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宗聖公祠建置客家文化加值產業發展平臺
屏東縣定古蹟宗聖公祠被台灣藝術文化界讚譽為最美麗的祠堂建築,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於宗聖公祠建置客家文化加值產業發展平臺,成為社區終身學習、青少年運用文化創意加值、民眾體驗客家文化的活動場域,並在11月2日辦理2019屏東客家宗聖公祠文化節活動,以「客家心體驗」為主軸,強調社區化及年青人參與,讓古蹟也能展現年輕、活潑和創意的一面,期待遊客用「心」來感受屬於客家文化的新體驗。
宗聖公祠文化節在社區終身學習部分以鄰近社區、學校、社團的藝文表演展示成果;青少年運用文化創意加值部分則有六堆青年創客團隊的六堆客庄小旅行影片與文創品展售;文化體驗活動以宗聖公祠建築圖騰、客家美食規劃客味創意造型手工餅干、客家祭祖糕粄、粄條心體驗及鳳形雀替植物拓印等4場創新的手作DIY活動,希望將古蹟文化透過創新走進現代,融入常民生活。
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處長陳麗萍表示,運用古蹟做為文化加值產業發展的基地,已成趨勢,且在國內外都有許多成功案例,為增加古蹟能見度,也與周邊學校、社區、旅館、飯店策聯盟推廣,讓更多人體驗客家宗祠文化之美。
為讓民眾進一步瞭解六堆客家文化內涵,會場也安排建築與客家產業為主題之親子闖關活動,前60名贈送100元的客家商品抵用劵,秋高氣爽好出遊,歡迎大家一同來宗聖公祠體驗好客文化。相關活動及報名資訊請上https://www.facebook.com/pt.zengzi/,屏東宗聖公祠臉書。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客 庄 國 小 書法 在 おしゃれキリ教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山形縣酒田市酒田海向寺「即身成佛」—拜見200歲苦行僧初悟「對面」奧義〉
1250年前出生的日本僧侶空海、也就是弘法大師來到安史之亂後的唐土把佛教傳到日本,建立了密教真言宗。真言宗以大日如來為中心,曼荼羅圖展現了他們的世界觀。
1973年に芥川賞森敦《月山》、近年村上春樹《騎士団長殺し》裏面都有提過一種修行叫做「即身成仏(そくしんじょうぶつ)」。今日山形縣的酒田市海向寺安置了兩位「即身佛」,分別名叫忠海上人(ちゅうかいしょうにん)和円明海上人(えんみょうかいしょうにん)。
修行者在深山裏面透過各種艱辛的修行,鍛鍊自己的堅強信念心智,只能夠吃樹木的果實維生。到了自覺差不多的時候挖洞活埋自己只留下一支竹通往地面吸取空氣,在現代人看來是慢性自殺的方式就是以前成為「即身成佛」的不二法門。
酒田市砂高山·海向寺的忠海上人1697年生於山形県鶴岡市的庄内藩武家 富樫条右衛門家,曾擔任初代住職。50歳的時候看到人民饑饉餓死各種苦難,決心走上苦行僧的道路。1755年58歳的時候選擇入土,即身成佛。
圓明海上人生於1767年山形県東田川郡栄村家根合(現山形県東田川郡庄内町家根合),曾經擔任海向寺九世住職的上人也是在50歳決定即身成佛。他在出羽三山的湯殿山仙人沢隱居,經歷「五穀断」和「十穀断」的苦行後1822年55歳時入土成佛。
端端正正地坐在神壇的兩位上人,驟眼看上去和世界各地其他風化的乾屍很相似。有些外國人會以為他們和木乃伊是一樣,其實是錯誤的觀念。埃及的木乃伊是經過人工處理內臟全部拿走去保存身體的方式,即身成佛者是純天然方式透過修練把自己身體造成乾燥的模樣永代流傳。
山形縣酒田市海向寺同時有兩位「即身佛」,在日本絕無僅有。現代的信眾為了保護即身佛,會在他們的身體上面塗上一種類似橡膠的保護膜,身上的衣服每逢牛年就會更換,之後會把碎片放在御守讓信眾帶走。
用無神論現代的講法就是「把200年乾屍穿了12年的衣服碎片帶回家」。
雖然明治年間已禁止這種被文明社會視為自殺的方式(例如幫忙活埋者就是幫人自殺,這是犯法的),但東北地區山高皇帝遠修行者還是沒有斷絕。最後的即身佛是明治年間完成修行,功德圓滿。現時日本共有20位左右的即身佛,大部分都是山形縣人,可能因為有神聖的出羽三山吧?
在海向寺除了可拜訪兩位上人,還有小小的博物館展示「即身成佛」的相關資料、論文、古物。
信車場側有鐘樓,鐘樓邊就是圓明海上人當年挖洞自埋三米黃土下之地。
海明寺門口掛著一幅書法,上面是井上靖老師的說話。
經歷明治、大正、昭和、平成年的日本作家井上靖,名作有《天平の甍》、《敦煌》、《西域物語》、《樓蘭》等等。
井上老師曾經來到這個地方拜見兩位上人,而且還留下了幾句說話:「來到這個地方我才真正明白到『対面(中譯:會面)』這個詞語的意思。」
「會面」並非單純字面上「面對面看見對方」而是說用心眼去閱讀對方的感受:兩位苦行僧最終成為他們理想中的佛,就算經過200年他們的精神都能馬上傳遞到心中。我大膽推測這是密教「無法用語言傳遞教義,要利用內心去感受」的一種方式吧?
🐤🐤🐤🐤🐤
追縱おしゃれキリ教室IG
㊙️記錄日常生活 @kirita
㊙️玩盡腦魔BB @lomore_kiri
👉🏻《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2017)、《日本一人旅》(2019)博客來及各大書局均有代售
客 庄 國 小 書法 在 阿婷的旅行札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下禮拜如果還沒安排活動,就來苑裡共襄盛舉一下吧!!也能更進一步的認識苑裡這個地方喔~
|2017 Hi Home 苑裡海風季,召募 #返鄉人|
返鄉的方式百百種。有一種是 #返回故鄉,有一種是 #返回鄉土、親近土地。
你,有多久,沒有返鄉,說聲嗨了?
8/26(六) #苑裡海風季,今年暑假,苗栗苑裡的年度藝文盛事,號召所有旅居異鄉的苑裡人,返鄉熱鬧一夏!也邀請來自台灣各地的朋友,一起隨著海風,返回鄉土,體驗農村之美。
這場由小鎮青年從零開始辦起的音樂季,
邀請你一起返鄉,來苑裡吹海風、聽音樂和感受小鎮新生命!
🌟🌟2017 Hi Home 苑裡海風季🌟🌟
2017/8/26(六)苑裡・房裡古城
10:00-17:30 海風音樂會、廟口市集、手作DIY、榕樹下開講
19:00-21:00 蚊子電影院
——
海風音樂會、廟口市集、手作DIY、榕樹下開講、蚊子電影院,到底有什麼活動呢?讓我們報厚哩災!
★【海風音樂會】
海風輕輕吹,聆聽來自土地的聲音
🎼農村武裝青年(台灣獨立樂團。金音獎得主)
🎼張三李四 Chang & Lee(最佳演唱組合。金曲獎得主)
🎼陳永淘-阿淘哥(客家獨立歌手)
🎼郭芝苑室內合唱團X 苑裡客庄國小台語童謠團(國家文藝獎得主郭芝苑音樂表演)臺灣音樂之父郭芝苑故居保存聯盟
🎼消波塊樂團樂團 (海線獨立樂團)
🎼樵樂雅集絲竹樂團林珊琪、 許典甲 (古箏、竹笛演奏家)
🎼徐靖雯、黃裕欽 (雨棍、忘憂鼓演奏家)
★【廟口市集】
順天宮廟埕南北匯聚,齊聚苑裡好物和台灣好農
友善農產🌾 X 新鮮好食🥗 X 手作職人 ✋X 議題理念 ✊
( ~~攤位陸續邀約中~~)
★【手作DIY】
創造/修復,身體與土地的連結
✋藺草編織|呂美員(藺草編織職人)
✋濱海植物敲染明信片|吳若安(苑裡好咖 Yours Cafe)
✋大自然的懷舊童玩|曾錦池(山腳鄰家阿伯)
✋爆米香|賴咏華(從泥土到嘴唇)
★【榕樹下開講】
讓我們回到古早在樹下乘涼與公共討論的時代
🌳鬥陣開講(一)
時間|11:00-12:00
講題|另眼看農村,看見農村新價值
講者|
彰化溪洲成功旅社•農用書店 巫宛萍
台南土溝農村美術館 魏婉如
🌳鬥陣開講(二)
時間|14:30-15:00
講題|苑裡的里山生活與軟食力
講者|裡山塾 李文華
🌳鬥陣開講(三)
時間|16:00-17:00
講題|苑裡日治公有市場的美麗與哀愁
講者|
四川涼麵。良麵 楊子德
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助理教授 黃舒楣
★【蚊子電影院】用兩小時體驗另外一個人生
19:00-21:00
🎬《 長情的告白 What Makes Love Last》紀錄片(片長:77分)暨影人映後座談。
在生老病死的漫漫人生中,照護與陪伴才是愛與溫柔的長情告白。
共同主辦單位: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
——
海風季的 #群眾募資 「園丁計畫」即將開跑,也請大家持續關注我們的訊息,將義賣Tshirt、毛巾和明信片,募集海風季的資金。如果認同海風季的理念,邀請你成為我們的園丁,讓海風季這顆希望的種子,能順利發芽茁壯。
——
主辦單位:苑裡掀海風
協辦單位:苑裡好咖、 勝利豆腐x原豆粹食 、 空間SPACE、苗栗縣立苑裡高級中學 輔導處
特別感謝:房裡順天宮、房裡里里辦公室、房裡社區發展協會、房裡 蔡泉盛號、書法家 尤俊明 Jiunn-Ming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