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體異常的夫妻,該如何懷孕?
#流產 #習慣性流產
習慣性流產是指已懷孕二十週以內,連續三次以上的自然流產。
而慣性流產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夫妻一方或雙方染色體異常,其中包括克氏症候群、透納氏症、染色體平衡轉位三種因素。
#克氏症候群 #克林裴特症
克氏症候群(Klinefelter’s syndrome)僅會發生於男性,是一種先天性染色體數目異常的疾病,克氏症候群是男性擁有一個額外的X染色體的結果。大部份患者出生時外表上並無異常,直到青春期或生育年齡時疾病的特徵才會顯現出來。
克氏症候群的典型特徵是睪丸小或有隱睪,男性乳房發育症、精液中無精蟲。建議克氏症候群患者及早接受睪丸取精手術及精蟲冷凍保存,目前可以利用試管嬰兒的技術讓他們達成生育的目標。
#透納氏症
透納氏症(Turner syndrome)僅會發生於女性,因為與生俱有的一個X染色體出了問題。除了生長發育低下、外觀異常外,常伴有心腎異常、甲狀腺功能低下、糖尿病、骨質疏鬆等,患有透納氏症的女性,出生後卵巢功能迅速衰退,一般到青春期前,多數功能已經衰竭。
#透納氏症病人如何受孕
只有百分之二的透納氏症病人可以自然受孕,這多發生在鑲崁型患者身上。不曾出現自發性月經,或是很早就停經的透納氏症病患,若想懷孕就須向別人借卵,利用試管嬰兒等相關科技來達成懷孕。
身體的先天性缺陷,透納氏症病患在懷孕及生產過程併發症特別多,有將近四成的病患會出現心臟血管方面的併發症。除了一般產檢之外,應做更詳細的檢查。
#染色體平衡轉位
染色體平衡轉位(Balanced Translocation)為人類23對染色體(46條),若其中兩條不同對染色體發生部份片段交換。人類發生平衡轉位的機率蠻高,平均每500人之中就有一人是平衡轉位的帶因者。
平衡轉位帶因者每次懷孕,有超過2/3的機率會懷上不平衡轉位染色體之寶寶,導致流產、死胎或生下異常寶寶。平衡轉位的父母,建議做試管嬰兒加上PGT-A,於胚胎的階段先篩檢出異常染色體之胚胎,再植入正常胚胎,可大幅降低流產率。
著床前染色體篩檢(PGT-A)
✔️流產超過 2 次以上
✔️多次試管嬰兒療程失敗
✔️染色體異常可採用
PGS (著床前染色體篩檢),是將胚胎在植入媽媽子宮前,先進行染色體的分析檢查。篩選出染色體正常之胚胎,並將其植入於母體內,藉此可以減少胚胎植入的數目,降低多胞胎的發生機率,另外也可降低因胚胎染色體異常而發生的流產機會,可望提高試管嬰兒活產率,幫助高齡、不孕婦女成功受孕。
最後提醒大家,如果有重複性流產經驗,應該接受專業婦產科或不孕症科諮詢,接受詳細的檢查。如已找出原因,建議及早處理和治療,降低再次發生流產的機會。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來中山大學附設醫院的生殖中心找我
我們有最專業且完善的醫療團隊,我會盡我的全力協助妳。
#妳的好朋友 #醫人 #醫病 #醫心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生殖中心
#生殖好孕博士劉勇良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默森夫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默森爸媽日記系列→http://bit.ly/2YdscDh ▶影片介紹◀ 雖然安森偶爾胸口會痛痛的... 但因為沒什麼大礙...所以不去在意這個狀況!! 想不到前幾天半夜工作完...安森胸口突然劇烈陣痛... 一陣一陣的抽痛...雖然不到無法忍受... 但因為安森家族有心血管疾病史...扭傷摔傷...
寶血醫院心臟檢查 在 張璽醫師-小兒神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前天上午參加了北醫附醫主辦的全人關懷-實踐工作訪研習,感觸良多,在這與大家分享一點小感想,讓大家在中秋連假享受月光美景時也思考一下生命和活著的意義。
當年還在日本習醫時,教授常常反覆告訴我們醫學裡唯二“絕對”的事-
1. 醫學沒有百分之百絕對。
2. 唯一的絕對就是,每一個人生下來都會面臨死亡
傳統上醫學院所受的教育往往是如何醫治病人,關於死亡這件“必然”的事,反倒接觸的機會不多,甚至有一種“病人的死亡等於醫師的失敗”的感覺,雖然知道“絕對”會發生,但是一直沒有好好學習如何應對。
兒科與其他科不同的是,在執行醫療過程當中,大部分的醫療決策與病情解釋的對象,不是病患本身,而是家屬---病患的父母親。理所當然的也會面臨當病童到了已需要面對緩和醫療或不積極急救的情況。這樣的情境讓我不禁在課堂上,回想起自己在日本接受訓練時的種種情景。
自2010年返台,時間飛快,今年已邁入第十一年了。雖然我現在是一名小兒神經科醫師,但是2001年剛自醫學院畢業的我,嚮往是成為一位新生兒科醫師。因此我在日本十年的醫師生涯中接觸且參與了不少早產兒的治療。日本的早產兒醫療可說是相當先進(依照我的老師的說法,日本人手這麼靈巧,這麼會做模型,非常適合做早產兒醫療…這樣好像早產兒醫師都是愛公仔的宅宅),而當時日本全國1000g的新生兒存活率高達8成,換句話說不管是在東京,大阪等大都市或是像我曾經被外派到,人口可能10萬不到的日本海港口小城 舞鶴市,即便是1000g的早產兒,10人裡面也8人能夠能存活。因此在日本服務的那幾年,我們團隊也常常成功的救活500g甚至是400g以下的寶寶。但是無論怎麼順利,該遇到的還是會來的,實習醫師第一個秋天,負責了一位28周,出生體重800g的單胞胎男孩,出生第一週期間,順利的度過了肺部及心臟等問題,進入了第2周。當時我們醫院的規定是,負責醫師在病童拔管前需全天留院執行第一線照護。因此當時應該是連續住在醫院的第10天左右,心想應該在撐一下,兩三天後就可以回家了。但是事情往往不如人意,就當開始討論何時拔管的那幾天,突然血壓變低、末梢循環變差,身體出現浮腫,檢查電解值後判定是腎上腺功能的問題,因此給予類固醇治療。隨著血壓上升,開始排尿後浮腫也逐步改善,當晚十二點於大夜交班時叮嚀主護理師,目標血壓不超過70mmHg,注意尿量後,我就進去值班室休息。大概凌晨五點左右被大夜護理師叫醒,說血中氧氣含量頻繁的掉至危險範圍。起床一看,小朋友膚色蒼白,活力差,當下立即抽血並立即執行腦部超音波,一放上超音波探頭立刻發現是腦部出血,且是大範圍出血。一向溫和不太罵人的我也忍不住對著大夜護理師說“怎麼顧的,搞什麼啊”。當下護理師早已淚流滿面,頻頻向我說對不起。當時的我應該是氣到神智不清了,回了一句“不要向我說對不起,你應該是向他的父母親道歉”。待當時的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來了之後,我們向家屬說明當晚所發生的事情,並解釋目前情況相當不穩定且就算救起來預後也預期相當不好。說明完後的第二天,家屬回覆決定不採取積極治療。聽了家屬的回覆,我個人覺得應該還有機會,家屬不應該就這麼放棄治療。但是主任告訴我,生命的價值有時不在長短,即使短暫,共處的美好記憶卻是可以永恆活在人的心中。千萬不要將自己定義之醫療成功,單純地建立在病人的生存上。如果有能力,沒有父母不全力愛自己的小孩。也沒有一位父母願意讓自己的小孩比自己更早走,反而有更多的家長會將小孩子生病過世的責任加附在自己的身上。因此我們必須了解,有時做這樣的決定對家屬來說是有多麽困難。當下主任也與我分享兒科死亡宣告的技巧以及兒科如何讓小朋友與家長告別的方式。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若是當下已執行復甦式一段時間,感覺回不來時,一般來說,家長往往無法當下告知醫師停止急救,因為喊停止等於宣告死亡,這對家長來說是難以承擔之重。因此可向家長說明「小朋友已經很努力了,再加油下去對小朋友來說真的太累了,是否讓他好好休息」。另外,最後一定要讓爸爸媽媽抱小朋友,讓一家人能有好好獨處的時間。因為有一些早產兒出生後就住進保溫箱,爸爸媽媽從來沒有抱過自己小朋友。第一次抱他可能也是最後一次抱他,所以抱小朋友時盡可能的把身上的管路都拔掉,監控系統也盡量拿掉,並且轉靜音。醫療團隊則在護理站看螢幕確認心跳等生命徵象。聽完主任的說明後隔天,那位28週的小朋友的生命力也慢慢轉弱,因此我們也急忙的聯絡了家屬來與小朋友做最後的會面。這是我第一次送走我負責的小朋友,也帶給我很大的衝擊。當螢幕顯示心跳逐漸轉慢、停止。主任帶我進去,向家長宣告及確認死亡時間,當下真的有一種非常不真實的感覺,3天前才在規劃是否拔管,而現在這個瞬間我卻在宣告他生命的結束。而讓我印象更深刻的是,當我們團隊送小朋友離開加護病房時,爸爸媽媽轉身像我們深深的一鞠躬並向我們說“謝謝你們的照顧”,老實說當下家長對我們道謝,真的非常意外,就如同主任說的,生命的意義也許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每一個全力燃燒的生命,即使短暫,也可以是永恆的。就如同我,“他”應該也一直活在他父母親的心裡。
小朋友走了不就後,那位主護理師也離職了,一年後某個機會,她回到單位,善良的她還是向我反省,也許那天她再多注意一點,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結果。是否會有不一樣的結果,我不確定,只能說是我們團隊,尤其是身為主責醫師的我實力不夠,為了不讓同樣的事情發生,我們只能檢討,繼續向前走,如同當時的主任說的,我們沒有時間悲傷,因為還有小朋友在等著我們救。所幸那位護理師後來也回到她的家鄉,在京都隔壁的福井縣再度繼續新生兒醫療服務。醫護團隊對病患全心的投入,其實自己也還是需要心靈的依靠,尤其是努力結果不如預期時,精神的支援更不可少。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一些疫情嚴重的國家也發現醫護人員面臨生死交關的場景,心靈的安定對於醫護是多麽的重要,許多一線醫療人員因為無法承擔他人生命的心理壓力而造成許多憾事,台灣日前也發生過,因此北醫附醫也開始關注照護員工們的心靈健康。這不僅是照顧員工,同時也間接地增加醫療品質,給病患及家屬更好的醫療照護。
寶血醫院心臟檢查 在 Dr 文科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話說救護哥哥個page分享他對不負責任的COVID病人或反疫苗的人不滿,認為他們沒有考慮過醫療系統,只在乎自己,沒有想過對社會其他人的影響。之後被瘋狂圍攻,更甚指控他其實想做少點個案才這樣說。
真心,不用對這種大放厥詞的人太上心,往往無事是講說話最大聲,覺得自己有交稅就有資格有權利盡情使用醫療服務,認為醫護well paid for it,即使工作期間感染都是”You made your own informed decision”,打得份工就預咗。
我不知道謝婉雯醫生泉下有知,仍在生的家屬們聽到自己寶貴的親人,為了治療照顧病人而不幸殉職,卻被說成是「打得份工就預咗」,到底會有何感想。大概沒想到才過了18年,竟然做醫護要立下「預咗會感染」的決心,而新一代一些市民更進化成
Oh sorry,我有交稅我要自由,I couldn’t care less about your or other people’s safety
這種心態大概解釋了為什麼每年打風暴雨都總有人要去行山看海被困,而要消防救護冒險去救人。
But you know what?有人有交稅嘛,應份享有緊急服務的權利,前線緊急服務說要「預咗」。
這些「應份」享用醫療服務的人總是覺得自己可大安旨意透過「交稅」理所當然地換取醫療服務。但醫療服務和資源是有限的,世界各地都向世人展示了當醫療系統崩潰時,影響的不單止是感染的人,其他病人如癌症、外科疾病需要手術治療、突發性疾病如中風/心肌梗塞、慢性肺阻塞/肺炎/肺栓塞等等,都會受到影響。
澳洲自爆發後已將所有non emergent and non urgent surgeries/procedures延後。這代表什麼?就是很多不會死或嚴重影響生活的疾病並無法「享有」被治療的權利,因為資源有限而COVID卻佔了大部分寶貴的ICU資源。
很多術後要去ICU的手術因為無床而要延期,例如器官切除的手術、開腦手術、心臟手術等等;一些原本應該去ICU處理的嚴重疾病因為無床而要在一般病房處理。
一些非緊急但對生活質素有影響的治療或手術要被延期,例如腎石、割膽、照腸胃鏡、換關節等等,結果就是其他病人要繼續承受疾病的徵狀影響。
就是因為有人有交稅,覺得自己應份享有醫療服務的權利,認為戴口罩或打疫苗是侵犯自由,如果不同意就是歧視,質疑為何糖尿病或痴肥的病人不需要遵守Public Health的指引或要求,他們一樣佔用醫療服務。
講得出這種說話的人對醫療系統接近零知識,糖尿病和痴肥的人並不會一夜間爆發再逼爆ICU和呼吸機和氧氣需要。在糖尿病或痴肥病人身邊的人不會因為在相處超過15分鐘而被定義為close contact而要隔離,在旁邊的人不會因此要擔心感染,感染後day 7-12會不會出現嚴重併發症或需要ICU。
The magnitude of implication is not the same
你知道嗎?在爆發國家中,如果你肚痛盲腸炎去急症,剛好遇著旁邊的人是感染者,你便可能需要被隔離14天,在醫院內如果你是close contact,差不多大部分重要的檢查都會被延期,特別是入侵性的檢查或手術。你想照個transesophageal echo?你想照scopes?如果不是生與死的分別,會等到14日後clearance後再照。會不會有臨床影響?大概不會令你死,但多少延誤了治療和outcome not as optimal
你知道嗎?在爆發國家中,每日都有人因感染或醫院因太多感染者而令醫療服務延遲。急性血栓塞性中風,黃金4.5小時大家都知道,但當COVID爆發時會怎樣?就是照掃描會好麻煩,中風病人想照CT Angio 放射科要做precaution、運送感染者時要清走廊、照照完後要進行深度清潔,當中涉及的人力物力和因種種特殊需求而延遲的檢查都令一些本身可能可以有更好的outcome的病人miss個黃金window而無法接受治療。
如果中風的是你親人,因為太多人受感染而延遲照CT到最後即使有血塞都無法用溶血針,你又會不會可以大放厥詞話自己有交稅,「應份享有」醫療資源的權利?
的確,你有權享用醫療資源
But you can only access what is available
當醫療系統爆煲時,很多日常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醫療服務都會變成奢侈品。
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很多人會說疫苗只研究了一年多,不夠臨床數據,一般藥物需時幾年。的確,一般藥物研究時間較長,但這次疫苗的研發亦是史無前例的多資源和人口數量的數據。
的確如果你不相信疫苗可以自行決定不打,但如果你的理由是疫苗太新的話,那麼感染後為什麼又突然不擔心新藥的潛在副作用?為什麼又可以接受類固醇、新的抗病毒藥、免疫療法和monoclonal antibodies?
人總是這樣,無事無幹就話你玩弄恐懼,just a weak flu,有事就第一個跪地要用最新治療和藥物。
And yes, we are well paid
But not paid to entertain your selfishness
寶血醫院心臟檢查 在 默森夫妻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默森爸媽日記系列→http://bit.ly/2YdscDh
▶影片介紹◀
雖然安森偶爾胸口會痛痛的...
但因為沒什麼大礙...所以不去在意這個狀況!!
想不到前幾天半夜工作完...安森胸口突然劇烈陣痛...
一陣一陣的抽痛...雖然不到無法忍受...
但因為安森家族有心血管疾病史...扭傷摔傷撞傷都可以忍!!
只要一講到跟心臟有關...安森整個不安都上來!!
所以還是立刻前往三軍總醫院急診檢查一下....
做了心電圖、抽血檢查後...報告一出來...安森看傻了?!
#心臟 #胸口痛 #急診 #心血管檢查 #心臟劇痛
#抽血 #緊急事件 #健康出問題 #檢查報告
▼默森夫妻其他推薦影片▼
緊急事件 !!老公 無法正常呼吸 ...只因安森 忽視打鼾 ?!
https://youtu.be/shQZu7aYEy0
BUBU 第三次寶寶打疫苗大崩潰?!新手爸媽看了好心疼...?!
https://youtu.be/gVvmyIHA2mY
打公費流感疫苗 卻發燒了!?半夜幫寶寶量體溫量到心好累...!?
https://youtu.be/QTSxMfELgOI
▶默森夫妻其他相關社群◀
【Youtube】
默森夫妻(主頻道)→https://bit.ly/2VE1yUt
BUBU生活日常頻道(副頻道)→https://bit.ly/2Kvw10J
【Facebook】
默森夫妻粉絲專業 →https://bit.ly/3eTHrZV
默森夫妻好物團購社→https://bit.ly/3aAOZ0e
【Instagram】 搜尋→anson_tv→https://bit.ly/2KxZwz1
【BiliBili】(大陸媒體平台)→https://bit.ly/3bEdGKM
【YahooTV】→https://bit.ly/2KA0Rp2
有任何商業合作歡迎寫信至工作信箱EMAIL:phoelin0225@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9-m-VEt5Ic/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JhcKwylnl5EI2LuuJBVlL-UUReA)
寶血醫院心臟檢查 在 YOMAN布萊克夫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這一兩個月帶布萊克雙豬寶做的一些自費檢查項目。
大家都知道我是在全台不孕症權威#茂盛醫院 製造出布萊克龍鳳雙豬寶的!告別先前不孕症科努力一年的 #李俊逸 醫師、20週後轉至產科給人稱帥哥醫生的#陳彥宇 醫師 啊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先聲明是有人推薦陳醫師破腹技術很好的關係喔😌)我們真的很慶幸自己活在當今社會🙏要是以前診斷不孕也許就真的不孕了(哭)現在科技真的非常發達,覺得超不可思議🤩寶寶還沒出生就可搶先看到他在你肚子裡的可愛模樣😍😍😍(詳情請見影片🎬)當初還在做療程時坐在診間外看著電視螢幕在介紹這項檢查就一直很期待那一天的到來!終於讓我等到了🤩🤩🤩
_
#4D攝影 跟 #高層次超音波 是在同一天進行!建議在懷孕的20~24週進行建議孕媽咪都要進一步做高層次超音波,進行詳細的器官篩檢,雙豬寶檢查耗時三個多小時,因為女兒比較害羞遲遲不轉過來出來錄影完再回去躺她就轉過來對我們笑了🥰(快去看影片🎬)兒子的話從頭到尾都很大方腿張很開生殖器一覽無遺🤪重點根本完全迷你版阿傑哥啊哈啊哈哈啊哈哈啊哈哈哈高層次超音波檢查完後、院方會將寶寶4D動畫DVD連同報告一起附上!過了一週又去進行更進一步的心臟超音波檢查,它可檢查寶寶是否有先天心臟病的問題。❤️背後感人故事先前有分享過(http://bit.ly/2V8MScC)
_
高層次超音波可發現的胎兒異常檢視以下項目:
1. 脊椎(頸椎、胸椎、腰椎、尾椎等)
2. 腦部(顱骨形狀、小腦、大腦側腦室、脈絡叢、透明中膈、後頸皮膚等)
3. 顏面部(眼距、上顎骨、上唇、兩耳、臉部側面輪廓等)
4. 胸部(肺臟、心臟四腔圖、心室出口、肺動脈分支、主動脈弓等)
5. 腹部(胃腸肝膽腎臟膀胱等臟器、橫膈膜、前腹壁、臍動脈數目)
6. 四肢(上臂、前臂、手掌、大腿、小腿及腳掌)
7. 外生殖器
8. 胎盤位置
9. 羊水量
10. 子宮頸長度
11. 彩色都卜勒超音波檢查臍動脈及子宮動脈血流
(以上內容為網上摘錄;因為一定有人又會問我😌)
_
對於耗時多年求子不意的我來說、在這方面更加謹慎。既然產前可以事先診斷這些檢查對我來說一個都不可少!誠心建議各位孕媽咪如果可以這些項目都不要遺漏喔🤗
_
多囊儷儷求子日記相關影片:
👶🏿布萊克雙豬寶性別大公開🐲:https://youtu.be/2xtXE5_8WlY
👶🏿布萊克雙豬寶👶🏿誕生🐷🐷:https://goo.gl/Z3q8Lp.
最終回‼️第三次試管(內有洋蔥):https://goo.gl/oUHKyS
儷的第二次試管全記錄:https://goo.gl/DgBnf6
儷試過的14種受孕方法:https://goo.gl/gs57Se
_
👍按讚Facebook: YOMAN 黑人說國語 / https://www.facebook.com/YOMANAJXLIL/
👤追蹤Instagram: LIL: https://www.instagram.com/mrslillianblake
AJ: https://www.instagram.com/sdre05/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khq7aucwT8/hqdefault.jpg)
寶血醫院心臟檢查 在 連環泡有芒果影片專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檢查完了!
驗血數值上只有三項是紅色的,其他都是正常值;至於X光跟超音波檢查,基本上都是一些老狗會有的問題,關節退化、心臟肥大、骨質疏鬆....
眼睛的眼水主要是因為心火跟肝火太旺所致,因為我們看的是中醫,所以醫師給他開中藥慢慢調養,但眼睛還是有老狗會有的白內障。
親愛的酒,
你就好好減重,好好休息,好好保養,好好繼續健康下去吧!
我們都會陪你再過下一個十歲生日的🎂
►Facebook(連環泡):https://goo.gl/aEuWG6
►Facebook(上發條):https://goo.gl/w3gwL9
►美拍:https://goo.gl/iIDKOn
►IG :https://goo.gl/n7fz6v
►訂閱連環泡Youtube頻道:https://goo.gl/Q4YxGw
►訂閱上發條俱樂部Youtube頻道:https://reurl.cc/GVrNy
#連環泡 #SNAP #永康長弘動物醫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rhJesNnHf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