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讓我先校正我自己-#認真解讀數字意義】下午我轉了則迷因段子,簡短地寫上了「喔別」。非關立場,我覺得這件事上我做錯了。在這邊我希望能道歉彌補,也透過這則貼文,回歸粉專該有的樣貌。
我做不對的地方是,當資訊複雜難消化,第一時間我該爬梳國際案例,比較目前幾種選項的執行優劣,同時也該嘗試徵集專家學者智慧,創造討論讓大家更安心,而不是創造對立。但上面那些我沒有做到,反而第一時間迷因式、鬆散地轉貼一則嘲諷式譬喻:這不僅不夠尊重辛苦的指揮中心和一線防疫人員,也不符合大家對粉專的期待:這不是現在社會所需要的。對不起我讓大家失望,希望透過這貼文,我自己先校正我自己,彙整資訊如下供討論。(感謝下午和我通過電話讓我詢問的醫師)✨
國際上,因為通報流程或採檢量能(或遇到國定假日),而造成官方數據與實際情況有時間差,這現象在英國、日本、美國華盛頓州、加州、亞利桑那州都發生過:台灣不是第一個面臨這種情況的國家。這在英文中被統稱為“#Backlog”,不只是管理數據或採集流程的問題,還有實驗室量能的問題。
【針對篩檢量能】,英國目前做法,是政府緊急在全國範圍內廣設測試站點,分散壓力,同時也增設移動型的測試點來輔助;而【針對數據統計和大眾溝通】,美國菁英型分析雜誌 The Atlantic〈大西洋〉,有兩位先鋒記者,去年找來一群基礎架構工程師和大數據科學家,結合Github與實體志工,發起一項稱為“The Covid Tracking Project”的聯合數據計畫。(連結放在留言處)
他們從一開始邀集志工手動輸入確診數據,到後來優化流程,把運行一年來的經驗公開分享。他們說到:「防疫工作、尤其在數據採集上,是複雜且消耗大量資源的。建立強大社區回報機制,第一時間公開透明是最終解方。」面臨時間差問題,他們採取幾個替代做法整理如下:
✨👉 (一)以 #移動平均值 為考量,而非看單一一天資訊👈✨
實際案例告訴他們,相較於在意「時間差」,更應該在意的是「時間差出現的延遲是否一致」。只要延遲 #合理一致 ,那數據就具有可信度。一年來的經驗之後他們寫下:「當疫情拉長,任何一個給定日期的數據,都會隨著時間推移而增加。」意思是,時間差造成的數據落差(或說校正回歸)就是會發生。只有當大批數據延遲的時間 #出現異常 才是需要注意的警訊。因此,要更多加注意的數據是「#移動平均值」,例如,從每7天或每14天平均值 #觀察趨勢,這會幫助大家解讀只從「一天」這個時間段看到的高低起伏。
✨👉 (二)#增添數據欄位 標示「數據未完整」或校正回歸。👈✨
當發生通報效率、採驗或流程問題時,如果當天採而來不及驗,他們建議增添數據欄位,直接在當天公開資訊庫標記 #數據統計未完整 data incomplete (probable cases)。最後檢驗完成時,也會再次在圖表上添加清楚筆記。綜合第一點,目前他們建議政府公開公布的圖表上面該有:*1) confirmed cases *2)incomplete (probable cases) *3)incomplete confirmed cases *4)total cases:7 days avg
*5)incomplete total cases:7 days avg 這幾個指標。
✨👉 (三) #更該加重關注陽性率解讀👈✨
林氏璧孔醫師每天衛教時間,一直在倡導的概念,和美國一年來的經驗是一致的。網站上也寫下認為我們更該關心PCR陽性率有沒有逐日下降。至於陽性率的採檢母體和認定標準,大家可以追蹤孔醫師粉專或是podcast,他有更專業的脈絡提供。先說結論,對照台灣數據,目前台灣陽性率的最高點落在5/15,當日是6.3%,陽性率之後有逐漸下降。
�
最後,為什麼會忽然出現這個說法呢?從大眾溝通的角度,今天指揮官陳時中說:「把這些案例歸在今天 #會造成很大的誤解,#對於疫情的判斷很不利,我們需要透過看每日採檢的陽性率,去研判需要採用措施的強度」
只是我感覺閱聽大眾在第一時間,忽然聽到新字眼「#校正回歸」似乎比較沒有心理準備。會冒出幾個的問題,例如今天的案例,會不會明天有校正回歸讓今天的案例攀升?我自己在第一時間聽到的心情是有些疑惑的。我很感謝大家對我的監督,督促我回歸有意義的討論溝通,我承諾下午那篇讓人誤會的迷因貼文減少發布,也請大家持續督促我🙏🙏。
那同樣的,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溝通凝聚更多專業意見,讓政府和民眾流程更順暢,讓大家安心?如果大家有好的作法,或是看到國外案例分析參照,歡迎私訊或是留言給我。
最後的最後,再次感謝第一線辛苦的指揮中心和防疫人員,感謝你們辛勞和專業的付出。I don't say it enough.
希望大家平安。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個利益也沒有說多麼的大啦,大概幾百億而已啦。 從我國的acip疫苗施打元老院給了建議之後,疫苗審查小組審查通過,然後推動呢,研究呢又是給像是李秉穎這種人擔任榮譽理事長的協會,一個標案又是幾千萬,那你說李秉穎要不要每天幫土製疫苗講話,當然要啊! 要不是我沒有政府標案,我也他媽的天天說土製疫苗工藝...
對於疫情的判斷很不利 在 鬼才阿水Awa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疫情數字校正回歸的意義與討論
今天台灣出現321例的本土案例,同時間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有400例的個案為「校正回歸」,許多人對此不明白開始攻擊中央隱匿疫情,甚至有人錯誤將其用321+400,今天確診人數高達721例,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真實的意義。
從上周六的5/15開始,台灣本土案例開始暴增,採減量也瞬間增加,目前的流程會先透過快篩來做第一階段的數據判別,但為了確定是否出現偽陽性的情況出現,後續還得採檢CT值,這才確定這個人是否真正的確診,一旦確診後就需要開始匡列相關接觸對象,並且往中央彙報。
突如其來的採檢量暴增,讓行政程序的過程出現塞車。
地方上的一線防疫人員相當辛苦,除了背負高壓還有許多的流程必須要完成,台灣身為民主國家,最重要的就是能夠如實的呈現實際真實情況。
這也是為何會將過去的每日確診病例數調升。
為何需要回歸,當然是許多人的好奇與疑問,對此指揮官陳時中也做出了回應。
陳時中說:「每天公布確診不是看數字高高低低而已,也要對疫情進行判斷。所以把這些案例歸在今天會造成很大的誤解,對於疫情的判斷很不利,我們需要透過看每日採檢的陽性率去研判需要採用措施的強度,把他回歸疾病發展的情況才看得清楚。」
可以明白在執行作業的過程中,難免有通報或上傳延誤的部分出現,特別是第一時間宣布三級警戒的雙北,在第一時間因應疫情做出的調整,難免會有一些執行上逐漸上軌道的情況出現,重點在於真實呈現疫情的情況。
如果真要蓋牌甚至隱匿疫情,這些遺漏的部分大可以裝死就好,與其說是蓋牌,更像是中央將職權分責後,選擇直面這次的問題,真正的做到掀牌。
防疫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最棘手的就是認知作戰,每當出現有人不熟悉或不理解的事情後,就會有人刻意利用假消息或錯誤認知來製造謠言,一旦國民開始對中央甚至對疫情指揮中心失去信心,特定人士就能開始累積自己的政治資本,甚至藉由破壞來營造自己的價值了。
文章原本是明天早上要發的,但實在太多人來詢問我了,所以直接發文給大家,也歡迎轉貼給其他還並未了解情況的朋友。
IG : Awater0911
專屬社團 - 鬼才阿水Awater的東吳水軍社團
「浪Live」4791472 / 鬼才阿水Awater
對於疫情的判斷很不利 在 立法委員 莊競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指揮中心記者會後,今天最夯的關鍵字立刻變成 #校正回歸,當然,也少不了許多政治陰謀論者,逮到機會想要見縫插針。為了避免以訛傳訛,我想將已知的訊息整理給大家,歡迎分享。
#為什麼會有通報延遲
目前的確診案例,是由「縣市政府」收治數據,在過程中因為各種原因,可能是資料不全要補件,可能是短期內爆出大量案例,讓第一線人員太忙而導致行政作業未能即時更新給中央指揮中心。但是,大家可以安心的是,這400人在當下就已知是確診者,第一時間得到照護,也都迅速做了隔離的處置。
#為什麼要做校正回歸
至於,為什麼要「追溯校正日期」,而不是直接加在今天的數字上?陳時中部長也做了解釋:「每天公布確診不是看數字高高低低而已,也要對疫情進行判斷。所以把這些案例歸在今天會造成很大的誤解,對於疫情的判斷很不利,我們需要透過看每日採檢的陽性率去研判需要採用措施的強度,把他回歸疾病發展的情況才看得清楚。」
#公開透明這叫做掀牌
某些人質疑這是「蓋牌」掩蓋疫情數字?我感到很不解,雙北市長也提出地方政府的說明了,新的數字統整後已經更新並且「公開透明」,這應該是「掀牌」才對吧?
看到許多在野黨拿著「校正回歸」四個字大做文章,我也想告訴這些人,「台北市跟新北市校正的數字最多」,侯友宜市長也證實新北市的落差有6天,難道這是侯市長想要蓋牌?
#中央與地方全力合作
全台已經提高到三級警戒,上週面對到疫情變化,已經比過去一年嚴峻太多,中央政府跟地方政府更應該不分黨派、相互合作,一起度過這段艱困的時刻。我也相信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這時候誰還在唯恐天下不亂,我們必定要記住他們的嘴臉。
#感謝第一線防疫人員
最後,要跟第一線的防疫人員說一聲謝謝,面對爆量又繁重的工作,你們沒有抱怨,而是全力守護台灣,請大家一起給予基層醫護加油、打氣!
對於疫情的判斷很不利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這個利益也沒有說多麼的大啦,大概幾百億而已啦。
從我國的acip疫苗施打元老院給了建議之後,疫苗審查小組審查通過,然後推動呢,研究呢又是給像是李秉穎這種人擔任榮譽理事長的協會,一個標案又是幾千萬,那你說李秉穎要不要每天幫土製疫苗講話,當然要啊!
要不是我沒有政府標案,我也他媽的天天說土製疫苗工藝極致,純手工釀造,滴滴甘醇,免疫力【推估】簡直跟NOVAVAX接近,幫忙說話有甚麼了不起,不依照科學證據講話又沒有罪,銀貨兩訖還算有誠信呢!
你怎麼看高端疫苗通過這件事情
這次高端在這個報章雜誌上
都說他緊急授權通過
你看到FDA台灣那個藥監局通過的文書裡面
根本一個緊急授權都沒有啊
我認為他是常規授權
他為什麼會寫成這樣
而且他緊急授權一般來講是緊急授權使用
為什麼是緊急授權生產
這個是哪裡出錯
是我中文不好是不是
他從來沒有緊急這兩個字出來就是授權生產而已
所以我覺得他這個東西就是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他是要用緊急授權的這個方式
然後來通過他的常規授權
那他不管是緊急授權還是常規授權
基本上都是錯的
因為現在已經沒有
緊急授權那個緊急這兩字的空間
緊急授權我們知道
假如在緊急授權這個大屋頂罩下去的時候
這是政府的絕對權力
這個絕對權力是說
我愛搞你什麼
我要用什麼爛藥我要進個砒霜都可以
根本都不需要任何通過
今天政府如果給你了
還給你做個二期臨床實驗
你都要感激涕零
所以你看他現在他就不敢講緊急授權
為什麼不敢講緊急授權
因為他當初就在創造了很多
緊急授權的條件
我們知道疫苗來講
是全世界都沒有疫苗
或者買不到疫苗
我們就必須要用緊急授權
來用我們的國產疫苗
所以你看他剛開始的時候
為什麼老百姓不管怎麼樣的吶喊
吶喊都沒有用
不進疫苗就是不進疫苗
為什麼就是為了要為國產疫苗
創造個緊急的空間
所以現在的話你看
我們的FDA他通過的文件裡面
完全沒有緊急授權這幾個字
真的假的
所以他在做什麼事情你就知道了
他根本不在做緊急授權
他根本在做常規授權
常規授權的話
我們前面就要給他做要求
你怎麼可以做二期就給我常規授權
不可以嘛
因為緊急授權緊急給你藥證的話
我們只有一個想法
就是政府在補文件
他怎麼樣你知道嗎
因為他已經在我們還沒給授權之前
就已經把疫苗給買了
今天如果你一直不給他授權的話
這時間拖的越久
監察院要調查起來的話那還得了啊
我直接問王理事長
台灣這樣子給高端這種疫苗EUA
他對於國際間對台灣生技產業的信任
會不會有影響
你這個疫苗還想走出國際啊
笑死人
你這個台灣就用這一次
搞不好就死在這一次
這個疫苗就死了我告訴你
因為這一次一出來沒有人要打
那你這些買了以後
良率又是爛的一蹋糊塗的時候
根本量產都有問題
只是錢拿了拿了以後
這個疫苗產不出來一下子什麼都沒有掉
那這個立法院要追的時候追個半天
你看我這個EUA已經給你
授權已經給你
所以政府沒有違法
政府只要把這個東西一撇掉了
那這個疫苗老百姓不打
老百姓不打是老百姓的事情
上報近日接獲爆料指出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
於今年1月18日採限制性招標方式
委託研究計畫
COVID-19疫苗取得緊急使用授權後
國人接種之免疫持續性與不良反應評估
該採購案總金額為新台幣3000萬元
經費來源則為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預算
疾管署於4月7日公告決標
最後由唯一1家投標廠
即台灣疫苗推動協會以2988萬
僅12萬元價差得標
而該委託研究計畫主持人
則是該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
共同主持人為該協會理事薛博仁
爆料指控
李秉穎身兼衛福部ACIP召集人
ACIP就是我們的疫苗管理
跟疫苗注射接種的專業的專家召集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成員
也曾受邀參加國產疫苗EUA專家會議等
多項政府主掌疫苗政策的身分
卻又另一方面透過其擔任榮譽理事長的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承接政府標案
是否合適恰當
不禁令人質疑有球員兼裁判
違反利益衝突或利益迴避等瓜田李下之嫌
我這個人問話比較直接一點
我就直接問了
不然王任賢理事長我給你3千萬
我說你之後要幫土製疫苗說話
這個案子接不接
這是假設性的問題 假設對對對
沒人會給我 為什麼
你這麼黑喔
我這麼黑黑的一蹋糊塗
沒有人會給我
這個這3千萬就是他的買路費
因為ACIP那些委員
是我們國家最高的疫苗諮詢小組的委員
那這些人當然他的角色是諮詢的
不過問題是我們現在在台灣的官場裡面
是很注重專業
疫苗又是非常非常專業 還有輩分
所以基本上來講
這些官員都會聽諮詢小組的話
因為ACIP如果開會的時候
即使在衛福部裡面開會
他是算衛福部下面的一個機構
但是衛福部部長在這個時候開會的時候
他是列席的
所以他沒有發言的權力
對他是列席的
列席把那裡的決議回去當作參考
這個參考還非得做不可
你看這個權力有多大
所以這些人應該要清高
他完全跟疫苗沒有任何瓜葛
完全憑學理去判斷才可以
現在他們這批人又大部分的人成立一協會
叫做疫苗推廣協會
這一個推廣協會幹啥咧
推廣協會就是承接要給ACIP看的那些資料
你這樣講內行了
因為我們一般人還看不懂
就是我再唸一次
這個委託計畫叫做
COVID-19疫苗取得緊急使用授權後
國人接種之免疫持續性與不良反應評估
也就是經過今天那個18個裡面
有15個人是不是說要持續有報告
然後接下來一年之內
還要持續提供報告
這個不就是那個報告嗎
那這個報告...對啊沒錯啊
這個報告提給ACIP做決定啊
ACIP自己做的報告給ACIP做決定
那還要提什麼東西
所以這兩批人應該完全不一樣
要區隔開來對不對 對
所以這批人還到哪裡去你知道嗎
到我們EUA審核小組
ACIP是給建議的嘛諮詢小組
最後在FDA在藥監局要審核
前一陣子不是換了很多委員嗎
很多ACIP的人就進去啦
搞什麼鬼啊
你看這個不就球員兼裁判又兼到自己審核
那一貫作業
只差疫苗本身不是委員
你知道譬如說那個疫苗假設是李秉穎
他可能就是從球員到球證旁證
主辦協辦都是我的人
但是這個在這種高道德標準的狀況之下
我們監察院死掉了嗎
我們的立法委員死掉了嗎
我們的所有應該要監督
甚至要說話的台北地檢署
然後最高檢察署難道都沒有看到
這一整串是自己交自己的報告
交給自己人審
自己人審給了建議之後給自己人的人
做評論然後最後由自己人宣布
好我們過了
那這個背後的利益上百億就這樣子過去
我可不可以要求他們公布
這18個人每一個人的財產申報
每一個人的相關利益糾葛
他的財產有沒有因為這一次開完會之後
忽然之間暴增一棟房子這個合理吧
可是為什麼現在好像大家就
就我們兩個二百五在講說這個事情好恐怖
他們這批人就形成一個集團
其實我們要爭的就是說
我們這三個單位
就是第一個EUA審核單位
第二個ACIP
第三個疫苗推動協會
這三個單位的人員一個都不能重疊
這樣弄下去就好
那即使說他們都是同一個政黨
或者怎麼樣那是另外一回事
但是絕對不能夠重疊
一個都不能夠重疊
這三個機構一定要給他全部完全獨立才可以
然後尤其是ACIP
因為ACIP是最重要一個單位
ACIP單位那個委員
他絕對是不能夠有任何疫苗的兼職
這個我再多追問一下
因為買500萬劑也不算少
可是為什麼我們價格這麼高
一般來講次蛋白疫苗跟mRNA比起來
一定是mRNA比較高價格比較高
因為它製作過程比較繁瑣
然後環境要求比較高
可是我們的高端也要881塊
這個價格是怎麼樣
他難道就是賺這一票就走了嗎
不然定這個價格完全沒有競爭力
然後他的審查過程又不完整
誰會這樣定價
這種定價其實非常不合理
我跟你講一個事實
在衛生福利部裡面
以前有個長官他跟我講說
如果一支疫苗高過200塊就是有弊案
高過200塊就是有弊案
這個疫苗這個是低端技術的
高端價格疫苗
這些價差200塊到800塊的價差給誰了
這個我們必須監察院要問一問
你這個價差給誰了
疫苗的出頭
如果你掌控了整個產業鏈
真的有賺頭嗎
其實是這樣子
就是那些賺頭基本上都是來自於廠商
或來自於政府的標案一樣的
就這兩個
你如果當了政府的諮詢委員的話
當了諮詢委員他的出席費其實很低的
就是2500左右
車費可以報
大概是這樣子
可是你超過了 這個委員在的時候
那就有很多廠商會來巴結你
因為你有權力廠商會來巴結你
或者政府會給你一些標案
就是靠這些錢
這些錢是遠遠高過出席費高過太多
我可不可以問一下
因為這個我很難想像
因為我一直以為當委員就是一個臭要飯的
但是剛才理事長一講聽起來是
醉臥美人膝 醒掌天下權
那這個廠商他接近你要來討好你的目的是什麼
因為你有權力
權力是男人的春藥對不對
你有那個春藥以後那你就可以買春去了
買了很多東西都可以
所以廠商都會來找你
因為你有權力去決定他的生死
他這個疫苗的價格是很高的
價格的利潤是很高的
因為疫苗有個很大的特色跟藥物不一樣
藥物還有很多行銷費用
疫苗是只要把這個政府官員裡面
一個keyman一打通了以後就賣出去了
這不用講
只要把一個人的關鍵給打通了以後
這個疫苗一到政府機構
政府是批發下去打的你能不打嗎
不能啊
跟藥不一樣
藥你政府買了這個藥也沒有用
要不要用還是醫生的事情
所以差在這裡
所以疫苗的這個官員的利潤相當的高
直播日期:0722
直播YT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nhzkefrA78
直播主題:
高端疫苗真高端,用的審核規定全世界都只在討論台灣就在用,人家都三期期中報告解盲才申請緊急授權,我們臨床二期沒做完就可以申請,是不是高端疫苗技術特別高端啊?
對於疫情的判斷很不利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自從紓困案開始慢慢釋出後,我的服務處排隊要諮詢紓困的電話、人龍,可能比前陣子排口罩還要多,大家都很關心。對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紓困振興預算案,各部會有很多的紓困方案,但同時也收到民眾反映、向辦公室陳情,「太多太複雜、資訊不流通、不夠快、不夠明確、電話忙線,或是地方說還沒有正式明確的規定」等。
我認為除了中央和地方兩邊的訊息要對得上、資料要一致之外,我們還需要便捷、有效率、足夠親切的線上資源來協助民眾。
【單一窗口】
盡量讓民眾一個窗口就能解決所有疑惑,朝整合跨部會的單一諮詢窗口。
【增加網站便利性】
衛福部 1957 福利諮詢的網頁,有提供包括社會保險、勞工相關、各類福利等等多項資訊,但目前並沒有放上這波紓困的資料,這樣其實滿可惜的。
【提供最佳方案建議】
我們看到政府很多部會網站都建置了「防疫、紓困、振興」專區,提供懶人包、Q&A、圖卡等,就是希望讓民眾可以快速從網路上找到自己需要的訊息,這部分當然要肯定政府的努力。但我們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希望可以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最佳方案」。是不是可以嘗試建置「微型的一條龍服務」,幫民眾整合他們需要的方案、提供解答,就像電信門市幫你算最優惠的方案一樣,協助民眾判斷跨部會、多方案的申請,對他們最有利的選擇。
疫情除了經濟需要紓困,我們的心靈也需要紓困。
台灣經歷過很多災難,也有很多救災經驗,不過這次的武漢肺炎與過去的災難型態有點不一樣。地震、森林大火,我們稱為「天災」,恐攻、重大刑案等,我們稱做「人為災難」。
而有種災難叫做「 生物災難 」(biological disaster)。
生物災難特性是持續的時間長、影響久,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與結束,好像看不到終點,因此越來越焦慮。當我們在救援時,災難也還在持續發生,災難會給社會巨大的損失、破壞原本的運作,對人的身心靈產生重大負面影響。且生物災難是慢性的,涵蓋的層面更大,而台灣過去的確只有面對 SARS 的經驗。
【心理急救】
經歷過921、八八風災的臺灣,都曾讓「災難精神醫學」這個議題被拿出來討論。但無論921或是重大風災,都與這次我們所面對「不知何時才會結束」、「一邊救災一邊發生災害」的武漢肺炎,就是我們所謂的「生物災難」不一樣,生物災難沒有明確的結束時間點。
所以我們對於一般災難的治療模式,已累積了相當的經驗,但用在目前的狀況,可能就不一定適合。就我們目前治療的模式,有參考也有要調整的地方。WHO 和美國精神醫學會都強調「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的概念,其原則是準備、觀察、傾聽、聯繫。
助人者在受到訓練後,就得對(災害)受難者提供實質的幫助,而不是直接的治療。這個協助是什麼?不外乎有資訊給予(現在狀況如何?我們安全嗎?你的家屬的狀況?)、陪伴支持(傾聽需求或鼓勵)、資源連結(針對需求提供實質協助,例如:金錢紓困、生活需求),重點在於:藉由即時的伸出援手來緩解焦慮。
【脆弱群體辨識】
我們要辨識在災難下,暴露程度不同的「受災族群」,包括患者、被隔離者、防疫人員、其親友與接觸訊息疲轟炸者。另外,本身有精神疾病、曾經有創傷、受虐等經驗、自己或家人有成癮問題、社經地位不利等族群,更容易受到影響。因此,助人者如何具備「敏感度」,將資源的分配,優先投放給這些群體,並給予特別的關懷,這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應該先聚焦的地方。
舉例來說,對這次執行敦睦艦隊任務的海軍官兵、或是第一線醫事人員、空服人員,一些遭受創傷性打擊的案例,需要給予主動的關懷、有效鼓勵和支持。特別需要注意,他們有可能被獵巫、排擠或被歧視。
越戰催生了美國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希望政府可以派遣專業人力處理,結合衛福部和民間的資源,主動提供各類復原所需的支持,包括個人諮商、支持性團體等,應該要開始準備。比如可使用社區的組織與能量,像是社區的頭人、社區的活動、講座座談會,減少社會的驚惶,和群體間的排擠拉扯。想辦法讓每一個人能夠主動關心、聯繫、提供資源,甚至生意方面的支持。希望短期之內提供心理急救;中期則使其能不受歧視地回到崗位上與恢復正常生活。當社區發現有確診病患或疑似案例,大家總不免開始標記甚至是污名畫當事人,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疏離,也讓對於當事人是二度傷害。因此希望我們可以有所作為,來建立韌性的社區。
【假消息傷害心理健康】
另外, 就NCC所提供的數據,截至 4 月 20 日的統計資料,「於指揮中心通知廣電媒體澄清錯假訊息並說明改正作法,協助轉請廣電媒體回應、加強自律」這項業務總次數目前是「1 次」,看起來台灣都沒有什麼假訊息,但真的是這樣嗎?
目前訊息的傳播不僅只有有電視媒體,「自媒體」是另一大宗。比如: LINE、臉書、youtube、Google、PTT 等社群平台,未來期望對於自媒體、傳統的媒體都盡可能減少假訊息的傳遞狀況。目前社會人心惶惶,我希望假訊息,不要成為社區心理健康的「防疫破口」!
【自主健康管理的醫療工作者給薪疑義】
日前接獲陳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 2 月 26 日發函,主旨寫道「符合自主健康管理條件之工作人員,暫勿前往機關上班」,這些人員包括:「申請赴港澳獲准者」、「通報個案但已檢驗陰性且符合解隔離條件者」、「社區監測通報採檢個案」、「自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第一級及第二級國家返國者」。但是,因為在這期間出國,而返國後需要隔離採檢,尊重這份公文沒有去機構上班的人,雇主認定不屬於他們的責任,因此不給付薪資。但在 3 月 19 日,衛福部說 26 日公文中的「暫勿」文字,只是「建議」,因此人員在管理期間適用的假別和薪資,應該由院所自訂請假規範。
在這段期間因為遵守 2 月 26 日指揮中心公文的「暫勿」規定而沒有去上班的醫療工作人員,因為 3 月 19 日的公文認定為「建議」,這些受影響的醫療工作人員,他們的假別算是事假、病假、還是防疫隔離假?導致他在這段期間因自主健康管理所請的假,有的並沒有被給付薪資。一樣是配合政府政策,正常工作的醫事人員,可以有機會得到相關的獎勵,但自主健康管理,依規定沒有入院上班的人員,卻被變相扣薪,我主張應該讓這類醫事人員能回復權益,讓乖乖遵守規定的醫療人員不要被變相懲罰。蘇貞昌院長也對此表示肯定,團隊也會持續關注。
在此謝謝為疫情拼命努力的所有單位人員,也向受疫情影響的民眾們,說聲辛苦了。或許沒辦法一次到位,但我們會持續努力、持續發聲,持續修正與服務,一起迎接更好的明天。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對於疫情的判斷很不利 在 肺炎疫情:新型冠狀病毒專題報道- BBC News 中文 的相關結果
肺炎疫情:新型冠狀病毒專題報道. ... 斯里蘭卡:新冠肺炎疫情增強中國在印度後院的影響力. 中國正在加大對斯里蘭卡的救援 ... 如何判斷哪些國家應對新冠疫情做得更好. ... <看更多>
對於疫情的判斷很不利 在 今+321確診數短報400例今「掀牌」「校正回歸」 疫情比 ... - 康健 的相關結果
如果把這400例歸在今天,會造成很大的誤解,不利對疫情的判斷,而從採檢的時候,比較能夠看出那時候疫情的情況,「我們需要透過看每日採檢的陽性率去 ... ... <看更多>
對於疫情的判斷很不利 在 什麼是「校正回歸」?400 例從哪裡來?陳時中解釋給你聽 的相關結果
所以把這些案例歸在今天會造成很大的誤解,對於疫情的判斷很不利,我們需要透過看每日採檢的陽性率去研判需要採用措施的強度,把他回歸疾病發展的情況才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