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才機關:衛生福利部南區老人之家
人員區分:其他人員
官職等:無
職系:無
名額:1名(候補2名,候補期間3個月,並自錄取公告之日起算)。
性別:不拘
工作地點:90-屏東縣
有效期間:110/01/01~110/01/06
資格條件:
(一)國內專科護理學系畢業,具護理師證照、無法定傳染疾病。
(二)完成長照Level 1實數證明,或已取得長照人員證明。
(三)上班方式採平常日及假日3班輪班方式。
工作項目:
護理醫療照護、傷口處理、生命徵象監測、各項身體定期評估、護理計劃等。
工作地址:
屏東縣屏東市瑞光里香揚巷1號衛生福利部南區老人之家
電子地圖
聯絡E-Mail:s27@srsch.mohw.gov.tw
聯絡方式:
一、薪資待遇:月薪新臺幣約37,000〜41,000元(含勞健保、勞退金之自付、自提等,並依班別實際天數計算)。
二、上班期限:自報到日起至被代理人留職停薪截止日(預計110年10月13日)止。
三、檢附證件:
(一)履歷表1份(如附件1)。
(二)國民身分證正反面影本1份。
(三)最高學歷證明文件影本1份。
(四)如經通知錄取,須於報到時繳交最近3個月醫院體格檢查表1份。
四、本案以電子郵件或親自送件報名,自即日起至110年1月6日止,收件者為屏東縣屏東市瑞光里香揚巷1號衛生福利部南區老人之家行政室(電子郵件s27@srsch.mohw.gov.tw),並請於主旨或信封註明「參加自行進用職務代理護理人員甄選」,以電子郵件寄送時間或本家警衛室收件時間為憑。
五、資格條件經審查合格者通知參加面談甄選,經甄選錄取人員,依程序辦理手續,依本家通知到職任用,資格不合格或未獲遴用者,恕不退件。
六、有意者請逕至本家網頁公告下載空白履歷表。
七、本家保健科電話:(08)7223434#290聯絡人王秀美。
職缺類別:
不使用應徵者履歷調閱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有話好說 PTSTal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疫情 #護理師 #過勞 #薪資 #院內感染 #武漢肺炎 #新冠病毒 📢關注議題,開啟對話 💪陪我們繼續,做不一樣的政論節目~ ▎訂閱《有話好說》:https://bit.ly/34xc9Vh ▎按讚有話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TStalks/ ▎追蹤有話 I...
「專科護理師薪資」的推薦目錄:
- 關於專科護理師薪資 在 李世淦-屏東縣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專科護理師薪資 在 林靜儀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專科護理師薪資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專科護理師薪資 在 有話好說 PTSTal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專科護理師薪資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專科護理師薪資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專科護理師薪資 在 [閒聊] 護理師薪水很低嗎? - 看板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專科護理師薪資 在 您好,我是專科護理師! - 如果你/妳已經當了很多年的NP 請看 ... 的評價
- 關於專科護理師薪資 在 專科護理師vs護理師 - 護理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專科護理師薪資 在 專科護理師薪水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專科護理師薪資 在 專科護理師薪水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專科護理師薪資 在 護理師薪水大公開|財務自由EP3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專科護理師薪資 在 [閒聊] 林新醫院專科護理師面試心得- nurse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專科護理師薪資 在 專科護理師薪水ptt 護理師板 - Zxmy 的評價
- 關於專科護理師薪資 在 [請益] 專科護理師薪水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專科護理師薪資 在 [問題] 奇美專科護理師薪資- 看板Nurse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專科護理師薪資 在 [閒聊] 林新醫院專科護理師面試心得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專科護理師薪資 在 臺灣護理師薪資與職場調查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專科護理師薪資 在 居家護理師薪水的推薦與評價,PTT、FACEBOOK、DCARD和 ... 的評價
- 關於專科護理師薪資 在 居家護理師薪水的推薦與評價,PTT、FACEBOOK、DCARD和 ... 的評價
- 關於專科護理師薪資 在 居家護理師薪水的推薦與評價,PTT、FACEBOOK、DCARD和 ... 的評價
專科護理師薪資 在 林靜儀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要發長文囉慎入]
趁大家在討論健保改革的同時,想要聊聊我對於我國醫療服務輸出體系模式改革的意見。這是我在立院四年,逐漸形成的想法,可惜有許多許多必須同時改革,無法短期就改,也真的需要政府啟動全面規劃才能進行。
簡單來說,國家必須讓公立醫療體系的給付與資源,脫離齊頭平等的健保業績制模式,讓公、軍、私體系的醫療責任和業務分工,平衡城鄉需求,並發展各自的專業任務。
目前健保給付的方式,是以疾病或醫療處置項目,同一層級醫療機構同一標準給付。
意思就是,同樣一個處置,不論資深或資淺,不論偏鄉或都會,一口價;而在醫學中心,給付最高,因為假設了這是「經過分級轉診」來到醫學中心的,所以是「比較複雜或困難的處置」;事實上,因為前20年根本沒有落實醫療分級,這個假設的結果,變成不論難症輕症,只要進了醫學中心就是較高給付;而因為健保總額給付有上限,因此原本是以「醫療品質」為評估的醫院評鑑制度,實質上變成醫院能夠拿到多少給付的競爭,理應全數「通過品質核定」的評鑑制度(全數醫療品質達標不是很好嗎)變成「只有這些錢能分配所以要分高下」的變態競爭,衛福部每次都說「評鑑沒有規定到那些細項」,但是當評鑑降級會使醫院得到的給付大縮水的時候,評鑑內容和醫院因應評鑑的各種做法就會變得非常變態。
因此,要嘛就設定時程目標,真正落實分級醫療制度;要嘛脫鉤醫院評鑑等級和健保給付之間的關聯。(2016年蔡政府是真正有開始動分級醫療的。)
我一直認為,台灣不大,北中南東都醫學中心,同一個區域還好幾家,根本是不合理的事;也因為醫學中心評鑑與給付,以及醫療機構設置標準的關係,所有最頂尖或最終端的次專科全數集中在「每一間醫學中心」,這不是不行,但是也變成醫院間的互相競爭廝殺,卻無法真正讓各特定專科次專科獨立出來;什麼意思呢?醫學中心必須要有「所有的次專科」,這些因為健保給付方式與資源的不均,全部會集中在大都市。如果將特定專科獨立作為某些專科的醫院,例如骨外傷復健醫院、心血管治療醫院、高風險婦幼醫院,依照地區需求分散設置,這能打破因為醫學中心設置標準與給付模式所造成的全數集中在都會特定某依家醫院的情況,均衡發展且平衡地方需求。
#讓評鑑回到醫療品質而非給付基準
#讓應有的急重難症給付提升到應有的條件
全台灣百分之九十九的醫療院所都是健保簽約院所,給付方式也都以一樣的齊頭平等,把私立醫療院所和(衛生福利)部(附)屬醫院、退輔醫院、軍醫院通通用同樣的遊戲規則,長期以來,變成部屬醫院的城鄉間資源和品質差距甚大,偏鄉軍醫院萎縮甚至關閉,退撫醫院也出現都會塞爆偏鄉拱手給私立醫療體系醫院作為擴充健保額度使用的現象。然後,大者恆大,弱者恆弱,醫療資源失衡。
很多年輕學生考醫學系的時候把「去偏鄉服務」掛在嘴上,偏鄉醫療的人力和資源不足也是許多報導和民代永恆的課題,問題是,為什麼偏鄉沒人要去?撇除偏鄉交通與生活相關資源與城市的差距,在健保給付模式不變的情況下,在都會一節門診的病人數與收入數,在偏鄉可能一個星期都比不上,這時候,一樣醫術、一樣能力,在偏鄉的醫師收入怎麼算都不如在都會,這還不考慮藥師、護理師、檢驗機構在偏鄉的人力聘任困難;長久以來,只能靠「熱血」、「熱情」、「奉獻」,要怎麽支撐?在不願意大改又急就章的「補足需求」的情況下,衛福部長期以「醫學中心支援」的模式,作為「偏鄉醫療」的解藥。如前段提過,醫學中心評鑑牽涉到給付,只要想通過評鑑的,掛入醫學中心評鑑條文中,醫學中心必定乖乖配合,因此可以永遠「生」出「醫學中心級醫師支援偏鄉」的服務,但是誰都知道,這樣不會常久,甚至有醫院通過評鑑後,直接不聘支援醫師了,反正補助不拿沒關係,只是為了評鑑通過。
這個國家原本就有至少三種醫療服務提供系統,就是我前面提到的部屬醫院、軍醫院(包括退撫醫院)及私立醫療機構(包括財團法人、教育部體系的學校附設和宗教醫院等),我一直認為,解決所謂偏鄉醫療資源不足的方法,是強化軍醫院與部屬醫院的資源,將資源直接挹注給支撐偏鄉醫療機構的公立醫院,而不是用「醫中計畫」等補助,輸送到私立醫學中心去。
全台27家的部屬醫院,一直都是各自經費獨立、聘任與分科業務獨立的;齊頭的平等之下,都會的部屬醫院病人多,當然資源與經費就豐沛,而其實在這些都會的部屬醫院周邊,還有許多私立醫療院所,彼此之間還有互相競爭的關係;偏鄉的部署醫院,因為年輕人口流失、偏老人與慢性病人需求,但是整個來說,有醫療需求,但病人少,資源與收入經費「養不活」這些部屬醫院,醫師靠健保收入也完全比不上都會,真的多數若不是因為理念或為家鄉服務,或公務身份派任,其實很難留下來,這也是公費醫師在還完公費之後通常不會留下來的原因之一。惡性循環之下,偏鄉的部屬醫院連舉債蓋新建築或買新設備的能力都沒有(屏東旅遊醫院支撐了台灣南端業務,卻是長期爭取之後獲得行政院經費支持才能改建超破敗的建築),民眾對這些醫院的信任度流失、醫療人員也留不住,民眾依然迷信都會的大醫院,怎麼樣都無法建立受肯定的偏鄉醫療服務。
衛福部與其不斷「補助」醫中計畫,不如盤點部屬醫院所需人力,以定薪聘任醫師的方式,讓偏鄉部屬醫院的醫師不需以「業績制」計薪,業務量相對都會少,但是收入反映業務量有其正面誘因,不要讓醫師只能抱著「奉獻」的心到偏鄉;而全國部屬醫院資源整併,讓都會醫院的收入來支持偏鄉醫院,類似所有部屬醫院「都是衛福部的分院」的概念,也同時解決人力流動支援、薪資差距過大、院間軟硬體藥品採購成本壓力差距的問題。
#讓部屬醫院體質健康起來承擔普遍醫療照護服務的部分
我一直認為,軍醫院和退撫醫院體系,與私立醫療機構齊頭競爭健保收入,是非常不正常的事,更是對於軍陣醫學的長期忽視。
重大創傷的培訓與研究、災難醫療的訓練與整合、核生化救災、犯罪心理學和精神醫學、航空潛水醫學的專業,不該靠私立醫療機構「行有餘力」或專科醫學家「有興趣」才去發展,國家應該把這類專業的訓練、研究、整合和國際連結,交給軍醫和退撫醫療體系。這些都是隨時因應重大災害甚至戰爭醫學與國際災難支援所需的專業,據我所知,三總和國防醫有相關的研發,然而,再怎麼有專家研發,當醫院必須跟一般私立醫療院所一樣,靠健保和專案補助活的時候,怎麼樣都無法好好發展。
我相信國家有資源,或者,國家不是無法整併出相關資源,挹注軍陣醫療的研究與臨床服務和訓練,作為國家特殊醫療專業的統整和發展;只是,必須提供資源和整合,以及訓練合作的模式(特定專業由軍系醫院培訓,再到地方提供醫療服務,並定期回來訓練),並且把四散的創傷與重大外傷醫學服務,收攏成一個系統。這不只是讓重大傷害醫療和特定專業醫療成為有系統的研究發展訓練,整合台灣內部因應重大傷害或災難相關資源,更是接軌國際的需求,包括參與國際救災、戰爭前線支援等。
現在地方的軍醫院已經因為健保收入的不敷成本,萎縮到一一面臨關院的危機,這是重大危機!
#讓軍系醫院發展軍陣醫療支撐國家重要醫療專業發展與國際連結
寫太多沒人會看,我要草草收尾(喂)。
1. 讓部屬醫院體質健康起來承擔普遍醫療照護服務的部分。
2. 讓軍系醫院發展軍陣醫療支撐國家重要醫療專業發展與國際連結。
3. 當部屬醫院和軍系醫院由國家支撐並均衡發展時,國家應鬆綁私立醫療院所在高科技與新技術的發展和收費,讓大型私立醫療機構專心發展全球最新最好的醫療。
專科護理師薪資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沒有醫界全力支持,就沒有如今的邪庸白爛市長。因為摳扣醫護人員的薪資,如今北市聯醫爆離職潮。河都沒過橋已拆光,不仁不義不智莫過於斯。
〈北市聯醫員工給柯市長的公開信〉全文如下:
我們是一群來自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各院區的醫護以及各類基層人員,近日傳出「北市聯醫集體離職」事件,我們想藉此向柯文哲市長與社會大眾說明基層醫護目前的困境。
早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出現以前,我們就在醫院各個崗位上辛勤工作,守護市民的健康。近年來,基層人員的工作不減反增,去年六月北市聯醫爆發財務問題,全體醫護人員薪資更是大幅下降,全院員工年收入比以往少了一成,護理師的年薪資下降2~8萬不等,醫師收入亦是連年降低。
面對去年起的扣薪問題,雖然工會及基層員工們透過各種管道表達憤怒心聲、爭取維持原有待遇,作為每月固定收入的績效獎金仍然大幅短少、部分員工的春節獎金也還是低於往年。對員工而言,柯市長敷衍了事、北市聯醫無法使我們信服。
在市府與醫院的忽視之下,許多員工早已陸續離開崗位,此時又爆發疫情,更使基層醫護人心惶惶。請問柯市長與北市聯醫依舊選擇逃避問題嗎?!願意拿出誠意改善工作環境待遇,提供足夠人力來維持專責醫院、守護市民健康嗎?
留下來的我們,為了醫院日常業務、北市政策性任務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奮戰。隨著疫情的擴張,擔任「台北市專責防疫醫院」的北市聯醫和平院區,正逐漸減少收治一般病患,和平院區內醫護可能都要前往支援照護肺炎病患,北市聯醫其他院區的醫護人員,也在院方主導下訂定前往和平的支援名冊。
然而,基層醫護人員僅接獲需待命前往支援的通知,對於照護肺炎病患的實體教育訓練計劃、事前說明、補償津貼、職災應對、支援者住宿等問題,卻一無所知,聯醫至今未向員工說明任何細節。即便北市聯醫工會已代表員工多次詢問醫院與衛生主管機關,卻沒有得到明確答案。甚至有基層主管向員工表示,即便支援「非負壓隔離病房」照護疑似患者,也不提供住宿。
因此,我們公開告訴柯市長,醫護不是鋼鐵人,除了面對工作中可能發生院內感染的風險,我們也擔心在準備措施不足的狀況下被迫前往第一線,更害怕將病毒帶回家傳染給身邊的親友。醫院各項資訊不透明,員工求助無門,讓我們更加擔心害怕。
柯市長,當你因為傳出北市聯醫醫護集體辭職的負面新聞,帶著慰勞金來到和平、仁愛院區慰問基層同仁拍照打卡致謝時,員工因體制不明所帶來的擔憂與壓力,你看見了嗎?
做為一個醫師出身的直轄市首長,除了臉書致謝,更應同理基層處境、拿出實質作為,我們需要的不是拿出慰勞金的政治人物,而是在防疫抗戰時「能夠制定清楚機制且維持公開透明,合理對待醫護的首長
聯合醫院員工在此透過這份公開信向柯文哲市長、衛福部與聯合醫院呼籲以下訴求
一、對於即將支援照護「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員工,公佈實體教育訓練計劃
二、制定全院一線人員配合防疫與照護「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之患者明確之獎勵辦法以及補償措施,並說明職災認定標準及應變作為
三、提供支援人員支援期間與因公配合被隔離期間足夠的住宿床位
北市聯醫工會理事長/林中昆院區護理師 郭蕢瑩
仁愛院區護理師 曹芸華
仁愛院區醫師 魏境含
和平院區護理師 連若馨
陽明院區護理師 吳佳玲
中興院區職能治療師 傅奕寧
院本部管理師 張鈞睿
松德院區護理師 徐威
林中昆院區護理師 王姿涵
中興院區專科護理師 何帥穎
Tags: 柯文哲, 武漢肺炎
專科護理師薪資 在 有話好說 PTSTal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疫情 #護理師 #過勞 #薪資 #院內感染 #武漢肺炎 #新冠病毒
📢關注議題,開啟對話 💪陪我們繼續,做不一樣的政論節目~
▎訂閱《有話好說》:https://bit.ly/34xc9Vh
▎按讚有話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TStalks/
▎追蹤有話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ts.talks/
▎有話,用聽的|https://link.chtbl.com/ptstalk
👤來賓:
陳玉鳳(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
陳麗華(資深護理師)
楊卉庭(急診專科護理師)
廖郁雯(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
00:00 開場:全民挺醫「護」?聽見護理師的聲音
07:39 最新疫情發展 桃醫展開「清零專案」
10:15 全身防護八小時!接觸個案的護理現場!
20:37 人力吃緊、薪資不合理!護理師勞動血淚
29:29 護病比低 排班混亂 花花班表問題有解?
36:09 文書作業、民眾情緒都是壓力!薪水低沒人做?
43:31 抗疫前線風險高!什麼才叫全民挺醫護?
50:16 基層醫護自主採檢 停止上班薪資誰照顧?
💬 週一到週四晚間八點,歡迎到臉書收看直播,參與線上討論,有閒來坐!
🚩 感謝交大陳信宏校長帶領的自然語言處理團隊,提供 AI 中文字幕與校對服務。軟體開發初期錯誤難免,也請網友協助訂正幕錯字,提供 AI 更多學習機會,謝謝!
___
更多新聞與資訊請上👇
▎有話好說官網|http://talk.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PTStalks #有話好說 #陳信聰
#PTS #PTSNEWS #公視新聞 #公共電視 #公視

專科護理師薪資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衛福部的智慧醫療政策,是否能改善護理執業環境,並維護病人安全?
🔸衛福部的智慧醫療政策🔸
隨著高齡社會來臨,#醫療照護的需求已經不只在醫院,長照相關的連續性照護在社區的需求也逐漸增加,然而衛福部的智慧醫療政策報告書,卻多著重在電子病歷,完全沒有提及智慧醫療在社區及長照方面的規劃。
💥如果病歷只掌控在醫院手上,社區的醫事人員看不到個案的狀況,又要如何做好慢性病照護?
📌📌根據2017年的統計資料顯示,衛福部總共開發了31個跟病歷、藥歷、健康等資訊相關的APP,總共花費約1500萬元,然而累積下載總數卻僅有約42萬,其中花了近500萬元開發的「雲端都治手機APP」,#更是只有321個累積下載數,成本效益相當低!且在這31個APP中,跟慢性病個案相關的也僅有一個「健康妙管家」,真的難以看到衛福部對慢性病照護的重視。
先前我才凍結健保署本年度的「健康智慧行動躍升計畫」預算,期待健保署與國建署可以針對社區民眾的健康管理,合作研議能整合慢性病管理功能的軟體開發套件,讓願意被慢性病管理的個案,#都可以把自己的看診資料分享到社區的個管師,否則政府挹注再多資源,沒有被民眾使用都是浪費。
📌📌此外,衛福部的智慧醫療政策報告書也提及,期待可以透過醫療評鑑來減少文書作業,但這很諷刺,#因為現行護理人員最大的文書作業來源就是要應付評鑑!為了追求好看的數字,不少醫院會在評鑑期間限制門診人數、減少收治住院病人和急診待床,結果造成大型醫學中心在評鑑前後門診爆滿,列入評鑑的目的與預期效益為何?衛福部應再審慎評估!
🎯建議
✔請衛福部追蹤健保署與國健署在慢性病管理功能的整合進程。
✔請衛福部各單位研擬智慧醫療相關的資料庫或APP整合或統一下載說明的入口網站。
🔸專科護理師的人力困境🔸
9月1日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規範後,限縮工時所產生的醫療人力及醫療業務缺口,勢必會由專科護理師或其他人力來補足,然而專科護理師在支援急慢性病房、開刀房、加護病房與急診各區等醫療業務時,#卻沒有被分配到相關項目的健保照護點數!衛福部應該依據專業能力與執行醫療業務的不同而有合理的薪資調整。
🎯建議
✔請勞動部協同衛福部、醫策會評估專師護病比納入醫院評鑑的可行性。
✔請衛福部研議健保點數是否能部分回饋專師。
✔請勞動部輔導專師成立產業工會。
🔸護理人員的on call執業環境🔸
有些病房有所謂的「待命班」,也就是俗稱的「on call」,那些待命班的護理人員雖然沒有在上班,卻還是處於一種隨時待命的狀態,只要病人的數量增加至一定數量,#就得馬上趕到單位上班。
此外,待命班因無法提供勞務事實,#亦無法獲得實際出勤的薪資,這部分on call的工時又要怎麼計算?政府是否能夠應用雲端運算、物聯網、大數據及智慧設備等新科技,來改善護理的執業環境,並維護病人的安全?
🎯建議
✔請勞動部研議如何應用雲端運算、物聯網、大數據及智慧設備等新科技,去監督各高壓職場是否有落實勞檢及職場衛生安全,以提升勞工安全。
#質詢
#智慧醫療
#慢性病照護

專科護理師薪資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國長照政策發展的哀與愁💧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在總質詢時表示,13年前他就職行政院長時,長照1.0才剛推出,現在回鍋,又正好是長照2.0大力推動的時刻,面對人口快速老化,政府早已從財政、人力、法規等面向做好應變準備,然而我國真的準備好迎接高齡社會了嗎?
💥2016年推出的長照政策2.0,乍看之下,確實將服務對象人數從政策1.0時的51萬1000人,增加至將近73萬8000人,服務項目也從原本的8項,擴增至17項,但該項政策還是有服務對象不夠全面、服務提供不夠合宜等問題。
在服務對象方面,完善的長期照顧政策應該要把「曾經當過照顧者的人」、「正在擔任照顧者的人」、「即將成為照顧者的人」和「需要被照顧的人」四類人都納入服務對象中,然而我國的長照政策2.0,卻僅有涵蓋需要被照顧的人,#補助對象還以居家和社區服務為主,排除了已聘雇外籍看護者。
根據衛生福利部提供的資料顯示,我國需要長期照顧者有約76萬5000人,其中約44萬人有部分使用長照2.0資源,由外籍看護照顧者有約24萬人,由機構照護者則有約8萬人。平均每個照顧者要照顧長輩9.9年,每天的平均照顧時數為13.6小時。
💥面對如此龐大的照護需求,我國的照顧服務員和護理人員卻出現嚴重人力不足的情況。106年底,護理執業人數有16萬3736人,其中多數是在醫療機構服務,佔81%,在護理機構及精神復健機構只佔8.42%及0.15%。不僅如此,在領證的28萬名護理人員中,#僅有約60%有實際執業,顯見尚有許多不在職的護理人力可投入長期照顧服務。
而在政策方面,中央與地方對評估、給付還有支付新制的不同解釋,則引發了衛福部、地方政府,以及承辦服務團體怨聲四起,舉長期機構為例,#中央認為長期機構是福利機構,但部分地方政府卻不認可。此外,政府將居家照服員的薪資提高到3萬2000後,#原本機構訓練好的照服員紛紛跑往居家,導致機構聘不到人,又被外籍看護工的政策綁死,陷入嚴重缺人的困境。
💥政府應善用護理人力,#讓專科護理師開辦社區保健站,提供慢性病自我照顧和照顧者喘息等開辦諮詢業務,並聯盟居家醫療和居家護理所的業務與社區資源,以及結合公衛護理師訪視脆弱家庭以全面打造社會安全網,成功活化不在職護理人力,緩解高齡社區照顧需求。
#總質詢
#長照政策

專科護理師薪資 在 您好,我是專科護理師! - 如果你/妳已經當了很多年的NP 請看 ... 的推薦與評價
其實我對於NP跟NURSE這兩個職位,沒有所謂高低之分,NP說難聽點就是醫院、醫師的一顆棋而己,薪水永遠破不了月薪十萬?!?!而NP做的事卻跟醫師己經雷同了。於是我轉回 ... ... <看更多>
專科護理師薪資 在 專科護理師vs護理師 - 護理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B2 有看過88班,一個禮拜上5天班,月工時240小,薪水8萬5~9萬年薪120萬左右的學姊,不過扣掉多的80小加班,其實跟護理師大夜班學姊的薪水差不多. ... <看更多>
專科護理師薪資 在 [閒聊] 護理師薪水很低嗎? - 看板WomenTalk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