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青鳥 #通緝全臺大叔
#實踐建築設計學系 #城市學
2018春「大叔學」開課了!
2018大叔學講座系列搶先預告
※本系列講座第二場開放校外民眾報名※
▎3/7 遊日大叔 Chez Kuo
講題:「我只是出門散步一下」
推薦書籍
《秋刀魚》,陳頤華
《咖啡關西》 ,Chez Kuo
《信仰的開花:日本祭典導覽 》,林承緯
▎3/14 山屋大叔 陳敏佳
題目:「軟爛文青野山自虐造屋」
推薦書單:
《任性創業法則》
《真食物革命》
《阿納斯塔夏》
▎3/21 搖滾大叔 張鐵志
講題:「Think different:搖滾樂如何激發創意」
推薦書單:
《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十週年紀念增訂版)》,張鐵志
《時代的噪音:從狄倫到U2的抗議之聲」》,張鐵志
《只是孩子》,Patti Smith
▎3/28 台北大叔 朱全斌
講題:「台北與家傳的飲食記憶」
推薦書單:
《台北說城人》
《台北回味》
▎4/11 建築大叔 王大
講題:「驀然回首,背後已經是一堆建築:漸行漸歪的人生。」
推薦書單:
《安藤忠雄的建築迷宮 》
《建築為何重要? 》
《給青年建築師的信》
《粗曠與詩意: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
《意外的現代性》
▎4/25 策展大叔 格子
講題:「黏呼呼的策展日常與非常」
推薦書單:
《安迪.沃荷的普普人生》
《符號帝國》
《工藝之道》
《蝶道》
▎5/9 自由大叔 李明璁
講題:「有臉書為什麼還要翻書:紙本人生好自在」
參考書單:
《老派科技的逆襲》,David Sax
《隨便讀》,呂大樂
《雜誌上癮症》,藤本泰
《我會自由,像青鳥一樣》,蔡瑞珊
▎5/16 型男大叔 吳宗穎(Steven Wu)
講題:是大風吹還是吹大風的風格創業
▎5/23 廢墟大叔 姚瑞中
講題:眼前盡是如海市蜃樓般的江山啊!
推薦書單:
《海市蜃樓》1-5集
---
時間:19:00-21:00
地點:實踐大學A401教室
參與方式:
從本系列講座第二場開放校外民眾報名
需填寫報名表單(第二場報名釋出)
主辦單位: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協辦單位:青鳥書店
|說明|
此講座與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合作,將以實踐大學學生為優先入座。校外民眾請填寫報名表單,收到報名確認信後,須再重複確認參與意願,即開放入場,但不保證會有座位,敬請見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40665412972219/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存在的本質|錄像藝術家 牛俊強 牛俊強,從建築踏入藝術,成為視覺藝術家。在嘗試各種媒材後還是情歸於錄像。從探索自己出發,擴延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探索存在於生活中不可見的交會;人與人之間微妙的牽連;乃至更大的「無形」,從個人擴及群體生命意識,擅長以各種不同形式創作,做出細膩而宏觀的提問。 其作...
實踐建築設計學系 在 李清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人問起實踐建築設計學系的優勢在哪裡?
我再將這篇文章PO一次!
魔法設計城堡\ 實踐大學設計學院
文、攝影:李清志
實踐大學位於大直地區,過去家專時期以所謂的「新娘學校」著稱,因為這所學校在創辦人謝東閩先生的嚴謹辦學下,十分重視生活教育與實務訓練;後來轉型為都會型大學之後,網羅許多年輕優秀的設計人才擔任師資,創新的教學方式與開放的學習環境,讓這所新興大學成為設計藝文界矚目及討論的話題,也被國外媒體評鑑為全球百大設計學校之一,遠見雜誌甚至用「台灣設計界的哈佛」來形容這所大學,實踐大學儼然成為國內新世代設計教育的代表。
被稱作是「台灣設計界的哈佛」,實踐大學其實並無法與哈佛相比,因為實踐大學作為一所私立學校,不論是在財力上、教師學歷上,甚至於招收的學生素質上,似乎都無法與國立學校相比,但是實踐大學運用另類的戰術,讓原本處於劣勢的戰局逆轉勝,逐漸轉型為國內不可忽視的優秀設計學校。
前衛創意的魔法巫師群
實踐大學逆轉勝的關鍵,最重要的因素,應該是優良創意師資的網羅。當所有大專院校都迷信博士學歷師資時,實踐大學反其道而行,召募師資時,以其是否具有前衛精神與設計創意為主要考量,因此網羅了一批具有反骨精神的前衛師資,這些教師們各有所長,也都在業界具有特立獨行的名號;他們有如是哈利波特霍格華茲魔法學校裡的魔法巫師教授般,有的專精魔藥學、符咒學,有的專攻黑魔法防禦術,也有人專長魔法歷史等等,這樣獨特的組合看似十分完美,但是如何將這群獨行俠般的魔法師安置在一起,又能讓彼此融洽共事,的確是件不容易的事!
要召喚這些奇怪藝術設計人才在一起服務,正是實踐大學厲害的地方,他們知道傳統的控管方式,無法留住這些藝術設計人才,因此採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讓每個教師都盡可能自由的發展其創意教學,對青年學子產生極大的啟發作用。
走在實踐大學校園可以看見許多奇奇怪怪的老師,有終年穿著喇嘛般褲裙的男老師、有經常提著市場水晶肥皂塑膠購物袋的麻辣教師、也有留著馬尾的高壯老師,以及嘴裡經常喃喃自語,講些哲學話題的長鬚老頭,這些奇特如魔法師的教師群,正是這所城市中的設計大學散發魔力的重要根源,也是實踐大學最重要的資產。
設計科系學生們在進入這所魔法學校之後,都會接受一連串嚴格的操練,目的是要這些學生們,從傳統填鴨式、昇學至上的封閉思考中解放出來。他們被鼓勵研讀大量人文藝術書籍、觀看大量藝術電影,(實踐建築系是少數開設電影課程的建築系),大一設計老師們以師徒制的方式,長時間與學生相處,影響學生對於美學藝術的看法。
他們甚至要求學生不花錢,而是到街頭撿拾廢棄物資,作為設計創作的材料。寒假期間,學生假期作業竟然是「流浪」,牆上貼著台灣地圖,學生們以射飛鏢的方式,決定他們假期要去流浪的地方,訓練學生獨立旅行與思考,許多學生從未離開父母、離開台北,「流浪」作業提供學生一次成長的機會,去經歷一場類似切•格拉瓦「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沒有圍牆的大學城
實踐大學是少數具有優雅大學城空間特色的都會大學,國內的都會型大學,幾乎都有高聳的圍牆保護自己,圍牆外則是夜市攤販群據,有如被攤販所包圍的城堡一般;實踐大學卻是一座沒有圍牆的大學城,校園幾乎與社區結合,周邊也沒有髒亂的攤販,有的只是特色餐廳與戶外咖啡座。
這所大學十分重視空間環境的美感,董事長謝孟雄先生雖然是一位婦產科醫生,骨子裡卻是浪漫十足的藝術家,他酷愛攝影、旅行與建築,強調教育除了「言教、身教」之外,「境教」也非常重要!因此整座實踐大學校園沒有低俗的瓷磚外牆,有的只是如安藤忠雄建築般的清水混凝土。
實踐大學是國內少數具有整體校園規畫的大學,由女建築師安郁茜所主導的校園規畫,讓這座面積不大的都會校園,卻有著統一優雅的現代美感,連英國女建築師哈迪事務所的人來參觀也讚不絕口,認為即使在英國也少有如此設計感十足的都會型校園。學校建築多由國內知名建築師姚仁喜所設計,設計大樓甚至獲得遠東建築獎肯定,而由室內設計師陳瑞憲所設計的圖書館內裝,也被譽為是國內最美的圖書館。
學生們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耳濡目染,自然會培養出對於設計美感的要求。試想學校校園周邊若是佈滿混亂夜市攤販,學生在校園內學習美學設計,一出學校卻又陷在髒亂的環境裡,肯定會精神分裂,又如何能培養出具美感的設計人材呢?實踐大學校園印證了「境教」對於設計藝術的人才培養,有其不可忽視的重要性,這也是過去國內學院教育所忽略的部份。
臺灣設計界的包浩斯、跨領域的文藝復興人
在現代設計史中,有一所稱為「包浩斯」(Bauhaus)的設計學校,這所學校強調設計教育的「心手合一」,也就是一位設計工作者的訓練,不是只有知識上的理解與想像而已,也必須親自學習操作,讓心裡所想像的,可以藉由自己的手,直接表達出來;當一位設計者懂得材料及製作技巧時,更容易創造出好的作品。
實踐大學的設計教育也與「包浩斯」相似,因此學校設有木工、金工、銲接、塑膠射出成型等工廠,讓設計學生在低年級就要接受工廠實習課程,瞭解材料及細節的構造方式,在實踐大學可以看見那些漂亮的青春少女,像工廠學徒般熟練地操作圓盤鋸、磨砂機或拿著巨型釘槍豪邁地工作,那種場景超越了我們一般社會對青春少女柔弱花樣的刻板印象。在實踐大學這樣一個兼顧學術理念與實際操作的環境中,學生慢慢被訓練成一個接近「文藝復興人」的狀態。所謂的「文藝復興人」是達文西的理想,達文西在當年不僅是畫家、雕塑家,也會設計攻城戰車、飛行器,甚至水壩等建築,是個多才多藝、跨領域的人才,實踐大學就是希望培育出這樣的「文藝復興人」,這樣的人才在將來的世界,也將是具備競爭力的人才。
在國內高等教育機構林立,各個學校急欲建立個別特色之際,實踐大學早已跳脫傳統思維,以另類思維建立起國內設計教育的新典範。走進實踐大學的校園,或是優遊於校園周邊大學城社區,都可以感受到一股優雅富設計感的藝術氛圍;這樣一座都會中的設計學校,猶如水泥森林中的魔法城堡,將隨時施展魔力,替城市居民帶來新的震撼與驚喜!
實踐建築設計學系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存在的本質|錄像藝術家 牛俊強
牛俊強,從建築踏入藝術,成為視覺藝術家。在嘗試各種媒材後還是情歸於錄像。從探索自己出發,擴延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探索存在於生活中不可見的交會;人與人之間微妙的牽連;乃至更大的「無形」,從個人擴及群體生命意識,擅長以各種不同形式創作,做出細膩而宏觀的提問。
其作品由叩問自身延展至以「視覺作為一種存在的形式」確立主軸,於「2018年牛俊強個展」時臻至大成。作品類型以錄像為主,並包括實驗影像、攝影與複合媒材裝置等,在闡述「存在的本質」這條藝術之路上,不斷嘗試更開闊的創作與突破。
小檔案:
牛俊強,畢業於實踐大學室內空間設計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目前工作創作於台北,任職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曾於國內外美術館與影展發表作品。影像作品《即使她們從未相見》獲頒第 35 屆金穗獎最佳實驗片。曾參與鹿特丹國際影展金虎獎短片競賽、FAFF錄像藝術節、英國Osmosis 錄像藝術節、美國Pixilerations新媒體藝術展、紐約 cutlog 藝術節、西班牙Aguilar影展、法國Tours亞洲影展、法國ARTchSO錄像藝術、 日本東京Interdisciplinary 藝術節、韓國光州ACC Asian Arts Space Network Show、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劃、台北金馬影展、台北美術獎、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台北電影節等國內外藝術節和影展展出。
作品亦在柏林、伊斯坦堡、特拉維夫、俄羅斯、墨西哥、首爾、北京、深圳等國際重要城市發表。曾獲頒第53屆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最佳實驗電影,第42屆金穗獎最佳實驗片,第35屆金穗獎最佳實驗片,及第十七屆台新藝術獎入圍,《神的影子》獲提名「2021倫敦IFF獨立電影節」最佳外語紀錄片,和最佳外語紀錄片導演。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UI2irWiUac/hqdefault.jpg)
實踐建築設計學系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景觀建築跟建築到底差在哪裡?
這週離島人邀請到駐英台景觀建築人:鄞絜芸Mika。
Mika畢業於實踐建築系,在英國Uni of Sheffield Landscape Architect Department獲得碩士學位後,現在在英國ALD景觀公司擔任Landscape Designer。在英國深造、努力的同時也和Ep101的孝儀一起擔任駐英台景觀筆記共同總召。
歡迎大家來聽聽這週的離島人播客節目,
來聽聽Mika從建築轉景觀的經歷及省思。
0:00 Intro
3:43 What is 景觀建築師?
8:44 英國各式各樣的景觀規定
12:50 Mika離開台灣的契機
19:36 建築哪裡不好?為什麼要轉景觀
26:55 景觀設計時需要處理什麼?
38:41 在英國的經驗中,如何區分建築跟景觀的責任範圍
42:19 未來有打算回台灣發展嗎?
-----
🎧離島人們的經驗交流播客平台
A podcast platform, shares experiences of those who are offshore.
🏠 離島人Homepage | https://www.humansoffshore.com
🎬 Youtube | https://bit.ly/ho_youtube
🌹 Paypal小額贊助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paypal
-----
🎙Ep107- 駐英台景觀建築人:鄞絜芸 Mika
#景觀 #SheffieldLandscape #實踐建築
🔗 https://linktr.ee/MikaYin
🏆經歷
- 英國_ALD_Landscape Designer
- 英國_英國皇家景觀建築師協會_Associate Membership
- 英國_駐英台景觀筆記共同總召
- 台灣_嶼山工房_Designer
🎓學歷
- 英國_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_Depart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 台灣_實踐大學_建築設計學系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aJRhFI7jKA/hqdefault.jpg)
實踐建築設計學系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只有建築設計才能創造空間嗎?
這週離島人邀請到在用土構築空間的製陶人:王瑞竺。
瑞竺畢業實踐大學建築,在創作畢業設計時將「土」作為空間創造的材料。畢業後任職於大涵建築師事務所,期間因緣際會開始學習陶藝、被瀨戶內海藝術祭所展示的日本美學吸引而前往日本武蔵野美術大学進修。
2019年4月畢業後,已在台中發展出個人陶藝工作室。希望能將建築空間的經驗與日本陶藝工藝精神、本質做結合,和生長的土地交流分享。
歡迎大家來聽聽這週的離島人播客節目,
來聽聽瑞竺開始陶藝創作的契機 及在日本求學時的經驗。
0:00 Intro
2:33 從建築轉往陶藝創作的契機
4:37 為何去日本進修陶藝
7:48 武蔵野美術大学 工芸工業設計學系?
11:51 工藝工業設計系是學徒制嗎?
11:47 如何選擇指導教授
19:56 建築背景對陶藝創作有什麼影響
22:26 選擇回台灣發展的理由
24:51 在台灣開自己的陶藝工作室?
-----
🎧離島人們的經驗交流播客平台
A podcast platform, shares experiences of those who are offshore.
🏠 離島人官網 | https://www.humansoffshore.com
🎬 訂閱Youtube收聽節目 | https://bit.ly/ho_youtube
🌹 Paypal支援離島人生存計畫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paypal
-----
🎙Ep103- 用土構築空間的製陶人:王瑞竺
#台中 #陶藝創作 #武蔵野美術大学 #實踐建築
🔗 https://www.instagram.com/juichuwang/
🏆經歷
- 台灣_王瑞竺陶藝工作室負責人
- 台灣_邱文傑 大涵建築師事務所
🎓學歷
- 東京_武蔵野美術大学 工芸工業設計學系 陶磁專攻 碩士
- 台灣_實踐大學 建築設計學系 學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KzbIgF3Xl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