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ta協會-產業資訊】
~Wearable EXPO 2020~
「2020日本國際穿戴式裝置科技展」
6th WEARABLE EXPO - Wearable Device & Technology Expo
From:https://www.wearable-expo.jp
日本東京WEARABLE EXPO 2020展覽重點摘錄
1.NIPPON MEKTRON 主要發展各種軟式電路板技術,本次展覽遠端觸感穿戴技術,可以遠端傳遞壓力、震動以及冷熱等系統整合元件,可以將遠端感測到的震動與溫度傳遞到另一方的手套上。
2.Shima Seiki 針織設備專業廠,今年展出可以直接將塑膠管織入雙層布料的設備,關鍵技術有兩個第一個是塑膠水管先在表面織造一個減少摩擦,第二個水管張力控制裝置,讓水管可以固定張力避免卡機.產品應用方面,透過雙層織造結構,將金屬絲織造成開關,以及將碳黑長絲編織成關節感測器,作成形變感測器,展示非常流暢!
3.Suminoe Textile Co.,Ltd. 透過紗線多層塗層的方式可發展出太陽能紗線,透過光線照射可以產生的能源,強調可以全方向的接收太陽能;此外,該公司也透過紗線包繞的方式發展濕度感測紗線,透過電阻變化用以尿床偵測。
4.VOLTECH 展示貼片是心電圖感測裝置以及GPS模組,應用在警察的執行安全防護上。
5.JAE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聚焦在智慧衣/布料的電子與軟性導電的介面技術,不管是布料、電線都可以封裝成端子,提供電子服飾的軟硬整合代工服務。
6.TOYOBO 今年仍以主導超薄導電銀/碳薄膜,應用於生理監測服飾上,主要提供呼吸、心電圖、肌電圖以及活動偵測等應用產品,已經有部分產品上市銷售。
7.Feel the same Inc 開發矽膠形變感測器、電容式感測元件貼合在手套的關節處,可以即時偵測手指彎曲程度,應用在互動遊戲與訓練穿戴載具上。
8.BOVIA CO.,LTD. 工研院資通所的衍生公司,導入邊緣運算應用在行動人臉或車牌或物件辨識,可以在1秒內就發出警告,目前已於台灣警政單位廣泛應用,今於東京穿戴展獲得許多客戶關注!
9.J.S. Power co.,LTD.台灣專業電池廠,主要展出超薄型離電池,標榜薄型與通過UL等安全認證。
10.ALPHA 艾華電子今年主打彈性電容式拉伸感測器,拉伸率>150%且具有很高的再現性。
11.LITEX 富鉅紡織科技今年展示新的金屬編織帶與繩,應用在電子與汽車用EMI防護,以及各種金屬編織態導電排線、電熱布料。
12.JORJIN 佐臻同台灣智慧眼鏡協會參加展覽,展示J6S單眼All-in-One AR智慧眼鏡,透過光線感測器智慧調整螢幕亮度,不受環境影響輕鬆閱讀AR資訊;距離感測器偵測使用者穿戴狀況,智慧啟動或休眠,內建相機、陀螺儀、WiFi、藍芽等模組,全機僅80g重,是最智慧的IoT設備。
13.ISKO使用銅絲編織成觸控布料,融入傢俱的設計方式,透過電容感應可以啟動音響,同時展示LED與小孩牛仔服飾結合的概念產品,包含:TTRI移轉的LED紗線也被融入在該公司的兒童的牛仔衣褲上。
14.三司達展出2πr肌電感測腿套,經由柔軟彈性之導電織物結構設計,提供穿戴上良好的舒適性,並搭配2πr肌電感測發射器,量測肌肉運動狀態之訊號,提供使用者於運動狀態下,了解其肌肉收縮強度與運動軌跡,可作為訓練與賽事的身體大數據收集使用。
15.萬九 主要展出多種穿戴是生理感測模組,包含:光學式心率模組,一導程ECG以及IMU+EMG藍芽模組等,主打省電,以及找尋ODM與合作夥伴。
16.YKK 主打導電鈕釦,以銅鍍鎳為主金屬釦以及磁扣為主,展示各種電子衣服的應用,包含空調外套用鈕扣當電源開關、led夾克等應用。
17.Smartfit 主要是透過聯盟與供應鏈整合發展工作安全防護,由員工熱衰竭偵測,目前已有多家公司導入安全照護案例,智慧衣扮演連續生理檢測,包含:心跳、溫度、加速規等。
18.HOLST CENTR 主打軟式電子模組結合產品設計,以TPU為基材透過導電漿料印刷迴路後,可將電子元件(如:LED、IC、太陽能元件等)黏著在迴路上,發展融入式電子服飾的原型,主要以代工與尋找合作夥伴為主。
19.TOWA 使用梭織鍍銀布電極製作成心電圖偵測帶,內建六軸規與GPS,用於遠端生理監測服務,應用在計程車駕駛的健康追蹤與照護。
20.SANKI CONSYS HOTOPIA ALLIANCE 技術來自信州大學,使用銀纖維編織成針織布作為發熱元件,強調可以彈性、柔軟、安全與輕薄發熱,本次展覽最大特點是(1)用在美容的發熱面膜發熱布塗佈矽膠膜,用在美容產品上(2)彈性排線黏著LED ,做成互動玩偶可發熱可光顯互動,用於小孩玩偶(3)金屬絲編織成加熱片,使用陶瓷纖維編織與覆蓋表面,用在100度加熱上。
21.TAIYO太平洋工業株式會社 展出多項優越的FPC技術,可應用在各種生理監測服飾上,包含:高柔軟壓力陣列、特殊迴路電熱元件、超高頻感測模組(心電圖、呼吸、活動狀況)、150%高伸長形變感測器、高柔軟彈性排線、長尺極端細FPC用以血管穿管、皮膚相容性陣列電極等。
22.JEMAX 輝能展示可彎曲式電池0.5mm,10000次彎曲仍有85%維持率,可用在各種穿戴裝置上。
23.asics 與 CASIO 合作展出運動感測器,內建九軸、氣壓、GPS, Glonass,裝配在髖骨的位子,透過運動過程,重心的變化歷程以及相關感測資訊的綜合分析,可以模擬人體運動姿態,以及跑步運動相關參數紀錄,包含:路線、軌跡,速度...等,產品重點強調與自己的運動狀態比對,透過歷史紀錄的回饋,了解自己運動性能提升程度!
24.UNION TOOL Mybeat已搭配多家智慧衣在日本銷售,心電圖機可用手握紀錄40秒後傳到雲端,已通過日本醫療認證。
25.TOSHIBA 展示心電圖內建加速規與穿戴式光學感測,透過心電圖與光學脈波推估血壓波應用在居家照護,整組set 39萬日圓。
26.韓國KITECH 展示多項智慧紡織技術,包含著感應、壓力陣列、BCG sensor、觸控開關、電熱等原型,百分之百政府資源的研究單位。
#tsta產業資訊
#WearableExpo2020
導電膠膜 在 資策會 數位服務創新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重新思考創新(二):現代物質世界生產-消費-拋棄的單向旅程
而在地球資源有限、終有枯竭之日的認知下,現代社會重新思考創新,何妨改弦易張,發展 生產—消費—回收—再製的循環思維?
出於物質不滅定律,地球上的各種物質不會平白無故消失,只會轉變存在的形式。只是隨物質而異,轉變的速度快慢不一。
大家最熟悉的物質循環大概是水。從天上降雨,流經山川湖海,經日曬而蒸發為雨雲,這個循環每年可以走好幾次。另一個重要的資源是化石燃料,經過幾億年,海藻及海洋生物生長、沈澱、壓縮、化學變化,最後成為原油或天然氣埋藏在地層中,後來被人類開發,成為現代物質文明最重要的推手。理論上,新的原油或天然氣仍然繼續在醞釀中,只是週期太長,人類短暫的幾萬年歷史無法觀察。
人類文明史可以說是一部材料發明史,從青銅器、鐵器到陶瓷,每發明一種新材料便將文明推向一個新高峰。但早期的材料發明,使用的元素不是金銀銅鐵錫等金屬,便是木材或泥土,人們發明了各種工藝,將不同的材料聚合在一起。最終這些材料都可以回歸成原本各自的狀態,金屬融解還原,陶瓷回歸於塵土。
石油還能再用多少年?
從成份來說,塑膠主要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其中氧是地球上含量最多的元素,大氣層含有20%的氧,地殼中的含量為49%,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地層中蘊藏量龐大的原油或天然氣,其基本成份也是碳、氫、氧,因此成為製造塑膠最佳的原材料。
地球原油的蘊藏量固然龐大,但經得起現代塑膠文明多久的開採?
根據BP石油公司2013年的估計,地球原油的藏量只夠人類使用53年,不過這個年份受到幾個因素影響。一是透過對地層更精準的探勘,經常發現前所未知的藏量,過去十年,對原油蘊藏量的預估已經增加了27%。二是來自科技的進步,減少了對原油的需求。例如目前大量的原油消耗於交通運輸工具,以目前電動車的蓬勃發展趨勢,未來可以大幅減少對原油的依賴。因此預估原油蘊藏量支撐人類現代物質需求到百年以上,應該不算離譜。
打破原本的單向旅程
要避免地球的原油蘊藏被徹底用罄,淪落為垃圾星球的命運,除了減少使用量,或是採用循環週期較短的其他如木纖維的材料外,「科技」顯然必須擔負起重要的使命。
目前大致可以看到三個主要的創新方向:
一是降低塑膠品回收、再製、重新使用的成本。 有一家由華人青年Miranda Wang創業的BioCellection,便發明了一個化學製程,可以將PE塑膠膜分解成簡單的液態分子成份,再製成尼龍等材料。但這家新創公司還在實驗室階段,真正挑戰在如何建立具有成本優勢的量產規模。
二是借重生物力量,開發各種酶素(enzyme),或是微生物菌種,加入吞食裂解塑膠成份的行列。 跟前述化學製程比較,這些生物成份以陽光、空氣、和塑膠為食,加以適當的溫度和壓力,不需大量的資源或能源,便能分解頑固的塑膠材料,用以處理塑膠垃圾自然比化學方法理想,但瓶頸是分解的時間仍然過長。不過最近頻頻傳出令人振奮的報導,例如科學家已經發現一種被取名為PETase的酶素,可以將PET材料在幾天內分解成小分子。由於這些酶素還有優化的空間,未來發展令人期待。
而最理想的創新,是放棄塑膠,開發出截然不同的新材料,既具備塑膠的優勢,卻又有較短的自然分解週期。 這當然不是一個新夢想,科學家經過數十年的耕耘,已經累積了可觀的知識,最大障礙是難以跟低成本的塑膠競爭。但隨著科技的持續進步,以及人類社會對塑膠問題的警覺,像Valerian Materials或Natur-Tec這一類以研究為導向的新創公司,遲早會開發出具有突破性的創新。
還有哪些元素會絕種?
以上說明僅側重在從原油到塑膠的供應鏈。其實對地球上各種資源,包括週期表上的118種元素,甚至空氣、土地、水,各有其不同的原始蘊藏量、人類採掘消耗速度、循環週期和回收成本等系統特質。
例如銀是人類文明上歷史悠久的金屬,早期用在飾品、器件或錢幣,工業革命之後,被大量使用在攝影、印刷電路板、和各種導電材料上。因為單位價值高,回收容易,因此經過幾百年來重度的礦產開發,仍有相當的藏量。即便如此,科學家估計到2240年,地球上所有的銀礦都將被完全開採用盡。
#一次性消費 #環保回收 #資策會 #服創所
導電膠膜 在 【昱翔應用材料】ACF 異方性導電膠膜防潮處理氟素膠材塗佈 ...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