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人慈》部落格文末抽書兩本
想像一下,如果有兩個星球,你認為自己住在哪一個?星球A:飛機墜機後,生存者禮讓最需要救援的人。星球B:事故發生後,生存者爭先恐後地往出口擠,不惜將他人踩在腳下。這個問題被用來問過許多學生,幾乎所有人都選了星球B。但事實是,我們住在星球A。這個世界真正面臨的威脅在於我們對人性太過悲觀。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humankind/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人慈》這本書的作者是歐洲最著名的年輕思想家之一羅格.布雷格曼(Rutger Bregman),他是同時也是一位歷史學家、作家、記者。有鑑於報章媒體、政治宣傳、普羅大眾對於「人性」的偏誤解讀,他想透過這本書傳達一個核心訊息:「大部分的人在內心深處,其實是相當正派的」。
作者在書中旁徵博引,以詳盡的事實和深入的查證,說明了人類無論是出於天性、身為孩童時、在無人島上、當戰爭爆發、當危機來襲,對於自己「好」的一面,有著強烈偏好。如果你至今仍然認為,人類就是天生自私、貪得無厭、陰險狡詐,那麼這本書絕對會讓你大為改觀。
這本書讓我感到大為驚喜的,是作者既大膽、又謹慎的考證態度,他勇於對歷史上知名的眾多案例(例如《蒼蠅王》、《史丹佛監獄實驗》、《米倫格爾電擊器實驗》)提出反面看法,而且其證據令人信服。在媒體慣用人性「惡」的一面吸引眼球的世界裡,這是一本思想激進的書,只不過是偏向人性「善」的那面光譜。這種書很罕見,卻彌足珍貴。
.
#人性本惡?三個精彩翻案
.
人類有考據的數萬年歷史以來,充滿了大大小小的衝突和鬥爭,我們也從故事裡看到領導人無論為了私利、國家的經濟、民族的情節而發動戰爭。難道,人類不就是天性好鬥嗎?只要有誘因存在,人們就會甘願殺得你死我活嗎?從歷史的考據裡面,我們會發現人性跟我們想得很不一樣:絕大部分的人不願意傷害另一個人。讓我們先從書中三個精彩的翻案來找到線索。
.
1.#蒼蠅王小說的翻案
.
《蒼蠅王》是一本膾炙人口的小說,在我國中的時候,老師也放過翻拍的影片當作社會科學的教材。內容大意是在說,因為飛機墜機,六個英國男孩漂流到一座無人島上,在沒有大人的情況得自立求生。過程發生了許多權力爭執、失去理智、弱肉強食的情節,最後只剩下兩個孩童倖存的故事。這個虛構故事在感嘆「人心的黑暗」,也被列為標準的社會教材讀物。
作者把持著一個懷疑的態度,他深入瞭解了虛構的《蒼蠅王》小說作者威廉.高汀(William Golding)的生平。作者發現高汀是一名有憂鬱傾向的酗酒者,他還會打小孩,他也曾說過:「我瞭解納粹,因為本質上來說我也是那一類」,這才讓作者明白,原來寫出《蒼蠅王》的作家是一個多麼不快樂的人。
因此,作者根據事實為主,追尋了一條實際發生過的類似案例,六名少年在太平洋落難,漂流到阿塔島(`Ata)的真實故事。這則故事跟小說大相逕庭,六名少年在荒島上發揮團結的本領,協調出遇到衝突的處理方式,還彼此在受傷時互相照顧。受困15個月後,六人獲救時仍氣色飽滿,而且士氣高漲地不可置信。真實版的《蒼蠅王》,其實是一個友情和忠誠的故事。
發現阿塔島生存的船長彼得.華納(Peter Warner):「人生教了我許多事,其中包括了一個經驗,就是你永遠要尋找人的善良光明面。」
.
2.#史丹佛監獄實驗的翻案
.
我讀過許多談到心理學的書籍,都喜歡引用一個知名的案例,那就是《史丹佛監獄實驗》。實驗主持人飛利浦.金巴多(Philip Zimbardo)教授把24名參加的學生隨機分成兩組,12人當囚犯,12人當獄卒,觀察人類當囚犯的反應,以及擔任獄卒的人施加權力的表現。整個實驗因為囚犯精神狀態快速崩潰、獄卒施加的處罰越來越過火,結果實驗到第六天就被迫中止。
這個實驗的結論彷彿要告訴我們:「當你給予人們權力,他們就會開始為惡,發展出一些不人道的規則」。作者深入考察之後發現,這簡直是一場天大的騙局。實驗並不是任憑12名獄卒自己決定如何處以,而是金巴多本人直接給獄卒灌輸思想:「你們要創造一種挫折感,製造恐懼,要剝奪他們的個體性…」,最後獄卒定的17條規則裡,有11條根本是實驗團隊給予的意見。這簡直是引導式的邪惡。
你或許也會好奇,那如果是實驗團隊「完全不介入」的狀況會怎樣?兩個英國心理學家2002年在電視節目上複製了一次同樣的實驗,但這次沒有告訴獄卒該怎麼管理、該怎麼懲罰。結果呢?節目無聊到不行。第二天,獄卒把食物分給囚犯。第五天,一名囚犯提議設立民主制度。第六天,獄卒跟囚犯一起抽菸。最後一集,大部分人一起坐在沙發上消磨時間。這麼無聊的故事,難怪我們都沒聽過。
.
3.#電擊器實驗的翻案
.
還有一個更出名的《米倫格爾電擊器實驗》,目的是為了測試受測者,在面對權威者下達違背良心的命令時,人性所能發揮的拒絕力量到底有多少。受測者身為「老師」,當隔壁房間的「學生」答錯題目時,就要按下電擊器,懲罰坐在電椅上面的學生。「學生」是由實驗人員假冒的,受電擊所發出的哭喊也是演出來的,但受測的「老師」並不知道,他們會「以為」這些電擊都是真的。
每一次學生答錯,懲罰的電壓伏特數就要提高,實驗主持人史丹利.米倫格爾(Stanley Milgram)教授會要求老師繼續施罰。120伏特時學生會開始喊痛,150伏特時尖叫並喊著退出實驗,200伏特時大叫大叫血管裡的血都凍住了!超過320伏特時開始撞牆並失去聲音。結果,有65%的受測者一路聽從指揮,開到了450伏特,幾乎是把學生電死的程度。實驗的結論幾乎告訴我們,只要有權威要求,連普通人都願意電死一個路人甲?
作者考核過後的翻案顯示了另一種事實。幾乎所有受測者都曾抗命,想要停手,但實驗方會加強壓力逼迫就範,從錄音檔聽起來更像是霸凌和脅迫。事後調查,只有一半的受測者認為隔壁的學生是真的在受苦,其他人覺得只是實驗效果。許多受試者也表示,因為他們真心「信任」米倫格爾教授的實驗對人類一定有幫助,所以即使當下不忍心,也願意咬著牙繼續做下去。
綜合以上三個翻案結果,大部分的人在內心深處,其實是相當正派的,但引用作者所說的:「如果你催促地夠用力,給予足夠刺激、又拐又騙,許多人確實是有能力做惡。但是邪惡通常不是在表面之下,它是需要費盡功夫才能扯出來的。」邪惡得要披上善良的外衣才行。
.
#人怎麼會互相傷害?
.
所以,人真的是天性好鬥、殺得你死我活的物種嗎?綜觀歷史大小戰爭,這個說法似乎成立,但是當我們把尺度放到人與人面對面的相處,就是另一種樣貌。舉戰爭為例,兩軍人馬大動干戈的時候,所有人一定都是拔刀互砍、舉槍互射吧?在那種生死存亡的關頭,不是敵死,就是我亡了,不是嗎?
真實的戰爭傷亡統計很有意思,例如二戰英國陣亡的軍人死因中,10%是子彈和反坦克地雷;15%是詭雷、爆破和其他;75%是手榴彈、迫擊砲和空投炸彈。大部分的士兵都是隔個一定「距離」被殲滅的。真正喊著敵人是「害蟲」,一旦碰面就格殺毋論的,通常是離戰場最「遙遠」的政客和領導人。
根據研究,二戰的生存老兵超過一半從未殺過人,只有20%的軍人曾經擊發過武器。美國南北戰爭最激烈的蓋茨堡戰役中,回收的27,000把火槍,還裝有彈藥的比例達到90%。12,000把裝有兩顆彈藥,其中6000把超過三顆。但火槍設計成那樣,就是一次只能射出一顆子彈,那幹嘛裝那麼多顆子彈?因為大部分的士兵都『沒有』在試圖殺敵。人,打從心底不喜歡傷害另一個人。
.
#如何改善?三種範例
.
在這本書的下半部,作者有一則引述徹底震撼了我的思想。這句引言來自英國哲學家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伯蘭特.羅素(Bertrand Russell),他給未來世代這個建議:「當你學習任何東西或者思考任何哲學問題時,只該問自己事實有哪些,那些事實證明什麼是真實。永遠別被自己希望相信的事、或者自以為如果別人信了就對社會有益的事所分心,只要專心一意去看事實是什麼。」
這個非常理性的觀念,一開始相當很吸引我,但作者及時把我拉了回來。他提到除了探究事實之外,你本身「相信」什麼,才是以改善世界的動力來源。
第一種相信的力量,叫做「畢馬龍效應」。科學家做過一種實驗,把兩群同樣普通的老鼠,分別標示聰明和愚笨。請不知情的學生照顧老鼠,然後進行迷宮遊戲,看哪一組比較快逃出迷宮。結果聰明的那組獲勝,事後發現學生「相信」這些老鼠比較聰明,給予比較好也溫柔的待遇。同樣的實驗在一群小學生上進行,不知情的老師對聰明組的學生更關注、更鼓勵,事後結算成績,聰明組的孩子其智力表現提高了最多。
第二種相信的力量,叫做「魔像效應」。曾經有科學家在美國做過一個不道德的實驗,他把二十個孤兒分成兩組,跟其中一組說他們是善於表達的人,跟另外一組說他們注定要變成口吃者。這個實驗結果害得許多口吃組的受測孩童,一輩子患有語言障礙。這種效應常導致貧窮學生更加落後、無家可歸者失去希望、已經被孤立的青年人更加極端。
一如正面的期待能夠引發好的結果,負面的期待也能夠讓惡夢成真。接下來介紹書中三個真實世界的例子,來看看如何運用「相信」的力量,來改善我們的工作、教育和民主運作。
.
1.#論工作的內在動機
.
研究發現,外在誘因例如紅利會減低員工的內在動機和道德標準。給予外在誘因會獲得相等的回報:按照工時給付,就會增加更多的工時(無論是否裝忙)。按照發表數目給予稿費,就會得到更多的發表文章(無論品質優劣)。按照手術量來給付,手術就會更多(無論是否必要)。
荷蘭的最大的鄰里照護平台「博祖克」(Buurtzorg)採取逆向而行的策略,這個組織沒有業績目標或分紅,沒有管理階層,沒有客服中心。運作的自主權下放給每一個十二人的團隊,團隊自己定行程表,自行雇用同事。省去的營運費用和會議時間都回歸到團隊本身。
執行長喬斯.德.柏洛克(Jos de Blok)是從最基層出身的人,他相信員工內心會選擇做「正確」的事。他說傳統的管理階層「喜歡憑空想像一些計畫給那群工蜂做」,還說「拿掉管理階層,工作還是照常進行」,他認為讓團隊自我導向、動手執行腦中想法,是最實際的做法。博祖克沒有人資部,被評為最佳雇主;沒有行銷部,卻獲得最佳行銷獎。
(延伸資源:在台灣有「台灣居護」引進了這套照護模式)
.
2.#論教育的玩耍本質
.
自古以來,愈是聰明的動物愈會玩耍,玩耍更深植於人類天性當中。創造力和學習力來自於自由地玩耍,孩子會自然地渴望探索這個世界。當社會工業化之後,學校的體制越來越制式化,學生的課表被排滿,家長連下課的時間也不放過。最近針對十個國家的民調顯示,監獄囚犯待在戶外的時間比孩子還要多。研究也發現一個趨勢,孩子愈來愈覺得「自己的生命被他人所決定」。這是一個快要忘記怎麼「玩耍」的世代。
荷蘭的「阿哥拉」(Agora,希臘語「市集」的意思)是一個沒有年級、班級、教室的學校,也沒有功課和成績,一組學生團隊就只有配一位「輔導員」,但自主權在學生身上,他們自己決定要學什麼。整個學校就像一個主題樂園,學生透過玩耍和探索,找到自己當下有興趣的題目攻讀,學校提供對應的資源給他們學習。相較於傳統教育把孩童當植物灌溉,這所學校將孩童當「人」看待。
在這裡,與眾不同是常態,一千個學生就有一千種學習路徑。這裡幾乎找不到霸凌的蹤影,因為不以年齡和能力區隔孩童,沒有誰的進度會落後,沒有誰的表現太過突出,每個人都在綻放當下最好的自己。作者引述道:「玩耍的相反不是工作,玩耍的相反是抑鬱。」問題不是孩子能不能掌控自由,而是大人有沒有勇氣給他們自由?我們是否問過自己,教育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延伸閱讀:Agora: Meet the school with no classes, no classrooms and no curriculum,英文文章)
.
3.#論民主政體的模樣
.
作者提到,世界上愈來愈多的民主政體正遭受七種瘟疫侵襲:政黨持續腐化、公民不再信任彼此、少數人遭排除、選民失去興趣、貪贓枉法的政客、有錢人逃稅、人們發現當代民主充滿貧富不均(怎麼跟我住的地方這麼像!?)。但世界上有地方嘗試了解法,簡單到令人難以置信,卻很少上新聞(你應該猜得到為什麼)。
委內瑞拉的托雷斯市(Torres)的民選首長胡立歐.查維茲(Julio Chávez)選擇一種嶄新的信念,他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位積極認真的公民」。他的競選政見只有一個,下放權力給所有托雷斯市民,而且他遵守了承諾。所有的政府集會邀請全體居民參加,不只是討論,還要決議城市所有預算的使用。
結果人們空前踴躍參與政治,在最需要的地方蓋起了住宅和學校,有效地鋪整馬路清掃街區。因為預算透明,大幅削減了貪污和權威的弊病。市民們還一起要求提高稅收,並且說道:「過去我們不瞭解市政稅要用來支付那麼多東西。」這個被稱為「參與式民主」的方式,深受民眾喜愛,卻鮮少在新聞上被提及。
(在台灣我還沒聽過類似的試營運模式,有人聽過嗎?)
.
後記:#相信善的一面
.
《人慈》是我今年讀過最意猶未盡的一本書,作者的大膽思想,配上嚴謹的查證,讓人讀來格外痛快。從這本書中,我也慢慢體認到,問題不是二元化的「人性本惡或本善」選擇題。反而,透過這些精采的正反論述,猶如偵探小說抽絲剝繭般的分析,我理解到的是人性真正的「複雜」。
如同現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這麼發達,如果只讓電腦演算法來判決,那麼歷久不衰的《蒼蠅王》人心黑暗論肯定佔據上風;《史丹佛監獄實驗》和《米倫格爾電擊器實驗》無以計數的論文和書籍引用,肯定讓演算法覺得這才是人性的真理。無數對人性帶有扭曲和偏誤的描寫佔據了媒體的版面。然而,事實呢?
這本書中段的畢馬龍和魔像效應教我們的就是,人們「相信」的事情往往會發展成「事實」,更是一個令人驚醒的提點。無論是書中獄卒和囚犯的故事、老師和學生的故事、老闆和員工的故事、父母和子女的故事,一再說明了:「當你把一個人當人看,他就會表現得像一個人。」反之。讀完這本書後,你可以踏實地選擇自己相信的那一面。
瞭解事實,讓我們得以明辨是非。擁有信念,才能以行動改變世界。原來,關於人性,我讀過的許多論點幾乎都是錯的。永遠別被自己希望相信的事所分心。只管去看,事實是什麼。然後在事實背後,找出值得相信的事情,讓它成為新的事實。這絕對是一本必讀之書。
.
Kobo電子書7折代碼:WAKIKIND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z7sRHr
使用期限:9/12~9/18
.
感謝 時報出版|商業人文線 提供抽獎贈書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预言家VS未来穿越者,2020年是大转折,我们熟悉的一切都将改变!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一般我们私下闲聊讲“国外预言”的时候只要说到珍妮狄克逊都会同时同比重的说到另一位欧洲龙婆、盲眼灵媒,就好像我们说袁天罡自然提到李淳风一样。就是1911年出生在保加利亚巴...
小小兵托托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斯卡羅》一二集觀後感與小彩蛋分享
公視粉絲團真壞,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一次就上兩集,真的是逼人一口氣看完吶!我還真的看完了...根本停不下來~
心得:
超精緻的史詩劇,只看兩集就可以說,是我所見過最用心的台灣史詩劇。
對於19世紀末的台灣生活,尤其是房舍的考究十分仔細,還有劇中不斷穿插的5種語言:原、台、客、華、英,真的是聽得很過癮啊~雖然只聽得懂三種XD
其實看片尾的致謝名單,就知道他們聯繫了多少在地部落的耆老進行調查甚至協助,一部戲劇能做到這個程度,除了感動已經沒什麼話好說了,還原度真高。
---
這邊小小幫大家整理一下「斯卡羅」事件的背景:
「斯卡羅」是一個由許多部落組成的部落邦聯,位於中文文獻中稱呼此區眾部落的「瑯嶠下十八番社」範圍之內。(感謝眾高人指點與《傀儡花》作者陳耀昌醫師臉書分享)
斯卡羅是一個很特別的統治實體,族群的主體為排灣族,所以劇中族人使用排灣族語與穿著,然而他們的統治階級是從知本社(卡大地布)南遷的卑南族,雖然好幾百年前因打輸普悠瑪部落而來此,但因為他們仍武力高強、善於使用巫術(強弱果然是比較出來的),而使得恆春半島南方的排灣族等民族臣服,形成一種有點類似島內殖民的統治組織。但也因為被排灣族環繞的關係,耳濡目染下這支卑南族人的文化也漸漸被排灣化了。這裡要注意的是,因為不是所有南恆春排灣族都臣服於斯卡羅,所以不適合直接拿來代稱整個地區;當時台灣清國勢力範圍外的狀況,可以想像成歐洲那種小國林立的狀態。
早在荷蘭時代,《熱蘭遮城日誌》(江樹生,2003,已絕版)中就有提到「瑯嶠君主」這個用法,也提及該族群的強大。
然而,為拓展殖民地事業的荷蘭,在1642年底,由荷蘭東印度公司任命戰地指揮官Johannes Lamotius率軍前往基隆淡水等地,想奪走西班牙人的城堡(淡水紅毛城等等,不過今天的淡水紅毛城是荷蘭人在西班牙人原址上重建的就是了),也征服北部的居民。而在任務結束返回台南時,也順路征討虎尾、二林等不順從的聚落,就這樣回到安平古堡。放假一陣子之後,他率領了一支300人的軍隊再次向南挺進,目標:征服瑯嶠君主。
結果,該次遠征大敗數個瑯嶠十八番社成員,毀了許多舊社,君主更敗逃知本。(因荷蘭時期年代久遠,此部分其實存在多種不同解釋,本文僅取其一)
這應該就是正片開頭,龜仔甪(音作「鹿」)社族人宣稱「為祖先報仇」、12分鐘搶先看版中「幾百年前,斯卡羅被洋人殺的家都沒有了」的由來。這新仇舊恨的糾葛,原來是起源于荷蘭,羅妹號船難的美國人不管是劇中還是史實中,真的都死得莫名其妙... 被報錯仇了...
沒辦法,現代人都會臉盲了,也就別為難人家分不出來美國人和荷蘭人了(其實我也分不出來啊!!)
好啦,大概就是這樣,剩下的自己看~ 否則又會變成萬言書喔~
---
*小彩蛋:
1. 柴城=車城,社寮=射寮=屏東海生館旁邊
2. 龜仔甪=龜仔角=社頂公園一帶
3. 羅妹號船員上岸的地方,大概在墾丁青年活動中心到墾丁福容大飯店之間的海岸。(自李仙得手稿比對地圖地形推測)
4 .那個第二集突然開口講很標準很出戲的英文的總兵劉明燈啊...他大人就是在草嶺古道寫「雄鎮蠻煙」和「虎字碑」的那位啦!下次去走草嶺古道,記得多看兩眼真跡啊~或者可以直接看我和Joeman 去走的影片就好,空拍超精彩喔:https://youtu.be/QnmYd9ieJzM
5. 我說那個梅花鹿的部分... 溪裡那幕那隻中央大公鹿,鹿角的叉好像有點不自然XD 然後在任何有狩獵活動的地方,鹿群都不會等到人離那麼近才跑掉喔~ 這邊有違事實,比較像卡通常見的「人與自然共融共處」的烏托邦世界觀裡,但那是不存在的;或者只存在於沒有狩獵人又多的地方,比如說能高安東軍(扶額頭
6. 根據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羅妹號是在七星岩附近觸礁失事,距離台灣還有8海哩遠(14.8K),船員是乘坐救生艇登陸的,而不是片頭「大船就擱淺在海岸邊」的樣子。
7. 第一集龜仔甪社把船長夫人的頭丟回海中,但史實上,那是李仙得和卓杞篤簽訂條約之後,他們才把頭還給美國人。
8. 另外,羅妹號那名倖存的船員,並不是直接被送到府城。而是不知受何人幫助,逃到打狗(高雄)後自己向官府稟報,消息上呈台灣府,經英國領事館傳遞至北京辦事處,再由該國公使移牒美國公使蒲安臣(Burlingame)。當時,一艘停泊在安平港的英國軍艦哥爾摩蘭號(Cormorant)有前往墾丁進行搜救任務,但一接近海岸就被龜仔甪的族人攻擊,只能趕緊躲回船上,甚至向陸地開砲擊退族人(居然有這段,怕),最後無功而返。經歷這段插曲後,才輪到李仙得上場,來到台灣,要找龜仔甪族人算帳,但龜仔甪首領不買單,加上清廷敷衍,才有後續美國派兵殺來台灣的故事。
9. 李仙得這趟來台灣的故事他自己有寫成書,有中譯版《南台灣踏查手記:李仙得台灣紀行》,對這段歷史有興趣的朋友,這是一本不可錯過的著作。不過很遺憾...博客來最後一本現貨被我買走了,明天到貨,椰(欸
10. 我年初去山型者 Wilder在那山那谷辦的WILDER LAND有遇到温貞菱 Wen Chen-Ling 本人,那時候她和謎卡 Mika on the road 一起在溪邊放空,我那時候有眼不識泰山... 還問她是誰(眼神死)記得跟她講過幾句話的感覺... 她本人根本就是劇中蝶妹的感覺,輕飄飄的啊~這次看《斯卡羅》,真的很佩服她能背好講好這麼多種語言的台詞,太強了!!而且那帶一點英文的口音,有夠自然!讚讚!
我吐槽到這邊,你可能會覺得「欸等等,這時間軸怎麼差有點多?」但是畢竟《斯卡羅》可是經過兩次改編的歷史(陳耀昌改編一次,劇組再改編一次),而導演接受訪談時也已表示:「一部片不需要去、也不可能去承載所有歷史的真相。」
這部分我是認同的,本來就不應該把《斯卡羅》當成一部正史來看,而是以看《三國演義》那樣的心情,去欣賞當代影視劇作如何將150年前的台灣生活樣貌、族群互動、服裝居住乃至語言樣態,活生生的還原到眼前。
我可不會說《三國演義》因為不符合史實所以不好看哪...
而這部劇最大的價值是,《斯卡羅》可以是個起點,喚起我們的意識,去探究那些固著於這片土地上,長的硬邦邦,卻有著記憶溫度的真實歷史,深切的認識流在自己血液中的台灣基因。
台灣沒有史詩?滿腦子中國五千年?
講這種話的人,只是沒看書罷了。
今年起,也可以說,他只是沒看公視罷了。
---
誰說台劇沒人才、不好看、沒質感?那個時代早過去了,《斯卡羅》證明了,你如果還沒看到好看的台劇,就只是經費不足而已啦~一集1550萬,總算能摸到韓劇邊邊的製作費,果然可以拍出國際級的水準啊!!!
我會繼續追下去的(腦粉貌),
期待下週六(我是日,Netflix)!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台灣百年歷史地圖1924日治地形圖
小小兵托托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團購】和巧虎一起說英語English Together
#巧連智 教材 #巧連智團購 #巧虎英語 #團購 #和巧虎一起說英語
(同場加開注音套組和九九乘法套組)
➡️團購連結:https://bit.ly/3ebQTt5
➡️團購時間:2021/07/20~07/26
========
一直以來我就很嚮往可以自由使用多種語言的能力,
雖然我學生時期的英文成績不錯(例如學測15級分是基本),
加上大學時有在刻意苦練,所以全盛時期有外國人以為我是native speaker😂
一度好到可以全英語教華裔美國人的國高中數理家教和要出國的學生考GRE和托福的家教🧑🏫
(回頭看覺得好扯喔,我以前是否太強?!彷彿是上輩子的回憶,哈哈。但我自己卻沒機會出國讀書,唉唉)
現在的話,只能懷念了...
因為在醫院診所工作十幾年的期間根本用不到什麼英文,頂多和外籍看護說個幾句日常的。
或許學測還是可以考到14-15級吧?(讀寫還行)
但聽力大退步、口語整個爆掉,兵敗如山倒…
其實我們在使用不同語言時會用到的口腔動作與肌肉不同,
所以久沒講真的會舌頭打結的地步,
我目前是有些字想發出正確的音都很吃力(就很台😂),
然後又不知道練了英文到底要幹嘛??哈哈(放棄國際化)
心中總是會有一絲遺憾:
覺得好可惜喔,為什麼我花這麼多時間學習的英文,能力無法永遠留在我身上呢?
其實我知道很大的關鍵就是「環境」。(我也沒繼續刻意練習)
我很希望小櫻桃可以自由地講很多種語言,英文就是其中一種,
所以之前就乾脆先擺爛😅
打算等著跟她一起,帶著她學習,我也重拾一下。
🙋♂️學語文對大人來說也是很好的腦部刺激,我很鼓勵大家多多學習的,有遺憾的人,跟著孩子一起最順便了,整個是順風車,哈。
不過,講到「環境」,我們家還真的很不夠,斯母的英文跟我一樣是考試派的,口語是需要更多練習的💬
💡我在語言治療研究所有特別注意「多語言學習」,
其實嬰兒先天就能分辨不同的語調和聲音,可以學習任何語言,只是比較常聽到的會設定成母語。
💡一歲後開始會過濾掉不是母語的語言,只對母語有較大的反應,所以早期應該要讓寶寶多聽不同語言,然後照顧者一定要多多跟孩子對話!
💡一歲以上的孩子也還來得及,就多多給予環境刺激,不用怕口音或發音不正確,先以可聽敢說為主。
💡如果孩子發展還不錯,就同步進行。
如果覺得語言發展稍慢,就先以母語為主,未來再慢慢加不同語言,因為他們會以學習母語的概念為基礎來發展其他語言的❤️
我們家就是中文、英文、客語、台語、日語、韓語這樣混著講😂
因為正好我也只有比較會單字和短句(斯母日韓語流利,我是學過一兩年而已)穿插著講、以及播放相關音樂。
光是這樣仍然不夠,需要有教材輔助才行!!
我們很會考試,但腦中的英文單字庫還是常常會無法提取出來用(糗)
真的要有更親切好用的媒介當作「環境」啊!不然沒多久就開始卡詞尬聊,然後放棄😢
我是早就備好點讀筆了,但不到一歲的寶寶實在不適用,只會搶過去吃…必須要先另尋他路😠
正愁著「好煩喔,英文教材的海深而又深,要做功課找真的好累」,就有職能治療師的好朋友在跟我敲碗巧虎英文教材,研究一下覺得不錯,就主動問了團購的事情。
收到產品後發現,遠比我看網站介紹還厲害很多欸!!👍👍👍
跟寶寶版那種完全不同風格又全面,不得不佩服虎神呀!
做為 #3歲前英語環境刺激的教材,盲買都可以的地步:
💡可互動、有音樂、有影像、有實體的有趣教材搭配,而且好攜帶、質感好又耐用。(自然有趣地營造出英語環境)
💡3歲以上的孩子就衡量一下程度,過去沒有接觸過英語的可當打底,之前就有的話,不妨可找更進階的教材。
教材內容如照片,我不在文中一一介紹,
7/22(四)21:00會在此開一場直播,想了解的家長可以直接問我❤️
💡這次「和巧虎一起說英語」的團購禮:
(不用說,我的一定澎湃🤣)
1. 動物樂園立體拼圖+小書+小書貼紙
2. 巧虎外出口袋包
3. 彩色衣服認知遊戲組
(材質是抗水性,夏天洗澡時也能沾溼貼在浴室玩)
4. 隨護寧抗菌隨身貼
我選的禮物都是實用又可以用很久的(在照片中會簡單說明)
➡️團購連結:https://bit.ly/3ebQTt5
➡️團購時間:2021/07/20~07/26
🙋♂️【同場微加映】
因為也有家長在問「巧虎注音拼音學習套組」及「九九乘法偵探套組」的教材,但這次主場不是這兩組,有需要的爸媽若訂購這兩組其中一組,還是有一個小禮物:安可堡小小滿天星泡泡。
⚠️沒有英語教材的團購禮喔!⚠️
➡️連結如下:https://bit.ly/3ebQTt5
小小兵托托英文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预言家VS未来穿越者,2020年是大转折,我们熟悉的一切都将改变!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一般我们私下闲聊讲“国外预言”的时候只要说到珍妮狄克逊都会同时同比重的说到另一位欧洲龙婆、盲眼灵媒,就好像我们说袁天罡自然提到李淳风一样。就是1911年出生在保加利亚巴巴万加,比珍妮狄克逊小7岁。最著名的预言是:恐怖啊!恐怖!美国的一对兄弟被铁鸟攻击双双倒下,狼群对着灌木丛嘶吼咆哮,无辜的鲜血洒满大地。听得出来是911吗?一对兄弟是双子塔、铁鸟代表飞机、狼群对着灌木丛嘶吼咆哮就有点”暗藏玄机”灌木的英文bush正好是小布什的姓…但是她跟珍妮说话的风格不太一样,听起来更像那种原始萨满巫语言方式。原本也是一位健康的小女孩,12岁的某天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超强龙卷风人裹挟上天!灾难过后父亲全力搜救在几公里外发现了被尘土遮盖、奄奄一息的万加,由于大量的泥沙尘土进入眼部未能及时救治,自此永久性失明却意外获得了预知能力。也就是五感中的视觉丧失,心觉自动的补充进来了。人跟人还不一样啊,大多数是增强其他感官,比方说失明之后听觉补偿、触觉补偿。另外也有万加这种相对较少的第六感顿开获得“心觉”,所以在中国民间印象中是很容易把盲人和算命先生联系在一起。
跟珍妮狄克逊的”闪念”不太一样万加是通过梦境预判世界即将发生的大事件,通过触碰某个人洞悉他前世今生的命运。1996年85岁死于乳腺癌,生前就是传奇曾与希特勒会面,但没有人知道具体聊了什么,只听说希特勒出门的时候脸色很难看。也精准的预言了斯大林的死亡日期…死后更是留下众多预言并纷纷应验,除了911事件,还预测了库尔斯克的沉没、东南亚大海啸、美国第44任总统将是一位黑人、英国脱欧之后整个欧洲会陷入巨大的经济危机、美国的衰败和川建国同志会生某种怪病而后失聪,同样也预言了中国的崛起。但其实我并不是那种内心期盼别人倒霉衰败,而为听到关于自己的一两句美言而无比得瑟的人,这其中当然会有一些看似对我们相对负面的预言,我不敢说而已。但是我盘点一下,名字你们都知道了有兴趣就可以自己查。这同一个类型的预言家还有很多比如英国灵媒汉密尔顿帕克,预言19年底的澳洲大火、2020东京奥运会被迫延期,这个很厉害啊,因为这是一个极小概率的事件。再有印度的通灵少年阿比亚准确预言了全球疫情的爆发以及几个特别重要的时间节点,据说5月29日是一个转折,但并不是结束。所以无论预言界、医学界、流行病学的专家,仿佛一直在有意无意的给我们做一些心理建设,现在这样的生活可能是一种常态。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我一样的感觉啊,从2018年底开始整个世界的氛围不太一样了,到了2019年就越来越明显的感觉那些历史性事件发生的频次越来越密集。到了2020年彻底不装了,我摊牌了!就仿佛19年是在跟我们很熟悉的那个时代告别,20年开始我们将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全新的时代。那些我们习惯的、熟悉的将逐渐离场,我们将承受非常剧烈的震荡与挣扎去适应这个时代。就像仅仅2岁的小小壮仿佛认为出门就是要戴口罩,这是理所当然的,哪怕不接触任何人。就像一个月的时间美股四次熔断,就像石油-37美元,就像在家上课在家办公,我也一直在想,玛雅人所谓2012真的不存在吗?可能从那一年的12月22日新纪元真的开始了,只是这个世界的运行有着非常大的惯性,足足花了7年的时间使其减速后猛然转弯!而且巧合的是每一种类型的预言,仿佛都把指针瞄准了这两个年份。
我们之前讲的都是超感官知觉,接下来讲讲“未来人”,近些年比较火的国际案例真真假假有很多,我给大家罗列几个比较典型的:美国从2036来到2000年的约翰提托详细的描述了时光机器的运行原理,在众多的问答当中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美国国旗会从50颗星变成5颗星,还有视听娱乐会被彻底打散,仍然有电影有电视但是更多的是网络上的自媒体这是2000年哦,我还在玩帝国时代1呢!下一位:日本从2062穿越到2010年的无名穿越者所以大家都叫他2062,在日本论坛留下一句“爬到山上去”结果311大地震引发巨型海啸,之后人就消失了一段时间,2011年再出现说自己违反了“规定”说了不该说的话被星际警察带走了,这种鬼话…我还真信了!接下来说自己会在2016年4月15号回来,但是这一年的四月份会发生一件大事,什么事我不能说,但是大家要做好准备,结果4月14日熊本大地震2062再也没有出现。下一位:日本YJ从2075来到2018年,有什么对于未来的问题请随便问吧!首先你要让我们相信你吧?先预测一个今年发生的大事吧,YJ说今年会有一颗卫星坠落,结果一语成谶大量网友抱着小板凳前来吃瓜,于是就有了与提问者的一长段问答:简单跟大家说几个有代表性的2021年日本成功登月,这个很容易验证啊,2031年人类将实现与死者通话,日本会将首都从东京迁往冈山。所以身在日本的小伙伴要仔细的了解一下YJ,如果你自己能够相信他是真的,赶紧投资冈山房产。未来人“超感官”不太一样,如果他们真的是从未来的某个年份通过时光机穿越虫洞回到现在,那这个人一定是那个时代某方面比较优秀的人,超级特种兵特警或者有军方背景的科研人员,肯定不会大街上随随便便弄一个打酱油的。而且在执行任务之前也一定有长时间各种科目的培训,这其中一定有这一段时间的历史纪年的大事件列表,当然也可能有很多禁忌的规定就是那些事儿是不能做的。那么这里面呢就会有一个现实悖论,大事件列表中的事件有没有可能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发生或者延迟发生?如果平行宇宙这个概念存在,就是有可能。当然也包括之前那些预言家准确率的问题…这个世界的确有一条无形既定的轨道在向前推进,但是如果真的同时出现几位能量场极其强大的人,又在某种巧合之下指数型的将这个人的能量放大,这个世界原有的轨迹就是会被改变,比方说:王莽和刘秀,而某个预言家没有播捉到这个变量的存在是极有可能,甚至这个变量在有意识的隐藏自己骗过预言者,来执行另一个任务。好,说了这么多国际上的未来人,讲讲本土的。
当然我知道那个小up阿超、骚气的tree,但是我想说的不是他们这种。是2019年出现在豆瓣自称来自2060年的KFK,据他描述自己是2020年出生在上海静安区,由于时间穿越是不可以来到自己出生后的年代的,就是自己跟自己不能同时代。所以他要赶在自己出生前的时间点离开…2020之后他也就再也没出现过,所以今年静安区产男宝宝的妈妈可能要注意一下。他的对话也很多,我还是挑出几个我自己觉得有意思的跟大家分享分析一下:首先2000年到2030年是他们非常怀念的时代、川菜分别连任、KFK对吴亦凡隐约有一些印象是因为一个巨大的热点事件,可是我想问的是您“罗志祥”这个名字还有印象吗?苹果公司逐渐衰败,智能眼镜植入眼球,互联感知技术破除语言障碍,中国开始回归繁体字的应用,2038年高考将不在那么重要,2048年-2051年会有一次全球性的战争。好,这是我觉得有意思的,接下来跟大家说点有用的。在他们那个时代房子不在贵重,听老人说以前的房价有多贵感觉非常不可思议,所以啊90后00后,还没有买房子的年轻人根本不用着急,2060年的时候房子就已经不值钱了,随便买买…那个时候你们也才5、60岁嘛。上证指数未能超过20000点,我想想啊,40年未能突破20000点,这个KFK和提问者可能都不太懂A股…从现在算起40年间能有一些零星的时间点超过10000万就已经是奇迹了,不是经济成长的问题是那个指数运算方式决定的。然后生机农业的经营者和他们的亲属都非常的有钱,所以接下来年轻人创业真的可以往农业方面去思考,因为那里确实还是知识、技术与互联网的行业洼地,而且中国始终是粮食进口大国,如果新一代的年轻人愿意用自己的智慧去修补这个缺口,应该是很容易成功。看了这么多“未来人”的问答,讲了这么多预言,我觉得如果我匿名开一个账号,我也行!而且准确率不会太低。接下来讲讲战争,这一小段我在国内会把它剪掉,无论未来人还是预言家还是我自己看到的现状,我其实真的有切身的感受到战争离我们越来越近,这不是好事儿!那些网络上整天叫嚣打这个打那个的喷子,他其实根本不知道这到底意味着什么,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尽可能的把这个温度降下来,因为现代的战争跟一战二战可是不一样了。况且纵观历史战争从来都没有真正解决过问题,只是少数野心家的贪欲而已,这个世界绝大多数的人热爱和平,他们有父母妻儿有可期盼的生活。而且所有人都要明白,这个世界没有必胜的战争无论对手是谁!2062和YJ都曾说2031年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主战双方是中印。当你没有听到这个说法之前,你去想象我们会跟谁有军事上的摩擦,可能你想一圈都不会想到它,我问了很多周围的朋友各种答案都有就没有它,但是当你听到这个说法之后再仔细琢磨一身冷汗。希望世界和平最好不要打仗,跟谁都不要!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puObPfQm6c/hqdefault.jpg)
小小兵托托英文 在 Lei Lei 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有中文字幕也有英文字幕]兩種字幕任選
記得要打開字幕功能,才看的到字幕喔!
在台南安平 "金泉興" 購買的古早童玩,
戳洞遊戲 托空組
裡面會有各種新奇玩具,
玩具開箱
~~影片推薦~~
自製 愛心 洞洞樂 /心型 食物 戳戳樂 日韓零食 開箱
▶https://youtu.be/yoQv5NjTFaw
可口可樂 收納禮盒組 開箱 可樂人 角色扮演 搞笑 戲劇
▶https://youtu.be/sl8jblynzes
無印良品 零食推薦 開箱試吃 文具推薦
▶https://youtu.be/NZB681euoUQ
M&M's 糖果機 草莓巧克力新口味 開箱
▶https://youtu.be/FaxLPuSAwWA
固力果 POCKY 巧克力棒 汽車禮盒 開箱 趣味遊戲
▶https://youtu.be/0Lh6xGfFsVU
固力果 冰淇淋 甜筒 三色綜合 餅乾 開箱
▶https://youtu.be/6woLrFMy-VQ
可以喝的餅乾?我把乖乖餅乾變成牛奶飲料了!
▶https://youtu.be/kffRBiknJlk
乖乖 歡樂 骰子箱 限量 禮盒 好吃又好玩
▶https://youtu.be/tS21mxvf2fs
粉紅系 日本零食開箱 草莓口味 固力果 POCKY/東鳩 玉米脆果
▶https://youtu.be/L9FjWMv36po
[蕾蕾TV]每周五晚上7點固定上架新影片.
FACEBOOK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EILEITV/
蕾蕾爸爸媽媽所開設的副頻道[JN 玩具開箱]
頻道網址▶ www.youtube.com/c/JNchannel
合作邀約 gwoking@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JuYIV0ypg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