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上流觀影後有感
害死人的不是貧窮,是貪婪
小時候聽到老一輩的人說找結婚對象要「門當戶對」時,大家不但嗤之以鼻甚至會心生反感。但是﹗當我們成長到一定的年齡,看多、聽多,也接觸多社會的生活百態之後,不得不承認,在不同的階級,確實有不同的思考邏輯和行事規則,一如現在雖然網路普及,資訊取得方便,但我們很習慣待在「同溫層」裡看世界。一旦跨越到不同的階級和層次,你要先確保自己的心臟夠大顆,承受得住刺激與衝擊。
這個世界確實存在不同的階級,階級如果不會流動,那在階級中的猜忌與敵意、輕視與嫌棄,都可能讓誤會與不理解愈來愈嚴重。
以前可以靠讀書翻身,現在還可以靠讀書翻身嗎﹖這是很多人對教育體制要革新的最初吶喊。
害死人的不是貧窮,而是貪婪。
在表象的物質世界裡,我們看見有些人歌舞昇平的吃和牛,用燕窩漱口,也有人在垃圾桶裡找尋可以果腹的東西,你要用何種方式餵飽自己,不僅要看自己的能力,也難免要憑幾分運氣。但是在看不到的精神世界中,每一個人的面貌,就可以分岐出更多的差異與衝突。
我們都可能有貧窮的時候,我們也都可能起過貪婪之心,但是往往在動了心念之後,被自己心中那一把尺所推翻,只有起心,卻沒有行動,所以沒有因為邪念對自己造成傷害。
在寄生上流的電影中,當兒子問起父親心中的計畫是甚麼時﹖父親幽幽的說著你知道什麼計畫不會失敗嗎﹖就是不要計畫,沒有計畫就不會有失敗。
真的是這樣嗎﹖沒有計畫就不會有失敗﹖當然不是這樣的,人生有計劃是好的,但需要以良善的心念為圓心,如果以邪念為出發點,那反撲的邪惡,往往也會把自己吞噬,一如電影中他們所有的計畫都起於貪婪,最後只能自食惡果。
愛出,必愛返;善出,必善返,反之,亦然。
寄生上流中有很多讓我看了很震撼的鋪陳,甚至在快速的電影節奏中有些不明白,所以看了兩遍後也看了一些影評。
這是一部值得玩味與思考的電影,不管有多少不合理或不得以的情節安排,都讓我們可以多加思考,家庭的意義﹖家人的意義﹖信任的意義﹖尊重的意義﹖愛與善良的意義﹖
一部好看的電影,寄生上流,跟你分享。
#圖片來源為網路截圖
寄生上流觀影後有感 在 電影補給站's post - 寄生上流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電影快報:《寄生上流》觀影後第一感想】 #無雷短評這根本就是韓國電影20年的復仇者聯盟!... ... 半夜有感而發,可能明天神智清醒冷靜之後就刪文也說不定) ... <看更多>
寄生上流觀影後有感 在 有雷《寄生上流》觀後感「燃燒烈愛與寄生蟲,反撲後的小丑。」 的推薦與評價
觀後感,電影,影評,韓國電影,寄生上流. ... 導演奉俊昊提醒,觀影前不吃雷,觀影後不暴雷,因此特別強調,以下雖無重大轉折,但有劇情成份的描寫,僅 ... ... <看更多>
寄生上流觀影後有感 在 [好雷]《寄生上流》你到底是誰? -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網頁版文章:
https://vocus.cc/@XXY2018/5d132474fd89780001a69093
https://www.movier.tw/post.php?SID=155955
影音導讀 | 120秒評電影:
https://youtu.be/xwMNVkBIQhY
《寄生上流》 Parasite
門前門後,你是誰?
簡單的場景設計,將整個社會濃縮聚集在幾個角色之中:《寄生上流》探討了韓國社會、
甚至是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貧富差距,或是階級、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嚴肅的探討議題
外,電影同時也加入了諸多驚悚或黑色幽默元素,讓整部電影不論在劇情深度、娛樂、或
是視覺效果上,表現都相當驚艷。
一直在掙扎是否給出滿分,但《寄生上流》真的是一部就算給出滿分也不會有所顧慮的上
乘之作。故事從居住在半地下室的貧民家庭說起,兄妹兩人假冒高等學歷前往富有人家中
擔任家教,進而引發後續一連串的連鎖效應。有趣的是,故事劇情十分淺白、明顯易懂,
但在角色或是對白設計上,字裡行間透露了控訴韓國現況的諷刺寓意。不論從什麼角度、
角色,或是劇情所觸及的議題切入,《寄生上流》都能夠提供觀眾更多元、複雜、深入的
思考空間。
驚人的是,電影中的一個大型轉折設計,著實讓我驚訝到目瞪口呆;這樣的衝擊,不僅帶
給我過去完全無法想像,也不曾經歷過的觀影體驗,同時也讓我再度見識到奉俊昊敏銳又
精準的影像語言。令人坐立不安的畫面,配合著淒美無比的弦樂配樂,這種不協調感頓時
成為了我們這個殘酷又現實的社會縮影,讓人不寒而慄。
人生可以是喜劇或是悲劇,但《寄生上流》在奉俊昊極具諷刺的口吻下,呈現了「社會就
是一場鬧劇」的概念。這場鬧劇中,沒有人是贏家,也沒有人是輸家,端看人們要怎麼在
這個社會結構中佔有什麼樣的地位、高度,或是裝扮成什麼樣的角色。
特別的是,《寄生上流》讓我想起了去年同樣奪下坎城金棕櫚的《小偷家族》,也讓我想
起奉俊昊過去執導的《殺人回憶》、《駭人怪物》或是《末日列車》。若要說《小偷家族
》打破了我們對家庭觀念的價值觀,讓我們重新讓認識到家庭組織的功能,以及每個社會
個體對於整個社會運作的角色重要性;那麼《寄生上流》用了另一種更尖銳、直接、諷刺
的口吻,呈現了現代社會隨時都有可能崩解的恐怖平衡。
就像是《末日列車》中,前後車廂的社會分階與聚集在由主角所發動的反抗革命;也像是
《駭人怪物》中,控訴南韓依附美國的政治現實;更像是《殺人回憶》隨著主角查案的過
程,認識到漸漸崩毀的人性。《寄生上流》可說是集合奉俊昊的導演功力大成,呈現了一
個既有質感,又有深度、內涵的作品。
有趣的是,在試映觀影前收到了奉俊昊特別透過發行商給台灣觀眾的一封信,希望觀影後
的媒體不要劇透暴雷。這種請求在近期許多娛樂大片中不少見,但一部從坎城至今讓各大
媒體自律,縱使奪下金棕櫚後依舊保持神秘感的作品,《寄生上流》確實存在著一種魅力
,希望能夠堅守防雷原則,讓這部優質佳作推薦給更多的人。
正如電影中不斷利用門、豪宅或是各個場景內的轉換,每個角色都有試圖偽裝自己的假面
具。門前門後,你到底是誰?《寄生上流》在幕前幕後帶給人的衝擊感,就是外表是這麼
一回事,但實際上挖開、揭露後將會是給人驚艷、驚人、甚至是驚訝的完全衝擊。身為影
評,身為觀眾,再到這部電影所觸及到的整個社會群體,你將會透過本片重新思考自己的
角色定位,你在自己現況環境中到底是誰?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或許,我們都有不為人知的一面,也有充滿成就、光鮮亮麗的社會成就。就像是《末日列
車》有著一台驅動人類群體的火車頭,那火車頭的背後一定存在著推動這台火車頭,形形
色色、各式各樣的百樣人生。而《寄生上流》的整體呈現雖然給人強烈的衝擊,結局卻也
留下耐人尋味的留白,沒有一個完美的正確答案,完全取決於不同觀眾、不同的人生經歷
。但我肯定的是,這部作品將會給你一場顛覆又具衝擊感的觀影感受。
所以,進場看這部電影吧!
--
===================Power by====================
Welcome to "視覺動物的電影觀點" Facebook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animalofvision
=====================XX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0.2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61536353.A.DD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