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白川乡Shirakawago】
❄️回顾合掌村の白川乡自由行最简单攻略❄️Day 4 #想要去的朋友记得收藏此贴 #喜欢可以分享
以前要去一趟白川乡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世界遗产里的200年合掌屋都是一群老百姓经营的民宿,以前只有通过电话和会日语的人才能预定住宿!现在,他们终于授权于一个日本团体代理去协助游客和民宿主人预定住宿!非常方便简易也不需先付费!只要把住宿钱交给主人就好了!当然通过他们预定的住宿费用会来的高一点哦!所以来到白川乡千万别只是一日游,可以的话住上一晚才可以真正体验他们的生活和风景!有人会说这村子太小,可能会很闷,其实晚上看看夜景和星空🌃,静静地走在雪地里,这感觉很不一样!除了住宿,这里还有博物馆和温泉馆!玩玩雪也是很开心!虽然今年遇上暖冬,白川乡的雪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很幸运地让我们遇上了!谢谢上天听到我们的心声!现在想要去白川乡的朋友只需计划好交通和住宿就可以了啦!想要来趟童话里的世界,自由行没难度!#跟着fion自由行去 #我只是一个爱玩的旅人
🏠Japanese Guest Houses如何预定合掌屋:
1. 进入https://www.japaneseguesthouses.com/
2. 注册
3. 选Shirakawa Go 地区
4. 你要自己选择三个首选的住宿
5. 选好后提交,等它们用Email回复
6. 检查你的Email 如果成功预定你首选的其中一间就会收到Confirmation Email
7. 如果三间都不成功或还没开放,哪你就要等下一个指示,全程有专人为你解答!
Facebook:Japanese Guest Houses
📍要入住白川乡需要好的运气,通常在三个月前就爆满,尽量别选择点灯仪式的前后!
📍合掌屋已有两百年历史,但是有些合掌屋是后来才建成的,所以你想要入住真正的合掌屋就必须看介绍和顾客的评语!每个合掌屋的食物都会不一样,但都是主人精心准备给客人!
📍住宿都是一泊二食
就是住一个晚上,含晚餐和早餐,而且还是使用白川乡的道地食材,我们的晚餐就有飞驒牛肉或三文鱼选择!!我们的主人家煮的日式定食非常丰富也好吃!这是我整个行程最想念的食物😋连早餐一点也不马虎,有歧阜县道地料理朴叶味增!即最简单但又充满最原始的吃法,坐在围炉旁吃,别有风味,幸福!
🏠这趟入住的合掌屋名叫:Shimizu Inn民宿
💰:12000 Yen (RM430) 两天一夜一个人
主人会少少的英文,坐落在村里的最尾端,房间和厕所都很干净,食物好好吃很道地!这里是不能带大行李🧳,所以我们把行李寄放在金泽车站附近名叫Traveler's lounge Traffic的小店里,也是我们金泽Hostel 经营的一个行李寄放馆!一天才2000Yen不分行李数量!不然白川乡里也有行李寄放处和小屋,不过未必有位子!
🚌白川乡交通🚌
1. 在马来西亚Klook网上购买*高山北路周游卷*
2. 出发前一个月打电话去日本预定Nohi巴士座位,出发地点金泽➡️白川乡 白川乡➡️金泽
3. 到达金泽火车站后,去Nohi公司换取巴士票
这样就搞定啦!!出发~
关西机场|大阪终站|京都|金泽|白川乡|高山|名古屋 |
以上行程有包裹这几个景点记得使用:
*五天高山北路周游*JR Takayama-Hokuriku Area Tourist Pass https://www.klook.com/activity/2969
在Klook购买高山北路卷后,可以去机场,大阪或京都JR公司换票,我们就是使用这个*高山北路卷*从京都搭Thurderbird去金泽,再从金泽用这个卷换Nohi浓飞巴士票去白川乡,重点是使用这个票卷预定浓飞巴士票不需要付费!回程也一样,直接用这个Pass回到大阪终站
*大阪市区是不能用的哦,只限于长途火车
📍当你在马来西亚买好*高山北路周游卷*和预定好住宿后,在去白川乡的前一个月记得打电话去日本Nohi巴士公司,和他们预定你要乘搭白川乡的巴士座位💺用英语交谈和他们说你要用*高山北路卷*预定位子,来回日期和时间,预定好后他们会给你Confirmation Number,在出发的前一天去金泽站领取白川乡巴士票,才可以上巴士哦!日本Nohi电话号码:0081-577-32-1688
*打电话前可以上网搜索巴士时间和出发地点
看到这里不会晕就真的太好了!!这因该是白川乡史无前例最详细的分享了!我已经尽量用最简单的方式去述说过程😂 我也是用了超久的时间去研究出来的路线,谢谢爱分享的旅游达人,没你们没有我的分享!但学会了你就能通畅无阻除了乘搭巴士,你也可以自驾或参与一日游团!
虽然未来是个未知数!希望明年会更好!!世界会以一个更美的角度迎接我们!新的常态下希望很多遗迹也能保留它的气息,原来没有游客的拥挤下探索是会更美丽的!!
白川乡之旅。。待续。。
#童话村梦想实现记
#爱上白川乡 #等我
#旅行要趁早 #回不去了
#如果还看不懂哪就跟着Fion去旅行吧
#疫情好后如果有机会就开团
#klook #使用klook预定任何票都非常简单
「寄放包裹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寄放包裹英文 在 Fionlovelif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寄放包裹英文 在 豬豬隊友 Scott & Wend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寄放包裹英文 在 多益達人 林立英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寄放包裹英文 在 [問題] 上野apa hotel有代收包裹服務嗎? - 看板Japan_Travel 的評價
- 關於寄放包裹英文 在 收包裹英文的評價費用和推薦,FACEBOOK、EDU.TW、DCARD 的評價
- 關於寄放包裹英文 在 收包裹英文的評價費用和推薦,FACEBOOK、EDU.TW、DCARD 的評價
- 關於寄放包裹英文 在 無痛教學KiKiNote - 想請飯店幫忙代收包裹但是又不會英文或 ... 的評價
- 關於寄放包裹英文 在 打包包裹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寄放包裹英文 在 打包包裹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寄放包裹英文 在 國外購物代收包裹地址填寫 - 網路購物板 | Dcard 的評價
寄放包裹英文 在 豬豬隊友 Scott & Wend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第 77 天【吉爾吉斯】
日記 069「今天去哪裡?我們的旅行方式」
本來預計今天就要離開吉爾吉斯,從 Bishkek 過境到哈薩克。但是我們還有一個問題沒解決。
很多人好奇我們怎麼安排旅行,行程細節到什麼程度。
就是這麼沒細節。
理想狀態是這一週決定下一週去哪個城市、哪些景點,
但大部份時候我們常常連明天的行程都不知道,甚至吃完早餐才在想今天要去哪裡,即使安排好的行程也容易臨時變故,而且我們一點也不排斥這些變動。
剛開始自助旅行的時候喜歡做很多功課,每一天要去哪些景點、早午晚餐吃什麼、住哪裡、搭幾點幾分的車,
連當地景點介紹都會做好詳盡的功課,洋洋灑灑寫成一篇導覽手冊,差點都要誤會自己準備的是旅行社套裝行程。
但隨著旅行的時間愈長,我們愈來愈喜歡這種隨性的旅行方式,沒有一定要去哪裡,沒有必吃的餐廳,
大多時候我們當天才找住宿,找到以後再去問老闆、問其他背包客哪裡好玩、哪裡好吃、怎麼去。
也因為這次我們有一年的時間,我們一點也不介意一定要去幾個國家、踩哪些點,所以我們沒有時間壓力,
我們喜歡的國家或城市就多待幾天、覺得無聊就提前離開,比起走馬看花的旅遊,我們更享受這種自由自在的旅行方式。
回到現在的大問題。
烏茲別克禁止攜帶空拍機入境,
不只不能飛,連帶進去都不行。
接下來我們會從哈薩克過境到烏茲別克,但只拿到五天的哈薩克過境簽(因為正式的哈薩克簽證很貴,非常貴,貴到想哭)。雖然我們不喜歡趕行程,但還是必須在五天內離開哈薩克,一天都耽誤不得,所以我們最好在吉爾吉斯就把空拍機寄出。
空拍機的問題還沒解決,
臨時決定在 Bishkek 多待一天。
Annette 把我們加進一個 Facebook 社團,裡面有很多住在吉爾吉斯的外國人,可以在裡面尋找正好要回國的外國人,請他們幫忙把東西帶回國。Annette 說他們都不用快遞的,人肉寄送便宜也方便得多。
Nurmukhammed 幫我們查找寄送快遞的資訊,又陪我們去了郵局一趟,幫我們和完全不懂英文的職員溝通。
Nurmukhammed 感覺不太信任快遞,他說常常有人去土耳其,他有信心幫我們找到正好要去土耳其的人順便幫我們把空拍機帶去。
於是我們決定把空拍機妥善包裹,連同郵資寄放在 Nurmukhammed 的家。
我們大概兩個月後才會到土耳其,在這期間 Nurmukhammed 會幫我們找到要去土耳其的朋友、或者他接待的沙發客,如果都找不到再幫我們寄出到土耳其。
接過包裹的時候 Nurmukhammed 把我們放在裡面的郵資拿出來還給我們,他說一定能找到人去的,不需要郵資。
但我們還是堅持把錢留下,跟 Nurmukhammed 說如果真的找到人幫忙,就當作是我們微薄的謝禮吧。
光用想像的就覺得這件事很麻煩,我們前前後後在 Nurmukhammed 家白吃白喝住了一個多禮拜,現在又拜託他們幫我們處理這麼麻煩的事情,真的不知道還能怎麼回報他們了。
處理完空拍機的棘手問題,感覺放下了壓在胸口的大石。
我們在 Nurmukhammed 家附近吃了上次他們推薦我們的平價小吃,再回到去過的高級餐廳喝酒。吉爾吉斯的酒真的很便宜,一杯 Sex on the Beach 不到臺幣五十元,趁著最後一天一定要再喝最後一杯。
即使是最後一晚,回家前還是買了超便宜的牛奶和草莓,
一公升牛奶只要臺幣 17 元,在吉爾吉斯只要我們沒零錢的時候就會去雜貨店買一大罐牛奶帶著喝,牛奶比水便宜就是這麼回事吧。
「今天是最後一天耍廢了。」Scott 警告我。哈薩克的簽證只有五天,入境烏茲別克後,下一站土庫曼的出入境日期是壓死的,所以接下來的一個月我們都必須好好跟著安排好的行程走,再喜歡的城市也不能隨意拖延停留時間。
「好捨不得走哦,想在這裡住一個月。」這次真的要走了。我們買完雜貨走在回家的路上,這條走了幾十次每天出門回家的路,我想我會很想念的。
2019.10.26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旅行紀錄在 YouTube 頻道:https://reurl.cc/EO5zg
訂閱我們,一起探險!
#吉爾吉斯 #比什凱克 #krygyzstan #bishkek
#豬豬隊友 #PiggyTeammates #ScottandWendy
寄放包裹英文 在 多益達人 林立英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自拍神器逐漸受到越來越多博物館的排擠
Selfie Sticks Banned in More and More Museums』
(New York Times, Feb. 17, 2015) —In a famous lab trial, a chimp named Sultan put two interlocking sticks together and pulled down an elusive prize, a bunch of bananas hanging just out of arm’s reach.
在一項著名的實驗室試驗中,一個名叫蘇丹(Sultan)的黑猩猩把兩根相互連結的棍子串在一起,拉下了一個不易得到的獎品——牠用手搆不著的一串香蕉。
Nearly a century later, eager tourists have conducted their own version of the experiment. Equipped with the camera extender known as a selfie stick, occasionally referred to as “the wand of narcissism,” they can now reach for flattering CinemaScope selfies wherever they go.
將近一個世紀後,熱切的遊客們也在進行這樣的實驗。在配備了被稱為自拍桿(又稱「自戀魔杖」)的相機延長器之後,現在不管走到哪兒,他們都能拍到惹人喜愛的廣範圍自拍照。
Art museums have watched this development nervously, fearing damage to their collections or to visitors, as users swing their sticks with abandon. Now they are taking action. One by one, museum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have been imposing bans on using selfie sticks for photographs inside galleries (adding them to existing rules on umbrellas, backpacks, tripods and monopods), yet another example of how controlling overcrowding has become part of the museum mission.
許多美術館緊張地關注此一發展,擔心用戶們恣意揮舞自拍棒時會對收藏品或其他遊客造成傷害。現在他們採取了行動。在美國,這些博物館一間接著一間發佈禁令,禁止在博物館內使用自拍桿(之前已遭禁止的物品包括傘、背包、三腳架和單腳架),這不啻再次表明,控制人潮過度擁擠已經成為博物館的任務之一。
“From now on, you will be asked quietly to put it away,” said Sree Sreenivasan, the chief digital officer at the Met. “It’s one thing to take a picture at arm’s length, but when it is three times arm’s length, you are invading someone else’s personal space.”
「從現在起,我們將委婉地請求你把它收起來,」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資料室主任斯里·斯里尼瓦桑(Sree Sreenivasan)說,「伸出胳膊拍照是沒問題,但如果你伸出的東西是胳膊的三倍,那麼你就是在侵犯他人的私人空間。」
The personal space of other visitors is just one problem. The artwork is another. “We do not want to have to put all the art under glass,” said Deborah Ziska, the chief of public information at 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in Washington, which has been quietly enforcing a ban on selfie sticks but is in the process of adding it formally to its printed guidelines for visitors.
其他遊客的私人空間只是其中一個問題。藝術品則是另一個問題。「我們不想把所有藝術品都放進玻璃罩,」華盛頓國家藝術館的公共資訊室主任狄波拉·齊斯卡(Deborah Ziska)說。該博物館已悄悄執行對自拍桿的禁令,而正要把它正式加到紙本印刷的遊客指南上。
Last but not least is the threat to the camera operator, intent on capturing the perfect shot and oblivious to the surroundings. “If people are not paying attention in the Temple of Dendur, they can end up in the water with the crocodile sculpture,” Mr. Sreenivasan said. “We have so many balconies you could fall from, and stairs you can trip on.”
最後一個問題也同樣重要, 自拍桿對相機使用者同樣有威脅——他們專注於捕捉完美鏡頭,往往會忽視周圍環境。「在丹鐸神廟,人們如果不留神,可能會掉進水裡,和鱷魚雕塑為伍,」斯里尼瓦桑說,「如果不小心,你可能會從我們這裡的很多露臺上掉下去,或者絆到臺階。」
Generally, the taking of selfies is not merely tolerated, it is encouraged. Art museums long ago concluded that selfies help visitors bond to art and create free advertising for the museum. When Katy Perry dropped by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s Magritte exhibition last summer and detoured to take a selfie in front of Grant Wood’s “American Gothic,” the museum reaped a publicity windfall after the image was posted on Pinterest.
一般來說,自拍不僅受到容忍,而且受到鼓勵。藝術博物館很久以前就發現,自拍能增進遊客與藝術的感情,為博物館免費做宣傳。去年夏天,歌手凱蒂·佩里(Katy Perry)順道去參觀芝加哥藝術學院的馬格裡特(Magritte)展,然後繞道在格蘭特·伍德(Grant Wood)的《美國哥特式》(American Gothic)前拍了張自拍照,把它發佈到了Pinterest上,這家博物館因此意外地得到了宣傳。
The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at its Jeff Koons retrospective last year, passed out cards proclaiming, in capital letters, “Koons Is Great for Selfies!“ and urged visitors to post their work on Instagram.
去年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在自己的傑夫·昆斯(Jeff Koons)回顧展上分發卡片,上面用大寫字母寫道:「昆斯的作品很適合自拍!」並鼓勵遊客把自拍照貼到Instagram上。
So, selfies good; sticks bad. But bad in theory, not fact, since many museum officials in the United States acknowledge that they have experienced few actual instances of selfie-stick use, or, in some cases, none. For the Hirshhorn, and Chicago’s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which have yet to record a single sighting, the ban was a pre-emptive strike. Meanwhile, at the Tate Modern and the National Gallery in London, and the Louvre in Paris — two cities where Asian tourists, in particular, have made the selfie stick a highly visible part of the urban landscape — selfie sticks are still permitted.
所以說,自拍很好,但是自拍桿不好。但它只是理論上不好,而非產生了現實的惡劣影響,因為美國很多博物館的管理人員承認,他們很少見到(有的甚至從未見過)用自拍桿的人。對赫什霍恩博物館和芝加哥的當代藝術博物館來說(這兩處從未出現過使用自拍桿的情況),這項禁令是預防性的。與此同時,倫敦的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和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以及巴黎的盧浮宮仍允許使用自拍桿。在倫敦和巴黎,經常可以看見亞洲遊客在使用自拍桿。
Museums have always struggled with an intrinsic conflict: how to expose their collections to the maximum number of visitors while protecting their priceless treasures. Their efforts are generally encoded in a set of guidelines, some universal — do not touch the art, do not smoke, do not bring food, do not talk on a cellphone — and some quite particular.
博物館一直在一種固有矛盾中掙扎:如何在保護那些無價之寶的同時,把收藏品盡可能展示給更多的觀眾。他們的努力通常體現在參觀指南中,有些要求很普遍——不要觸摸藝術品,不要抽煙,不要帶食品,不要打手機——也還有些很特別的情況。
At the Kimbell Art Museum in Fort Worth, visitors are reminded that they cannot take guns.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does not allow flowers, wrapped packages or balloons. (If you have a balloon, you must check it.) Even rule No. 1 — do not touch the art — has variants. Visitors are asked to stay one foot away at the Kimbell, two feet at 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The guidelines at the Nelson-Atkins Museum in Kansas City, Mo., include the following request: “Please wait until you are outside to erupt into cartwheels of joy.”
沃思堡的金貝爾藝術博物館(Kimbell Art Museum)提醒遊客不要帶槍支入內。芝加哥藝術學院不允許遊客帶花、包裹或氣球入內(如果你帶了氣球,必須寄放)。甚至連第一條規則——不要觸摸藝術品——也有不同的具體規定。金貝爾博物館要求遊客離藝術品一英尺遠,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Cleveland Museum of Art)要求離兩英尺遠。密蘇里州坎薩斯城的納爾遜-阿特金斯博物館(Nelson-Atkins Museum)甚至有這樣一條規定:「高興得想翻跟斗,請到室外。」
高雄人 學習英文 請找 多益達人 林立英文
寄放包裹英文 在 無痛教學KiKiNote - 想請飯店幫忙代收包裹但是又不會英文或 ... 的推薦與評價
想請飯店幫忙代收包裹但是又不會英文或日文嗎? 快看這篇教學!!! →https://goo.gl/rVxIzY. ... <看更多>
寄放包裹英文 在 打包包裹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打包包裹英文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包裹抵達英文、領取包裹英文、 ... 學生行李寄放服務; 澳洲代收信件、寄放包裹服務; 墨爾本專人陪同前往啟用澳洲. ... <看更多>
寄放包裹英文 在 [問題] 上野apa hotel有代收包裹服務嗎? - 看板Japan_Travel 的推薦與評價
我這兩個星期總共寫五封email給這間旅館
問他們有沒有代收亞馬遜包裹服務
但是每次都答非所問
第一封飯店人員回我是飯店套房packages的介紹
第二封我用英文+google翻譯的日文寫信問他們,只簡短回我他們有transporter服務,但
是transporter是寄包裹服務,應該不是代收吧?
後來的三四五封我用英文寫很詳細明確但是飯店不再回我email了…
不知道是被我煩死了不想回 還是看不懂我寫什麼QQ
請問曾經住過那裡的版友們知道他們有沒有代收包裹服務嗎?有沒有什麼條件限制?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28.67.19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_Travel/M.1450752083.A.536.html
你們
※ 編輯: katy1016 (140.128.67.195), 12/22/2015 10:52:12
※ 編輯: katy1016 (140.128.67.195), 12/22/2015 12:18:5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