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只要被同學講就會說「不要管我」?】
「...做媽的真的不希望她之後因為這樣愛面子的個性和大家不開心,很希望老師可以提供一些方法或是方向給我...」
是不是很多家長都會擔心孩子以後會自我中心、不受歡迎、人緣不好呢?
來聽羅老師怎麼與這位媽媽釐清這方面的問題。
……………
老師您好:因為不知道能請教誰所以在這裡留言給您希望可以得到回覆。
女兒目前3y8m
認知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沒有問題
目前就讀私校小班
入學已經半年以上了
學校人數不多他們班加她也才11位小朋友
目前她如廁訓練還沒很完成
常常在課堂上因為不想放下手上的事而太慢到廁所或尿下去
但這都不是問題
問題是她非常愛面子
只要有小朋友注意到她尿濕然後講出來
她就會開始生悶氣不講話
有的時候連老師想幫忙她她也拒絕溝通
除了上廁所的事以外
她也因為遊戲過程受傷或流鼻血而導致這樣的狀況過
她從小就是一個很有主見的小孩
凡事喜歡自己用不喜歡人家幫忙或插手
我們家也不太罵小孩也不會體罰小孩
一直都是教她如何善後如何處理事情
在每次狀況裡也是一直引導她告訴她沒關係大家是關心她
這次來求助老師因為狀況比較嚴重
她在遊戲時間尿尿下去然後對著大家說:不要管我
基本上她在學校跟大家玩樂都是處得很開心也很融洽的
做媽的真的不希望她之後因為這樣愛面子的個性和大家不開心
很希望老師可以提供一些方法或是方向給我
她很愛看書也可以提供一些繪本給我
如果真的能得到老師回覆會感激不盡的
但沒有也沒關係
祝福老師
…………..
你好我是羅老師。
我有些不太了解你的意思,需要跟你進一步核對:
「問題是她非常愛面子,只要有小朋友注意到她尿濕然後講出來,她就會開始生悶氣不講話」- 愛面子小孩都會,你認為生悶氣時一定要講話嗎?你的想法是?
「有的時候連老師想幫忙她她也拒絕溝通」- 拒絕溝通的意思是?他不說話?還是他褲子也不換?
你說到「這次來求助老師因為狀況比較嚴重。她在遊戲時間尿尿下去然後對著大家說:「不要管我」- 你認為這樣有什麼問題嗎?
那你期待的是他應該怎麼應對呢?我想聽聽你的說法。
「做媽的真的不希望她之後因為這樣愛面子的個性和大家不開心」- 看起來這是你的焦慮,以及你內心所害怕的。
所以你認為尿褲子的時候,他應該要有什麼反應,才是會讓大家開心、才不會表現出他愛面子的個性呢?
…………..
(後來這位媽媽回覆:)
其實她是一個很獨立的孩子,我們在家都是給她時間冷靜,並像您所常常提到的同理不處理,不會反應很大去關注在她做不好的地方,然後之後再教她如何利用方法冷靜下來再學習處理善後,在家她如果不小心犯錯了也是都是用很長的時間先冷靜再自己試著善後,但也許是團體生活的關係,老師和其他小朋友一定會關注到她尿褲子或是類似流鼻血、受傷之類的事,我其實不太知道她是沒辦法接受別人看到她(自認)做不好或缺陷的地方,還是無法適應團體生活的時間步調不是那麼自由,讓她沒辦法像在家一樣冷靜地自己處理、善後。
她可能會在狀況發生時一直拒絕別人的幫忙,加上可能因為年紀的關係也沒辦法好好表達自己的想法。
其實對於說「不要管我」這件事,我也是有正向看待的,也慶幸她設法劃出自己與他人的界線和有勇氣表達出來。
我們是一直教導她換個詞彙、語句去說,類似:我需要冷靜一下!、我可以自己處理...之類的話語。
其實有跟孩子聊過,問她怎麼在學校不開心了?她有說出她不喜歡小朋友說她尿尿下去或是跌倒了。
我們一直都是給她很大空間不會直接去說她這樣就是做錯或沒做好,但她似乎有自己心中的一把尺,然後遇到了就過不去。所以我們做父母的也不知道要怎麼再去修正我們自己。
其實會求助於老師是因為我曾經在教養交流社團和共學團裡發問過,但沒想到多數媽媽的回應都是:「這就是任性!以後要跟她說學校不是她家!不准發脾氣!」;「我覺得她就是怕丟臉,你要多帶她出去,做錯事不要幫她講話!」;「這就是寵出來的公主!」...之類的,
老實說我看完多數回覆蠻難過的,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哪裡做錯了,害怕自己在教養上有盲點。
我瞭解要讓孩子自己去承擔、去體驗後果,我們也都盡力讓她去經歷了,她也會在尿濕的那天回家主動把髒衣褲拿出來沖水、泡泡泡水,我覺得在我眼中這些都是很棒的。
做爸媽的當然就是覺得:我的孩子明明這麼棒這麼可愛,如果因為外人不理解或因為她自己不懂如何表達就讓她在團體生活中吃虧,是不是之後會讓她懷疑自己的價值呢?
*拒絕幫忙溝通時就是都不講話,這次可能被逼急了所以才對大家說出了「不要管我!」
謝謝老師了
…………..
(然後羅老師回覆:)
你好我是羅老師。
原來如此,看來你是受到影響了。
下次再遇到問題,建議你不要到教養交流社團留言發問,聽起來裡面的回應對你沒什麼幫助,不但無法讓你安心,反而讓你更加顧慮。
其實,很多孩子在這年紀都會有這種狀況,因為他們自我認同的概念才剛建立沒多久,又還沒到達發展社會化的年齡(四歲以上),所以大人看起來,會覺得他們比較「自我中心」,這是很自然的發展過程。
但社團裡的回覆,卻主要是把對六、七歲孩子的標準與他們認為的做法,放在一個三、四歲孩子身上,不但不公平,而且不管用。
所以,請你不用太擔心,只要你是孩子成長中強而有力的後盾,能用安定與接納的心來對待孩子的犯錯,他慢慢就會從你身上得到面對各種問題的正向能量。
他現在還不會,不是因為他「不對」,而是因為他「還小」,發展成熟度還沒到那裡。
另外,我對你說的一段話也有些建議。
你說:「做爸媽的當然就是覺得:我的孩子明明這麼棒這麼可愛,如果因為外人不理解或因為她自己不懂如何表達就讓她在團體生活中吃虧,是不是之後會讓她懷疑自己的價值呢?」
這也是人類發展必經的過程。
我想讓你瞭解的是,就算我們覺得孩子再棒再可愛,他也必將會在人生裡面遇到種種外人對他的不理解,以及受到種種的吃虧,這是誰都避免不了的。
因為,這些都是孩子成長必須的養分。
身為父母的我們由於非常關愛孩子,反而無法給予孩子這些逆增上緣。所以,尊重他成長的節奏,相信他生命的韌性,讓他透過與世界衝撞,豐富自己的生命,並相信我們的愛與接納,會成為他最好的避風港。
他受傷,我們可以療癒他;他委屈,我們可以安慰他;他難過,我們可以陪伴他。他感到懷疑自己,我們可以幫助他看見自己的光亮。
但是,我們無法、也不應該替孩子承受他生命裡的各種磨練、甚至是磨難。
我們看到他吃虧,不被理解,當然會難過;但同時我們也可以去欣賞,他對自己生命的敬重,以及他希望自己更好的生命力。
看生命力,不光看成敗,會讓我們用更全面的眼光,來欣賞孩子。
祝福。
…………..
(最後媽媽回覆:)
老師您好:
真的非常感謝您的這一番話。從生孩子之後就開始關注您,也有看過您的書、聽過您的講座。
一直以您為榜樣在教育著孩子,也期許孩子可以成為一個堅強勇敢溫柔的人。
的確因為教養社團的留言和老師的反應給了我一些負面的影響,讓我不禁懷疑自己。
但您的一番話也讓我重新開始調整自己,期許孩子從我們身上得到面對問題的正面能量和各種被認同的安定感。最後那些話也給了我力量,我會更用力地去相信自己的孩子,當她最堅強的後盾。
謝謝您
也祝福寶鴻老師一家人和Rosa老師一家人
……………..
正多安定教養觀念請看:https://cplink.co/yab6nz9d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590的網紅Simon Cha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onnie 是祥30年前大學班裡的學生。這次找祥哥替11歲愛兒Oscar做個人療癒課,特別是針對處理令母子痛苦的濕疹。) (翌晨報告) Oscar說精神,他今早起身冇發脾氣!濕疹見又好了少少,是心態的轉變! (幾日後) Dr Chau, 我仔遇見你,好似突然人生開始滿希望咁,好開心,好耐冇見...
小朋友 發脾氣 如何處理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無法護著孩子一生,如果他沒機會練習面對適量的痛苦和磨難,日後欠缺必要的調適技巧,就只能坐以待斃。
堅持確保兒女一路順遂,反而是在害他們。未曾遭受挫敗的孩子會害怕失敗,較易有身心健康問題,執行力也可能較低。
若只想確保小孩快樂,不讓他們練習管理情緒,孩子可能難以面對不同意見,一旦情緒不佳,就只顧發洩、指責別人、要求他人改變。
取自《告別玻璃心的家長強心針》
……………………………………………………………..
各位朋友,晚安:
我常覺得我是外星人,是因為我看不懂地球人的做法。很多父母會表達,不希望孩子受苦,可是,父母的焦慮變成了處處干涉、過度保護,這種孩子實際上不是很苦嗎?
而且,這樣的孩子不但現在正在受苦,未來也很可能受苦。很多學習機會,都被父母以愛之名剝奪了,情感上依賴父母,難以獨立,我感覺這主要是為了滿足父母自己,根本就不是真的為了孩子,不是嗎?
這種媽寶式的教育,在過去還被傳誦得很偉大。孩子如果不成材,父母還會反過來怪罪小孩。
所以我才覺得,我不是地球人。因為地球人自己造的業,卻常常自己不想受,然後用慣性反覆讓自己活在受害者的地獄裡。我真是疑惑啊~~~~~
然而,我喜歡在地球的生活,因為這讓我學習很多。就像我會選這篇摘文,是因為有位老師,給我很大的幫助,讓我以一個孩子為中心,去看到孩子身後那豐富的脈絡。
這位老師很熱情,他調動資源,讓我跟家長互動,理解學校的立場,跟孩子對話,向學校輔導老師、特教老師請教,到孩子的課堂觀課,看孩子平常在家的影片……。我知道這種難得的機會,只有非常少數的人能有,我也因此知道,有這麼關心孩子的老師。
這摘文裡的孩子,跟一位我們曾經花不少時間討論的孩子相當類似。孩子的困境,正是鏡子,映照出家長的難處。
家長其實盡了力,但過去的結沒打開,在陪伴孩子情緒的過程便有困難。我希望明天晚上9點半,辦這本書的贈書直播,歡迎參與。講是講陪伴孩子面對情緒,其實不管您有沒有孩子,從頭到尾都是在面對自己!
祝願您,能面對苦難,而且清楚看見自己展現的韌性!
……………………………………………………………..
不將孩子情緒視為己任
【文/ 艾美・莫林】
傑瑞米和蘇珊陪他們十二歲的女兒葛蕾絲來參加她第一次的治療門診。葛蕾絲因為在學校有社交方面的問題而被轉介來接受諮商。我問她,她覺得輔導老師為什麼希望她來見我,她回道:「因為學校的其他學生很壞。」我問她,他們做了什麼很壞的事,她又說:「我不知道,就是壞。」
蘇珊這時插口說:「親愛的,你要不要跟治療師說公車上那個女生做了什麼事?」葛蕾絲立馬雙手抱胸,扁嘴說:「我不要!」我請她媽媽跟我說詳細的情況,蘇珊又說:「如果葛蕾絲不想說,我們就別提了吧。」
光是這句話就讓我大略猜到為什麼葛蕾絲會出現問題了。因此,我又問了一些有關她朋友和社交互動的問題。傑瑞米說:「其他小朋友有時會說葛蕾絲是愛哭鬼。」他解釋,葛蕾絲是獨生女,因此她不太擅長分享和妥協。
傑瑞米承認,如果事情不如葛蕾絲的意,她會變得有些難以應付。聽到他這麼說,葛蕾絲馬上瞪著他說:「我才沒有!」此時,蘇珊表示要帶她去等候室休息,讓傑瑞米私下跟我談談。
她們走出去聽不到我們談話後,傑瑞米說:「葛蕾絲是很敏感的孩子,學校好像不太明白她的狀況,她朋友好像也不『了解』她,因此葛蕾絲適應得很辛苦。」
每當葛蕾絲覺得其他小朋友很壞或不公平時,她會去找學校護理師尋求安慰。護理師之前會讓葛蕾絲打電話給傑瑞米或蘇珊,好讓他們安慰她。但最近護理師開始請葛蕾絲回去上課,或是在下課時間回到班上,和她的朋友「和好」。
他們倆不太喜歡這個做法,所以直接買了手機給葛蕾絲,讓她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去洗手間偷偷打電話或傳訊息給他們。如果她那天真的過得很糟,他們就會去學校接她,帶她回家「放鬆」心情。
傑瑞米進一步說:「我都猜得到葛蕾絲何時需要回家,所以我會打電話給學校,讓她可以早退。她上車的時候心情通常不太好,我就會帶她去吃冰淇淋,聊聊是什麼事情讓她難過。她只要能和人聊聊,很快就會冷靜下來。」
他說完自己的看法後,葛蕾絲和媽媽也回來加入我們的談話。以下是我發現的問題:
1. 葛蕾絲缺乏情緒管理與社交技巧。她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難過、生氣或失望的情緒,也不具備適當的應對技巧,才會影響到她的人際關係。
2. 葛蕾絲的爸媽一直幫她脫離不悅的情緒。葛蕾絲的爸媽為她貼上「敏感」的標籤,並以保護她為己任,想盡辦法不讓她覺得不愉快。
我的建議如下:
1. 訓練葛蕾絲的情緒控管技巧。葛蕾絲需要學習她這個年紀應具備的應對技巧,並要學著相信自己有能力感受各種不一樣的情緒。
2. 她的爸媽要學習訓練技巧。葛蕾絲的爸媽必須從「救星」變成「教練」。他們其實每天都有很多機會教葛蕾絲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我向他們說明,兒童治療通常會採取雙管齊下的方法:葛蕾絲會和我一起學習新技巧,爸爸媽媽則會和我學習如何教導她在現實生活中練習這些技巧。當我建議安排每週固定的門診時間時,蘇珊卻說:「這要看葛蕾絲的意願,只有她才能決定怎麼做對她比較好。」好險葛蕾絲也同意再來回診。
當我開始和他們一家人展開療程時,很明顯地發現,蘇珊和傑瑞米真的是戰戰兢兢地避開任何可能會讓女兒不開心的事。如果葛蕾絲不想做某件事,他們就會想辦法讓她稱心如意。難怪她在學校會遇到問題,因為其他十二歲的小朋友不會像爸媽一樣這麼配合她。
葛蕾絲的年紀正值同儕關係不可或缺的發展階段,她的交友情況卻漸漸惡化。她爸媽執意出手救援,不讓她經歷任何不舒服的感受,妨礙了她正常的情緒發展。她的情緒成熟度大概只達到四五歲兒童的平均水平。
他們從不知道情緒控管是可以學習的技能。直到他們看見葛蕾絲有辦法學著控制憤怒、讓自己冷靜下來、面對難過的情緒,就像她學著綁鞋帶或鋪床一樣,他們才開始用不同的角度看待親子間的互動方式。
當她難過的時候,他們發現自己可以把握機會,教她如何適應這些不舒服的感受。他們也開始明白,讓她開心不是他們的責任,葛蕾絲應該為自己的感受負責。
當他們相信這麼做對她最好時,傑瑞米和蘇珊也同意,之後不會因為她在學校過得不開心,就去把她接回家。在家的時候,他們也開始適時地拒絕她,要求她負起應擔的責任,並在她破壞規矩時要她承擔後果。
我們大概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教葛蕾絲基本的技巧,像是如何分辨自己的感受,以及如何用適當的方式表達這些感受。她漸漸了解生氣或難過都沒關係,但大吼大叫、嘟嘴生氣是無法讓其他小朋友喜歡自己的。
隨著葛蕾絲了解自身情緒的能力有所進步,她對他人的同理心也有所提升。她開始明白,當自己太過蠻橫或大發脾氣時,別人的感受是什麼。葛蕾絲慢慢培養出和其他小朋友建立真誠友誼所需的技巧。
…………
為什麼父母將孩子的情緒視為己任
傑瑞米和蘇珊就跟大多數的家長一樣,想要養育一個快樂無憂的孩子。但他們卻不相信葛蕾絲有能力自我管理情緒,所以他們將責任攬到自己身上,在她情緒不佳的時候竭盡所能幫助她。
我們在上一章討論了讓孩子經歷痛苦的重要性,但光是如此並不夠,還要讓他們自己想辦法用正確的方式面對痛苦。就跟你自己動手做家事比教孩子怎麼做來得簡單一樣,出手為孩子管控他的情緒總是比較容易,但長期來看,這麼做其實弊大於利。
■ 學習放手不容易
叫嬰兒冷靜是沒用的,他肯定會繼續哭。如果你希望小嬰兒停止哭位,就要抱他、幫他換尿布或餵奶,因為他還不會調整自己的情緒,必須靠你給他一個舒適的環境。
然而,隨著小嬰兒成長為幼兒,他會開始發展分辨自己情緒的能力,而且他在某種程度上會學著自行改變周遭的環境,像是渴了就跟你要喝的,或是熱了就把外套脫掉。到了要上幼稚園的年紀時,他開始學著在無法改變環境的時候,調整自己的內在情緒,想辦法自行面對某些感受,而不是要求身邊的環境立即改變。
如果他感到沮喪或害怕,他可以學著安撫自己;如果覺得無聊或難過,也可以學著適應這些情緒,不再依賴你的幫忙。你只要提供引導和訓練,他就能夠找出適合自己的技巧,以及可以選擇哪些最健康的方式來處理自己的感受。
如果家長有主動教導孩子注意並控制自己的情緒,以上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發展。但許多家長沒辦法放心把這份重責大任交給孩子,即便孩子早就不需要了,他們還是一直把孩子的情緒當成自己的責任。也就是說,許多家長在孩子長大後,仍持續為孩子調整外在的環境,像是說「不要跟比利說我們來吃披薩沒帶他,他知道了會很生氣」,或是「不要帶奧麗薇亞來店裡,不然沒買東西給她的話,她又要哭了」。正因為如此,他們的孩子永遠學不會為自己的情緒負責。教一個十四歲的孩子安撫自己的情緒,遠比教一個四歲的孩子難上許多。
■ 父母無法面對自己的情緒
我的治療室就像情緒實驗室一樣,讓我得以親眼見證大家是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在處理棘手的個案時,我更能深入了解他們一家人是如何面對家中的情緒問題。
以凱文和他十一歲的女兒蘿西為例。蘿西在學校遭到了霸凌,當她講述學校同學對她說了哪些惡毒的話時,她就哭了起來。但她一開始哭泣,她的爸爸就會扮鬼臉、說些傻話。蘿西轉過頭跟他說:「爸爸,我很嚴肅地在講話,你不要把它當成笑話!」凱文說他只是「想讓氣氛輕鬆一點」。和許多家長一樣,他不喜歡看到孩子哭泣,於是想要「解除」這個情況。
但蘿西在當下需要的不是開心,而是情感支持與肯定。轉移她的痛苦感受只是暫時的解決辦法。
凱文的反應很常見。大多數的父母在這種時候都會想讓孩子好受點,但這種做法就是把孩子的感受當成了自己的責任。
.
以上文字取自
告別玻璃心的家長強心針:掌握13不原則,堅定父母教出堅強小孩
大 塊 ✦ https://bit.ly/3bUic7l
博客來 ✦ https://bit.ly/2WQG3jY
誠 品 ✦ https://bit.ly/3bNgKU8
momo ✦ https://bit.ly/2NCHAVo
金石堂 ✦ https://bit.ly/2WRPoYy
讀 冊 ✦ https://bit.ly/2LR6xvm
大塊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LocusPublishingCompany/
.
7/11台北公益免費_葛拉威爾《解密陌生人》新書分享講座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136708193381293/
已額滿_7/14 台北公益免費講座_我們與和解的距離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368801245302/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7/25高雄公益免費_善牧第五屆爸比媽咪節-親子有話好好說(高雄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50194072308694/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以
小朋友 發脾氣 如何處理 在 海馬仔成長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繪本分享
海馬仔這個Trouble 3 時間,真係對媽媽嘅EQ大考驗😅
👉🏻未識控制情緒,常常都發脾氣,有唔開心唔識表達,有時好硬頸,媽媽我都好勞氣
👉🏻好多時想自己做,但又做唔到就喊
👉🏻好怕羞,見到陌生人就避
👉🏻想試做但又害怕試
開始做網店的這個機會,也讓我睇多咗好多書,同大家分享下這套「賴馬X情緒三部曲」,這系列包括了3本書:愛哭公主、生氣王子、勇敢小火車,我嘗試從一起睇故事繪本,讓小海馬學習如何處理負面情緒😊
👸🏻愛哭公主
---給愛哭、愛生氣的寶寶
🤴🏻生氣王子
---教小寶寶如何控制情緒、溝通的重要
🚂勇敢的小火車
---面對每個「日常」的不勇敢、帶著害怕前進~
😬賣個關子😬~
每本書都有教一個「咒語」點樣控制情緒,例如:發脾氣、膽小⋯ 這個咒語都幾有效👍🏻
這套書嘅故事吸引,好多細致的情節,好想讓人追看下去,小朋友亦好易代入角色! 我好喜歡賴馬的畫風,好靚,讓人睇得賞心悅目🥰
忌妒、生氣、害羞、害怕與難過,這些都是小朋友容易產生的情緒,但好多時佢地未識表達,或不知道如何正確抒發/處理這些情緒,總是容易用生氣、哭來發洩!
透過閱讀這套書讓爸爸媽媽帶小朋友走進故事,從故事中學習,引導及建議小朋友正確嘅處理方法😊
希望之後可以繼續為大家分享更多好嘅繪本😊
一起與小朋友成長~
👇🏻👇🏻👇🏻👇🏻👇🏻
如果大家對這套書有興趣,可以留言給我,我都有個訂書優惠送俾大家😊😊
#海馬仔閱讀日記
小朋友 發脾氣 如何處理 在 Simon Cha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Connie 是祥30年前大學班裡的學生。這次找祥哥替11歲愛兒Oscar做個人療癒課,特別是針對處理令母子痛苦的濕疹。)
(翌晨報告)
Oscar說精神,他今早起身冇發脾氣!濕疹見又好了少少,是心態的轉變!
(幾日後)
Dr Chau, 我仔遇見你,好似突然人生開始滿希望咁,好開心,好耐冇見佢咁開心啦。謝謝你!我相信佢會開始踏上成功路,幸好與你有緣!
(再幾日後)
早晨,今早檢視仔送出愛和正能量後有沒有副作用,結果發展現:出水發炎的濕疹大傷口(因為正戒類固醇)又縮小了,感恩!
(母子決定一起來上課,祥哥破例收小孩來學手療。Connie這樣向全班介紹說。)
Oscar讀Grade Six, 讀國際學校中一,是一位剛11歲的資優小朋友,IQ 130+, EQ卻比較低(上帝通常好公平),脾氣不太好,尤其有壓力時。做了手療,耐性好了,脾氣改善,精神面貌也有改善,同理心也增加,而且成日諗住要幫人!成個人充滿正能量!
(上了首天課)
Oscar的睡眠質素也改善,睡得好,其實他並不是睡太多,見他鼻敏感有改善,心情輕鬆!
2年前,仔同我一齊學過Reiki 1, 可能他太細9歲幾,當時未開悟,又可能個tuning未搭好,未通,他也不願練習,但今次他主動練習,仲叫我練埋添。?
他好勁同有耐性(平日好心急),只這手療讓他有耐性。
(幾天後報告)
我仔差不多日日做手療,真係First Hon. 畢業?!
(有一天)
Oscar今日PE堂不小心弄傷了後面同學一隻眼睛,道歉後見同學眼睛紅了,Oscar按住他同學隻手一陣(而他同學自己隻手是按著他自己受傷隻眼因好痛),之後隔一陣再看,同學已沒事,由紅變返白了,幸好同學沒事,手療真的好好!
(一天)
Oscar幫81歲有中度腦退化外婆做手療,外婆舒服地睡了一會覺。之後開始感覺她脾氣也好多了。
(有一天)
Oscar今晚同外公做手療:公公舒服地睡著了。
(過了幾天)
Good news: 公公88歲,左耳已聾,右耳也聽不清,昨晚經Oscar手療後,右耳聽多了,改善了,公公自己說。感恩!
(一天)
Oscar幫他契媽(外籍人士)的父母及弟弟做遙距手療(他們染了COVID-19), 三人住東歐馬其頓,之後三人有好轉,其中契媽的爸爸及弟弟已康復。
(後來)
好amazing, Oscar自從學了手療,可以個個同學都做到朋友,最神奇係以前蝦過佢(幾個月前做新生時)的2位也可成為好朋友,佢真係非常多朋友。
Oscar自從參加手療,充滿正能量;不止人際關係改善,讀書還越戰越勇……。
Oscar學了Saxophone 幾個月,參加Saxophone 考試,考獲佳績142/150 Distinction, 完全沒想過。
Oscar自學了手療,思想正面,越來越喜歡身邊所有人,也喜歡幫人,充滿正能量,與過往負面丶常抱怨及挑剔的Oscar
完全不同,心態改變,人生改變,感覺已踏上成功之路,更成為老師的寵兒!朋友衆多,幸福快樂!
祥哥的手療課:
https://www.greenwoodshk.org/core-curriculum
祥哥介紹手療:
《手療:理論與實踐》(綠野林有售-- 34282416)
手就療是這樣
https://youtu.be/Ynq3DlvmcHY
手療是什麼(手療1)
http://www.sourcewadio.com/program_detail.php?cid=45&rid=1864
手療師的心聲(手療2)
http://www.sourcewadio.com/program_detail.php?cid=45&rid=1867
手療醫病是真的嗎?(手療3)
http://www.sourcewadio.com/program_detail.php?cid=45&rid=1868
手療有什麼科學証據?(手療4)
http://www.sourcewadio.com/program_detail.php?rid=1869&cid=45
祥哥講手療
https://www.sourcewadio.com/program_detail.php?rid=1864&cid=45
手療奇蹟不斷
https://simonchaulife.wordpress.com/2017/10/23/%E6%89%8B%E7%99%82%E5%A5%87%E8%B9%9F%E4%B8%8D%E6%96%B7/
手療這樣進行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simon-chau/%E6%89%8B%E7%99%82%E9%80%99%E6%A8%A3%E9%80%B2%E8%A1%8C/10151243314857146/
手療課程的分享 - Love,energy healing process
http://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15/02/love-is-best-healer-to-ourselves-summary.html
少華手療專業課程畢業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SKmI4vtQJs
Nikita學了手療奇績出現了
https://youtu.be/KZef6Ruchp8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和周可凡分享30年學習、練習、前線實踐、教學、培育接班人的心得,知無不言。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1 : 會吸到別人的「負能量」嗎 ?
https://youtu.be/8rA5uuMExMM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2 - 怎樣確認是用宇宙的氣 (而不是自己的真氣) ?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355935365168068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 3 - 施與受的緣份 (要得到准許才去幫人嗎?)
https://www.facebook.com/hofan.heart.roots/videos/634948606978120/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4 : 做手療時應該想着什麼?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2192499974146317
可凡 : 扎根於心: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5: 手療能醫百病嗎?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2105869466147054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6 : 做手療「沒有感覺」怎辨?
https://youtu.be/4TqrlJbb8fw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7: 是健康的人才可以幫人做手療嗎?
https://youtu.be/vBnF20MtxEM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8: 手療可以幫助改善關係嗎?
https://youtu.be/SoqvrYJcYhE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9:手療放的是什麼東西?
https://youtu.be/dUbTuek1NQs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10: 做手療如何進步?
https://youtu.be/Z7kuZdWFmTE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11 : 手療涉及宗教嗎?
https://youtu.be/SHXwcFMVhLk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12 : 手療師的傲慢
https://youtu.be/auE2MN2JxWU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13 : 手療可以有助失戀嗎?
https://youtu.be/ZZNcqmsO0o8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14 : 臨床的支持
https://youtu.be/_SVjNbjzYDs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15: 療癒師和案主如何避免依賴關係?
https://youtu.be/oCysKhH7LlI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16 如何支持臨終的親友
https://youtu.be/YiqblRlmLCs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17 - 如何可持續性支持長期病患的親友
https://youtu.be/YCSFPEPujiA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18 : 如何支持親友決定選擇什麼治療
https://youtu.be/ISOwQCkjRDQ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19 : 手療需要對症下藥嗎?
https://youtu.be/sdFc4442pSE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20: 生病是如何療癒和支持自己
https://youtu.be/4loQzbpcwXY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21: 做手療收錢有沒有問題?
https://youtu.be/6joMDKQbhwk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22: 手療有「身教」和「真傳」這回事?
https://youtu.be/oiLkeIJMrO0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23: 療癒師和案主的關係平等嗎?
https://youtu.be/ypd3xqwzhWI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24: 可以和植物做手療嗎?
https://youtu.be/gtNi7spuceQ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25: 做手療不如做顯化?
https://youtu.be/00VxsUFampM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26: 替自己做手療好難?
https://youtu.be/CvQleUrMVts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27:手療 - 怎樣自在地 "靈性出櫃"?
https://youtu.be/KpR464mtHus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28:為什麼小事容易顯化大事總不成功 -
https://youtu.be/nDO2Wnl6YrQ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29:手療做錯了怎麼辦?
https://youtu.be/6-L4povTHFo
祥哥與可凡談手療 #30:手療有什麼不可以接受
https://youtu.be/JXjOEC_Ux6Y
本節目詳細內容,見周兆祥《手療:理論與實踐》
購買周兆祥博士的有關書籍:
https://www.greenwoodshk.org/greenwoodsstore
找周兆祥博士做個人諮詢療癒課:
https://www.greenwoodshk.org/copy-of
參加周兆祥博士的實體及線上活動:
https://www.greenwoodshk.org/core-curriculum
訪周兆祥博士的個人網站收料:
https://alivewithdrgreen.com/
綠野林手療課程----
https://www.greenwoodshk.org/events-1
更多祥哥的智慧技藝知識分享:
https://www.greenwoodshk.org/blog/categories/%E7%B6%A0%E9%87%8E%E6%99%BA%E6%85%A7
小朋友 發脾氣 如何處理 在 HKFE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小朋友都可能有暴力傾向?本集,許龍杰醫生、哈比、Wilson和阿Wing,將會談談怎樣才算是暴力傾向,小朋友發脾氣時應該怎樣處理?父母又應該如何應付?
網站; http://hk-feel.com/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hongkongfeel