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史7日談】用電影回顧那些歷史課不會教的事 6/22~6/28
feat.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感謝收看 / 收聽【影史7日談】節目,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將會每個禮拜用七部電影,對應到七則歷史故事,來回顧那些歷史課本上不會教的事!
.
▶ 收看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5Hnw-9d45SQ
▶ 收聽PODCAST聲音: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q8785ew0xxv0894lxqjpa0n/platforms
.
這次我們要來分享的電影和歷史事件,分別有:
▶ 1986-JUN. 22 #上帝之手 / 《#世紀球王馬拉度納》Diego Maradona
1986年的世足賽半準決賽上,阿根廷和英格蘭才因為四年前的福克蘭群島戰爭成為死對頭,如今在足球場上正面對決;為阿根廷隊效力的馬拉度納,在比賽下半場第六分鐘時,在球門前「疑似」用手碰球進門得分,讓這顆關鍵進球成為世紀名球。
.
▶ 1961-JUN. 23 #南極條約生效 / 《#突變第三型》The Thing
南極條約總稱為「南極條約體系」,是在約束各國在南極洲這塊土地上所有行為活動。條約主要內容規定,南極洲僅用於和平目的,提供科學考察自由,並促進國際間的科學研究合作,禁止一切有軍事性質或核試驗等相關活動。
.
▶ 1509-JUN. 24 #亨利八世加冕 / 《#美人心機》The Other Boleyn Girl
英格蘭都鐸王朝的第二任國王 亨利八世在1509年6月24日正式加冕登基;他是英格蘭推行宗教改革,奠定人文主義研究,以及鞏固英國皇室權力的重要君王。其豐富的感情世界,以及求新、豪邁的個性,也是後人熱烈討論的主題。
.
▶ 1941-JUN. 25 #繼續戰爭 / 《#無名戰士》The Unknown Soldiers
二戰爆發後,做為與蘇聯國界相鄰,政治上卻傾向與德國合作的芬蘭,自然成為蘇德兩國的角力戰場;芬蘭方面則為了收復1939年「冬季戰爭」失去的大片江山,保衛芬蘇邊界爭取生存空間,這場1941年6月發生的蘇芬戰爭被視為冬季戰爭的「繼續戰爭」。
.
▶ 1945-JUN. 26 #聯合國憲章 / 《#雙面翻譯》The Interpreter
20世紀初,人類在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後,於1945年6月26日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結束後,於美國舊金山的舊金山戰爭紀念集演藝中心簽字,建立了聯合國的根本大法《聯合國憲章》;總計51個創始成員國中,中華民國被授予第一個在憲章上簽字的榮譽。
.
▶ 1950-JUN. 27 #美國參與韓戰 / 《#走進炮火中》71: into the Fire
1950年6月25日,北韓突然越過北緯38度線大舉南侵使韓戰爆發,也被視為冷戰中的第一場熱戰。在聯合國安理會蘇聯缺席的情況下,第82號及83號決議,敦促北韓立即停火撤軍。6月27日美國正式介入韓戰,讓戰況更趨白熱化。
.
▶ 1914-JUN. 28 #塞拉耶佛事件 / 《#金牌特務金士曼起源》The King's Man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 斐迪南大公和妻子在塞拉耶佛(今波赫首都)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的激進分子所刺殺;此事件讓原本動盪不安的巴爾幹半島埋下火種,奧匈帝國與塞爾維亞背後各自支持的陣營也紛紛加入戰爭,進而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
.
.
你對這七部電影和七則歷史故事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電影 #影評 #movie #history #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 #影史7日談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XXY #PODCAST
**************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XXY_Animal of Vis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0:00) 開場引言 (00:00:44) ▶ 1986-JUN. 22 上帝之手 / 《世紀球王 馬拉度納》Diego Maradona (00:23:24) ▶ 1961-JUN. 23 南極條約生效 / 《突變第三型》The Thing (00:31:54) ▶ 1509-JUN. ...
宗教改革 起源 地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永夜之鴿 | 盧斯達 on Patreon】
現在特區政府官員講到明「愛國不愛黨」講不過去,象徵他們收回了香港人最後自欺欺人的精神空間。國家是否等於政黨,這個問題我們幾年前開始思考,當年也頗為熱鬧,爭論有沒有結出果子?我們不知道,但我們沒有騙人,當初我們直接指出,中國不是這樣想,我們全香港都認為是這樣,只是局部的同溫屠效應。我們為何對中國政治有如此的「假性認知」,自然也有內外的雙重因素。鄧小平當局當初部署接收香港,為爭取香港人心,也受中國國內自由化影響,設計較寬鬆,鄧說不強迫香港人愛黨,只要求他們愛國,甚至說共產黨不怕人罵,因為共產黨罵不倒。
這種技術性取態是順從香港的既有政治文化。香港人自清末起就被隔離在中國以外,不算正式參與共和國甚至民國的誕生,等於長期是「海外華人」的心態,有樸素戀中感情。英方在 20 世紀初,也搞傳統國學教育,希望用文化國防頂著赤化的威脅,培養出香港人普遍反共,但支持「理念中國」的二元認同。
鄧小平他們當然知道要求香港人一下子去到愛黨、去到支持社會主義,並不現實,也不利收回香港,就容忍統戰了。說穿了上一代民主派元老甚至各界人士,其實都做過中方的入幕之賓。京港來回之間,他們也將自己一時受禮待的特殊歷史經歷當成了通則。雖然後來有了六四引致的反面,但香港人接到了一國兩制,也就認為這是鎮山之寶,認為「愛國不愛黨」的道德高地有政治法力,可以反過來束博中共。這種取態,在短時間內似乎令人產生一種印象:此論述能夠獲得「民主保本」一代港人在選舉投票給民主派,也可以頂住中共指控他們不愛國。
從更長時間和事後看來,中國容許香港局勢不改變,是因為國力未夠強大,而不是因為香港人始終愛著理念上的中國。你是否愛理念上的中國,中國不在乎,但法律上政治上效忠中國的要求,則始終未被剔除。
最明顯的例子是黎胖子和李柱銘等人,他們中國人身份認同很強,但始終反共和要求民主。我們香港人幼承庭訓,假定「愛國民主」是極為安全的爭取路線,「中國也不可能反對呀」,但香港是否有民主,在中國的天朝藍圖關係到整個社會主義體系的完整性,對中國而言社會主義的完整性其實就是主權的完整性。如果香港有真民主,則中國又可能等於再次失去香港控制權,180 年前香港分裂出去的情況又會出現。任你自報家門如何愛國,是真愛國還是假愛國,中國的想法都不會自己改變。
在香港搞愛國民主其實屬於掩耳盜鈴,自己覺得安全,但在中國看來可能是笑話。當然香港其實無險可守,上一代人打算死馬當活馬醫,亦可能是忍辱負重的偉大。好像曹操行軍進入險處,大家又饑又渴,作為領袖只好不斷欺騙士兵前面就有水源有補給,以精神力動員大家撐下去;但香港的現實遠比成語故事來得殘酷,望梅止渴的故事去到最後,曹軍真是撐著走到了綠洲,錯有錯著,但香港則是仍然依照宿命走入永夜的曠野。
愛國民主沒有獲得中國優待。盡量爭取議席,然後準備在民主政改之後「量變質變」由港人獲得香港管治權的暗渡陳倉,亦一如所料被中國截斷。在 2014 年白皮書之後,我們其實就已碰到了現實的牆,所以之後才有退聯、圍繞支聯會六四和前途問題的各種討論。一旦香港會達到真普選的未來被否決,選舉的意義就不一樣了。所以後來參與選舉的新力量,其實都不是求結果,而是求過程,將選舉視為一種政治運動,用選舉來攬動形勢。
在中國看來,香港的選舉被激進化,漸漸走向否定制度,這有某程度上亦是事實,不過這種趨勢在 2014 年之前並不存在,基本上是 2014 年的白皮書宣示幾代香港人期待和參與的「民主回歸」化為一場春夢的結果。這情況也不只是年輕人搞出來,後來我們發現不知為何當初非常反對搞事的泛民,後來自己都開始在議會裡搞抗爭。畢竟 2014 年之後,老民主運動員都不禁公開抱怨,中方已經跟他們斷絕溝通,跟中國有商有量的舊情不再,也許才是泛民最後也被迫激進化的根源。
然而醜婦終須見家翁,中國早晚也會告訴香港,不打算搞民主,但這個夢在香港已經做了幾十年,有幾代人的期待,已經尾大不掉。這件事對中國來說,是上一代人把問題留給後代解決的結果,對香港人來說,則是無險可守,只能對當初承諾極為認真,始終追數的悲劇。
然而一個人成長,接受了的社教化很難清除。
我們就經歷過「公民教育」只教你在街上要守秩序、不要亂拋垃圾的年代,後來就開始有23 條、國民教育等等,最後普選夢碎。這種對中國天經地義的事情,實際上是要把幾百萬人累積了上百年的思想習慣扭轉過去,將他們對世界的普遍認知改變過來。這種強烈的世界觀衝突,一經政治力的強固,就變成一種蔓延的認知失調。當兩種衝突的意識形態並存於一個人身上,最後他都會撐不住,會改變自己的心態和行為,使衝突於內在調和。結果便是藍絲和黃絲相繼出現,因為作為認知失調者的整體香港人,為了沖淡內在衝突,一些人選擇做「政治上的中國人」,一些則選擇做另一種人。兩種方法都可以緩解自身的心理衝突,但其實也是將內在衝突移情出去,雙方都會為了避免認知失調而慢慢 reinforce 自己的信念,以免精神崩潰,香港就此進入動亂。
2014 年之前的香港為何比較平穩,是因為我們將所有事情建設於一個「香港很快就會民主」的春夢,夢境是和平的,但畢竟是虛幻。真實的香港一出世,就是戰地嬰兒。政治充滿謊言,現在只是用謊言建造的和平終於被時間揭穿。
在這個年代存活,不知是可哀還是可幸。例如早就去了地獄的司徒華就看不到香港「水落石出」的一天,沒能親耳聽到「愛國不愛黨」被黨否定了。人們說長大就是不斷被現實打倒,最後不明不白就接受了現實,也就是一個嬰兒慢慢發現世界上有其他人,自己一點也不特別。據說佛洛伊德認為人類遵守外在道德的起源,就是他明白了自己無法勝過成年人的父親,在爭奪媽媽的戰爭必然輸掉的現實的一瞬間。
然而後來我們到了青年時期又會有中二病,中二病就是人開始又想重建自己的獨特性,想創造自己認為獨特的人生的一瞬間。歷史上極具開創性的東西,往往都有中二病的影子 (但不代表甩皮甩骨的中二病必定等於有開創性)。啟蒙主義的歐陸思想家、宗教改革中的馬丁路德、美國建國先賢、中國人的反帝共和派、共產主義要創造新世界,其實全部都是由人的妄自尊大緣起。
Ridley Scott 拍的《Hannibal》(2001) 就有一段非常意味深長的話。那個時空漢尼拔醫生已經越獄逃到美國之外,史達琳還在找他,但同時因為受腐敗的司法部打壓而被投閒置散。後來她訪問漢尼拔在監獄裡要好的獄卒 / 護理人員,引述下,當年漢尼拔是這樣評價這個不一樣的女孩子:
「他談到遺傳和內心深處的行為,他用鴿子的遺傳來做比喻,它們喜歡高高的飛到天上,然後炫耀的翻著筋斗俯衝下來……鴿子分為膚淺和深沉兩種,當兩隻深沉的鴿子結合之後,他們的後代往往會俯衝撞地而死……史達琳探員是隻深沉的鴿子,只希望她父母中有一個是隻膚淺的鴿子。」
後來這對敵人和師徒終於在電話對上了話,當時史達琳已經被停職,接受內部調查,漢尼拔想將她爭取過來,他說:
「妳把自己的生命獻給調查局、獻給體制,然而在付出一切之後,卻發現他們並不喜歡妳。這一點讓妳憤憤不平,比放棄丈夫和孩子都還要憤怒。為甚麼?為甚麼妳會如此憤怒?……妳服侍『秩序』這個概念,他們不;妳遵守誓言,他們不;妳覺得保護弱小是自己的責任,他們不;因為妳跟他們不同,所以他們討厭妳。他們恨妳也妒忌妳……」
那麼這些年的激蕩歲月之後,我也有這個疑問。我們是膚淺還是深沉的鴿子?你選擇 to be 還是 not to be ?漢尼拔說那番話是因為他明白自己道德標準異於常人,只能將自己隱藏起來,避免成為撞地而死的鴿子。然而人總會不禁期待一個深沉鴿子也能展示本色的世界。鴿子能夠活著固然很好,作為深沉的鴿子能夠活著並且保持著自己的本色,就更困難,但也更好。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宗教改革 起源 地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永夜之鴿 | 盧斯達 on Patreon】
現在特區政府官員講到明「愛國不愛黨」講不過去,象徵他們收回了香港人最後自欺欺人的精神空間。國家是否等於政黨,這個問題我們幾年前開始思考,當年也頗為熱鬧,爭論有沒有結出果子?我們不知道,但我們沒有騙人,當初我們直接指出,中國不是這樣想,我們全香港都認為是這樣,只是局部的同溫屠效應。我們為何對中國政治有如此的「假性認知」,自然也有內外的雙重因素。鄧小平當局當初部署接收香港,為爭取香港人心,也受中國國內自由化影響,設計較寬鬆,鄧說不強迫香港人愛黨,只要求他們愛國,甚至說共產黨不怕人罵,因為共產黨罵不倒。
這種技術性取態是順從香港的既有政治文化。香港人自清末起就被隔離在中國以外,不算正式參與共和國甚至民國的誕生,等於長期是「海外華人」的心態,有樸素戀中感情。英方在 20 世紀初,也搞傳統國學教育,希望用文化國防頂著赤化的威脅,培養出香港人普遍反共,但支持「理念中國」的二元認同。
鄧小平他們當然知道要求香港人一下子去到愛黨、去到支持社會主義,並不現實,也不利收回香港,就容忍統戰了。說穿了上一代民主派元老甚至各界人士,其實都做過中方的入幕之賓。京港來回之間,他們也將自己一時受禮待的特殊歷史經歷當成了通則。雖然後來有了六四引致的反面,但香港人接到了一國兩制,也就認為這是鎮山之寶,認為「愛國不愛黨」的道德高地有政治法力,可以反過來束博中共。這種取態,在短時間內似乎令人產生一種印象:此論述能夠獲得「民主保本」一代港人在選舉投票給民主派,也可以頂住中共指控他們不愛國。
從更長時間和事後看來,中國容許香港局勢不改變,是因為國力未夠強大,而不是因為香港人始終愛著理念上的中國。你是否愛理念上的中國,中國不在乎,但法律上政治上效忠中國的要求,則始終未被剔除。
最明顯的例子是黎胖子和李柱銘等人,他們中國人身份認同很強,但始終反共和要求民主。我們香港人幼承庭訓,假定「愛國民主」是極為安全的爭取路線,「中國也不可能反對呀」,但香港是否有民主,在中國的天朝藍圖關係到整個社會主義體系的完整性,對中國而言社會主義的完整性其實就是主權的完整性。如果香港有真民主,則中國又可能等於再次失去香港控制權,180 年前香港分裂出去的情況又會出現。任你自報家門如何愛國,是真愛國還是假愛國,中國的想法都不會自己改變。
在香港搞愛國民主其實屬於掩耳盜鈴,自己覺得安全,但在中國看來可能是笑話。當然香港其實無險可守,上一代人打算死馬當活馬醫,亦可能是忍辱負重的偉大。好像曹操行軍進入險處,大家又饑又渴,作為領袖只好不斷欺騙士兵前面就有水源有補給,以精神力動員大家撐下去;但香港的現實遠比成語故事來得殘酷,望梅止渴的故事去到最後,曹軍真是撐著走到了綠洲,錯有錯著,但香港則是仍然依照宿命走入永夜的曠野。
愛國民主沒有獲得中國優待。盡量爭取議席,然後準備在民主政改之後「量變質變」由港人獲得香港管治權的暗渡陳倉,亦一如所料被中國截斷。在 2014 年白皮書之後,我們其實就已碰到了現實的牆,所以之後才有退聯、圍繞支聯會六四和前途問題的各種討論。一旦香港會達到真普選的未來被否決,選舉的意義就不一樣了。所以後來參與選舉的新力量,其實都不是求結果,而是求過程,將選舉視為一種政治運動,用選舉來攬動形勢。
在中國看來,香港的選舉被激進化,漸漸走向否定制度,這有某程度上亦是事實,不過這種趨勢在 2014 年之前並不存在,基本上是 2014 年的白皮書宣示幾代香港人期待和參與的「民主回歸」化為一場春夢的結果。這情況也不只是年輕人搞出來,後來我們發現不知為何當初非常反對搞事的泛民,後來自己都開始在議會裡搞抗爭。畢竟 2014 年之後,老民主運動員都不禁公開抱怨,中方已經跟他們斷絕溝通,跟中國有商有量的舊情不再,也許才是泛民最後也被迫激進化的根源。
然而醜婦終須見家翁,中國早晚也會告訴香港,不打算搞民主,但這個夢在香港已經做了幾十年,有幾代人的期待,已經尾大不掉。這件事對中國來說,是上一代人把問題留給後代解決的結果,對香港人來說,則是無險可守,只能對當初承諾極為認真,始終追數的悲劇。
然而一個人成長,接受了的社教化很難清除。
我們就經歷過「公民教育」只教你在街上要守秩序、不要亂拋垃圾的年代,後來就開始有23 條、國民教育等等,最後普選夢碎。這種對中國天經地義的事情,實際上是要把幾百萬人累積了上百年的思想習慣扭轉過去,將他們對世界的普遍認知改變過來。這種強烈的世界觀衝突,一經政治力的強固,就變成一種蔓延的認知失調。當兩種衝突的意識形態並存於一個人身上,最後他都會撐不住,會改變自己的心態和行為,使衝突於內在調和。結果便是藍絲和黃絲相繼出現,因為作為認知失調者的整體香港人,為了沖淡內在衝突,一些人選擇做「政治上的中國人」,一些則選擇做另一種人。兩種方法都可以緩解自身的心理衝突,但其實也是將內在衝突移情出去,雙方都會為了避免認知失調而慢慢 reinforce 自己的信念,以免精神崩潰,香港就此進入動亂。
2014 年之前的香港為何比較平穩,是因為我們將所有事情建設於一個「香港很快就會民主」的春夢,夢境是和平的,但畢竟是虛幻。真實的香港一出世,就是戰地嬰兒。政治充滿謊言,現在只是用謊言建造的和平終於被時間揭穿。
在這個年代存活,不知是可哀還是可幸。例如早就去了地獄的司徒華就看不到香港「水落石出」的一天,沒能親耳聽到「愛國不愛黨」被黨否定了。人們說長大就是不斷被現實打倒,最後不明不白就接受了現實,也就是一個嬰兒慢慢發現世界上有其他人,自己一點也不特別。據說佛洛伊德認為人類遵守外在道德的起源,就是他明白了自己無法勝過成年人的父親,在爭奪媽媽的戰爭必然輸掉的現實的一瞬間。
然而後來我們到了青年時期又會有中二病,中二病就是人開始又想重建自己的獨特性,想創造自己認為獨特的人生的一瞬間。歷史上極具開創性的東西,往往都有中二病的影子 (但不代表甩皮甩骨的中二病必定等於有開創性)。啟蒙主義的歐陸思想家、宗教改革中的馬丁路德、美國建國先賢、中國人的反帝共和派、共產主義要創造新世界,其實全部都是由人的妄自尊大緣起。
Ridley Scott 拍的《Hannibal》(2001) 就有一段非常意味深長的話。那個時空漢尼拔醫生已經越獄逃到美國之外,史達琳還在找他,但同時因為受腐敗的司法部打壓而被投閒置散。後來她訪問漢尼拔在監獄裡要好的獄卒 / 護理人員,引述下,當年漢尼拔是這樣評價這個不一樣的女孩子:
「他談到遺傳和內心深處的行為,他用鴿子的遺傳來做比喻,它們喜歡高高的飛到天上,然後炫耀的翻著筋斗俯衝下來……鴿子分為膚淺和深沉兩種,當兩隻深沉的鴿子結合之後,他們的後代往往會俯衝撞地而死……史達琳探員是隻深沉的鴿子,只希望她父母中有一個是隻膚淺的鴿子。」
後來這對敵人和師徒終於在電話對上了話,當時史達琳已經被停職,接受內部調查,漢尼拔想將她爭取過來,他說:
「妳把自己的生命獻給調查局、獻給體制,然而在付出一切之後,卻發現他們並不喜歡妳。這一點讓妳憤憤不平,比放棄丈夫和孩子都還要憤怒。為甚麼?為甚麼妳會如此憤怒?……妳服侍『秩序』這個概念,他們不;妳遵守誓言,他們不;妳覺得保護弱小是自己的責任,他們不;因為妳跟他們不同,所以他們討厭妳。他們恨妳也妒忌妳……」
那麼這些年的激蕩歲月之後,我也有這個疑問。我們是膚淺還是深沉的鴿子?你選擇 to be 還是 not to be ?漢尼拔說那番話是因為他明白自己道德標準異於常人,只能將自己隱藏起來,避免成為撞地而死的鴿子。然而人總會不禁期待一個深沉鴿子也能展示本色的世界。鴿子能夠活著固然很好,作為深沉的鴿子能夠活著並且保持著自己的本色,就更困難,但也更好。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宗教改革 起源 地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00:00:00) 開場引言
(00:00:44) ▶ 1986-JUN. 22 上帝之手 / 《世紀球王 馬拉度納》Diego Maradona
(00:23:24) ▶ 1961-JUN. 23 南極條約生效 / 《突變第三型》The Thing
(00:31:54) ▶ 1509-JUN. 24 亨利八世加冕 / 《美人心機》The Other Boleyn Girl
(01:03:51) ▶ 1941-JUN. 25 繼續戰爭 / 《無名戰士》The Unknown Soldiers
(01:19:27) ▶ 1945-JUN. 26 聯合國憲章 / 《雙面翻譯》The Interpreter
(01:29:03) ▶ 1950-JUN. 27 美國參與韓戰 / 《走進炮火中》71: into the Fire
(01:42:32) ▶ 1914-JUN. 28 塞拉耶佛事件 / 《金牌特務:金士曼起源》The King's Man
(02:03:08) 結語
【影史7日談】用電影回顧那些歷史課不會教的事 6/22~6/28
feat.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感謝收看 / 收聽【影史7日談】節目,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將會每個禮拜用七部電影,對應到七則歷史故事,來回顧那些歷史課本上不會教的事!
.
▶ 收看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5Hnw-9d45SQ
▶ 收聽PODCAST聲音: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q8785ew0xxv0894lxqjpa0n/platforms
.
這次我們要來分享的電影和歷史事件,分別有:
▶ 1986-JUN. 22 上帝之手 / 《世紀球王 馬拉度納》Diego Maradona
1986年的世足賽半準決賽上,阿根廷和英格蘭才因為四年前的福克蘭群島戰爭成為死對頭,如今在足球場上正面對決;為阿根廷隊效力的馬拉度納,在比賽下半場第六分鐘時,在球門前「疑似」用手碰球進門得分,讓這顆關鍵進球成為世紀名球。
.
▶ 1961-JUN. 23 南極條約生效 / 《突變第三型》The Thing
南極條約總稱為「南極條約體系」,是在約束各國在南極洲這塊土地上所有行為活動。條約主要內容規定,南極洲僅用於和平目的,提供科學考察自由,並促進國際間的科學研究合作,禁止一切有軍事性質或核試驗等相關活動。
.
▶ 1509-JUN. 24 亨利八世加冕 / 《美人心機》The Other Boleyn Girl
英格蘭都鐸王朝的第二任國王 亨利八世在1509年6月24日正式加冕登基;他是英格蘭推行宗教改革,奠定人文主義研究,以及鞏固英國皇室權力的重要君王。其豐富的感情世界,以及求新、豪邁的個性,也是後人熱烈討論的主題。
.
▶ 1941-JUN. 25 繼續戰爭 / 《無名戰士》The Unknown Soldiers
二戰爆發後,做為與蘇聯國界相鄰,政治上卻傾向與德國合作的芬蘭,自然成為蘇德兩國的角力戰場;芬蘭方面則為了收復1939年「冬季戰爭」失去的大片江山,保衛芬蘇邊界爭取生存空間,這場1941年6月發生的蘇芬戰爭被視為冬季戰爭的「繼續戰爭」。
.
▶ 1945-JUN. 26 聯合國憲章 / 《雙面翻譯》The Interpreter
20世紀初,人類在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後,於1945年6月26日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結束後,於美國舊金山的舊金山戰爭紀念集演藝中心簽字,建立了聯合國的根本大法《聯合國憲章》;總計51個創始成員國中,中華民國被授予第一個在憲章上簽字的榮譽。
.
▶ 1950-JUN. 27 美國參與韓戰 / 《走進炮火中》71: into the Fire
1950年6月25日,北韓突然越過北緯38度線大舉南侵使韓戰爆發,也被視為冷戰中的第一場熱戰。在聯合國安理會蘇聯缺席的情況下,第82號及83號決議,敦促北韓立即停火撤軍。6月27日美國正式介入韓戰,讓戰況更趨白熱化。
.
▶ 1914-JUN. 28 塞拉耶佛事件 / 《金牌特務:金士曼起源》The King's Man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 斐迪南大公和妻子在塞拉耶佛(今波赫首都)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的激進分子所刺殺;此事件讓原本動盪不安的巴爾幹半島埋下火種,奧匈帝國與塞爾維亞背後各自支持的陣營也紛紛加入戰爭,進而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
.
.
你對這七部電影和七則歷史故事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電影 #影評 #movie #history #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 #影史7日談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XXY #PODCAST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資訊或線上線下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本頻道為提供觀眾們更好的觀看環境,並無開啟廣告營利
想要贊助我們持續創作,可透過以下管道直接贊助:
📣 XXY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XXY @Firsto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宗教改革 起源 地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布魯塞爾Brussel是比利時Belgium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歐洲聯盟的主要行政機構所在地。布魯塞爾市位於布魯塞爾首都區。是一個通用法語和荷蘭語的雙語城市,法語的使用者佔較多數。另外,土耳其語、阿拉伯語等語言被布魯塞爾的穆斯林廣泛使用。布魯塞爾這一名稱來自古代荷蘭語的「Bruocsella」一詞,意為「沼澤之鄉」或者「沼澤地中的家園」。布魯塞爾起源於公元580年左右。布魯塞爾大廣場Grand Place是城市中心廣場;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布魯塞爾大廣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很多人將這裡看作歐洲最美麗的廣場之一。大廣場面積不大,長約110米、寬約60米,被中世紀的行會建築所包圍。市政廳的塔樓建於1402年,高約91米,是廣場上最高的建築。整個市政廳則建於1402年至1455年之間。11世紀大廣場已經稱為布魯塞爾的中心。考古人員發現,當時的地面水平高度比現在要低1.2米。1523年,宗教改革人士在此被執行火刑。1695年,8月中旬,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和其敵人威廉三世在這裡大規模衝突,在法軍的炮火下,市政廳大樓只剩下斷壁殘垣。重建的行會建築採用 了弗拉芒-義大利式。19世紀後期,大廣場的建築基本被翻修。布魯塞爾市政廳Hôtel de Ville坐落於大廣場中間。早期麵包房原建築是木製建築,當時的麵包師烤制麵包後,在此出售。1405年改為石制建築。在19世紀60年代末,麵包房被推倒重建,新建築採用 新哥德式,在此收藏了許多藝術作品。廣場十分富有生活氣息,各種酒吧、巧克力店、餐館點綴四周;人們坐在廣場上幽閒自在。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也曾居住在市政廳對面餐廳二樓現在有紅色玻璃的房間,他讚美這裡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廣場」。天鵝餐廳是當年馬克思和恩格斯曾經生活過的地方,著名的《共產黨宣言》就在這裡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