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媽碎碎唸 】我只是把困在石頭裡的大衛釋放出來了
以前剛開始進體制內小學當老師、自己還沒有小孩的時候,遇上學習態度不佳、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的學生,總會覺得為什麼在家的時候那麼長,家長怎麼沒有好好教?有一次發現小五學生不會綁垃圾袋、丟垃圾時仙女散花滿天飛,整個大傻眼,當天給孩子的回家作業就是學習倒垃圾。以前總覺得,孩子就是家庭教育百分百的照妖鏡,孩子在學校如何地展現可以說就是家長的成績單,而在學校,就是調整人際關係與社交領域的範圍、以及智育上的學習。以上,是我在還沒有生孩子前的想法......
我有兩個孩子,家庭教養方式是相同的、我和先生在理念上大致上也是一致的,但孩子們在本質上、個性上、學習方式上、言語理解上.....有很大很大的不同!極大的不同!也因此,我開始打從心底堅信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遇見,即使在同一家庭,教養方式不偏倚,每個生命與天俱來的特質、吸收到的內容就是那麼的獨特與不同。以上,是我生了兩個孩子以後的想法......
在學校裡有些生獨子或獨女的同事,偶爾會唸一下學生「搞不懂這爸媽怎麼教的」,我會無奈的笑了一下、尷尬的說:「相信我,你生一個的時候你會以為你可以像上帝一樣,完全把一個生命個體形塑出來,你會以為所有學生都是這樣被家庭完全影響長大的;但你生兩個甚至更多以後,你會發現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樣子和藍圖,我們最重要的任務是要負責守衛小苗、適時修剪、看情況澆點水施點肥,看看這土壤適不適合他,偶爾對他的夢想煽風點火一下,當個稱職園丁!相信我,這些小孩的爸媽也搞不懂他們怎麼教出這些小孩的?!」
正男從小就是一個偏理工的直男,言語發展很慢、五歲還很臭奶呆,但可以感覺他邏輯數理、語言規則學習等等非常清楚有條理,也可以感受到他對理工機械的興趣。大約在四五歲時,就很主動想學認字,當老師的我清楚地知到這個年紀過早不能教,且我跟爸爸都忙,小小年紀的正男看到爸媽在智育上都不理他,就開始有憂患意識,走在路上拼命的口齒不清的問:「把拔,那個怎麼唸!」「馬麻,這個怎麼唸!」雖然我們還是避免讓他過早接觸知識,但孩子主動問,你總不能視若無睹,只好不主動、他問一個我們說一個的應付下去,所以就這樣,在正男大班時,走在路上招牌的字,七成都可以唸出來。記得在他小四時,我在檢查他的數學應用題學習單作業,一整面的應用題只有答案、沒有運算過程,我以為他抄同學的答案,於是一題一題問他怎麼想的,才知道他在腦袋瓜裡已清楚的跑過所有流程、他只是把答案寫出來而已。因為有此發現,我開始需要他跟我講解,當時我花很多時間陪伴他「努力表達出腦袋的流程」,這個歷程對他來說很艱辛,但對正男來說很需要練習溝通。 記得當時很多同事總以為我教他很多,其實他太敏銳、會推敲,因此他是「主動吸收」很多、而不是「被教」很多。當時身為他的阿母實在有苦難言,不過沒關係,幸好........有阿妮!
阿妮從小就是個偏圖像思考、情感豐富的夢幻女孩,言語發展較快,且可以感覺她在藝術方面、言語表達部分很有她自己的特質(老粉絲們應該都有看過阿妮畫的L夾吧)。相較於哥哥在智育上的清楚認知,妮妮則是完全相反的展現,在認字上很無所謂,多一撇少一撇都可以,小二時大字不識幾個,數學減法運算時堅持不借位,她的理由是,「沒有錢就不要花啊!不用跟別人借啦!」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孩,不只在認字部分要用許多的象形圖像來幫助記憶,在數學解題部分也想像力大開!例如講約分聽不懂、講數字減肥才開心聽懂; 小數點乘法一直搞不懂點點要放哪裡,跟她畫出小不點精靈才開始開心算數學....太多太多這有趣的歷程,讓同事們知道,我們在家其實完全沒有提早超前部署教小孩抽象知識,而是每個生命有他自己的發展速度與藍圖規劃。我們在旁邊做的,真的就是對每個生命的樣貌保持有興趣、開放、好奇的心,在一旁看著守護著、陪伴著支持著,如此而已。
一開始會以為孩子像泥塑般會被爸媽、被老師好好塑形出來
其實...
每塊土的質地、天使製作土初時就設定好的生命藍圖會大大影響形塑樣子
就像,
米開朗基羅說:我只是把困在石頭裡的大衛釋放出來了
身為一個日夜守護生命的園丁
很榮耀能與這些生命相遇!
----------------------
感恩蛋殼上裂縫的存在,因為有裂縫,光才能走進來~歡迎分享、留言互動喔!大家願意來看來留言來給讚就是對V媽最大的鼓勵~
---------------------
🔸V媽小學不再唉唉叫線上講座火熱報名中
https://page.cashier.ecpay.com.tw/forms/6Y3
🔸V媽線上讀書會:療癒我們的孩子火熱報名中
https://page.cashier.ecpay.com.tw/forms/7b3
🍎 放學後放電好物,彎板、慢慢刷現貨搶購中
https://vmashopping.cashier.ecpay.com.tw/
🔸V媽教室line群組,講座團購不漏接:https://line.me/R/ti/p/%40uwr7373l
🔸V媽教室Podcast:https://reurl.cc/Y1jkVx
小二四邊形練習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剛剛開車載我妹去搭車,經過我家後面的小路時,看到一個棒球少年獨自在午後三點,努力的在這條路上做蛙跳練習。
我開車經過他旁邊時,放慢了速度,手伸出車窗對他比了一個讚,然後給他充滿祝福和敬佩的眼神,對他點了點頭。
他微笑回應,然後繼續專注的蛙跳練習。
這讓我想到當時念賓朗國小的自己,當年二年級的我,參加了棒球隊,當時的每日操練之一,就是蛙跳操場兩圈、撿球、跑步、擦球、半蹲...
總之很充實又很操,但沒有一個人退出,大家都樂此不疲的期待放學後的操練。
直到某天我跟我爸到他的學校,他那時是育仁高中的教官,那天下午有一節打掃課,所有學生都拿著打掃工具去打掃了,而我看到我爸帶的班是去砍草,我就拎著鐮刀和水桶,一起去出砍草了。
小二的我從沒拿過鐮刀,看著大人手起刀落,草就一把把的被砍下,我也學著...
左手抓住草,啦啦啦~~
右手握住鐮刀,嚕嚕嚕~~
右手鐮刀高舉,啦啦啦~~
右手鐮刀揮下去,噠噠噠~~~
登愣,鐮刀一砍下去,怎麼草沒有斷?
而且,鐮刀不見了?
我雙手高舉,鐮刀不在草裡,四周觀望,鐮刀也沒飛到別的地方...
哎呀,淘氣的小鐮刀,原來...
砍在我左手拇指上啊啊啊啊啊啊!
鐮刀就這樣插在拇指中間,我當下只感覺麻麻的,我就一路高舉插著鐮刀的手,一路跑去教官室找我爸。
我爸看到大驚,瞬間把我手上鐮刀抽掉,這時我才感到一陣刺痛從手指開始往外爬滿全身。
啊啊啊啊啊啊!
我就這樣被送到台東805軍醫院,當時幫我縫針的軍醫我都記得他們談論的每個字,尤其打麻藥時跟我說:「這個不會痛,忍一下唷!」
「不會痛為什麼還要忍?啊啊啊啊啊...」我被插入麻醉針時才感覺到他說的要忍是什麼了。
總之,我就這樣拇指一大包回家,當時麻藥還沒退,我還跟我哥炫耀,我手指現在是無敵鐵金剛,他怎麼捏我都沒感覺,他甚至還拿出磚頭來把我手指放在地板上敲...
嗯,沒感覺啦!(咦,但怎麼紗布變紅了?)
但等麻藥一退,剛剛的敲打碾壓的各種痛都一起上門,我幾乎在床上翻了整夜沒睡覺。
隔天放學,我故意把手指藏在背後不敢被教練看到,畢竟今天是我期待很久的戴手套接球練習,這是我們第一次碰到手套,終於啊。
但教練很快看到我的紗布拇指,就把我叫過去:「你手怎樣?要不要先休息再來練?」
「報告教練,不用,這只是小刀劃傷,我可以接球!」我大喊。
「不要逞強內,該休息就休息!」
「報告教練,不用休息!」
於是,快樂的接球練習終於開始了,我一開始只是感覺到被縫了十幾針的拇指有點刺痛,我忍...
但接著,我開始無法抵擋手套傳遞過來的震壓,球常常漏掉,最後我乾脆用右手徒手接球。
教練馬上跑來看我,我低著頭,不敢抬頭,我知道教練如果看到我的手,一定會強制要我休息,而這一休息,我可能就落後同時進來的同學一大截了。
「手拿出來我看!」教練指著我的手套說。
「沒事,我手很好!」但我儘管這樣說,戴著手套的手卻在發抖,而且我感受到手指濕濕黏黏的。
「手套脫掉!」教練伸手,但我把手藏到背後,這時教練繞到我身後,神速的抽掉我的手套。
「你血都流成這樣,還騙我是擦傷?馬上給我去醫護室報到!」教練看著我不斷滲血出來的手指,我這才眼眶泛淚的對教練說...
「教練,我真的很想打棒球...」我這時爆淚,哭了出來。
教練扶額,推著推車把我拎到推車上,一路這樣推到醫護室。
看著我的紗布被拆開,那變形的拇指變成紫黑色,護士阿姨直搖頭,教練說:「要打球可以,手指頭養好隨時歡迎你回來!」
我奮力的點點頭,擦乾眼淚。
從此後我就很小心的照顧手指,直到我拆線後,我決定...
加入舞獅隊!XD
在舞獅隊也發生了不少故事,我有把其中一篇寫成短篇小說紀錄起來,還順勢參加了200X的高雄文學競賽(真的忘了是那一年),得到了第二名。
但,話說回來棒球這裡,我想起2013年的WBC預賽最後一戰台灣對南韓,我全程看著轉播,投手陽耀勳投到最後手指流血了,依然繼續奮戰,把血抹在褲子上...
看到那幕,我當場瞬間爆淚痛哭,就是那種為了一切專注向前的精神,感動了無數正在看轉播的人們。
而今天,在我家旁看到的這個棒球少年,我也在他專注的眼裡,看到同樣的執著與信念,無論成敗,至少我們全力以赴過。
好了,這故事說到這,那你們有什麼堅持的信念的嗎?可以分享給我與大家。
小二四邊形練習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反正我就是個廢物!」尚宇丟下這句話之後,又一次奪門而出。
去年二月底,我奪回了兩個兒子的監護權並且將他們從屏東接回中壢獨力扶養,在我幾乎每天都會在粉絲頁上更新的 #單親媽媽早餐日記 當中,經常可以看見我為了兩個兒子的身心狀況感到沮喪。
還能寫得出日記,那表示我那一天的狀態尚未崩潰,許多時候我的身心已經疲憊到連寫個文章抒發心情都做不到。面對過度壓抑的長子尚謙,我走不進他的內心,既問不出來也猜不到他在想什麼;而尚宇則是在被習慣放養後,無法適應我對生活的要求,他經常會因為情緒失控而出現攻擊行為。
剛接回他們兩兄弟時,尚宇已經國小二年級準備進入下學期,但此時的他竟然連注音符號都不會唸,更別提要他看中文了;他連自己的名字都要想很久、寫錯許多次才能夠正確的寫出來。
那時候的他不僅全然是文盲狀態,甚至連表達能力都嚴重遲緩,因為他大腦中的詞彙量太少了,以至於他無法用語言來向他人表達內心的想法,也因為沒有人聽得懂他想講什麼,尚宇就會感到憤怒進而做出失控的行為。
在我學習的個體心理學中有提到,無法面對挫折的孩子通常有分為兩種,被冷落的孩子與被寵壞的孩子;而尚宇同時具備了兩者。
在學習知識上尚宇是完全被冷落的,在過去的家庭裡親人們認為成績不是那麼重要的事情,因此對他毫不要求;一直到他的老師告訴家人尚宇可能有學習遲緩的問題,建議帶去醫院鑑定時,他屏東的家人又突然要求起他的成績來了。
尚宇開始因為成績而遭到處罰,具體的處罰內容為何我無法得知,但可以確定的是顯然一點成效也沒有,且讓尚宇更加逃避學習。除了學習之外,在生活的常規上,他也完全沒有學到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因為祖母疼他,因此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會幫他做到好,洗澡、盛飯、哄睡覺……
剛把他們兩兄弟接回身邊的頭幾個月,我一度覺得自己恐怕無法再靠理智去控制我的病情;我感覺自己躁鬱症與思覺失調的問題隨時都會惡化,我害怕自己會做出什麼難以挽回的憾事。
所幸,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我的伴侶、工作上的合作夥伴、醫療與社會局提供的資源等等,讓我能夠在放棄理智的懸崖邊,獲得一條幫助我不至於墜落的繩索。這一年來,靠著個體心理學的正向教養法則,雖然沒有做到完美卻也幫助兩個兒子成長到有能力為自己負責了。
尚宇的情緒失控,是因為他無法透過言語來表達。因此第一階段我必須先訓練他的表達能力;當他每一次跟我說話,或是有事情要我幫忙時,我不允許他只講幾個單字就帶過。
例如:有吃的嗎?
這是去年的他最常問我的問題,他的肚子就好像永遠都填不滿似的。如果此時我也只回答他「冰箱有水果」或是「廚房有麵包」,那他往後肚子餓就只會這樣問我,而且理所當然地認為我必須滿足他的需求。
我會去引導他回答為什麼這麼問,當他回答因為肚子餓時,再繼續問他剛剛吃了什麼東西。甚至跟他討論上一餐所吃的食物中,哪些比較喜歡哪些不喜歡;喜歡與不喜歡的理由又是什麼,最後當然還是會給他食物,但在這之前他得先練習表達。
當他表達能力大幅進步後,情緒失控的情形就開始減少,而強度也比過去低上許多了,此時我知道該進行到下一個階段了。
他不喜歡寫作業,因為看不懂上面的文字也不會使用注音符號,寫作業會使他感覺特別挫折,並且會放大自己的無能。我嘗試過許多不同的方式,讀繪本、寫習字簿、認路上的招牌、讀有聲書等等,每一天都會想辦法讓他接觸到文字。
這過程中他經常會抗拒學習,甚至對我發脾氣說他就是個什麼都學不會的廢物。此時我就會告訴他,你現在可以這麼清楚地告訴我為什麼你不想學這些,不就是因為前段日子裡,你一直很努力的在跟我練習對話嗎?
等他自己冷靜下來,知道努力雖然辛苦但不會是白做工時,下一次就會比較願意接受我對他學習閱讀與書寫的要求。前陣子我開始要求他背誦九九乘法表了,這對他來說又是個很大的挫折感;數學不像寫中文注音,照著書上的字抄完就沒事了,數學有公式要背要理解,其難度比寫圈詞與對話難太多了。
我要他兩天背完一個倍數,昨天背到了六的倍數,六七四十二他一直背成六七四十八。在錯了大概第五十次左右他終於發脾氣了,再次出現了久違的刺蝟模式,將自己的臉埋進膝蓋裡,縮成球狀一直不斷唸著:「太難了我根本學不會。」
這一年多的時間,每一次我在要求他做自己該做的事情,而他用「我就不會」來逃避時,我就會跟他解釋什麼是「目的論」。
你不是因為不會才做不到,而是不想做這件事才說自己不會。不會就學,一次不會就學兩次,兩次不會就學三次;一個人解決不了問題就找人幫忙,你可以問我,你可以問你哥,你可以問很多人這個問題怎麼解決才好。
但最終還是只有你自己才能解決。
我與你的哥哥或者其他人,我們都能夠跟你分享背誦九九乘法表的技巧,但我們沒有人能夠代替你學會。如果你用自己的方式沒辦法背得起九九乘法表,那就改我的方式背看看;如果還是背不起來,那就改用你哥哥的方式背看看。你只要不放棄這件事情,就一定能找到背起來的方式。
於是,我聽見了那蜷縮成一團的尚宇,用著近乎耳語的音量不斷重複著“六七四十二”、 “六七四十二”, “六七四十二”……
最後他成功地把六的倍數給背完了,然後吵著說肚子餓要吃東西了;這時當然不能輕易就讓他去吃飯,而是對剛才的勇敢面對問題大大的鼓勵他。每一次當他成功解決了自己的問題後,我都會不斷地跟他強調,這不是我的功勞而是你自己的努力。
肯定孩子努力的過程而非強調結果,並且讓他明白就算失敗了也還是可以重新挑戰。我總會告訴兩個兒子在挑戰的過程中犯錯時要感到開心,因為往後你將不會再犯下同樣的錯。
我甚至會鼓勵他們嘗試犯錯,因為現在還小的他們能犯的錯強度有限,且也還有我的庇護,讓這個階段的他們盡可能去嘗試錯誤,訓練自己對挫折感的耐受度,將來等他們真正脫離原生家庭進到社會時,才不會被那巨大的挫折感給嚇到崩潰。
「你不是因為被我逼著背才學會九九乘法,而是你自己下定決心要面對這個挑戰並且克服它;假如你決心就是不背,我就算打你罵你也無法將九九乘法表像植入晶片一樣植入你的腦袋。我在這過程中,頂多就是給你一些學習的技巧而已,你所學到的一切知識、技能,都是靠你自己的努力來的。」
然後,他總會露出靦腆又帶有點得意的表情,假裝不在乎的說:「肚子好餓喔,我可以吃東西了嗎?」
==========
👇🏻簡單三步驟加入社團一同學習個體心理學
1.填寫申請單: https://lihi1.com/lIqUe
2.加入社團: 花花遇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3.等待管理員審核批准
#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 #生命的意義 #自卑與超越 #理解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