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美濃|蝶舞澗-蟬說:瀰蝶源記|入住豪華帳篷Glamping,享受在地鮮食一泊三食,體驗慢活享樂(文末有粉絲專屬優惠唷)
近年來國人吹起了露營風,設施不僅豪華且享受,因此豪華露營Glamping更成為近期的主流,什麼是Glamping呢?就是glamorous(奢華)與camping(露營)的縮寫,有別於傳統露營的克難印象,豪華露營的最大優點就是,只要帶著簡單行李就可入住豪華帳棚,帳篷內有床鋪、電扇、冷氣等設備,甚至連同入住的用餐及活動都一手包辦,讓露營也能像入住飯店那樣舒適,也成了豪華露營最大的賣點,
小編這次要來去體驗豪華露營Glamping的地方,是位於高雄美濃的『蝶舞澗-蟬說:瀰蝶源記』鄰近黃蝶翠谷,蝶舞澗與南投蟬說:鳳凰亭序都是由 「蟬說」團隊經營,雖然地點都位於山區,但因住宿、餐點及周邊環境等設施評價很棒,吸引不少人慕名而來!
由於有參與體驗活動,這次小編體驗的農作物是-美濃冬天盛產的「醃漬白玉蘿蔔」,所以前往蝶舞澗路上得先去這次體驗採蘿蔔的園區集合
「白玉蘿蔔」與市面上的一般白蘿蔔比較,生長期短,外型細長且嬌小,從播種、發芽、成長到收成約需45天。而美濃土壤鬆、乾燥又能保水,恰好有最適合白玉蘿蔔的生長環境。在體驗手作醃蘿蔔前,當然要下田去「拔蘿蔔」,農夫大哥說:成熟可拔的蘿蔔,冒出的頭,大約五根手指中最長的那隻,就是可以拔的長度!
⚠️拔蘿蔔注意事項:
1.握住蘿蔔頭直直的往上拔就可以囉!
2.拔出來的蘿蔔不能再塞回土裡,它無法繼續生長
3.蘿蔔頭的綠葉記得拔掉喔!
體驗完採蘿蔔後,就出發前往蝶舞澗囉,來到入口售票處後得先下車辦理入住登記。
(入口處可租借桌遊、遊戲器材及索取一次性耳塞,待退房時再將租借的器具,歸還至入口處)
櫃檯人員會給一張入住房卡並說明蝶舞澗入住資訊
🈯️Check-in 時間:16:00 (可提早於 2 點入園參加 3 點的在地體驗活動)
🈯️Check-out 時間:隔日早上 10:30 前
🈯️一泊三食:迎賓下午茶餐盒、晚餐及隔日早餐(採自助式取餐)
🈯️進入園區後,先至餐廳領取下午茶餐盒,晚餐6:30開始,隔天早餐是8:30開始
🚗車子從入口處開進來後,會看到左手邊上方白色屋子「熱帶溫室餐廳」,先在這裡領取下午茶餐盒。體驗手作活動、晚餐、隔天早餐,也都是在這裡體驗及用餐。
領完餐盒後,就尋找座位後開始體驗醃漬白玉蘿蔔,指導人員會一步一步的引導教學
🔅醃漬蘿蔔程序:
拔完蘿蔔,選體型較大的三個,外皮清洗乾淨後備用。
1.將清洗後的白玉蘿蔔削皮,切成小薄片
2.加入適量的鹽巴,拌勻蘿蔔片至出水軟化
3.再放入網子內擠乾水份,裝瓶至瓶子八分滿,最後倒入調配好的醋水,就能封蓋包裝。
🔸醃漬白玉蘿蔔只需要三天就能開瓶品嚐囉!
⭕️體驗完手作課程後,車子繼續往前開,會看到這個大帳棚。有些體驗課程是在這個地點上課(課程內容會依季節性調整),這次參與的拔蘿蔔活動是配合美濃當地白玉蘿蔔盛產時期所做的在地體驗,配合園區編排做在地食材體驗活動,過大帳棚的後方就是露營區入口處,右手邊有一座小橋,過去後則是停車場。
由於車子無法開進帳篷區,所以可先在服務中心下行李,然後車子在開到停車場停車後,再步行入內找自己的帳篷。
走進營區入口,在前往帳篷區右手邊有沙池及彈跳床遊樂設施,可讓小朋友在這裡好好的放電,大人可坐在一旁沙發上陪伴,非常適合親子遊
露營區有大樟樹區、櫻花區、黃蝶區,由於我們住在黃蝶區D1算是距離較高較遠的位置,所以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還有點辛苦,帳篷都附上一個密碼鎖,若要去用餐或洗澡上廁所時就使用密碼鎖鎖上,晚上每個帳棚下方都有燈,走出去上廁所挺也挺安全的。
蝶舞澗真的是豪華露營,帳棚內設備很齊全,空間也很寬敞,有牙刷、牙膏、漱口杯、梳子、刮鬍刀、浴帽、浴巾、盥洗袋還可以裝要洗澡時的洗漱用品在裏頭方便帶去浴室
帳棚內還有台移動式冷氣機,並提供一台循環扇,讓室內空氣循環。但是冷氣開啟時,得必須將帳篷底部的小窗戶拉開三分之一,讓空氣流通以避免閉密效應導致營釘被拔起。主支撐柱下方有一個延長線插座,有三孔插座外還有2個USB插座,要充電非常便利
⚠️由於帳篷間距較近,因此談話聲及小孩哭鬧聲也聽得較清楚,所以入住時得注意音量避免吵到他人
蝶舞澗的豪華露營就是不用擔心晚餐、早餐的部分,營區都會精心準備,只要帶著期待和愉悅心情前往用餐即可,記得要帶上房卡喔!
這次的住宿為一泊三食,包含下午茶餐盒、晚餐及隔日早餐Buffet 都是在「熱帶溫室餐廳」內用餐,距離帳篷區約步行 5~10 分鐘的距離,可以舒服地散步吸收園內的森林浴,欣賞沿路的花草植物,途中還有一座噴水魚池喔!
🚽盥洗室
盥洗室則為在帳篷外不遠處,男女生是分開的,熱水為 24 小時供應,洗起來水壓夠,熱水也充足。沐浴乳、洗髮精都是壁掛式。吹風機、洗手台、飲水機都可以在這裡找得到。洗手間和盥洗室分開兩個區域,第一次來的遊客不要走錯囉!
業者也貼心的準備親子共用空間和寶寶尿布台以及澡盆喔!
🔅迎賓下午茶餐盒
餐盒內容都是融合客家料理元素的麵包,包含野蓮鹽可頌、紅橘瑪德蓮、擂茶馬德蓮、鳳梨蘋果手工果醬、147 米香及米粒麵包、高山烏龍茶、炭培紅茶,是不是很特別呢,下午茶餐盒就這麼澎湃了,讓小編也期待起晚餐囉!
🔅Buffet晚餐(採自助式,晚上18:30開始供應)
走進溫室餐廳內,桌上已是滿滿buffet 餐點,業者將美濃在地食材和客家元素融入菜餚中,包含板條做的千層麵、梅干 147米炸燉飯球、鹹豬肉 Pizza、澄蜜香番茄起士蝦串、野蓮鹹派、橙蜜香提拉米蘇等等,中西合併的餐點,每道佳餚都比想像中還美味且精緻,但唯一比較美中不足的是,餐點若能用保溫效果的設備呈現,這樣更能感受到每道料理的美味和溫度,值得一提的是服務人員態度親切非常關心客人用餐狀況,用餐期間會介紹當晚的食材特色,吃的過程還能了解食材的緣由
🔅Buffet早餐(採自助式,早上08:30~10:00供應)
早餐也是採中西合併的餐點,包含147米粒吐司、豆醬炒水蓮、白玉蘿蔔菜圃蛋、涼拌花生豆腐、炒高麗菜酸、菜頭籠仔、美濃豆腐乳、菜頭籠仔、鮮奶、美濃豆豆漿、147米粥、歐式冷肉盤、時令水果,每道佳餚都非常美味且精緻,小編竟然吃了3碗粥還夾了3輪的配菜,真的好好吃喔
來到這發現大多是家庭親子遊樂居多,看著許多小朋友都玩得非常開心,但也有不少情侶、三五好友一同出遊,其實到蝶舞澗享受露營,不僅可沉靜在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全家一起體驗活動或是三五好友相約成團,一起來體驗不同的生活及樂趣,也是一大享樂
蝶舞澗Glamping豪華露營,小編覺得很適合像我們完全沒露營經驗,只要輕鬆的帶著簡便行李,不用大包小包的帶露營裝備,也不用無須紮營,更不用生火煮食,來到這裡不僅餐食全包、帳棚內裝配齊全,有床鋪又有冷氣。但要到盥洗室上廁所或洗澡是比較麻煩,若有同行的長輩或是小孩,半夜要上公用廁所,會比較不方便一些 ,雖是這樣但這也是露營體驗的一部分 。
整體來說蝶舞澗團隊,不僅讓來體驗的客人享受體驗露營的樂趣,且融入了在地資源結合在地食材,讓入住的客人不只有露營的樂趣,還有了解認識在地客家文化,透過親身體驗及親自品嚐,讓每個客人心中留下深刻情感
想體驗入住蝶舞澗豪華帳篷Glamping的粉絲朋友們,記得到下方訂房預約網址訂房,輸入宇。食尚旅圖的粉絲專屬代碼唷,就會有優惠唷!
📍 蝶舞澗-蟬說:瀰蝶源記 📍
🏠 高雄市美濃區朝元925號
☎️ (07)681-1858
⏰ 【花季】 10:00 – 17:00 (每天開放)
【非花季】10:00 – 17:00 (只開放五、六、日)
🎫 【花季】 200元(可折抵100元)
【非花季】100元(含100元消費抵用)
⚠️90公分以下免費,禁帶寵物。
粉絲專頁: https://reurl.cc/Ezda3K
官網連結: https://reurl.cc/D658zR
訂房預約:https://reurl.cc/Z7Q303
粉絲專屬優惠代碼:F020112801
文章連結➡️ https://reurl.cc/VXd2rQ
--------------------------------------------
✨✨想知道更多資訊,請追蹤⬇️
✅IG 👉 http://instagram.com/yangzheyu225/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yueattaiwan/
✅部落格👉 https://reurl.cc/mn7p1V
#蝶舞澗 #glamping #美濃 #美濃秘境 #客家庄桃花源 #蟬說 #瀰蝶源記 #高雄 #露營 #高雄美濃 #在地食材 #客家文化 #豪華帳篷 #網美打卡景點 #黃蝶翠谷 #鳳凰亭序 #親子旅遊 #高雄景點 #高雄旅遊 #懶人露營 # #高雄美食 #高雄必吃 #美食 #kaohsiungfood #kaohsiung #taiwan #高雄美食地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消逝月河之歌」小說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海德薇 內容簡介: 今晚高掛天上的是新月。新月,週而復始抑或嶄新開端? 妻子的消失成為一道懸而未解的謎題,而我呢?只好窮盡後半輩子來解謎。 ◆台灣原創「西方奇幻」最具代表性作家;時報、POPO、九歌、文化部年度推薦改編劇...
小山 烏 克 麗 麗 評價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隨著台灣選戰愈演愈激烈,各種圍繞著女性外型、年齡、婚姻及生育等羞辱性言語紛紛出籠,傑出女性政治人物如蔡英文及陳菊等,在邱毅眼中,竟則成了「不像女人的女性」.
究竟什麼才叫「像個女人」?難道女人就不能掌權,不能在國家政治上有一番作為嗎?這讓我好奇,摩洛哥史上是否也有「政治女強人」或「女性執政者」?若她們有才有德,女性身分能否允許她們掌握實質政治權力?
標題:《Khnata bent Bakkar,蘇丹背後的女人》
「大歷史」描述的,泰半是男人的豐功偉業,然而地球一半人口是女人,歷史不可能單純只靠男性在推演,女性同樣做出卓越貢獻,只是未寫進史書裡.此外,父權至上的社會往往將女人排出在宗教、教育資源及權力核心之外,能力特出且掌握權力的女人,在男性執筆的史書裡,未必有好評價,例如武則天,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更被視為禍國殃民的罪魁禍首.
在摩洛哥,同樣曾出現一位在政治上掌有實權的特出女子,Khnata bent Bakkar,生活在十七世紀下半葉至十八世紀中葉,對摩洛哥Alaoui王朝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分別是三位蘇丹的妻子、母親與祖母,是摩洛哥蘇丹Moulay Ismail四名合法妻子之一,Moulay Ismail生前非常重視仰賴她卓越的能力,讓她擔任接近部長與外交官的實質任務,甚至統領大軍.因此,她曾實質掌握政治權力核心,待Moulay Ismail於1727年駕崩,兒子Moualy Abdallah繼位,由她垂簾聽政,實質統治長達廿五年,幫助國家擺脫災難性的政治局勢,接替Moualy Abdallah蘇丹是她一手調教出來的孫子Mohammed ben Abdallah,亦即這位奇女子實質影響了摩洛哥王朝整整三代的蘇丹.
一如許多傳統社會裡的傑出女子,從不被允許浮上檯面,Khnata bent Bakkar得到的關注遠不及她實際上在政治上的作為與付出.
一、〈出身:來自撒哈拉的奇女子〉
Khnata bent Bakkar確切生辰不詳,約出生於1668年左右,於1754年去世.
Khnata Bent Bakkar有個穆斯林王朝非常少見的特殊出身──她來自撒哈拉,身上流著沙漠中人的血液,她的父親Bekkar Ben Ali是Chinguetti(於現今的茅利塔尼亞)的Mghafra部族的大首領,Mghafra部族在當時是個大型部落,掌握極為遼闊的區域,Bekkar Ben Ali更是最偉大的oulemas之一,知識淵博,熟諳神學、文學與各種知識,信奉伊斯蘭蘇菲派,在當時,蘇菲精神是所有穆斯林生活的指導與依歸.
Khnata Bent Bakkar堪稱出身貴族書香世家,天生貌美、聰明、機智且相當博學,自幼好學,父親不僅給她首領女兒該有的教育,亦將蘇菲精神傳遞給她.
1672年,蘇丹Moulay Ismail取得政權,試圖將分崩離析的摩洛哥重整成新摩洛哥,他本身亦是撒哈拉的後代,母親來自沙漠.
1678年,蘇丹Moulay Ismail在撒哈拉進行大探險,部落首領Bekkar Ben Ali率領代表團,宣誓效忠蘇丹,並依照傳統習俗,將親生女兒Khnata Bent Bakkar嫁給蘇丹,藉由聯姻來加強政治聯盟,這場婚姻有著戰略考量、國家安全與部族團結上的政治意義,Khnata Bent Bekkar因而離開沙漠原鄉,走入皇宮,成為蘇丹的合法妻子,爾後更成為「王子們的母親」。
既是名門之後,偉大首領的女兒,聰慧美麗,她與蘇丹在沙漠舉行了盛大婚後,才隨他回皇宮,且是以蘇丹合法妻子的尊貴身分,第一次走入皇宮.
也因Khnata Bent Bekkar來自撒哈拉,對Alaoui王朝來說,他們身上流著撒哈拉血液,與撒哈拉關係密切.
二、〈入宮〉
Khnata Bent Bekkar的父親子女眾多,挑選她與蘇丹聯姻,應是早看出這女兒有著不凡能力與領袖氣質,會讓她在關鍵時刻,嶄露頭角.離別時,她發誓不會讓父親失望.
推測Khnata Bent Bekkar入宮時,年僅十歲,作為首領的女兒,父親已讓她學習讀書識字,然而她整個受教過程應該是在入宮之後,接受王室教育,師承Cheikh El Mekki Eddoukali,宮裡還有館藏豐富的圖書館,讓她可以悠遊書海,爾後亦持續購書,讓館藏高達一萬兩千冊.皇室環境遠比沙漠都更能讓她在文化、學術與蘇菲精神裡成長,累積豐厚的知識底子.恰逢菲斯Al Quaraouiyine知識分子的文化及智識運動炙熱,也讓Khnata Bent Bekkar得以親近菲斯Al Quaraouiyine知識分子帶來的豐厚文化底蘊,感染Al Quaraouiyine創辦者Fatima al Fihriya的精神,甚至在神學與知識殿堂汲取她所需要的養分,為她往後為蘇丹提供諮詢、文化與知識的服務,做了準備.
有些文獻紀載她是一位傑出的騎士,馬術絕佳,在一個女性地位低落、蘇丹擁有數百名嬪妃,且沒有蘇丹允許,女性不得外出的狀態下,她勢必有些條件,讓她可以享有其他嬪妃妻子無法得到的特殊待遇.
初起,蘇丹奢華宮殿對這個沙漠來的小女孩兒來說,宛若牢籠,後宮鶯鶯燕燕,彼此爭寵,掌有最大權力的是蘇丹第一任妻子Lalla Aïcha Moubarka,被稱之為Zydana,因她是王子Zydan的母親,是個掌控慾強且具有威望的女子,嬪妃如果想向蘇丹要求什麼,都得先通過Zydana這一關,Zydana也藉此威嚇著後宮裡的嬪妃,她身邊的閨蜜則可享有特權,整個後宮可以說是Zydana掌管.
Zydana不時對小小的Khnata投以冰冷尖銳目光,讓她意識到危險,身為沙漠大首領女兒的驕傲與自尊讓她想勇敢迎向Zydana的目光,挑戰Zydana的威權,然而蘇菲精神要她保持低調,並給予她勇氣.兩人關係向來緊張,雖然Khnata年輕貌美又聰明伶俐,受過扎實教育,然而她得以鞏固地位的原因依然是從產下王子開始,1694年,她產下王子Abdallah,地位上升,在豐富知識與卓越能力加持下,慢慢地,她成為蘇丹得力的左右手.
據傳Moulay Ismaïl至少擁有五百個以上的嬪妃, 1703年有紀載的孩子總868個,包括525個兒子和343個女兒,1721年,第700個兒子誕生,生前一共有一千多個子嗣.無論確切數據如何,Khnata身邊圍繞著蘇丹眾多嬪妃與子女,進入皇宮受教育期間,Khnata認真學習,搞懂皇室內部運作與外面的世界,也慢慢了解後宮嬪妃之間的關係,發誓自己絕對不要變得跟她們一樣.
三、〈蘇丹最仰賴的女子〉
在蘇丹Moulay Ismail長達五十四年的統治時期,摩洛哥戰事頻仍,對內長期與頑強的亞特拉斯山柏柏爾部落打仗,對外還得抵抗來自葡萄牙、西班牙、英國和奧斯曼帝國的侵略,由於Khnata知識淵博,聰慧理智,蘇丹時常要她代筆書寫極為重要的外交信函,慢慢地,她開始在施政上提出建議,實質影響著政治,也讓她跟蘇丹形成緊密的夥伴關係,在蘇丹心目中,她有著無法取代的地位,保護她不受Zydana與後宮嬪妃詭計的侵擾.
蘇丹Moulay Ismail的母親來自撒哈拉,他對沙漠一直有著極深感情與嚮往,加上當時摩洛哥往往對歐洲有所憧憬,有些軍隊只服從基督教將領,不聽蘇丹使喚,是而蘇丹以黑奴為士兵,組織黑色禁衛隊(L’Abid al-Bukhari),這是一組只聽命於他的強大軍力,這是摩洛哥史上頭一遭.
這支強大的黑色軍團攻無不克,讓蘇丹擴大領土,造就國土遼闊的盛世,蘇丹授權讓Lalla Khnata平撫投降的地方將領,與外國使節交流,甚至參與宗教政策決定,至少長達三十年時間,層層面面,她都是蘇丹的高級行政顧問,承擔外交使節的重要工作與責任,參與國家政治的程度極深,這同樣可以說是摩洛哥史上頭一遭.
四、〈垂簾聽政與母子心結〉
Lalla Khnata的父親是撒哈拉部族大首領,丈夫又是蘇丹,讓她對權力毫不陌生,對政治與權力也有一定的渴望,
待政治強人甚至有暴君之稱的Moulay Ismail過世,摩洛哥進入嚴重的分裂危機,眾多王子激烈爭奪統治權,黑色禁衛隊亦加入這場蘇丹間的權位爭奪,與此同時,貴族(Guich)部落不再服從,頻頻襲擊城市,其他部落利用無政府狀態,發動叛亂。
在王室所有人裡,最有資格與能力繼承國家領導人位置的,其實是堅定、成熟、有智慧且累積豐富政治經驗的Lalla Khnata,唯她有能力統治國家,做出最正確的決定.
在多位王子爭權奪位的戰亂中,Lalla Khnata強勢介入,政治手腕高超,雖然Moulay Ismail生前極為殘酷,然而頗具威望,她便以丈夫生前名望,與各大軍事、宗教與部落勢力周旋,終究由她與蘇丹的第三個兒子Moualy Abdallah繼承王位,是而Lalla Khnata隱身兒子背後,垂簾聽政,一步步實質掌管整個帝國.
亦即,在實質政治權力上,Lalla Khnata才是Moulay Ismail真正的繼承者.
繼位的蘇丹Moualy Abdallah雖是她兒子,向來因生性懦弱無能而被詬病,無治國的能力與智慧,不時做出錯誤決策,危及國家與政權,全仰賴Lalla Khnata打點一切.
雖然Lalla Khnata在整個政治動盪期,始終支持自己的兒子,然而她認為自己的兒子並沒有擔當蘇丹的能力,也不信任圍繞在他身邊的那些掌權者,是而進行干預.
當時政治局勢極度複雜,內憂外患不斷,Lalla Khnata聰明靈巧地藉由與不同部族進行聯盟,獲得Oudayas軍隊堅強戰力,來鞏固王朝勢力.然而這樣的聯盟備受挑戰,隨時有變異,Oudayas軍隊不認同懦弱無能的Moulay Abdellah,多虧Khnata適時介入、協調,讓Oudayas向來是忠實盟友.
當兒子Moulay Abdellah率兵出征,Lalla Khnata在王宮實質統治整個國家,做出重大決策,監督軍隊並接見外使,逐一弭平所有政治分歧.
每逢國外使節來訪,在前往菲斯晉見蘇丹之前,都會先去Lalla Khnata的王宮進行協商,得先過了她這一關,才見得了蘇丹.
然而懦弱無能的Moulay Abdellah完全不感謝母親的付出,忌妒母親的能力,甚至愈來愈痛恨母親干政,爾後逃到菲斯的Dar el-Makhzen,想遠離母親勢力.
母子間的關係愈來愈緊張,Moulay Abdellah是個差勁、易怒而嗜血的蘇丹,Lalla Khnata不得不適時介入,安撫兒子的情緒,修補他在施政上的錯誤,持續主持與歐洲各國的俘虜交易,同時處理國內外各大勢力間緊張關係,保持微妙脆弱的平衡,努力讓她無能的兒子不至於失去王位.
Moulay Abdellah忌妒甚至怨恨自己的母親,身為一國之君,卻被女人下指導棋而覺得受辱,因為自己需要女人來幫他保住政權而憤怒,對他來說,男人不應該聽從女性的建議,即便這個建議來自於自己的母親,都不被允許.終於,Moulay Abdellah計畫放逐甚至謀殺自己的母親,好擺脫她的控制,Lalla Khnata覺察到了,極有智慧地說,她要去麥加朝聖,並帶上自己的孫子.
Lalla Khnata對自己的兒子有著無條件的愛,即便知道他想推翻自己,依然努力幫他擺平政治上的障礙,前往麥加途中,不管行經摩洛哥哪個地方,都與每個地方首領對談,加強他們對蘇丹的向心力,鞏固政權,聆聽民意,並將意見傳遞給蘇丹.Lalla Khnata同時代表兒子的統治權,與其他阿拉伯國家交流,例如利比亞,埃及與沙烏地阿拉伯,直到麥加.
朝聖旅途中,Lalla Khnata一路教育自己的孫子,把自己的知識、政治與統治經驗傳授給他,教他如何覺察自己的錯誤並學習改過,希望他將來成為優秀傑出英明的蘇丹.
從麥加返回摩洛哥途中,Lalla Khnata得知叛軍試圖奪權的消息,她馬上趕回Meknes,協助兒子奪回政權,然而她跟孫子卻被捕入獄,被虐待,祖孫倆被關在獄中,她繼續教孫子何謂抵抗與堅毅,同時,她與oulemas 聯繫,除了替自己申冤,同時告知oulemas,有一個年僅十一歲的王子被關在牢裡,她孫子很快被放出去,而她則繼續坐牢了一段時間,終於獲釋.
五、〈平靜的晚年〉
Lalla Khnata重獲自由後,感知自己的兒子不願意繼續接受她的指導,帶著尊嚴,她退出政治權力核心,待在菲斯,日日在虔誠祈禱與佈施善行中,安詳度過晚年,享年八十幾歲.
Lalla Khnata於1754年去世,三年後,1757年,她的兒子Moulay Abdellah逝世,由她的孫子Mohammed ben Abdallah繼位蘇丹,他身上有祖母的影子與教誨,帶著摩洛哥重歸榮光.
六、〈阿任小感言〉
閱讀Khnata的生平對我來說,頗為吃力,她的一生完全在摩洛哥王朝更迭動盪期,剛入宮的她,不僅得面對嬪妃爭寵,得到蘇丹信任後,則是優秀地協助蘇丹處理政務,要理解她的人生,便得放入那個時代的摩洛哥王朝裡來理解,而那段歷史對我們來說,遙遠而複雜,卻相當關鍵而精彩,尤其她陪伴的是摩洛哥史上最重要的蘇丹之一,閱讀她的故事,便不可能不去了解這位蘇丹的豐功偉業.
查著資料時,我覺得自己很像在閱讀「武則天+慈禧太后+宮鬥劇」的歷史,Khnata的智識與統治能力完全不輸男性,但因身為女子,便不能光明正大地掌權,即便親生兒子無能懦弱,她只得垂簾聽政,卻引來兒子不滿、妒意,甚至是殺機.
她就像歷史上諸多發揮重大影響力的女子,是受過教育的,無怪乎傳統總是鼓吹「女子無才便是德」,好讓男性把所有權力緊緊掌握在手裡,將女性貶抑成只剩生殖功能似地.
Moulay Ismail陵寢在Meknes,生前四位合法妻子與眾多嬪妃中,Lalla Khnata是唯一葬在他身邊的人,可見對她的重視.
Lalla Khnata的故事給我很深的觸動,卻又說不上來,剛走進摩洛哥,對這國家一無所知,我莫名地愛上撒哈拉,最喜歡的古城是Meknes,因其雅致細膩的鵝黃色調與古樸厚重城牆,因為我「不是觀光客」,而是「獨行旅者」,帶著強烈的感受與探索意願,獨自一個人沿著高大厚重的城牆走,從Bab Mansour,一路走到水池那兒,沿途見著光影變化,道路起伏蜿蜒,走得累極了,Moulay Ismail 生前建造的城牆依然看似無盡且無所不在,既是保護,也阻礙人看得更遠,路上尋常百姓往來,過著尋常日子,剎時,只覺自己掉入古老時空,墜入王國盛世時代.
那份觸動是很深很深的,何謂「歷史感」.
至今,我依然非常喜歡Meknes的Le mausolée de Moulay Ismaïl,讓人無法遺忘的細膩優雅,飄浮在空中的,是一份介於死生之間的寧靜與光,我困惑,Moulay Ismaïl生前滿手血腥,死後也能重享平靜?或許吧,或許在亂世唯有暴君梟雄得以平天下,而「仁君」只能存在於太平盛世.
此時才知陵寢裡,躺在Moulay Ismaïl的Lalla Khnata,是一位來自撒哈拉的特出女子,忽地,我明白了古老厚重城牆所訴說的故事.
在我想像裡,Lalla Khnata是一位有著心胸寬廣如撒哈拉,堅強毅力如沙漠生命的女子,得到古城與王室才有的高等知識教育,當她有機會影響國家政治,便做出了驚人貢獻.
然而女性身分讓她不得不藏身幕後,垂簾聽政,甚至因而讓母子關係不合.
這是十八世紀的北非故事了,而此時的台灣對於女性掌政以及參與國家政治,雖相對多了許多自由、彈性與發揮的空間,然而性別歧視依舊在.
天堂島嶼官網:http://www.iledeparadise.com/
小山 烏 克 麗 麗 評價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隨著台灣選戰愈演愈激烈,各種圍繞著女性外型、年齡、婚姻及生育等羞辱性言語紛紛出籠,傑出女性政治人物如蔡英文及陳菊等,在邱毅眼中,竟則成了「不像女人的女性」.
究竟什麼才叫「像個女人」?難道女人就不能掌權,不能在國家政治上有一番作為嗎?這讓我好奇,摩洛哥史上是否也有「政治女強人」或「女性執政者」?若她們有才有德,女性身分能否允許她們掌握實質政治權力?
標題:《Khnata bent Bakkar,蘇丹背後的女人》
「大歷史」描述的,泰半是男人的豐功偉業,然而地球一半人口是女人,歷史不可能單純只靠男性在推演,女性同樣做出卓越貢獻,只是未寫進史書裡.此外,父權至上的社會往往將女人排出在宗教、教育資源及權力核心之外,能力特出且掌握權力的女人,在男性執筆的史書裡,未必有好評價,例如武則天,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更被視為禍國殃民的罪魁禍首.
在摩洛哥,同樣曾出現一位在政治上掌有實權的特出女子,Khnata bent Bakkar,生活在十七世紀下半葉至十八世紀中葉,對摩洛哥Alaoui王朝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分別是三位蘇丹的妻子、母親與祖母,是摩洛哥蘇丹Moulay Ismail四名合法妻子之一,Moulay Ismail生前非常重視仰賴她卓越的能力,讓她擔任接近部長與外交官的實質任務,甚至統領大軍.因此,她曾實質掌握政治權力核心,待Moulay Ismail於1727年駕崩,兒子Moualy Abdallah繼位,由她垂簾聽政,實質統治長達廿五年,幫助國家擺脫災難性的政治局勢,接替Moualy Abdallah蘇丹是她一手調教出來的孫子Mohammed ben Abdallah,亦即這位奇女子實質影響了摩洛哥王朝整整三代的蘇丹.
一如許多傳統社會裡的傑出女子,從不被允許浮上檯面,Khnata bent Bakkar得到的關注遠不及她實際上在政治上的作為與付出.
一、〈出身:來自撒哈拉的奇女子〉
Khnata bent Bakkar確切生辰不詳,約出生於1668年左右,於1754年去世.
Khnata Bent Bakkar有個穆斯林王朝非常少見的特殊出身──她來自撒哈拉,身上流著沙漠中人的血液,她的父親Bekkar Ben Ali是Chinguetti(於現今的茅利塔尼亞)的Mghafra部族的大首領,Mghafra部族在當時是個大型部落,掌握極為遼闊的區域,Bekkar Ben Ali更是最偉大的oulemas之一,知識淵博,熟諳神學、文學與各種知識,信奉伊斯蘭蘇菲派,在當時,蘇菲精神是所有穆斯林生活的指導與依歸.
Khnata Bent Bakkar堪稱出身貴族書香世家,天生貌美、聰明、機智且相當博學,自幼好學,父親不僅給她首領女兒該有的教育,亦將蘇菲精神傳遞給她.
1672年,蘇丹Moulay Ismail取得政權,試圖將分崩離析的摩洛哥重整成新摩洛哥,他本身亦是撒哈拉的後代,母親來自沙漠.
1678年,蘇丹Moulay Ismail在撒哈拉進行大探險,部落首領Bekkar Ben Ali率領代表團,宣誓效忠蘇丹,並依照傳統習俗,將親生女兒Khnata Bent Bakkar嫁給蘇丹,藉由聯姻來加強政治聯盟,這場婚姻有著戰略考量、國家安全與部族團結上的政治意義,Khnata Bent Bekkar因而離開沙漠原鄉,走入皇宮,成為蘇丹的合法妻子,爾後更成為「王子們的母親」。
既是名門之後,偉大首領的女兒,聰慧美麗,她與蘇丹在沙漠舉行了盛大婚後,才隨他回皇宮,且是以蘇丹合法妻子的尊貴身分,第一次走入皇宮.
也因Khnata Bent Bekkar來自撒哈拉,對Alaoui王朝來說,他們身上流著撒哈拉血液,與撒哈拉關係密切.
二、〈入宮〉
Khnata Bent Bekkar的父親子女眾多,挑選她與蘇丹聯姻,應是早看出這女兒有著不凡能力與領袖氣質,會讓她在關鍵時刻,嶄露頭角.離別時,她發誓不會讓父親失望.
推測Khnata Bent Bekkar入宮時,年僅十歲,作為首領的女兒,父親已讓她學習讀書識字,然而她整個受教過程應該是在入宮之後,接受王室教育,師承Cheikh El Mekki Eddoukali,宮裡還有館藏豐富的圖書館,讓她可以悠遊書海,爾後亦持續購書,讓館藏高達一萬兩千冊.皇室環境遠比沙漠都更能讓她在文化、學術與蘇菲精神裡成長,累積豐厚的知識底子.恰逢菲斯Al Quaraouiyine知識分子的文化及智識運動炙熱,也讓Khnata Bent Bekkar得以親近菲斯Al Quaraouiyine知識分子帶來的豐厚文化底蘊,感染Al Quaraouiyine創辦者Fatima al Fihriya的精神,甚至在神學與知識殿堂汲取她所需要的養分,為她往後為蘇丹提供諮詢、文化與知識的服務,做了準備.
有些文獻紀載她是一位傑出的騎士,馬術絕佳,在一個女性地位低落、蘇丹擁有數百名嬪妃,且沒有蘇丹允許,女性不得外出的狀態下,她勢必有些條件,讓她可以享有其他嬪妃妻子無法得到的特殊待遇.
初起,蘇丹奢華宮殿對這個沙漠來的小女孩兒來說,宛若牢籠,後宮鶯鶯燕燕,彼此爭寵,掌有最大權力的是蘇丹第一任妻子Lalla Aïcha Moubarka,被稱之為Zydana,因她是王子Zydan的母親,是個掌控慾強且具有威望的女子,嬪妃如果想向蘇丹要求什麼,都得先通過Zydana這一關,Zydana也藉此威嚇著後宮裡的嬪妃,她身邊的閨蜜則可享有特權,整個後宮可以說是Zydana掌管.
Zydana不時對小小的Khnata投以冰冷尖銳目光,讓她意識到危險,身為沙漠大首領女兒的驕傲與自尊讓她想勇敢迎向Zydana的目光,挑戰Zydana的威權,然而蘇菲精神要她保持低調,並給予她勇氣.兩人關係向來緊張,雖然Khnata年輕貌美又聰明伶俐,受過扎實教育,然而她得以鞏固地位的原因依然是從產下王子開始,1694年,她產下王子Abdallah,地位上升,在豐富知識與卓越能力加持下,慢慢地,她成為蘇丹得力的左右手.
據傳Moulay Ismaïl至少擁有五百個以上的嬪妃, 1703年有紀載的孩子總868個,包括525個兒子和343個女兒,1721年,第700個兒子誕生,生前一共有一千多個子嗣.無論確切數據如何,Khnata身邊圍繞著蘇丹眾多嬪妃與子女,進入皇宮受教育期間,Khnata認真學習,搞懂皇室內部運作與外面的世界,也慢慢了解後宮嬪妃之間的關係,發誓自己絕對不要變得跟她們一樣.
三、〈蘇丹最仰賴的女子〉
在蘇丹Moulay Ismail長達五十四年的統治時期,摩洛哥戰事頻仍,對內長期與頑強的亞特拉斯山柏柏爾部落打仗,對外還得抵抗來自葡萄牙、西班牙、英國和奧斯曼帝國的侵略,由於Khnata知識淵博,聰慧理智,蘇丹時常要她代筆書寫極為重要的外交信函,慢慢地,她開始在施政上提出建議,實質影響著政治,也讓她跟蘇丹形成緊密的夥伴關係,在蘇丹心目中,她有著無法取代的地位,保護她不受Zydana與後宮嬪妃詭計的侵擾.
蘇丹Moulay Ismail的母親來自撒哈拉,他對沙漠一直有著極深感情與嚮往,加上當時摩洛哥往往對歐洲有所憧憬,有些軍隊只服從基督教將領,不聽蘇丹使喚,是而蘇丹以黑奴為士兵,組織黑色禁衛隊(L’Abid al-Bukhari),這是一組只聽命於他的強大軍力,這是摩洛哥史上頭一遭.
這支強大的黑色軍團攻無不克,讓蘇丹擴大領土,造就國土遼闊的盛世,蘇丹授權讓Lalla Khnata平撫投降的地方將領,與外國使節交流,甚至參與宗教政策決定,至少長達三十年時間,層層面面,她都是蘇丹的高級行政顧問,承擔外交使節的重要工作與責任,參與國家政治的程度極深,這同樣可以說是摩洛哥史上頭一遭.
四、〈垂簾聽政與母子心結〉
Lalla Khnata的父親是撒哈拉部族大首領,丈夫又是蘇丹,讓她對權力毫不陌生,對政治與權力也有一定的渴望,
待政治強人甚至有暴君之稱的Moulay Ismail過世,摩洛哥進入嚴重的分裂危機,眾多王子激烈爭奪統治權,黑色禁衛隊亦加入這場蘇丹間的權位爭奪,與此同時,貴族(Guich)部落不再服從,頻頻襲擊城市,其他部落利用無政府狀態,發動叛亂。
在王室所有人裡,最有資格與能力繼承國家領導人位置的,其實是堅定、成熟、有智慧且累積豐富政治經驗的Lalla Khnata,唯她有能力統治國家,做出最正確的決定.
在多位王子爭權奪位的戰亂中,Lalla Khnata強勢介入,政治手腕高超,雖然Moulay Ismail生前極為殘酷,然而頗具威望,她便以丈夫生前名望,與各大軍事、宗教與部落勢力周旋,終究由她與蘇丹的第三個兒子Moualy Abdallah繼承王位,是而Lalla Khnata隱身兒子背後,垂簾聽政,一步步實質掌管整個帝國.
亦即,在實質政治權力上,Lalla Khnata才是Moulay Ismail真正的繼承者.
繼位的蘇丹Moualy Abdallah雖是她兒子,向來因生性懦弱無能而被詬病,無治國的能力與智慧,不時做出錯誤決策,危及國家與政權,全仰賴Lalla Khnata打點一切.
雖然Lalla Khnata在整個政治動盪期,始終支持自己的兒子,然而她認為自己的兒子並沒有擔當蘇丹的能力,也不信任圍繞在他身邊的那些掌權者,是而進行干預.
當時政治局勢極度複雜,內憂外患不斷,Lalla Khnata聰明靈巧地藉由與不同部族進行聯盟,獲得Oudayas軍隊堅強戰力,來鞏固王朝勢力.然而這樣的聯盟備受挑戰,隨時有變異,Oudayas軍隊不認同懦弱無能的Moulay Abdellah,多虧Khnata適時介入、協調,讓Oudayas向來是忠實盟友.
當兒子Moulay Abdellah率兵出征,Lalla Khnata在王宮實質統治整個國家,做出重大決策,監督軍隊並接見外使,逐一弭平所有政治分歧.
每逢國外使節來訪,在前往菲斯晉見蘇丹之前,都會先去Lalla Khnata的王宮進行協商,得先過了她這一關,才見得了蘇丹.
然而懦弱無能的Moulay Abdellah完全不感謝母親的付出,忌妒母親的能力,甚至愈來愈痛恨母親干政,爾後逃到菲斯的Dar el-Makhzen,想遠離母親勢力.
母子間的關係愈來愈緊張,Moulay Abdellah是個差勁、易怒而嗜血的蘇丹,Lalla Khnata不得不適時介入,安撫兒子的情緒,修補他在施政上的錯誤,持續主持與歐洲各國的俘虜交易,同時處理國內外各大勢力間緊張關係,保持微妙脆弱的平衡,努力讓她無能的兒子不至於失去王位.
Moulay Abdellah忌妒甚至怨恨自己的母親,身為一國之君,卻被女人下指導棋而覺得受辱,因為自己需要女人來幫他保住政權而憤怒,對他來說,男人不應該聽從女性的建議,即便這個建議來自於自己的母親,都不被允許.終於,Moulay Abdellah計畫放逐甚至謀殺自己的母親,好擺脫她的控制,Lalla Khnata覺察到了,極有智慧地說,她要去麥加朝聖,並帶上自己的孫子.
Lalla Khnata對自己的兒子有著無條件的愛,即便知道他想推翻自己,依然努力幫他擺平政治上的障礙,前往麥加途中,不管行經摩洛哥哪個地方,都與每個地方首領對談,加強他們對蘇丹的向心力,鞏固政權,聆聽民意,並將意見傳遞給蘇丹.Lalla Khnata同時代表兒子的統治權,與其他阿拉伯國家交流,例如利比亞,埃及與沙烏地阿拉伯,直到麥加.
朝聖旅途中,Lalla Khnata一路教育自己的孫子,把自己的知識、政治與統治經驗傳授給他,教他如何覺察自己的錯誤並學習改過,希望他將來成為優秀傑出英明的蘇丹.
從麥加返回摩洛哥途中,Lalla Khnata得知叛軍試圖奪權的消息,她馬上趕回Meknes,協助兒子奪回政權,然而她跟孫子卻被捕入獄,被虐待,祖孫倆被關在獄中,她繼續教孫子何謂抵抗與堅毅,同時,她與oulemas 聯繫,除了替自己申冤,同時告知oulemas,有一個年僅十一歲的王子被關在牢裡,她孫子很快被放出去,而她則繼續坐牢了一段時間,終於獲釋.
五、〈平靜的晚年〉
Lalla Khnata重獲自由後,感知自己的兒子不願意繼續接受她的指導,帶著尊嚴,她退出政治權力核心,待在菲斯,日日在虔誠祈禱與佈施善行中,安詳度過晚年,享年八十幾歲.
Lalla Khnata於1754年去世,三年後,1757年,她的兒子Moulay Abdellah逝世,由她的孫子Mohammed ben Abdallah繼位蘇丹,他身上有祖母的影子與教誨,帶著摩洛哥重歸榮光.
六、〈阿任小感言〉
閱讀Khnata的生平對我來說,頗為吃力,她的一生完全在摩洛哥王朝更迭動盪期,剛入宮的她,不僅得面對嬪妃爭寵,得到蘇丹信任後,則是優秀地協助蘇丹處理政務,要理解她的人生,便得放入那個時代的摩洛哥王朝裡來理解,而那段歷史對我們來說,遙遠而複雜,卻相當關鍵而精彩,尤其她陪伴的是摩洛哥史上最重要的蘇丹之一,閱讀她的故事,便不可能不去了解這位蘇丹的豐功偉業.
查著資料時,我覺得自己很像在閱讀「武則天+慈禧太后+宮鬥劇」的歷史,Khnata的智識與統治能力完全不輸男性,但因身為女子,便不能光明正大地掌權,即便親生兒子無能懦弱,她只得垂簾聽政,卻引來兒子不滿、妒意,甚至是殺機.
她就像歷史上諸多發揮重大影響力的女子,是受過教育的,無怪乎傳統總是鼓吹「女子無才便是德」,好讓男性把所有權力緊緊掌握在手裡,將女性貶抑成只剩生殖功能似地.
Moulay Ismail陵寢在Meknes,生前四位合法妻子與眾多嬪妃中,Lalla Khnata是唯一葬在他身邊的人,可見對她的重視.
Lalla Khnata的故事給我很深的觸動,卻又說不上來,剛走進摩洛哥,對這國家一無所知,我莫名地愛上撒哈拉,最喜歡的古城是Meknes,因其雅致細膩的鵝黃色調與古樸厚重城牆,因為我「不是觀光客」,而是「獨行旅者」,帶著強烈的感受與探索意願,獨自一個人沿著高大厚重的城牆走,從Bab Mansour,一路走到水池那兒,沿途見著光影變化,道路起伏蜿蜒,走得累極了,Moulay Ismail 生前建造的城牆依然看似無盡且無所不在,既是保護,也阻礙人看得更遠,路上尋常百姓往來,過著尋常日子,剎時,只覺自己掉入古老時空,墜入王國盛世時代.
那份觸動是很深很深的,何謂「歷史感」.
至今,我依然非常喜歡Meknes的Le mausolée de Moulay Ismaïl,讓人無法遺忘的細膩優雅,飄浮在空中的,是一份介於死生之間的寧靜與光,我困惑,Moulay Ismaïl生前滿手血腥,死後也能重享平靜?或許吧,或許在亂世唯有暴君梟雄得以平天下,而「仁君」只能存在於太平盛世.
此時才知陵寢裡,躺在Moulay Ismaïl的Lalla Khnata,是一位來自撒哈拉的特出女子,忽地,我明白了古老厚重城牆所訴說的故事.
在我想像裡,Lalla Khnata是一位有著心胸寬廣如撒哈拉,堅強毅力如沙漠生命的女子,得到古城與王室才有的高等知識教育,當她有機會影響國家政治,便做出了驚人貢獻.
然而女性身分讓她不得不藏身幕後,垂簾聽政,甚至因而讓母子關係不合.
這是十八世紀的北非故事了,而此時的台灣對於女性掌政以及參與國家政治,雖相對多了許多自由、彈性與發揮的空間,然而性別歧視依舊在.
天堂島嶼官網:http://www.iledeparadise.com/
小山 烏 克 麗 麗 評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消逝月河之歌」小說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海德薇
內容簡介:
今晚高掛天上的是新月。新月,週而復始抑或嶄新開端?
妻子的消失成為一道懸而未解的謎題,而我呢?只好窮盡後半輩子來解謎。
◆台灣原創「西方奇幻」最具代表性作家;時報、POPO、九歌、文化部年度推薦改編劇本書各大獎項入圍──海德薇再次跨領域書寫,全新「懸疑推理」題材嘗試!
◆昱泉國際欽點重量級手機遊戲劇本/小說原作《AURORA 7 希望之子:光之繼承者》,2019各界好評不斷,火速推出新刊!創作概念起源自現實世界的真實場景!
◆探索表面看似日常平和的神祕小鎮,於《松林異境》的反烏托邦氛圍,以音樂、愛情與親情譜出的浪漫樂章。結尾的休止符宛如意外的驚嘆號,呼喚不回流逝而去的月光之河……
小畢是名吹奏薩克斯風的街頭藝人,個性浪漫不羈,卻在妻子之青失蹤後,人生也隨之崩解,只能借酒澆愁荒唐度日。他始終不明白,之青不留隻字片語消失在他的生命中,到底是離家出走,還是某種帶有陰謀的綁架?
某天,他突然收到一封來自山中小鎮「月河鎮」的工作邀約,據說那是一個人口老化的地區,亟需要街頭表演注入新的活力。怪的是,隨信所附的鎮上照片,竟有一名容貌神似之青的女人!因為舊情難捨,也因為需要一個被拋棄的理由,小畢決定前往一探究竟。
小畢在月河鎮展開新生活,與三名個性迥異的室友同住。不久後順利結識照片中那名酷似妻子的神祕女孩「小喬」。然而小喬的外貌比起之青年輕至少十歲、體型也略有差異,照理說不可能有任何關聯。但隨著他愈是深入調查,愈發現小喬的態度若即若離、記憶並不可靠、說法經常前後不一,隱藏不少對小畢本人有所了解的祕密,就連室友們對她的評價也相當兩極……
越接近她的內心,行為就越發神祕的「小喬」和「之青」真的是同一個人嗎?難道月河鎮的時光會倒流,讓小畢與返老還童的愛妻重逢了?還是之青在鎮上遭遇了什麼偷天換日的「肉體改造」?當小畢遭遇一件件怪事、並一步步揭開真相,他將會發現,整座宛如童話世界般美麗、溫馨的月河鎮,大有問題……!
作者簡介:海德薇
「海德薇」取材自哈利波特的貓頭鷹Hedwig,曾榮獲信誼幼兒文學獎入圍,時報小說賞、POPO華文小說大賞以及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等佳作獎項,系列作品《禁獵童話》更登上文化部IP改編推薦書單,受邀前往釜山電影節推廣。
作者同時具有靈療師資格,不揮灑魔杖時則搖筆桿。海德薇希望能成為魔法的信使,以故事為世界帶來魔幻力量。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npfm-NG_R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