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2021永續港市論壇」 分享高雄智慧港市策略構想新藍圖
今日代表市府參加「2021永續港市論壇」,誠摯感謝中山大學及臺灣港務公司聯手,憑藉高雄港榮獲國際港埠協會本年度世界最佳「韌性基礎設施港口」之契機,廣邀產官學界專家以視訊方式進行交流,也感謝交通部王國材部長、中山大學鄭英耀校長、臺灣港務公司李賢義董事長與 Dr. Wooldrige from Cardiff University與我們分享揉合專業知識與實務經驗所凝聚出的寶貴建言,為高雄港市合作、共生共榮,帶來更多的想像空間與可能!
#亞洲新灣區5G AIoT創新園區國家級計畫,用智慧科技帶動產業轉型
自蔡英文總統與行政院蘇貞昌院長年初率各部會至高雄視察,刻由高雄市府積極擘畫推動的「亞洲新灣區5G AIoT創新園區」,即以政策宣示將全力支持此一國家級計畫,預計於5年內投入上百億經費,分由中央經濟部、國發會、通傳會、交通部等主導,推動「智慧設施」、「新創基地」、「產業群聚」、「人才培育」、「園區開發」及「場域應用」等6項重點工作。
由中央、地方攜手合作的招商引資,將以以大帶小建置5G AIoT產業自主生態系,並落腳於亞洲新灣區—此一驅動高雄城市轉型的創新場域,將以下列策略積極推進,以打造高雄成為智慧城市南向輸出基地:
(1) 「智慧設施」:布建全國第一的智慧化5G專頻專網基礎建設,提供未來進駐的廠商最完整的5G環境,進行研發、測試與應用。高雄已超前部署,在4月獲得NCC核准於「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設置4.8-4.9GHz頻段之實驗研發專頻,成為全台首處由政府申請的專頻專網實驗區域,提供亞灣進駐企業進行4.8-4.9GHz頻段技術驗證。
(2) 「新創基地」:建置新創基地,提供獎勵補助,引進國際新創加速器,打造完整新創服務體系,扶植具有創新能力的團隊創業。
(3) 「產業群聚」:透過中央研發補助資源挹注,透過強化計畫在地性、共創新、技術性,吸引5G相關產業落腳高雄亞灣。
(4) 「人才培育」:建立人才培育基地,培養數位科技專長人才。
(5) 「園區開發」:開發「高雄軟體園區二期」,提供將近4.7萬坪產業進駐空間,另市府同步規劃「青年智慧住宅」,解決5G、AIoT、AR/VR等數位科技業者進駐及居住需求。
(6) 「場域應用」:在高雄展覽館、流行音樂中心、電競館、港埠旅運中心等重要場館進行各5G AIoT科技應用試驗,智慧科技深入民眾生活。
#高雄港榮獲2021世界港口永續計畫優勝港口,持續邁向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市府樂見高雄港近年來的多元經營策略,已將環境永續發展落實於企業社會責任的踐行,自103年起持續推動迄今的「歐洲生態港 (Eco Port)」認證外,今年更藉著參與國際港埠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orts and Harbors, IAPH) 所辦理的 2021「世界港口永續計畫 (World Port Sustainability Program,WPSP)」競賽檢視成果,於6月24日榮獲—韌性基礎設施 (Resilient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分類優勝港口,顯見高雄港推動的環境保護工作,已深獲國際肯定。
身為台灣第一大港灣城市,高雄背負著發展重工業、基礎工業的城市宿命,也為此承擔各項汙染威脅。除透過舊港再生計畫,如棧貳庫、水花園、大港橋等設施的持續推展,銜接至光榮碼頭的高雄流行音樂中心、舊港灣工業區的總圖、高雄展覽館等重大公共建設,高雄的改變,已是一項城市傳奇,然而除了交通、環境等硬體的提升外,市府有更宏大的企圖,透過亞洲新灣區5G AIoT產業聚落的逐漸成形,將能更加有力地扶持智慧科技及觀光休閒產業,高雄的港市合作,將在城市與港埠間的無間縫合中,再創新動能,也將為高雄開啟以科技軟實力躍上國際舞台的契機。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法院組成未來國會願景規劃諮詢委員會,由院長游錫堃擔任召集人,在今天第一次召開會議,討論立法院遷建等議題,也考察了與使用執照目的不符合的場域。對於立委和地方政府所提案的遷建地點,游錫堃希望在任內可以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
實驗場域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週五和菓子抽獎時間 🌸
週五到了,和菓子抽獎時間又到囉❤️
親愛的喜歡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嗎?
這次,和菓子要送親愛的幸福文化剛剛上市的村上春樹迷必備工具書《寫出你的村上春樹FU: 用47個村上式造梗技巧,找出自己的寫作風格》,趕快動動手指呼朋引伴分享好消息一起拿獎品唷!
👉 👉 👉 抽獎前必看!參加和菓子抽獎活動的必中幸運小撇步:
https://reurl.cc/Nrb215
🎀 贈獎獎品 |寫出你的村上春樹FU: 用47個村上式造梗技巧,找出自己的寫作風格
🎀 贈獎名額 |共3名(臉書兩名,IG一名)
🎀 贈獎辦法 |回答問題拿好禮
🎀 贈獎期間 |截至2021/8/2(週一)台灣時間中午十二點前
🎀 贈獎內容 |https://reurl.cc/nobX9d
🎀 贈獎問題 |以標準格式「#日本零食和菓子 ❤️ ○○○○○」回答指定問題,留言告訴和菓子你最喜歡的村上春樹作品,和菓子就要送給幸運兒禮物囉!
🌸 和菓子中獎小技巧:
和菓子IG : @jpfoods目前的中獎機率非常高,歡迎大家兩邊一起參與增加中獎機會哦:
https://www.instagram.com/jpfoods/
⋯⋯⋯⋯⋯⋯⋯⋯⋯⋯⋯⋯⋯
【讓文字創作人靈感湧現的好評推薦!】
「煎蛋前得先懂得打開蛋殼」──村上春樹
5大比喻類型x33項文字密碼x14種寫作技巧
寫出屬於你的村上風格!
★★★★★「這本書太好了,不止對喜歡春上村樹風格的人,也對喜歡創作的人,都太有幫助了。」 ──李崇建/千樹成林創意作文創辦人、作家
1979年,自從村上春樹以處女作《聽風的歌》問世後四十多年間,他總共創作14本長篇小說、17本短篇小說、23本散文,並嘗試各種令人驚奇的內容創作,甚至還於餘力翻譯自己熱愛的英文小說。
日本知名藝術斜槓人暨村上研究家──中村邦夫,以其敏銳地觀察結合自身實踐,揭開村上春樹的各種創作手法及特徵,來幫助有志於寫作的人,藉由模仿來提升寫作功力、抓住讀者目光的技巧。
「所謂完美的文章並不存在,就如完美的絕望不存在一樣‧」──《聽風的歌》
不論你想寫的是故事,或是臉書、IG、推特發文,甚至想為YT影片下個吸粉的標題,本書提到的技巧都能治癒你匱乏的靈感,提供源源不絕的好點子。
▍例如:「語言是液體,那文章或許就是飲料吧」
像這樣寫,是不是就很有春樹味呢?
原因1 像格言一樣強而有力
原因2 比喻精準
原因3 講話迂迴
答案是以上皆對。
像這樣一點一滴吸收村上春樹的文風菁華,融入自己的作品,就能讓文章充滿魅力。
如果你想像村上春樹一樣,寫出風格清新、文字如同音樂充滿節奏感的話,只要參考本書提示,並將其小說、散文當作「文章教科書」來閱讀,在感受十倍樂趣之餘,便能學會如何寫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內容。
▍用食物比喻故事情境:更能衝擊讀者的感官
「陰莖和陰道合起來是一組啊。就像捲麵包和洋香腸一樣」──《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
讀下來雖然令人有些難為情,但以文學角度而言,措辭卻非常精采。把場景或狀況比喻成食物,不但方便、實用,還能強調感官,讓讀者更容易理解。
▍謎樣的長標題:關鍵字相互激盪,反而更有想像力
村上的代表作《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的標題,其實致敬了路易斯・卡洛爾的《愛麗絲夢遊仙境》,並以美國歌手史琪特・戴維絲的名曲《世界末日》(The End of the World)為故事樣板,光是短短一行標題,就融合了豐富的資訊及故事情節。
▍14種風格,學會貫穿讀者心房的方法
《1973年的彈珠玩具》中,藉由第一人稱的「我」展開一場令讀者感同身受的幻想之旅。《聽風的歌》中,村上結合了翻譯文體的語句,打動了新人文學獎的評審。至於《海邊的卡夫卡》則怎學會如何塑造出個性鮮明的角色。
「煎蛋前,得先懂得打開蛋殼」又或者「上菜前,得先學會如何揮灑香料」
村上春樹豪不避諱地表示自己的文體深受馮內果、費茲傑羅等作家影響,而且承認總是「從音樂學習文章的寫作法」。
本書正是為了告訴讀者,如何藉由「挑一名喜愛的作家,進而模仿」的新式寫作技巧,幫助你透過模仿,磨練出屬於自己的文體。
【香料之1】用5字訣「阿好嗯咦喔」,就能寫出村上文體?
藉由5段式故事架構,學會掌握住寫作主題。
【香料之2】欠缺靈感時,不妨讓電話響一下
利用神秘人物突然來電,推主人翁踏上冒險之旅。
【香料之3】謎樣的長標題,用關鍵字引發化學效應
在命名中濃縮故事情節,更能激發讀者的想像力!
【香料之4】突然間,重要的什麼消失了
反覆歷經失去與重生之間,讀者也參與了角色的成長。
【香料之5】以半自傳型式,描寫自己的化身
寫作是一種自我療癒之旅,你自己就是最動人的香料。
超越不了村上春樹,沒關係!
只要懂得模仿,也能寫出自己的風格!
本書特色
日本知名藝術斜槓人暨村上研究家──中村邦夫,以其敏銳地觀察結合自身實踐,統整歸納出村上春樹的各種創作手法及特徵,來幫助有志於寫作的人,能藉由模仿來培養抓住讀者目光的技巧。
比讚推薦
・宋怡慧/作家、新北市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李洛克/故事革命創辦人
・李崇建/千樹成林創意作文創辦人、作家
・陳又津/作家
・陳頤華/日本文化誌《秋刀魚》總編輯
・許榮哲/華語首席故事教練
・銀色快手/作家
「村上春樹就是我們個世代的寫作潮流與品味。」──宋怡慧/作家、新北市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這本書太好了,不止對喜歡春上村樹風格的人,也對喜歡創作的人,都太有幫助了。」──李崇建/千樹成林創意作文創辦人、作家
「村上春樹是魔術師,這本書讓你能靠近一點看他變魔術。」──李洛克/故事革命創辦人
「從經典場景設定到打動人心的台詞撰寫,要解析村上春樹文筆間的神秘法則,不妨跟著本書磨練自己的寫作。就算當不了文豪,也能創造屬於自己的全新語彙。」──陳頤華/日本文化誌《秋刀魚》總編輯
「對於村上春樹宛如信仰般迷戀的我
真的從文字當中獲得了神奇魔藥
一直想著如何分享這些不可言說的秘訣
這本書的出現像是在沙漠中找到綠洲
你所有的文案靈感都濃縮在其中」──銀色快手/文字煉金術士、作家
日本讀者共鳴好評
★讀完全書後,與其說是向村上「學習」,不如說是只能「模仿」到一些皮毛吧。畢竟是村上春樹獨有的「原創」文體呀!對於「Harukist(春樹狂粉)」來說,與其說是一本研究事典,更像是能一邊引起共鳴、一邊享受的「梗談集」。 ──ZUSHIO
★作者完整消化了村上作品的精華,喚醒了我過去的閱讀記憶,想起小說中拓展我對品酒、料理等世界觀的段落,也終於搞懂了一些當初看不懂的隱喻。──Chomoranma
★其實我不知道該怎麼閱讀村上春樹。但本書從村上的標題、角色和場景設定法、小說深度、數字和色彩,甚至關於動物等特色,都做了詳細的說明,讓我讀得點頭如搗蒜。而且還淺顯易懂地點出了村上喜歡的作品,如何在村上本人的作品中顯現,對於書迷來說真是可喜可賀!──koikinabeat
前言 用「啊好嗯咦哦」五字訣就能寫出村上文體?
Chapter 1 解讀33春樹風寫作技巧
名字有什麼關係呢?
玫瑰就算不叫玫瑰,還是一樣香。
1 加上謎樣的長標題
2 大量融入關鍵字到題名中
3一連串的文字遊戲
4 加入明確的「年份」
5 串起不相干的字眼
6 滿臉問號的錯愕感
7 運用「冷笑話」
8 玩出一個新單字
÷專欄÷村上春樹比喻入門──料理篇
9 幫登場人物取「怪名字」
10 仔細描寫生活場景
11 詳細描繪「場所」
12 講話怪裡怪氣
13 讓熟面孔不斷出場
14 突然間,重要的什麼消失了
15 讓動物(或者「動物園」)登場
÷專欄÷ 村上春樹比喻入門──文學篇
16 欠缺靈感時,讓電話響一下
17 一○○%的戲劇性效果
18使用哲學性「語言」
19 徹底模仿喜愛作家的文體
20 字裡行間藏入謎樣數字
21 講究數字的細節
22 具體描寫年齡
÷專欄÷村上春樹比喻入門──電影篇
23 加入奇妙的食物(或吃法)
24 拿食物比喻
25 極度講究酒名
26 仔細描述排行
27 塞入流行字眼
28 用知名樂曲當背景音樂
÷專欄÷村上春樹比喻入門──建築篇
29 講究色彩
30 融入經典文學
31 強調某種戀物癖
32 善用字謎
33 以半自傳形式描寫自己的化身
÷專欄÷村上春樹比喻入門──美術篇
Chapter 2 村上春樹的文學造詣
或者,關於用砂糖子彈
貫穿讀者心靈的14種方法
34 向《聽風的歌》學習「融會貫通」
35 向《1973年的彈珠玩具》學習「幻想」
36 向《尋羊冒險記》學習「國際化」
37 向《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學習「致敬」
38 向《挪威的森林》學習「引用」
39 向《舞・舞・舞》學習「放下」
40 向《國境之南、太陽之西》學習「安插線索」
41 向《發條鳥年代記》學習「多重結構」
42 向《人造衛星情人》學習「對話」
43 向《海邊的卡夫卡》學習「塑造角色」
44 向《黑夜之後》學習「勇於實驗」
45 向《1Q84》學習「娛樂性」
46 向《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學習「造型」
47 向《刺殺騎士團長》學習「改編」
後記或者,變成起司蛋糕形狀的我的人生
村上春樹作品一覽
作者簡介
中村邦夫(Kunio Nakamura)
1971年生於東京,知名的藝術領域斜槓人,藝術及旅遊類影像導演、作家、日本傳統工藝推廣者。目前為深受日本文青喜愛的咖啡書房「6次元」店長,透過舉辦活動打造跨界交流場域、挖掘創作新秀。
‧日本傳統陶瓷修復技術「金繕」推廣者。
‧曾任NHK國際台旅遊節目製作人。
‧2020年為東京都美術館所舉辦的「波士頓美術館展」擔任導覽人。
著有《村上春樹詞典》、《跟著村上春樹去散步》(合著)、《用年表學藝術史》、《貓思考》、《初學者的金繕BOOK》《聚集人潮的「交流場」》、《古美術手帖 初學者的古董》等作品。
譯者簡介
蘇暐婷
國立臺北大學中文系畢業,日本明治大學國際日本學系交換留學。譯作領域涵蓋小說、散文等文學類書籍,以及商管、建築、保健、食譜、科普、歷史等各類實用書。
⋯⋯⋯⋯⋯⋯⋯⋯⋯⋯⋯⋯⋯
趕快回答問題把《寫出你的村上春樹FU: 用47個村上式造梗技巧,找出自己的寫作風格》幸運帶回家❤️
🌸幸福文化臉書:
幸福文化
🌸獲獎名單將在週一台灣時間中午十二點留言截止後公佈,獲獎者請於指定時間內以指定方式聯繫,逾期未收到中獎人完整收件資料者視同放棄中獎資格,抑不得補贈且不另行通知。
馬上呼朋引伴加入《和菓子の日本零食與可愛小物》社團還有IG:jpfoods接收更多美食與贈獎活動訊息,祝福親愛的一定要幸運中獎!
和菓子聯合主辦的贈獎說明、活動時間與注意事項:
https://sweet-cute.com/gossip/8249
實驗場域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想收到完整M觀點精華摘要嗎?歡迎訂閱免費電子報〔M報〕https://bit.ly/345gBbA
[ 微軟發表 Win11 ]
■ 微軟上禮拜發布了最新的 Win11,將成為最新一代的 Windows。
• 目前預計在今年底,大約是holiday season(從11月底到12月中)時正式發布,到時候 Win10 用戶可以免費升級。
• 這消息一公布,馬上被大家笑,為什麼?因為 Satya Nadella 曾經說過,Win10 將會是微軟最後一代的 Windows。
• 我猜Nadella原本計畫應該是,要搞到像 Office 365 訂閱制這樣,每年不斷更新,一直維持在最新版就好。
• 但為何Nadella食言呢?我認為有兩種可能。
• 第一,我覺得不同層次(layer)的軟體本來就不一樣,像作業系統這種很核心的東西,是很難一直用雲端無痛升級的。有些時候你要做出很大的調整,可能就會讓某些舊東西無法繼續使用,甚至有硬體配合的問題。而Office是在作業系統上的應用軟體,就比較能在雲端上不斷升級,也不會造成舊東西失效或硬體衝突等問題。
• 另一方面,也很可能跟商業策略有關。上周有聊到,Nadella最重要的策略是把微軟從Windows公司轉成雲端服務的公司。
• 微軟的說法是,Windows已經是我們這間公司的過去,不是我們公司的未來。但或許2020年以後的現在,微軟的想法可能又有點改變了,他們在商業策略上也可能會做出一些調整。用英文來說可能比較清楚: Windows is the past.....but maybe not yet.
• 那就來看看Win11這次發布了什麼東西吧。
■ Windows 使用介面的調整(UI / Live Tiles 動態磚)
• 第一個,可能是第一眼看到的變動,把一直以來預設在最左下腳的「開始」按鈕,移到下方列的中間,但使用者也可以自行調回左邊。
• 有些人認為這可能是致敬 ChromeOS + MacOS。我個人是覺得還好,因為我對於 UI 層級的改變沒有興趣,這只是一種習慣性的差異,對我來說只是雞毛蒜皮小事,根本沒差。
• 不過在UI方面,微軟有了一個大改變,正是終結了Live Tiles動態磚的概念,這算是一件大事。
• 這東西是從Windows Phone 7 開始引進的概念,到Windows 8 時開始搬到電腦上。
• 但實驗了幾年,可能認為這個概念無法真的讓消費者與市場接受。所以微軟決定取消動態磚。
• Windows 也正式取消了它們的平板模式(Tablet Mode),這可能是因為使用者太少,加上多一種模式可能製造更多的bug問題。雖然可惜,
• 但其實我覺得 Tablet Mode 是平板與手機的最佳操作模式,比iPhone跟Android的操作模式都好,可惜微軟沒辦法在這種操作模式上建立生態系。所以雖然可惜,但我認為確實是正確決定。
■ Teams / Skype
• 剛剛第一個使用者介面的調整,我覺得沒有那麼重要,但接下來幾個就蠻重要了。
• 第二個重點,是微軟要把 視訊會議與通訊軟體的Teams,整合進 Windows。以後電腦一安裝完,就會內建 Teams。
• 很明顯的,微軟是要放棄之前強推的 Skype,把公司的要進攻通訊軟體的主力,押寶在 Teams 上。
• 為什麼會做出這個選擇,答案很簡單,因為Teams在去年大幅成長,而Skype相對已經不在大家討論的核心裡面。這當然對 Teams 的推廣上會有很大的幫助。
• Teams 目前的主要使用場域,當然是企業內部的通訊應用為主,而且在很多公司內部根本就是最核心的軟體。當然不能用LINE,因為LINE只是消費級軟體,而Teams是企業級的。
• 現在微軟把Teams放到Win11,象徵性意義就是不只要讓 Teams成為企業內部的溝通軟體,還要把目標推廣到一般大眾生活通訊的使用,就像當年的 MSN Messenger ,或現在台灣人使用LINE這樣。
• 這個策略能否產生更廣泛的使用,還有待觀察。畢竟這年代要只靠內建,就打倒已經有生態系的應用的軟體 (像是ZOOM、LINE、FB-MESSENGER),其實沒那麼容易,而且Windows的影響力已經不如當年。
• 以前微軟的Teams只免費放在企業版的Windows裡,家用版是無法使用的。但現在微軟打算把Teams也內建到一般人常用的版本,就可以用來做生活上的溝通。
• 當年微軟做了一件很蠢的事情,就是放棄在全世界有很多用戶的MSN Messenger,改用Skype。如果當年微軟沒放棄MSN Messenger,我認為或許現在台灣最主流的通訊軟體就不會是LINE了。
• 不過 Teams 的確算微軟現在有競爭力的產品,所以我認為放棄 Skype,主打 Teams 的確是合理的做法。
■ 支援 Android App + Amazon App Store
• 第三個重點,也可能是這次 Win11 發表引起最大討論的點,就是Win11正式支援了Android App,會透過Amazon App Store在Windows上安裝Android App。
• 以前要這樣做,你需要另外安裝模擬器。未來直接透過Amazon App Store就能直接使用。
• 這個策略我覺得非常強大,一口氣大幅增強了 Windows 內部的軟體生態系。以後你可以在電腦上,直接使用大多數的 Android 應用,而且即使這些應用軟體沒有推出 Windows 版本,你也可以在電腦上使用。這就會讓你使用電腦時,不用分心另外用手機。
• 這件事對微軟有兩個意義,一個是會增強Windows作業系統的能力。另一個是,這將會大幅加強微軟在安卓生態系的話語權。
• 以前你推出一個 Android App,當然考量的主要是 Google Play 上的表現,換句話說,擁有話語權的是Google公司。
• 但如果你是Android App開發商,未來很可能你也會考慮在 Windows 平台上的收入。
• 很有趣的是,微軟這次挑選的合作對象,也是他的競爭對手,是AMZN 的App Store 來合作。其實這些科技巨頭彼此都是相互競爭的關係,你說微軟這次跟AMZN合作,是因為他跟GOOG關係比較差,跟AMZN關係比較好嗎,這倒未必,畢竟兩者在雲端市場可是超級競爭的。
• 不過微軟跟AMZN發現,他們在另一個戰場,可以採用與競爭對手結盟來打更強的競爭對手,也就是 GOOG 與AAPL。
• 而AMZN 在 APP STORE 生態系這塊,一直表現很普通,如今也可以透過跟 Windows 的合作來加強地位。也就是未來會多了幾億台的裝置,上面會安裝有AMZN 的App Store。這也會加強AMZN在安卓生態系的話語權。
• 其實在中國,安卓手機可以安裝很多不同的應用商店,因為中國沒有Google Play;但在歐美只有Google Play一家獨大。現在微軟跟AMZN合作,就讓Android體系終於有個能跟Google Play競爭的競爭者。這會讓歐美市場比較像目前的中國市場。
• 這件事對Android軟體開發商也是好事,這代表競爭會變得很激烈,未來Google Play無法再壟斷。如果微軟跟AMZN合作,未來能占到整個安卓生態系的20-30%,雙方就要競爭誰比較好。簡單來說,把AAS做大,可以增加安卓生態系開發商的利益。
■ 微軟也宣布了Microsoft Store的一些改變,這被認為是針對蘋果而來。
• 第一,在Microsoft Store裡面,非遊戲的應用程式可做到不抽成(不使用微軟的金流的狀況下)。對比之下,蘋果是要抽30%的。這對非遊戲的應用程式,當然是很強大的誘因。
• 這點我個人是很期待的。因為大多數的Windows軟體廠商,你要買他們的線上版軟體非常麻煩,除了要上他們官網下載,還要在另外輸入序號,這是非常老派的作法了。現在這個年代的做法,應該是開個應用程式商店,讓消費者直接在上面刷卡購買,日後換電腦也可以直接安裝。總之,現在微軟做這件事,對非遊戲的軟體開發商應該有很強的誘因。
• 微軟這次的做法,跟蘋果的App Store有個很大的差別是,他們開放外部付費。也就是說不強制綁定微軟的金流,甚至可以讓消費者連到開發商自己的網站上付費。
• 這對於Spotify 應該是最有感的,Spotify應該很痛恨他們在蘋果App Store要被抽30%這件事,巴不得使用者直接去他們網站訂閱。但在iPhone上的App Store,是沒辦法讓使用者外連到其他網站的。
• 還有另一件事,微軟Microsoft Store可以接受「AppStore within AppStore」,允許在他們的Microsoft Store裡,可以有其他的應用程式商店。這件事是被蘋果禁止的,所以你看不到App Store裡有Steam或Epic Games Store。
• 這基本上就是打臉蘋果,而且我認為會對蘋果造成蠻大的壓力。
• 我們必須把微軟這次Win11的發表,當成是微軟全面和蘋果開戰的訊號。
■ Windows as a platform
• Satya Nadella 這次就出來談平台這件事。他說,一個好的平台,是要能夠讓他的平台上能長出比平台更偉大的東西。
• 這很明顯是針對 AAPL 而來,會替蘋果在反壟斷上創造很大的壓力。畢竟,微軟都可以這樣做了,為何你不能。
• 也就是微軟要以一個開放性的平台(Open Platform),來挑戰蘋果的封閉性平台。
• 理論上,開放性平台這個大旗子,應該是GOOG要舉的,但GOOG很明顯在捍衛開放性平台這件事情上,沒有領袖風範。我覺得微軟這次的策略,會對手機與電腦軟體產業,會帶來很大的改變。
• Nadella就說,微軟未來開放的Win11,所有第三方廠商軟體,可以接觸跟微軟自家軟體完全相同的 API,所有的API都開放。這跟蘋果的差別待遇不同,因為蘋果有很多API是只有他們家的第一方軟體可以用。
• 這個思考是我覺得為何微軟重新把Windows當成他們核心的原因之一,他們看到了蘋果封閉型平台缺點的趨勢,而這個缺點是開放性平台有機會取而代之的。
• 這次微軟的幾個策略,也代表了微軟要重新回到平台戰爭裡。我認為相當有趣,而我也看好微軟,因為現在的微軟有很清楚的願景,它知道一個平台在開放時,能得到什麼利益。
• 這跟蘋果的封閉型平台策略,到底誰輸誰贏呢?我覺得可能不會有哪一方真正勝出,但開放性的概念,我覺得會很受整個生態系的歡迎。
(想看其他主題的重點整理嗎?歡迎訂閱M報)
https://bit.ly/345gBbA
實驗場域英文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立法院組成未來國會願景規劃諮詢委員會,由院長游錫堃擔任召集人,在今天第一次召開會議,討論立法院遷建等議題,也考察了與使用執照目的不符合的場域。對於立委和地方政府所提案的遷建地點,游錫堃希望在任內可以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1875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DLAcSpigcY/hqdefault.jpg)
實驗場域英文 在 接棒啟蒙計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教育四方匯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8797103309909/
教育四方匯,是由三個教育組織共同主辦的精彩思辨論壇。讓大家在主題思辨中,匯集觀點 ,拓展視野。
主要思辨方向
1.實習的意義 (家長/學生/學校/企業/專業)
2.實習的內容與效益。(挑選機會/準備/注意事項)
3.學校/企業/家長的合作可能
■時間: 2018/5/22 二 19:30~21:30
■地點: 社會創新實驗中心 一樓A2大教室。106 台北市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248巷,近仁愛路口。
--------------------------------------
講者
丁碧慧
松山家商 實習處主任
李榮隆
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長
詹益鑑
BioHub Taiwan 助執行長
台北市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審議委員
AppWorks 共同創辦人
黃囷旖
東吳大學 經濟/英文學系 大四生
蕭紫云
政大附中 高二學生
-------------------------------------
三 實習的未來
客製化實習可以如何做?
* 問題在於企業與實習學生之前是否有互相理解與認同
* 關鍵在於錢與資源,要有投資,才能夠讓實習真正發生
* 多數中小企業,自己工作已經很忙,沒有餘力去規劃實習。
* 一些企業主已經認知到,提供實習機會是一種回饋社會的方式
* 絕大多數學生實習是要求薪水的
* 法規限制多,很多願意提供實習的師傅,無法完成麻煩的補助計畫申請,也沒時間再去做這個。
學生找實習之前可以有什麼準備?
* 關鍵是學生有沒有找到自己要的東西
* 目前就算是頂尖大學的學生,對產業的理解也是很低的
* 學生進入台積電工作之前,學生是不知道裡面是甚麼狀況,這很奇怪
* 台灣的學生並沒有從小開始去嘗試探索,理解世界,與自己適合的方向,自然不容易去找到適合的實習
* 家長的心態受到升學主義限制,但現在,學歷並不沒有比較好成功
* 不面對社會,只是延後痛苦罷了
* 實習重要的是,培養面對挫折的能力
* 從小去嘗試小額投資,當然就是理解資產管理的很棒方式,要去試試看就能理解
* 大部分教授沒有經過產業洗禮,這是嚴重的問題
* 高等教育的教授,有學術能力,但沒產業經驗,這造成政策有很大問題
推動實習發展由下而上的推動力
* 來自一些家長的力量,正由下而上開始去發展各種實習可能
* 多數家長的問題是,工作太忙了,沒空去管這些,只好讓孩子依照學校體制方向發展
* 實驗教育是很願意鼓勵孩子們去體驗實習的
學生參與實習的各種可能性
* 實習經驗中的失敗,反讓我成長許多
* 每個學生狀況不一樣,但越來越多學生已經開始知道要早點去探索
* 早點讓孩子去學習,跌倒後再站起,有對挫折的復原能力,這對他們未來會有很大助益
* 經驗,朋友是從小到大聽話的好學生,大學要畢業了,卻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這很讓人擔憂
* 透過實習,去理解職業的內容,對學生選擇學習的方向,是很重要的
* 思考方向要改變,是提前開始為進入社會做準備,不應該是為了升學做準備
學分可以跟實習結合嗎?
* 學校的存在很重要,那是一個可以放心探索的場域
* 需要做的是,讓學生在學校安全場域中,也可以去實習探索理解產業
* 讓企業來贊助一些學分,並提供實習有意義的挑戰目標
* 教授轉型成教練,協助學生來完成這些挑戰
* 企業與教授共同來評估學生是否完成這些挑展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hW6LRMXSMs/hqdefault.jpg)
實驗場域英文 在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 2022 FUTUℝE VISIOℕ ... 的推薦與評價
A: 是的,須於穹形空間進行展演,但不限制演出時延伸至周圍開放場域。 ... A: 此次徵件不限國籍,C-LAB 是鼓勵國際交流與實驗目標的場域,英文當然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