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精神充電】
今天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明明有滿滿的讀書單應該要開始消化,但早上錄完 podcast 後竟然開始整理。先是把電腦桌面上各個暫放或待處理的檔案一一歸檔。之後開始整理書桌,把堆積在桌上進行中的資料分門別類放人資料夾。書桌後面的矮櫃子上那些已經等我閱讀很久的書們,終於認份的被放到大書櫃上去。
埋藏在文件中,看到了之前跟 #自學背包客 訂的期刊。這是一本由4位蒙特梭利國中自學生與一位導師一起在疫情期間發起的創刊。寄來後我遲遲沒有機會好好的坐下來看(欣賞)它。今天整理完我的工作(讀書)環境,心情特別平靜,完全準備好一邊午餐(喝咖啡)好好閱讀。
從讀者的角度,它前半段的內容非常適合國小的孩子。因為這群自學生參加的共學團體在台中的古蹟「摘星山莊」內,所以學生們分享了這個古蹟背後的有趣歷史故事還有環繞山莊的自然環境。我們家很愛歷史跟植物的兒子覺得有趣的不得了,尤其是大哥哥大姊姊做的分享,對年紀較小的孩子來說,有一種崇拜跟啟發他自己或許也能做些什麼的念頭。這其實就是蒙特梭利混齡教學的一大益處 — 透過人跟人之間的互動,自然的啟發孩子內在的動機。
期刊的中段訪問了自學者唐鳳與實驗教育推廣者鄭同僚教授。這兩篇極適合在思考要不要踏入實驗教育的家長閱讀。裡面提到了很多家長的擔憂,例如:學習會不會受影響、要不要讀大學、能不能讀大學、什麼時候讀大學等議題。喜歡鄭教授說:「自己人生的選擇終究得自己決定,如此重要的觀念在台灣有幾個學生和家長能明瞭?」
而期刊的後半段,有小學一直到大學的自學生分享,很適合在思考要不要自學的學生以及他們的父母閱讀。「自學雖然很累,可是每個科目都能夠學的紮實,想想覺得其實很值得。」如果我說這段話來自一位 10 歲的自學生,會讓你對教育有不同的想像嗎?
期刊並不完美,但突破困難呈現出耐人尋味的報導更為可貴。
趕緊去支持自學背包客,訂一本來看看吧!https://bit.ly/2Vn0sPJ
P.S. 第二期就快要發行咯,拭目以待!
.
.
.
.
#生活中的修行
#身心靈補給站
#蒙特梭利在我家 #montessoriathome
#心靈心理學 #spiritualpsychology
#關係 #relationships
#育兒 #mindfulparenting
#教育 #educationforpeace
#意在育兒 #mind4parenting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52的網紅鄭麗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據報載,中國前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昨在大葉大學呼籲簽署兩岸教育交流協議,鄭麗君表示現在台灣與中國之間高教交流非常頻繁,都是透過商談備忘錄的形式進行,透過備忘錄方式,不涉及公權力行使、不涉及人民權利義務關係,目前看來並沒什麼阻礙也沒有簽署的必要。 今日審查的行政院版「型態實驗教育」草案,鄭麗君表示實驗教...
實驗教育 期刊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月旦知識庫】本周文獻上架http://www.lawdata.com.tw
【期刊庫】新增~
1.〈政大法學評論〉第141期
2.〈世新法學〉第8卷2期
3.〈醫事法學〉第22卷1期
4.〈會計審計論叢〉第5卷1期
5.〈Gout and Hyperuricemia〉第2卷2期……共計22種期刊
【論著庫】新增~
1.〈保險法學〉曹興權
2.〈邁向校長主任之路:最佳教戰指南〉曾振興、曾文鑑
3.〈教育讓社會更美好〉吳清山
4.〈科學實作教學理論與實務〉鄭榮輝、林陳涌
5.〈外商‧百大英文履歷勝經〉David Katz、Mark Hammons、林建江……共計12本論著
【精選文獻】新增~
1. 環境保護與預防性不作為訴訟/李建良/台灣法學雜誌
2. 都市土地徵收田賦構成要件1/尤重道/稅務旬刊
3. 簡易判決之救濟程序/吳巡龍/台灣法學雜誌
4. 「狀態責任」概念的辨正與運用/李建良/台灣法學雜誌
5. 集會自由與群眾運動的憲法保障/李建良/台灣法學雜誌……共計20篇文獻
【教學案例庫】新增~
1.〈臺灣醫療溝通調解學〉蔡秀男
2.〈醫療院所性騷擾問題之預防及處理〉焦興鎧
3.〈醫療法律基本見解矯正〉鄭逸哲……共計6種講義
【法規】新增~
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申請許可辦法、環境檢驗測定機構管理辦法、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共計17種法規
實驗教育 期刊 在 鄭麗君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據報載,中國前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昨在大葉大學呼籲簽署兩岸教育交流協議,鄭麗君表示現在台灣與中國之間高教交流非常頻繁,都是透過商談備忘錄的形式進行,透過備忘錄方式,不涉及公權力行使、不涉及人民權利義務關係,目前看來並沒什麼阻礙也沒有簽署的必要。
今日審查的行政院版「型態實驗教育」草案,鄭麗君表示實驗教育非一般體制內教育型態,不只型態多樣、教學內容與方式各有所長,鄭麗君之前曾經說「實驗教育就是在現階段不被一般教育體制採用的教育方式」,若教育部要對實驗教育進行評鑑,就應針對實驗教育提出一套完全不同的評鑑機制,但從法條本身來看,針對實驗教育的評鑑僅只「檢具實驗教育計劃成果報告書及後續之實驗教育」以及申請續辦單位,評鑑的具體實施期程、內容、程序、評鑑小組之組成、成員之資格及評鑑結果之處理等,皆空白授權給中央主管機關教育部來訂定。
鄭麗君指出,前一陣子牽涉蔣部長辭職的陳氏兄弟論文造假案,教育部表示所有論文重新送交外部審查,尚未完成調查,教育部也尚未收到屏教大就這起事件所做的正式通知。鄭麗君認為,誘使這件事件發生的原因就是因為現行升等制度偏重「學術價值」,強求SCI和SSCI,不論升等或補助都以「國際期刊刊登數」為重要評鑑指標,致使學界為了拚點數和補助,不得不生產大量濫竽充數的論文,有些學者甚至一年發表了二三十篇,這些論文中是否有類似陳氏兄弟的狀況,實在令人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