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站要人!】
今日同大家分享兩個捐血經歷。
左圖是一位早前過不到「篤手指」關卡而被暫緩捐血的有心人,經服用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提供的「鐵質補充劑」幾日後,血紅素已達適合捐血的標準,然後在景觀最美麗的觀塘捐血站捐血。
右圖是一位有隱性地中海貧血的定期捐血者,血紅素經常不能達到標準,篤親手指3次有2次都未能及11.5的標準。她自2019參加完周年捐血頒獎禮後,血紅素就一直未試過達標,看到小弟呼籲捐血後再到捐血站試試,一捐就捐足450cc。
兩位都救人心切,但又要嘗試多次才能成功捐血,自問身體健康的你,還在等甚麼呢?
以下為今日開放運作中的捐血站,請大家抽時間去 #捐血救人:
#旺角捐血站
#銅鑼灣捐血站
#元朗捐血站
#荃灣捐血站
#西九龍捐血站
#觀塘捐血站
#中區捐血站
#沙田捐血站
#香港理工大學校園捐血中心
#流動捐血車 - 大埔文娛中心外 (2020年08月03日 - 21日)
捐血好去處:
https://www5.ha.org.hk/rcbts/loc-all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抖音涉國安」vs.「疫苗用鱟血」。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疫苗用鱟血」獲得50.2%的票數,險勝0.4個百分點;這刷新了上次的紀錄,成為我們節目開播以來比數最接近的一次! 「鱟」這個字念ㄏㄡˋ,不是鱉喔!大家可能覺得鱟這種「活化石」,看起來跟「王蟲」長得差不多...
定期捐血者 在 大便妹,學環保。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做個奇怪的捐血者🙈(定期捐血很重要)
有什麼奇怪的地方啦:
🔸拒絕紀念品
🔸拒絕已包裝飲料跟食物(除非頭暈暈啦)
🔸帶自己的杯去捐血(用來裝飲料)
🔸補鐵但不吃牛補😎
🔸重用捐血須知(或用捐血app代替)
今天是我久違的捐血日因為之前兩次不夠血紅素
今天終於都夠了有12.4😍(對上一次是10.1😵)
這次吃了豬潤菜芯紅提子乾還有柳丁來補鐵
在我拿出那張用了好幾次的舊版捐血須知時…
在我拒絕拿今天送的一瓶樽裝飲料跟堅果棒時…
幫我捐血的姑娘都充滿疑問🤔🤔🤔
她問:『你都愛喝什麼飲料為什麼不喝這些…』
💩:我其實不是不喝我只是想支持環保所以不喝不必要的飲料跟不吃不必要的零食🙈🙈🙈
她:『那是什麼意思,完全不吃不喝嗎?』
💩:都買可以裸買的…沒有即棄包裝的…
她:『那不是很難買嗎?沒有很方便吧…』
💩:有時候街市也可以買到裸裝的找找就有
她:『這樣不是少吃很多零食嗎?』
💩:沒錯!超好的😍😍😍
本來帶了杯子想裝飲料(平日有熱飲)
但😅今天沒有熱飲😅暫停供應😢😢😢
只有罐裝飲料跟紙包飲料😆所以我喝紙包好了
在台灣我都會買一杯手搖杯再去捐血😎
這樣就不用拿紙包飲料或是喝咖啡(台灣沒美祿)
還有在台灣可捐的血量是250cc/500cc
香港是350cc/450cc
常常很羨慕別人可以捐多一點😂😂😂
#做個定期捐血者
定期捐血者 在 羅浩銘 SuperK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身體健康既,考慮做定期捐血者。
Handsome people get their haircut @thehandsomefactory , then go donate blood handsomely 😎
#blooddonation #一包血救三個人
定期捐血者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抖音涉國安」vs.「疫苗用鱟血」。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疫苗用鱟血」獲得50.2%的票數,險勝0.4個百分點;這刷新了上次的紀錄,成為我們節目開播以來比數最接近的一次!
「鱟」這個字念ㄏㄡˋ,不是鱉喔!大家可能覺得鱟這種「活化石」,看起來跟「王蟲」長得差不多,但對牠實際上能做什麼相當陌生。我們每個人應該或多或少都有打針或接種疫苗的經驗吧?要確認這些醫藥用品安全無虞,其實都要靠鱟血的幫忙。
鱟流出來藍色的液體就是牠們的血液,因為裡面有銅離子所以呈現藍色,但鱟血的神奇之處並不在於顏色,而是牠們的血液裡有特殊的凝血劑,可以拿來揪出細菌,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具有這種功效的生物,牠們的血液就被科學家拿來製作成「鱟試劑」(LAL),現在醫藥界正在努力研發Covid-19疫苗,也是要靠鱟血從旁協助。
在鱟試劑發明前,科學家不知道該怎麼確定,新疫苗或藥物是否安全無菌,為了確定新產品沒有被大腸桿菌或沙門氏菌之類的汙染,過去科學家必須抓來一大堆兔子,把疫苗注射進牠們體內,看看兔子有沒有出現症狀,但自從鱟試劑1970年代誕生之後,完全改寫了製藥界歷史!檢測的時候,只要拿一點鱟試劑滴到疫苗或藥物上,如果疫苗裡有細菌,鱟試劑就會把細菌包起來,變成像果凍囊狀的樣子,鱟試劑雖然不能殺死細菌,但等於是一種「警報器」,挽救無數人和兔子的性命,所以鱟血也堪稱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液體之一,甚至被稱作「藍金」。
其實鱟試劑的製作真的不容易,捕撈外加放血作業,相當費時又燒錢,想做出1加侖(3.8公升)的鱟試劑,平均要耗費6萬美元,相當180萬台幣!業者每年都會捕撈50萬隻鱟,而每一隻鱟都會被抽出大約30%的血液,大家可能很難想像30%有多少,拿我們人類來舉例好了,體重60公斤的人,全身血量大概會有4000ml,如果你跑去捐血,規定是最多一次捐500ml,換算下來也不過12.5%,結果你把人家放血30%,不出鱟命才怪!所以放血的過程中,大約會有30%的鱟撐不過去,要7天後才能回家,而撐過去的倖存鱟就會被放回海中,但其實沒有人知道牠們能不能恢復健康,好好活下去。
而製藥業者當然堅稱這些鱟都會順利恢復原先的生活,但動物學家追蹤鱟的餘生後發現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有大約10%-25%的鱟在回家幾天後就會死亡。而且研究證明被放過血的鱟會身體虛弱、喪失方向感一段時間,母鱟可能還會有「不孕症」,出現產卵困難的現象,所以動物學家呼籲製藥業對牠們溫柔一點,好增加牠們的存活率,不然總有一天人類會無鱟可用。
拿美國來說,正常每年春天滿月的時候,會有成千上萬的鱟,爬上美國大西洋沿岸產卵,但是由於棲息地流失,再加上人類過度捕撈,導致過去幾十年來鱟的數量急遽下滑。1990年生物學家原本預估,在美國「德拉瓦灣」的產卵點,有至少124萬隻鱟,但這個數據到2002年也就是短短12年後,暴跌到33萬多隻,等於只剩下原本的四分之一不到。2016年的時候,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就把美國鱟列為「易危」(Vulnerable),專家也預估,美國「鱟口」恐怕持續減少,預估未來40年內數量將暴跌30%。
而台灣的話,從前台灣西部的沙灘有許多鱟,但現在已經看不到了,如今只有在金門可以找得到鱟的蹤跡,大概20年前,金門古寧頭西北海域的潮間帶,就已經被劃為鱟保育區,明令禁止抓鱟,用漁具或徒手都不行,當地也有取締小組不定期巡邏,同時會進行各項宣導教育、野放鱟寶寶等保育行動。總之鱟的數量真的岌岌可危,牠們明明就是存活了4億多年的活化石,比恐龍還要古老,結果遇上人類就GG了。
鱟血的使用,在這次肺炎疫情中再度成為焦點,但卻引發動保人士的抨擊。其實近年專家已經研發出一種,與鱟血原理相近的合成替代品(rFC),目前被歐美一些公司所採用,但是今年6月,負責美國製藥安全標準的公司又出來說,他們無法證明這種替代品的效果良好,因此需要繼續使用鱟血這種傳統的檢測,看來短期內,鱟被插吸管放血的畫面還會繼續上演。你們覺得為了救人類,讓動物賠上性命,這樣是合理的嗎?歡迎留言和我們討論。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記得幫我們在臉書按讚跟分享出去,或是在YouTube訂閱我們的頻道,如果想看更多的國內外新聞的話,也請您上YouTube搜尋寰宇新聞,我們下週見!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xGy4zTjEvY/hqdefault.jpg)
定期捐血者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們經常也可以從傳媒等途徑看到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呼籲市民捐血的通告,特別在天氣不穩定(如近期的寒冷天氣)及長假期間, 就像一連4天的復活節假期,很多市民會外遊,捐血人數和血液收集量將會大幅減少。醫院在長假期間需要有足夠血液提供臨床治療輸血服務。中心現時每天需要至少1100人捐血,方可應付醫院的用血需,所以血庫供應非常緊張。音樂堂慈善基金會為了鼓勵青年在復活節假期主動捐血,,昨日(28日)下午假旺角捐血站舉行 《Easter樂.聚.捐血活動》,與十多位年青人聚集一起響應假日捐血救人(一半為第一次捐血),渡過一個非凡的復活節。
音樂堂慈善基金會創會主席高松傑表: 我們基金會一直以 - 用音樂.扶助基層!用關愛. 服務社群為宗旨。根據香港紅十字會於11月舉行的周年大會上,匯報指出捐血行列缺乏年輕人加入,青年捐血者數目逐年下降,假若沒有更多市民,尤其年青一代,加入捐血行列,未來將會出現血液供不應求。對長遠血液的供應必定大有影響。 現今的青年人有一些特性,會比較容易受朋輩或網絡的影響。是次《Easter樂.聚.捐血活動》特別選擇在復活節假期舉行,在網上發起宣傳活動,凝聚一班喜歡文化藝術的青年參與捐血行動,籍此勉勵身邊更多的青年朋友加入捐血救人的行列。年青人為未來社會主人翁, 更是年幼一輩的榜樣,在社會上擔當著一個承先啟後的角色。只要養成我們定期捐血的習慣( 一包450cc的血液可以救助三位有需要的人),除了可以影響朋輩, 也可以更協助教育下一代成為良好公民, 穩定未來血液的供應, 所謂「心動不如行動、助人亦等如助己」 , 年青人也會有年老的一天 , 也許將來會因今天的行動而受惠。大家共同為貢獻社會出一分力,使香港成為一個充滿關愛的社群。
原文 : 頭條POP News : 血庫告急團體救亡 青年朋輩影響好少捐
http://pop.stheadline.com/content.php...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dRPWp1mY9o/hqdefault.jpg)
定期捐血者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們經常也可以從傳媒等途徑看到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呼籲市民捐血的通告,特別在天氣不穩定(如近期的寒冷天氣)及長假期間, 就像一連4天的復活節假期,很多市民會外遊,捐血人數和血液收集量將會大幅減少。醫院在長假期間需要有足夠血液提供臨床治療輸血服務。中心現時每天需要至少1100人捐血,方可應付醫院的用血需,所以血庫供應非常緊張。音樂堂慈善基金會為了鼓勵青年在復活節假期主動捐血,,昨日(28日)下午假旺角捐血站舉行 《Easter樂.聚.捐血活動》,與十多位年青人聚集一起響應假日捐血救人(一半為第一次捐血),渡過一個非凡的復活節。
音樂堂慈善基金會創會主席高松傑表: 我們基金會一直以 - 用音樂.扶助基層!用關愛. 服務社群為宗旨。根據香港紅十字會於11月舉行的周年大會上,匯報指出捐血行列缺乏年輕人加入,青年捐血者數目逐年下降,假若沒有更多市民,尤其年青一代,加入捐血行列,未來將會出現血液供不應求。對長遠血液的供應必定大有影響。 現今的青年人有一些特性,會比較容易受朋輩或網絡的影響。是次《Easter樂.聚.捐血活動》特別選擇在復活節假期舉行,在網上發起宣傳活動,凝聚一班喜歡文化藝術的青年參與捐血行動,籍此勉勵身邊更多的青年朋友加入捐血救人的行列。年青人為未來社會主人翁, 更是年幼一輩的榜樣,在社會上擔當著一個承先啟後的角色。只要養成我們定期捐血的習慣( 一包450cc的血液可以救助三位有需要的人),除了可以影響朋輩, 也可以更協助教育下一代成為良好公民, 穩定未來血液的供應, 所謂「心動不如行動、助人亦等如助己」 , 年青人也會有年老的一天 , 也許將來會因今天的行動而受惠。大家共同為貢獻社會出一分力,使香港成為一個充滿關愛的社群。
原文 :
東方日報: 團體籲獻血「首捐族」響應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60329/00176_031.html
太陽報: 「首捐族」響應呼籲長假期捐血
http://the-sun.on.cc/cnt/news/20160329/00407_068.html
【on.cc東網專訊】:團體發起復活節捐血助人 歡度有意義假期
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60328/bkn-20160328160703654-0328_00822_001.htm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_qUc9WD4B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