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跟一位研究員朋友聊到關於離岸風電這個主題,前一陣子剛好也有網友詢問,以下分享一些我和朋友聊天過程談到的概念,以及我自己對這個領域的看法。你可以當成筆記在看。
所謂離岸風電,就是把風力發電機建到海上。風力發電是一個非常受時間和地點影響的發電方式,在適當的地點發電效率極佳。海上由於沒有陸地上的各種障礙阻攔,風力遠遠比陸上強很多,發電效率非常好。不過並非每個海域也都能建設離岸風電,只有風向穩定、風力強、海水下為大陸棚的地區才有建設離岸風力的條件。另外在海上不會與人爭地,以及風力發電本身的環保特性,也算是個優點。
而缺點則是因為建在海上,難度與成本較高,另外即使是海上,真正很適合設立風力發電機的空間也是有限,不過仍是比陸上廣闊不少。另外冬季東北季風風力較強、夏季則風力較弱,算是供電周期性的問題,目前看到普遍的論點是搭配太陽能發電能夠補足夏季的缺口。
目前離岸風電在歐洲已經算是成熟的產業,許多好的風場都已經有很多離岸風力發電機的建設。全球有許多知名風場,發電效率很好,例如紐西蘭南北島之間、英國等地,而台灣海峽也是全球最適合風力發電的風場之一。目前看到的數據是,在未來幾十年完成離岸風電建設,有機會提供台灣20%的電力。
從投資面的角度來看,離岸風電在歐洲已經是很成熟的產業,從風場評估到建設再到後續售電,由於後續售電都是簽定長期合約,從風險到報酬都有數據可以評估,所以離岸風電也是全球很多避險基金投資標的,以及銀行融資的標的之一。
有興趣了解這產業研究的人,可以去看沃旭能源Orsted官網上的Annual report (這不是投資推薦喔)。
在台灣目前已經有離岸風電的風場Formosa 1營運中 ,後續也有其他風場陸續啟動,影響相關周邊產業也包含原物料提供、風力機組、海上工程、電力設備等等。
早年市場先生自己曾經有機會參訪過製造風力機組零件的公司(現在也是上市櫃公司,但就不說是哪一家了),了解到這種組件生產的技術要求不低,因為大型的風力發電機一台光葉片就接近一百公尺,這樣能確保更大面積有效的使用到風場的風力。但製造過程如果有產生稍微大一點的誤差,在運轉時就很容易損壞故障,而需要投資的設備通常動輒上億,門檻不低,好處則是利潤率會比一般傳統製造業高很多。
目前台灣的離岸風電建設,已經有許多台灣本土廠商參與其中,所以也有和朋友聊到這個產業的建設投資對未來一些個股的影響。離岸風電算是基礎建設,屬於重資本投入、回收期很長的產業,過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過程也不可能僅由一家企業完成,而是由許多企業在各領域分工合作完成。對於台灣的企業,目前能查到的是各家台灣廠商簽訂的合約金額(有看到今周刊的數據在留言),我覺得想從中評估投資機會的人,可以去關注未來新訂單與合約總規模潛力,以及細看各家財報了解對實際營收的幫助大小,才容易對未來做出判斷。
最後有聊到一點跟投資無關,但蠻有趣的,是關於離岸風電對台灣帶來的額外好處。全球目前有許多知名大企業,例如Google、微軟、FB等大型企業,都有設定未來大幅降低碳排放的目標,但全球能提供乾淨能源的地點其實很有限。如果未來能大量提供綠色能源,那很有機會吸引更多全球大企業進駐台灣,對提升就業與升級產業環境頗有幫助。
以上是目前對離岸風電的了解,做個紀錄,也分享給大家。
市場先生 2020/04
以上提到的股票企業僅為個人筆記,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投資前務必自行判斷。
#對於離岸風電你還有想了解些什麼呢
#歡迎在底下留言
#雖然我不一定有辦法回答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