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我認識這位年青人,知道他很喜歡咖啡,並醉心鑽研相關知識。有志者,事竟成;今天他的願望成真了,實在可喜可賀。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
半路咖啡 Halfway Coffee
上環東街12號地下
營業時間: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星期三休息)
https://www.facebook.com/halfwaycoffeehk/
【蘋果日報】小店青花瓷嘆咖啡 唔開心請食菠蘿乾
這邊一隻萬壽無疆杯,那邊一堆兒時茶樓用的杯,還有畫了潘金蓮的金邊杯,一切七、八十年代的茶具,突然出現在上環的「半路咖啡」。開業近四個月,不少本地和外國客人都慕名而來,網上社交平台亦不乏客人捧着中式茶杯喝咖啡的相片。開一間咖啡店,可能是咖啡發燒友的心願,可是在這個「相機食先」的世代,難道咖啡文化就只能用賣相吸引客人?
店內有過百隻中式茶杯,以為老闆必定一把年紀,豈料是位27歲的年輕人崔子康(Tommy)。畢業於中華廚藝學院,Tommy形容突然愛上咖啡是「神推鬼擁」,「因為中式廚房很熱,弄得我背上出熱痱。」其後他轉到西餐廳水吧工作,「那裏有部咖啡機,但沒有人教我如何沖,放假便跑到咖啡店,偷看別人沖咖啡。」七年前,他轉到咖啡店打工,其間曾助朋友開店,如中環的Common Ground和灣仔的Just Cafe,然而他一直渴望擁有自己的店,直至今年4月終於如願以償。
收藏中式茶杯減壓 一杯一故事
一心做咖啡的人收藏中式茶杯,原來是讓自己開心的秘方。「買杯可讓我減壓,獨自到處閒逛,看到喜歡的杯子便停下來,然後買回去細心欣賞。」很多人都被半路咖啡的中式杯吸引,當大家都在拍萬壽無疆時,他最愛的卻另有其「杯」。他把杯子放在燈下,有如小時候媽媽照雞蛋,杯上即出現了一點一點發光的米粒。「這是景德鎮的『青花玲瓏米通』,我第一隻收藏的中式杯,質地透光,在燈下可欣賞到造工和紋理。我們用來裝espresso,一飲而盡。有客人說他婆婆家裏也有這樣的杯,勾起了他的回憶。」
各式各樣的中式茶杯,每隻都有故事,大部份購自上環摩羅街、元朗、西貢和深水埗,賣家都是公公婆婆。「另一隻我很喜歡的是『麒麟』,購自佐敦一個婆婆的排檔。那時她用報紙包得很精美,恐怕我會打破。」後來婆婆知道他用來開咖啡店,更約他到家裏搬走其他存貨。「不過我回去時,排檔已變了電話舖,婆婆也過身了。」Tommy說他清楚記得每隻杯子的來源,如果店內不太忙,他也喜歡分享買杯的故事。
提供借遮服務 請食特製Happy Food
訪問當天下大雨,記者走進半路咖啡時髮腳不斷滴水,此時Tommy即遞上暖水和紙巾,「我重視社區人情,希望每位客人都開心和安心。例如有時客人沒有雨傘,我們就借他一把。」店內長備數把雨傘,只要留下名字就能借用,「目前還真的有借有還!」為了讓客人開心,咖啡店還在牆上貼了上環地圖,員工都樂意推介區內旅遊點。他們更特製了名為「Happy Food」的菠蘿乾和西瓜乾,「看見朋友或不開心的人都會請他們吃,通常他們都會微笑起來,大概是因為糖份吧!」他說,曾遇過一位滿臉愁容的女客人,即隨咖啡送上一片「Happy Food」,他偷偷告訴記者這是他以前追女仔的方法。
努力了七年終於開店,咖啡質素始終不能忽視。要沖一杯好咖啡,很視乎咖啡豆的粗幼、份量、壓粉力度等,為此Tommy不但鋸走咖啡手把(portafilter)的底部,方便觀察咖啡流速和顏色,以保持水準。他更堅持用香港少見的意大利拉桿機,「咖啡機是意大利老師傅手造,沖出來的咖啡成品較厚身又幼滑。有些咖啡發燒友一來到即很興奮,不停討論。」Tommy笑言用拉桿式咖啡機,每天都像做gym般,因為每做一杯咖啡就要用力拉一次。「最深刻是,有外國人說飲到自己家鄉的味道。」Tommy希望客人放下手提電話,「抬頭看看擺設和設計,也主動跟店員聊聊天,或者是一番新體驗。」
#生活 #飲食 #文化 #藝術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專題籽:胚芽故事】 這邊一隻萬壽無疆杯,那邊一堆兒時茶樓用的杯,還有畫了潘金蓮的金邊杯,一切七、八十年代的茶具,突然出現在上環的「半路咖啡」。開業近四個月,不少本地和外國客人都慕名而來,網上社交平台亦不乏客人捧着中式茶杯喝咖啡的相片。開一間咖啡店,可能是咖啡發燒友的心願,可是在這個「相機食先」的世...
客茶樓 相片 在 蘇浩 Anthony S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馮煒光真喺膠到無野好講
「有時候,真係忍唔住會笑嘅!」
高官落區接連遇尖銳質詢
多名問責官員及行政會議成員周六及周日落區宣傳政改,未有被激進派主動狙擊,卻多次遇到市民質疑及反駁政府理據。
1.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周六到牛頭角宣傳時,與一名長者激烈辯論,長者質疑政改方案「呃細路」、1200人提名委員會缺乏代表性;被多次搶白後,高永文突然提高聲線說「聽我講埋」,「點樣贊成抑或反對,係用自己嘅獨立思考,講完!」然後拂袖而去。
2. 行政會議成員陳智思往茶樓派傳單,一名女茶客張小姐說「爭拗唔好,應該妥協」,同行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劉江華隨即附和,陳智思亦說應先踏出一步。但張小姐即反問為何政府不先行前一步。陳智思回應說有中央規定,張小姐即反問「香港係我哋香港人吖嘛,唔係中央香港人吖嘛」,「如果你太太係中央幫你娶嘅,你如何?」
3. 律政司司袁國強在石排灣快餐店派傳單時,快餐店員工大聲說:「呢度做緊生意」,要求他離開。袁國強遂改到街上繼續宣傳。
4. 特首梁振英昨日早上到旺角花墟「逛街」。新聞統籌專員馮煒光其後上載3條短片及多張相片至個人社交網站,顯示有數名市民與梁振英合照,並索取簽名。馮煒光在網上媒體留言稱:「有片有相,事實俱在,(梁振英)受歡迎程度,超乎你想像」,呼籲「不要再因為心虛而沖(衝)擊了」。
http://bit.ly/1Jjnhlr
(信報圖片)
#政改 #一定要得 #信報 #信報財經新聞
【信報網站新聞,緊貼大家關心的政經話題,最新最快第一手報導。請click入 http://bit.ly/hkejnews】
【信報 Express助你全面掌握最新政經情況,請立即下載 http://bit.ly/ejexpress】
客茶樓 相片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專題籽:胚芽故事】
這邊一隻萬壽無疆杯,那邊一堆兒時茶樓用的杯,還有畫了潘金蓮的金邊杯,一切七、八十年代的茶具,突然出現在上環的「半路咖啡」。開業近四個月,不少本地和外國客人都慕名而來,網上社交平台亦不乏客人捧着中式茶杯喝咖啡的相片。開一間咖啡店,可能是咖啡發燒友的心願,可是在這個「相機食先」的世代,難道咖啡文化就只能用賣相吸引客人?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eB1aidN6J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