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介紹我們手工精雕佛牌系列之 #水月觀音。
觀音自在,觀色觀空觀自在;
大士圓通,大悲大願大圓通。
在《圖畫普門品》列有觀音菩薩有33種法相,見者得福。
『水月觀音』33尊觀音中位列第十二尊,又稱『水吉祥觀音』,或『水吉祥菩薩』。
「水月」意為「水中之月」,在佛經中寓意佛法皆無實體。早期密宗佛教經典裡並沒有水月觀音出處,是傳到中國後,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而產生的。
水月觀音的象徵意義旨在告訴人們放下執著,勘破世間萬法假象,覺悟成佛。
[水月觀音形象]
水月觀音的形象原由於密宗到兩宋時代,因理學思想的興起,加上士大夫等較淡於宗教的膜拜,而崇尚哲學義理的推求,因此盛唐時代華美的裝飾,已然不盛,文人、畫家們,借著筆墨,以抒發個人的思想、人生觀。
於是觀音像之姿態,慢慢屏除了密宗的繁瑣,以及經典固定的刻板儀軌,而趨向自由表現,由立姿而坐姿,由結跏趺坐,而屈腿、半跏,而斜倚宴坐,甚至作躺臥狀等,所有姿態均予人以柔和、舒暢、安恬、適然之感,進而「豐富」了中國佛像的造形藝術。
~以上網路資料整合分享給大家~
#龍宮舍利能量寶石
#水月觀音法無定相佛法無邊
密宗佛像介紹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歷史上的「絲綢之路」︱長知史
提起「絲綢之路」,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張騫「鑿空」西域的故事。實際上,在張騫之前,「絲綢之路」就以民眾自發的形式開通,張騫的「鑿空」,只不過是史書上第一次記載官方與中亞的往來。
-----------
【張騫「鑿空」西域】
漢武帝即位後,在前幾代財力積累和國內較為穩定的基礎上,力圖改變之前的妥協策略,轉而實施以進攻為主的大戰略,派遣張騫作為使臣出使西域,即是這個大戰略中的一環。
張騫於公元前138年奉命出使西域,被匈奴扣押了十幾年,後尋找機會逃出,完成了出使使命,這一次出使雖然沒有完成漢武帝聯合大月氏攻擊匈奴的目標,但因為他是官方派往西域的第一個使臣,「鑿空」西域的成績顯而易見。後張騫又為聯合烏孫,第二次出使西域,這次出使還派遣副使分別出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等國,與各國加強聯繫。
-----------
張騫的兩次出使,不但加強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聯繫,建立了持續的外交關係,而且使得中亞和漢朝的商旅不絕於途,為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打下了基礎。張騫的出使,也為和平外交奠定了基礎,此後,中原王朝與西域就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張騫出使表現出的堅韌、愛國、勇敢等精神表明,一個國家制定大的戰略,還要有能人與決策者一起實現,張騫與漢武帝就互相成就了「鑿空」西域與雄才大略的千古美名。
-----------
【玄奘西行求法】
繁榮時期的大唐,正主導著世界潮流,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輻射世界。各種文化、各種宗教在「絲綢之路」上交匯、融通,玄奘西行,鑑真東渡,一來一去,書寫的是各種文化互學互鑑的光輝歷史。這一時期的「絲綢之路」,在世界交流史上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
玄奘出生於隋朝末年。他年少出家,立志弘揚佛法,但因為派別眾多,各派對經義的理解也不同。當時的長安是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常有印度僧人來講經,佛法的精微釋講給玄奘耳目一新的感覺,他決定到佛教的誕生地——印度去求法。
玄奘從印度帶回了梵夾裝佛經520夾、657部,以及佛舍利150粒。在回國後的19年裡,他一共翻譯出75部、1335卷佛經。尤其是佛教在印度短暫消亡後,這些正確翻譯的佛經意義更為重大。由於他譯經傳教的努力,很多國家的留學生到他門下學法,長安也成為當時世界佛教的中心。除了翻譯佛經,玄奘還根據自己在印度見到的風土人情,撰寫了《大唐西域記》,記載了他親身經歷和傳聞得知的138個國家和地區、城邦,不僅包括今天中亞的一些國家和地區,還包括巴基斯坦北部、幾乎整個印度地區、孟加拉國以及尼泊爾南部地區,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宗教、風俗、氣候等,是古代西域和印度的大百科全書。
-----------
【鑑真東渡日本】
鑑真生於武則天垂拱四年(688年),揚州人。鑑真14歲的時候,隨父親入寺,或許是與佛天生有緣,他見到佛像就覺得有莫名的感動,所以就懇求他的父親也讓他出家,父親大為驚異,就同意了他的請求。當時恰好武則天詔於天下諸州,廣度僧人,於是鑑真就從智滿禪師出家做了沙彌。708年3月28日,在長安實際寺,鑑真隨弘景禪師受具足戒。此後,他到處學法,很快就成為一位著名的高僧。
-----------
742年10月,兩位日本僧人風塵僕仆地趕到揚州,此行他們要完成一個任務:迎請鑑真東渡。這兩位日本僧人就是榮睿和普照,他們是732年隨第10次遣唐使至唐留學的留學僧,他們來到大唐,不但為了學習,還肩負著一個重要的任務——尋訪戒律律師赴日本。聽完日本僧人的來意後,鑑真欣然應允東渡傳法,但就是這一點頭,竟然六次才成功東渡。
-----------
753年12月20日,66歲的鑑真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踏上日本國土。鑑真的到來,對日本的佛教影響甚巨:一是開創了日本的律宗;二是向日本介紹了天台宗;三是為日本密宗的勃興奠定了基礎。另外,在醫藥、建築、書法、雕塑、語言、飲食等方面,鑑真對日本都有積極影響。
-----------
【鄭和七下西洋】
如果說秦漢到元朝是「絲綢之路」的1.0時代,以陸上「絲綢之路」的開拓為主,那麼明清時期是「絲綢之路」的2.0時代,變為以海上「絲綢之路」的開拓為主。對中國來說,這個轉變是以鄭和下西洋為標誌的。
鄭和,1371年出生於雲南昆陽州(今昆明市晉寧縣)的一個小村莊裡。1382年,明軍平定雲南,在進入雲南時,明軍把當地幼童擄去,鄭和正是其中之一,被作為宦官服役。之後因緣際會,鄭和赴燕王朱棣藩邸,由此和朱棣有了聯繫,兩個具有雄才大略的人互相成就了開拓海上「絲綢之路」的佳話。
-----------
永樂二年(1404)正月,正是「靖難之役」功成之日,論功行賞,鄭和被朱棣賜姓「鄭」。此時的朱棣剛即位,百廢待興,為了向海外諸國傳達和平理念,使諸國來朝貢,以增加自己即位的合法性,便決定派人出使西洋。因為鄭和有勇有謀,無論姿貌還是才幹,在宦官中無有出其右者,故委任鄭和為正使。
-----------
鄭和七次下西洋,在很多國家留下了遺蹟,並傳播和平理念,引進先進文化。如滿剌加是鄭和船隊開拓的重要據點,據說滿剌加人就是從鄭和一行中學會的建造城市和掘井取水的本領,至今當地還有三寶城和三寶井的遺址。另外鄭和使團還給當地人治病和傳授種田知識。除了在海外介紹和傳播中華文化,鄭和使團還注意吸收借鑑海外的優秀文化,如使團成員撰寫的《瀛涯勝覽》《星槎勝覽》《西洋番國志》等,就處處留意各國的風土人情,並記載下來,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的民族志。
-----------
鄭和所開拓的海上「絲綢之路」,在佔城、蘇門答臘、錫蘭山、古裡建立了海洋交通中轉站,並在滿剌加、古裡等建立了貿易基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貿易。中國的瓷器、絲綢、漆器等出口到海外,刺激了相關手工業的發展,而海外的玉石、香料等也在中國擴大了市場,對相關產業也起到了推動作用。
密宗佛像介紹 在 七仙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4月15日(星期二)西藏法師來佛堂弘法及加持(2)
時間:晚上7:30分
內容:法師這次來香港,只是4天,行程緊湊,他有感我們在修密宗法門方面,遇到太多的問題,他特別來香港弘法,令我們修密宗的人,更懂得皈依的利益及注意事項、灌頂的利益及注意事項、菩提心如何修、哪個法門更適合去修?等等,講述在修密宗法門方面,如何修更易成功,如何修更易成就,不同人有不同的煩惱時,修什麼法門,更快見到實質效果等等。
在4月14(星期一)的弘法上,寧波車開示了非常重要的法門給大家,叫大家一定要多努力學習,了解清楚了再去修行,不然很易修錯,浪費時間。很多人的福報不夠,卻求很多東西,是很難求得到的,必須要心念調整。心念要善良,及皈依三寶(顯,密皈依都可以)。當有個善良的心,就是結善的種子,就會斷惡緣,斷了惡緣,日後的路就都是善緣,做事會更加順利。一切的障礙是因為惡緣未斷,新的惡緣又產生的緣故。
等等
法師講的非常清楚,易明,參加的人們獲益非淺。
明晚星期二,會繼續分享如何去修密宗法門,請大家不要錯過此機會,因為寧波車,這兩天就要回西藏了。
法師介紹:
法師的法名為 洛桑華旦,出生於青海省,在9歲時接受活佛塞藏的加持,受了沙彌律儀,即36戒。之後按照寺廟的傳統苦練,修習念誦、法行、法事、三藏四續為主的儀規及戒律,同時學習天文曆法,並從小酷愛繪畫佛像唐卡,並得到夏吾才讓,及更登達吉兩位大師傳授唐卡繪製的秘傳,並跟隨扎西熱旦上師學習雕塑佛像及建設金剛壇城藝術。之後又受了比丘律儀,認可終身戒絕一切損他諸罪及罪因的別解脫戒。除了平時修行外,也常被應邀為各大寺廟繪製唐卡,其中西藏的三大寺,及甘肅的拉卜楞寺、塔爾寺,四川及北京等一些著名的寺廟等等。法師得到活佛塞藏的加持及傳𠄘,並被指派為甘肅的德隆寺雕塑金剛壇城,並受到活佛的稱讚。
於2002年留學印度甘丹寺,修學五部大論,包括釋量,般若,中觀,戒律,俱舍。在修行及藝術等各方面均得到根本上師貢薩嘉瓦丹增嘉措及諸高僧法王的秘傳。2007年回國,在西藏修行至今。
佛堂地址:九龍深水埗長沙灣道181號2樓(地鐵深水埗A1出口,右行一分鐘,樓下是麻雀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