年落成,並設有私家車位873個(住宅佔572個,商場佔301個)及機車位89個。將軍澳廣場基座設有商場,共分三層佔地逾30萬平方呎,是區內主要購物商場之一。商場地下為街市,一樓主要為食肆、銀行、酒樓、便利店和小型寵物店舖等。而二樓主要為AEON、實惠、吉野家、麥當勞、補習社、琴行、棋院等,亦設有自動櫃員機。商場設有免費泊車優惠,消費100元港幣可免費泊車一小時。商場採日式庭園設計,地下設有大型人工瀑布,為2000年代香港商場少有特色。一樓中庭亦曾採用木地板。2009年前二樓設有美食廣場,2009年12月將美食廣場及眾多細舖打通後開設AEON。佔地約56,000平方呎,屬於一所小型綜合購物百貨店,店內設有超級市場、生活百貨「Living Plaza」、家庭用品專區、嬰兒及服裝用品專區、電器部、傢俬部、玩具部、樂聲牌專櫃、AEON財務、Q-Pet寵物店、Molly Fantasy室內兒童遊樂場。店內亦開設食肆,包括日本拉麵店「大門食堂」、八方雲集、薩莉亞意式餐廳。發展商在2014年開始進行翻新工程,將原來華潤萬家超級市場的舖位分間成多間商舖,商場翻新後加入大量特式商店,包括:大家樂旗下的Spagetti 360、別府拉麵、太興、稻香旗下的Ringer Hut和泰昌餅家、譚仔、桂花小幸、泰巷、Foodwise、Starbucks、華潤堂、一粥麵、聖安娜餅屋、美心西餅、貢茶、東海堂、煌府、茲曼尼等等。商場地下設有K-mart街市,由佳寶食品超級市場管理及營運,於2019年4月開幕。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BC_RJOBo8/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B2dzBTi5AXBNyyGTR42VVd9XOSew)
安娜 英語 第 三 集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世界在山腳下
邀請來賓: LULU謝倩瑩
這集要介紹LU LU 謝倩瑩讓全國童軍夥伴認識,同時也帶來他的新書「世界在腳下: 踩出你的人生, Lulu的16個夢想旅途」的介紹,還有介紹他已經辦了8年的單車返鄉活動。
內容簡介:
喜瑪拉雅山,世界屋脊,地球上離天空最近的地方,沒有電話、沒有網路、沒有電視,有的是陣陣寒風、漫漫白雪,與登山者堅強意志與滿足。
資源匱乏的時候,一杯熱茶或咖啡、一碗泡麵、一個微笑或擁抱,就足以消除爬山的疲憊困頓,讓心靈富足。原來,我們需要的這麼少。
LULU(謝倩瑩),說她是全台灣玩得最瘋的女人,恐怕不為過。做過企劃、美術編輯,最後離開中研院固定又優渥的舒適圈,只為了不違心中「出走」的渴望。「活在當下玩到瘋」,是她的人生教條。
從台灣百嶽、日本富士山、喜瑪拉雅基地營,她都完成了十次以上的登頂,把世界踩在腳下,才知道人多麼渺小不足道。這樣獨自望自山嶽,呈現出人的渺小,置身這種環境裡面,親見大山大水,不禁感到謙卑,卸下過眼繁華,還有什麼好爭?
她的團員、山友們,有二十幾歲小夥子,也有七八十歲老先生,相隔一甲子,堪稱年齡層遍佈最廣的登山團,只因為她相信:爬山最大的考驗不在高度,而在內心,如果願意跨越那道門牆,人人都有機會站上世界屋脊大聲唱歌。
本書,收錄LULU精心規劃的十六條國內外夢想旅途,看她如何過翻過一個又一個險峻的山頭,加上登山旅途小叮嚀,列出所有裝備清單,準備步驟,一本在手,就能攀越頂峰,將夢想推到更高的境界。
本書目錄:
Chapter 1 登山客的終極之夢:喜馬拉雅山的攻頂旅程
Vision 1 EBC聖母峰基地營
Vision 2 ABC安娜普娜基地營
Chapter 2 追尋世界的中繼站
Vision 3 日本富士山
Vision 4 沙巴神山
Chapter 3 台灣島嶼的愛與夢
Vision 5 阿塱壹古道
Vision 6 霞喀羅/鎮西堡
Vision 7 嘉明湖
Vision 8 志嘉陽
Vision 9 大壩
Vision 10 能高安東軍
Vision 11 北大武
Vision 12 合歡山
Vision 13 玉山
Vision 14 屏峰山
Chapter 4 踩出你的人生
Vision 15 單車環島
Vision1 6 單車返鄉
作者簡介:謝倩瑩
曾任美術設計、震旦企業行銷企劃、工研院公關、漢磊科技員工關係副理、竹科園區福委聯合會召集人、竹科單車推廣社社長。
現為帶團導遊、自由登山領隊、自行車旅人,至今已分享近百場關於登山、單車、生活與夢想的講座,前後引領許多上班族,跨出舒適圈。
流浪軌跡
1990起開始國外自助遊(歐洲、法國、美國、泰國、馬來西亞、日本等國)
2000離開工研院園區,背起行囊再度出走(法國、西班牙、英國、越南、吳哥窟)
2004加入工研院材科所自行車社,並開始參加鐵人賽、馬拉松(荖濃溪、太魯閣、墾丁等),為此學會游泳
2005成立「花啦啦三鐵隊」
2006榮獲女子登山車年度冠軍
2007第一次造訪聖母峰基地營,從此和山結下不解之緣
2008推動竹科單車上班快閃活動
2009發起單車環島、除夕日單車返鄉
2009考取中華民國領隊╱導遊人員執業證(華語、英語)
如有活動需要報導採訪,任何問題洽詢,以下三個粉絲頁,均可連絡!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李基銘主持人mail: a0986650006@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bxNgS8nZk4/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yKNCtBqY77bjP2xstbPFPfS31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