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永遠的中秋節】
父親不在身邊已經六年。
父親的國曆生日連他自己都從沒弄明白過,更遑論孩子。但農曆生日卻是象徵團圓的中秋節,所以每年的中秋節,我總特別想念他。
父親走後,老家的房子因為打理照顧不易,也以易主處理。從那之後,我已經有六年不曾回家。
前兩日趁著人在中部,沿著兒時的記憶,我返家了。
易主後的老家,只有巷口依舊,只有父親修築的空中花園依舊,其餘的門面,皆重新裝修,改以鐵捲門替代。
我將車子停在巷口之外,我告訴三三:「三三,這裡是哪裡,你還記得嗎?」
三三抬頭掃視車外的環境,灰溜溜的說:不認識。
父親走時,三三五歲,當時我們幾乎每個月都回來團聚,與父親吃飯。如今三三已經十一歲,歲月如洪,將三三五歲的記憶之石沖刷的差不多了。
我將車停妥後,信步走往老家,孩子們卻對老家的景物沒有興趣,一個個自願留在車上守車。
那是我的老家,不是孩子的,我笑著接納孩子們的選擇,自己的聖殿,只有自己才奢望去朝聖,旁人哪哪理解與體會呢。
不過老家雖然是我的聖堂,先生卻也陪我走一段記憶之流。我們兩一起逆流而上,憑弔過去的點滴,也感慨時間走的太快了,把孩子堆往成年,把我們推往老邁,把過去堆疊出斑駁易碎的青花瓷。
望著物是人非的家門,看著牆上多了四支新穎的監視器,好奇裡頭住著什麼樣的人呢?
我兩歲隨父母搬遷至此,母親與建商議價,將原價四十萬的透天厝,以三十五萬的價錢購入。
換了家,換了新氣象,母親從我五歲起開始學會了漂流,並且在我十歲那年,也把自己給換了,從此老家裡,只有父親,與四個孩子。
國中時期,每一天我都得凌晨六點起床,並且得準時在六點半騎腳踏車離開家門去上學,趕七點二十入校門接受小考的洗禮。
青春時期,我為了追趕課業,幾乎日日熬夜看書至凌晨三點,因此每天都呈現沒睡飽的狀態,每天都好想睡覺,所以起床時,眼睛不只睡眼惺忪,幾乎到了無法睜開的地步。
父親從來不曾叫我「早一點睡覺」,也從來不叨念「你那什麼懶散的樣子」,他只是默默的在一天的早晨,為我泡好「咖啡」,迎戰課業繁重的國中時光,但父親又擔心這麼小的孩子喝咖啡提神,身體無法吸收到營養,於是在咖啡裡幫我加了「奶粉」。
於是,每天,我都得喝一杯提神的咖啡和營養的奶粉泡好的混合體,父親稱之為「咖啡牛奶」。
那一杯咖啡牛奶,充滿了父親的愛,但事實上,裡頭充滿了「奶粉的結塊」,一顆一顆的奶粉塊,每喝一口,都在在挑戰著我的味蕾忍受度。
我:老爸,咖啡都奶粉,沒泡開阿。
父親:沒關係,那些很營養,都吃了吧。
父親很忙,即使有心照顧孩子,也沒有時間處理太瑣碎的細節。
於是整整三年,我喝著父親永遠沒有泡開的咖啡牛奶,口袋裡拽著一顆水煮蛋,騎著彎把的跑車,日日把自己從溫暖的房子裡給噴射出去,沒入寂靜的黎明,奔向未來。
長大後,我才明白,父親的奶粉塊結晶物的產生,是因為父親總是用滾燙的開水泡牛奶,導致奶粉永遠化不開的窘境。
那一杯永遠沒有泡開的咖啡奶粉,成了我仰望老家大門時,永遠鮮明的記憶。
中秋節,父親生日,以此紀念父親。
父親,生日快樂。
#父親在我就讀的同一所國中任教
#父親長年擔任輔導室主任
#永恆的父親李浩老師
★
☞粉專心運動,多說點什麼:
中秋節(連假),你與家人團聚了嗎?是否在團聚的時刻裡,專注在那一刻團聚的時刻裡?
時間一直不停的往前走,不曾為任何人停留,唯有記憶,可以永恆讓時間停下來。不管願意不願意,我們此時此刻都正在創造記憶,我們不能改變正在發生的事,但我們能決定事情發生時的心態,讓我們懷抱著美好,創造記憶吧。
美好的記憶就從此時此刻開始,邀請你創造停留在這裡閱讀的記憶。
看完今天的文章,屬於你的美好一天即將展開,而文章書寫的意義也從你的一個小舉動而開始。你可以從下面四種方式與我連結:
1.看過的文章,你能順手按「讚」,代表你來過,而且看過,這樣我就知道有多少人看過文章了
2.如果文章是你喜歡的,請按「♥」,這樣我就能明白這樣類別的文章是大家喜愛或想要關注的。
3.如果文章有觸動到你的地方,歡迎你直接留言,這樣我能以最直接的方式看見你想表達的內容。
4.如果你很想給我鼓勵,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麼,更不知道該怎麼開口,歡迎你留言「李浩老師,謝謝您養育儀婷老師,為我們帶來學習,祝福您生日快樂」,你的一句表達,讓會讓路過的人柔軟起來,讓心情飛揚。
─────
♬教養工作坊: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本週六日上課,還有兩個名額)
🔥 2021年11月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EgL6Z
🔥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e9g8rb
📚親子教養書籍:
1.《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9184?sloc=main
2.《薩提爾的親子對話》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4323?sloc=main
3.《孩子永遠是對的》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3057?sloc=main
家裡裝監視器要多少錢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剛從環南市場回來,因為里長廣播說里民可去快篩,所以就去了一趟.
.
現在開到下午五點,如果住附近的里民可以去篩篩看.
.
如照片中紅框顯示,恩,我去的時候中午十二點,只有5個人.
.
然後我登記資料篩完,只花了五分鐘,就馬上回家了,沒排到什麼隊.
.
神父本身是有兩次篩檢經驗的人,第一次是到剝皮寮做快篩,大概花了一小時以上,除了排隊時間冗長,排完,要停留在兩個位置,第一個位置,坐著等登記個人資料,然後篩檢,移到第二位置等結果.
.
那次剝皮寮的經歷,坦白說,有點可怕,除了排隊時,馬路另一端一個老伯不知是躊躇不前,還是不了解快篩的排隊方式,或者快篩本身的方法,他就摘了口罩,拿瓶水,一直在漱口,然後,往天空噴,似乎想把嘴裡的細菌都想洗乾淨再快篩,在空氣他噴的霧氣清晰可見,我看了冷汗直流,他一邊漱口,一邊又咳痰,吐在馬路上,然後,走過馬路,來排隊隊伍好奇的探頭探腦,似乎想做篩檢,但不知道怎麼辦.我們這邊排隊的人不知道是過於害怕還是進入了涅槃狀態,大家都入定了,下意識的當作沒看到,因為你也不能怎樣.
.
等結果的時候,被叫到名字的快篩陽性,就直接上車,送去隔離所,所以有像吳崢那樣,快篩偽陽性被叫去的情形,然後,當時你會看到被叫到名字快篩陽性者,從你背後和你擦肩而過,雖然是快篩陽性,但是你會想像那就是你與病毒的距離,居然那麼近,最後,神父在心裡克服恐懼的方式,就是不斷幻想他們都是一個個吳崢,這樣子心裡就感覺輕鬆多了.
.
後來我才知道,過去的快篩和現在的pcr篩檢,人們普遍有個盲點存在,那就是人們對於快篩的印象「擁擠、時間長、陽性會直接被抓去隔離、可能被二次感染」,會直接套用在現行pcr篩檢上,但這兩種是不同的,pcr速度快多了,簡單來說,他只有「採檢」這個動作而已,採完,你就直接回家,明後天等結果.
.
傳統的快篩,是「快篩+pcr」,看起來跟「直接pcr」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是,「直接pcr」省略「快篩」的步驟,換句話說,你不用等「十分鐘以上的快篩結果」,也因為大幅節省時間,所以減少了排隊時間,也沒有當初曠久時日的pcr結果等待時間(六天以上),所以,「直接pcr」,減少了群聚,排隊等待的時間,還有人們害怕直接被送走的結果,毫無心理準備(他會讓你回家等結果),所以重點是,「他減少了你在篩檢過程中被感染的機率」.
.
所以妙就妙在這,當中央建議,「為加速篩檢效率,應直接進行pcr採檢」、「陳時中說,果菜市場人員都有清楚的名單,不太需要擔心聯繫不上的問題,因此他認為既然都要做PCR檢測,不如通通做PCR就好,不用再花時間做快篩,避免篩檢完畢後還要待在現場,延長等待時間,也能提高篩檢效率.」柯文哲說pcr比較貴,加以推託和拒絕,加上當時台北市政府的回應「台北市政府發言人陳智菡則對此表示,北市府是快篩跟PCR同時進行,不太了解為何要捨棄快篩.」、「北市府發言人陳智菡稍早回應,感謝陳時中關心北農的狀況,看現場應該會對現場狀況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陳智菡強調,北農確診案例是從5月至今累積數字,不像外傳這麼誇張.」
.
我們可以知道,北市府上到決策者下到發言人,完全就是狀況外,他們可能完全不知道現場的情形,躲在小圈圈做決策,在辦公室吹冷氣看數據,以至於完全搞不懂「直接PCR」和「快篩+PCR」的差別是什麼.
.
他們可能認為,快篩+PCR裡面就有PCR阿,為什麼要捨棄快篩,快篩聽起來很快阿,應該比PCR還快阿~之類的.
.
事實上,這應該完全、根本,不應該當作檯面上的議題,如果你是主事者,這應該是基本中的基本,如果你要求取速度,避免群聚,那就是「直接PCR」,五分鐘VS一小時以上,你想都不用想,就是「直接PCR」.
.
所以我完全不明白,柯市府當初為什麼堅持不PCR,然後一直要用快篩,他們可能資訊完全沒跟上,還停留在舊石器時代,但是,現在已經進入了21世紀了.
.
確實,當初等PCR結果,塞車,要等一個禮拜,但是現在的速度是「明天或後天就知道結果」.
.
而至少,直接pcr適用於北農和環南市場的情境.
.
柯市府的問題,就在於井底之蛙,又堅持「自己沒有錯」,乃至於聽不進他人的意見,也跟不上現代進步的科學方法,加上他們又坐在那麼重要的位置,決定他人的生死,以及嚴重的被害妄想-這代表他們把時間都浪費在無所謂的防衛機制上,保護那已經耗弱的弱小心靈,而無視於廣大的生命,對,我沒有錯,你們不能說我有錯.
.
而你不能輕易的換掉他,他們拒絕幫助,整個台北市民,好像都變成他們的人質,你不知道他們崩潰了以後會幹什麼.
.
老話一句,他們把打嘴砲跟槓中央還有硬凹的時間,拿來用在防疫上,不,關心防疫現場的資訊和了解基本的知識,台北市,不知道可以少死多少人.
.
如果一開始就照陳時中的意思,直接PCR,不要無謂的抗拒,無謂的對抗,僅為了虛弱的面子,和遮掩自己已經失敗但假裝沒有失敗的假象,環南市場和北農不知道可以減少多少群聚,大排長龍的隊伍,減少多少時間,增加多少篩檢量,找出多少感染源,不讓病毒散出去.
.
我終於知道肥迪為什麼會生氣了,你遲早都要PCR的,為什麼不當初就做?現在你不就是在PCR了嗎?
.
但是,我想那些自治會長眾根本搞不懂,直接PCR跟快篩的差異-直接PCR,減少排隊,增加人數,更可以增加篩檢人的意願-因為大家都是在害怕,快篩時的人潮擁擠和交叉感染,你不知道你前面後面的人有沒有得病,然後你要在這待很久.
.
當初越快做直接篩檢,說不定,就能越快撈出感染者,切斷傳播鏈.
.
當是這個資訊差異,說實在的,一般人沒直接做,還真的不懂,就像神父五分鐘就出來了一樣,這跟我想像中的快篩的煎熬,其實完全是兩碼子事,也許政府這方面真的要多做一些解釋給民眾知情,因為光看字面上和過去的感覺,直覺就是如此,例如我們里就算里長廣播了半天,有拒絕篩檢的心態的人還滿多的,他們還停留在快篩=增加感染的記憶之中.
.
我後來想,其實柯文哲有個意見倒是挺不錯的,那就是市場加裝監視器,雖然,放在當初的市場,是完全失敗的,但如果裝置在快篩站,在網路放送,人們就可以知道人多還人少,解除心中的疑慮,前往篩檢.
.
說到篩檢,沒人想去,因為那可能會被告知得病,是一種嫌惡刺激,但說到打疫苗,就人人搶破頭了,因為別人沒得打我搶先打,好像得到了優越感,是一種正增強.
.
柯文哲犯的嚴重錯誤,就是一味的投人所好,你們就去打疫苗好了,然後篩檢的順序、程序、方式,他完全不在乎,造成了「不知道篩檢結果就去打疫苗」、「打完疫苗才知道自己確診」的情境.
.
事實上,搶打疫苗造成的群聚,跟直接PCR人流順暢相較,更有染疫風險,而篩檢現階段,比打疫苗還重要的多,只有能看出誰有病,誰有病,誰怎麼傳染的,就像醫生的聽診器也像是X光或者心電圖,「看」的見,才能對症下藥,才能了解感染面貌,阻斷社區感染源,而你若看不見,在不知道自己有沒有確診的情況下,不知道會害了多少人-你的鄰居、朋友、同事、家人,可能是一整棟公司,或者,一整個社區.
.
看不見,才是最可怕的.
.
錯誤的決策比貪汙更可怕,又,老殘遊記有云,「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蓋贓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為非;清官則自以為不要錢,何所不可,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則誤國.吾人親目所見,不知凡幾矣.」
.
這裡的清官,應該改成,蠢官,智商157的官,自以為是、自我中心的官,幼稚的官,無能的官,拒絕接受正確意見的官,像個智障一樣的官兒,死不認錯的官兒,自我感覺良好的官,活在自己世界裡,做白日夢的官,紙上談兵的官兒,把防疫當成在玩樂高的官兒.
.
真他媽的是會害死人的,BROTHER.
家裡裝監視器要多少錢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同事陳昌遠和尹俞歡的報導。
「疫情爆發後,民眾不出門,躲在家用網路採買,過去只有三節才噴發的巨大貨量,如今天天上演,每天貨量是過往2倍有餘。打開後車廂,8公斤濕紙巾,25公斤米,還有好幾箱南部盛產的鳳梨、芒果,待會都要一一扛下車。他對包裹用力吸了口氣:「這芒果熟了,多香吶。」
阿康平均每小時能送20件貨,若加上回程收貨時間,他今天起碼得待在車上10小時。儘管一天行程才正要開始,卻已顯得有些垂頭喪氣,「這陣子,忙到有魂無體,送貨送到麻痺,這是節日才會有的貨量,原本頂多就是身體疲勞,可是現在還多了一種心理壓力,看不到盡頭在哪裡。」趁著加油的空檔,他用力吸了幾口菸。
初夏正午12點,氣溫超過34度。阿康加快速度,一小時下車30到40次。「都熟了,知道是誰收的,可以丟了就走。」但也有客人訂了一箱6萬元的燕窩、要求貨到付款,他只好站在豔陽下,一張張數著鈔票,「我又不是閒閒沒貨,可是不點不行,找錯錢會被投訴,錢掉了還得自己報案,請警察調監視器證明錢不是我拿去亂搞,最後再自己拿錢出來賠。」
下午1點半,他邊叨念今天送貨時間晚了,邊換上第3副口罩。「做我們這行,也常被白領階級的…,你說他那種眼神是鄙視嗎?反正有時因為淋雨或流汗,臭臭的,多少都會遇到異樣眼光,不要騙我,我們不會看輕這份工作,但我身上就是會有汗臭味,有些人比較會閃我們。」除了汗味,疫情下四處奔走的他,又多了一項被歧視的理由,「客人拿酒精在我面前噴啊,或是一拿到包裹就噴,你擔心我知道,但有必要在我面前做嗎?認為我整台車上都是病毒嗎?」
到了下一個地址,電話中的大嬸懶得戴口罩出門,要阿康把包裹送進家裡。「什麼妳沒關係?我有關係!妳不怕?我怕啦!」掛上電話,阿康對我們抱怨,「現在都什麼時候,下來收還不戴口罩?有人覺得在自家樓下沒關係、有人說忘記,我就會不客氣,叫他站在那不要動,確定東西是你的就好,不要簽收。」幸好大嬸最終走出門,還是戴上了口罩。
阿康的擔心其來有自。截稿前,全台已至少2名物流司機確診,儘管多數宅配公司不再要求收件人簽收,也允許司機在空曠處交、收貨,但平常送貨難免經過感染熱區,或是遇上不戴口罩的收件人,單靠口罩加酒精,還是難免染疫。目前,政府已將含司機在內的運輸及倉儲業者,放入疫苗施打第7順位,但第一線員工仍不知何時能打到疫苗,只能透過工會呼籲雇主提供足夠防護裝備,不要讓司機連口罩都不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