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可以做多久 #職涯規劃 #文長慎入
前幾天不小心亂入一個Clubhouse聽了這個主題(我其實不太用Clubhouse, 是剛好有朋友想聽這個Room才進去的)
我其實沒有從頭聽到尾,我是中間才進去的。裡面大部分都是在台灣科技業的工程師,也有幾個在國外工作的人,也有一些是PM而非工程師,所以雖然都是台灣人也是有一些diversity。
內容大致上就是,有意願發言的人,和大家分享對於這個主題的感想,還有他們工作上的心路歷程。有幾個人在產業有十幾二十年經驗,也有討論到中年失業之類的風險。
總之,聽完以後有一些心得,想跟大家分享,也很想聽聽大家的想法。
--------------------------------------
首先,以下是我聽到的部分的幾個小結:
1. 有一部分的人對於科技業抱持著還滿悲觀的想法。覺得進去科技業就是賣肝的人,沒有自己的人生,沒有希望的活者,財富自由才是唯一正解。(也可能剛好是我進去的時機不對)
2. 台灣的科技業工時很長,老闆說在意員工都是騙人的,懂的做人才能生存。
3. 有熱情也沒什麼用,到頭來還是生存才是重點,為了自己著想才是正解,不用為了所謂的熱情賣力工作,到頭來是一場空。
中間也有一些讓人聽了不是很舒服的內容,大致上就是有提到,女生長得漂亮可以在公司做的比較順之類的事情,這種話似乎在PTT或台灣科技業還滿常出現的,所以就不對此作出評論。當然身為女性工程師,這部分我是滿反對的,畢竟那樣好像是否定我們的工作能力,而且在歐美國家,這就是一種性別歧視,不過反正就這樣了,沒有必要多做討論。
回到正題,我聽完的感想是:
1. 我覺得普遍是職涯規劃以及產業極限的問題。大部分的人談科技業,在台灣多半是半導體產業,也有硬體跟傳產,所以工作的領域還滿侷限的,加上半導體產業普遍工時長,讓很多人做到最後身體出問題,也對工作沒有熱情,覺得自己只是賺錢工具。
2. 對於工作與科技的熱情,本身就不存在。在台灣唸書的時候,大多數的人之所以會念理工科, 並不是因為從小夢想成為工程師或者偉大的科學家,而是分數夠了,大家都念這個,這個比較好找工作而選擇這個科系。實際上很多人,可能根本不想當工程師,可能想去開F1賽車,想成為美容師,想成為藝術家等等,然而,受到家庭與大環境影響,會覺得自己就是要念大學,找一份穩定工作,才是所謂的成功。
3. 台灣的教育體系中,並沒有很多實際體驗工作的機會,在大學之前甚至沒有任何可以去企業體驗的機會,連參訪可能都沒有。大學可能實習機會也有限,大部分的人可能是研究所才比較有跟企業合作,甚至是研究所畢業以後才真正體驗到工作是什麼樣的。所以會遇到很多,期望落空的狀況。然後社會普遍又喜歡攻擊新鮮人,告訴新鮮人要努力工作,當工作一段時間以後,熱情自然會被壓力以及周遭環境,跟現實生活所消磨殆盡。
所以,到底科技業可以做多久?
我的想法是,如果賣肝的話,真的沒辦法持久,我自己最近加班了幾個禮拜就覺得滿崩潰的,尤其是工作的內容需要高專注力的,需要消耗很多腦力,其實就滿累的。
熱情也的確會被消磨殆盡,即使可以跟大神們一起工作,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身體還是誠實的,當身體沒辦法長期支撐時,精神也會耗盡,無法專注思考跟學習,變得工作效能變差。
然而,至少我在現在的環境,是可以放心請病假,或者像團隊提出需要改善我們的工作狀況等等。可是在台灣很多公司,這樣只會被視為爛草莓,尤其是剛進公司的菜鳥,自然就只能繼續撐下去,撐到老鳥的時候,身體可能也各種病痛了,曾經的熱情什麼自然無法找回,可能只想快點退休。
#如果不用賣肝可是薪水少呢?
其實在英國,剛畢業的軟體工程師,薪水範圍是非常廣的,有很低也有很高,低的話可能比你去Booking.com當客服還少,高的話可能比大部分的資深工程師還多。
我自己也待過錢少但很閒的地方,完全沒有任何發展空間,就是日復一復,每天沒什麼目標也沒什麼事情做,同事甚至無聊到一直在逛網拍,但反正老又大的公司,錢少事少,做越久的話才越有機會往上爬,加錢(但可能是要做個二十年之類)。
我自己也待過新創,錢少,事情沒有很多,但是每天都可以做一些比較有趣的事情,就是公司沒有賺錢,甚至可能每天要擔心它倒閉,一開始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但因為公司都是年輕人,大家經驗都不足,可能就是最後都是大家一起互相學習,今天要用什麼東西今天學一學就馬上做,馬上上戰場。
最後變成,自己根本也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只能期待公司突然被大公司買走,或者就繼續混混噩噩,整天覺得自己好像在學東西,可是其實有點已經不知道自己在幹嘛,有點像是無頭蒼蠅那樣,整個公司都這樣,也沒什麼成長空間。整天就是有點像是,對公司有那麼一點點希望,因為公司整天都在說,我們正在成長,我們募款到多少錢,但事實是,公司根本沒在賺錢,都在靠Funding之類的,一直誇下海口說一堆大話。(很多新創都這樣)
當然這種情況,也不可能是個長期的歸宿,所以還是要時常戰戰兢兢,思考自己要怎麼找到下一個工作,要找個穩定的工作。
那到底有沒有可以一直做下去的方法呢?
接著會出現以下的問題:
*哪裡才可以繼續一直做下去?
*年紀越來越大,怎麼讓自己有價值?
*公司為什麼不栽培年輕人,反正都要花那個錢啊?
*科技推陳出新,自己越來越學不動,怎麼辦?
*身體越來越差,無法加班會不會沒有競爭力?
*想花時間陪家人陪小孩成長,哪來的時間?
*熱情真的可以當飯吃嗎?老闆又不在意?
*工作除了專業,還要懂的職場政治,心灰意冷怎辦?
*薪資有天花板,可是物價房價沒有天花板怎辦?
*人生好難,為什麼有這麼多問題?為什麼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其實這些問題也不是在台灣工作才會有,在英國工作,也會遇到很多類似的問題,女性工程師也遇到很多,例如放了產假可能失去升遷機會的問題,或者沒時間陪家人等等。
那為什麼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工程師們(我目前只知道軟體界)還是可以做到五六十歲,還是繼續有那樣的熱情呢?甚至還可以出書,拍影片,寫部落格,發推特,還有很多演講。
就我的觀察是,有的人就是自己出來創業,自己開公司,所以比較自由,也不會有很多前述問題。他們創業也幾乎是因為自己在業界小有名氣,出來創一些顧問公司,或者接案。
那問題來了,在業界要怎麼小有名氣?
光是要在某個圈子有名氣,就要不段參加各種meet up, 讀書會,甚至要一直寫部落格,寫技術文章,貢獻開源。這些都是時間,平常工作都已經非常忙碌,怎麼會有時間?
沒錯,就我的觀察,這些人都是每天下班後,假日也都花時間在這些地方上,他們可能很多是犧牲跟家人的相處,可能婚姻不順遂,或者比較晚才結婚生小孩。當然因為在歐洲,跟家人的相處是非常重要的,這邊也有保障一些parental leaves這樣的假,所以大家也比較有時間給家庭生活。
也有一些工程師,是透過拍影片,像是Youtube之類的平台,製作教學影片,或者講一些自己工作的內容,讓自己有知名度。
其餘的話,就是你做到比較資深的話,你在公司可能已經是manager level, 或者principal engineer, tech lead, 那他們雖然會很忙,他們也比較多是責任制的,所以在一些公司,只要團隊很罩,他們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例如團隊們都是self management, 他們可以信任自己的團隊,不需要一直監督花時間,也不需要一直跟上級報告,因為上級也信任他們。那這種狀況就是要整個公司都非常的進步,也有良好的工作環境跟文化。例如在Google這樣的地方,就比較有機會這樣。
那如果不是在Google這樣的環境,又沒有什麼大公司可以去,怎麼辦?另一個辦法就是做Contractor, 他們就是一次是三到六個月或者一年的合約,這個在英國非常常見。甚至多約聘是在其他國家的,所以時間什麼也比較自由。
在台灣可能就比較困難,而且約聘也沒有保障。就像在台灣要接案,很多法規也沒有保障,可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否則就是要用國際性的街案平台,但又可能有語言障礙,就是要先加強自己英文,另外還有跨國工資的問題,在其他國家像印度可能會開比較低的薪水,雇主就比較偏好選那些比較便宜的工程師。
這時候,就會有人說,那不能追求財富自由嗎?
#財富自由,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首先你要怎麼財富自由?投資?這個部分你需要有龐大的資本額,另外也有相當大的風險。除非你對於投資有相對程度的瞭解,也有足夠資本額,不然進入門檻還是相對高。
另外很多薪水可能不高,又有房貸車貸的人,更不太可能把錢都拿去投資。有錢可能也要拿來貢獻家庭,偶爾自己小確幸。
那如果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難道科技業真的無法做下去?那要靠什麼生活?
在Clubhouse那個room有人提到自己的朋友,辭職去開早餐店,賺的錢也不比當工程師少。的確,轉職是個解,但轉職很多人也害怕,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創業也都是風險,賣早餐ˇ早餐有人買。
我自己的感覺是,如果真的想要繼續做工程師,而且讓這個工作可以sustainable的話,就要有良好的規劃,例如發現自己在現在的公司學不到東西的話,要怎樣讓自己可以學到東西?跳槽或者跳部門?
在Clubhouse也有人提到,如果一直換工作,也害怕被僱主們列入黑名單,台灣這麼小,怕被人覺得沒有定性。
這個也是很能理解的,畢竟不是人人都能想去Google, Facebook就去,大部分的老牌公司也是會在意這些傳統,要待幾年才是好人才之類的。
那就只能說,要嘛給自己定一個期限,在這間公司可能最多待個五年,然後在這五年內,希望達到什麼目標,如果達不到的話,備案是什麼,同時間,找幾間自己覺得很想跳槽的公司,看這些公司是不是會在意那些傳統,如果不在意的話,就往那些公司要求的工作技能發展,然後想辦法跳過去。
如果覺得跳過去門檻太高怎辦?想辦法在工程師的社團建立人脈,或者LinkedIn之類的地方,想辦法找到去那些公司工作的人,問他們,怎麼去,有沒有辦法去?我真心相信,這個業界,很多人都是好人的,我自己在LinkedIn上面也遇到很多人來問我我們公司的事情,或者職涯規劃,我還幫人code review過。
總而言之,就像我之前說過的,自己的人生是自己選擇的,工程師這條路,並不是很容易,但如果自己想要繼續走下去,就要想辦法找到出路。
雖然可能中間會遇到很多心累的事情,也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靠“熱情”解決,更不是像外面想像的,大家都是科技新貴。可以在辦公室吹冷氣,甚至在家工作,在咖啡廳工作。
只能說,人生很難,但還是要繼續過。既然都要過,那還不如想辦法讓自己過得比較輕鬆一點點。
當然科技業裡面,除了工程師以外,還有很多其他職缺,由於我目前還沒有做過其他相關職缺,像是PM, BA, UI/UX之類的也有他們的難處,等我有比較多資訊心得再來跟想。
「宜特資深工程師薪水」的推薦目錄:
- 關於宜特資深工程師薪水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宜特資深工程師薪水 在 矽谷阿雅 Anya Che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宜特資深工程師薪水 在 蔡至誠。PG財經筆記Simple Is The Bes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宜特資深工程師薪水 在 [請益] 問公司狀況被取消offer(宜特) - 看板Tech_Job 的評價
- 關於宜特資深工程師薪水 在 宜特薪資ptt :: 現在要去哪裡提錢 的評價
- 關於宜特資深工程師薪水 在 討論串(共7篇) - [請益] 宜特科技- 看板Tech_Job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宜特資深工程師薪水 在 [請益] 宜特科技IC故障分析(資深)工程師面試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宜特資深工程師薪水 在 宜特科技ptt - 台表科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宜特資深工程師薪水 在 宜特請益- 科技業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宜特資深工程師薪水 在 [請益] 關於宜特的offer - 看板Tech_Job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宜特資深工程師薪水 在 矽谷阿雅 Anya Che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賺錢最快的方法是做免費 — 台灣應屆畢業生兩年當上矽谷臉書數據師
最近因為疫情衝擊,大部分公司都人事凍結,最近好多應屆畢業生或是想轉職的上班族來跟阿雅求救,我諮詢了幾十個讀者,發現畢業生最大的困境是沒產業經驗、沒專業經驗;畢業多年的人的困境則是因為有了點經驗,只想去大公司,但大公司分工細,想找的那個領域其實自己經驗很少。這時候,你有兩條路:繼續投履歷,等有錢或是比較多錢的工作再去;或是找個實習或義務工作,還花錢上網學東西。你會選哪一個?大部分的人都會選前者,「因為我有經濟壓力」、「因為我找工作就沒時間做無薪」、「叫我實習?我有經驗了!」🖐等等!在你回答我之前,先看看下面幾個真實的讀者個案:
👉 掏腰包退伍隔天飛上海實習 畢業兩年進矽谷Facebook
兩年多前,我在 eBay 工作時回台灣演講,當時清大材料剛畢業的杜威透過粉專來當義工,會後他跟我說,他想當數據分析師或數據工程師,已經有在網上修相關課程,但完全沒有經驗:唯一有的工作經驗是在台灣優步當暑期行銷實習生,招募司機。他請我幫他注意機會。不久後,我介紹他到eBay的數據分析廠商 Cognetik,負責eBay上海的客戶,擔任數據分析實習生,那是個三十人不到的小公司,完全不起眼。我當時還擔心,他根本沒離過家,一下子要離鄉背井,他行不行?他也很猛,也沒問有沒有支薪,退伍隔天買了單程飛機票,直飛上海,幾天內找到了個小房間租下來。
杜威在 eBay上海辦公室擔任數據分析師實習生約聘雇九個月,期間還到羅馬尼亞出差,雖然是支薪的實習,但非常少。實習期間,他用 eBay 的工作經驗申請上了美國名校卡內基梅 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資訊碩士,專攻數據分析和工程。在美國讀碩士期間,靠著eBay的人脈,暑假他到了前 eBay 員工在紐約服務的金融科技公司擔任數據工程師實習生。擔任數據工程師期間,他發現自己其實很多不懂,於是自費花錢上了網路上貴森森的課程。
畢業後,杜威憑藉著碩士所學、暑假數據工程師的實習經驗、網路課程,錄取進了臉書,沒正職經驗、沒背景,他的第一份正職工作就在矽谷Facebook!短短兩年,杜威從台灣材料系的應屆畢業生,成為矽谷頂尖科技公司的數據工程師。
💰 Facebook工程師年薪550萬台幣起跳
根據美國薪水網站Levels.fyi,臉書工程師等級分七級,最低階工程師的起薪含股票一年是550萬台幣,第二低的則是年薪730萬台幣。數據工程師跟軟體工程師雖然工作內容不同,但我猜薪水是大同小異。
👉 從實習開始 記者成YouTube產品經理
再舉一個例子。幾年前,孫夢禕是個北京來美國念碩士的畢業生,她曾是紀錄片的助理,也當過記者;沒有理工背景,也沒有做過產品管理。
她從西北大學媒體創新創業碩士畢業時跟我聯繫,說她願意學經驗,任何機會都好,我收了她到 eBay 矽谷當幾乎無薪的實習生,雖然在美國第一份工作不好找,但她大可到小企業做正職,薪水肯定比在eBay當實習生高,她選擇來我這學東西,我也逐漸交給她很多資深產品經理做的事,她也陸續上手,並轉為約聘僱。
過程中,她發現自己在數據分析上比較弱,但分析師的時間是好幾個產品經理共用的,她比較資淺,很難有太多分析師的協助,她於是自費去上進階的數據分析課程,不久後,我跳槽到臉書,她則是繼續在其他同仁下接下越來越多重要的工作。
一年多後,產品經理有空缺,她順利升上正職,成為公司裡少數第一份產品經理 工作就進 eBay 的人(大多都是從小企業做起),並在又一年多後跳槽到 YouTube 矽谷總部擔任產品經理。
💰YouTube產品經理年薪680萬台幣起跳
根據美國薪水網站Levels.fyi,谷歌產品經理等級分九級,助理產品經理的起薪含股票一年是500萬台幣,產品經理的起薪則是年薪680萬台幣。
💰賺錢要看下下一步
台灣有低薪魔咒,大家都超怕賺不到錢。想賺錢很好,可是如果你一直想要一步登天,結果很可能就是「很想,但是一毛錢都賺不到」,每天只好刷仇富文酸酸有錢人消消氣。
舉台灣網站製作公司有駭科技為例,大部分台灣網站公司都是做個網站幾百萬,該公司則是用「我便宜做你網站,但我賣你每個月維護服務」為策略,一來這樣不用一直找新客人,二來現在流行敏捷開發,意思是不斷改進,企業本來就有維護的需要。這或許對品質差的公司行不通:你撈一票就要快跑,但是對相信自己品質的公司就不怕。
❤️ 真正的勇敢是補足弱點
你要相信自己,你的能力很棒!不要擔心一時間賺不到錢,只要你不要忘記原本的目標、記得離開舒適圈,這些累積的經驗就可以幫助暫時蹲下的你一躍而上!勇敢不是追求更高、更好的位子,或是賺更多的錢,而是勇於面對真實的自己,補足不行的地方。
而且,你當然也不要隨便工作就去做,而是想清楚這個機會為什麼對你會有幫助,你在這過程要學到什麼,然後跟對方討論一個對彼此都有幫助的期限,比如說,你想學到怎麼幫併購案做財務,但可能至少要個幾個月準備併購資料,再加幾個月做併購後的財務計畫。
❤️ 先接觸,就有機會
我過去在新創領域不是很有經驗,這幾年我開始陸續擔任新創導師,從一開始的時候提供一些關於產品管理和行銷,以及對大公司賣產品或服務的免費諮詢,後來就陸續有台灣、美國、南非、印度、以色列的團隊找上我。
❗沒經驗 人家沒收你學費不錯了
你或許會說,可是我花時間耶,為什麼不能收錢?反過頭想,假想你是個上班族,有個高中生想到你公司實習,對方說願意做免錢,你真的會跳起來,覺得太好了,立刻收他嗎?不一定。第一,你又不認識他,要是他偷了公司東西或是不小心惹禍怎麼辦?第二,你還要教他,搞不好自己做還比較快。第三,他又沒經驗,搞不好搞砸,害你被老闆罵死。
還有,為了讓他能工作,你還得讓他認識其他同事,同事時間也很寶貴,還要來認識你實習生,你得欠他們人情。除了要花時間想說要給他什麼工作,你還得確保他做得開心,不然出去給你投訴爆料或是寫網路負評,你收爛攤子就夠你忙。而且,公司小福利也不能不給他,難道全公司出去聚餐,你好意思不約他?歡迎會、離別會,這些聚餐帳單算誰?當然算你這老闆。再來,他以後找工作、申請碩博士,請你寫推薦信、跟招募經理做reference,你好意思拒絕他?全部加起來,他給你的就是幾個月的時間,還不知道真的能幫上任何忙。倒是你的付出很清楚:你勞心、勞力、還花錢!
💰 不會是免費 你可以要求其他報酬
你還是覺得沒收錢很不舒服?別擔心!除了錢,有很多可以幫你之後賺錢的報酬!第一,當然是職稱,要先有名才有錢,你可以跟公司商量,在職稱上有些彈性,比如說,與其說你是財務分析的「實習生」,你可以說自己是「財務經理(約聘僱)」、「財務經理(兼職)」,因為確實你做的是類似資淺財務經理的工作。也沒人知道你其實是個週末幫忙的義工。
第二,要是你在大公司,很多公司都有上課、參加座談會等的預算,這些預算通常是全組共用,也就是說,他讓你分一些沒什麼大不了,你想想,這些座談會動則數千塊美金,你哪裡可能有機會去?而且你要是沒有公司職稱,去了也沒人想跟你講話!那可是建立人脈,為後來工作鋪路的好方法!
第三,如果是小公司,職責通常彈性比較高,你可以跟主管討論除了做他們需要的事,也做一些你特別想學的事,比如說,你沒有什麼領導經驗,可以爭取讓你帶更菜的實習生或是廠商;你想學簡報,可以要求他們有機會讓你多試著簡報;你想學敏捷開發專案管理,可以請主管有機會教你讓你嘗試。還有,比起大公司,因為階級多,你的小主管可能經驗權責比較小,小公司的老闆可能經驗特別豐富,你可以跟他貼身學習管理經營;像杜威,就有到羅馬尼亞出差的機會。很多大公司都規定員工不能幫其他人在領英上推薦,以避免大家用領英互惠討好,但小公司可沒這規定,你可以請主管幫你推薦,之後申請其他工作或學校也都是你最好的證明。
而且大多的實習生,如果表現好,通常公司都會想辦法弄出預算,所有我知道的人,都在幾個月後從無薪變成支薪的工作。即使沒有,同事也會幫忙介紹有錢的小案子。再說,有工作總是比較容易找工作,也沒人說要是你在幫某個工作免費做事的時候,收到谷歌的offer不能去啊!
要是什麼都沒有,最糟情況怎麼樣?比起在家投履歷半年被拒幾百次,或是後來乾脆不投,在家避風頭喝酒追劇;你花了幾個月時間學了一些東西,履歷上多了個經驗,週末少了一點時間滑手機看酸民文,還累積了一些人脈。很划算吧!👍👍👍
📒 部分內容選自書摘:矽谷阿雅《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從台灣記者到臉書電商產品經理的顛覆筆記
博客來購書全球直送+電子書立刻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9120
https://bit.ly/3da6lDq
宜特資深工程師薪水 在 蔡至誠。PG財經筆記Simple Is The Bes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 受教:懂得接納不同意見,否則難以繼續向上升遷
受教,乍聽是要求工作者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全部得聽從主管的意見。然而蔡恩全定義的受教,其實用英文「coachable」來表達更為精確,意指願意傾聽、接受不同的意見,同時能正視自己的不足,付諸實際的改變。當你具備這樣特質時,自然有更多人願意教導你,進步速度也會增加,建立起更堅固的人際關係。而良好的人際關係,就能決定一位工作者的成就。
他提到一位過去的部屬,就是典型的反面例子。這位部屬的工作能力很強,對自己非常嚴格,待人處事卻不夠圓滑,經常會不顧場面指責主管或同事,即使他的邏輯正確,仍然沒人想和他溝通。無論他到哪個產業服務,都彷彿有天花板,難以升遷,「原因就在他無法和任何人合作,更不用說帶領團隊。」
不過,要怎麼避免自己步上這樣的後塵?他提到現任微軟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最重視的特質:同理心。在職場上,如果同事或主管的意見不合你意,如果能換位思考,而不是任何場合都想「爭輸贏」,不只能減少冒昧頂撞他人的機率,更重要的是能從主管和同事的角度看事情。為什麼他們會在意或提出這些看法?了解源頭,才能解決爭議,找到共識
接著,你可以反過來帶領對方,進而取得自己想要的結果。具體做法是先贊同,讓對方不會認為你充滿攻擊性,再藉由提問、而非直接給出建議的方式,讓他停下來並仔細想想自己的看法或意見。蔡恩全提醒,問題的型式可避開質問「為什麼」,聚焦在「怎麼做」和「做什麼」,減少對方認為被挑戰的感覺。
2. 挖掘新的熱情:透過學習新領域,重新找尋定位和動力
一件事情做久了難免會厭煩,蔡恩全又是怎麼解決這項難題?他在《微軟商學院》中指出,
職涯要走得長遠,必須學會從既定的工作挖掘出新的熱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斷重新定義自己。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惠普(HP)擔任支援工程師,負責服務客戶和硬體維修。有一次,他碰上一位客戶長期沒有備份,但硬碟突然掛掉的緊急狀況,公司的資深工程師建議重灌程式,處理過程較為簡便,但對客戶而言卻會失去會計資料,導致之後無法發出薪水。客戶急切想知道,還有沒有別的辦法?這個緊急任務便落到蔡恩全身上。
3. 不抱成見:不用刻板印象來識人,用於每個地方的職場文化
問到蔡恩全前往位在北京的微軟大中華區總部之後,職涯上還有哪些成長,他先笑著回答大家以為自己會去帶領中國團隊,但在總部其實包含來自世界各地的員工,講得最多的反而是英文。
這也讓他學到了另一件事情:對於各國的工作文化,都不要抱持任何成見。由於每個人對特定職場文化,多少都會有既定想像,例如日本人一板一眼、美國人比較沒有階級意識,可能會不自覺抱怨這些跟自己不一樣的地方,或擅自認為對方就是有這些想法。
事實上,每一位工作者在意的領導特質,其實是非常類似的,例如都想跟隨願意理解自己的主管。因此,與其在意這些文化的刻板印象,還不如敞開心胸和每一個員工溝通。
4. 吃虧真的會占便宜:退一步換取更多信任
「創造被人利用的價值」是蔡恩全在書中直接點出建立人脈的關鍵,這項能力同樣陪伴他當上管理者,原因是多做並不代表吃虧,反而會讓對方產生「拿人手短」的感覺,甚至會更願意相信你是來解決問題。
像是蔡恩全剛到大中華區時,首要任務是解決總部和各區域分部之間,有時產生的業務歸屬衝突。這時候他給予雙方一些餘地,例如上司原本規定要在 6 個月內解決,他卻試圖延長時間,把壓力擔在自己身上,以替雙方爭取更多溝通的機會,才能更有餘裕制定和調整計畫。
人脈和熱情,是蔡恩全還身處一般工作者時,能夠順利前進的軟實力,至於走到管理階層之後,不抱成見、吃點小虧則是幫助他帶領團隊的秘訣,而這些領導的特質,最終都能替他帶來「信任」,讓所有的下屬都願意為他出力。
宜特資深工程師薪水 在 宜特薪資ptt :: 現在要去哪裡提錢 的推薦與評價
推twelve:宜特出來玩啊,這麼廢po個薪資就在衝擊公司01/1420:19.,各位大大好目前在職中有幸接到宜特科技板階可靠度助理工程師一職的面試邀約因為是助工所以想先上來問一下 ... ... <看更多>
宜特資深工程師薪水 在 討論串(共7篇) - [請益] 宜特科技- 看板Tech_Job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有幸接到宜特科技的IC故障分析(資深)工程師的面試通知. 在板上幾乎都是說妹很多. 想請問面試部門專業考題是考哪方面呢?. 另外想先了解大致上的工作內容跟薪資福利. ... <看更多>
宜特資深工程師薪水 在 [請益] 問公司狀況被取消offer(宜特) - 看板Tech_Job 的推薦與評價
朋友前幾天在這個版po 一篇文問公司狀況
有揭露薪資
馬上被人資關切
隔天被取消offer
原因是造成內部衝擊......
Po文談到確切薪資真的是不行嗎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114.98.13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642152082.A.1A7.html
人資說報到當天直接給紙本offer就好
就不用再寄送
所以手上只有錄取通知
哪一間請站內信我不想被告
※ 編輯: kurtgod (58.114.98.137 臺灣), 01/14/2022 17:28:08
※ 編輯: kurtgod (58.114.98.137 臺灣), 01/14/2022 17:28:41
※ 編輯: kurtgod (58.114.98.137 臺灣), 01/14/2022 17:29:18
※ 編輯: kurtgod (58.114.98.137 臺灣), 01/14/2022 17:30:15
人資主管也莫可奈何
※ 編輯: kurtgod (58.114.98.137 臺灣), 01/14/2022 17:36:03
※ 編輯: kurtgod (58.114.98.137 臺灣), 01/14/2022 17:38:21
自己猜吧.............
※ 編輯: kurtgod (58.114.98.137 臺灣), 01/14/2022 17:39:59
不是精策
※ 編輯: kurtgod (58.114.98.137 臺灣), 01/14/2022 17:49:43
※ 編輯: kurtgod (58.114.98.137 臺灣), 01/14/2022 17:50:21
我不一ㄧ回了
答案就是拍月曆那間
名字就不講了各位應該知道
※ 編輯: kurtgod (58.114.98.137 臺灣), 01/14/2022 17:54:21
人資說當面直接給我就好
所以沒有簽什麼NDA
※ 編輯: kurtgod (58.114.98.137 臺灣), 01/14/2022 17:56:29
※ 編輯: kurtgod (58.114.98.137 臺灣), 01/14/2022 18:01:58
※ 編輯: kurtgod (58.114.98.137 臺灣), 01/14/2022 18:02:47
HR還問說應該沒有影響你週一報到意願吧
結果今天被取消offer….
※ 編輯: kurtgod (58.114.98.137 臺灣), 01/14/2022 18:05:00
※ 編輯: kurtgod (58.114.98.137 臺灣), 01/14/2022 18:08:49
結果朋友跟他老媽講還被數落一番........
※ 編輯: kurtgod (58.114.98.137 臺灣), 01/14/2022 18:17:19
各位年薪300萬大大
代小弟朋友問一下
剛接到宜特的offer
44k+6000津貼 績效獎金+年終另計
南部駐點(目前好像沒office 有在找了)
大宗是對T 主要是一些SEM FIB的檢測業務
目前知道做IC一些檢測的就那3間
想請教公司內部狀況風氣
目前朋友是會去報到 想先了解一下
感謝各位回覆
以上是原文
※ 編輯: kurtgod (58.114.98.137 臺灣), 01/14/2022 18:38:29
※ 編輯: kurtgod (58.114.98.137 臺灣), 01/14/2022 18:53:34
※ 編輯: kurtgod (42.74.97.189 臺灣), 01/14/2022 19:12:11
※ 編輯: kurtgod (42.74.97.189 臺灣), 01/14/2022 19:17:21
※ 編輯: kurtgod (42.74.97.189 臺灣), 01/14/2022 19:23:35
之發文,
此部分確已嚴重引起公司之困擾,並造成公司需保密資訊揭露之風險,致有損及公司權益
之虞,
經過內部審慎評估後,很遺憾,我們決定撤銷您的任用
其後,若您有可能損及公司商譽之發文或行為,公司當會採取適當之法律行動,以維護公
司權益。
對於這個結果我們亦深感遺憾,仍期盼未來有機會能與您合作!
附註:文章在第一時間收到通知就已經刪除 還看的到可能是備份或是其他平台.....
※ 編輯: kurtgod (58.114.98.137 臺灣), 01/14/2022 19:43:21
※ 編輯: kurtgod (42.74.97.189 臺灣), 01/14/2022 19:53:23
※ 編輯: kurtgod (42.74.97.189 臺灣), 01/14/2022 20:06:15
※ 編輯: kurtgod (42.74.97.189 臺灣), 01/14/2022 20:48:25
※ 編輯: kurtgod (42.74.97.189 臺灣), 01/14/2022 20:49:30
※ 編輯: kurtgod (42.74.97.189 臺灣), 01/14/2022 21:00:37
※ 編輯: kurtgod (42.74.97.189 臺灣), 01/14/2022 21:19:46
,
※ 編輯: kurtgod (42.74.97.189 臺灣), 01/14/2022 21:37:53
※ 編輯: kurtgod (42.74.97.189 臺灣), 01/14/2022 22:24:17
這篇看禮拜ㄧ會不會有人聯絡我朋友叫他刪文XD
※ 編輯: kurtgod (42.75.39.66 臺灣), 01/15/2022 10:09:02
※ 編輯: kurtgod (42.75.39.66 臺灣), 01/16/2022 12:04:56
※ 編輯: kurtgod (42.74.6.35 臺灣), 01/16/2022 22:38:08
※ 編輯: kurtgod (42.74.248.10 臺灣), 01/18/2022 17:26:3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