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智權報290期火熱出刊,除了封面故事《SEP專題報導》外,精彩內容還包括:
● 用AI來決定SEP的價值及必要性是否可行?
● 美國SEP政策新方向:競爭至上,不再獨厚專利權人?
● 服務業的智財權策略 ─ 以餐飲業為例
● 意法半導體攜手Norstel AB 共創碳化矽SiC專利佈局
● 2021年上半年台灣智財成績亮眼,商標申請件數再創歷史新高!
● 近似著名商標就一定會貶損其信譽或攀附其商譽?歐盟2021年Puma v EUIPO - Gemma Group案
● 任天堂反制侵權再下一城:Nintendo v Storman案
● 真實世界數據於醫療領域之運用與個人資料財產利益 -- 由Dinerstein v. Google 訴訟案談起
● 美國發明正式案非DOCX格式新案送件費2022/01/01起生效
● 《IP小辭典》商標使用
● 專利法第59條第1項第3款先使用權抗辯之再思考
● 台灣痛苦指數節節高升,應該如何因應?
● 2021年全球創業投資分析:Q2鉅額融資火熱、獨角獸公司激增
● 汽車市場通訊專利許可爭奪:華為和諾基亞扳手腕,誰能笑到最後?
● 中國封測行業景氣高漲:未來競爭力如何?
※ 歡迎訂閱電子報及分享連結:
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enewsletter/enewsletter-290/naipo_ip_news.htm
※ 簡體中文智權報同步出刊,連結如下:
http://cn.naipo.com/Portals/11/web_cn/enewsletter/enewsletter-92/naipo_ip_news.htm
專題報導格式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開始我把「您已登入N號房」的照片放在Ig上時,許多網友表示想登入卻又怕事件令人髮指看完不舒服。但其實這本書雖說是由事件揭發者自述行動的真實紀錄,但為了避免二次傷害,其中並沒有詳細呈現影片的內容或是被害者的痛苦,而是著重描述作者追查事件的契機、中間遇到的阻饒、心理的壓力、情緒轉折及後續對韓國社會法律造成的影響。
N號房裡的性犯罪影片種類很多,其中使用deepfake技術進行「熟人凌辱」使用的犯罪模式令我印象最深刻。犯罪者透過影像合成技術將A片人物的臉孔任意置換後販賣,甚至在群組裡客製化競標自己想看的人物,從總統、網紅、明星到前女友任何人都可能是受害者。
也因為這樣的技術日新月異,影像以假亂真,受害者因此得不斷澄清影片中的主角不是自己。 尤其當作者們在追查過程中,發現親近的男性友人竟也在房裡時,不免擔心自己也變成被害人。即使後續主謀「博士」被捕,受訪時,她們仍猶豫是否該露臉,深怕因追查而被狹怨報復,畢竟仍有太多躲在幽靈帳號後面的加害者還沒落網。台灣其實也有類似的犯罪行為,最近鏡週刊就針對此議題做出相關報導。
看完這本書和報導後,我第一時間不免擔心自己受害,畢竟醫師的臉相當容易取得,我還轉念自我安慰有刺青又很壯的AV主角不多。聽到我這樣的反應,先生馬上冷笑的說,「妳也太傻,太低估AI合成的技術,人家存心要搞你,哪有可能辦不到!」
但這兩個小女生並未因害怕而退縮,即使看了大量不堪影片,產生可怕的殘影因此惡夢連連,他們仍持續追查,倡議催生相關法律,令我深深佩服。她們是如此的有勇氣,比她們年長又有一定網路聲量的我,怎能不更加關心社會,努力破解迷思呢?
書中我最喜歡的部份是第二部份,採用兩個女生交換日記的格式,帶出兩位作者的背景,如何組成追蹤團「火花」,又因怎樣的契機開始追查此事件。另外也能從她們日常遭遇的惱人小事看出韓國社會的性別不平等,好比頻繁卻被輕忽的職場性騷擾、公眾場所的偷拍、單身歧視、家庭刻板的性別分工,甚至連她們撰寫的女性政治人物事業專題,也被編輯修改成以外表、家庭、感情為主的八卦性質報導。
在各種她們遇到的韓國性別事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掙脫束衣」。這個運動主要是鼓勵韓國女性素顏、砸爛化妝品、剪短髮,來對抗韓國社會過度在意女性外表的氛圍。好比大學生沒化妝,就可能被男同學指責「妳沒帶臉出門」、「單眼皮要戴假睫毛、貼雙眼皮才像個女生」
。這樣的群體壓力下,女生往往得花更多的時間金錢才能符合社會的期待。
仔細想想韓國女生真的很少素顏上街,各種保養美妝產品還真是獨步亞洲、五花八門!只不過運動走到後來難免有點極端,以至於有些女生化妝打扮時還會被同溫層質疑不夠「女性主義」,這也讓作者在這樣的拉扯中,進退兩難。
回看台灣,除了某政治人物公開說過台灣女生素顏就是嚇人外,對於女性就該化妝打扮的壓迫,似乎沒有韓國那麼深。不過相對的,我曾看過批踢踢有大量文章討論「男生喜歡女生素顏還是化妝」、「男友不準我化妝怎麼辦?」,也有認識愛濃妝打扮的學姊交了新男友後,在對方要求下連粉底都不敢擦。彷彿化不化妝都會有人有意見,可以隨意說三道四。其實我一直認為這樣的運動背後精神應該是,我化不化妝就這樣,高不高興隨便你!
我自己在這方面倒是一直很自在,大學時期很愛畫煙燻妝、收集各種眼影、戴假睫毛,婚後也曾上過化妝課,學習看不出來有化妝的「素顏妝」。直到最近我則會故意素顏出席各種場合和講座,等對方問我怎麼不打扮時,我就可以半開玩笑地問他「蛤!有一定要化妝嘛?我這樣不美嗎?」說真的!還真的有主辦單位問過我,看他們被我反問啞口無言的樣子覺得好有趣。
另一個令我有感而發的點是其中一個作者,因家中沒有兒子,為了滿足爸爸的遺憾,勉強自己陪爸爸摔角、在爸爸面前大口吃肉喝酒、故作豪放,揣摩「兒子該有」的模樣。但相反地,她在男友面前又得扭扭捏捏,裝成食量小鳥胃的「小女人」。兩個皆是偽裝出來的樣貌,讓她深受委屈,直到她組成追蹤團火花後,開始努力追求真實的自己,力求不管在誰面前都要展現出最真的一面,而因此更幸福自在。
我還記得以前住院醫師時代,也曾怕被同事認定利用女性優勢而養成不哭、裝兇強勢的樣子。也擔心被病人認定太年輕,不夠專業,總喜歡板起臉孔故作嚴肅冷漠。但最後過猶不及又時常因不溫柔、臉臭而被投書,導致我有段時間非常矛盾、容易自我懷疑。直到有學姊提醒我作為醫師,其實就是發自內心拿出專業關心病人,和性別氣質無關 。至此之後,我在面對病人時就更加自在。面對各種關於「態度不佳」的投書時也更能坦然面對。畢竟人的氣質本來就是多元 ,先接納自己的不同面向,才能進而同理各式各樣的人。
看完這本書。讓我不僅對網路性犯罪的樣貌有概略了解,也因這兩個的女生勇敢追尋真相的過程,讓我感受到滿滿的力量。
如果你習慣用聽的吸收知識,我會推薦法客電台ep98專訪鏡週刊記者蔣宜婷和數位女力聯盟的理事長朱芳君律師,更能完整了解「deepafake」在台灣的猖狂及法律上的不足。另外針對韓國性暴力事件,其實還有一本「我是金智恩」值得推薦,我會陸續分享我的心得。
不過我得自私的說一句,大家如果預算有限,還是要優先預購我的新書「無框身體」喔!
#七月二十一日預購
#三本一起買免運
專題報導格式 在 沃草 Watchou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政府真的有要暫緩推行有資安疑慮的 #數位身分證 嗎?
數位身分證(eID)因為資安爭議,已經被行政院宣告暫緩換發。不過,eID 相關配套辦法卻即將送立法院備查。
.
台權會卻發現,內政部於去年底以《戶籍法》為母法公布的eID數位身分證配套行政命令「國民身分證及戶口名簿格式內容製發相片影像檔建置管理辦法」,不僅仍未廢止,還將於明天的立法院院會中備查、生效。今(4)日聯合多個民團召開記者會,呼籲立法院應將備查改審查,且應該進一步將諸多爭議的 eID 子法廢止,落實政院暫緩推行的承諾。
.
司改會主任蕭逸民解釋,數位身分證全面換發始於去年三月,內政部公布「國民身分證全面換發辦法」送立法院備查,才開啟 eID 一連串爭議。蕭逸民說,今年一月,行政院院會已經決議暫停數位身分證換發作業,因為覺得「辦法」在法律上的依據不足,應改立專法。他主張,若真的要廢止,應該在法律層面上將「國民身分證全面換發辦法」廢止或停止,才是真的有效、有實質意義的「暫停」數位身分證換發。
.
內政部也對民團的訴求做出回應,點閱《沃草》報導一探究竟吧!
.
🔎圍繞數位身分證的爭議有哪些?沃草 #eID 專題都幫你整理好了,快來看吧!
👉https://watchout.tw/tags/eID
.
------
#沃草需要你 #定期定額募集中
每月 199 元,留下守護台灣的力量! https://waa.tw/fRm7DF
FB/IG_watchout.tw|TG/YT_WatchoutTW|TW_watchou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