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主題曲代表了整齣戲的調性。因為它被刻意選在連續劇的片頭片尾,有時候是補全了戲中角色的個性,有時候是延伸了戲中角色的感情。
因為在什麼樣的連續劇裡放了什麼樣的主題曲,是非常重要的──兩齣戲的主題天差地遠,就算選用了同一首主題曲,也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像是陳道明主演的《康熙帝國》主題曲〈向天再借五百年〉,光看歌名,充滿雄情壯志,搭配淸朝主導中國後第一位掌握實權的康熙大帝,再適合不過了。
二月河原著的《康熙帝國》,描寫了康熙的一生:登基、親政、除鰲拜、撤三藩、討伐鄭成功以及三征葛爾丹的事蹟。但是,康熙大帝的一生雖然充滿挑戰,但幾乎戰戰勝利,想完成的目標大部份都完成了,搭配這首〈向天再借五百年〉,是不是太過悲壯了?特別是副歌的描寫:
看鐵蹄錚錚 踏遍萬里河山
我站在風口浪尖緊握住 日月旋轉
願烟火人間 安得太平美滿
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康熙大清盛世,以皇帝的視角,必定是希望世間一片祥平,但那句象徵戰爭的「鐵蹄錚錚」,若是討伐所以「踏遍萬里河山」,但是皇帝本人卻沒有親自領導而是「我站在風口浪尖」,確實有些古怪。
再說,「再活五百年」這樣長生不老的心願,也許會是皇帝年邁時的心願,但康熙帝一生完全無數大事,實在也無需用這樣的一首豪情,講述他的欲望。
而如此矛盾,在於這歌本就不是在描寫康熙大帝──更諷刺的是,這首歌描寫的,正是意圖「反清復明」國姓爺鄭成功。
原本預定在2001年播映,由何家勁主演的《大英雄鄭成功》,因為種種原因被擱置,〈向天再借五百年〉作曲者張宏光說,後來因為「某齣古裝戲」臨時要,所以這首歌描寫的對象,也因此換了意義──「看鐵蹄錚錚/踏遍萬里河山」,原來講的是清兵入關,而鄭成功被驅除到遠方的小島上,緊握住日月旋轉(「日月」,夠明顯了),所以「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講的是不是皇帝欲望,而是真心希望上天能再給他時間,讓他能夠達成悲壯心願,完成家國大業的國姓爺鄭成功。
說是諷刺是很諷刺,說是巧合也真的巧合,這樣的轉換,也讓歌曲多出了另一層意義。不過,像這樣同一首歌,換了連續劇就換了角色,最著名的恐怕是〈沙漠寂寞〉與〈雨蝶〉。
〈雨蝶〉的知名度高於〈沙漠寂寞〉,因為它是當年紅透亞洲半邊天的《還珠格格》第一部曲的片尾曲,搭著瓊瑤式揪心的情節,這首瓊瑤與許常德共同作詞的〈雨蝶〉,幾乎是許多人最熟悉的版本。
愛到心破碎也別去怪誰 只因為相遇太美
就算流乾淚 傷到底 心成灰也無所謂
我破繭成蝶願和你雙飛 最怕你會一去不回
雖然愛過我 給過我 想過我就是安慰
我向你飛 雨溫柔的墜 像你的擁抱把我包圍
我向你飛 多遠都不累 雖然旅途中有過痛和淚
我向你追 風溫柔的吹 只要你無怨我也無悔
愛是那麼美 我心陶醉 被愛的感覺
從歌詞可以得知,這是一首深怕對方「會一去不回」的女子視角,而她卑微,愛過給過想過,就是安慰,但是她仍然想要追尋,向他飛去,飛再遠都不累,因為她深深陶醉於,當時那麼美的「被愛的感覺」,所以她無悔。
這首歌講述的,神似女主角之一夏紫薇的母親──「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一位因為乾隆下江南而邂逅皇帝的女子,卻因為他的多情,而自己在體弱多病的情況下,讓自己的女兒前去追尋她的「父親」──這也是《還珠格格》的故事起點。
但姐妹作〈沙漠寂寞〉,是張宇的同一首曲,作詞人同樣都有許常德,歌者都是李翊君(甚至連編曲都極其相似),那為什麼會生出妹妹呢?
許常德說,〈雨蝶〉是在〈沙漠寂寞〉之後誕生的,換句話說,是先有〈沙漠寂寞〉的澎湃,才有〈雨蝶〉這樣的纏綿。
原因在於,當時瓊瑤在挑選《還珠格格》的片尾曲,偶然聽到先誕生的〈沙漠寂寞〉,她非常喜歡這首旋律,便請了平鑫濤先生,與這首歌的製作人許常德來溝通,這就是一曲兩詞的來由。
但是從「雨」到「沙漠」這樣的場景描寫轉換,其實還要提到另一部電視劇:1994年香港TVB電視台,由李添勝監製的《射雕英雄傳》──郭靖是張智霖,黃蓉則是朱茵的那版。
雖然94版《射雕英雄傳》在香港TVB的主題曲,是由老班底也是最好的組合:顧嘉煇與黃霑合作的〈絕世絕招〉,不過隨著引進台灣,為了貼近台灣觀眾,便請了當時的上華唱片,來替《射雕英雄傳》做主題曲──就是這首由許常德/向月娥/李素珍三人作詞的〈沙漠寂寞〉。
我沿著承諾一直往下走 卻困在寂寞沙漠
想著你的吻 你的夢 你給的海市蜃樓
淚流盡 愛情也漸漸乾枯 就用謊言麻醉傷口
任憑心成鐵 痛失火 只有我露宿街頭
沙漠寂寞中 誰來愛我 你連回憶都不放過我
無路可走 也不能回頭 你給的溫柔都還在騙我
沙漠寂寞中 誰來挽救 誰又在遠處點亮霓虹
忘記昨夜被你擁抱過 痛苦的感受
若讀過金庸的《射鵰英雄傳》,應該還記得故事是從牛家莊的「楊鐵心」及「郭嘯天」開始的:兩人原是結拜兄弟,卻因為官府所逼,兩人皆妻離子散。在無依無靠的情況下,楊鐵心的妻子包惜弱與金國王爺完顏洪烈成為掛名夫妻,生下「楊康」;郭嘯天的妻子李萍,生性堅毅,輾轉逃往蒙古漠北並產下「郭靖」,自此於蒙古居住二十多年。
雖然沒有更多資料可以知曉這首歌的創作背景,但倘若以逃到大漠的李萍視角來看〈沙漠寂寞〉這首看似充滿都市風情的歌,就有意思了:她沿著承諾一直往下走,卻困在寂寞「沙漠」,而她無路可走,也不能回頭,只能用謊言麻醉傷口,而她一直苦苦想忘記「昨夜被你擁抱過」,那痛苦的感受。
李翊君是〈沙漠寂寞〉的主唱,也是當時瓊瑤御用的片尾曲歌手之一──〈雨蝶〉自然也是她的成名曲,但她本人喜歡的,卻是〈沙漠寂寞〉,喜歡裡面的澎湃,以及孤身走在沙漠裡那樣的勇氣。
女子情深,女子情苦,瓊瑤的「夏雨荷」及金庸的「李萍」,一柔一堅,都在李翊君的歌聲裡了。
寂寞先生 歌詞 意思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投稿1次,我投稿500次,你說誰會成為作家﹖﹞
昨天有一名斜槓進階班學生跟我說,她想放棄目前的經營項目,想要改成做另一個項目,問我的意見。我只是拿出計算機,就讓她回心轉意。你猜,我怎麼辦到的﹖
她的狀況是這樣的,在科技業做品保工程師,前幾年先生有外遇而離婚,從一個幸福的小女人劇變成一名需要撫養兩個孩子的單親媽媽,她醒過來,決定開始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於是來跟我學做斜槓。
其他學生的斜槓項目經常落入高上大,而困於無從起步,她的斜槓項目簡單多了,跟我當初一樣,就從寫作著手,並且經營fb這類自媒體。
我曾做過「女性雜誌」的採訪編輯,也在大報主編過「家庭與婦女版」,對婚姻﹑愛情﹑女性﹑兩性﹑親子等話題相當熟稔,而且在我手上也紅了幾位大作家,所以在判斷這類文章寫得優或劣是有一定的精準度。老實說,這位女學生的文章寫得不輸我以前接觸過的作家們,有感情﹑有經驗﹑有觀點,都相當到位與獨特。重要的是,比起其他學生,她已經算是勤勉,大約每周寫上一篇長文。
半年後,當她跟我說想放棄這個項目時,我驚訝到不行,連忙問她原因。她說:
「我只有1篇文章刊登出來。」
「那麼你投過幾次﹖」
「總共1次。」
「1次就中,很厲害呀!那麼你後來為什麼不再投﹖」
「就沒信心,就懶了。」
答案再清楚不過,她是被心魔打敗,癥結不在於文筆不佳。於是我要她拿出手機,計算一下我的投稿次數:
當我自從2015年12月8日開了fb粉專之後,每周至少寫4篇文章,每次投稿給至少5家媒體,一周有20次見刊次數,半年下來是520次。聽到這個次數,戴著口罩的她,整張臉只露出兩隻眼睛,瞪得好大好大,簡直要跳出來,並且倒抽一口氣說:
「500次,嚇死人!」
「那麼你說,你投1次,我投500次,最後誰會成為作家﹖」
答案不言而喻!而且這樣的情況,足足有3年!換句話說,這3年我的投稿至少3千次!很明顯的,我能在3年崛起,靠的不是天賦而已,更重要的是勤勉。不論我讀政大新聞系,或是後來在報紙雜誌工作多年,周圍盡是寫作高手,我沒有比較優秀,可是他們在寫作上的成敗給我一個啟示,那就是—
不是最會寫的人成為作家,而是會寫也勤寫的人。
很少天才最後會擁有一個成功的生涯;相反地,在最後一里路攻下灘頭堡的,通常是資質中等且勤奮不懈的人。可是一般人都有個迷思,期待自己一飛沖天﹑一夕成名﹑一夜致富,以為那樣才是真正厲害,才證明自己在這個領域具有非凡的天賦﹑是如假包換的天才。其實這種情形極為少見,就算發生了,也不是厲害,而是僥倖所致。
我個人很推崇日本村山昇寫的一本書「工作哲學圖鑑」,裡面對於工作的思考都極具高度與深度,其中他談到「成果與過程哪個重要」,引用了在美國發展成功的棒球打擊手鈴木一朗的話:
「成果與過程是無法分出孰優與孰劣的,因為重視成果對繼續棒球運動來說,是絕對必要。但過程的必要性,並不在於棒球選手的身分,而是做人方面。」
接著,鈴木一朗還說:
「失敗都是有原因的。贏這種事會有碰巧,但輸是沒有碰巧的。」
「在似乎不具備真正實力的情況下,實現某個目標,和實實在在地累積力量後做出的成果,感覺是不一樣的。」
換句話說,成功有時是僥倖,根本是一個謊言,把人騙過去,以為自己是天賦聰明;這種人若是不收手,再繼續做下去,終究會嘗到失敗的苦果,因為現實環境的各種困境會跟他說實話。賭徒界有一句名言,說的是差不多的意思:
「贏有可能贏得不可思議,但輸是有其道理的。」
棒球選手陽岱鋼也有相同體會,16歲到日本發展,和他情同父子的高中教練平松正宏給了他3個條件:不能放假﹑不能帶手機﹑不能交女朋友,這對於一個到異鄉打拚的寂寞青少年,是何等的困難!再來就是無聊的練習,一個動作要反覆練習幾千次,上場之後他明白了,為的是要反射性地做出毫無失誤的動作。
所以要長期成功,就不再是奇蹟,而是長期累積的結果。也就是為了做出能重複出現的成果,必須確實地累積過程。因此陽岱鋼說:
「成功,沒有不勞而獲,只有實至名歸。」
在寫作與投稿的過程中,我有沒有被置之不理的情形﹖有!有沒有被退稿﹖有!有沒有文章的點閱數很低﹖有!很多人都很驚訝我也曾有這些遭遇,但事實上,它們都很正常。J.K.羅琳捧著「哈利波特」書稿去敲出版社的門,被退13次;寫「一週工作4小時」等書,而且每本書都是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暢銷榜第一名的提摩西.費里斯曾被退稿27次。所以真相是—
成名作家,都是被退稿大王。
可見得,成功的人只不過更想成功,所以他們不放棄而已。而一般人只是不如自己想像的那麼渴望成功,以致在成功之前先放棄罷了。還記得小時候在學校學的一首歌「再試一下」嗎﹖歌詞摘錄於下,除了喚起兒時的記憶,也給你打氣一下!
「這是一句好話,再試一下
一試再試做不成功,再試一下
這會使你的見識多
這會使你的膽子大
勇敢去做不要怕,再試一下」
圖:台中「Mini House」的交誼廳,有哈利波特的場景,以及制服可試穿拍照
#職場斜槓
#尹星知識管理學院
*** ***
歡迎加入我的Line@ ID:@ca141719
或點此直接加入: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更多洪雪珍老師影片:https://reurl.cc/jD2nn
【教你強大 Be A Star】課程資訊:https://lihi.cc/KM8OI
*** ***
洪雪珍最新力作<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
在各大書店與網站都可以購買
-博客來:https://goo.gl/zqRv5c
-金石堂:https://goo.gl/uzEGpG
-誠品:https://goo.gl/DhCcHe
-電子書獨家>樂天KOBO:https://goo.gl/GLKKXI
寂寞先生 歌詞 意思 在 翻譯這檔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馮唐入圍文學翻譯最高獎,《飛鳥集》震驚世界文壇
起先讀得一愣一愣的,什麼?普立茲有翻譯獎,而且馮唐翻譯《飛鳥集》入圍了?
接著怎麼查都查不到證實這事的新聞。
最後,終於看見文章最下方:洋蔥新聞。就是仿美國的 The Onion,純粹以假亂真的新聞!
我的媽呀,還好不是真的。不過有洋蔥,好一個洋蔥。
以下這段讀了噴飯:
\\ 而另一位來自美國的留學生Grant Shapps也表示,馮唐的中文“更易懂,更好學”。比如“mask of vastness”,原來的翻譯是“浩瀚的面具”,這裡面有形容詞有動詞有介詞,很複雜,但到馮唐這裡,就變成了簡單的“褲襠”。再比如“hospitable”,原來的翻譯是“熱情好客的”,很多老外都搞不懂這個詞的結構,但到馮唐這裡,就變成很簡單的一個字:“騷”。後來Grant Shapps到中國同學家做客,為了稱讚主人熱情,就會豎起大拇指:
“你們家人可真騷。” //
===========================================
來源: http://www.jiemian.com/article/473636.html
馮唐入圍文學翻譯最高獎,《飛鳥集》震驚世界文壇
春風十里我服了你。
魏燁 · 2015/12/14 17:13
【歪樓·國產洋蔥訊】前段時間,國際知名作家、腫脹派文學領軍人物馮唐正式進軍翻譯界,並推出了重新翻譯的泰戈爾詩集《飛鳥集》。這部“八千字,費了三個月”的翻譯作品被稱為“最具詩意和韻律”的《飛鳥集》譯作,一上市就在國內外引起巨大的反響。
作為世界文壇罕見的天才型作家,馮唐不僅以小說聞名,而且精通詩歌、散文,甚至還有臨床醫學博士學位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並且當過大型企業的總經理與CEO,其創作的《萬物生長》也被改編為電影,而馮唐也位列編劇名單。從整個中國文學史來看,馮唐都是絕無僅有的跨界型作家,橫跨小說、散文、詩、電影、婦科及商界等多個領域,均取得極其優異的成果。而現在,不甘寂寞的馮唐又跨出了新的一步,帶著內心的腫脹邁入了文學翻譯界。
只要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都應該聽說過泰戈爾。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是印度知名詩人,更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飛鳥集》正是其代表作品之一,《飛鳥集》中很多詩歌原先是用孟加拉文創作的,後由泰戈爾自己翻譯成英文,還有一些則直接用英文寫就。這部詩集最早於1922年由鄭振鐸先生譯介到中國,而後又出現過多個譯本,但馮唐對於這些譯本並不滿意。“我堅信民國時代的中文還在轉型期,我現在有能力把中文用得更好。”
事實證明,馮唐並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新的《飛鳥集》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不僅各大網上書店相繼售罄,就連那些飛機、火車站裡的實體書店乃至地攤上,《飛鳥集》都成為搶手貨。記者在採訪中看到,在許多人流密集場所裡,都能看到人們帶著《飛鳥集》走進公廁,而且不少人在讀完之後還決定把該書留在廁所裡,以饗後來者。
“馮唐翻譯得太好了。”來自北京的李小姐激動的告訴記者。李小姐手裡正捧著馮唐簽名的《飛鳥集》,而李小姐本人也是馮唐的忠實粉絲,經常在微博上發自己和馮唐作品的合照,為了能夠被馮唐老師的微博轉發,還把自己PS成了大胸大長腿。雖然馮唐至今沒有給予回應,但李小姐依然對他一片痴心。“我呀是你的。”
還在上初中的牛麗麗同學則表示,馮唐的《飛鳥集》改變了她對詩歌的認知。在此之前,牛同學讀到的都是課本裡的詩歌,在她眼裡,泰戈爾就是一個高不可攀的大師,端莊、高冷,充滿距離感。而馮唐的《飛鳥集》讓牛同學認識到,泰大師其實也有輕浮、猥瑣、下流的一面,“和那些臭男人一個德性。”
當然,對《飛鳥集》感到震驚的不只是中國人,許多老外在讀到馮譯的《飛鳥集》之後,也佩服不已。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州的留學生Jack Warner偶然在公共廁所裡翻到別人留下來的《飛鳥集》,讀了幾頁就被深深吸引。在Jack Warner眼裡,漢語向來是晦澀難懂的,學習漢語令他頭疼不已。而馮唐讓他看到,原來漢語可以這麼搞笑。“喲!我是死啊,我是你媽,我會給你新生噠。”讀完之後,Jack Warner幾年的老便秘都好了。
而另一位來自美國的留學生Grant Shapps也表示,馮唐的中文“更易懂,更好學”。比如“mask of vastness”,原來的翻譯是“浩瀚的面具”,這裡面有形容詞有動詞有介詞,很複雜,但到馮唐這裡,就變成了簡單的“褲襠”。再比如“hospitable”,原來的翻譯是“熱情好客的”,很多老外都搞不懂這個詞的結構,但到馮唐這裡,就變成很簡單的一個字:“騷”。後來Grant Shapps到中國同學家做客,為了稱讚主人熱情,就會豎起大拇指:
“你們家人可真騷。”
有著“世界文學翻譯最高獎”之稱的普利策文學翻譯獎近日也公佈了新一屆的入圍名單。這一常年被外國人壟斷的獎項,通常只頒給把其他語言翻譯為英文的翻譯家,以及少量德語、法語翻譯家,目前亞洲範圍內僅有一位日語翻譯家獲得過該項殊榮。這是中國翻譯家第一次入圍該獎,而這位入圍者並非大家耳熟能詳的翻譯大師,而是翻譯界的新秀、詩人馮唐。
“翻譯本質上是一種再創造。”普利策文學翻譯獎評獎委員會秘書長Jonathan Saunder表示,雖然中國有著優秀的文學傳統,但對文學翻譯卻有著極深的誤解。一直以來,中國的翻譯界的崇尚“信、達、雅”,這是清末新興啟蒙思想家嚴復在《天演論》中提出的翻譯標準,被翻譯界延用至今。Jonathan Saunder認為,信、達、雅保證了傳達原文意思的準確性,但卻限制了翻譯家的發揮,不符合今天的文學審美。
而馮唐作為翻譯界的新秀,卻以一貫的不羈姿態,突破了前人的框框條條,在譯文上大膽革新,將泰戈爾的原文完全轉化為馮唐的語言風格,並且加入了在原文里根本找不到的褲襠等詞彙,發揮了充分的創造性。收到馮唐寄來的譯本,委員會的專家們先是震驚,然後是喜悅。
“馮唐重新定義了泰戈爾。”Jonathan Saunder如是說。
此外在翻譯之餘,馮唐還對詩歌理論提出了獨到的見解。他在文章中表示“泰戈爾的英文翻譯是不押韻的,鄭振鐸的漢語翻譯是不押韻的,無論英文還是中文都更像剝到骨髓的散文。”而他本人則“固執地認為,詩應該押韻。詩不押韻,就像姑娘沒頭髮一樣彆扭。不押韻的一流詩歌即使勉強算作詩,也不如押韻的二流詩歌。”所以,詩人馮唐做出了一個必將震驚世人的舉措“我決定,我的譯本盡全力押韻。”
此前,馮唐提出“文學的確有一條金線,一部作品達到了就是達到了,沒達到就是沒達到”,被評論家稱之為“金線論”,對中國文學造成深遠影響。而他的“詩應該押韻”則被評論家稱之為“押韻論”。許多評論家認為,“押韻論”否定了傳統對於詩歌的認知,顛覆了千百年來形成的詩歌觀,是詩學的一次重大革命。馮學學者、協和醫科大學中文系教授張月中教授就在《馮唐與二十一世紀中國詩學革命》一文中提到: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但不可以不押韻。”
因為押韻,馮唐的譯詩讀起來琅琅上口,富有節奏感,很適合作為歌詞。據了解,目前國內已有多位音樂人向馮唐提出了申請,希望能將馮譯的《飛鳥集》改編成民謠歌曲,並由當紅民謠歌手演繹,加上disco風格的編曲,相信一定能在未來的廣場舞界佔有一席之地。
PS:所謂洋蔥新聞,其特點是以最正統的新聞報導手法,報導純粹虛構或真假摻半的新聞事件,從而達到娛樂或諷刺的目的。(轉載請註明出處,並不要漏掉這句話。後果自負,面斥不雅。)
寂寞先生 歌詞 意思 在 寂寞先生(Live)『我可以無所謂人在愛情裏越殘廢』【動態歌詞 ... 的推薦與評價
別忘了關註哦, 歌詞 在下面❖ 寂寞先生 (Live)00:00 作詞: 小寒00:01 作曲: 曹格00:26 我可以無所謂00:39 你的笑容是恩惠00:46 世界難得那麼美00:52 於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