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海祐希,以及關於女人的『孤獨』三大魔考】
近來,因《#鬼滅之刃》主題曲〈紅蓮華〉爆紅的歌手 #LiSA 上節目,坦承過 30 歲一度深陷憂鬱,是大咖演員天海祐希的「一句話」將她從谷底拉出來。
那首充滿野蠻生長力量的〈紅蓮華〉一曲,即是承載著自己對天海祐希的感謝。
天海祐希告訴憂鬱中的 LiSA :「隨著年齡增長,意味著妳要背負著身為一名女性的孤獨,但即使如此,請一定要好好享受這份孤獨。」
LiSA 說,天海祐希這句話深深打中她。
/
實際上不只 LiSA ,我也太理解天海祐希在說什麼,且我相信唯獨經歷過這種暗黑感受,你才有本事僅用「一句話」就能直探人心最深處的柔軟,不偏不倚,療癒擁有相同處境的人。
天海祐希的人生,就是一連串體驗孤獨的旅程。
不過,誰的人生不是如此呢?端看你有沒有提早感知罷了。
/
#天海祐希 在日本地位崇高。
網路流傳幾句話:「全日本的男人,都要感謝天海祐希不喜歡女人」,我記得還有一句是:「天海祐希,不只是全日本女人最深愛的人,還是所有女人最想成為的人。」
從頭到尾,天海祐希都是選擇自己想成就的事情去做。
她不甘屈於傳統價值、隨心而已;她不可避免地遭遇主流社會的挑戰;她不得不面對同期其他演員們的嫉妒和比較。
但她站穩身子,腳步鏗鏘,用時間與行動向眾人證明:
我的存在就是一種證明,證明每個人都能擁有不同選擇,擇其所愛,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優雅地消化不被理解的孤獨。
/
童年的天海祐希,最先體會到的孤獨和時下小朋友差不多,都是從「外貌」開始。
她生的一副英氣面孔、方面細眼,和日本向來鍾情的小家碧玉、精靈大眼的容貌不太一樣,當初她提出想成為演員時,還被祖母懟回去,說她黑肉底、瘦巴巴像個牛蒡,勸她打消夢想。
她的父親是商人,母親則經營一家美容院,家中長輩原本希望她繼承母志,成為一家美容院老闆,但母親鼓勵年紀尚小的天海祐希:「正因為是女孩,妳更應該去追求夢想,要做自己喜歡的事。」
母親告訴她,美容院倒閉沒關係,只求女兒健康快樂。
天海祐希決定朝「寶塚劇團」為目標,花上 2 年時間精雕芭蕾舞技,盼能靠芭蕾專長考上劇團。別的小朋友 7 點開始練習,她 6 點就到;天寒地凍、電車停駛,她照樣在空無一人的練習室裡打磨舞技。
天資聰慧加上不懈努力,她以第一名成績考進寶塚音樂學校,面試官直接告訴天海祐希的媽媽:「妳的女兒,她天賦異稟,百裡挑一。」
小小年紀就有 177 公分的身高,天海祐希順勢被分配到「男役」,她沒有如自己預期的飾演女性角色,反而是女扮男裝飾演男角,這讓她曾憂心自己做不到。
然事實證明,她只用了 6 年 4 個月的時間一躍成為寶塚「首席」男役,是天海祐希人生的第一波高光期,她原先不太自信的中性外表和氣質,居然成為助力,擄獲一票死忠追隨的女粉絲。
才華盡顯,外貌加成,優秀飛躍的結果,天海祐希迎接了人生第 2 種孤獨感。
她遭受寶塚劇團女孩們的嫉妒、陷害、霸凌,而且是很嚴重的欺負。
/
天海祐希從來沒有直說自己被同儕討厭,但從她撰寫的舞台回憶錄,以及旁人側面描述可以推敲得出:天海祐希遭受到的不只是說小話這麼簡單,還有更慘烈的造謠陷害、行為攻擊。
根據天海祐希的回憶錄《明日吹く風のために》,入團首次舞台公演,她就找不到自己的皮鞋,只好跟朋友的哥哥借皮鞋,弔詭地是,全部成員只有她的皮鞋是消失的。
她的劇服經常莫名被亂剪;她向同學和前輩求教時,很多人都不願意教她,只有當時一個當上男主角的學姊湶幸熱心指點,讓天海祐希點滴在心頭。
根據曾經待過寶塚劇團的學姊回憶,某天看到天海祐希的手被包紮,她笑說是被熱水燙傷,但學姊知道內情並不單純。
粉絲曾經分享去寶塚附近小吃攤吃飯,老闆娘告訴她絕對不會允許女兒進去該劇團,因為知道天海祐希在裡頭被欺負的狀況太誇張了。
閒言閒語、無端造謠、胡亂栽贓,讓天海祐希陷入深沉的孤獨感,她內心不輕易相信他人,但又渴望他人喜歡自己,雙重矛盾夾擊。
她最終頓悟了:「我以為只要我做到最好,這些閒言閒語就會消失,但最後我發現,討厭你的人,你的成功與努力都是礙眼。」
「於是我釋懷了。」
提前見到人性中的比較心與卑劣的一面,讓她更能輕易辨識出真誠,懂得英雄惜英雄。
我相信天海祐希也是從第 2 個階段的孤獨感徹底體會到:做好自己的事情,用心對待珍惜你的人,畢竟看不慣你的人,你做再多他就是看不慣。
可悲地是,那些人必然無法追上你,畢竟光是忌妒、陷害他人,就已經花上他們很多心力、沒時間好好照顧與進修自己。
/
越過每一重的孤獨,心靈都會更茁壯,天海祐希甩開外貌與人際關係的桎梏,反而越發適合演藝圈這種深水潭。
離開寶塚後,她苦熬多年,終於憑著日劇《離婚女律師》《女王的教室》徹底大紅,從劇場藝術派直升主流一線大咖,而從《女王》之後,她所接的角色都是和激勵女性、人生導師的類型有關,舉凡《GOLD》、《結婚不結婚》等等,部部精彩又經典,拿獎拿到手軟。
她戲外颯爽依舊,選擇做一個不婚主義者,可能與其過去經歷使然。
2004年,天海祐希與歌手吉川晃司談戀愛,交往三年一度談婚論嫁,但就在此時兩人決定分手,分手原因不明;再此之前,天海祐希也跟足球員永井秀樹談戀愛,天天堅持回家做飯給男方吃,結果這段關係因男方的劈腿結束。
天海祐希面對的第 3 重孤獨,是主流社會賦予女性的婚戀價值。
她數度在訪談中鼓勵女性,如果沒有遇到適合的男人,大可不必踏入婚姻折磨自己,甚至要大家好好運動、維持身心健康,笑說:「男人會背叛你,但肌肉不會。」
不過天海祐希強調,一輩子不婚,這是她自己的人生選擇,不是所有女性都要奉行的信條,而也是這種率直溫柔的言談,讓她成為女人們眼中的第一女神。
/
人生說到底,就是跟孤獨優雅共存
天海祐希的灑脫,在於她早已清楚認知一件事,我們活在世界上就是與「孤獨」作戰,這份孤獨不見得是單身,已婚的人也會有孤獨,老人有孤獨,青少年也有孤獨。
如何讓自己免於靈魂上的情感匱乏,說穿了,你真的只能靠自己。
孤獨感,不是單身已婚這麼二元,它還包含著價值觀不被理解的痛苦、信念被人詆毀的難受,正因太多人害怕孤獨,才會強求自己服膺主流價值、被別人的眼光綁架,是的,他們害怕特立獨行所帶來的孤獨,甚至是無力。
朋友、愛人、家人,沒有人能夠真正理解你,能找到一兩個,我就覺得人生實屬幸運,能夠和平相處就值得感謝。
我總是喜愛那群溫柔不鋒利的人,左派右派都能融,即便自己有信仰,但也能溫柔地與不同立場的人對話。
這才不是「沒想法」跟「鄉愿」,是我真的明白了,與其努力說服別人理解自己的觀點跟對錯,不如調整好自己,好好說自己的想法就好,不喜歡的人就不要理他呀(攤手)
但基本上,通常這種人,很難有他不喜歡的人。
如何面對孤獨與無力,這是一生課題,但解法似乎是像天海祐希對粉絲說的:「請拿應援我的態度應援你自己,你就會活出極致精彩的人生。」
或許就是充實心靈、用心照顧自己、懂得放鬆一點的這份願力,可以緩解生活中的種種難題吧!
#Adaymagazine
https://www.adaymag.com/2020/11/30/amami-yuki-life-lesson-about-lonely.html
寶塚男役結婚 在 CharMing的投幣式置物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本週上映日本電影】
本週 9/20 僅有1部日本劇情電影、2部紀錄片在台上映。所以你返校了嗎?順便祝窪田正孝新婚快樂~
《#殺手餐廳》
導演:蜷川實花
演員:藤原龍也/玉城蒂娜 / 窪田正孝
文章全文:http://bit.ly/2m3HJqf
在蜷川實花的電影中,你永遠數不清片中究竟出現多少顏色,甚至無法分辨現實與想像的界線,直到一個又一個的大明星,出現其中,美味的殺手與死者,最鮮美的莫過於名為「蜷川實花式的落英繽紛」。
相較於《惡女花魁》《惡女羅曼死》,首次挑戰以「男性」為主角的蜷川實花導演,承襲過往的惡、死、花三大元素,《殺手餐廳》的柔情卻是最滿的一次,包括情感面、動作戲、節奏,甚至是對於其父親蜷川幸雄的懷念。於是乎,本片難以用商業片的角度看待之,即便眾星雲集乃至於已變相成為「粉絲向」的集大成,也讓殺手餐廳吃的不是能大口咬下的鮮肉漢堡,而是一道被放入異物的舒芙蕾。
《殺手餐廳》更可以說是蜷川實花對於父親「蜷川幸雄」最大的敬意。
一幕藤原龍也飾演的龐貝羅,面對盯著牆上的照片,以及說著「把我帶回來養大我的人,是戴爾蒙尼矢」,禁不住令人鼻酸,關於現實中的藤原龍也與蜷川幸雄,如師徒與情同父子般的關係。當然,蜷川實花也為小栗旬安排一個絕佳的角色。而那張照片,正是蜷川實花在父親生前親自拍下,以及在告別式所使用,一手托腮的顏容。
除此之外,一身黑色帥氣西裝與全員女性的幫派組合,也間接致敬曾任「寶塚首席男役」的真矢美季,關於睽違21年再度穿上西裝,與一場美感大於動作爽感的槍戰。
關於女性之於社會的格格不入,蜷川實花此次的火力全開與其是在講「惡男」,最終仍又回到其最擅長的女性地位。藍色調與大樓前如機器人走路的人群,對比無法找到歸屬感的女主角加奈子;以絢麗舞台劇形式呈現加奈子的童年回憶,掛名的是惡男,實質卻是在講「善女」,最終成為一段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產物。
女主角的人物塑造,一直是蜷川實花的專長,但也間接說明其餘角色皆為插花用的陪襯與顧此失彼,當然,蜷川已經不是第一次失手。退役的殺手主廚、被母親所束縛的天才殺手疤皮、改造成小孩身軀的殺人魔,以及東南西北幫之間的權力爭奪,當「自由意志」成為主要訴求時,最終卻也淪落於愛情的魔掌,被某個男人所需要的存在。而餐廳內牆上,特寫指尖與指尖相觸如《創世紀》的畫作,只是被上帝灌注靈魂的被造者,從亞當變成了夏娃。
《殺手餐廳》只招待殺手,《殺手餐廳》同樣也只招待粉絲。關於你是否吃得下,草莓與漢堡,刺激視覺與味覺的另類饗宴。
《#我變笨了請多多指教》(尚未看)
導演: 信友直子
紀錄片內容:
出生於廣島縣吳市的信友直子,是名紀錄片導演。18歲離開家鄉到都市求學後,生活在東京已將近40年。對於不結婚而埋頭工作的女兒,她的父母只是遠遠地守護她。信友導演在45歲時發現自己罹患乳癌。面對哭泣不安的女兒,她的母親以充滿幽默感的愛支持著她。在母親的幫助下,導演克服人生最大的危機,她決定開始紀錄父母親的生活。然而透過鏡頭觀察父母的她,發現母親開始起了一些變化⋯⋯(尚未看)
《#淺草的幸福吐司》(尚未看)
導演: 內田俊太郎
紀錄片內容:
創立77年、卻首次同意被拍攝成記錄電影《淺草的幸福吐司》的東京名店「鵜鶘麵包店」(Pelican),是歷經四代、迄今仍屹立不搖的日本傳奇。該片由新銳導演內田俊太郎執導,除首次獲准進入廚房、拍攝美味麵包的誕生,第四代老闆渡邊陸、元老級師傅名木廣行,更走出結帳台、細說傳奇從頭。此外,東京烘焙學校導師、咖啡店經理,以及知名生活作家伊藤雅子都親自揭露「鵜鶘麵包店」發跡的感人故事,以及它能搖身日本最具魅力麵包店的真正秘辛。
寶塚男役結婚 在 CharMing的投幣式置物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本週上映日本電影】
本週 9/20 僅有1部日本劇情電影、2部紀錄片在台上映。所以你返校了嗎?順便祝窪田正孝新婚快樂~
《#殺手餐廳》
導演:蜷川實花
演員:藤原龍也/玉城蒂娜 / 窪田正孝
文章全文:http://bit.ly/2m3HJqf
在蜷川實花的電影中,你永遠數不清片中究竟出現多少顏色,甚至無法分辨現實與想像的界線,直到一個又一個的大明星,出現其中,美味的殺手與死者,最鮮美的莫過於名為「蜷川實花式的落英繽紛」。
相較於《惡女花魁》《惡女羅曼死》,首次挑戰以「男性」為主角的蜷川實花導演,承襲過往的惡、死、花三大元素,《殺手餐廳》的柔情卻是最滿的一次,包括情感面、動作戲、節奏,甚至是對於其父親蜷川幸雄的懷念。於是乎,本片難以用商業片的角度看待之,即便眾星雲集乃至於已變相成為「粉絲向」的集大成,也讓殺手餐廳吃的不是能大口咬下的鮮肉漢堡,而是一道被放入異物的舒芙蕾。
《殺手餐廳》更可以說是蜷川實花對於父親「蜷川幸雄」最大的敬意。
一幕藤原龍也飾演的龐貝羅,面對盯著牆上的照片,以及說著「把我帶回來養大我的人,是戴爾蒙尼矢」,禁不住令人鼻酸,關於現實中的藤原龍也與蜷川幸雄,如師徒與情同父子般的關係。當然,蜷川實花也為小栗旬安排一個絕佳的角色。而那張照片,正是蜷川實花在父親生前親自拍下,以及在告別式所使用,一手托腮的顏容。
除此之外,一身黑色帥氣西裝與全員女性的幫派組合,也間接致敬曾任「寶塚首席男役」的真矢美季,關於睽違21年再度穿上西裝,與一場美感大於動作爽感的槍戰。
關於女性之於社會的格格不入,蜷川實花此次的火力全開與其是在講「惡男」,最終仍又回到其最擅長的女性地位。藍色調與大樓前如機器人走路的人群,對比無法找到歸屬感的女主角加奈子;以絢麗舞台劇形式呈現加奈子的童年回憶,掛名的是惡男,實質卻是在講「善女」,最終成為一段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產物。
女主角的人物塑造,一直是蜷川實花的專長,但也間接說明其餘角色皆為插花用的陪襯與顧此失彼,當然,蜷川已經不是第一次失手。退役的殺手主廚、被母親所束縛的天才殺手疤皮、改造成小孩身軀的殺人魔,以及東南西北幫之間的權力爭奪,當「自由意志」成為主要訴求時,最終卻也淪落於愛情的魔掌,被某個男人所需要的存在。而餐廳內牆上,特寫指尖與指尖相觸如《創世紀》的畫作,只是被上帝灌注靈魂的被造者,從亞當變成了夏娃。
《殺手餐廳》只招待殺手,《殺手餐廳》同樣也只招待粉絲。關於你是否吃得下,草莓與漢堡,刺激視覺與味覺的另類饗宴。
《#我變笨了請多多指教》(尚未看)
導演: 信友直子
紀錄片內容:
出生於廣島縣吳市的信友直子,是名紀錄片導演。18歲離開家鄉到都市求學後,生活在東京已將近40年。對於不結婚而埋頭工作的女兒,她的父母只是遠遠地守護她。信友導演在45歲時發現自己罹患乳癌。面對哭泣不安的女兒,她的母親以充滿幽默感的愛支持著她。在母親的幫助下,導演克服人生最大的危機,她決定開始紀錄父母親的生活。然而透過鏡頭觀察父母的她,發現母親開始起了一些變化⋯⋯(尚未看)
《#淺草的幸福吐司》(尚未看)
導演: 內田俊太郎
紀錄片內容:
創立77年、卻首次同意被拍攝成記錄電影《淺草的幸福吐司》的東京名店「鵜鶘麵包店」(Pelican),是歷經四代、迄今仍屹立不搖的日本傳奇。該片由新銳導演內田俊太郎執導,除首次獲准進入廚房、拍攝美味麵包的誕生,第四代老闆渡邊陸、元老級師傅名木廣行,更走出結帳台、細說傳奇從頭。此外,東京烘焙學校導師、咖啡店經理,以及知名生活作家伊藤雅子都親自揭露「鵜鶘麵包店」發跡的感人故事,以及它能搖身日本最具魅力麵包店的真正秘辛。
寶塚男役結婚 在 【寶塚小知識】 大家知道寶塚的「OG」是什麼意思嗎? 「OG ... 的推薦與評價
「OG」是英文Old Girl的縮寫,指從寶塚退團的學生,也可稱為畢業生。 寶塚歌劇團團員限未婚女性,因此有不少團員是因為結婚而退團。 此外,轉往舞台或演藝圈發展的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