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談求學 #實習vs實驗室 #人生規劃
【實驗室 vs. 實習?我如何做決定!】
三類的你
還在為要留實驗室還是去實習之間抉擇嗎?
來看看 #維納Verna 當時是怎麼分析他們的優缺點
而最後又是怎麼抉擇的~
「
🔴 實習優缺點:
O:有錢拿
O:體驗這種環境跟生活型態(以後有機會遇到)
X:都在台北(住新竹表示:被地理霸凌嗚嗚。)
X:目前經歷只能做比較碎的小工作
X:找不太到。。。
🔴 實驗室優缺點:
(⋯)
🔴 最終選擇
綜合結果讓我決定好好蹲在實驗室裡,繼續培養自己的能力,等到想找實習的那天,有夠好的能力接任務。」
—— #維納Verna
想知道實驗室是有著哪些優缺點
而讓作者最後選擇實驗室的嗎?
就趕緊點擊連結查看吧!
🔹本文分享自 #職涯規劃版
👉🏻全文看這裡:https://bigstudent.tw/HtbEN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實習vs實驗室」的推薦目錄:
- 關於實習vs實驗室 在 大學生 BIG Studen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實習vs實驗室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實習vs實驗室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實習vs實驗室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實習vs實驗室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實習vs實驗室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實習vs實驗室 在 找實習vs進實驗室做專題- 成功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實習vs實驗室 在 實習透視鏡Intern Lens | **【漸強實驗室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實習vs實驗室 在 和平東路實驗室|| 研究生實習大解密!街訪研究生的真實想法 的評價
實習vs實驗室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新冠病毒到底是從那裡來的?這個問題引起了美中之間又一輪的針鋒相對。華盛頓郵報國際專欄作家羅金(JOSH ROGIN),取得一份在國務院官員之間流傳的外交電報,內容是2018年有駐北京的科學外交人員,參訪了武漢的病毒實驗室。當時這些科學外交人員回報,該實驗室研究的病毒很危險,有造成大流行病可能,而他們的安全防護機制卻十分讓人憂慮。
福斯新聞網也以內幕消息報導指,新冠病毒不是被製造出來的武器,但是實驗室全安疏失而外流的。一名工作人員被感染,然後才擴散到一般市民。
美國總統川普更連續幾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證實,有這個說法,還有一些很奇怪的情況,而美國正在徹底調查,病毒源頭是哪裡。並且喊話,如果中國大陸知道這個狀況,他們必需負起責任。
在一連串傳聞攻擊下,武漢國家生物實驗室主任袁志明出面說明,他強調,病毒絕對不是從實驗室流出,而且病毒所裡,包括現職員工或退休人員,沒有任何人被感染 。】
{內文}
<MV字卡>
(關於傳染的源頭仍是個謎)
(卻引發了美中之間針鋒相對的指控)
美中之間正進行最新一波關於新冠病毒的論戰。
COVID-19真正來源,到底是動物身上,還是最早爆發傳染疫情的武漢。這裡爭論的並不是中國官方報告提出的野生動物市場,而是專門研究病毒與免疫學的武漢病毒研究所。這個說法來自於美國政府內部,近期在官員之中廣為流傳的一份外交電報。還有美國總統川普連續在每日例行記者會上,意有所指透露的訊息。
<新聞旁白>
多個消息來源稱,這可能是中國有史以來最昂貴的政府掩蓋行動。人們越來越相信,COVID-19病毒出自於武漢實驗室,但是並非是作為生物武器,而是中國企圖研究和處理這種病毒,以便向世界展示,中國在這方面能力,與美國一樣好,或更好。
人們相信這種病毒會傳染給人類,然後再人傳人。而在實驗室工作被感染的零號患者,進入了武漢市的人群中,造成了疫情。消息人士稱,世界衛生組織從一開始,就協助中國掩蓋事實。
<美國總統 川普 vs. FOX NEWS記者 (04/15)>
(消息稱COVID19是自然產生的病毒,但卻是由武漢的病毒實驗所,因為安全機制疏失而外流,導致一名實習人員被感染。)我們確實聽到越來越多這樣的說法,我們會再看看。你提到了多位「消息人士」,這次你可以用「消息人士」這個用詞。我們正針對這個可怕的情況進行徹底調查。
<新聞旁白>
有獨立的中國研究人員指出,第一位新冠肺炎患者並未去過華南海鮮市場。美國情報部門正在調查其他可能性,包括該病毒是否從位於幾英里之外的病毒實驗室意外流出。該實驗室一直從事蝙蝠攜帶病原體研究工作。
<美國總統 川普 (04/18) >
聽起來很有道理。他們提到了一種蝙蝠,但這種蝙蝠並不生存在(武漢)這個區域,也沒有在(武漢)野生市場中販售,而是生活在40英里外的地區。有很多奇怪的情況發生。無論如何(病毒)造成184個國家正為傳染病所苦。
引起美國政府關切並展開調查行動的,是華盛頓郵報國際專欄作家羅金(JOSH ROGIN),取得這份在國務院內部流傳的外交電報。根據這份電報,早在疫情爆發兩年前(2018年1月開始),美國駐北京使館科學外交人員,曾經數次參訪武漢病毒研究所,並且在事後回報國務院,該實驗室缺乏完善的安全保護機制,令人憂心。
羅金表示,就他所看到的,電文內容向美國政府預警稱,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的蝙蝠冠狀病毒,具有傳播給人並造成大流行病風險。
<JOSH ROGIN 華盛頓郵報國際專欄作家>
在過去的兩個月中,被遺忘的外交電報,在川普政府內部廣為流傳。因為官員們正在爭論,困擾世界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否可能來自於武漢的兩個實驗室之一。
而武漢病毒所對相關病毒研究已持續多年,中國大陸稱,病毒最初是從武漢海鮮市場擴散,這個說法似乎正在瓦解。
<新聞旁白>
華南海鮮市場到武漢疾管中心,距離還不到四百碼。NBC取得中國大陸一家大學的研究報告說,武漢疾控中心的一位科學家,曾遭受蝙蝠病毒感染。但這份研究已從大學網站上刪除,因為官方聲稱此說法缺乏證據。
美國福斯新聞網等電子媒體則援引消息人士稱,新冠病毒或許不是被製造或者刻意流出,但實驗室內有人員被感染,病情於是被擴散至一般群眾,最終引爆全球流行病。
<武漢病毒所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 袁志明>
我可以明確告訴你,病毒所無論是退休職工、學生還是我們的工作人員,沒有一個人被感染。事實上從新冠病毒出現以來,我們就全身心投入研究工作。病毒絕不可能是從我們這邊出來的,我們有嚴格的管理制度,我們有我們的科研行為準則 。
位於武漢的病毒研究所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其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也被稱為P4實驗室。開始投入冠狀病毒相關研究,為的是避免類SARS大流行病再度發生。其中許多研究項目不乏美國研究團隊參與,如德州大學加爾韋斯頓國家實驗室。英國每日郵報還曾揭露,美方對一些研究項目也提供了資金。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新冠肺炎全球擴散之際,二月初開始社群網站流傳,武漢病毒是經由實驗室人為製造的生化武器,但遭到多數科學家駁斥。包括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長柯林斯,引述一項最新研究稱,科學證據顯示新冠病毒起源於自然界。美國公衛權威佛奇面對外界詢問也明確表示,新冠病毒是從動物傳給人。
<美國公衛權威 佛奇博士>
由一群具有份量的演化生物學者,研究了病毒基因序列,(宿主)蝙蝠身上的序列 其突變進程,與新冠病毒從動物傳到人身上進程一致。
而現在美國媒體的最新報導則是,病毒或許不是被刻意製造的武器,但它是因安全失誤而被外流的結果。而川普在每天的記者會上放出相關訊息,更喊話中國應該負起責任。
<美國總統 川普>
如果中國是知情刻意為之,那麼他們必需為此承擔後果 ,我們很早就要求前往調查,但中國拒絕美方專家前往,我想他們很為難,是因為他們知道發生了不好的情況,而覺得很為難。
西方國家領袖也接力對中國政府發出聲討。澳州外長呼籲成立調查機制,對疫情源頭進行調查,並對中國疫情透明度表示嚴重關切。德國總理梅克爾敦促中國,應該提供更多疫情早期爆發訊息。法國總統馬克洪也警告,不要天真的以為,中國政府把疫情已經處理得很好,有些事顯然發生了 但我們並不知道。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 耿爽 >
中國同其他國家一樣,都受到了病毒的攻擊,是受害者,不是加害者更不是病毒的同謀。國際社會應當團結協作、同舟共濟,而不是相互指責,甚至叫囂什麼追責索賠。美國一些人必需要清楚,他們的敵人是病毒不是中國。一味的攻擊抹黑他國,不能挽回浪費的時間和逝去的生命。
德國之聲以「中美之間的病毒性冷戰」,來形容美中之間再一次的針鋒相對。華盛頓郵報國際專欄作家羅金則點出:自始至終,川普和習近平之間就缺乏互信,遑論共享(防疫)資訊。
實習vs實驗室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癌症新治療及免疫療法特別專輯系列(首播)
【趙坤山享譽國際放射腫瘤醫學專家 投入新醫療科技不止步】
趙坤山是全球最頂尖,享譽國際的放射腫瘤醫學專家。2008年,當美國康乃爾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兩大醫學院,決定共同投資8000萬美元,聯合發展<放射腫瘤中心>(Radiation Oncology Center)時,這所全美最大的醫院想到的是請Professor K.S. Clifford Chao(趙坤山),擔此重責大任的主席一職。
他手中發表具影響性的學術論文 超過100篇,兩本出自他手的教科書,是全球"放射線治療癌症"的專業臨床和學術界中,最廣泛使用的必讀書籍。
60歲,沒有我們想像中國際頂尖醫者的嚴肅和不言苟笑,四年前他從美國回到台灣擔任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以及中國醫大附設醫院癌症中心主任。在美國和國際醫學領域裡,他是人人都要他留下來的珍寶,趙坤山為什麼幾乎在人生最巔峰時,轉身落腳台灣。
(趙坤山\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 中國醫大癌症中心院長)
我母親有中風,然後不斷反覆的中風,然後我父親有開始有阿茲海默症,變成他沒有辦法互相照顧,我那時候幾乎是常常往來回這樣跑,我已經離開家鄉已經26年了,我決定說,還是回來好好的陪爸爸媽媽
他人生的每個決定都很純粹,他不是選擇最快 最捷徑的解決辦法,反而像海綿一樣是"求知若渴"的心,帶著他接下挑戰往前走。
(趙坤山\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 中國醫大癌症中心院長)
啊 別人不會 我一定要學到會,我在高中的時候物理不好,所以那時候想說,啊 重來一次,搞不好有機會證明一下我沒有那麼笨,你知道嗎?
趙坤山說的是自己在25歲那年,對"高能物理"好奇又熱情的心情,那時,高雄醫學院畢業,他在長庚醫院任住院醫師時,腫瘤科林芳仁教授從美國最大私人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Kattering帶回來,用放射線精準殺死癌細胞的嶄新知識,而馬偕醫院著重整合照護的英國式醫療制度,這些教科書上沒有的最新醫療,都讓趙坤山著迷又大開眼界。後來,從澳洲回台的陳泓凱教授和趙坤山一起照護一位攝護腺癌擴散到骨頭的病患時,給了他當頭棒喝。
(趙坤山\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 中國醫大癌症中心院長)
從書上講的就是,你要用女性賀爾蒙來把身上的賀爾蒙要壓下來,我馬上把那個賣癌症,那聖經那麼大本的書才剛剛出版出來的,我就 把這個書拿過來翻給他看,說這個就是要這樣治療,那時候很得意,然後他看看我 然後說 來 我告訴你,你查查看,它這個論證,後面的參考資料是什麼,我就查一下,然後看到說,它說這個參考資料,是五年舊的東西,那個時候是另外一次的震撼,他就說 "你需要走出去,更多的學習",一棒就敲醒了,那次我那時候決定了兩件事情,一件事情就是說,我需要走出去,第二件事是,有一天我要出版教科書來教導其他人,我要出去,但另外一個目的是,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寫教科書來教導更多的學生跟住院醫生
"到國外去","有一天寫出教科書",這是趙坤山的初心,是一位醫者渴慕為病人,學習到最好 最先進的治療。
到美國的第一站,趙坤山在全美排名前三大的醫學院Washington Uni. 修習M.D.(Medical Doctor),為了學最尖端的醫學常識和技術,他一邊做臨床,一邊進了最"苦"的實驗室。
(趙坤山\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 中國醫大癌症中心院長)
我們都是在run drill*,每天就是在養細胞,這條路還真的很辛苦,做研究的路
但就也看見了他的肯吃苦,當時的系主任(Dr. Carlos Perez)對趙坤山提出一個,從此改變他人生的問題,"想不想 留在美國當醫生"。
(趙坤山\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 中國醫大癌症中心院長)
我嚇了一跳,我說 啊 留下來是什麼意思,因為留下來我要重頭來,我說我已經走到這裡了,你還要再重頭來,他說這樣子,在美國的訓練一般來講要五年,第一年你要先去內科 做一個輪流學習,接下來才是四年的專業的訓練,你如果願意留下來的時候,我讓你五年的訓練 讓你兩年半就可以走完
一位30歲的博士若留在美國當醫生,就得一切從"小實習醫生"開始重來,或者回到台灣當主治醫師 繼續一路往上走,若是你,你選擇哪一條路?結果趙坤山選擇了最不容易的路。
他選擇在30歲時在美國重新接受醫生訓練,而且還自請將2年半延長到3年半,多花一年在內科當實習醫生,因為"我得知道美國藥怎麼開 怎麼寫處方"這樣還不夠,他晚上還上大學部的英文課學論文寫作,並和私人老師 上了整整兩年的英文發音,因為"有病人抱怨 聽不懂趙醫師的英文"。
他把身段和靈魂壓低,別人認為是挫折或羞辱的事,他認為是繼續學習的動力,後來,趙坤山捨棄了在外開業薪水多2倍的選擇,而是拿到華盛頓大學副教授職,一頭鑽進台灣當時還很陌生的"分子生物學"領域,八年後,趙坤山以"如何以非侵入性的生物影像","知道腫瘤缺氧狀況"的研究,不但一舉拿下華盛頓大學的終身職,更掀起了醫療界第一波"將生物影像用在癌症治療"的成果和趨勢。
他因此寫下了兩本教科書,第一本(Radiation Oncology Management Decision),至今是放射腫瘤領域最暢銷的書,第二本是IMRT為當時最棘手的頭頸癌,清楚寫下一步步 安全的放射治療流程。
(趙坤山\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 中國醫大癌症中心院長)
IMRT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強度調控放射治療),第一次我們發覺說,一個技術 一個放射計算的一個技術,可以改變了整個治療的一個生態,而且能夠讓全世界那麼多的病人去受惠,所以當它的技術出來的時候,Old school people 就是這些老教授,他覺得說怎麼可能,這種東西太危險了...一大堆的理由,當然現在回頭看,我們現在看說那時候是這樣,怎麼會那麼沒有遠見,但是你要知道,這放射治療 癌症的治療都是一種進化,都是要花上數十年,也在那個時候的整個IMRT變成一個趨勢,發覺說 哇 這次真的是有發展前景了
對的Timing,原來需要這麼久的等待和基本功的訓練,它需要趙坤山18年的時間"打掉重練"醫生訓練,不被高薪誘惑地留在醫學院和實驗室探索最新研究和技術,更不恥下問的 磨好英文寫作和發音。
(陳文茜\主持人vs.趙坤山\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 中國醫大癌症中心院長)
(你應該謝謝你當時願意),(屈身回去學英文的寫作對不對),的確因為那個抱怨,如果沒有那個抱怨,老實說我不會去把寫 聽跟講這件事情,好好的打好基礎,這個基礎在往後的日子 對我幫助甚大,因為到最後當你到一個階段的時候,你所需要的事實上是到各處去傳遞,(當時在)2001(年的時候),因為我做的這兩個領域,IMRT跟分子影像,剛好是那個時候 我們那個領域裡面最熱門的主題
(2001.09.11 紐約發生九一一事件)
(陳文茜\主持人vs.趙坤山\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 中國醫大癌症中心院長)
我本來就是要去紐約(Sloan-kettering)了,911發生了以後 就糟糕了,那時候我跟我太太講說,我從來沒有作過惡夢,不知道怎麼夢到說,紐約被放了核子彈了。所以最後沒有去Sloan-kettering,沒有去紐約,決定選MD Anderson,你太恐懼卻也太幸運,真的太恐懼,對核子彈太恐懼
九一一後,趙坤山到了德州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擔任放射腫瘤科主任六年,後來在康乃爾和哥倫比亞兩大醫學院聯合"挖角"下,他再擔任新成立的<放射腫瘤中心>的主持人兼系主任,2002-2014年的12年間,趙坤山44歲到56歲的年歲,他沒有停歇,還拚命三郎的完成兩項創舉。
一是使用MD Anderson在臨床研究的強項開設生技公司,讓治療技術能在短時間內 拿到FDA的認證上市,幫助更多的病人,二是他居然還當了"醫生工頭",跑工地看管線的,蓋好康乃爾和哥大醫學院斥資8000萬美元,為發展下一代放射腫瘤的新院區。
(趙坤山\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 中國醫大癌症中心院長)
我蓋的那個地方(以前)剛好是Yankees的洋基隊,那個下面就是石頭,但是旁邊都是像這樣子的建築物,四面都是建築怎麼去挖這個東西呢?結果不是怪手 是火藥,我們那時候要用火藥,去把石頭炸掉,所以那時候必須要把所有的地方保護了,一炸的話其他的大樓都倒了就不得了。
趙坤山曾經這麼形容他所熱於研究的目前最新的質子治療,形容它"像焰火","焰火的特色是它可以控制在一定的高度引爆","還能默認引爆時候的顏色和亮度","質子治療也一樣","人類也可以決定在身體的什麼地方引爆它","同時控制它引爆後的顏色和大小”,於是達到更精準治療的目的。一如趙坤山的人生。
醫者三十年的歲月,所有的選擇都來自最原點的初衷,學習最新的知識,寫出教科書以幫助最多的人。於是他不疾不徐的預備能量,直到一定的高度才全然引爆,爆出對這個世界和患者 最大的貢獻,但我們不能忘了,集榮耀於一身的光彩背後,是多少個睡在實驗室的日子,或許還有他難以避免的低潮 沮喪 他人的揶揄。我們很期待趙副校長下一步對台灣的眼光,和對新醫療科技不止步的投入。
採訪撰稿/李怡慧 攝影剪輯/陸念勤
實習vs實驗室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實習vs實驗室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實習vs實驗室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實習vs實驗室 在 實習透視鏡Intern Lens | **【漸強實驗室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漸強實驗室是MarTech (Marketing Technology) 新創公司,專注於以數據影響行銷決策,幫助企業利用訊息渠道與顧客互動。漸強透過各類方式搜集行為數據,分析數據後配合機器 ... ... <看更多>
實習vs實驗室 在 和平東路實驗室|| 研究生實習大解密!街訪研究生的真實想法 的推薦與評價
一般對於研究所學生的想像無非是每天悶著頭寫論文、趕在兩年內畢業。不免令人好奇,研究生畢業後同樣要面對職場考驗,短短兩年求學時光裏(兩年是理想 ... ... <看更多>
實習vs實驗室 在 找實習vs進實驗室做專題- 成功大學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本人目前大三下,之後想透過推甄直升系上的研究所(成績中上沒有特別突出),之前就規劃好升大四前的暑假想去外面公司實習。但最近身旁的學長姊建議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